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586|回复: 0

[观世音菩萨] 人间天:三研《普门品》【294】∣澍甘露法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6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澍甘露法雨】

“及时降下如甘露一般的法雨。”
“澍”包含了及时雨的意思。说到有及时,就有不及时的,风雨合适这就是风调雨顺;如果风雨不及时、不合适,就是灾风苦雨了。
降下合适的法雨,这里加入“澍”的含义,让这句偈多了很多内容。
什么样的情况算是及时的?就是合适的,也就是恰逢其时,不早不晚就恰恰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了,就像裸者需衣,贫者需宝,寒者需火,饥渴困乏者需饮食休息,病苦者需良医良药,迷路者需向导,航海者需灯塔,你正需要的时候出现了,这就是恰逢其时。
我们想去帮助他人,并不是我一股脑就这样做、我觉得你需要、我认为你需要,我就给你提供帮助,这是不对的,不合这个“澍”的意思。
俗话说“上赶子不是买卖”,一方非常积极,而买卖是双方的,不是一方的行为,只是一方很积极,另一方不积极,这个买卖就不容易达成。
你需要,我恰好有这些又想给你,这样一拍即合,所以当众生有需要的时候,有的菩萨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并提供帮助。
亦如我们现在能理解:学佛是众生的刚需,出轮回是众生的刚需,但不代表众生也能如此认同和理解,所以当我们推行这些的时候,会遇到众生的阻碍,乃至质疑和不理解,或者会形成误解,为什么呢?是因为信息不对等的原因,也就是说,我知道的,你不知道,所以我做这样的选择是你不能理解的;如果你知道的信息也和我一样,也就会做出和我一样的选择,但因为信息不对等,我掌握的信息是你不掌握的,你自然不容易做出和我相同的选择。
恰恰是因为信息不对等,佛菩萨站在极高的高处,而我们站在极低的位置,我们对他们的做法无法理解。
学佛的前一阶段过程就是要学习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完成基础信息的补充,当基础信息获得补充,或者获得同步,我们做的选择会更大机会趋同的。
越扎实地学习佛教的教义,会补充非常多的信息,对此若不疑惑,补充的信息若能理顺,这些信息对我们的提升就会提供很大的助力,这是中后期学习很重要的部分。
从学佛里获得超越自己境界能力的信息量,随后完成信息重组,促成做出趋同选择,从而完成依教奉行。
这里面有两个前提:
一、是否能有足够的信力。
对此是否有足够的信力?之前也分享到提升信力要靠两个渠道路线的配合完成,此处不多赘述。
但如果我们对此信力很差,或者不能相信,新信息的补充就成了毒药,就像人体有一种排异现象一样,比如输血要选择相同血型的血源,就是因为这样排异现象能更小、更少、更低出现。
二、梳理安置信息。
如果一个新的信息补充过来,我们接纳不了,就会选择合适的安置它;如果安置不好,任凭乱撞,必然不会有好的结果。
能理顺这些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活,这也是我提了N次的“框架体系”重要性。
我们对佛教的认识、对佛理佛法的理解,必然会有一个基础的框架,当这个框架建立后,就像一个房子的各个功能区域清晰明了,各个对应的东西都会放在合适的地方,而不会乱摆乱放;如果“框架体系”没有清晰,就会出现这个地方的东西放在另一个地方,而需要这个东西的地方又没有得到补充的混乱局面。
我们想恰逢其时地提供帮助,起码内部的反应要足够快速,如果有一个人发出一个问题,然后吭哧吭哧几天才给出答案,这个反应就太慢了,链条太长,就像某人去饭店吃饭,点菜完毕等了半天也没上来菜一样,这种信息反应链条太长,所能提供的帮助就不可能太及时。
佛菩萨因为能洞悉一切,所以他们提供帮助的内在是完全具足的,有能力完成帮助,有方法、有手段,就是差在受众的机缘成熟与否上,所以这个及时雨提供甘露法雨,也并不是佛菩萨不知道什么时候正合适,而是随我们机缘成熟与否决定的。
同样的,我们想帮助一个人也是如此不容易,有的人喜欢找人说,说了又说,聊了又聊,但是他的机缘不成熟,你就白说白聊,落个话痨精神病的印象给人家,以后机缘成熟了,你想帮也没机会了,因为他拒绝和精神病聊天,就像有一天回农村,遇到一个农村妇女非常开心地走着路,因为认识我母亲,就简单聊了两句,这两句聊得可谓是云山雾罩,但我能听出来她是什么意思,听不懂的话,就会认为这个人有病,所以古人也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就是走在不同的道路上,就不要在一起谋划啥,没必要的,闲聊可以,但没必要为谋了。
但我们也不能因为他不学佛就排斥他,也不能因为他学佛就一定要多亲近他,就像有一同修他单位边上就是一个佛店,常常和佛店老板聊天,感觉很好,好像找到亲人一样的亲切,但有一天发现这个老板吃肉,他一下感觉就不好了,为什么呢?是因为把学佛与否当成了一个很刚性的标准,我认为你是学佛的,你就必须要这样、要那样,这是我们的妄想。
首先我们要承认:是人,就会有人的各种问题和毛病,不能说这个人学佛了就成佛了,这个想法太粗暴,也必然会遭受打击的。
进入学佛的环境后就会发现这里也依然是是非不断,所以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这话很对啊,不会因为他学佛了,就没了这个江湖纷争。
所以,如果是某道的众生,他可能会表现出令人敬佩的大义来,但他依然可能会有对应道的各种情况和问题,这是我们要同期接纳的。
当我们理解:某众生听闻佛法了,就以为他一定成了善众生、成了菩萨、成了规规矩矩的学佛人,这依然是我们的妄想。
当然,他可以这样,但不是一听之下就马上达到的,需要过程,亦如我们接触佛法后也要有很长的过程才能慢慢改变,众生亦如是。
有的人就急得很,我都给你念几遍经文了,你怎么还不往生?你自己读那么多遍了,还没往生,众生听两遍就得往生?岂有此理啊!
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去要求别人达到,看别人如何如何不入眼了,就更要约束自己,不要成为令自己讨厌的那种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4-25 23: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