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58|回复: 1

[其它] 佛说因果诸经集第二六卷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18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佛说因果诸经集录》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佛说因果诸经集第二六卷







...缘。若于如是诸内外处。缘得善巧名处善巧。云何缘起。云何缘起善巧。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乃至招集如是纯大苦蕴。是名缘起。若复了知唯有诸法滋润诸法。唯有诸法等润诸法。唯有诸行引发诸行。而彼诸行因所生故缘所生故本无而有。有已散灭体是无常。是无常故即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悴悲叹忧苦恼法。是生法故乃至是恼法故。则名为苦。由是苦故不得自在其力羸劣。由是因缘定无有我。若于如是缘生法中。由如是等种种行相善巧。了达或无常智或苦智或无我智。是名缘起善巧。又处非处善巧。当知即是缘起善巧差别。此中差别者。谓由处非处善巧故。能正了知非不平等因果道理。则善不善法有果异熟。若诸善法能感可爱果异熟法。诸不善法能感非爱果异熟法。若能如是如实了知。名处非处善巧。此五善巧略则为二。一自相善巧。二共相善巧。由蕴善巧显自相善巧。由余善巧显共相善巧。如是总名善巧所缘。  
  云何净惑所缘。谓观下地粗性上地静性。如欲界对初静虑乃至无所有处对非想非非想处。云何粗性。谓粗性有二。一体粗性。二数粗性。体粗性者。谓欲界望初静虑。虽皆具五蕴。而欲界中过患深重苦住增上。最为鄙劣甚可厌恶。  
  是故说彼为体粗性。初静虑中则不如是。极静极妙。是故说彼为体静性。数粗性者。谓欲界色蕴有多品类。应知应断。如是乃至识蕴亦尔。是故说彼为数粗性。如是上地展转相望。若...(第1164-02部~瑜伽师地论一百卷(第二十一卷~第四十卷)-001)


...信根。问于何增上。答于能生起出世间法而为上首。及于能起精进念定慧。为其增上。余精进等于能生起出世间法。及于能起展转乃至慧为其增上。乃至其慧唯于能起出世间法为其增上。是故信等说名五根。若复了知前后所证而有差别。随此能于后后所证出世间法。深生胜解深生净信。此清净信难伏义故说名信力。问谁不能伏。答此清净信。若天若魔若诸沙门。若婆罗门若余世间。无有如法能引夺者。诸烦恼缠亦不能屈。故名难伏。此为上首此为前行余精进等亦名为力。由此诸力具大威势摧伏一切魔军势力。能证一切诸漏永尽。是故名力。当观此中信根信力。即四证净中所有净信。何以故。以其证入正性离生所有证净。皆由此因此缘此序由。彼即是此增上果。是故世尊就其因果相属道理。说言当观即彼证净。非即彼体非即彼相。当观此中精进根力。即四正断中所有精进。此何正断。谓能永断见道所断一切烦恼。方便正断。此中意说如是正断。由此正断毕竟能断所有诸恶不善法故。当观此中念根念力。即四念住中所有正念。谓四念住能无余断一切颠倒。当观此中定根定力。即四静虑中所有正定。谓诸静虑能为方便证不还果。当观此中慧根慧力。即四圣谛中所有正智。谓圣谛智于四圣谛能证现观得沙门果。即由如是诸根诸力。渐修渐习渐多修习为因缘故。便能发起下中上品顺决择分四种善根。何等为四。一暖二顶三顺谛忍四世第一法。譬如有人欲以其火作火所作。为求火故下安干木上施钻燧。精勤策励勇猛钻求。彼于如是精勤策励勇猛钻时。于...(第1164-02部~瑜伽师地论一百卷(第二十一卷~第四十卷)-001)


