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38|回复: 5

[其它话题] 第十四讲承传历久不衰的家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7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这个才是「刚」。
而这个「柔」呢?「柔」也是不动气,绝不跟人家计较,逆来顺受。所以大家觉
得这个刚跟柔一不一样?在心性上都是修养啊,只是男女特质展现出来不大一样
,可是它的本质都还在心性的修养上。不动习性,能随顺德行,所以真正的男人
刚中有柔,真正好的女人柔中有刚。男人很刚强,柔起来的时候也很温柔,是不
是?女人很温柔,等到她遇到一些境界的时候她比铁石还坚。
大家有没有看那个《德育故事》?哇,你看面对国家危难的时候,儿子回来了,
「妈,我最不放心的就是您呀。」「为国效忠,流什么泪,赶紧去杀敌。」然后
自己带着媳妇冲上城墙去,抵御敌人到最后一刻,还不能让敌人羞辱了自己身体
,放火烧了自己。你说那个刚,可能男人都不一定做得到啊!所以真刚有真柔,
真柔有真刚。
那这个「正」,是正直,处事待人甚至起心动念都是顺着道理,有正气。而这个
「和」,其实也都是懂得顺着道理、顺着情理。所以柔为体,和为用,有这样的
修养做出来了,就是非常公正无私,就是非常地和顺。这个是「和顺为齐家之本
」。
「调剂人情,发明事理」,这八个字也很重要。其实这八个字也是在提醒我们「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事情的先后顺序不可颠倒。比方《论语》里面讲「君子
信而后谏」,就是亲戚朋友之间取得足够的信任才好劝谏他。「未信」,还没达
到信任你就劝他,「则以为谤己也」。他不舒服了,哎呀,你是不是要毁谤我?
你是不是看我不顺眼?信任够了,你劝他,他觉得你爱惜他。这就是人情,要体
恤得到。所谓「交浅不言深」,就是信任要够才好。我们有时候那个信任还没建
立,一讲起话来连珠炮,一个接一个「嗒嗒嗒嗒嗒嗒」,结果人家很不高兴了,
不接受了,我们还在那里「狗咬吕洞宾,这个人没善根,算了」,「我这个人讲
话就是很正直」。你看啊,自己不通人情,还要把自己抬得很高,「我这个人就
是正直」。
所以人有时候在「倘掩饰,增一辜」,自己都不知道。这个人情事理感觉得到的
话,就知道什么先要做,后面才能够顺势而为。所以「调剂人情」,彼此的关系
、信任够了,之后才能借一些机会善巧地拿一些道理供养他、提醒他。假如没有
「调剂人情」,就是长篇大论的道理,一般都不能接受。
我不知道有没有跟诸位学长讲过《少娣感嫂》,《少娣感嫂》这个故事确实是很
有智慧。这个崔少娣她要嫁到苏家,苏家有五个兄弟,她未来的夫君是老五,所
以她还没过去前有四个大嫂。她们五个妯娌之间怎么相处?她要嫁过去以前,她
四个嫂嫂常常吵架,有时候吵得不过瘾,抄家伙,那个木棍什么的都拿出来了。
所以她的亲戚就叹气了,说:「你还要嫁过去呀,你嫁过去不是很危险吗?凶多
吉少。」都不看好。但是,这个少娣她对于人性本善有坚定的信心:我们只要诚
心,都能够改善。然后她就嫁过去了。
结果嫁过去以后,她非常懂得礼让,懂得忍让,懂得谦让。比方回娘家拿回好东
西,先让她的大嫂、先让她的侄子来享受。先人后己,侄子都吃了才让她的孩子
来吃。然后婆婆分配工作,假如看到这个嫂嫂面有难色,她马上过去:「婆婆,
我是最后来的,我年轻,这个我来就好了。」又把工作给揽过去,这叫调剂人情
。家里一起吃饭的时候,嫂嫂没上桌,她绝不上桌。等嫂嫂坐下来,她才坐下来

所以这一点一滴对她们的尊重、关心,哪有不感动人的?人的心都是什么做的?
