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84|回复: 2

[其它话题] 第二章、怒的火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8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尽管彼此在理论上有严重的冲突或歧异,但他们都一致同意,在一个人出生的前几年里,所受到的外在环境影响,将会对一个人的人格塑成或以后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就像发展心理学者所主张的那样,他们认为,每一阶段的发展,都将影响次一阶段的发展,而在人生中,最重要的“定形”阶段,大约在三岁左右就已发展完成,最迟也不会超过六岁,也就是说,大约在三至六岁时,一个人的“独特性”,包括气质、体质、智慧等就大致发展塑造完成,往后,只是小幅度的变动或修正而已。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令发展心理学者极为震惊的是,尽管他们已经将人的“定形期”,远远的往前推至出生后的几周或几天内所受的影响,但仍不足以解释每个人所具有的“独特性”,因为他们发现,即使在刚出生的婴儿身上,也有着各自不同的行为模式,而他们却无法解释这些不同行为模式出现的缘由,所以只好再往前推进,甚至现时已将重点放在婴儿在母体时所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和婴儿出生后行为模式间的关联性的研究!
  发展心理学的这种进展是必然的,代表研究方向的正确,但往后的“阻碍”也是必然的,因为只在“今生”上做研究,“今生”就是最大的阻碍!
  同样,以基因理论来解释人的所有特质的来源,是极尽物质科学研究的极至,但基因理论就好像一个盾牌,把人类所有可以解释和所有无法解释的一切行为,都推向盾牌的背后,那就是基因理论的基础—“基因重新洗牌”的“假设”理论上,但我们却不禁要问,是“谁”在让基因重新洗牌的,或决定基因要洗成什么牌的那只“手”究竟是什么?
  当然,以前世今生的习性遗传,来解释每个人不同于父母或祖先的“独特性”,并不是要用以否定“基因理论”或“环境理论”的一无是处,因为基因或环境理论,在解释人的行为上,仍有着不可否认与抹煞的“现实”优势。
  而我们以前世今生的习性遗传,来解释一些此两种理论难以解释,或无法解释的行为或现象,正好是对此两种理论的一种“超现实”的补充,而不是欲对上述两种理论的完全否定或代替!
  ●难以解释的“天份”●
  在许多小孩子身上,尤其可以看到一些难以解释的才华或特质,而此种似乎“天生”的才华或特质,如果以“现实”的基因或环境理论来解释,是极为牵强或丝毫不通的,因为从这个小孩子的家人或环境方面来看,都难以找到足以造成此种才华或特质的影响因素,但如果以“超现实”的前世今生来看,就可轻而易举的理解了!
  一些杰出伟大的音乐家,如巴哈、莫札特、贝多芬等,对于他们杰出的才华,不需以“前世今生”来解释就可理解,因为他们的父亲都是音乐家,“基因”与“环境”加努力的现实解释,就足以让他们展露出伟大的才华了。
  但也有一些伟大的音乐家,是无法以基因和环境来解释的,像德布札克的父亲是个屠夫,孟德尔颂的父亲是个银行业者,至于韩德尔的父亲则是一个理发匠,上述的音乐家不只先天的基因不足,而且后天的环境也失调,能够让他们出人头地的,光是“努力”一项,实难以解释他们的成就。
  其中,尤其是韩德尔,更具有启示性,因为韩德尔的父亲,不只没有音乐细胞,而且当韩德尔在儿童时期显露出他在音乐方面的才华和兴趣时,不只没有加以启迪,反而百般加以阻挠,至于韩德尔的母亲,虽然没有反对,但也没有给予太多的协助,韩德尔身在这么恶劣的启蒙时期,以后还能成其“伟大”者,其非“天份”,又能如何解释呢?
  而“天份”者,不在今生,是在前世!
