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47|回复: 1

[其它]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蔡礼旭老师主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17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罪在朕躬」。而我们看每个人他的态度是个因,它就会感来一个结果。比方爱人是因,人恒爱之是果;敬人是因,人恒敬之就是果。所以天地之间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因果二字。一个为君者有过,他就反求诸己,这是他的一个态度,这是因,会感来什么结果?

  【有过而反之身则身惧。】

  时时反省的人,他表现出来就是能谨慎,戒慎恐惧的修养,时时反省自己成就他的学问。

  【有善而归之于民则民喜。】

  功劳、善事都归给臣民的付出,老百姓觉得很被认同、很被理解,整个团体、国家向心力更强。

  【往喜民。】

  功劳给老百姓,老百姓欢喜,愿意为国家、为团体做事。

  【来惧身。】

  遇到事情都反省自己,自己谨慎的态度,修养不断提升。

  【此明王之所以治民也。】

  『明王之所以治民』,能把国家治理得好,就在于他有这样的修养。「今夫桀纣则不然」,我们看接著书上讲到的,桀跟纣王他就不是这个态度。当然我们知道,桀纣是暴君,暴君的行为也来自于他修养心态的偏颇,所以反过来看这个态度不一样,结果就是截然不同。「有善则反之于身」,有什么善行、功劳,统统都觉得是他自己的功劳,他自己做到的。有善则反之于身,增长傲慢,好大喜功,这德行就下降了。「有过则归之于民」,有了过失统统都是推卸、指责,都把过错塞给臣子、老百姓。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有过而归之于民则民怒」,日积月累老百姓就怨怒了,觉得怎么可以这么无理、这么跋扈,错了都不承认,还都怪别人。「有善而反之于身则身骄」,好的都往自己身上揽,愈来愈骄傲自满。

  「往怒民,来骄身」,错误都推给老百姓,慢慢的家就积了怨怒;好的都往自己身上揽,骄纵愈来愈严重。「此其所以失身也,可无慎乎」,这就是他为什么么道德退丧,甚至于最后引来民怒,甚至老百姓造反把他推翻,这都是失德,甚至是失国了。所以为政者能够不谨慎自己处世的心态吗?这是上一次我们谈到的,我们再从反面来看到他的结果。所以《弟子规》当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我们立身处世一定要提得起来,「见人善,即思齐」。明王,我们见他善即思齐,我们在团体当中,也能有反省自己,让功于众的态度。反面的桀纣例子,我们「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接着我们看「反身」,最后一句第三十七句,在第十册的一千二百五十四页。这个刚好举了具体正面跟反面的例子,我们看到第七行里讲到的:

  【传曰。】

  这个『传』是指《左传》,『传曰』:

  【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由是言之。长民治国之本在身。】

  后面还有一句讲,「詹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也。若詹者,可谓知治本矣」。后面这句也很精彩,这是具体讲到了,历史当中明王跟亡国之君的例子。『禹』是夏禹,『汤』是商汤,都是开国的君王,他们都是罪责自己,遇到事情首先反思自己的错误。所以他们的事业、他们的功业,『兴也勃焉』,兴旺得非常快速、蓬勃。这个我们可以看得到,像汤王,当时候夏桀把国家治理得非常混乱,汤吊民伐罪,推翻了夏桀,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这个国家就大治了。为什么?因为老百姓长期在暴政之下很痛苦,民心思治,都希望赶紧国家安定过上好日子。而汤王爱民又能反省自己,那他爱民,老百姓就爱他;他反省自己,老百姓也懂得自我反省,所以整个国家兴盛得很快。

  而夏桀、商纣都是怪罪别人,所以他灭亡,『忽』就是快速,灭亡得很快,尤其夏桀在杀了大忠臣关龙逢之后来年就灭了。这样的忠臣是国家的栋梁,他不只不听,还杀害他,所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他这个行为就是妖孽的行为,很快就灭亡。『由是言之』,由此来说、由此可见,『长民治国之本在身』,能够让整个国家人民过上好的日子,社会安定、人民祥和,主要的根本还是在君王自身的修养。所以经本上说到,詹何是楚国的一个大臣,他讲的这一句话很有味道。未闻就是从来没有听过,身治而国乱者也,没听过一个君王很有德行,他的国家败乱,从来没有听过。所以确实真的能身修那就能家齐,家齐国就能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它这个根基扎得很好,哪有说树木长得不好的道理!所以詹何可以说是明白治国的根本在修身,他体会得很深刻。这是「反身」最后一句。