肉做的,都是有感觉的,有感情的。甚至于有一些情况,比方说,她抱着侄子,
侄儿都还在襁褓当中,「哎呀,好可爱啊,好可爱啊」,突然这个侄子撒泡尿,
然后就撒在她的衣服上面,而且她穿的是非常正式的服装、庄严的服装。
好,诸位学长,刚好你今天穿了一件很昂贵的衣服,然后,「咻」,撒在你的身
上,你第一个念头是什么?「我这件多少钱啊!哎呀,怎么办啊?」可能是这个
反应。可是这个崔少娣呢?嫂子看到这个情景了,人家也不好意思,马上「哎呀
,抱歉抱歉」,就要把孩子给抱过去。这个崔少娣当下的反应是:「嫂子,别紧
张,别吓着孩子了。衣服洗洗就好了,一点关系都没有。」哇,你看当场大嫂是
什么感觉?「在这种情况,都念念的还是想到我的孩子啊。」你一心一意为她的
孩子着想,人的心化掉之后感来的也是一心一意为你着想。
因为这四个嫂嫂之间以前都是常常吵啊、骂啊,很多是是非非也是存在的。然后
,这个嫂子就会来讲,哎呀,另外一个嫂嫂怎么不好怎么不好,就来讲给她听了
。我们应该怎么反应?「『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是不是这样?那个嫂
子可能是:「哦,你给我记住,这么不给我面子。」这个就不是「调剂人情」了
嘛,不要拿道理压人。所以当她的嫂嫂来给她讲其它人的不是,有一个本事要学
,叫傻笑,「呵呵,呵呵」,没有任何的回应,她就讲不下去了,不好意思就走
了。
所以人与人相处,就是你越有响应,对方就越起劲。比方说他骂你,你一回嘴,
他就越骂越起劲。他骂你两三句,你没反应,他就觉得骂不下去了。他打你,你
都不还手,他推你,你躺在那里,「啊」,他也不知道接着要怎么办,他下不了
台了。所以一个巴掌拍不响。人家是非人我了,你都不回应,他也讲不下去了。
他慢慢地看你都不谈这些,你的德行就能感动他,「哎呀,还是你有修养。」
结果她的仆人也跑来给她说三道四,她斥责她的仆人,然后把她的仆人带去给她
的大嫂道歉。大家觉得这么做好不好?「哎呀,好像太凶了。」大家要注意,不
要看眼前她舒不舒服、难不难过,这个姑娘以后是要当人家的媳妇的,她假如不
在其中得到教训,她以后吃不完兜着走。所以这个严格是对她的疼爱哟。
所以崔少娣这个调剂人情啊,自己都把榜样给做出来了。一年左右,她四个大嫂
说「五婶大贤」,被她的德行感动了,我们这些人跟她比起来真的不算人,叫「
我等非人」。这个过程中,
 楼主| 发表于 2021-2-7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从自己做起。我
们一直在强调,「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为什么人家会怨我们?自己做得
不好,还硬要求别人。人家表面上吞下去了,内心不服:你又好到哪里去?五十
步还笑我百步。所以真能「正己」,那个「化」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不是刻意的,自自然然就感化别人。而「正己」这个心态非常重要,一定先好
好做好自己,不然我们的精神都耗在看别人不对,或者是担忧别人、指责别人,
精神统统都耗在这里了。不如好好把自己做好,带动家庭的德风。所以时间一定
要用在对的方向、有意义的事情上面。这个是第二个心态。
第三,我们说「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教孩子就是家庭的大事,而之
前我们跟大家交流到,第一个,我们对孩子要有信心。不管他现在什么情况,我
们坚信「人之初,性本善」,而且还要用真诚的爱心跟耐心来带领孩子。第二,
恩威并施。其实在这一些道理当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得到,我们为什么叫中华民族
