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87|回复: 5

[其它话题] 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一四一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11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现在怎么样?现在六根在六尘境界里面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变成凡夫,六根在六尘境界当中不起心不动念就叫做佛。所以佛不稀奇,佛不是神仙,佛是一个觉悟的人,究竟圆满觉悟的人,古印度称他为佛陀。为什么他会觉悟?他见色闻声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这就成佛。所以真佛假佛原来是一个,不是假佛之外有个真佛,真佛之外有个假佛,不是的。真佛假佛是一体,觉了就是真佛,迷了就是假佛,假佛是六道众生,一回事。
  佛陀的教育终极的目标就是求觉悟,回归自性,让我们的假佛回归到真佛。真佛跟假佛是一不是二,假的迷惑造业,受六道轮回的苦报;真的在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地方没有苦,我们这边讲三种苦、八种苦,无量的苦楚,极乐世界没有,一种都找不到。到这个世间来投胎,母亲怀孕十个月,这十个月在胎胞里面,佛在经上形容他,如同在地狱,苦不堪言,这叫生苦。所以一出生的时候,忍不住那种痛苦,大叫大哭。你有没有看见小孩生下来笑咪咪的,有没有见过?没有。为什么?他在胎胞受的是苦,不是乐,苦才会哭,痛哭流涕。一出生就苦啊苦啊的生下来,这个苦啊苦啊到一辈子,生老病死够你受的。佛陀教育高明,教你离苦得乐。海贤老和尚生苦不免,跟大家一样,老,别人有老苦,他没有老苦。老怎么呢?体力衰了,行动不方便,需要人照顾。他一百一十二岁,身体健康,眼没有花,耳没有聋,头脑清楚,思惟敏捷,身心健康,没有老苦。他也没有病苦,死的时候说走就走了,没有死苦。你看生老病死,生不算,老病死没苦。心地干净,一尘不染,没有这好那坏,所以他没有怨憎会苦,没有爱别离苦,没有求不得苦,粗茶淡饭,欢欢喜喜。过生日,信徒供养一桌饭菜,他一看,一口也没吃。为什么?表法,一切自然就好,不要特别给他加菜,特别为他加菜不好,平平常常过日子多好,所以他一口也没吃。平常好,自然好,不平常、不自然都不是好事情。一天到晚欢欢喜喜、快快乐乐,法喜充满。亲近老人家身边这些弟子们告诉我们,没看到老和尚一生发过一次脾气,没人看到过,见到他总是笑咪咪的,一团欢喜,无尽的慈悲;没有说任何人坏话,一生不批评人。他用什么心?清净心、平等心处事待人接物,九十二年。九十二年的表法著重在最后的一招,最后一招是什么?「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中国人常说家和万事兴,这一家和睦决定兴旺。团体、僧团亦如是,学佛这个团体不和,决定败坏;他要一团欢喜,互相赞叹,一定兴旺。所以他老人家等待,等到今天,僧团不和。
  我们这一生求和,什么都能忍,什么都能让,真正做到「於人无争,於世无求」,对於我们现前的生活满意,愿意接受,绝不排斥,心地清净就好。明白是智慧,能忍是功夫。佛事是什么?佛事的事是事业。佛陀的事业是什么?教学。一生做一个守本分的教师,这个教师有道德、有智慧、有学问。身行言教这是佛的事业,事业的目的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不求报酬,不收学费。是真的,不是假的。佛弟子绝不求人供养,有求人供养的心不是佛陀弟子,一切都归於自然。托钵,别人怎么知道你托钵?我们这两边有锡杖,锡杖托钵用的,锡杖头有几个环,托钵的时候,到人家门口摇锡杖。锡杖一摇,里面有人听到了,出家人来托钵了,自然出来供养。摇了三次没有人出来,赶快走,这家里或者没有人,或者他不愿意供养你,你就得走。而且只能托七家,七家都不给你,你就老老实实回来,不会挨饿的,有别人托得多的会分给你。托七家以上就属於贪心,佛给我们定的这个制度,不超过七家,摇锡杖不能超过三次,最大的用处就这个。在古时候,因为出家人住在山上,山上有野兽、有盗贼,尤其遇到坏人,锡杖可以做武器,防身之用,可以做防身,就这个用处,一定要知道它。不忘记释迦牟尼佛教诲,给我们建立的制度,世世代代我们要遵守。每天出去托钵一次,日中一食,吃完饭之后说经讲道。因为佛的制度过中不食,太阳在正中,过中不食。古时候没有钟表,要懂得看太阳,太阳所照著的树荫、人影,都能够很准确的测得日中的时间。日中时间每天都不一样,所以什么时候不过中?最好十一点半之前,不过中。佛陀们吃饭的时间大概都是在十一点的时候,十一点到十一点半,在这个时候吃饭。晚上树下一宿,过游牧的生活,居无定处,没有固定的住所,今天在这里,明天晚上在别的地方。佛为什么要这么做?无非是叫你真正体会到人间苦,知道苦才想离苦,不知道苦他不想离开,真正知道就想离苦,离开六道轮回。
