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41|回复: 3

[其它话题]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蔡礼旭老师主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18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蔡礼旭老师:《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53-104)》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六十一集)  2012/4/7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57-0061



  大家下午好。我们上一节课主要谈两句经句,「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第二句是「家人」卦里面,「《象》曰: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这两句话能不能解决我们现在所遇到的社会或者是人与人的问题?我们现在来回答两个问题,看看能不能用这两句来回答。

  这里一位学友问到,「我是一名家庭主妇,家有两位孩子,分别是十三、十四岁。因为小孩已不是小学时期,教他做什么就乖乖听话,孩子会有反驳。虽然全家都是学传统文化,但仍然不知道该如何做,孩子该如何教导?虽然知道反求诸己,但仍不知该如何反求?只知道自己又做错了。我应该如何下手?想请老师能有明确的解答,告诉现在应该做什么,该怎么自利而利他?学生是直来直去的人,常常因为这样而犯错。也常因为好心告知人家学习《弟子规》,却反被质问我没有做到」。是我念得不是很清楚。「还请老师直言告知」。

  大家有没有同样的问题?我们来看一下,现在这个孩子十三、四岁了,会反驳了,我们还希望他像小时候听话。那是同一个人,都是你的孩子,为什么小时候听话现在反驳?小时候那个听话是真正心悦诚服的听话吗?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好像对父母也没有反驳,都觉得爸爸讲的话很有道理。甚至于父亲有时候在提醒我们,他都不是很强势,他都有一个空间让你去反思。甚至有时候是看你出状况了,他才提醒、点醒你,但是绝对不是挖苦你。教育是要很有耐心的。我们有那个「教」字,左边两个叉,那是身教;右边手拿着一个树枝,那是耐性,不厌其烦的提醒。刚刚家人卦讲的,假如我们都「言有物,行有恒」,孩子一生对我们的崇敬不会消失,他不会反驳。

  所以我们在看事情,不能看表相,他以前不会反驳现在会反驳了。首先,他反驳的时候一定不认同我们说的话,甚至是做的事,请问我们知道是什么吗?假如我们在孩子心目当中,这些不好能去除掉,那是不是他对我们的信任还是会回来?就是我们还是要了解孩子他内心到底在想什么。你可能觉得他不成熟、不会想,那我们在他成长过程中有教他思考吗?有教他是非、善恶、邪正的判断吗?这些都要教的。我小时候也是在高雄市长大,在一个大都会里面,也是有很多污染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受这些污染?这无形当中都是父母给我们的一些价值判断。

  所以有这些现象出现的时候,我们这个「荣辱之责」还是要从自身思考起,不能看结果,要把原因找到。其实孩子会反驳,可能他已经觉得我们这些道理他不能接受了。或者我们长期「势服人,心不然」,他以前那个听话可能是口服心不服,这个我们都不一定看得很清楚。所以就会觉得现在这些情况我们都不能接受,其实任何的情况它都不是偶然,它也不是一天形成的。我们的心有没有很细腻、柔软的去判断、去感受孩子现在的状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有时候解决问题都有一个态度,就是想要一蹴可几,特效药,马上就把它解决掉。教育的问题、人心的问题它都要从自身改过,然后耐心的去沟通,甚至去陪伴,才能解决问题。所以跟孩子之间,首先要先放下控制,尤其十三、四岁的孩子,你硬要他怎么样,他反而情绪上不能接受,他会跟你对着干,你就麻烦了,你就愈生气了。所以教青少年要很有功夫。

  《礼记.学记》讲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你引导他,不要觉得好像你要牵着他的鼻子走;强而弗抑,这个强是鼓励他、肯定他好的部分。你不要孩子这个年龄,你看到他有一些缺点了,他就什么好都看不到了。他什么好都看不到,你一看到他,两个人那种磁场就好像要有一场战争出现,好像武林高手,两个人背着一把剑,看谁先出鞘,那种气氛就出来了。「强」当中,还是要「长善救失」,那个长善,他好的你还是要肯定他。不然你全部脑子里记的都是他的不好,他可能就这个家都待不下去,他觉得在你眼中好像他没有什么价值。开而弗达,这个开是启发他,而不是一套一套道理一直讲一直讲,让他觉得很烦。这个开是引导他,讲一些话点到为止,让他自己去想一想。