?这个「中」字就时时提醒我们:做事不可太过,不可不及,要适当。只有恩、
只有疼,没有原则、没有威严了,这孩子爬到你的头上去了。只有威严都没有亲
情的爱护,那孩子看到你吓得半死,都想着「哎哟,赶紧离开这个家」,那又太
过了。包括我们要跟大家谈的第三点,悲智双运。你不能只有慈悲,你还要有智
慧,不然慈母多败子哦。你很爱他,都没有智慧去教导他,孩子恃宠而骄,就错
了。
这个恩威并施当中,我们看这个「恩」,就是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的爱、对他
的关怀。像我父亲,很威严,不怎么笑的。结果我发现,我爸爸等我们都成人了
,他当外公的时候,笑容变很多了,都在那里含饴弄孙。我在那个时候真的很感
动,感动什么呢?原来我爸爸不笑是为了我们不笑。对啊,你一个家里面得有人
唱白脸,有人唱黑脸,才能震得住孩子不造次、有规矩。等孩子都成人了,这个
教育也告一段落了,这个时候就可以笑一笑了。父亲这二十多年就为了孩子、成
就孩子,他不敢放松啊!这是「威」。
而这个「威」,绝对不要误会,好像是很凶叫「威」,错了。「威」包含「道德
之威、暴察之威、狂妄之威」,这个「道德之威」是以身作则。有这个威,我们
就感觉父亲在我们心目当中是非常崇高的,我现在都觉得我爸的优点我还差得很
远,都没学好。能这样想,这个崇敬自然就提起来了。
而这个「恩」,也表现在很多生活细节当中,父亲非常地体贴入微。上一次跟大
家讲,我爸爸汇钱给我,大家记不记得?一心一意,这么细腻的心,都是为了不
让我难受。而且我爸爸还跟我讲:「在爸爸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你好好去历练。
」我爸的意思就是说,「只要我还撑得了,你白白花掉我很多钱,我还是会咬着
牙挺过去。」可是你看,父亲越是这样的心,我们就越谨慎,心想不能再给父亲
添麻烦了。所以告诉大家,我只要过那一次钱而已,你们不要觉得我是以前常向
我爸要钱。
而且在我的记忆当中,虽然父亲很有威严,但是隔一段时间就会对我说:「来,
带你出去走走。」我很高兴,但表情还不能表现出来,然后一上摩托车,坐在我
爸爸后面就偷笑,很高兴。抱着我父亲的肚子,哇,感觉到爸爸的体温,很欢喜
。这个就是有「恩」,有那种亲情。开车有时候就到朋友家,有时候到亲戚家,
然后我爸爸就会说:「这是我儿子。」我当下感觉无限地光荣,抬头挺胸,而且
你当下会有一种责任感,哦,你看,你出去就代表你爸,你可不能给你爸丢脸。
这个是跟大家交流恩威并施很重要。而这个「威」里边除了德行的风范,它还包
含父母一定要讲求原则,不然孩子予取予求,他就会越来越放纵了。予取予求宠
坏了,父母就节节败退,不知道怎么去应对了。至于怎么讲原则,我们下一节课
再跟大家交流。
好,谢谢大家。
二一年五月十九日
课程研讨(十一)
蔡老师:大家好!
我们上一节课跟大家谈到「父子有亲」这个部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上课的内
容,请大家就哪一段话或者哪一句体会深的,跟大家交流一下。陈学长。
陈学长:老师好,各位学长好。老师,不好意思,我体会比较深的不是「父子有
亲」的部分。
蔡老师:没关系,这几节课的都可以。
陈学长:老师在前几节课有提到,用心如镜,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安于当下。老师
有讲到「过去勿留滞,未来勿将迎」,那用心如镜就是境来不拒,境去不留。那
末学现在有个疑问,就是人往往在事过境迁的时候都会不再执着那个境界,不是
那样的人事物了。可是往后遇到类似的境界的时候,往往那个心念,或是那个思
想又重复了以前的模式。所以想请问老师,到底应该如何察觉自己是不是还执着
在那事相上,或者说事过境迁自己是否真的已经完全不着相了?