  佛陀教学四十九年,真正的意思、真正的愿望是希望你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极乐世界是究竟乐,六道是究竟苦,你能往生到极乐世界,佛度化众生的愿圆满了,到极乐世界就圆满。不到极乐世界,佛慈悲,你在六道无论生在哪一道,他都照顾你,他都没有把你忘记。功底深厚的人,无论在哪一道都跟佛有感应,特别容易度。海贤老和尚还度过一次狼,那一窝狼有善根,过去是学佛的,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求老和尚帮助它。老和尚帮助它,第二天还来报恩,它不知道在哪里找的野蜂蜜来送给老和尚。你说这个狼有没有善根?老和尚给它讲开示,劝它念佛求生净土,别搞畜生道了,作佛多好。畜生也有善根,不但畜生,变饿鬼、堕地狱有没有善根?有,那都是一时糊涂,一时迷惑颠倒,真正到地狱、到饿鬼那里去了,后悔莫及,时时刻刻想求人超度,超度他真得利益。所以要用清净心待人接物,要用平等心,要时时刻刻愿意、欢喜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众生。他不接受,那是无缘,那就不必了。只要肯接受,只要愿意听就要讲给他听,愿意接受就好好教导他,这才是个好老师。佛是世间最好的老师。所以佛教演说经文,讲论道法,特别是道要。道要是什么?道法里头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就是念佛法门,信愿持名,求生净土,这是道要。所以道是觉悟的路。
  「《俱舍论》曰:道义云何」,道什么意思?「谓涅盘路,
 楼主| 发表于 2021-2-11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乘此能往涅盘城故。」涅盘路、城都是比喻,路是道路,城是目的地,我从这个道路上,就会到达这个目的地。「又《华严大疏》」,清凉大师说的,「通至佛果,故名道。」就是这个道路、这个方法能够帮助你成佛,所以叫佛道。「道法者,至涅盘正道之法也。道要者,佛道之枢要也。」至涅盘的正道,信愿持名,来佛三圣表演给我们看了。道要是什么?就是这部《无量寿经》,佛道之枢要。为什么?你得到这部经,你决定可以离开六道,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作佛去,目的达到了。其他的经教都很难,为什么?要断烦恼才能证菩提,那个烦恼断不掉。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功夫成片都做不到,还谈什么?最容易的法门,万修万人去的,为什么现在不灵?现在没有典范,真正念佛的人没看到。真正是正法,还被人怀疑,还有人批判,所以信心非常不容易建立。
  佛陀在世天天讲经,没有一天休息,我们要深深体会,没有一天不讲经。佛在世讲经没有定时间的,随时随处坐下来就是讲经教学,研究讨论,干这个。没有经忏佛事,也没有像现在这种法会,全没有,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佛定了一些规矩,规矩也都是佛弟子日常跟著佛陀,在佛陀身边,有一些行为不如法,会干扰别人,会伤害别人,所以佛制定了戒律。三皈、五戒、十善、比丘出家戒,菩萨在家、出家都有,做人的规矩,必须要遵守,因戒得定。戒是什么?主要的控制自己的意念、言语、行为,帮助你得到清净心、平等心。清净平等是禅定,帮助你的心定下来(这是妄心),不受外面环境的染污,不受外面环境的干扰,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心是清净的,这就好。为什么?清净心生智慧,浮动生烦恼,佛教学第一步教你守规矩。
  定,禅定在哪里修?日常生活当中修,工作里头修,待人接物里面修,不是禅堂面壁,禅堂面壁是教小学的、教幼稚园的,要在生活上能用得上。法身菩萨们修行全在生活里头,眼见色不起心不动念,就是眼在色尘上得到的大定;耳闻声不受音声的干扰,听了心地如如不动,耳在声尘里头入定;鼻嗅香,舌尝味,禅定在这里修的。不被外面环境干扰,智慧就现前,看得清楚、听得清楚、嗅得清楚,样样都清楚,样样都明了,那就成佛,戒定慧三学是这么来的,没离开生活。像海贤老和尚,他的工作是种田,农民,出家也过农民生活,没有一天离开农作,早晨起来到农田里头干活。他又非常勤快,体力又好,开荒种地种了一百多亩。中国古人有所谓,五亩的田地能养活四口之家,一对夫妇带两个小孩,有五亩地足够了。生活能稳定,没有希求奢侈的念头,他的生活是稳定的、是安乐的、是幸福的。