  ●书到今生读已迟●
  宋朝的黄庭坚,就是一个典型的故事。
  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当时的苏东坡齐名,人称“苏黄”,黄山谷不止有文名,秉性也至孝,他常亲自为母洗涤溺器,就是后来做了官,也不改其孝行,由于他的孝行,被后人选入二十四孝中。
  相传黄山谷在中进士后,被朝廷任命为芜湖地方的知州,就任时他才二十六岁。
  有一天,当他正在午寐时,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走出州衙大门,直来到某处村庄,看见一个老婆婆站在某门外的供案前,手持清香,口中喃喃自语,类似呼喊某人的姓名,黄山谷趋前一看,看见供桌上摆着一碗煮好的芹莱面,香味飘溢,黄山谷不自觉的端起来便吃,吃完后就走回衙府,等一觉醒来,梦境仍甚为清晰,尤其奇怪的是,嘴里还留有芹菜的香味,他心中虽然纳闷,但并不以为意,只觉得是做了一场梦。
  等到次日午寐时,梦境又和昨日完全相似,而且齿颊还是留有芹香味,黄山谷不禁甚感讶异,于是他遂起身步出衙门,循着梦中记忆的道路行去,令他诧异的是,一路行来,道路的景致竟然和梦中的情景完全一样,最后终于来到一处人家门前,但门扉紧闭,黄山谷便前去叩门,一位白发的老婆婆出来应门,黄山谷问她,这两天是否有人在门外喊人吃面之事。
  老婆婆回答说:“昨天是我女儿的忌日,因为她生前非常喜欢吃芹菜面,所以每年在她忌日时,我都会供奉一碗芹菜面,呼喊她来食用!”
  黄山谷问:“你女儿去世多久了?”
  老婆婆回答说:“已经二十六年了!”黄山谷心想,自己不也正是二十六岁吗?而昨天也正好是自己的生辰,于是更进一步问这婆婆,有关她女儿在生时的种种情形。
  老婆婆说,她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女儿在生时非常喜欢读书,而且信佛茹素,非常孝顺,但就是不肯嫁人,后来在二十六岁时,生了一场病死了,当死的时候,还告诉她说一定会回来看她!
  等黄山谷进到屋里,老婆婆指着一个大木柜告诉他说,她女儿平生所看的书全锁在里头,只是不知锁匙放到哪里去了,所以一直无法打开。
  奇怪的是,黄山谷那时突然记起了放锁匙的位置,依记忆果然找出锁匙,等打开木柜,在里面发现了许多文稿,黄山谷细阅之下,大吃一惊,原来他每次参加考试所写的文章,竟然全在这些文稿里,而且一字不差。
  至此,黄山谷心中已完全明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2-8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老婆婆就是他前生的母亲,于是将老婆婆迎回州衙,奉养余年。
  后来黄山谷在衙州后园,建造一座亭园,亭中有他自己的刻像,并且自题石碑像赞曰:“似僧有发,似俗脱尘,做梦中梦,悟身外身。”
  从这首像赞,似乎可以证实这个转世故事,可能确有其事。
  而明朝的进士袁枚,也在听闻这个故事后,不禁发出:“书到今生读已迟”的感叹。
  当然,袁枚“书到今生读已迟”的感叹,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一个人对事物的兴趣、技艺、才能、才华,如果培养到某一种强烈或优越的程度,在来生,常常能秉持前世的基础,而能有着较为优势的“延续”作用,但如果只是秉持前世的基础,而不再继续学习开发或自我突破,那么,今生大概只有“已迟”的感叹了!
  至于,故事中所说,黄山谷今生所写的文章,和前世“完全一样”或“一字不差”的描述,大概是传闻的言过其实了,只能说,以文章的架构,或思想、观念方面来看,可能有着极为高度的类似性而已罢了!