蔡老师:好,谢谢。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就是我们可能遇到一些情境的时候,
之前的影像会浮现出来,类似的一些经历会出现。那出现的时候,我们心里的情
绪起伏大不大?假如起伏很大的,那就代表之前的那件事看起来是忘了,事实上
没忘,还是很在意,在心理上这一件事没有释怀。所以放下的前提还要看得破,
然后才放得下。
所以之前这一件事情我们有没有用理智去反思自己,去包容,去宽恕?真的心情
调整好了,不把这件事再挂在心上了,那个才是真正放下来了。还掺杂难过、怨
恨,遇到事它还是会再来。
所以确实就像师长说的,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我们假如真的把这些心态变成我
们处世的态度,没有事情放不下了。感恩每一个境界了,想到每个人、想到每件
事,都是感激他对我们人生的启发,不可能会情绪波动了。
所以这个明理很重要。懂得转念,转自己的心就是功夫。把这些情绪转成感恩他
,不记恨,不埋怨。把这个心转成「反求诸己」的心,转成明因果的心,「种瓜
得瓜,种豆得豆」。他为什么找我?那是我造成的。我之前没有这样对他,他今
天也不会这样来对我,所以就释怀了。甚至于你更有胸襟气度,
 楼主| 发表于 2021-2-7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这一生跟他
有缘,那不只要化掉这一段不愉快的缘分,还要借由这个缘分变成一个殊胜的机
缘,让对方因为接触我们了,对于传统文化产生信心。他本来是对我们不满、对
我们刁难,我们统统包容接受,还以一颗真诚慈悲的心对他,不只不计较,还成
就他,那他会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有修养的人!就转了。不只把这个恶缘
转掉,还成为善缘。
就像跟大家讲的,「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这一句话很重要
。唐朝宰相娄师德就有唾面自干的修养。人有这种修养,任何境界来你都不会难
过,甚至会高高兴兴接受考试,叫「欢然受赐」,接受别人的考验。然后说:「
来,放马过来。」有德了,不动怒了,不被境转了,就能转境,就能表演修养让
人感动。
当然了,假如以前的事情又浮现出来了,也不要懊恼。整理整理自己的心,调整
调整心,赶紧提起「不怕念起,只怕觉迟」的态度。慢慢的,正念常常提起来,
就淡掉了。然后你心胸又开阔了,就化掉了。你不要到时候有这个念头起来了,
你就自责老半天,又在浪费精神跟时间了。徐学长。
徐学长:感恩老师。
这几天的课,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说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有很大的影
响。我分享一下我个人的一个感受吧。我没有学传统文化以前,像老师说的,是
重利轻义的一种人生观。那个时候就是说,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多赚钱,觉得
赚了钱能满足欲望,能享受生活。后来发现这样的生活并不快乐,但一直也没有
找到一个很好的方式,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人生走了很多的弯路。后来学了
传统文化之后,才发现这样的人生是不快乐的。然后我就按照经典的要求,就是
说按照一种义的生活方式,凡事遵循一种道来做,每天过得不再患得患失了。谢
谢。
蔡老师:徐学长,当您有钱了,就在物质上算是比较富裕了,您那时候为什么觉
得不快乐呢?
徐学长:因为,欲是深渊,人是没有满足的。我记得我刚大学毕业两年就下海经
商,我记得在一九九四年,我赚了一百万。当我赚我一百万的时候,我想啊想,
想得更多;当有更多的时候,我想更多更多了。人每天都在患得患失当中,做了
很多不该做的事情。现在想想,真的很惭愧。
蔡老师:您那时候觉得累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要这样继续下去吗?