  我们接着来看下一个「君道」的单元,是「尊贤」,在第九册一千一百四十页,「尊贤」这句在《说苑》当中,我们一起学习过了。句子当中提到的:

  【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

  古人讲到很多重要的人生道理,都是非常斩钉截铁、非常肯定。所以从古至今得到贤德之人,国家就安定昌盛,失去了就会导致灭亡危险,都是如此的,从来没有不是这样的。所以没有说哪一个国家是长保安定,也没有永远顺服统治的百姓,最重要的是有好的贤者来治理、来爱护百姓。所以整个治理国家当中,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庸》讲的「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而理上我们体会、了解,在历史当中,我们看一个朝代有兴盛之主,也有灭亡之君,他们同样是天子,可是结果为什么差这么多?那还是在君王自己贤德,失德了他就败了。比方商朝,商汤贤德,进而他用伊尹做宰相,这是『得贤者则安昌』;那到了纣王,贤者都不用了,『失之者则危亡』,这是指一个朝代是这样。甚至于是一个君王,他一生当中假如用了贤臣,他当下国家很兴盛。但是到了晚年,或者是这个贤者不在,他用了佞臣,那可能他会到死无葬身之地都有可能。所以有没有贤者辅佐,就是太关键了。

  我们看到一千一百四十页第二行,这就举了一个历史上的实例。「桓公得管仲」,齐桓公拜管仲为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这件事情对我们华夏民族非常关键,没有管仲辅佐齐桓公,我们可能中原的文化就被这些戎狄给灭掉,当时候就是因为能团结,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才能抵御这些侵略。所以孔子在这一件事上,是非常赞叹、感谢管仲的贡献。桓公成为五霸之首建立功业,「失管仲」,他失去了管仲,「任竖刁、易牙」,还有个是开方,这几个佞臣,「而身死不葬,为天下笑」。其实桓公本来也没有用这几个人,因为管仲在生前就已经告诫他,这几个人很有问题,那时候齐桓公还觉得他们挺好。

  管仲分析给他了解,因为竖刁,为了亲近齐桓公在身旁照顾他,自己去势了当太监,桓公觉得:你看他为了我牺牲这么大。管仲说的,人都是很爱惜自己的身体,他连身体都不爱惜的时候,他一定带有很强的目的。易牙是很会烹调的厨师,他问桓公,有没有吃过婴儿的肉?桓公说没有。他居然把自己的孩子煮给桓公吃,桓公觉得:他对我比他孩子还好。管仲提醒他,人哪有不爱自己的亲生孩子的,他连亲生孩子都不爱,他这个爱是很有目的、很有诡计的,这是不真实的,「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所以没有经典来判断,人有时候因为情感,因为自己的好恶,容易把人给判断错误。还有开方,他是一个国家的公子,一个国家的公子以后要当君王,他居然没有在他的国家,跑来陪伴齐桓公,连父母去世了,他都没有回去奔丧。那桓公觉得:他对我比他父母还好。管仲告诉他,哪有连父母都不爱,而能爱别人的?所以听了这些话,把他们这些佞臣都疏远。

  可是管仲去世之后,桓公后来还是用了他们。所以平天下为什么下手处在格物?不格除这些欲望,还是会敌不住诱惑。因为这些人能陪他玩,能给他好吃的、好的享受,忍不住最后就被这些佞臣给害死了。桓公死前感叹:没有颜面去见管仲,因为管仲早就已经提醒他,他还是犯了这个错误。所以这里讲到的身死不葬,《史记》当中写,去世了六十七天才被发现,因为尸虫都流到外面去才被发现。所以这里讲到的,「一人之身」,齐桓公一个人的一生,「荣辱俱施焉,在所任也」,他极大的光荣跟羞耻,都在他这一生发生,为什么会差那么多?就是因为他所任用的人,产生这个结果。任用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任用了易牙、竖刁、开方,最后就身死都没有葬身之地。所以从历史当中,我们对这些教诲,体会就会愈深刻。而在《论语》当中也提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大舜很会治理国家,他以身作则,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任用了很多圣贤人。国家每个重要的位置,比方任用大禹治水,任用稷去搞农业建设,任用契搞教育,都任用得非常好,这是「得贤者则安昌」。