  冬天农民没有工作做,冰天雪地,所以冬天是他们一年休假的期限。这三个月怎么过?附近有寺庙庵堂,到寺庙庵堂去听讲经。两百年前,所有寺院庵堂冬天都开放,都欢迎大家来听经、来念佛、来参禅、来学道。因为平时你们工作很忙,春天要播种,夏天这些植物生长出来了,要拔草,秋天要收割,都忙碌。冬天没有事情做,所以冬天是个读书修道的时期,寺院庵堂都开放,信徒到这边来学习。不收学费,自动的供养,家境环境好的多供养一点,环境不好的少供养一点,实在真正非常贫苦,寺院不收供养。所以多少清寒的学子在寺院里住上三年,成就了,他去参加国家考试考中了,考中进士的(这是最高的学位)、考中举人、考中秀才,考中秀才就有资格教学,给社会带来安定祥和,读书人干的事情。冬天的时候,寺庙里头除了讲佛经之外,有讲儒家的,有讲道家的,诸子百家都有人讲,你想学什么,打听清楚,到那去讨经单。讨经单就是到那去报名,他要收取你会给你一个住宿,你可以在寺院里住二、三个月,把这门功课学好。
  中国过去民间这种教学对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把社会上的人民都教好了。所以古时候各行各业,哪一行是人最羡慕的?做官的。做官都是读书人,都是考取的,国家考试考取的。考取之后,经过国家所办的学校,就像现在的党校一样,到那里面去学习,毕业之后分发你工作。但是国家只开这个学校,不开普通班,普通班都是自己家庭学校,肩负起这个使命。家学,也称为私塾,私人的,不是国家办的。塾就是学校,私人办的学校。大家族都有学校,除了收自己子弟之外,我们这个地区里头青少年,喜欢读书的、有能力读书的统统收。这是个兴旺的家族,家长都知道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不但培养自己的子弟,我们这乡里好子弟都愿意培养他们,以大公无私的心来对待,为地方培养人才。人家说我们这个地区出人才,我们地方光荣,替国家培养人才。如果是大圣大贤,那是替全世界、全人类培养人才,功德大!积功累德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的。
  培养人才是第一德,在今天特别重要,办学校不难,找一个好老师难。我们要全心全力培养好老师,要帮助他、要照顾他,要让他有机会教学,学生成就的人愈多愈好。现在世界上人口这么多,需要老师。你要问我什么最重要?老师最重要!有老师,祖宗的文化就可以传下去;没有老师,怕文化断绝,文化太重要了。文化当中尤其殊胜的,大乘佛学。为什么?它是真实智慧、真实利益,真能帮助我们改造命运。命运这一生不好,那个不好是一般俗人看的不好,你要问问他自己,他自己很快乐,他没有说不好,不好能笑得出来吗?海贤九十二年就一句佛号,满心的欢喜,满面的笑容,他心中的世界就是极乐世界。他看到一切众生本性本善,他看到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欢喜!这尊佛一时迷惑做了错事,想方设法帮他纠正过来。这些方法纯是自然,用得巧妙,痕迹都不著,潜移默化。演是表演,做出来给你看,说是你来问我给你说,演不是要人来问的,做样子给你看。来佛三圣做得真好,做得太好了,我们要认真学习。
  道法,信愿持名;道要,《无量寿经》。如《赞阿弥陀佛偈》里头有一句说,「究畅道要无障碍。」究是究竟,畅是畅通,没有阻碍,没有障碍,
 楼主| 发表于 2021-2-11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今天用了六十多年时间才发现。如果说这部《大藏经》让你一生只能选一部经,你选哪一部?我早年在美国有人问过我,那个时候我还没有遇到《无量寿经》,我告诉他,我选《阿弥陀经要解》。《要解》,蕅益大师著的,九天写成的,讲得太好了,我们读了相信,深信不疑,那是道要。我说依我自己的意愿,我希望我一生就讲这一部经,讲遍全世界,每个地方讲一遍,讲一遍大概一个月。遇到这部经之后,这部经讲得详细,细说西方极乐世界,让一般人都能清楚、都能明了,无过於这部经跟黄念老这部注解。这两个人菩萨,不是凡人,来干什么?来度末法九千年苦难众生,我们有幸遇到了。道要就是这部经,道法信愿持名。
