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95|回复: 5

[学佛交流] 梵网经菩萨戒一————演培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15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丙一圣凡本源




丁一标戒本源




复从天王宫,下至阎浮提菩提树下,为此地上一切众生凡夫痴暗之人,说我本卢舍那佛心地中,初发心中常所诵一戒,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




佛于十会说完心地法门,复从’摩醯首罗‘天王宫’中,下’生‘至阎浮提’洲的‘菩提树下’,亦即是来到我们这个人间,为此地上’的“一切众生凡夫痴暗之人’,宣‘说我本’师‘卢舍那佛心地中’的初发心中常所诵’的‘一戒’。




此中所说的地上,就是指现实人间。一切众生,显 示众生的众多,除了最高的佛陀,如我们人类,人类以上的圣者,人类以下的动物等,无不包含于众生中。对于这有两种解释:一、众缘和合而生,名为众生。当知不论任何一个具有精神活动的生命体,都不是单纯的独立的一法所成,而是由各种条件集合而成。如大法鼓经说:“一切法和合施设,名为众生:谓四大、五蕴、十二处及十八界、十二因缘等合成,假名为人,号曰众生”。这是众生得名为众生的最好说明。二、数数不断趣生,名为众生:活跃于世间的每个众生,不是某个阶段的生命结束就算完毕,而是还有生命继续而来的,且在未解决生死以前,总是在那里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形成一大生死之流。如般若镫论说:“谓有情
46
[


 楼主| 发表于 2021-2-15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者,数数生故,名为众生”。这是众生得名为众生的又一说明。

凡夫,是中国的旧译,新译叫做异生,印度话叫 做波罗,是与圣者相对的一个称呼。天台止观说:“凡圣相衡,判如天壤”。未断些少的烦恼,未证些少的理性,而始终在三界中转来转去的,是为凡夫。法华经说:“凡夫浅识,深著五欲”。由于如此,所以不得出离三界。凡夫就叫做凡夫好了,为什么又说为痴暗之人?因凡夫是未断除些许烦恼的,由无明烦恼封闭自己的心地,使本具的智慧光明不得开显,终日生活在昏天黑地中,所以叫做暗,由无明烦恼障蔽自己的心地不能了解诸佛的正法,妄生种种不正当的邪见,所以叫做痴。


如是凡夫痴暗之人,怎样才能从沉迷不觉中转凡入圣,是学佛者的一个重要课题。依佛法说,办法当然是有的,问题就看吾人肯不肯得发心。如卢舍那佛不是天成的,最初亦是一个痴暗凡夫,后来由于发心受戒,并且常常诵此戒品,以至克证心地,最后完成正觉。这末说来,此戒乃为超凡入圣的关键,如果没有此戒收摄自心,必然要长期的漂流生死大海,永远没有出离的日子。


大圣释迦,为了愍念这些凡夫痴暗之人,乃来到这个人世间,说我本师卢舍那佛心地中初发心时常所诵的一戒,而这常所诵的一戒,就是成佛的最胜因,而且三世一切诸佛,都是由于先受此戒,然后跃登正觉宝座。
 楼主| 发表于 2021-2-15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卢舍那佛常所诵的一戒,名为‘光明金刚宝戒’。光明是对黑暗说的,有了光明,黑暗就不存在,这是世间所见的事实。由于此戒,能够破除无始无明的黑暗,所以叫做光明。金刚是最坚利的物质,能够摧毁任何坚固的物体,这是世人所知的常识。由于此戒,能够摧毁一切难以摧毁的烦恼,所以叫做金刚。宝是贵重的珍物,可以除去人们的贫困,而为世人之所重视的。由于此戒,能够出生无量功德法财,使众生的善法功德日増,所以叫做宝。

即此光明金刚宝戒的一戒,是第一微妙的最上之戒,是十重、四十八轻戒之体,是诸古佛展转传来的心地戒法,不是释迦牟尼佛所新创立的,所以值得每个众生,特别是值得每个学佛的大乘行人之所重视! 古德对此光明金刚宝戒,进一步从道理上作这样的解释:光明是就摄善法戒说,因为此一心戒,能够照耀一切法的;金刚,是就摄律仪戒说,因为此一心戒,其体是无漏性的;宝,是就摄众生戒说,因为此心戒,能够济物利生的。如能严格的守持律仪戒,是就没有什么恶法不止,到了佛果位上,就可成就断德。如能切实的奉行善法戒,是就没有什么善法不修,到了佛果位上,就可成就智德;如能认真的实践摄众生戒,是就没有一个众生不度,到了佛果位上,就可成就恩德。所以舍那常所诵的一戒,看来是很简单,实则大乘因果,无不包含在内。 为此,接着说:光明金刚宝戒,不是别的什么,就是一切’诸‘佛本源,是一切菩萨本源'。说得清楚
48
 楼主| 发表于 2021-2-15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点:诸佛萨婆若海,固然是以此戒为本源,菩萨六度万行,亦是以此戒为本源。本师卢舍那佛,固然是由此戒而成,十方三世诸佛,亦是由此戒而成,此界一切菩萨,固然是由此戒为本而修起,他方一切菩萨亦是由此戒为本而修起,假定离此光明金刚宝戒,三十心,十地所修的法门,固然不得成就,就是佛地所有的一切功德,也是不可能发生的。此一戒的重要性,于此而知。

