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650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1-2-7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术业有专攻。这我实在不太懂是什么情形。人工受孕是先生的还是别人的?自己的。我就比较外行。其实我们要很了解福田靠心耕,求男女可以得男女,求孩子不是难事。成佛都不难了,求孩子只要如礼如法去做,一定求得到。而且要求到好的,「好子好游玩,歹子不如无」。是不是?你求个孩子把你折磨得个半死,何必?所以现在要求子,请看《了凡四训》,再来还要加一本《印光大师文钞精华录》,里面对居士的开示如何求到一个再来人、圣贤人,求得到。现在我们这些祖宗、古圣先贤在天上:哪一对夫妻跳下去比较安全?文化现在岌岌可危,我一定要下去,可是也要保险一点的,不然我自己都遭殃。结果要找个肚子,找半天也找不到,怎么每个女人脾气都这么大,不敢下去。所以今天我们定位夫妻要当天下人的榜样,孩子也是要奉献给社会,保证求得到。有这样的心境求不到再来找我,我会告诉你哪里还没做到位。所以我们在修学的路上,不能检讨真理,不能检讨经典,只能检讨自己。因为那是不会变的真理,一定是我们有做不到位的地方,不能怀疑。
问:下一个问题,我跟母亲处得不是很好,做的事情常让她老人家不愉快,一点小错可以讲得似乎很严重,好像不能解决一般。虽然不甘愿,但是我也不想多说什么。似乎不管怎么做,她老人家还是会挑毛病,也因为这样,家里气氛都不是很好,在这里学了弟子规,我该怎么做才好?
答:「亲憎我,孝方贤」。我们人生第一重要,「学贵立志」,我们不要在情绪当中翻转。请问我们这一生的目标在哪里?我们下一辈子要去哪里?我们这一辈子是要开智慧。有这样的定位就不会小鼻子、小眼睛,有这样的定位谁都是我们的老师,谁都是我们的恩人。印祖说的「看一切人皆是菩萨」,我们佛弟子,目标一定就是我这一生要成就,当生成佛。诸位老师们,我们佛弟子有没有说我这一生不当生成佛,以后再说?你这一生都保证不了,你能保证来生吗?既然要当生成佛要学谁?学释迦牟尼佛是吧?歌利王割截身体都不生气了,还有什么好说的?是不是?那不是目标吗?再来,《华严经》当中有一位修行人当生就成佛,谁?善财童子。他怎么修?五十三参,各行各业任何的人都是他的老师,都在提醒自己不足之处。
今天讲到我们的智慧德能被什么障住了?被这些习气,贪、瞋、痴、慢。所以我们看到谁脾气就上来了,他是你的贵人,他提醒你,你的脾气有多大,你这一辈子不要再空过了,赶快回光返照。感谢妈妈提醒我,我脾气不好;感谢某某人提醒我,我太傲慢。我们的目标是这一生只有一个敌人,就是自己的习气。所以每个人让我们了解到自己习气在哪的时候,你会感激他,你会谢谢他,你会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你看我讲到这的时候多么的兴奋,你们也配合一下。这么好的道理,没有师父跟我们讲,我们还这一生不知道要撞成什么样,大包、小包的,都不知道方向在哪,这么好的康庄大道都跟我们讲了,我们还不走,入宝山空手而回。
所以我们假如「一点小错可以讲得似乎很严重」,这句话就流露出我们认错的态度还不够,因为我们专注点没有在自己的反省,反而还在嫌我又不是犯什么大错。妈妈若听到这个态度,不抓狂才怪。我们觉得小事,很可能在年长的父母眼中并不是这么认为。真正年长又有这种家道承传,他们反而觉得这些生活细节都是关键,你这些都做不好,你以后能干什么。我们反而没有去了解到父母、长辈这种人生的阅历,还跟他冲,这样就不好。不管母亲的反应如何,我们要先了解,自己先做对,自己先做好。等你真做好了,母亲还是对你很凶再说。我们自己都还没做好,就有很多期待、很多要求,这能达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吗?不容易。所以「亲憎我,孝方贤」,这句话要放心上。
「恩欲报,怨欲忘」,要以谁为榜样?以佛陀为榜样、以善财童子为榜样、以大舜为榜样、以闵子骞为榜样。这时候你的后代子孙会很感谢你,因为他将有一个最好的榜样。所以人生志向大,心量宽了,任何障碍都没有了,往往问题都在我们心量不够宽广。
问:下一个问题,请教老师跟随老和尚学习的历程及最难忘感动的事情。
答:我们给这个老师掌声鼓励一下。为什么?因为我自己到了法国,刚好那时候是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老和尚的秘书处理很多的事务,现在是我们悟梵法师,刚好那一天我们有机会一起出去。见到悟梵法师我们就非常欢喜,法师是跟在师父旁边,这时候他一定有很多宝贵的体会,他一定看到师父很多日常的行持都是我们的学处,刚好我又坐他的对面,赶快给他挖宝。法师就说到,师父不管在什么情境,比方几十个人、上百个人一起到飞机场去,一般都觉得兵荒马乱有点昏头了,就会看到师父在那里,某某人有没有跟上、某某人在不在?梵师就觉得很佩服,为什么师父都能记住这些人,最重要的是那些最不熟悉状况的人,师父都能够记得他们有没有跟上来。可以感受到老人家是心包太虚,那种心量就是时时都把大众放在心上。
有个大陆的居士第一次到澳洲去,所以师父一要离开哪个地点的时候,就会:谁有没有跟上?他第一次到澳洲时,抵达的时候是比较晚,半夜十二点左右才到达师父住的地方,一进去就看到师父坐在客厅的位置:你来了!来来来。还张罗一些事情,老人家才安心去睡觉。真的就好像我们的大家长一样的风范给我们看,对待自己的学生,对待自己的客人,都是表演得让我们佩服。
我两年前到澳洲净宗学会有几天的课程,有机会跟师父坐下来谈话。大家不用太羡慕我,我只有在那几天而已,就是在那十天左右的时间。坐下来,有一个女士,她也年龄比较长,应该五、六十岁有,那是师父的客人,我们就看到师父如何尽心竭力去招待一个客人。她没学佛,招待她,到了净宗学院,师父自己给她解说,给她讲解万姓宗祠。我们在旁边很感动,这些事情大可交给我们的弟子去做,可是师父觉得那是我接待的客人,我就应该尽心尽力。十天下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