  信愿持名的方法,昨天自了法师做了一个补充说明,说得好,他只说大势至菩萨两句话,「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是道要;落实在十念,他用印光大师的十念法,印光大师念到一心不乱就用这方法。它的特点,一个是计数,一个是反闻,就是听自己念这句佛号,自己听这个佛号,听自己念的佛号,字字句句听得清楚,计得清楚。计,就是从一到十,然后再从一到十,不要十一、十二,二十一、二十二,这样不好,这样搞乱了,就计十句,十句这是第几句,清清楚楚。你一天念一万声,也是从一到十、从一到十这样计法,不要用念珠,心里头计。十句计不下来,计五句,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样计法;再记不住的时候就用三三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计得很清楚,听得很清楚,这就对了。而且特别主张默念,不要念出声音。不要念出声音有没有声音?有,别人不知道,自己知道。自己耳朵把这个能量集中向里面听,听我自己念佛的声音,不要听外面的。意念集中之后,外面声音听不见,为什么?你那没有注意力。我们常讲注意,注意什么意思?眼见色,注意看,意是意识,意识是分别,第六是分别,第七是执著,注意就是把第六意识注进去分别它,把末那识放进去执著它。执著生烦恼,贪瞋痴慢疑是执著。通过分别,这个我喜欢它,那个我讨厌它,喜欢的我想拥有,喜欢拥有就是执著,不喜欢的我把它丢掉,那也叫执著。能不分别、不执著是功夫,用什么方法修这个功夫?用念佛的方法,就是要计数、要听。意识心活动范围非常大,频率非常高,很不容易控制,这句佛号把它管好,叫它集中起来专门听自己念佛号的声音。默念,没有念出声,没有念出声还是有声音,外头人不知道,自己很清楚。听得清楚,计得清楚,容易得一心不乱,容易得念佛三昧,这叫会念佛。印光大师用这个方法,而且给我们说,用这个方法念熟了,没有一个不往生。集中念头听自己念佛的音声,这就叫「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观世音菩萨修的法门,念佛三昧。这非常重要,真的像《赞阿弥陀佛偈》里头所说的,「究畅道要无障碍」。
  这两句经文是介绍阿弥陀佛的老师世间自在王如来,在那个时候住在世间讲经教学,像释迦牟尼佛一样。我们在这个地方要体会得,学佛是学什么?走释迦牟尼佛的道路,你就不会错了。释迦牟尼佛的道路就是讲经教学,乐此不疲,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那生活怎么办?章嘉大师告诉我,你的一生佛菩萨替你安排,你自己不要操一点心。这个时候完全看自己有没有信心,你相不相信,真正相信,全是佛安排的,不为自己想了,心才能够专在道上。要常常担心,我明天怎么办,我明年怎么办,你的心不能专,你分心了,你的道业很难成就。所以我们只有一个念头,念念求生净土,头一个不怕死,没得吃、没得住没关系,我念阿弥陀佛求往生。没得吃,有人送东西来给我们吃;没有住的,有人送房子来给我们住,那我们就住,也不必拒绝。我们有我们的选择,就是简单,能吃得饱,能穿得暖,能有个小房子遮蔽风雨,足了,没有过分的希求,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是唯一的希望。再说大的希望,是希望全世界、希望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苦难众生同生极乐国,除这个之外没有第二个念头,功夫容易得力。
  下面这说到阿弥陀佛,「闻法发心」。请看经文:
  【有大国主名世饶王。闻佛说法。欢喜开解。寻发无上真正道意。】
  这善根深厚,经文虽然不长,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世间自在王会下有一个大国主,他的德号叫『世饶王』,「世」是世间,「饶」是丰饶。换句话说,这个国王确实是大国王,有大智慧、有大福报,仁慈博爱,这个世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民幸福。饶是饶益。
  我们看念老注解,「世饶王见《汉译》。经曰:世饶王,闻经修道,欢喜开解。便弃王位,行作比丘。」这真不容易!世饶王在世间自在王佛会下,听佛讲经,听佛说法,而且真干,听懂了真干,修道就是真干:欢喜开解,开解是觉悟,在此地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开悟之后怎么样?舍弃王位,行作比丘,比丘是跟佛出家修道者。义寂法师说,「准彼经文」,从经文上我们得到的信息,所看到的世饶王就是法藏比丘在世俗时候的名号,他是作国王听经觉悟,放弃王位出家修行,是这么个人。下面念老给我们注的,「盖《汉译》之文甚为明确」,经文虽然不长,很清楚,很明白,「作国王时,名世饶王」,出家之后就是「法藏比丘」。
