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53|回复: 3

[其它] 净公上人讲六度集第四六卷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14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每天八个小时;另外,八个小时修行。修行是没有间断的。
  修行的方法很多,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真的是无量无边的法门。像此地德叉迦龙王,他用的修行方法就是以慈悲心到处去帮助众生、教化众生,他用这个方法。不管用的是什么方法,总而言之,他所修的方向目标都是戒定慧。他帮助别人,在事相上我们常讲如理如法,这就是持戒。他懂礼貌、懂规矩,他守法,跟人接触有分寸,遵守佛菩萨的教诲。通常讲用四摄法,四摄、六度,这是持戒。帮助一切众生,教化一切众生,没有一丝毫的希求,决不求名闻利养,绝不希求别人恭敬,他心是定的,他修定。开导一切众生,这是智慧。由此可知,《华严经》上每个人都是修戒定慧,修戒定慧的手段不一样,方法不一样。他是专门用帮助别人,教化别人,在这里头修戒定慧。
  我们今天是用念佛法门修戒定慧,看看别人,我们也学会了,我们也晓得如何处事待人接物。自己一天到晚,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场所,心里头一句佛号,没有杂念;用这一句佛号,把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打掉,你戒定慧一次圆满。跟社会大众接触,决定遵守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的四摄六度,我们要守这个法。四摄第一个是布施,布施我跟诸位讲过,为众生服务,常有布施的心,常常有为一切众生服务的心,为一切众生服务的愿。真正肯为一切众生服务,就要为一切众生做好榜样;你不是个好样子,你服务的心是假的,愿是空的。要做好样子给人看,别人可以向你学习。从哪些地方做?生活起居做。
  诸佛菩萨、世出世间的修行人,无论是哪个宗教,真正修行人的生活都非常简单,简单朴素。头一个印象,给人家一个清爽的印象,绝不繁杂,绝不紊乱。所以要晓得这个世间,不是讲学佛的,世间读书人,稍稍有学问的人,看到你的生活起居就知道你这个人,看到你的言语谈吐,你的举止行动,你这一个人有没有德行、有没有修养、有没有学问,你是善...(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九二卷)  2000/3/3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92》)


...实了。我们要如何修行,那是个样子。她一生从来没有为自己想过,起心动念想别人,都想那些受苦受难的人,全心全力去帮助他们。自己一生过他们同样的生活,没有把自己生活水平提升,跟他们做亲密的朋友。
  也许你要问,此地经上讲「供养一切诸佛海」,海是比喻,比喻多,人数之多,像大海一样没有边际。「一切诸佛」,众生都是诸佛。佛在这个经上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修行就是大乘,特别是《华严》所说的普贤行。普贤行跟一般大乘菩萨行有什么不一样?在事相上讲没有两样,布施供养完全相同,用心不一样,把一切众生都看作诸佛如来,都看作是自己的父母,这就叫普贤行。所以普贤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修布施供养。大乘菩萨修六度万行,心没有到这么清净,没有到这样的平等,所以说之为大乘心,不能讲是普贤行。《华严》是普贤的法门,这里面每个人都是修普贤行。
  诸位要记住,净宗修普贤行。《无量寿经》经文一开端,「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净宗修普贤行,净宗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所以它成就快、成就高,成就无比殊胜,一生圆满成就无上菩提。念佛往生的人,虽然烦恼不断,也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没断,可是在往生那一刹那,妄想分别执著不起现行。有这个条件,才能往生;没有这个条件,念佛念得再好,也不能往生!这是我们同修千千万万要记住,你懂得这个道理,你就晓得我们在现前日常生活当中,不管是对人对事对物一定要看得很淡,对我们往生有大利益、有大...(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九三卷)  2000/4/3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93》)


...难比北方要重得很多。你仔细观察南方人造罪业比北方人重,特别是杀业,南方沿海一带地区杀业太重太重了。饮食,一般社会上人常讲,天上不吃飞机,下面不吃轮船,什么都吃,还要吃活的,非常残忍,他怎么会不遭恶报?跟一切众生结的怨太深了,现在是你强他弱,他没有抵抗力;可是他有因果轮回,你的福报享尽了你堕落,他的罪受满了他起来了,以后看见你,他如法的报复。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个事情能干吗?因果轮回的事情,冤冤相报的事情,每个宗教经典里面都说得很多、都说得很详细,决不是欺骗人的,这是事实真相。
  菩萨行门无量无边,常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为什么单单提个供养?这一个供养就全部都包括了。在大乘菩萨里面,六度里头讲布施,菩萨修什么?就是修这一法;这一法是无量无边法门的总纲,无量无边法门都不出这一个总纲。我们常常在讲席里面为大家说明,世尊对大乘菩萨讲六个纲领,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如果再要把它浓缩一下,就是一个布施。布施里面有三大类: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你们可以明显能够看得出来,持戒是无畏布施,忍辱是属於无畏布施,精进、禅定属於法布施,一个布施全包了。布施里头要有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就叫做供养。供养里面有财供养、法供养、无畏供养,这一个供养不就全部都包括了吗?一条都不漏。由此可知,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你要有这个心,就是「供养一切诸佛海」,我们就真的落实普贤行,落实「大...(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九三卷)  2000/4/3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93》)


