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54|回复: 0

[弘法探讨] 三 论 烦 恼 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17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三 论      烦  恼  浊
        末学 在《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 讲解中  定义的 烦恼浊:就是 不知道或者不承认 如来藏真心的存在,或者分不清 真心如来藏与妄心七转识 的差别,然后 就不自觉地把真心如来藏的功德法性 当成了意识心自己 的功德法性了,于是 对意识心自我 生起无法克服的 贪爱与执着。
楞严经》卷四中 佛的开示:又汝心中 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那么,前后两个解释相互矛盾吗?
末学先来解释一下,佛在《楞严经》卷四中的开示:再者,你的意识心中 可以 回忆起来 自己已往 曾经识别的事物,或者曾经读诵、曾经学习的知识等等。于是 因为 对这个 了知性 的本质 不明白的缘故,意识心 就误认为 这个能回忆、能了知的功能属性 是 意识心自身 本有的功能属性。由于 意识心 冒认、冒领 了知性 的缘故,导致如来藏真觉妙真如性 的这个 相应的功能属性 被 大大的限制住了,变成 只能被容许 显现在 内六尘当中 的妄心 的见闻觉知性了。这样,妄心的 了知法相 就不能离开 内六尘而存在了。其实,离开 真心如来藏的 真觉妙真如性,即使六根、六尘具足,也仍然不能 生起 了知性的法相 在妄心之中。就这样,妄心意识 生生世世 不得不 和内六尘 相互交织在一起,来满足自己 对 自我了知性 的贪爱与执著,因为这个贪爱与执著,由 内六尘 引发的 我所烦恼 就不可避免了。
进而,就会产生 第三重 的虚妄想,就会误认为 各种外在的我所 酒色财气 功名利禄 才是 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于是 就把 对 自我了知性 的贪爱与执著,转化为 对 各种外在的我所 酒色财气 功名利禄 的坚固执着与追求了,并且因之 产生 无穷无尽的烦恼。这就是 烦恼浊。
综合上面两个解释,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没有矛盾,只不过《楞严经》里面讲的更详细。
另外,《瑜伽师地论》 卷第四十四  本地分中 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  菩提分品 第十七 之一 之中,弥勒菩萨开示 烦恼浊 说:
如于今时 有情多分 习非法贪 不平等贪,执持刀剑 执持器仗 斗讼诤竞,多行谄诳、诈伪、妄语,摄受邪法。有无量种 恶不善法 现可了知;昔时不尔。是名 烦恼浊。
那么,这里 烦恼浊的含义 和 前面两种情况 矛盾吗?
末学 先简单翻译一下:假如 现在的有情 大多数人 都熏习并且习惯了 让自己的心中 生起 不符合佛教正法的 对外在的 各种各样的诱惑的 贪爱 以及 因为充满了私心杂念 而不能 平等看待其他有情众生 的贪爱。于是,这些大多数人 在关键时候 就会 拿起刀剑 拿起各种各样的武器 相互打斗 甚至发动战争, 相互 你告我我告你 地 打官司诉讼 ,相互争吵 互不想让, 都想 多侵占 一些好处。平常生活当中,这些 大多数人 也经常表现出 谄媚 诳语、欺诈 伪装自己、妄语等等 不诚信的 身口意行为,他们不断地 摄取并接受 各种各样的 邪谬的 思想、语言和行为。他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种 邪恶 不良善的 思想、语言和行为 很明显地表现出来,让人很容易 就能够 观察或感受到。过去 清净良善的社会时,人们 不是这样的情况。这种情况普遍出现了,就说明人们 的心灵 普遍地被 各种各样的 贪爱引发的烦恼 染污而变得浑浊了,这就是 烦恼浊。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烦恼浊   最突出的表现 就是在 外我所 酒色财气 功名利禄 的坚固执着与争夺 上面。所以说 烦恼浊 是 一般的 凡夫大众 都无法避免的。
所以,归纳起来,这三种 关于 烦恼浊的 定义或说明 并没有矛盾,只是 侧重的方面 不同而已。
以上纯属末学臆测佛意,但愿没有谤佛!此文如有功德,愿皆回向读者胜解佛意,往生极乐,莲品高升!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4-29 08: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