  我们再往下看,念老给我们解释,「当时有一大国王,名为世饶王,闻世间自在王佛说法,顿然心开,了解实义,故曰开解。由於开解,自然欢喜」。如各经末后都说,「闻佛所说,皆大欢喜」,听懂了就大欢喜。同样一个道理,听经遍数要多,愈多愈好,才有开解的机会,不多这个机会就没有了。所以中国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那个自见就是开解,此地讲的开解,自然明白了。为什么明白?佛讲经是从自性真心里面流露出来的。那我们为什么听不懂?我们用妄心来听,真妄不相应,所以听不懂。我们要用真心就听懂了。真心是什么心?清净心,没有染污。什么叫染污?七情五欲,染污。我们用什么心?喜怒哀乐的心,妄想分别执著的心,这个心不行,这个心不会开悟,听一百年也没用,
 楼主| 发表于 2021-2-11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愈听愈迷惑,听到最后不相信了。所以印祖常常教人,一分诚敬得一分受用,十分诚敬得十分受用,那我们就晓得,如果用万分诚敬,他就得万分受用。回过头来想想现在人,包括我们自己,我们什么心?心浮气躁,妄想心。从早到晚妄念止不住,前面这个妄念灭了,后头生的还是妄念,它不会停止,这个事情就麻烦了。
  所以自了师昨天那份报告非常有价值,这个我们应该放在网上流通,真正有人看懂了,真正有人发心想离开轮回,往生极乐世界,他提供的是印光大师的十念法,总的原则,大势至菩萨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用什么来摄六根?一句佛号。用什么成就净念?还是一句佛号。一句佛号一直念下去,把妄念念掉,把分别心念掉,把执著心念掉,清净心就现前,平等心现前。清净心是小乘圣者所证得的,开小智慧,虽然说小智慧,六道天人没有人能跟他相比;平等心是大智慧,是大乘菩萨所证得的;觉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表演的境界,六祖惠能大师在五祖方丈室里头所表演的,那是开解。六祖当年说出这五句话,跟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所说的《华严经》完全相同。《华严经》内容是什么?总的纲领就这五句,告诉我们自性(真心)什么样子。第一个清净的,没染污,第二个不生不灭,第三个本自具足,具足智慧、具足德能、具足相好。换句话说,样样都不要向外面求,向外面求的是凡夫,不是觉悟的人。真正觉悟的人一切都向内求,为什么?本自具足,有求必应,心想事成。向外求未必能求得到,所以向内求。第四句告诉我们本无动摇,本无动摇是什么?自性本定、真心本定,真心没动过,没有摇晃过。它在哪里?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是一切法的本体。所以最后一句说能生万法,万法是什么?整个宇宙。整个宇宙,在佛法里讲,遍法界虚空界从哪里来的?从心想生。佛在经上不只讲一次,这重要的概念佛常说,说很多次,让没有能力记忆的人也能随口念来。这遍数太多了,听得太多了,能生,整个宇宙从哪里来的?从心想生。《华严经》说什么?就说这五桩事情,每一桩都说得非常详细,我们凡夫无法想像,佛全说出来了。能大师这五句是《华严经》的略说,《华严经》是能大师这五句话的细说,内容是一不是二。能大师所证得的,跟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所证的是相同,此地讲的开解就属於这个境界。海贤老和尚的师父告诉他,明白了不能乱说,不能说,就这个意思。为什么不能说?没有这个听众,没有对象,你跟人说人家不懂,别人说你胡说八道。如果有缘的,释迦牟尼佛遇到的有缘,不少人真能听得懂。所以佛每次说经都有证果的,证小乘果特别多,阿罗汉的人数多。
  听众真有开悟的,世饶王听经开悟了,发心出家。念老在此地告诉我们,这一段后头这一句,《汉译》之文甚为明确,作国王时,名世饶王,出家后,即法藏比丘。当时有一大国王,名为世饶王,闻世间自在王佛说法,顿然心开,了解实义,故曰开解。由於开解,自然欢喜,就像一切经最后的一句都是,「闻佛所说,皆大欢喜」。「於是寻发无上真正道意」,寻就是立刻,开悟之后立刻就发心,这是无上菩提心。「发者,发心也。无上真正道,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所得之道。更无能过之者,故名无上」。他发这个心,这是无上菩提心。「真者,真实。正者,圣智,如法相而知故。道者,无碍道也」,没有障碍,通了。「意者,能求之心。即此求菩提道之心,名意。故知发无上真正道意,即是发无上大菩提心也。」这个心是成佛之心。为什么要成佛?成佛才能普度众生没有障碍,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众生,你统统有智慧、有能力去帮助他们,而且帮助决定没有求报酬的。为什么没有报酬?因为众生跟自己是一体,没有求报酬的心,众生苦是自己苦,众生乐是自己乐,没有付出还要求回报的,没有。如父母对儿女一样,真是全心全意的去照顾,绝没有想到将来要怎么回报,没想到这个,这叫天真。
