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75|回复: 1

净公上人关于合情的讲记敬摘点滴2021215214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15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合情的讲记敬摘点滴


...说这是人类不善思想所感的,这个不善的思想就是贪瞋痴慢疑。如果我们把这些念头纠正过来,就是端正心念,不贪、不痴、不瞋恚、不傲慢、不怀疑,这些灾难自然就化解,不是不能化解,完全看我们自己觉不觉悟。科学家这些说法,我们听了能信得过。佛经,佛在三千年前说过这些话,跟现在的科学家讲的完全相应。甚至于我们在佛经可以看到,极乐世界从哪里来的?是从阿弥陀佛善心、善愿里面变现出来的。阿弥陀佛的善心善愿是从哪里来的?是参访一切诸佛刹土,佛国土里面善的统统摄受,不善的统统舍掉,让极乐世界变成纯净纯善。换句话说,这个纯净纯善也是阿弥陀佛集大成的功德成就,集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美好的大成。
这里给我们很大的启示,集大成是一桩了不起的大事。《华严经》末后善财五十三参,集大成。《无量寿经》上世尊告诉我们,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接受世间自在王如来的指导,让他去参访二十一亿佛国土。二十一不是数字,是表法的,代表大圆满,一个佛国土都不漏,统统去看过。总结出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每一愿都是考察、摄受的报告,他所要的,不善的统统不要。于是在今天这个世界,人心坏了,世界乱了,怎样收拾这个局面?要学《华严》五十三参,要学法藏比丘参访佛国。怎么个学法?我们要参访这个世界上各个不同的宗教,去学习各个不同宗教的经典。在这个里面取它们的优点,善因、善行,我们取这个,成就自己的纯净纯善。在这个世界就地取材,在这个世界就能发挥作用。为什么找宗教?宗教有它的底蕴。宗教的核心就是一个「爱」字,没有一个宗教不是说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没有说神害世人的,没有。我们要发挥这个爱,爱确实是性德的核心,这一点我们要肯定。
中国老祖宗,我有理由相信,在一万多年前他们就发现了。中国的文字发明是黄帝时代,距离我们四千五百年。五千五百年的时候是伏羲氏,开始画八卦。没有文字不能说没有文化,文化的起源比文字早。在印度,婆罗门教有一万三千年的历史,这是传说,他们没有文字记载。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古文化不会落后于印度,至少也有一万三千年。所以,伦理是谁说的?五伦。五常是谁说的?四维八德是以后。我们相信五常五伦,五伦中国讲三纲五常,这个传说我相信超过一万年,到孔子时候才用文字把它记下来,传给后世。
我在很多次报告当中都跟大家提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父子有亲」那种亲爱,那个亲爱是真心,不是妄心。那个亲爱是自然的,里面没有夹杂任何妄念,没有妄念、没有杂念。这个爱心是宇宙的核心,是每个宗教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真假,用佛法的标准来说,真的是永恒,不生不灭,假的是有生有灭的。性德是不生不灭的。从这个亲爱延伸出五伦,父子有亲,夫妇有别,这个「别」里头,是这个亲爱用在夫妇上,就用个「别」字,所以它就是那个亲爱;用在君臣上,它就称「义」;用在兄弟上,它就叫「序」,就是它有次序,一点都不会乱;用在朋友上,它就叫「信」。其实就是那一个亲爱,看用在什么地方,一个道理,一个原理。
做人的德,也就是五伦是属于道,道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就叫做德。德有五,仁义礼智信。父子当中有仁义礼智信,夫妇里头也有仁义礼智信,君臣、长幼、朋友都离不开仁义礼智信。仁者爱人,想到自己一定想到别人,没有专想自己的。圣人,先想别人后想自己;凡人,先想自己后想别人;想自己不想别人,那不是人,那跟畜生没有两样。义者循理,就是合情、合理、合法,你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合情合理合法,这叫义,无论对什么人,无论对什么事情。礼,那是礼节,礼节要遵守,不要怕麻烦,为什么?礼是人的形象,形象坏了,心就坏了,是我们内心的诚敬表现在外面,这是自然的。智是理智,不是感情用事,对人对事对物都要用智慧,不能用感情。最后一个是信用,人言曰信,不能不守信。现在的社会普遍的不仁、不义、无智、无礼、无信,五个字都没有了,怎么办?别人没有,我有。那在这个世界上不吃亏吗?我愿意吃亏,我不愿意占便宜,做出来给别人看。
我记得有一次,早年了,香港电视台何守信曾经做了一次访问,问了我很多问题。当中有个问题我印象很深刻,他说中国古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是人为自私自利这是应该的,天经地义。我就劝他,这个话要把它纠正过来,千万不要误导,让人产生错误的观念。我说人不为己,天不诛他,地也不灭他,谁?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为自己,天没有诛他,地也没有灭他,死了到现在二千五百多年,全世界多少人还崇拜他。我说第二个,中国孔老夫子、孟夫子,都是不为自己的,天也不诛他,地也不灭他。中国人称他为圣人,孔子为至圣,孟子为亚圣,他都是不为自己的。我说我学佛这么多年,我也没有为自己,天也没有诛我,地也没有灭我,我活得比谁都快乐。这是样子摆在此地,说明这个话是错误的,这个话恰恰说反了。人要真正是为自己不为别人,天会诛他,地会灭他。《太上感应篇》里头有,人算不如天算,天天算计别人,贪而无厌,到恶贯满盈的时候,寿命还有,老天爷就把你请走了。不等待你的命终,你寿命就完了,所以说「禄尽人亡」,你恶贯满盈,也是上天夺取你的寿命理由之一。所以一个人为别人,不为自己的人,反而长寿。为什么?你替大家造福,你为别人不为自己,这个福寿上天给你的。所以,这些信息不可以传错了。修善断恶,这个一定要认真学习。
《会疏》里头说,「教,上人被下之言」,
 楼主| 发表于 2021-2-15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教小孩,父母教子女,老师教学生,这是教。「诫」是诫约,「诫约也」。底下说,「言彻实理,故云甚深」。这个诫约,约也就是约法、规章,在佛门里面的戒律,在儒家的礼,这都是属于诫约这一类的。言语能彻实理,与真实的理相应,这叫甚深。「转凡成圣,故云甚善」,这个解释得好。为什么说善?能转凡成圣。「法音广被,普令闻者」,这就是不吝法,自己所知道的,一定会教人,全心全力教导别人,这是好事。听的人愈多愈好,听懂很好,听不懂也好,总是鼓励大家常常听。书常常读,书是古人的教诲,古人有言「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就是长时薰修。读一千遍,意思就明白了,不必要猜。读不懂,没有关系,不需要求解,你一直念下去,自然就懂了。为什么?心静下来就懂了,心平了就懂了;心浮气躁,听也听不懂。现在的好处,可以录音、可以录像,录音可以反覆的听,录像可以反覆的看。
真正学习的秘诀,中国人知道,外国人不知道,外国人是广学多闻,中国人是一门深入。乍看好像一门深入比不上广学多闻,但是到后来的结果你才晓得,原来一门深入超过广学多闻太多太多了。广学多闻,他所没有闻的他不知道,他一生所学、所闻都有限。可是一门深入开悟了,他没有学过的东西他都知道。他悟了,他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明白,一接触就明白,没有一样不知道。真的是上帝的智慧他得到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全知全能。这是什么?圣人,转凡成圣。人人都可以转凡成圣,为什么?心性是本有的,大彻大悟是本能,不是说某个人有、某个人没有,不是的,一切众生平等平...(●[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六集)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3 10: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