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24045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大方广圆觉经讲记》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讲义【又正念真如,离一切念相,离相妙行,即清净法行。】
『离相』,你要想离相,先要离分别心,先要离妄心,妄心离了,相就离了。你有个妄心在,相怎么离都离不掉,这个道理要懂。六祖大师,出家之前示现做居士,一十六年的修行,「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修的是如来清净因地法行,是在家人学佛学菩萨的榜样;示现出家之后,在曹溪三十七年又摇身一变,变作出家人修行的榜样,六祖大师一生所表演的实在是圆满。十六年在猎人队里面表演的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圆悟、圆修、圆证,真的是在家修行的榜样,他是六度没有一度欠缺。出家之后给出家人示现一个修行榜样,也是圆悟、圆修、圆证,这是我们最好的模范。
经 【及说。】
前面一个我们很想知道,除这个问题之外还有:
经 【菩萨,於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
这个也很重要,因为我们学佛总不能一下就成佛,这毕竟是很少数的人,像六祖那种人真是不多,在中国历史上只有那么一个。六祖之前你去查一查,没有,六祖以后一直到今天,也没再找到一个,总是要慢慢来的。慢慢来这个问题很重要。『菩萨』是一个学佛的人,『於大乘中』就是在大乘这个途径之中。『诸病』就是障碍,我们今天讲的魔障。这些障碍如何突破、如何克服,使我们圆成佛道。『发清净心』,清净心就是菩提心,清净心就是如来的因地心。我们现在发起这个心,用如来因地心来修行,如何使我们很顺利的成就?可见得这个问题也是大问题,也是我们急需要明白的问题。这个问题,一部《四十华严》善财童子已经 做出一个模样给我们看了。《四十华严》所讲的内容,就是「菩萨於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就是这个,这句经 文可以做为《四十华严》的经 题,《四十华严》的内容就是这个。五十三参,五十三种不同的境界,就是日常生活当中所遭遇的种种困扰、种种疑虑,你看善知识如何来开示,善财又如何去领悟、去克服。诸位看过《四十华严》,你就能领略到这里头的义趣。
菩提心,《起信论》所谓三心,一者直心,二者深心,三者大悲心。平常我在讲席将菩提心简单的解释,直心就是平等心,深心就是清净心,大悲心就是慈悲心,这样讲法诸位容易懂。可是,要怎样才有平等?心里头有念就不平等,诸位想想对不对,你起心动念了,你四相具足,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怎么会平等?离四相,平等了。必须在境界里面样样明了而不起一念,那就是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万法一如,法法平等,平等才有清净,没有平等决定没有清净,平等清净而后流露出来的自自然然就是大慈大悲。称圆觉性而修六度,那就是大慈大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不是起心动念的,「我们要慈悲待人」,那就错了,你动这一念,你是四相具足,那是凡夫,不是菩萨;是自自然然的,称性的,不是作意的。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