  当然这些要能够引导到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我们深入经典,建立起我们自己的思想价值观,是最重要的基础。就像那天我跟一位教育界的朋友在谈,他说现在社会问题这么多,还有很多灾难,那痛苦也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那我们就快乐一天吧。有没有道理?有?这样的话似是而非。请问我刚刚这段话讲完,大家对快乐的定义一不一样?都不一样。我们给人家讲完这一句话,对方吸收什么你知道吗?说不定他脑海里浮现起来就是那些玩乐。你是在安慰他、引导他,「反正痛苦也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我们就快乐一天吧」,那个人可能被你误导了自己都不知道。

  什么是快乐?我们现在拿一支麦克风传下去,看哪个朋友来回答一下什么是快乐。不然都是我讲,你们都不讲,不大公平。现在民主社会强调要公平。大家这些观念不清楚,你孩子随时出现一些思想要引导的时候,我们能够引导得了吗?自己要先当个明白人,才能让人家明白。我们现在都在急着孩子、急着身边的人,「身修而后家齐」,自己要先提升自己才行。尤其格物,我们自己的坏习性要先去掉,家里人会信任我们的德行,他信任我们他才听得进我们的话。

  这个朋友提到了,「我们全家都学传统文化,学了不少年」。学了很多年是相,学传统文化重实质不重形式。请问改了哪一条缺点、习气?习气没改,或者还更厉害,那家里的人要认同就很困难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所以《大学》里面讲,「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我们的真诚心一定是从去掉习气之后,不见孩子的过,内心里不怀疑他,相信他有本善、相信他可以成圣贤,
 楼主| 发表于 2021-2-18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样的一种信任跟真诚才能达到心与心的交流跟沟通。所以身修要先意诚、心正,接着才能家齐。

  我们刚刚讲到格物,就是改过。怎么改过?从明白自己的过失在哪里开始。所以这位朋友讲到「不知道该如何做?」从改自己的过开始。《了凡四训》里面讲改造命运从改过,改过迁善。今儿回去就要把过列出来,然后怎么改要有具体的方法、做法,都要把它列出来,一条一条改。你说找不到呢?那多读经,从读经当中找到。或者看到别人有过的时候,马上想一想,我有没有跟他有同样的问题?再来改。

  这里有提到说,孩子该如何教导?我们刚刚「家人卦」说的,从父母自己本身所有的言行能够做他的榜样,身教开始做起。再来,境教,你整个环境,这些当长辈的人,也都要落实《弟子规》、落实德行,那整个家庭的氛围也能够感染孩子。再来言教,孩子现在在想什么?他那些思想观念错误在哪?你要循循善诱引导他,抓住机会点引导他,叫言教。教育这三点,境教,整个你的家风、环境,境教;身教,以身作则;还有言教。

  我们很多事情自己都想不明白,怎么引导孩子去判断?就像刚刚讲到的,什么是快乐?很多青少年现在说反正痛苦也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我就问他,你觉得什么叫快乐?我们不要常常跟孩子沟通,你就一堆道理,一句接一句,好像要跟他打仗,要说服他那个样子,打得这么累,打到最后他内心里想什么你都不知道。你的弹药全部用完了,不知道下一步要往哪里炸了,因为他不回你话了。你问他,你多听他讲,你就能了解他的思想观念。「你觉得什么是快乐?」他就开始讲了,这些是快乐、这些是快乐。好,你注意,这样做的人真的快乐吗?你比方说享乐,你看到他现在快乐,他以后得癌症快不快乐?你让他去想。现在得癌症的人很高,年轻的时候就这样放纵,最后躺在医院里三年、五年,还有十年、二十年的。那种快乐你要不要?