...子种下了,来生后世必定得度。只有佛菩萨了解这些事实真相,佛菩萨深具信心,他肯做,他做得很认真,确确实实念念之中、在在处处不舍一人。尤其是自己要做一个样子,学佛的样子,这个样子就度了很多很多众生,刚才讲三种众生都得度。根熟的看到这个样子,他会勇猛精进,帮助他一生成就;善根不具足的,看到这个样子发惭愧心,增长善根;没有善根、没有接触佛法的人,看到这个样子,对佛法生起仰慕之心。这就是自己修行,也普度众生,
 楼主| 发表于 2021-2-14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理在此地。
  这个地方诸位一定要清楚,修行不是在寺庙里头,不是说我们每天念佛、诵经、拜佛,那你就把佛法看得非常窄小了。佛法广大无边,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佛教菩萨,这大家都知道,四摄、六度。四摄是说什么?人与人之间往来交际要遵守的原则;用现在话来说,「佛家交际法」。这四摄是佛家交际法,这大家就好懂了,讲四摄法大家不懂,佛家的交际法。人与人之间交往范围很广泛,范围最小的是夫妻,夫妻两个人往来的时候要有方法;家庭里面父母、兄弟姊妹,你跟他往来也是交际法,你要懂得;扩大到社会、到国家、到世界、到一切众生,佛跟我们讲的四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布施」;布施在家庭里面为大家服务,义务、热心、认真为大家服务,这叫布施。如果抱这种心,你看你多快乐!这是接引众生,太太学佛接引丈夫,丈夫学佛接引太太,这从最小的来说。「爱语」,爱语是关心他,爱护、关怀、照顾这个意思。「利行」,自己所做一切对他决...(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九八卷)  2000/4/18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98》)


...迷的人造恶,悟的人修善。不觉悟他怎么肯修善?善是利益别人是善,利益自己是恶,迷的人利益自己,悟的人利益别人、利益社会、利益众生,这是大善。何以称为大善?他与性德相应。这种生活、这种行持可以明心见性,可以超越十法界,所以称之为大善。如果著相修福就不能够超越,修再大的福报也是小善,不是大善,这个道理我们要懂。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念念为众生。早晨起来念佛为谁念的?为全世界苦难众生念的,就是这么一个心,决不是为自己念的,决不求自己的安乐,求一切众生消灾免难,这是金刚智慧。
  佛法我们总结它的纲领,「净宗学会」成立,我们提出修行五个科目,这五个科目就是把佛教导我们的修学总结出来。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这五个科目,这五个科目要认真去落实。人与人相处最难了,我们想想佛菩萨、古圣先贤他们怎样跟人相处,大学问!佛告诉我们,人与人的关系四种缘,不是这四种缘,对面也不相识,这是真的。尤其现在住在都市,大家住公寓房子,房子都很小。我们在香港,香港房子很小,比新加坡还小,普通一般居民住的房子四百尺,英尺四百尺,四、五百尺最普通的。几十年,隔壁那家人家没讲过话,真的是老死不相往来;就是隔壁邻居,对门邻居,都不认识,从来没有讲过话,没打过招呼。那是什么?没有缘。凡是跟你打招呼,认识的,有缘。佛讲缘不外乎四种:报恩,报恩的好,好朋友;报怨,那仇人,见面的时候都不舒服;再就讨债、还债。没有这四种缘...(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九八卷)  2000/4/18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98》)


