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9|回复: 0

[学佛文档]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李越老师主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0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晋平公从此一病不起。这都是历史上真实的事例。您看听这些不好的音乐,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那都是国君当他昏庸无道的时候,才会去欣赏、听这样悖逆天道的音乐。

  为什么这些音乐一弹会产生这么大的力量?因为音是由我们的心声而生起。我们就知道,我们一个人的心声,心里内在的声音,也就是我们的念头、我们的情感,可以左右这个世界。今天整个社会如果灾难频频的发生,都是因为我们人心坏了,出了问题。我们人心不善,自然会感召到这些灾难的发生,这个就是念力的秘密。我们精神的世界、我们的念头,它是有能量的,它可以尽虚空遍法界。这个科学已经验证出来,它那种力量很强大。所以这种不好的音乐,它反应的是人内在不善的一种情感、念头,自然它就有这样的作用。我们就了解音乐的力量是非常之强大。所以「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乐者,乐也,真正的君子是乐得其道,是修道,是求道,是追求精神的至高境界、心灵的提升。小人是乐得其欲,用音乐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享受。所以君子以道制欲就会乐而不乱,是有真正的乐;小人忘道,以满足欲望而忘记道,所作所为不与性德相应,那就会困惑而没有得到真正的快乐。

  音乐又是来自哪里?我们刚才说礼是来自天地,音乐也是来自天地。「乐者,天地之和也」,音乐是来自天地的祥和之气。因为有这个祥和之气,「百物皆化」,百物得到了滋养、得到了润化。所以在《礼记.乐记》当中告诉我们,乐来自天,礼来自地,「乐由天作,礼以地制」,都是效法天地之德而制礼作乐。所以古代的制礼作乐,不是随随便便每一个人都可以作的。「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你虽有这个德行,有圣人之德,但你没有天子的位子,你是不能够制礼乐的。「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你虽然在天子君王的位子,但是你如果没有足够的德行、圣人的德行,你也没有办法制礼乐。因为只有圣人,他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他是通达天地万物的圣人,所以他才能够制礼作乐,在这个位才能制礼作乐。所以我们就可以感受到礼乐文化的这分精深和博大。所以这里就讲,「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是与天地的和气、和睦、祥和之气相和,礼来自于天地的节律,我们看到自然的秩序。这里就讲到: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大乐必易。大礼必简。】

  『乐』来自我们内在的情感,我们喜怒哀乐爱恶欲的情感,藉由「乐」来表达。『礼自外作』,「礼」是规范我们外在的行为,所以我们对人的恭敬,皆由外在的礼仪、礼节而表现出来。盛大的音乐一定是平易的,而盛大的礼一定是简朴的。因为我们现在没有机会,有机会的话,我们可以参加这些,比方说像九二八祭孔,把古代的这种礼仪延续下来。你就可以感受到那种盛大的礼,盛大的乐,它都是同时进行的。我有一次在网上就去看韶乐的演奏,各种古代的乐器,那都有一定的道理在其中,这个需要我们深入学习。至于自己在学习礼乐的过程,说实在的,对于「乐记」还没有完全的深入,真的要学习也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要有很多的典籍来参考。的确它都有天地的道理在其中,所以它反应的也是天道、人心,这个真的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教化力量。

  所以德音雅乐是奏于庙堂,播于四方。往往这个德音雅乐,无论是什么礼,都是在庙堂来举行,奏于庙堂;播于四方,而化育万民,人民得到了教化、得到了滋养。您看礼乐教化、推广礼乐是多么重要的事!难怪乎孔老夫子究其一生要恢复礼乐,周游列国都在推行礼乐的教化。所以在《礼记.乐记》当中告诉我们,「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古圣先贤治理一个国家,他们用礼、用乐、用政、用刑,用四个方面来治理国家。礼是用来节制人心的欲望,贪瞋痴慢的这些欲望、贪欲;乐是来调和我们内在的心声世界,是能够起到陶冶性情的作用;政治要给予礼乐教化的保障,政治就用来推行礼乐教化的,要予它保障;而刑是指我们不遵循礼乐的教化而处事待人接物,自然就会受到惩罚。那这个刑是什么?是惩罚害群之马。如果「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礼乐刑政相辅相成来治理国家,自然而然王道备矣,也就是我们得到了古圣先王的治国要道。所以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个治理国家的四个要件,无论是在我们的团体,还是在我们的单位,我们都可以尝试用礼乐教化人心,用我们的行政事务来保障礼乐的教化。

  您看人心不一样,因为礼让人彼此相敬,乐让人彼此相爱相亲,有礼敬,又有亲爱,人与人之间的那分真挚的情感就会形成。如果光有礼,没有乐,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会很远,就会不亲。如果仅有乐而没有礼,人的亲爱就会过分、就会溺爱、就会失敬、就会产生轻慢。所以必须要礼乐同时。礼者外也,乐者内也,「礼乐,共也」,就能够治理好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所以我们都要试着去实践礼乐的教化。一个团体往往学了圣贤教育,没有把乐的教化放进去,大家有时候会学得很苦闷、不快乐,有没有发现?孩子也是不愿意再去学,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了解人性。人性内在的情感一定要调和、调柔,需要用手段,那乐就是最好的一种形式。我们要了解。

  既然我们讲到这里,我们光说不练不行,我们要练。所以在「毛诗序」当中就讲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感在内在起了作用,我们就要说出来。往往说:你们有什么感受吗?大家就要发言举手,就要说出来,表达我们内在的感受。现在我们在座的长辈、家人们,往往因为长期规范约束自己,说举手大家都入定了,很少有人举手。可能在家里就不一样,熟人跟前就不一样。我们就要用言语来表达我们内在的情感,我们的看法、想法。言语表达还不够,怎么样?你看诗歌,「啊!祖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5 20: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