...乐具。最初发心坚固菩萨有二加行。一意乐加行。二正行加行。意乐加行者。谓即利益安乐意乐日夜增长。正行加行者。谓于日夜能自成熟佛法加行。及于众生随能随力依前所说意乐加行。起与利益安乐加行。最初发心坚固菩萨有二增长大善法门。一者自利加行。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二者利他加行。能脱一切有情众苦。如二增长大善法门。如是二种大善法聚二种无量大善法藏当知亦尔。最初发心坚固菩萨。由初发心求菩提故所摄善法。比余一切所摄善法。有二种胜。一者因胜。二者果胜。谓诸菩萨所摄善法。皆是无上正等菩提能证因。故所证无上正等菩提是此果。故比余一切声闻独觉所摄善法尚为殊胜。何况比余一切有情所摄善法。是故菩萨所摄善法。比余一切所摄善法。因果俱胜。最初发心坚固菩萨略有二种发心胜利。一者初发菩提心已。即是众生尊重福田。一切众生皆应供养。亦作一切众生父母。二者初发菩提心已。即能摄受无恼害福。由此菩萨成就如是无恼害福。得倍轮王护所守护。由得如是护所护故。若寝若寤若迷闷等一切魍魉药叉宅神人非人等不能娆害。又此菩萨转受余生。由如是福所摄持故少病无病。不为长时重病所触。于诸众生所作义利。能以身语勇猛而作。常为众生宣说正法。身无极倦念无忘失心无劳损。菩萨本性住种姓时。一切粗重性自微薄。既发心已所有粗重转复轻微。谓身粗重及心粗重。若余众生为欲息灭疾疫灾横。所用无验咒句明句。菩萨用之尚令有验。何况验者。成就增上柔和忍辱。能忍他恼不恼于他。见他相...(第1164-02部~瑜伽师地论一百卷(第二十一卷~第四十卷)-001)


...伽罗。乘三乘法而出离故。往善趣故。修集如是六种成熟。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八
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菩提品第七  
  云何菩提。谓略说二断二智。是名菩提。二断者。一烦恼障断。二所知障断。二智者。一烦恼障断故。毕竟离垢一切烦恼不随缚智。二所知障断故。于一切所知无碍无障智。复有异门。谓清净智一切智无滞智。一切烦恼并诸习气无余永害。遍一切种不染无明无余永断。是名无上正等菩提。一切烦恼并诸习气毕竟断故。名清净智。
 楼主| 发表于 2021-2-18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见求者正现在前。而于惠施心不趣入。菩萨尔时即以正慧。速疾通达是我于施先未串习所作过失。复以妙慧。如是通达我于先世决定于施曾未串习。致令今世现有种种可施财物。虽见求者正现在前。而于惠施心不趣入。若于今世不强思择而行施者。复于来世定...(第1164-02部~瑜伽师地论一百卷(第二十一卷~第四十卷)-002)


...菩萨住律仪戒。覆藏自善发露己恶。少欲喜足堪忍众苦。性无忧戚不掉不躁威仪寂静。离矫诈等一切能起邪命之法。菩萨成就如是十支。名住律仪戒善护律仪戒。谓不顾恋过去诸欲。又不希求未来诸欲。又不耽着现在诸欲。又乐远离不生喜足。又能扫涤不正言论诸恶寻思。又能于己不自轻蔑。又性柔和。又能堪忍。又不放逸。又能具足轨则净命。  
  又诸菩萨已能安住摄善法戒。若于身财少生顾恋。尚不忍受。何况其多。又于一切犯戒因缘根本烦恼少分烦恼忿恨等生。亦不忍受。又于他所发生恚害怨恨等心。亦不忍受。又于所起懈怠懒惰。亦不忍受。又于所起等至味着等至烦恼。亦不忍受。又于五处如实了知。谓如实知善果胜利。又能如实了知善因。又能如实知善因果倒与无倒。又如实知摄善法障。是诸菩萨能于善果见大胜利寻求善因。为摄善故如实了知倒与无倒。由此菩萨获得善果。不于无常妄见为常。不于其苦妄见为乐。不于不净妄见为净。不于无我妄见为我。如实了知摄善法障。为摄善故速疾远离。菩萨由此十种相故。名住摄善法戒。速能摄善一切种相。谓施渐次。若戒渐次。若忍渐次。若精进渐次若静虑渐次及五种慧。又诸菩萨由十一相。名住一切种饶益有情戒。于一一相中成就一切种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彼彼事业。皆为助伴。谓于思量所作事业。及于功用所作事业悉能与彼而作助伴或于道路若往若来。或于无倒事业加行。或于守护所有财物。或于和合展转乖离。或于义会或于修福。皆为助伴。于诸救苦亦为助伴。谓于遭遇...(第1164-02部~瑜伽师地论一百卷(第二十一卷~第四十卷)-002)


