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40|回复: 0

[学佛交流] 这样做人最没有福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9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这样做人最没有福报

有这么四句话是这样说的,「心里无事得自在」,就是你心里不装事。我过去曾经说过,我心里是不装事、不装人、不装物,你说除了人事物你还有啥装的?那就阿弥陀佛了,所以我是做到这三不装。
      这里说,「心里无事得自在,心里有事烦恼添」,对比吧,没事你自在,有事怎么的?烦恼添。第三句,「事事都从妄念起」,所有的事都是从妄念生出来的,妄念是事的根,你要把它的根挖出来。最后一句,「妄心放下真心见」,就这二个心,你那个放下了,你把它伏住了,自然真心就见了。我连起来再说一遍这四句话,「心里无事得自在,心里有事烦恼添,事事都从妄念起,妄心放下真心见」。      佛和凡夫有什么区别?就是用这个来区别,佛和凡夫的区别就是无事和有事,多简单,这贴近我们的生活。如果要说凡夫和佛有啥区别?想啊,苦思冥想想不出来,这回我告诉你,就这么鉴别,有事和没事。凡夫心里有事,不但有事,而且事多多,佛心里无事,干干净净,这就是佛和凡夫的区别,佛是无事人,凡夫是有事人。      前面我曾经提过,说某法师说修行人应该是无事僧、闲道人、清凉汉,我想这里应该是出家众和在家众都包括在内,不是说我们在家众和这个没关系。用这九个字来检验我们自己,只要你往这个方向努力,你做到了你也会受益的。所以说这九个字是泛指所有修行人的。我前面也说,我说说这话的那位法师他自己就是无事僧、就是闲道人、就是清凉汉。我感觉到在那个师父的身边,我就觉得那个师父太自在了,我能感受到他那种自在、他那种清凉,你说多么幸福、多么快乐。
      无事就是没事,包括生死、闲事都没有,生死问题你都解决了,来去自由,那根本就不是事了。闲就是闲来无事,和闲相对应的是什么?忙。我就发现我周围的同修们一天怎么那么忙,忙忙叨叨,忙忙叨叨,脚打后脑勺。我就觉得我怎么这么清闲自在?反正我感恩我二位护法居士,给我创造了那么好的条件,第一线她们都在那挡着,我在第二线安心的听经念佛,也可能我这情况比较特殊。我就发现周围这些同修,一天那个事实在是太多了,我就想这些事要都压到我这儿,肯定我早都压趴下了。我就不会处理事,一遇到事就想这怎么办,过去就是这样,不知道怎么办就生烦恼。现在我无事了,所以我也就没有烦恼。      我记得去年还是前年,我跟大家说了几句话,我说「你在忙乎啥,还不快放下,时间不多了,念佛重要啊」。你说这是偈颂不是偈颂?家常话,我就跟大家闲聊天的时候就出来这么四句话,就是你在忙乎啥?你问问你自己,你每天你在忙乎啥?还不快放下,时间不多了,念佛重要啊,就这么四句话。是不是在提醒我们,放下吧、放下吧,好好念佛。      什么人有福报?没事的人最有福报,念佛的人最有福报。我现在我觉得我有福报,我无事,真是我也没有烦恼,没事就没烦恼。我的时间就是和诸佛菩萨交朋友、打交道,成天和佛菩萨在一起,所以我说我是最幸福的人。
      什么人最没有福报?事多的人最没福报,这是个对比法。你想成天这事没完那事就来了,一个事接一个事,他有福报吗?他没有福报,太伤脑筋了。      再还有什么?还有一种人没有福报,念魔的人没福报。可能有同修说,刘老师妳怎么说出个念魔,人大家都念佛,谁念魔?我告诉你,你别不服气,真是这样的,就二条,你不念佛,你必定念魔,你不念魔,你必定念佛。你想,你不念佛你打妄念,那念的是谁?那念的就是魔,各种各样的魔,烦恼魔,是不是?不念佛必念魔,念魔必烦恼,不就是这样吗?      所以说,没有福报的人他一定是念魔多,偶尔的念念佛,念佛不多。师父现在汉地许多人信佛,就带有迷信的成分,烧香拜佛是为了保佑自己健康、平安、快乐……像做生意一样。这种信佛跟信神没有什么差别。那什么是正信呢?当你以一种科学的态度,用自己的智慧去研究佛教时,你会发现,佛陀觉悟了万法的真理,并用这种智慧给迷茫的人们点亮了一盏明灯,为众生离苦得乐指明了方向。所以,佛陀非常伟大,他的智慧无与伦比。有了这样的认识,你的信心就不会退失。当然,要想获得这种信心,必须要长期、系统地学习佛法。若只是浅尝辄止,稍微了解一点,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非常希望寺院、佛教道场,包括高等学校,能深入学习一下佛教,认识佛教的真理和佛陀的智慧。这样一来,佛教的信仰就不会成为迷信,知识分子对佛教也不会盲目地下结论。
到寺院拜佛,这三种念头一定不要有!

