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7|回复: 0

[学佛文档] 仁爱和平讲堂-杨公椒山遗属第二讲(共一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12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在仁爱和平讲堂的传统文化演讲集》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仁爱和平讲堂-杨公椒山遗属第二讲  (共一集)  2004/9/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8-011-0001



  同学们请坐。这堂课要跟大家介绍「杨椒山先生遗属」。杨公椒山他是明朝时候的人,嘉靖年间的进士,是直隶容城人,就是现在的河北省。为人正直,是一位清官,清官总是免不了嫉妒、陷害,所以杨公也不能够避免。他的遗属很长,交代他的后人读书、做人,面面周到,是非常难得的好文章。虽然他是教训他的子孙,正如同了凡先生的四训一样,我们如果常常读诵,对自己肯定有很大的利益。千万不要说这是他教训他子孙的,与我不相干,那就错了。我们在前一次讲演当中,提到「三人行必有我师」,引申到《华严》善财的参学,除了我自己之外,没有一个人不是我的老师。杨公椒山先生的遗属就是对我说的,就是教导我的,我应当认真努力来学习,成就自己的智慧、德行,这就对了。

  这一段文是从整个遗属里面节录的,节录当中的一段,大概只有全文的十分之一。你就可想他这篇文章很长,是个长卷,我们只节录当中的一小段。这一小段对我们修行人来讲非常重要,特别是教导我们怎样处事待人接物,应当认真努力的学习。第一句说:

  【人须立志为君子。】

  这一句就是一小段。人不能没有志,这是求学、为人第一桩大事情。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有个一定的方向、目标,努力精进,自然有成就;如果这个人在世间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他就很可怜,他到老一事无成。学佛也不例外,学几十年没有成就,原因是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由此可知,志不立那一点办法都没有。『立志』做什么?杨公讲得好,「立志」要做『君子』,「君子」就是好人。人在世间要知道做个好人,你这一生没有白过,君子再提升是贤人,贤人再向上提升是圣人。杨公定的标准不高,由此可知,他当时的子孙是中下根性,那么对我们来讲非常契合,我们也是属於中下根性,因此他正是对我们说的。所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不可以做恶人,不可以做坏人,一定要知道做个好人,做君子,做贤人。

  古时候读书志在圣贤,为什么读书?读书明理,在圣、在贤。圣是什么意思?对於宇宙人生真相通达明了,这称之为圣。所以「圣」常常跟「明」连起来说,圣明,明是明了,真正明了,没有错误;彻底明了,这个人叫圣人,所以圣人跟佛的意思完全相同。佛陀这是外来语,从梵文音译过来的,它的意思是觉者。圣就是觉者,觉者中国人称圣,印度人称佛;换句话说,「读书志在圣贤」,这句话用现在的话来说,读书志在做个明白人,就这个意思。圣贤就是明白人,不要一生做个糊涂人,圣贤的反面就是迷惑,觉之反不就是迷吗?由此可知,儒跟佛,真的,理想的目标都相同,希望做个觉悟的人,做个明白的人。明白人一生当中,无论是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决定不会犯过失。我们现在人说,他所作所为一定是合情合理合法,一定是利益社会、利益众生,一定是给世间人做个很好的榜样,这就是贤人君子,这个志不能不立。

  我学佛是方东美先生介绍的,方先生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个凡夫俗子,这句话很中听,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个我要学,这个太难得了。我就是这么一个方向,这么一个目标,引导我入门,或者说得不好听的话,就是引诱我入门。入门之后,我非常感激老师,是真的,不是假的,确确实实是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绝对不是地位高,有多少财富,有多少产业,不是的,一无所有。最高的享受是一生当中,我说两句话诸位就懂得了,这两句话世间人很不容易得到,「一生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还得了!不受环境人事物的影响,一生心安理得,自在安乐。这真正是最高的享受,我们佛经里面讲的法喜充满,孔老夫子讲的不亦悦乎,「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我得到了,这不是财富,不是地位,快乐!幸福快乐。心正、行正、言正,远离邪恶,这是从老师那里得来的,所以头一个要立志。

  佛教我们亦是如此,你看四弘誓愿,这是佛的根本教诲,第一个「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一句就是立志。我们要发这个愿,发这个愿是要度一切众生,佛门讲度,现在人讲服务。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意思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为一切众生服务,帮助一切众生,协助一切众生,帮助他破迷开悟,帮助他离苦得乐,这叫度众生。可是你要想帮助别人,你先要成就自己,如果你自己没有德能、没有学问,你用什么帮助?那么你发这个愿是空愿。所以,你要想这个愿要兑现的话,你要具备能力、智慧。头一个佛教给我们,这跟孔老夫子完全相同,德行,你要修养自己的品德。

  四弘誓愿第二条「烦恼无尽誓愿断」,断烦恼就是修养自己的德行,道德教育,把这个放在第一。真正有道德,才真正能做利益众生、利益社会的工作。有了道德,道德是为众生服务,基本的心态你有了,然后学什么?学能力,「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一条就是要充实自己的能力、技能,要培养自己的智慧。我有智慧、有技术、有能力,又有德行,为众生服务这个工作才能做得圆满,才能真正的帮助别人。终极的目标,「佛道无上誓愿成」,我自己希望成佛,也希望帮助一切众生成佛,佛教我们立这个愿,立这个志。第二句:

  【心为一身之主。如树之根。】

  这也是一小段,直截了当告诉我们,『心』重要,佛家重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 20: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