徐学长:一开始的时候没有感觉,因为很快乐嘛,因为赚钱挺快乐的。当时有一
个错误的价值观,就是社会衡量一个人成功不成功的标准就是你有没有钱,富不
富有。当时在很多人看来,我是一个很幸福的人,因为有钱嘛,可以做很多很多
的事情。比如说,对家人,对父母来说,可以给买房子,可以带他们出去玩儿。
反正在物质上满足吧,那个时候就是没有用心去孝养父母,只是说在物质上去满
足父母的需求,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对个人来说,就是要吃好的,穿好的,玩
好的。我记得我那个时候赚了钱之后,我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去旅游。如果某
个地方我没有去过,我肯定设一个分公司,然后我就到那儿玩去了。
后来我学了传统文化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叫「德不配位」,「伦常乖舛,
立见消亡」。在我的个人经历中,有很多点化我的事情,但我感觉不到。比如说
,我在哪儿看到一块表,我要不买,我肯定睡不着觉。或者我看到一件很贵的衣
服,我不买也不行了。后来学了传统文化之后,觉得非常惭愧,我觉得这些钱没
有用在好道上。我曾经在困惑的时候,我就想,钱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怨在钱上
,后来我又明白了,不是钱的问题,钱没有错,是我用钱用错了地方。
然后,就是当我明白这些道理之后,我就开始格物,就从自身做起嘛,然后把这
些东西都用在弘法利生上,后来我就发现这时候很快乐,每天都睡得很踏实。
蔡老师:好,我们掌声谢谢徐学长。
我们看徐学长的分享,也在证明物理学,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相同的。一个人当
她觉得花钱可以买到快乐,等到她觉得这个不是真正快乐的时候,她那种觉悟的
力量也会很大,所以叫「浪子回头金不换」,就是人一觉悟的时候那个力量非常
强。徐学长的经历也是让大家了解到,就是我们看到人家在买好的房子,在过好
的日子,我们不要看到这个就觉得人家不好,或者否定人家。凡事要看到人家的
心境。
为什么开始赚钱很快乐?因为还是有那一份道义,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我们对
人,要能看到她的存心,不要只是在行为当中去比较,「哎,我们今天学习传统
文化了,孝养父母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啊,这样哪是孝顺」,这是错误的
。我们不能都拿着道理去讲人,这个就好像人家看到师父说「天生丽质」,你说
「什么天生丽质,是法相庄严!」那不是同样一个意思吗?人家当下能理解,就
能全心全意去做,这就是太珍贵了,她尽力了。学了道理啊,没学到圣贤人那种
精神,结果就拿着道理去要求别人。那不学还会感动,学了以后全部都是道理,
那就麻烦了。
所以人跟人贵在交心,要能看到人家宝贵的心境。再来,我们徐学长分公司设了
不少,有一句话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只要觉悟了,以前的路都没白走
,都是宝贵的人生经验,以后都能启发跟我们有同样人生经验的人。
许学长。大家现在不简单,一抽到都是笑得很开心。
许学长:谢谢老师。我只有一个问题,公公很爱抽烟,老师说「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我是这样去劝的,但是到现在他还是不
理也不变。那要用什么方法可以劝他老人家?
蔡老师:好,谢谢。
来,诸位学长,用什么方法比较好?你们要随时做好准备啊,可能人家就这么问
你,是吧?对啊,你们现在都看戏,看得挺高兴的,突然请你上来,到你了,怎
么样?人啊,学东西随时都觉得我就是那个当机者,学得最快。来,大家会怎么
给许学长建议?
某学长:去看得肺癌的。
蔡老师:你公公会跟你去吗?
某学长:会。
蔡老师:这个方法可以,但是不要媳妇自己带,最好要一个戒烟的人带他去,
 楼主| 发表于 2021-2-7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容易忘掉。
刚刚我感觉到一个氛围,就是我刚才说林学长是台湾来的,我与有荣焉,我感觉
磁场有点不大对劲,这个代表我们脑波有出现震荡。我们大陆的学长,我们都是
血浓于水的中国人,怎么称赞台湾,你们好像有点那个?「见人之得,如己之得
;见人之失,如己之失「哦。还会感觉有点怪怪的,自我太重了哦,把大陆跟台
湾分得太清楚了,这是要不得的啊。
当然大家也体恤我,我一时高兴,也没顾及你们的感受。但是,大家要了解,有
前提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够理解,他怎么这种情绪反应?每一个情绪是果,有
没有因?有啊。可能你了解那个因的时候,你非常能接受他的反应。为什么?因
为我到海口去,有一个当地的朋友跟我讲:「蔡老师,你是我见过的第一个台湾
的男人不找女人的。」所以我感觉我们台湾同胞走到哪里都不能再给宝岛丢脸啊
。大家能理解我的心情吗?所以刚才我很高兴,哎呀,最起码给这一块土地争光
了。所以是有这个前因,我的反应才会这么激烈。所以,以后大家面临别人情绪
很激烈,你首先不要在那里计较,「哎,他怎么这样对我?他怎么这样夸张?」
他有原因的,OK?这叫体恤人情,调剂人情才能发明事理。
来,还有没有学长觉得戒烟还有另外要补充的?栾学长,他可能是过来人。
栾学长:哎,这事应该问我,他们都没有经验。因为我是吸了二十年烟然后彻底
戒掉了;喝了二十多年的酒,然后也彻底戒掉了。所以这个经验很重要。刚才那
位学长要给公公戒烟,首先要告诉她不要太着急,因为急了会有危险。吸烟吸久
了,身体会有这样的一个习惯,如果突然戒烟的话也是不好。我戒烟的时候在家
里不能起床,应该是足足一个月,因为我当时决定戒烟的时候马上就戒了,从此
以后一口烟也没有吸,有点儿着急。再有,应该懂得抽烟的害处,我觉得给他讲
清楚,非常重要。因为当时一个老教授给我讲吸烟极其地有害处,我当时就决定
再也不吸烟了。
蔡老师:您之前二十年都没有人跟您谈过吸烟的害处?