一、所求太多,贪念重毋庸置疑,社会上许多人到寺院礼佛都是抱着有所求的目的,心想着到佛菩萨面前许愿,只要自己心诚,佛菩萨慈悲为怀,一定会加持自己所求皆成。甚至有时候,一个愿望还不行,什么身体健康、事业有成、财源滚滚等等,只要是对自己好的,都向佛菩萨祈求,这是一种迷信和愚痴,不是正信佛法。做人切忌贪心、贪得无厌。佛教不是避风港,不是有求必应。我们拜佛,不是祈求要佛菩萨帮你实现愿望,是要我们在佛前忏悔,向佛菩萨学习智慧和慈悲,自己觉悟,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佛教里讲我们要发愿,发利益他人、利益众生的大愿。我们看大自然的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拜佛不是索取,而是要学会“舍”,有舍才会有得。我们讲佛门里修行的六种智慧,即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境界、禅定、般若,其中第一个就是要学会布施,通过布施去积累福德资粮。通过学佛,清净自己的心地,慈悲喜舍,让自己的心和佛心相应。而且,“贪”是佛门五毒之一,也是首要的。佛陀也曾说人生八苦,求不得,所以我们一定要戒“贪”,否则所求太多,执念太重、私心太重,会离佛越远,人生也会越苦。
二、以邪念求佛,嗔恨心太重“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不例外,有些人到寺院拜佛动机是不善的。在生活中和谁有矛盾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到佛菩萨面前许愿,让佛菩萨去惩罚某某某,这样狭隘邪恶的念头,千万不要做,是对三宝的严重不恭敬。佛教是让人向善的,不是你的帮凶,带着无比的嗔恨之火来拜佛,不是在攒福消业,而是在造业。我们要通过拜佛消除内心的无明火,像佛菩萨那样心胸宽广、包容一切。我们看弥勒佛总是开口常笑、大肚能容、欢喜自在。而放不下执念、记恨他人过失,惩罚的是自己,种恶因的也是自己,何苦呢?为何不放下呢?三、杂念多,疑心太重有些人对佛教不了解,一直处于迷茫、困惑的状态,甚至一度认为它是迷信,半信半疑。这些人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对任何事物难以建立起真正的信任。有些信众到寺院拜佛、许愿,只是随大流,对佛像有敬畏感,但又不是真正的相信佛法,只是一个盲从的参与者。你可以不信,但是千万不要去怀疑它,甚至去挑剔、诋毁它,那就不好了。不论我们是否信佛,面对佛菩萨庄严的圣像,我们也要以一片恭敬和虔诚之心礼佛。因为佛代表的是善良、慈悲、智慧,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不断去修、去成就的无上菩提。到寺院拜佛,这三种念头一定不要有,确切地说是这三种心,即贪心、嗔恨心、疑心不要有。拜佛重在内心的清净、虔诚和恭敬,没有正确的发心,就难以获得法益和法喜。佛法在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18 05: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