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036|回复: 2

[其它]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李越老师主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0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蔡礼旭老师:《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105-126)》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李越老师主讲  (第一一一集)  2013/4/6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57-0111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继续来看《论语》当中的这段话,刚才我们讲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葸是畏惧的意思。「勇而无礼则乱」,勇敢而无礼就会乱。接下来,「直而无礼则绞」,一个人很直,一个人很直好不好?很好,直率。但是假如失去礼节的话,这个绞就是对人会产生一种伤害,一种杀伤力,就会一句话说完,别人很难过,我们自己还不知道。透过这段话我们就了解到,您看恭、慎、勇、直是好的美德,但没有以礼节之就变成缺点了。所以礼就是告诉我们尺度和分寸,不可以过,也不可以不及。

  比方说孔老夫子有个学生叫子路,子路就问老师一个问题说:「闻斯行诸」,就是听到一个道理,我要不要赶快去做、去行动?孔老夫子就说:你听到一个道理马上就去做,意思就是说太莽撞了,你家里还有父亲、还有兄弟,怎么可以都不去考虑他们的存在,你要考虑。接下来又有一个学生,子路就出去了,又进来一个学生叫冉有,冉有也问老师这个问题说:「闻斯行诸」。孔老夫子说:你听到一个道理要赶快去做,不要想前想后,不要深思熟虑想那么久,立即就去做。这个学生又出去了。旁边一个学生叫公西华,他就看得蒙了,很纳闷,两个学生都问一个问题,可是老师的回答却不一样。孔老夫子懂得因材施教!因为子路性格就是很勇敢、勇猛,因为勇敢勇猛往往可能考虑问题就不够全面周详,可能那个行为一出去就会乱了方寸。恰巧这个冉有,什么事情,可能别人都做完回来了,我举例,当然我们不能去评价夫子的这些弟子们,就是生活中我们看到,人家可能这件事都做完回来了,他还在那里考虑,拿捏不定主意,思前想后,没有去做。所以夫子面对冉有这样的性格,就说要赶快去做。公西华就会疑惑,为什么问的问题一样,回答却不一样?您看这里是不是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所以我们学圣贤教育,道德仁义,一定要学礼,没有学礼,我们做事情处事待人接物,我们就非常缺乏应对进退的这种分寸和尺度,可能就会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失误,可能就会带给别人压力、麻烦甚至伤害,往往都是好心办坏事。所以你看我们这样了解了,就知道学礼多么重要,就是让我们要人情练达。「人情练达皆文章,世事洞明即学问」,这个就是大学问,需要我们一生去下功夫、去努力,不是我们这么一听了一堂课,可能我们就懂了。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去观照、去磨练,待人处事接物情理法圆融,你时时懂得拿捏那个分寸,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和谐、就会圆满,我们就不会很懊恼。往往觉得我的存心也不错,我做的这件事也是对人有利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个结果?这就是不懂礼、不知礼所造成的原因。所以透过我们不断去深入,我们就知道学礼是太有必要了。

  我们再继续来看,『教训正俗,非礼不备』。「教训」是家庭教育,「正俗」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假如没有礼的话,它就不能够完备,不周详。您看我们家庭教育教什么?《童蒙须知》、《弟子规》,《养正遗规》里面这些「童蒙养正」的内容,包括《朱子治家格言》,我们周一在学的《了凡四训》、《颜氏家训》。我们看看里面的内容,是不是都在教我们礼?都在教礼。社会教育也是要六德、六政、六艺的学问。您看都要以礼来完成,失掉了礼,这些教育也不圆满。歌舞戏剧都是表达伦理道德的内容,但是都要以礼的尺度、礼的方式来去呈现和完成。

  再来,『分争辨讼』。人与人产生了纷争、辨讼,都是利害、得失产生的。发生这些纠纷,人事的纠纷,要嘛就是强凌弱、暴侵良,这些现象产生,或者见解不同,发生了这些纷争。假如没有礼作为标准,我们就很难去判决,你就不知道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我们没有这样一个是非标准就很难判决。所以就制定礼这样一个标准,让我们懂得了是非、善恶、好坏,而这个标准一定是符合道义。为什么叫礼义、礼义,礼和义往往都连在一起,它一定是符合道义、符合道德。