  当然,就像我们之前所说的,不只一个人的兴趣嗜好、才华,如果培养到某种的程度,会延续到来生去,就是一个人的个性、人格特质、观念思想或信仰,如果培养到某种强烈的程度,也同样的会延续到来生去,就像黄山谷学佛和孝顺的本性,显然就和他的前生有着极大的关联性。
  ●小女孩的报复●
  对一般平凡的人来说,很少有人在一生中没有做错事的,也很少有人在一生中完全没有做过所谓好事的,所以,人的行为常常就在善善恶恶中交缠着,极难去划分所谓完全的“好”与“坏”,虽然如此,因果律却是条理分明,丝毫不紊乱的,不管是极细微的所谓“善行”或“恶行”,因缘成熟了,都将得到它应有的报偿!
  水莲斋主,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有一个中年妇女来找她,这妇女身材中等,个性稍强,但人很诚恳,也有很虔诚的宗教信仰。
  她来找水莲斋主,并不是为了她面临到多么重大的情绪上的痛苦,也不是为了她身体带有什么重大的疾病,她来,是因为她的脚长期浮肿,膝盖肿痛,且脚筋不时的抽痛着,这样的小病,虽然不至带来太大的痛苦,但使得她的行动迟缓不便,尤其在膝盖处,每当要做跪拜动作时,总是常常痛得让她无法再进行下去,虽然看遍了医生,做过各种治疗,不只没有起色,情形反而愈来愈严重。
  她在宗教上有着极为虔诚的信仰,因此,她相信,一定是在某个前世,她做了什么错事,才会导致今天的报应。
  当水莲斋主凝观她的腿部时,渐渐的,在她的膝盖处浮起了几张脸,几个十七、八岁小女孩的脸,她们显然有着很强的怨气。
  当一个人有着某种因果的缠绕,而显现某种的病症或病象时,这些病症常常并非可以靠病理上的治疗而痊愈的。
  水莲斋主说,因果是有期限的,而在这因果缠绕的期限里,除非是从因果或心灵的层面来解,不然,病理的治疗只是表象,而不是根本,表象的治疗不是无效就是短暂的有效,好了一定还会再复发!
  所谓“冤有头,债有主”,那么这桩腿疾的冤债从何而起呢?
  水莲斋主说,这桩冤债要远溯到元朝时,那时她是一个男子,在一个官宦人家当管家,因为非常的尽忠职守,很博得主人的信任,但不免为求好心切而严厉过度,有时下属或仆人偶有过失,就予以打骂处罚,绝不宽贷。
  有一次,几个小婢女做错事,这位管家愤怒异常,就施予严厉的体罚,因此导致这几个小婢女手脚严重的受伤,甚至脚都被打跛了而无法行走。
  因为长期严厉的管教和那次导致终身伤害的体罚,让她们一生怀恨在心,而这股怀恨的怨气,是那么的强烈,以致当因缘成熟时,该讨的还是要讨,该受报的还是要受报!
  以因果律的回向性来说:“当你怎么做,你就会如你所做的那样。”这位妇人,因为在前世让别人遭受行动的不便和痛苦,因此今世也要遭受同样的不便和痛苦!
  以受害者的痛苦记忆意识来说,一股强烈怀恨的怨气,让她们必须报复腿瘸的痛苦,也因此造成了这位妇人相同部位的不便和痛苦!
  如果撇开小女孩前世的怨气和妇人此世的无辜,单从妇人前世身为管家的“怒”,和她此生仍然“爱发脾气”的习气来看,我们,对于我们这个个体的“习气”,究竟了解了有多少,又尽了多少应尽的责任呢?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楼主| 发表于 2021-2-8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02-040-0535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佛的经有深有浅,我们的学习要懂得选择。没有能力选择,最好选净土宗,净土宗是个普通法门,无论什么样根性统统适合,好就好在这里。经的意思,深的人看到深,浅的人看到浅,统统都能得利益,这妙极了!跟《金刚经》不一样,《金刚经》确实要程度很高的人才能看出来,中下根性的人不懂。我初学佛的时候遇到一个台湾大学教授,也小有名气,严一平教授。他告诉我,他看了《金刚经》,没什么,像两桶水,倒过来倒过去,反反覆覆,看了一遍不想再看了。那是什么?完全看不懂,大学教授。我们现在明了,他心不定,名利心很重,贪瞋痴慢疑五种烦恼具足,他怎么能看《金刚经》?

