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24045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1-2-16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下位是商。现在颠倒过来,现在上位、大位是商,读书人是最下面,一切向钱看,所以学校也变成商业化,变成学店。这是一个社会的安危、民风的善良,都可以从这地方去看,所以教学上非常重要。古时候帝王尊重读书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现在叫知识分子,古时候不是的,古时候叫圣贤,圣贤君子,那地位当然高。所以教书的人称夫子,大概都是从孔子来的,孔子教学,称孔夫子,所以老师都称夫子。自己也这么称,你从事哪个行业?我干夫子的,这就是从事于教学工作。可是古时候一听夫子,他是夫子,对他就特别尊重。这是应供。应供有条件,福慧具足,智慧具足,福报也具足。
第三,「正遍知」,正遍知有时候也称为「正等觉」。「谓具一切智,于一切法无不了知,故号正遍知。以一切法平等开觉一切众生成无上觉,故号正等觉。」这两个名称有两个简单的解释。他怎么会遍知?特别着重这个遍字,正是正确,没有大问题,下面这个遍字,遍是无所不知。谁能做到?佛做到了。佛怎么做到?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个智慧自然现前。正遍知人人都有,只是我们现在自己有障碍,把智慧障碍了,智慧变成烦恼。佛经里面有说,「烦恼即菩提」,菩提是智慧,迷的时候叫烦恼,悟的时候就是智慧。佛菩萨跟凡夫差别在迷悟,除迷悟之外没有差别。觉悟的时候,圆满觉悟了,这十种称号具足,本来是佛,不必要学,自性里本自具足。所以佛门里头确实有一些大德,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他什么都知道。佛教里面有,其它宗教也有,道理是一个,只要你把障碍除掉,你的智慧就现前。什么障碍?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佛给我们讲三大类烦恼。我们现在这三大类烦恼统统有,所以自性里面的智慧不能现前,原因在此地,不是别的。佛说,我们如果能把见思烦恼断了,就是放下,你智慧开了一部分,证阿罗汉果,这个果位叫正觉;如果再能把尘沙烦恼也断了,你就叫正等正觉;再把无明烦恼断了,你叫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是成佛了,正等正觉是菩萨,只有正觉叫阿罗汉,全是教我们断烦恼证得,不是我们要学多久证得,不是的,没有这个说法。你现在能断,现在就成佛,问题你肯不肯放下?惠能大师给我们做了个表演,他放下了,他在五祖方丈室里头,五祖跟他讲《金刚经》,大概讲不到三分之一,他放下了,这一放下就成佛,就成正遍知。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正遍知,五祖衣钵就传给他,他是禅宗第六代祖。所以这不是学多少,多少经、多少论,与这个不相干,是你放下多少,放下是功夫。学佛不能不放下,放下是真修行;不放下是假的,你所学的是知识,不是智能。
第四,「明行足」,明就是说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这三明,三明通常跟六通合在一起。「行足者,谓身口意业正真清净,于自愿力,一切之行,善修满足」,所以叫明行足。具足六种神通,六种神通,修行人大小不一样,菩萨五十一个阶级,一个比一个殊胜。达到什么时候称三明?明心见性称三明。没有明心见性,也就是说,在四圣法界都叫六通。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没有见性的,都称为六通;明心见性就称三明。三明可以说六通差不多达到圆满的地步,所以身口意正真清净。于自愿力,愿力有两种,一种自己成佛的愿力,第二种是度众生的愿力,两种愿力善修满足,这叫明行足。明行足这个号是从修行功夫上说的,足就是圆满,明是智慧;行,大乘教里头菩萨八万四千细行,小乘里头三千威仪。这是属于大乘,不是小乘。八万四千细行,通常四千省略,叫八万细行,大乘经上常看到的。把它归纳起来就是十善,八万四千行是十善展开来的,归纳起来十善。十善重要,十善是菩萨行,要从这里开始,得真干,把十善变成我们身口意的行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身清净;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口清净;不贪、不瞋、不痴,意清净。从这里开始,善修。善是什么意思?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待人接物之中,全用上,这叫善修。满足是圆满,圆满就成佛,所以十善业道圆满就成佛,叫明行足。
第五,叫「善逝」。什么叫善逝?「妙往之义」,善是巧妙。「谓以无量智慧,能断诸惑,妙出世间,能趣佛果」,这叫善逝。这个地方,那个妙的意思没说出来;说出来了,笼统,我们看不清楚。妙,就在实际生活当中,很巧妙的,从事上见到理,从相上见到性,这叫妙。性相一如,理事不二,这什么境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才叫妙,这叫善逝。即世间出世间,没有离开;即凡夫,他就登佛位,真妙!为什么?凡圣都是假的,都不可得,这真妙,所以叫善逝。一切法无不是佛法,法法皆圆,法法皆通。
第六,「世间解无上士」,这是有时候分作两个,也有合在一起,这个地方是合在一起。「世间解者,谓世间、出世间因果诸法,无不解了也」。这是讲世间法跟出世间法完全通达明了,没有障碍。「无上士」,士是中国读书人,在读书人里头没有超过他的。那是什么?读书人最高的是圣人,第一等的,第二等贤人,第三等君子,这也是中国古时候传统学术里头三种地位的名称。跟佛教里面,佛、菩萨、阿罗汉是三个等级的名称,最高的是佛陀,第二个菩萨,第三个罗汉。像现在学校里面的学位一样,现在学位最高的博士,第二个硕士,第三个学士。所以可以说它是佛教里面学位的名称。无上,就是最高的,在儒是圣人,在佛教里面他是佛陀,这最高的学位。「谓业惑净尽,更无所断」,见思烦恼断了,尘沙断了,无明断了,再其它的没有,他断干净了,无上士。「于三界天人凡圣之中,第一最上无等,故号世间解无上士。」这是佛的称呼。
第七个,「调御丈夫,谓具大丈夫力用,而说种种诸法,调伏制御一切众生」。调伏,这是说佛菩萨的教学,他有能力教化众生,帮助众生转恶为善,或者是教化。中国古人在教学里面常说教化,读书在变化气质,如果我们学了,不能变化气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