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2|回复: 0

[学佛文档] 太上感应篇(第七十四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16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你死了以后这是投胎过来的。他想想很有道理。蔡文雄居士你们都认识他。所以大家在一起,想想自己在旅行当中的遭遇,如果没有过去生,怎么可能有这个现象?几个人同时开车到那个小镇,为什么他有,别人没有?过去生中在那里住过。

  在美国很盛行催眠,用催眠的手段让这个人说出他前生。前生有从人道投胎来的,有从畜生道投胎来的,还有不是这个地球上的生物到这投胎来的,这种案例,在美国已经有几万个例子。有些透过媒体报导出来,报导出来的也有一、二千条,有一部分我们见到,所以他们相信佛家讲的六道轮回。知道有六道轮回,我们就想到来世怎么办?这一世时间很短促,纵然活上一百年,真的,也不过是一弹指而已。我活到七十多岁,五、六岁的事情我都还记得,就像在昨天一样。所以想想,人生有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造恶业?为什么要跟别人过不去?要多想一想。与人为善,决定不跟人结恶缘。

  人家恶意对待我们,我们一定要回头反省,不要一昧的只是他的错处,不见得。他恶意对我,为什么不用恶意对别人?所以自己冷静想想,心就能平静下来,平静就生智慧。不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好,就是言语说错,无意当中得罪人。人家对我们不好的态度,我们觉得那是应该的,我做了不善的因,应当要接受这个果报。事事都推到对方,都责怪别人,这是重大的过失。纵然这一生没有跟人结怨,大概总是前生,我们学佛的人都相信有来生、有前世,这个怨我们承受,决定没有报复的,这个帐到这清了,一笔勾销!忍让比什么都重要。特别是小事,微不足道的事情,更不可以计较,重大的侮辱都不计较,何况是细小的。一定要用智慧、要用慈悲去化解,人没有不能感化的。不能感化人,是我们自己的德行功夫不够,我们的智慧不够。

  在中国历史上,诸位都知道,尧舜禹汤是古代的大圣人。舜王,你看他家庭的处境,他的父亲、继母,他后母生的弟弟,家庭环境,我们今天看到的是恶劣到极处,他能忍。他最大的一个长处,就是见不到别人的过失,只见到自己的过失。人家能成为大圣,原因就在此地。所以他能够感动他的父母,能够感动他的邻里乡党,最后感动了国王。尧王听到有这么一桩事情召见他,把王位让给他,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他继承王位。在中国二十四孝,他摆在第一个,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能力?没有别的,就是自己反省,一切过失归自己,一切的善、利归别人,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六祖惠能大师讲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谁做到了?舜王做到了。你们想想看对不对?六祖惠能大师他本人做到,我们在《坛经》上看到,他老人家处事待人接物多么谦虚,一丝毫我慢的态度都没有。我们要学佛,从哪里学?这些人都是我们的榜样,而这一条在所有教诲里面最重要的。

  我们在《金刚经》上读的,佛教菩萨修学的六个纲领,布施跟忍辱讲得最多;换句话说,佛对于这个两条纲领最重视。布施是教你放下,忍辱是成败的关键,能忍你就有成就,不能忍你就不能成就。所以说「一切法得成于忍」,这个一切法包括世间法、出世间法。世出世间法能不能有成就关键在忍耐,大忍有大成就,小忍有小成就,不忍就不能成就。这桩事情我们多想想!古今中外居于领导地位的人,他要选择帮手、选择干部,忍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这个人有才华,但是凡事不能忍耐,没有用处,再聪明也不能够担当重任。才华欠缺一点,但是他能忍辱,这个人就可以担当大任。才华欠缺一点没有关系,找一些有才能的人给他当参谋,来帮助他,能够成就。能忍耐的人,头脑清新、清楚不迷糊,他的心思不乱,不迷、不乱就有智慧,就能够做决断。多听听一些人意见,他就晓得,哪个意见将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他可以选择,他做最后决断,这个例子太多了。

  所以这一句的教训我们要特别重视,希望同修们要记住,「记人之善,不记人之恶」,成就自己的大德、大行;「记人之恩,不记人之怨」,人家对我有怨、有不善,一笔勾销,绝不存在心上。别人的善要记住,别人对我们的恩德不能忘记,知恩报恩。别人有过、有不善,要知道人会改过的,所谓「浪子回头」。古人教我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纵然他有恶,他如果真正改过迁善,可能超过我们,我们还比不上人家,怎么可以轻视?我们看看世出世间的圣贤,他们的胸怀光明磊落,从哪里修的?就从这修的。一个人心地纯善没有恶,遇到的恶人、恶事、恶境不放在心上,心上没有,善人、善事、顺境常常放在心上,你说他这一生过得多美满,他过得多幸福!好事不放在心上,心里面尽记坏事,这个人生活多痛苦,晚上都作恶梦,谁找的?自作自受,不是别人给他的。所以吉凶祸福在于我们自己一念之间,一念纯正,我们一生幸福,一生过得美满;一念不善,一生过得非常辛苦。《感应篇》里面给我们细细说明这些道理与事实真相。


普贤菩萨名,诸佛第一子,我善根回向,愿悉与彼同。
身口意清净,自在庄严刹,逮成等正觉,皆悉同普贤。
如文殊师利,普贤菩萨行,我所有善根,回向亦如是。
三世诸如来,所叹回向道,我回向善根,成满普贤行。
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
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5 15: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