  我们再看下面这段,「出家修行」。这段文长,分十个小段,第一个「修道无逾」。这又分三小段,第一段「出家修道」。请看经文:
  【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修菩萨道。】
  这大乘,他能把王位让给别人。「世饶王闻法开解」,开解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所以他发心作佛,「随即发无上大菩提心,舍弃国土与王位离世出家,成为沙门」。沙门是梵语,下面给我们解释,「沙门原为出家人之通称,包括外道」。在古印度只要是出家修行都称沙门,佛法传到中国来之后变成中国出家人的通号,「后始作为佛教僧侣之专称」,称沙门。它的意思是「勤息」。《会疏》里头有解释,「此人勤修善法,息诸恶故」,这叫沙门。真修,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这人是沙门。「至於《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为沙门。」这个意思比前面意思深,前面是从形象上看,这是从修证功夫上讲,真正的沙门,辞亲出家,重要的是识心达本。识心是觉悟了,本是什么?本是自性,自性就是真心,真心、妄心搞清楚了,用真心,不再用妄心。本,中国人讲本性本善,这达本。妄心不善,为什么?真心没有念头,真心离念,也就是说没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阿赖耶识,起心动念是妄心,是一切虚妄的根本,不起心不动念是一切真实的根本。唯有识心达本的人,识心达本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一个境界,他解无为法。无为法是一切诸法的真相,从无为里头变现出来的有为。《百法明门》把一切法分为两大类,前面九十四法是有为法,后面六法是无为法,无为跟有为比较,有为是假的,无为是真的。无为没有相,不能说它无;有为有相,不能说它有,相是幻相,无是真相。大乘佛法是以无为为终极目标,法藏比丘他的境界就可想而知。经上(小本经上)讲得很清楚,成佛到今天才十劫。十劫的时间在大乘法里头很短,不长,在我们世间人很长,这一点我们要搞清楚。这是沙门两个字,
 楼主| 发表于 2021-2-11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名词比较深的说法。
  『号曰法藏』,法藏是世饶王为比丘时候的法名,世饶王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家,阿弥陀佛出家就是法藏比丘,法名。「《汉译》为法宝藏;《吴译》为昙摩迦;《唐译》为法处;《宋译》为作法」,《大智度论》里面称「法积」,「唯《魏译》为法藏,今经沿之。诸本不同,祗是译者用辞之异而已。」你看法藏这个名词,五种翻译本里头都翻得不一样,只是曹魏康僧铠译作法藏。这个本子流通得很广,所以大家也都知道,法藏是阿弥陀佛,舍弃国王出家,跟世间自在王佛学法的时候的法名。这里给我们举出,你看《汉译》、《吴译》、《唐译》、《宋译》,还有《大智度论》,再加上《魏译》,所翻译的名字都不相同。
  「又藏者《探玄记》云」,有四个意思:第一个「含摄」,第二个「蕴积」,第三个「出生」,第四个「无尽」。「一切法为所藏故,名法藏」,藏有藏的意思,收藏的意思。「如《嘉祥疏》曰:在能蕴蓄佛法,故曰法藏。又以能开佛法藏故,名为法藏。」从这些译文都讲得通,把它的意思合起来讲就圆满了,法藏两个字可以圆满含摄各种不同译本里面所翻的意思,世出世间一切法都含藏在其中。这是什么?这是阿赖耶,阿赖耶含藏一切世间法,阿赖耶转识成智的时候,这一转变,圆满含藏出世间一切法。妄心跟真心是一体,只是迷觉不同,觉悟了就是佛菩萨,迷了就叫凡夫。所以佛看到一切凡夫的本来面目,告诉我们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个意思要晓得。