  再接下来,我们看『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这个「定」就是君臣上下、父子兄弟的关系要定出他的尊卑长幼。我们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天高为尊,地很矮为卑,所以定了乾坤。「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这样定下来,我们就明白了,这个干代表什么?代表一种领导力,所以它为尊;这个坤代表柔顺,它具有一种柔顺的力量,所以它代表的是服从,它代表的是卑。用天地来譬喻,其实不是譬喻,也就是我们人类的秩序,还有我们定出的尊卑长幼的秩序,它是藉由效法天地。「礼本于天,效于地」,都是按着天地自然的法则,来定了我们人伦的秩序。父亲尊,儿子卑;领导尊,下属卑;男尊,女卑。这个尊卑不是说我们人格不平等,不是的,是我们处的这个地位,你处在这个位子,它一定有尊有卑。这个尊卑它是变化的,今天我在家里做父母,儿女是卑,我就是尊;我到了单位,我有领导人,我就是卑,领导就是尊;我回到家,见到父母,父母是尊,我是卑。我们这个尊卑是在不同的伦理关系当中,不断的来变化我们的角色。我们知道了尊卑的道理,长幼的道理,上下的道理,各守本分,天下就平安,否则就混乱。父不父,子不子,孝道失掉了。做父亲的不知道慈,做儿子的不知道孝,您看父子有亲就达不到。父子有亲是性德,是爱的源头,因为我们没有遵循尊卑长幼的秩序,尽各自在这个位子上的本分,人伦关系就混乱,人际关系就产生矛盾。

  所以我们学圣贤教育,我们常常就要想一想我这个身分,我的本分应该尽哪些?比方说我们常常挂在嘴上的,就是我们要尽的本分,敦伦尽分,闲邪存诚。现在我们就要思考一个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事业就做不起来。「社会非礼不能安定」,您看这个社会一定要有礼,有交通规则,人行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都要有这些规矩。你到银行取钱要一米线,干什么都要排队,都不能有非礼的行为,社会生活才能够保持它的安定。方方面面都有礼。「国家非礼不能强盛」,国家礼失掉了,它就不能强盛,因为人民的素质就在下降。

  我们刚才讲,「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这个教最重要的是礼教,礼乐教化。在《礼记.曲礼》当中也有一段话,「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猩猩能言,牠是动物,不离开牠是禽兽。鹦鹉能够说人话,牠还是飞鸟。我们今天人无礼,但是会讲话,我们人有人的外表、相貌,讲的也是人的话,但是我们失掉了礼就跟禽兽差不多,没两样了。所以我们今天首要学礼。所以这里讲,「夫礼之于正国也」,我们把它读诵一遍,预备起:「夫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我们讲治理国家礼就像什么?礼就像那个秤,它能够秤物品的轻重。您看这就是一个标准,有了这个标准,在轻重上,人们就不可能去欺骗人。又像什么?绳墨。绳墨是来量他的曲直,有了绳墨人们在曲直上就不能够欺骗人。规矩是用于方圆,规是圆,矩是方,有规有矩才是方圆。这里有一段话,我们可以去感受,「绳墨以求直线,秤以求轻重,规以求圆,矩以求方,此为基本之器,由此基本之器,方能成就万器」,有了这个基本之器才能够成就万器。所以我们看一下万事万物,是不是都有它的规矩?有它的标准,有它的尺度。我们今天用的任何一个东西,我们坐的椅子,我们用的桌子,我们用的一支笔、本子,凡是我们生活中用的东西都有它的规矩。所以我们做人怎么可能没有规矩,不异物品乎?也就是说我们做人连物品的德性都没有,那是不行的。所以做人就要有规矩,治国亦是如此。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礼之功用」,在我们的二百二十八条,二百二十八条我们来一起读诵一下,「夫礼者」,预备起: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这个礼它的功用其中之一,就是它定了亲疏的关系,定了对事情的嫌疑做出一个规定,『别同异,明是非』,我们一条一条的去理解。我们人讲要博爱,但是这个博爱一定由内而外、由亲及疏,所以礼它就制定了我们人与人之间亲疏远近的关系。古时候用什么定?用丧服的五服就定出来了。家里的亲人往生、过世了,您看穿的丧服就可以区隔开来他们跟亡者的关系,那个就是五服。我们看到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这叫五服制。跟这个亲人关系最近的直系亲属,他穿的那个衣服,我们讲的披麻戴孝,很粗的,愈粗代表他跟亡者的关系愈亲近,表达这个时候的那种悲思,就透过这些衣服就体现出来。愈跟他的距离关系远的,穿的衣服就会细一点,质料就没有那么粗。它是根据这个,把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区隔开来。