栾学长:谈过。
蔡老师:那就是这个人谈的力道比较强。
栾学长:对,所以我想用十秒钟跟大家去分享一下这个力道,好不好?关于吸烟
他给我讲过一句话,我觉得非常重要,他说:「现在的科学发现,烟草中最重要
的毒素不是尼古丁,不是焦油。二百五十多种毒素当中最弱的一种,就是尼古丁
。」就是连那个烟卷外边那个纸的毒都要比尼古丁的毒素大,因为这个纸它生产
的时候不是按照食品的标准生产的,它里边有很多化学元素,燃烧之后对身体有
极大的害处。」所以当时我听了之后,我决定不再去以身试法。
再有一点,我觉得和环境有关系,经常到一个好的环境,大家都不吸烟的地方,
会慢慢让这个习惯变淡。如果身边都是你给我一支烟,我给你一支烟的话……
蔡老师:环境也很重要。
栾学长:环境非常重要。当然还有很多,我觉得再一个,爱心很重要,不要总去
指责他。刘芳总裁也在讲,她爱人吸烟,她从来没有指责过,爱人就慢慢有一点
儿愧意。如果经常有人指责你的话,就会有逆反的心。我就说这些,不耽误时间
了。
蔡老师:所以这个劝还是要有一个过程,然后也是让当事人觉得我们都在替他着
想,慢慢地有一个感激、感动,有一个愧意上来。而我们劝人很重要的一点,劝
完要放下。假如劝着劝着,我们在不耐烦了,「我都讲多少次了,还不听」,慢
慢地我们的情绪就带上来了。所以劝人得要耐心,劝完就不挂碍了,不然那个控
制、情绪慢慢就酝酿起来。
而大家也不要觉得劝人一次、两次、十次他没反应叫没用。是不是没用?是还没
到。就好像我们今天推一个东西,你力气一直加加加,它没动,难道没效吗?有
效啊。只是还没有突破它的什么呢?静摩擦力。等到突破了它的静摩擦力,它就
动起来了。每一个人的状况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可能要劝一百次才劝得动,有些
人劝十次。结果你看人家劝十次劝动了,然后就骂你先生:「你看人家劝一下就
动了,你都不动。」不要比较,真心、耐心去做就对了。但是人往往耐心不够,
「行百里路半九十」,明明再一次就成功了,哇,放弃,前功尽弃。
不只劝人是这样,我们从事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是这样。有句话叫「败后或反成功
」,一个人做事情好像失败了,但这很可能就是最后一次失败,下一次就「否极
泰来」了。在那个时候放弃,就很可惜了。「故拂心处莫便放手」,不如意的时
候不要马上就放弃了。有一句话大家都很熟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
一村」。为什么要有山重水复的考验?看我们是真心还是假的。真心现前境界就
转过去了,转不过去都是心还没达到功夫。为什么?因为本来人生就没有任何障
碍,「事事无碍」是真相。所谓的人生有很多挑战、有很多障碍,那是不明理。
我们会觉得它是障碍,是我们一定要这样走,它挡在那里,你就觉得它是障碍。
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所以障碍来自内心的执着,我一定要怎样怎样,
他一定要怎样才行,这时候障碍就来了。
大家了解,人生有两个最重要的东西,统统是从内心自自然然产生的,一个叫智
慧,一个叫福分。福田靠心耕,智慧也是靠心流露出来的。有执着了,福报跟智
慧都受障碍。没有执着了,无碍。所以今天这条路不通了,你走另外一条路嘛。
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把你的福报障碍。
所以大家看很多事情要从整个大局去看,不能只从我是哪一个地方的、我的感受