  『修菩萨道』,这一句经文,这是从《吴译》本里面会集出来的,「表法藏菩萨直趋一乘,不落权小。」你看,他没有从声闻、缘觉修起,他直接修菩萨道。不落权小,权是善巧方便,不是究竟圆满,小是小乘。换句话说,法藏比丘没有像一般人修行,从小乘到大乘,从权教到实教,他没有经过这个,他直接修大乘。而且是什么?直趋一乘,还不是大乘,一乘是直接成佛的方法,这给我们显示的什么?念阿弥陀佛就是直趋一乘,不落权小。这个意思要懂,这个意思非常重要。
  「《宋译》曰:大乘第一,故知菩萨所修唯是一乘真如圆满大法。」这还得了!法藏之所修就是我们今天之所学的。我们为什么要学净宗?我们是跟法藏比丘学的。法藏比丘唯是一乘。由此可知,后面我们会读到,他做世饶王,世饶王过去生中修行的功夫高,到什么程度?实在讲久远劫他就成佛了,这一次到世间应以国王身而得度者,即现国王身而为说法,是这样的人,不是普通人。普通人怎么可能直截了当修大乘第一,一乘真如圆满大法?这不可能的。所以做世间国王的时候,他已经成无上道,这个时候来表法,劝人放下,你们要争的,要争国王,国王是大智慧、大福报、大圆满,世间人求之不得,他已经得到手了,放弃。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十九岁舍弃王位,舍弃荣华富贵的生活,出家学道去了。表演给我们看,这是表法,我们一定要能看得出来,他不是普通人。这教我们真正能放下,放下欲望,放下财色名利,放下五欲六尘,放下七情五欲,烦恼障全放下。下面还有教我们放下所知障,这才能圆满成佛道,都在这里做榜样给我们看。我们现在小名小利都放不下,弥陀在因地上示现的,大名大利都肯放下。这个国家不是到动乱,不是,盛世,世饶王,太平盛世,最强盛的时候,都放下了。我们要在这个地方多多去想想,要向他学习,大名大利、大富大贵都能舍,不舍脱离不了六道轮回,成不了无上道,一定要舍,一定要放下。所以经上弃国这个弃字重要,放弃,不要了。做沙门,沙门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个重要。好,今天时间到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2-11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男子。汝复问我。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善男子。谓诸菩萨非己所安不加于物。若诸菩萨守护此法。即是能持诸佛如来一切禁戒。何以故。自爱身命不应杀生。自重资财不应偷盗。自护妻室不应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善男子。若有敬顺如来语者。于此一法常当忆念。何以故。无有众生爱乐于苦凡有所作悉求安乐。乃至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为自他皆得乐故。善男子。以如是义我说此言。非己所安不加于物。如是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s://edu.hwadzan.tv/live/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s://edu.hwadzan.tv/live/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s://edu.hwadzan.tv/live/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s://edu.hwadzan.tv/live/amtb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http://www.amtb-shizihou.org/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org.tw/rsd/rsd.asp
因果教育弘化网 http://www.ganyingpian.com/
澳洲淨宗學院 http://new.jingzong.org/
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http://www.shiwudao.net/
佛学视频网 http://www.fxsp.org/index.html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5 21: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