诸佛菩萨所以皆以此戒为本源,因此戒为一切众生本有佛性种子’。以究竟大乘说,佛性原是一切众生所本具的,但要戒才能发生,所以称为种子。法华经说:“佛种从緣起”,亦即此意。涅槃经说:“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因见佛性,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约缘了因佛性,以此戒为种子说。起信论说:“以知法性无染污,随离五欲过故,随顺修行尸波罗密;这是约此光明金刚宝戒,以正因佛性为种子说。


一 切众生既皆同具此佛性种子,为什么我们众生 不能证得此心地法门?病在众生常为烦恼之所覆障背觉合尘所致,假定随顺佛性而修,就能超脱生死苦海,悟人人本有自性涅槃,就可与佛一样的证得心地法门,现在,佛陀所以来说此心戒,吾人所以要受此心戒,目的就是为了证得此心地法门,而且唯有此心地戒才能证得,岂可轻忽?
49
 楼主| 发表于 2021-2-15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丁二显戒胜利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当当常有因故,当当常住法身。


光明金刚宝戒的本源既已标出,光明金刚宝戒的胜利再为显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这话,在涅槃经中也曾说到,而中国佛教学者,最初承认一切众生皆得成佛,就是从涅槃经中的这话得来。该经接着还说:凡有心者,皆当作佛;。心,每个众生都具有,而佛性潜藏在众生心中,所以只要具有心识活动的有情必然皆当作佛。


在此或有人问:我们现在有没有佛性?我敢肯 定 的回答诸位说:当然有。诸位如果再问:我们既有佛性,为什么不成佛?我的回答是:具有佛性是一回事,成不成佛又一回事。大觉圣者所以说为已经成佛,是因已将本具佛性开发而又庄严了佛性,完成清净法身的妙果;具缚凡夫所以还是众生,就因佛性仍为无明黑暗之所包裹,而成为流转的生死身。可见我们流浪生死不得成佛,问题不是不具佛性,病在无明蒙蔽了佛性,使佛性不能显现。现在如能受此光明金刚宝戒,消除蒙蔽佛性的无明,使佛性理体完全显现,当下就可成佛。是则现在不能成佛,不是没有佛性,这不能怪别人,应怪自己未去破除无明。


佛性是遍一切法而不局限在某一方面的,所 以一切若意、若识、若  色、若心, 是 情、是心,无不悉‘皆’摄‘入佛性戒中’。佛性理
50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体是不生不灭而常住的,所以有一切虚妄分别的心识活动,完全是由无明不觉而来,虚妄分别心的主体是阿赖耶识,而阿赖耶识之所以生起,是依如来藏而来。起信论说:“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黎耶识”。接着,依此黎耶识心,有意的生起,依心及意而有意识的生活。论中同时还说:“以依阿黎耶识说有无明”。众生于生死中流转不息不得成佛,实是阿黎耶识中的无始无明住地作祟!

于中,心是集起的意思,但不如唯识说的积集种子生起现行,而是指的妄念倏然集起。意是思量的意具有恒审思量的功能作用,依唯识说是第七染污意,依起信说是五种意。识是了别的意思,前六识都在其中。色是现代所说的物质,亦即四大组合的生命肉体;心意识三者总说为精神。众生的生命,是即精神物质的和合体。在色心和合的众生内在,具有潜在的佛性,所以我们知道:佛性就在识心之内,除此心外,再也没有别的佛性可得。楞伽经中佛曾这样说道“我说阿赖耶,即是如来藏”


是情,拣别不是无情;是心,拣别不是无心、无情无心,是乃无知无识的木石之类,木石之类的东西当然不堪受此心地妙戒的,能够受此心地妙戒的、唯是具有精神活动的有情,而有情是具有佛性的,当然入于佛性戒中。


当当常有因故,当当常住法身',这是显示因果 的必然。当当,在此可作的的确确解。谓此光明金刚
5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21 08: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