...,「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们听到、看到了,心里一动摇,一受他的影响,我们就前功尽弃,你说那多可惜!我们的父母、师长都流眼泪。
  我们有个坚定向道之心,决不会受外界的动摇,认真去修布施。修无畏布施,什么叫无畏布施?众生有恐怖,身心不安,我们帮助他、安慰他,这是属於无畏布施。无畏布施的果报,健康长寿。在无畏布施里头,最明显的是放生,你看到那些动物马上就要被宰割之苦,你能够救它,能免於一死,这是属於无畏布施。其次我们在社会上看到老人,老人需要帮助,他很苦,体力、精神都衰退了,没有人照顾,我们发心照顾他。病人、老人、孤儿,帮助这些人是属於无畏布施,果报是健康长寿,所以佛教我们修因。但是六度是一个整体,不能够分开的,分开我们往往好心做错了事情,不知道这六个是一个,决定不能够分开。我们帮助别人要如法,要懂得法,这就是持戒;要如理,理是般若。所以无论是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要如理如法。
  在方法里面,一定要遵守规矩,佛教给我们和颜爱语,要懂得自己谦卑,不能够轻慢对方;对方再贫贱,都不可以用轻慢心。用轻慢心,你是修了福,你缺了德;「福德聚」,你只有福聚,没有德。对於一切苦难众生,我们要像佛一样的尊敬,即使对恶人也要尊敬。恶人为什么要尊敬?恶人他有佛性,我们尊敬他的佛性,并不是尊敬他的恶行,不是的,尊敬他的佛性。所以普贤菩萨教我们「礼敬诸佛」,「礼敬」决定是平等的,但是「称赞...(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0一卷)  2000/4/2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301 》)


...都在一个「缘」字。善导大师在《观无量寿佛经》注解里面说得好,一切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四土九品「总在遇缘不同」。我们听了这个话很安慰;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缘殊胜,我们有指望上上品往生。「在遇缘不同」,不是别的原因,我们遇到的缘殊胜,我们的成就就殊胜。在佛法里面的缘,老师是我们第一个缘分,道场、同修,这三种缘分都具足,大难大难,很不容易。三种缘具足,那要不成就,就是自己懈怠、自己懒散,或者是自己的善根不具足,不肯相信,不肯发愿,不肯认真修行。如果能信、发愿、认真修行,必定上上品。
  这一位夜叉王菩萨,帮助一切众生,提升一切众生的「福德聚」,也不外乎这一些理论方法。这里面我刚才说过,最重要的,六度是一个,这比什么都重要;决定不能把它分开成六个,分开成六个就不叫波罗蜜,那是世间有漏的善法。知道这一个就是六,六个就是一,一多不二,这是佛法,任何一法里头统统具足六波罗蜜。我们口渴了喝水,这是布施供养,我们一般人疏忽了,布施供养「我」这个众生。这一个人怎么叫「众生」?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所以这是众生,这是布施供养众生。布施供养众生要如法,水要慢慢的喝,不能这一杯一下就倒下去,人也呛死了。如法,就是持戒;慢慢的喝就是忍辱、耐心,不要著急;精进,这是求进步,
 楼主| 发表于 2021-2-14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在一个动作里头;禅定是心清净;般若是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任何一桩事情都具足六波罗蜜,无论大事、小事,处事待人接物,念念事事物物统统具足...(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0一卷)  2000/4/2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301 》)


...步,都在一个动作里头;禅定是心清净;般若是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任何一桩事情都具足六波罗蜜,无论大事、小事,处事待人接物,念念事事物物统统具足六波罗蜜,这叫菩萨行。所以菩萨行是贯穿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点点滴滴,这才叫修行。在这里面,才成就自己的功德,成就自己的「福德聚」,自然就「恒受快乐」,离苦得乐。
  苦是什么?苦是迷。六波罗蜜的反面,那就是苦。布施供养的反面是悭贪,持戒守法的反面是恶作,忍辱的反面是瞋恚、嫉妒,精进的反面是懈怠,禅定的反面是散乱,智慧的反面是愚痴,我们芸芸众生过的是反面的生活,所以恒受苦难,我们受苦受难;反过来,恒受快乐。苦乐是果,佛教我们修因,才能够证果。六度是善因,反面是恶因;十善是善因,反面十恶是恶因。造恶因当然感恶报,修善因当然感善果。
  世间灾难再多,不管怎么变化,我们真正学佛的人前途一片光明,我们知道来生好。所以想到来生,我们多么安慰,我们不怕死,死了之后享来生的大福报,怎么不欢喜?怎么不快乐?迷的人怕死,觉悟的人不怕死;觉悟的人知道没有死,换一个身体,换一个生活环境,愈换愈殊胜,愈换愈好;迷人可怜,迷人愈换愈差。佛要帮助众生,菩萨要救度众生,关键就在此地。告诉你事实真相,帮助你破迷开悟。所以苦乐是自己修得的,绝对不是佛菩萨、神圣赐予的,是自己修的。佛教给我们修因致果,这才是真理,这才是事实真相。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0一卷)  2000/4/2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301 》)