  「《金刚经》曰: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是《金刚经》上有名的三句话,三心不可得。《传心法要》下卷有这么一句话,「如今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瞋,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法佛」。这话说得好,真是传心法要。宗门,禅宗上,真传学什么?学无心,於认识字不认识字没有关系,於读不读书没有关系,只要你无心,没有妄心。没有人我心,没有自私自利的心,没有好高骛远的心,没有患得患失的心。把这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顿息诸缘,善缘逆缘、顺境逆境全放下,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无人无我、无贪瞋,没有执著、是非人我、贪瞋痴慢,没有胜负。像这样许许多多的妄想统统放下,真心就现前。性就是真心,怎么会现前?性本来清净,你把这些障碍、染污全部去掉了,这心就浮出来,真心现前。这就是修行菩提法身。

  宗门传的是上上根人,为什么?他一听就懂,一懂就放下,一念之间。所以上根人一听到这个话,豁然大悟,见性成佛,几句话当中醒悟过来。我们在《坛经》上看到这个例子,惠明法师。惠能大师逃难的时候,许许多多人四面八方去找他,他真的被惠明找到了。惠明没有出家之前是四品将军,被他追到了。六祖知道,他们来是来抢衣钵的,这个时候没有法子,把衣钵放在路旁边一块石头上,他躲起来。惠明看到衣钵在这里,手去提,拿不动。四品将军,衣钵一个小包袱居然提不起来,他马上就知道,护法神守住。立刻念头就转变,请他出来:我不是为衣钵来的,我是为求法来的。念头一转,把妄心息掉,真心现前。惠能出来,坐在石头上,几句话把他点醒了,他就开悟了。悟了之后问他,还有没有秘密的?他说了:「密在汝边。」密在哪里?密在你自己。惠明就把六祖放了,告诉后面追的人,这条路没有,我统统走过。他平安逃走了。问题就是把所有妄想一下放下,他是那个时候一下看到包袱提不动,肯定护法神守住,否则的话哪有这种事情?就肯定五祖没有看错人,他是真正有资格传承禅宗,他们所想的、所看的全都错了。这个念头一正,几句话他就能开悟。这是无心三昧。



02-040-0536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下面我们都念过的,这《宗镜录》里头说的,「若不起妄心,则能顺觉。所以云无心是道」。在我们的经题上「清净平等觉」就是道,清净平等觉里头没有妄心、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要知道是六道轮回。这个地方无心是道,是成佛之道,跟六道之道不一样,都是道,道路不相同、方向不一样、目的地不一样。「《金刚经》曰: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三心都是妄心,妄心不可得。所以阿弥陀佛来度你,妄心要是真的,佛就度不了你,妄心是假的。你生生世世,这一辈子也不例外,全是妄心做主、妄心造业,这一回头,用真心不用妄心。譬如说看到某人干坏事,你起个念,这个人你看又干坏事了,你造业没有?造了,造什么业?造恶业,什么恶业?你为什么又起心动念、又分别执著?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智慧,心里头没有动,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那是什么?是正定,你看定慧等学。清楚是慧,不动是定,这个不动就是不起心不动念,自性本定,用真心,不是用妄心。从早到晚念念都是落在妄心上,这是我们现前要最重最高的警觉性来看待,不能再干这个事情,要收心,把妄心收回来,把真心展现出去,真心是清净心、平等心,觉而不迷。

  《传心法要》里头说,「如今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这几句话重要!我们念佛人要是学会了,往生是上上品往生,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真正学到了是个什么样子?它说「无人无我」。什么叫无人无我?在人我之间没有分别。怎么没有分别?人我是怎么回事情?真相是什么?能大师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人我是自然中自然相,平等一如。「无贪瞋」,人遇到顺境起贪恋,遇到逆境生瞋恚,没有瞋恚、没有贪瞋,顺逆也是自然中自然相,回归自然,回归本性。「无憎爱,无胜负」,憎爱等於零,都不是真的,清净平等心里头没有,没有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妄想太多了,从早到晚,只要把这个东西放下,「性自本来清净」。惠能大师第一句话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清净心,真心;平等心,真心。这就是「修行菩提法佛」,法身佛,菩提是智慧,菩提是觉悟。