  现在很多人的人生后面几个人健康?老来疾病都是年轻的时候落的。如是因,如是果。他所有那些享乐的人,结果到底是什么?我们顺着他,大禹治水用疏导的,不要用防堵的。你顺着他,因为真理是愈辩愈明,你不要担心。从很多社会现象你留心去观察,你也不要说一次就要说服他,常常有机会也聊起来了,举一些事例。大家注意,Whitney Houston,你看多少年轻人的偶像,最后呢?Michael Jackson,最后呢?是,你让他想想,这些所谓他们觉得偶像榜样,他的结果是如何?这个年龄的孩子,他也有他的思想,他也会想。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读经是读经,听课是听课,回去我们跟孩子讲的话都还是我们的东西,不是经典的东西;或者真的是经典,都带着自己控制跟情绪出来的。

  所以这一位朋友,您说想要反求诸己,刚刚我们有提到的,您冷静下来,先改缺点,怎么改要具体写出来。你要做好准备,改习性跟扒皮一样痛苦。我们现在为什么都不能进步?把修身看得太容易了,然后一点点不如意了,修行一定要这么痛苦吗?修身一定要这么痛苦吗?坦白讲,我们都贪顺、顺境,都要顺自己的意。有一点不顺势了,马上情绪就来了,「我不想学了、不想修了」。好啊,不修好啊,你人生就不苦了?苦愈来愈多了。早点修好了,就像病一样,早一点治好了,你拖愈久病得愈重。「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诸位朋友,请问十岁的孩子好修行,还是四十岁的人好修行?十岁是吧!为什么?年纪愈大愈难修,习气染得愈来愈重了。不要再拖了,真干!

  我刚刚跟一个朋友讲,我说你修行是要成圣成贤,哪有轻轻松松就成圣成贤?人家台湾王永庆要创一个事业,人家也一辈子忙到九十几岁,这么不辞辛劳,才有成就。你现在干的事业比他大,你要成圣贤,你的努力能够少于他吗?可不可以少于他?我们每天还可以喝咖啡、聊是非,修行修得这么轻松。人那个错误的念头没有到说我死都不怕,就怕念头不对,你没有这种决心跟毅力,想要把习性转过来,不大可能。可是你真下了,转过来了,你习气一放下,身心自在,你的喜悦就来了。你再去拿《论语》来读,不一样了,第一句话你就读懂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财色名食睡,这些欲望每天牵着我们走,我们是奴隶,很痛苦。你能放下任何一个东西,你就会觉得你愈来愈轻松自在,因为这些欲望控制不了你。我们都说要当个自在的人,民主自由,当个自由的人,不被习性控制,那是真自由的人。

  而我们的次第是为人演说,您现在不要想着要去利他,先自利,利益家庭,家齐才能国治,才能利益社会;身修才能家齐,先把自己修好。大家不要听到这里说:「好,蔡老师说不要想到利他了,从今天开始不用帮助别人了。」大家不要从「过」一下又到「不及」,就在这两头在那儿撞来撞去,头昏眼花。意思是说,人不要有去帮人的心,我们还没到那个功夫,「我可以帮谁帮谁」,先帮自己,「欲助人者先自助」。但是有缘分,人家刚好需要,我们真诚的去协助,而协助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还在帮自己。因为我们一去跟人互动,一定会发觉,我有情绪,瞋恨心这么重,不耐烦;我一去帮人的时候,不能全心全意,还是都为自己考虑多;去帮人的时候瞧不起人,那个态度很傲慢。是在刚好有缘分去协助人的时候,突然藉由这个机会去观照自己起心动念有哪些错误的习气,要把它改过来。利他也是在自利,也是在发觉自己的问题,这个叫历事炼自己的心。心有转,境才会转,「境随心转」。