...必定见佛」。这个道理很深,我们也说得很多,为什么?佛在经教上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这正是《华严经》里面所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想就是识、就是变化,心能现相,识能够转变,所以有一真法界、有十法界。这怎么产生的?识变的,念头变的。我们如果真正体会这个道理,我们念佛就变佛,念菩萨就变菩萨,念什么就变什么,十法界依正庄严操纵在自己手上,不是操纵在别人手上。
  佛给我们讲十法界的业因,业因虽然非常非常复杂,无量无边因缘里面,我们要问哪一个因缘最重要?佛给我们说出来,从最上面说,最上面是佛,佛最重要的一个因缘是平等心,佛平等。所以平等多重要,平等是佛心。利益一切众生,救苦救难,舍己为人,六度心是菩萨心;因缘心是缘觉心;四谛心是声闻心;十善、四无量心是生天道;五戒、十善是人心,得人道;愚痴心,愚痴是连真妄邪正、是非善恶都看错了,看颠倒了,愚痴,畜生心,愚痴变畜生;悭贪,饿鬼心;瞋恚,地狱心。这是佛把业因,复杂业因里头最重要的一个告诉我们。那我们起心动念起什么心?如果起的是贪心、贪吝心,不管你贪什么,对象不管,你造的这个业是鬼道的业,你来生到鬼道去了。贪爱佛法也要到鬼道,这个不论你的对象,论你的心,我们学佛不可以用贪心学。瞋恚、嫉妒多半堕地狱,所以要搞清楚、搞明白。
  念佛当然作佛,净宗法门就是依据这个理论,「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你想什么它就变什么。我天天想佛,天天念佛,所...(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0三卷)  2000/4/26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303》)


...大家转凡成圣。他一生干这个事情,做出样子给我们看,我们学佛就要学他这个样子。虽然我们也不必一定要学他出家,出家,佛说了,形式上的家庭不重要,实质的家重要。什么叫实质的家?烦恼是家,你能把烦恼舍掉,你就出家了。刚才讲,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这是家,你把这个东西放下。无论用什么身分,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都是布施供养社会一切大众。
  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所示现的,是用教学来布施供养大众,法布施。实在讲,三种布施都圆满。他用他的智慧、用他的劳力教化一切众生,用智慧、用劳力是属於财布施,内财布施,身体;所讲的这些内容是法,法布施;做出这个样子给大家看,是属於无畏布施,统统具足。所以「四摄」、「六度」就是他的生活,一时一刻都没有离开。守住这个原则,无论从事哪个行业,无论是哪个身分,这个人就是真菩萨、真的佛陀。存这个心就是菩提心,做利益一切众生的事就是行菩萨道。所以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这是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行业,这里头的关键就是:凡夫为自己,佛菩萨为社会、为众生。凡圣,实在讲就是一念之差,一念觉,超凡入圣。我们学佛要在这些地方下功夫,你才能够过诸佛菩萨智慧、安稳、自在、真正幸福的生活。这是「力坏高山夜叉王」菩萨教导我们的。
  我们再看底下偈颂前面的长行文,这叫「说偈仪」,也就是说偈的规矩。这也是重复很多遍了,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重复?意义非常深,这是关键,我们没有做到,没有做到就要重复...(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0三卷)  2000/4/26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303》)


...是我们常讲的「好学」,真正好学。
  北方是多闻,多闻天王手上拿的是伞盖,伞盖表什么意思?现在人所讲的「环保」,防止污染,伞盖是这个意思。它的作用就是防灰尘、防污染,另外一个是遮太阳、遮雨。太阳照跟雨淋也是属於污染,所以总的来说是防止污染。然后我们就能够体会到,它的用意是防止心理的污染、精神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见解的污染,这个重要。使我们恢复正常。正常是什么?正常是清净心、平等心、真诚心、觉悟心、慈悲心,这是正常的,这是我们的真心。我们现在真心动摇了,真心不见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2-14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被污染了。北方天王手上拿的宝盖用意在此地,这是佛教导我们保护自己的方法,意思很深、很广。
  具体落实在生活当中,就是菩萨的六度、四摄。人是一个社会动物,决不能够脱离人群独立生活,必须要跟别人往来。往来我们要守什么规矩、什么原则?佛教我们四摄法,四摄法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人与人往来的四个原则。第一个「布施」,如果具足清净平等恭敬心,这布施就叫做供养,供养跟布施是一桩事情,心不一样,心地清净平等真诚,那个布施叫供养。头一个是修学布施供养对待别人。换句话说,决定不能够有占别人便宜的念头,你跟供养完全相违背了。我们欢迎别人占我们便宜,我们决定不可以占别人丝毫的便宜。人人都能这样学,诸位想想这世界多美好!所以跟任何人往来,任何时间、任何处所,都要懂得布施供养,布施供养的范围也是无量无边。我们跟人见面,笑面迎人,这都是布施、...(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一四卷)  2000/6/1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314》)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06: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