  为什么要定亲疏远近的关系?因为我们中华民族非常注重血统,要保证他血统的纯正和他的优良,所以他要定亲疏的关系。定了这个关系,就规定同姓不婚、同族不婚,亲戚之间不能通婚,同姓之间不能通婚,就是为了保证血统不绝,血统保证他的纯正。因为亲近或者同族结婚,孩子生下来,他的智力、体力都会下降,我们现代的科学、医学也测定出来了,我们古人就拥有这样的智慧。我们人种的质量下降,这个民族就没有办法绵延,我们的文明就没有办法承传,文化也会随之衰亡。您看定这些制度,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真的是叫百年、千年、万年大计。所以我们古人他看得非常的长远。这个就是血统不可弱。再来,血统不可绝,就是嫡子继尊,也就是正妻所生的孩子来继承整个家族的这条血脉,代代这么传下去。

  再来是血统不可混,就是异族不婚。我们马来西亚的华人,如果嫁到了美国、法国、西欧这些国家,嫁过去之后生的孩子;她也许是嫁给了那里的华人,可能嫁给了那边的外国人,您看生的孩子,是不是他就会产生了变化?他接受了这种西方的教育,他虽然长得是一个中国人的样子,但是他没有中国人的文化了,没有那分精神的东西了,只是有一个样子,那这样文化就会慢慢、慢慢失掉。所以您看中华民族为什么注重这些礼的规定?就是保存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能够福荫子孙,代代承传,福荫子孙,让它不要断绝。当我们定了这样一个亲疏远近,自然而然是由内及外、由近及疏,让我们知道其爱有根本,「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所以爱有根本,从爱自己的父母、亲人开始,推己及人,将这个爱可以发扬光大。它是起到这样一个作用。

  再接下来,『决嫌疑』。「决嫌疑」,就是人的动机是纯正的,可是往往因为畏惧嫌疑而又不敢为,所以就用礼把它定下来,定下来让人们各尽其情。我们这样讲,还是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和形象。「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就是一个具体的。您看这个就是用礼定下来,也就是告诉你,你到了瓜田可千万不要系鞋带,你只要一系鞋带,瓜地里的瓜农看到了,你在干什么,偷我的西瓜?那惨了,我们这个时候要解释说,没有,我在系鞋带,人家相信吗?不会相信,是不是?可能过去一顿拳打脚踢,修养好的就原谅我们,是不是?您看,我们跳到黄河也洗不清,是不是?所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你在李子树下,我们说苹果树下,所有的果树下面,你戴个帽子在那里整帽子,远远的看,人家以为你在偷他的果子,是不是?你也说不清。两人不看深井,有没有?这都是礼的规定,这么一规定,我们就知道,到哪一个环境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我们就很清楚了。就不会让别人因为我们的行为而起了嫌疑,我们自己也招惹了祸害,也给别人带来了麻烦,是不是?您看这些礼要不要学?要学。用在我们现代的生活中,财务室能不能进去?您就千万不要进。那个办公室没有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服丧礼也是很重的。所以这样才能够表彼此的这种恩义,这种道义,它才能够将人心的这分道义、情义呈现出来,恩义呈现出来。『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乡饮酒之礼」,把邻里乡党的村里,我们说乡,请来吃饭,这个时候让所有的长辈坐在上位,晚辈来侍奉长辈,藉由这种礼仪的形式,让所有的晚辈年轻人懂得敬老尊长。他就是在这些礼仪程序当中,学到了如何尊敬老人的态度。所以古时候叫序齿,年龄最长的就坐在最尊位。您看有这种有形有相的礼仪程序,藉由这样一个乡饮酒礼的平台,让我们所有的晚辈看到这样的一个形式,就明白了。好像我们春节一个单位要请客吃饭,全体的同仁都来参与,您看就分出长幼尊卑的次序,大家就懂得去服务长者、老者,他服务的当下就起到教化人心的一个作用。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礼。