  但是这个境要转,不要贪快,因为贪快也是贪,然后会容易心浮气躁。一心浮气躁,脾气特别不容易控制得住,特别容易上火。本来家里人还觉得太平日子过了三天、五天,我们火气一来,他只能撑三天、撑五天,你的努力又化为乌有,人家又不信任了。因为感觉我们在写这个问题的时候,自己的心在急了有没有看到?看到没有?就从当下这个错误的心开始改起,要缓。「为学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气定」,
 楼主| 发表于 2021-2-18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这句话有没有听得很熟悉了?对。我们当下在写的时候有没有在浮躁?或者我们在跟人讲话的时候,浮躁起来了没有?要观照得到你才能调伏它。

  再来,这位朋友讲到说,「学生是直来直去的人」。「我这个人个性就是这样了,不然你要怎样?」修行的人、修身的人最重要的先把个性去掉,没有个性。怎么样做能利益家人,怎么样做能利益对方,就这么做,没有个性。个性就是习气、就是烦恼。有个性怎么随圆就方?是不是?上善若水,水没有个性,它依环境去融入。从这个叙述当中,我们自身还看不到直来直去是习气,是性格。好像还说,不是有一句话说「直心是道场」吗?你这个直跟那个直不一样,「直心是道场」那个心是真心、是至诚心,您这个「直来直去」跟《了凡四训》那个「直心直行,轻言妄谈」一样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自己图个痛快,不知道那个人、对方心里都在淌血了。出言要顺人心,要讲人家能接受的,能够鼓舞人家、能安慰人家的话。所以您看,您已经看到了,「直来直去,常常因为这样而犯错」。那您用了什么方法来调伏自己这种太直,甚至有点冲的习惯?好,这位朋友,您回去有想出方法,写下来,然后去做看看,之后我们再讨论、再继续追踪。真的,您的这些经验真的去做出来了,对大家的启示也都会很大的。

  当然,您好心告知人家学习《弟子规》,却反被质问我没有做到。有没有受伤的感觉?「我好心,好心把这个介绍给你,让你家庭更好,你这个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大家看,人的心不能平,就是心没有办法回到一个很重要的态度,就是只有自己是学生,所有的人都是老师。孔子教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且我觉得这个人很正直,他不怕得罪你,可贵啊!现在这个时代,人怕得罪人都不敢讲实话,都讲很好听的话。听到实话才能进步。他跟我们讲实话,「你都没有做到,还出来推?破坏圣教的形象。」是不是?你听进去了,「知耻近乎勇」,是不是?《了凡四训》,马上想到,要发耻心、要发畏心、要发勇心,你勇猛的心出来了。

  再来,你真的想要利益你介绍的这些亲朋好友,你真想利益他,这一句话回来是给你动力。「我只要把自己学好,他们就相信我了。」可是我们的心止在哪里?有没有把它变成动力?变成什么?痛苦、沮丧,「给我拿酒来,我受伤了,我的好意被人家误解了。」所有的烦恼,有个烦恼贼,就是我、自我。把这个自我能看清楚,把它放下,常常想着,我要怎么做才能真正利益身边的人,你烦恼都转成智慧了。《了凡四训》讲的,「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你从根本把它砍掉了,就没有一天这么多的烦恼跟情绪。每天算一算有多少个?你们有没有算过?算不清楚,都是它在做主,这个烦恼贼。不要再认贼作父了,要恢复理智。

  我自己从事教育工作,遇到陈老师,减少很多摸索的机会。人生要有很多贵人,都跟我们自身有没有一种使命感有关系。我们现在是在追求身边人认同我是对的、认同我在学传统文化,还是真的要利益他们?我们难道只是要图一时间心情的愉快跟情绪的好受吗?还是愿意听听真实的话,从根本做起,从格物、从修身、从正己自然而然去化人做起?