  我们看下一句第三十九句,「书曰」,这是在第五册六百四十二页。我们看一下六百四十一页最后一句话讲到的,「天地协气而万物生」,这整个天地运行都非常和顺,万物生长;「君臣合德而庶政成」,君臣同心,政治政通人和。所以「五帝之世非皆智」,在五帝的时候并不是说,这些臣全部都是有智慧的,「三季之末,非皆愚」,三季是指夏商周,这三个朝代到末世的时候,也不是所有的臣都是愚昧的。关键在哪?「用与不用,知与不知也」,好的你用他吗?你知道他吗?不好的,你能认清楚吗?你能不用吗?都在这些关键上。

  【书曰。】

  《尚书》上讲到。

  【有不世之君。必能用不世之臣。用不世之臣。】

  『不世』就是他很超凡,很想有作为的君主,超凡的君主他必能用超凡的大臣。而能用超凡不俗的大臣:

  【必能立不世之功。】

  必定能建立非常伟大的功业,这也是因果关系,有这么好的君,他才能方以类聚,感来不凡的臣子,然后臣子为国效命,君臣一心建立不凡的功业。而我们想,当太宗皇帝看到这一段,他是有志气的人,那当然他也会期许自己,是做一个不凡的国君创立不凡的事业。而其实在贞观初年,君臣之间曾经就有这样的对话,大家在君臣之间在讨论,从魏、晋、南北朝、隋,等于是乱世的时间很长,现在唐建立应该很难马上达到天下安定太平,因为觉得乱比较久了。但是魏征却不这么看,因为他讲到,人在长期的危难、困顿当中,他时时都很担忧死亡,所以他这样的心,就非常期望国家能够安定大治。他有这样的心,就很容易教导他,百姓就易于教化,所以大乱之后容易教化。就好像一个人饿了很久,你拿什么东西给他吃,他都觉得很好吃。

  而太宗说到,善人治国百年,能够胜过这些残暴的风气,让人心善良,去掉这些刑罚,那也要百年,现在大乱之后马上要求大治,这个好像不大可能。魏征说到,这个善人指的是一般的善人,而不包含圣哲人。这句话大家要听得懂,这就是期许太宗皇帝,你不是普通人,你是圣哲人,所以你不用那么长的时间。因为圣哲人施化上下可以同心同德,整个国家的恢复治理一年就可以看到效果,三年就可以治理得非常成功。魏征说三年已经算很久了,当然那个时候大乱之后,不只太宗听了之后,一时还不能很相信,像封德彝很多大臣也都持反对意见。觉得夏商周以后,人心都变得比较刻薄、不厚道,而且秦朝又用法律来治国,统统要治都没有办法治得好。魏征这么说,马上就要治得很好,这个想法、做法可能还会造成国家的混乱。

  魏征面对这个情况,非常镇定,所以一个大臣能扭转国家的政策,没有定力、没有智慧办不到。我们想一下,假如我们讲到这里,皇帝也不是很相信,所有的臣子都围攻,这个时候我们还讲得出话吗?人面对什么时候、什么境界都要很笃定。魏征这个时候把五帝三皇的历史都讲出来,黄帝跟蚩尤打了七十几余战,那个国家社会是很乱的,但是胜了以后很好的去治理,很快就太平。包含商汤平了夏朝的乱,也很快就天下安定;纣王无道,但武王讨伐他,也很快的到成王就太平。所以从这些历史来讲,其它的臣子听了,也不好反驳,当然最后更重要的还是太宗,用还是不用、信还是不信。太宗接受了魏大人的建议,还是用先王之道尽心竭力来治理国家。所以太宗也不简单,非常勤奋不厌倦,才几年的时间整个唐朝海内都非常康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10: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