  再来,『婚姻之礼』,我们刚才已经看了,所以明了男女分工的不同、本分的不同。所以这里就讲,『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防止水之所自来也』。礼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这些人伦的乱象产生,就像防止水的堤坝被冲破水会来。这是一个譬喻,曾经有一所大学,他们是住在山脚下,每年山上的洪水下来冲到学校,有一次冲到了学生的宿舍,差点淹死人。后来就赶快把这个学校的墙垣,从山水流下来的地方,就把它筑起了堤坝,筑得很高。结果从此之后就再没有水患,没有了水患之后,住在一楼的人,一从窗户看上去,看不到山色美景,就觉得很窝火、很懊恼。应该把这个墙推掉才对,要不我们住在这个山脚下,就没有住在山里的价值了。各位朋友能不能推掉?您看礼它起到的作用就是防微杜渐。所以我们这个好日子一过之后,不知不觉堕落的时候,没有礼的教化,没有这些防微杜渐的教育,我们就会麻木不仁。一麻木不仁,行为随便,一轻慢,可能『差若毫厘,谬以千里』,从此可能人生的祸患,就静静悄悄的来到了你的身边。所以礼就是像一个堤坝,防止水患的到来。这里讲,『以旧防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你如果说推掉,这个风光山色很美,可是晚上下暴雨、洪水来了,您可能睡在房间里,白天看到了美景,可是晚上可能水冲到了家里都不知道,是不是?所以把旧礼去掉了,就一定会有坏乱,就有乱患。

  接下来就讲到,『婚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人们不了解婚姻之礼的教化作用,夫妻之间邪辟之事就会发生,男不忠,女不贞,那种淫乱之事可能就产生。您看人生可能就从此进入苦海,家庭破裂,各种纷争随之而来。『乡饮酒之礼废,则长幼之序失』,晚辈不知道尊重长辈,『斗争之狱繁矣』,人与人之间的争斗,这些事件就会发生。再来,『丧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丧祭之礼废了之后,做臣子的、做儿子的都失去了感恩之心,感恩教育就失掉了,『背死忘生者众矣』,背叛死者的意愿,忘记生者给予我们的提醒和教诲。『聘觐之礼废,则君臣之位失』。聘觐之礼失掉了,您看君臣之位也失掉了。过去我们看古代的一些片子,这些诸侯他不应该行的礼乐,他在行,他就越位,他可能行的一些礼仪形式,他用天子之礼在行。您看这个失位之后,马上这个国家可能就会遭殃,因为他违背天道。所以一切的秩序它是来自天道、天理、人情,不能违背,违背就有祸患。「聘觐之礼废,则君臣之位失」,聘觐礼失掉,『背叛侵陵之败起矣』。诸侯国之间没有友好往来尊重,自然而然开始侵凌土地,开始发生这些战争,这些祸乱都会发生。

  所以这里讲,『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古之教化好像我们看不到它很明显的一种教化作用,但它是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当中让我们断恶修善,让人们远离罪恶,长养这分善心善行。就像一块糖放在嘴里,不知不觉化了,它就起到这样教化的作用。如果我们不知道礼的重要,往往我们就会用法。法很明显,好像解决问题,但是它是末,根本是人心的教化。今天所有社会的现象,或者产生的乱象,都是人心出了问题,所以必须用教化才能解决问题。所以先王,古代的这些圣君明王非常重视礼的教化,这个就是伦理道德的教育。所以《易经》讲,「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就是讲的这个道理。所以我们时时刻刻,每天生活依循圣贤的教诲,能够每天戒慎恐惧,恭慎保持,诚敬谦和,时时具备这样的一个态度,相信我们的人生经营会美满,进而把这样的一个态度能够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藉由我们的这种修身修心的功夫,而能够带给家庭、社会、族群、国家的一分安定。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非常感恩大家,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8 10: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