  黄念祖老居士,重要的大经大论里头、祖师注疏里面重要的开示,全都抄在这个地方,让我们读这个注解都能看到,这都是我们修行的学处,常常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它是药,为什么?我们现在烦恼习气很多、妄念很多,有是非人我、有贪瞋痴慢,就要用这些东西来对治;到我们是非人我没有了,贪瞋痴慢没有了,这些佛法也没有了,你要再有这些佛法,又病了。所以佛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到这个时候法也舍掉,你成佛了。你这一旦得到了,这一刹那得到,成就了。

  「突然触著碰著,摸著」,这就是豁然大悟,「向上关捩子」,关捩子是什么?我们现在讲的关键,像门的这个开关一样,一下打开了,「刹那相应」,这就是明心见性。前面没有放下,你永远碰不到。前面,是非人我一切万缘都要放下,决定不能放在心上,你有开悟的一天,有一桩事情放不下,这个关捩子就不见了。好像我们今天开门,门上有个把手,一转门就打开了,这关捩子。「刹那相应,究极心源,契入理一心」。理一心是净土宗所说的境界,最高的境界,就是禅宗的明心见性,教下的大开圆解。宗门教下跟净土宗,名词不一样,意思是一样的,同一个境界。「故云一旦开达明彻」,这一旦就是一刹那,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念,微细的那一念。这一念放下,长久的放下,就会遇到。为什么?心在定中,不被外面境界干扰,这个很重要。为什么?世尊教诫弟子,居住的环境一定要取阿兰若。阿兰若是梵语,意思是寂静处,清净的地方没有干扰,要住在这个地方,所以寺庙丛林建到深山。为什么?人不容易进去,不方便,意思就是不希望你上来、不希望你干扰。现在这些寺庙开放做观光旅游,不但公路开上去了,还有很多地方有吊车、有缆车上去,这个道场不能修行了。



02-041-0068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阿若憍陈如表当人之本际」,代表我们的本性,「舍利弗表众生本具之智慧」,你看众生本具,「目连即众生本有之神通」,一切都是本有的,不是外来的。「饮光表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这是禅宗最高的境界。「庆喜」就是阿难尊者,「表庆」,庆是庆幸,我们遇到佛法,遇到大乘,特别是遇到净土宗,无量的欢喜,「快」是快乐,「平生」无比的快乐、无比的庆幸,「心心相继」。「故知一部大经,正是付法传心」,禅宗传心法要,这部《无量寿经》就是传心法要。「一句名号,直显本来面目。於此荐得,始称带角之虎」。在这个地方你能够体会得,你能够明了,那就是永明大师所说的,「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带角虎是比喻。有禅未必有净,有净决定有禅,不可思议。我们从海贤老和尚表法里头看到,他就是一句佛号,得到的境界是禅宗最高的境界。六祖大师开悟了,他也开悟了,跟六祖同一个境界,跟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也是同一个境界,真的,不是假的。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s://edu.hwadzan.tv/live/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s://edu.hwadzan.tv/live/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s://edu.hwadzan.tv/live/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s://edu.hwadzan.tv/live/amtb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http://www.amtb-shizihou.org/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org.tw/rsd/rsd.asp
因果教育弘化网 http://www.ganyingpian.com/
澳洲淨宗學院 http://new.jingzong.org/
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http://www.shiwudao.net/
佛学视频网 http://www.fxsp.org/index.html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2 1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