...所谓菩萨法无碍慧。二依法相智。所谓菩萨义无碍慧。三依法释词智。所谓菩萨释词无碍慧。四依法品类句差别智。所谓菩萨辩才无碍慧。五菩萨一切摧伏他论慧。六菩萨一切成立自论慧。七菩萨一切正训营为家属家产慧。八菩萨一切善解种种王正世务慧。  
  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慧。当知此慧略有九种。谓诸菩萨于内明处。能善明净善安住慧。于医方明处。因明处。声明处。世工业明处。能善明净非安住慧。一切菩萨即用如是于五明处善明净慧以为依止。于他愚痴放逸怯弱勤修正行所化有情。如其次第示现教导赞励庆慰慧。  
  云何菩萨清净慧。当知此慧略有十种。于真实义有二种慧。谓由尽所有性。及如所有性取真实义故。于流转义有二种慧。谓取正因果故。于执受义有二种慧。谓颠倒不颠倒如实了知故。于方便义有二种慧。谓一切所应作。所不应作。如实了知故。于究竟义有二种慧。谓杂染如实了知杂染故。清净如实了知清净故。如是菩萨五义十种差别净慧。当知是名最胜净慧。  
  如是菩萨极善决定无量妙慧。能证菩萨大菩提果。菩萨依此能圆满慧波罗蜜多。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如是六种波罗蜜多。世尊彼彼素怛缆中处处散说。今于此中摄在一处略说应知。谓佛所说素怛缆中所有施波罗蜜多。乃至慧波罗蜜多。或标或释彼皆于此。或自性施广说乃至或清净施趣入摄受。如其所应皆当了知。如是所余如所宣说。戒乃至慧趣入摄受。如其所应亦当了知。又诸如来为菩萨时。所行一切菩萨行中...(第1164-03部~瑜伽师地论一百卷(第四十一卷~第六十卷)-001)


...。如实了知。于异熟果及等流果如是诸业。如实了知。自能现断诸不善业。自能现受一切善业。即于其中乐劝导他能正劝导。于其种种不平等业现行过失之所染污诸有情界。若兴若衰等无差别。一切皆堕第一义苦并住艰辛。种种艰辛之所逼切甚可哀愍。于彼获得广大哀愍如实观照。是诸菩萨安住如是增上戒住。广见诸佛善根清净。如前应知。此差别者。谓如世间善巧工匠。以所炼金置迦肆娑置于火中数数烧炼转更明净。如是菩萨善根清净当知亦尔。于此住中净心意乐成满。趣入在所生处多作轮王王四大洲。以自在力令多有情止息犯戒不善业道。劝彼受行诸善业道。当知威力过前十倍。当知是名略说菩萨增上戒住。谓意乐净故。性戒具足故离一切种毁犯戒垢故。一切业道一切因果了知通达故。于诸净业能自受行。亦乐劝他令其受行故。于有情界诸业所生众苦艰辛得大哀愍。如实观照故。善根清净故。受生故威力故。若广宣说如十地经离垢地说。远离一切犯戒垢故。名离垢地。由离一切犯戒垢故。即此名为增上戒住。彼离垢地当知即此增上戒住。  
  问增上心住菩萨转时。当知何行何状何相。答若诸菩萨先于增上戒住。已得十种清净意乐。作意思惟解了通达。复由余十净心意乐作意思惟。成上品故极圆满故。过增上戒住入增上心住。何等为十。一者作意思惟。我于十种净心意乐已得清净。二者作意思惟。我于十种净心意乐。已清净故能不退失。三者作意思惟。我于一切漏有漏法心不趣入。于违背中能正安住。四者作意思惟。我能于彼修...(第1164-03部~瑜伽师地论一百卷(第四十一卷~第六十卷)-001)


...倒作意如实通达。便能获得诸法现观。如来所有遍趣行智力。于一切苦能出离行。不出离行。如实了知。及令舍离不出离行。能正授与能出离行。如来所有宿住随念智力。于其前际本事本生数数念已。为令所化诸有情类心生厌离心生净信。正为宣说。及能降伏执着常论一切沙门婆罗门等。如来所有死生智力。于诸弟子过往迁谢当所受生。能正记莂。及能降伏执着断论一切沙门婆罗门等。如来所有漏尽智力。于自解脱无惑无疑。及能降伏于阿罗汉起增上慢一切沙门婆罗门等。是名如来十力作业。  
  云何如来十力次第。谓诸如来于其无上正等菩提初证得时。即便顿得一切十力。顿证得已后时次第方现在前。谓诸如来初成佛时。先起处非处智力。观察诸法建立一切无倒因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9 16: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