  其实我们跟大家聊那么多,就了解到听经很重要,你道理不明白,真的不知道从哪里修起。所以还是要多听经。我们现在的状况,古人是说三日不读经,面目可憎,我看我们现在一天都撑不过去,一天不听经不读经,脑子里很多胡思乱想,一些烦恼统统都冒起来了,这是我们的现实状况。就好像一个人病得很重了,你一天不吃药都不行。而且要下猛药。什么是猛药?精进。你不能有一刻不精进,随时有时间就用功、就读书。再来,处世待人时时提醒自己,这颗心不能离开真诚、慈悲,不能离开恭敬、谦虚这些正确的心态。这也在用功,你随时在善观自己的这颗心。

  再来,听经最好能有三、五个同参道友,不然「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现在人听,都顺着自己的意思,把经典的意思都解错了。为什么?人现在我执很厉害,尤其有一个习性,喜欢逃避,不敢面对问题。然后所有的经典变成什么?变成他的借口。明明是要逃避,然后就说,经典不是这么说吗?师长不是说怎样怎样吗?那这样就会产生严重的执着。我们有一个同仁讲,「师长说什么都来不及了」。我说这句话是什么其它的方法都来不及了,你可不要什么都别干,然后离家出走,最后你家里人说:「这些人怎么学传统文化学成这个样子了?」你说,「这师长说的。」你是自己逃避不好好在当下修行,还拿师长的话来当借口了。很多这种情况。人真的很难看到自己在逃避,不敢面对挑战,不敢承担责任,看不出来愈挫愈勇、看不出来百折不挠。所以修行第一关,打破自欺,不要欺骗自己。这个念头错了,一定要看得到,一定要把它改掉。我们不要说别的了,我们跟师长学习这么久,师长哪句教诲我们真的去做它了?师长哪个理念我们真的以师志为己志去落实、去承担?我们每天的念头有多少逃避在里面?

  所以修行并不容易,我常常给人讲课,讲别人多,自己做得很不好。就拿今天早上,我带同仁一起做早课。做早课,平常人家带我们做早课,我们看起来很容易,真正自己去当司仪做早课了,还是念错。边要很恭敬、边要看下一句要讲什么,还是紧张起来了。平常都教人家,「不要紧张,恭敬心提起来」,自己真的站在那里还是会紧张。所以「工于论人者,察己必疏」,都讲别人,看自己不容易看到。所以有时候在回答别人的问题,回过头来一看,自己也做得很差。

  另外一个同仁有问到,「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如何克服病者的心理?假如我们是一个生病的人,我们用什么心境来面对生病?

  世出世间所有的事情不离两个字,叫因果。我们现在身体不好一定有原因,身体健康是结果,
 楼主| 发表于 2021-2-18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正己」最后一句:

  【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木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积也。安有不闻者乎。】

  这句主要的,一个人他能留下好的名誉都是操之在己的。这一生能不能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名流千古,完全是掌握在自己手上。自己真的下功夫在德行上,一定可以有好的榜样流传给后世。所谓「人死留名,豹死留皮」。我们看到,声音无论多细小,一旦发出来了,一定能够让人家听闻;德行很好,纵使他是住在山里面隐居,一旦他是真实的学问,那他会流露出来,也能首先感染到跟他有缘的人来向他学习。有一句话讲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树李树没有讲话,可是它结了果以后很香,自然而然人闻到了就来采。有人来采了,路一直走、一直走,这条小路不就走出来了吗?所以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个其实就是人只要有德行,一定能感得一些仰慕圣教的人来求学。

  接着讲到,宝玉蕴藏在山中,山上的草木都得到滋润;『渊生珠』,深潭里生了珍珠,整个崖岸就不会干枯。这两个譬喻,就是有德行的人在那里,这一方的人民都会受益了。我们之前讲的一些故事,辛公义,那个地方本来父母生病了,都把他们扛出去,都不治的,辛公义把他们搬到自己的办公的地方,把他们都治好,然后再把这些老百姓找来,让他们把自己的父母、亲人带回去,然后再劝告他们。你说这样的有德之人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都受益了。他这么做了,难怪我们现在读得到他的风范,『为善积』,几千年之后还是能听到他的风范、他的榜样的。

  好,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普贤菩萨名,诸佛第一子,我善根回向,愿悉与彼同。
身口意清净,自在庄严刹,逮成等正觉,皆悉同普贤。
如文殊师利,普贤菩萨行,我所有善根,回向亦如是。
三世诸如来,所叹回向道,我回向善根,成满普贤行。
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
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6 04: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