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24068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1-2-17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变得慢一点就是。所以道理在此地。
极乐世界的花永远不会谢,永远不会枯,气候没有太冷太热,没有这个现象。为什么?那个世界里面的人都不用阿赖耶了,带业往生去的人也不用了,这个很奇怪。带业往生的人为什么不用?阿弥陀佛本愿加持他的,你看四十八愿里面讲得很清楚,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在哪一愿讲的?在十九愿,就是发菩提心那一愿里讲的,都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什么?七地以上,虽然是带业往生,烦恼习气真的一品也没断,可是在极乐世界的享受,那个待遇,是七地菩萨的待遇。你不是七地菩萨,到那里享受七地菩萨的待遇,这谁给你的?阿弥陀佛给你的,沾阿弥陀佛的光,托阿弥陀佛的福报,这不是自己的。这种殊胜,十方诸佛世界里头没有,只有极乐世界有这种特殊的待遇。佛没有说,皆作阿惟越致菩萨是凡圣同居土除外,他没有说这个话。既然没有说这个话,那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有这个待遇。诸位真的把这个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你还能不求生净土吗?你还会去搞别的吗?搞别的,累死了,你一生未必成就。你死心塌地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三年、二年就成功,就取得,还搞什么?你真的是万缘放下。他为什么放不下?没搞清楚。所以搞清楚之后,我常常劝人,我也不是劝哪一个,哪一个人未必会接受,我是劝大家,我们就多想想,学莲池大师。莲池大师说,他觉悟了,他搞清楚了,「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你们哪个喜欢,哪个去搞去,我不搞了;「八万四千行,饶与别人行」,我一部《弥陀经》,一句阿弥陀佛,定了。莲池大师,再也不搞了,这是给后人做很好的榜样。净土五经都行,五经都受持也可以,五经当中受持一样也行,你看这个法门多方便,多不可思议。
对这个法门,把里头的性相、理事、因果讲得最透彻的、最明白的,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确实五种原译本遍读真的是有困难,所以宋朝王龙舒居士首先会集,这就是说古人早就想到有会集的必要,这个到后面会有一段专门来说明。然后我们才真正认识,夏老居士这个会集本不可思议,会得真的是圆满,没有用自己的意思,连经题都是会集的。宋译的是《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你看把经字去掉,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汉译的叫《清净平等觉经》,现成的,两个经题合成一个,《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真是天衣无缝,没有加一个字。王龙舒会集的本子,他用的题目叫《大阿弥陀经》,这不是经上有的。他这经题是原文,这个我们不能不佩服他,这题目太好了,把极乐世界的因果显示出来。大乘是智慧,无量寿是德,庄严是相好,你看果报,就是世尊在《华严经》上讲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你看不就是这题目吗?大乘是智慧,无量寿是德,庄严是相,果!果德。这果怎么修法?清净平等觉,这是因,你修清净平等觉,你就证大乘无量寿庄严。你看这个题多圆满。
他这个比喻,我们念念就行。可见各器差别之相,有生有灭,皆属虚妄,但各器本体之金,平等一相,不生不灭。「以上以金喻真实平等之实相,以金器喻种种差别相」,十法界依正差别。「由上喻可明,若看破诸金器(塔、像、瓶、碗、钏、环等)虚妄差别之相,即见诸器中平等真实之金」。你就看到金了,你别去着相,你把黄金拿来,随便拿哪个都是。叫你把黄金拿来,你看到的这个是塔,那个是像,那是瓶,你说没有金,黄金没有,没有黄金,你着了相。古人用「以金作器,器器皆金」,用这个比喻。「以喻离一切法虚妄之相」,你就见到实相,你就见到真性。性相永远不能离开,但是相,你六根接触得到,你看得到它,你摸得到它;性,性是六根接触不到,你看不见,它不是物质,它也不是精神。不是物质,就是眼耳鼻舌身接触不到;不是精神,你去想象想不到,因为你受想行识都达不到。如果把受想行识放下,放下之后,受想行识的体就是见闻觉知,那就见到了,见闻觉知就是真性。
《楞严经》里面交光大师讲舍识用根,就是用六根的根性,根性是见闻觉知,不是受想行识。也就是受想行识是妄心,见闻觉知是真性。迷了的时候,见闻觉知就变成受想行识;觉悟的时候,能把受想行识放下,让见闻觉知现前,那叫转识成智。换句话说,见色闻声不要执着,你就不用末那;不要分别,不用意识;不要起心动念,不用阿赖耶识。禅宗里面参禅,什么叫参?离心意识叫参。心意识,知道了吧!阿赖耶是起心动念,末那是执着,意识是分别。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就是离心意识,离心意识叫参。所以研究教,不用心意识叫参究,用心意识叫研究,研究跟参究不一样,参究会见性,研究不能见性。用研究,佛法就变成哲学,变成佛学;离心意识,那就是学佛,真能成佛。用心意识不能成佛,这个一定要知道。用心意识,实在讲不能超越六道轮回,因为六道轮回是心意识变现出来的。
下面说,「离虚妄差别之相,故云无相」。就是我刚才讲的意思,我们六根对外面六尘境界,统统是虚妄的,我们自己这个六根是虚妄的,六识是虚妄的,外面境界也是虚妄的。只要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当下就是!这就是无相,当下就是,并没有把相去掉,当下就是无相。所以相、无相,这个意思要搞清楚、搞明白。「于虚妄差别诸相之中,有真实平等之本体,故云无不相。当相离相,相而无相,乃显实相」。这几句话说得好,这十二个字非常之好,当下就是,一多不二。我们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在工作里面,在处事待人接物,要认真,要把它做得圆圆满满,尽心尽力去做,这是当相。做好了,心里面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是离相。所以当相跟离相是同时,不是分成两截,这真管用。日常生活当中,你会生活得非常真正幸福美满,自在!工作亦如是,待人接物亦如是,你会得到一切人的欢喜。所以大乘教里面讲,「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他怎么会叫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他当相离相,离即同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