、我的好恶看事情,看不清楚。师长的一生给我们表演事事无碍,一切福田,一
切智慧,不离方寸,不离这一颗心就对了。
我怎么讲这里来了?抽烟的事,我们劝人觉得有障碍,问题还是我们自身的心态
上。大家有没有觉得理是相通的?抽烟跟「事事无碍」还是相通的。好,谭学长

谭学长:老师好,今天老师讲到了,「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崩地裂。
」我的体会是,只要我们真的是处处替别人着想,我们自己的念一转,
 楼主| 发表于 2021-2-7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身边
的全部人都会跟着转。
蔡老师:依报随着正报转。谢谢谭学长。我们学长讲今天讲了哪一些,结果我们
说:有吗?今天有讲吗?那这个学长就提醒我们,哎哟,人家上课都这么专心啊
,我们差距很大,就更督促自己。所以大家这么分享自己听到的、感受到的,就
达到《大学》上讲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也是「见人善,即思齐」。李
学长。
李学长:谢谢老师,谢谢同学。非常喜欢这个氛围,特别是第二节课教学相长和
大家相互的切磋。今天早晨在读《大学》的时候,读到一句话,「如切如磋者,
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确实,修学就是需要有这么一个场,大家互相
切磋。
刚才戒烟的那个事情,我补充一点。我是不抽烟,可能没有发言权。但是一个月
前去意大利考察,遇到了意大利非常著名的一位世界奥运滑雪冠军,那天他姐姐
去世,他就一直在摇头,说:「我这个姐姐就是不听劝。」我说:「怎么了?」
他说:「得了肺癌。」我说:「什么原因?」他说:「就是因为吸烟。」他父亲
、母亲的去世,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我说:「是啊,我也劝过。」
我是不喜欢抽烟,也闻不惯烟味,但是劝很多朋友戒烟的时候,人家说,抽烟谁
说短寿的?长寿的不也很多吗?邓小平还活到九十多岁呢!所以我也无话可说。
最后我也问他:「这个烟,烟真的能让人短寿?」他说:「最近世界卫生组织有
个调查,抽烟会缩短八年的寿命。本来应该活到九十八岁了,结果活到九十岁,
所以这个调查能回答很多人说的『抽烟也有长寿的』,就是那个人他本来不止这
个寿命。」
蔡老师:我们李学长提到,抽烟会少活八年,但是我们劝家人讲到这里的时候,
下面怎么讲呢?「爸,我们都希望您越长寿越好,我们才有更多奉养您的机会。
」就是要表达,不是拿个道理给他而已,顺便表达我们的孝心。当然现在人重视
科学,上面举的这些数据,对他们启示也会比较大。
其实这一个道理再把它延伸,就像我们今天谈的财富的问题。这个人奢侈,为什
么他还这么有福?这个人很节俭为什么他这么短命?同理可证,他节俭了短命,
他假如不节俭,更短命。他有钱了,他这么奢侈为什么还享福这么久?他假如不
奢侈了,更久。大家要了解以前的人,你看当国王的、当皇帝的,那个福报有多
大?但是他把它挥霍了,就减少很多了。问题是福花完了,可能受罪就太长太长
了。这一些得要明白,他就更有警觉性了。
最后,这里有一个学长提出的问题,我们一起看一下。
您曾经说过在斥责学生的时候,骂到自己都掉眼泪。不过不是气得掉眼泪,而是
自己的言语觉得正气凛然,自己都被自己感动得掉眼泪。请分享一下,自己能被
自己感动吗?
好问题。第一个,我们在讲话的时候,比方说讲《德育故事》,整个心就是完全
地跟这个人的风范结合在一起,所以讲着讲着,他的风范就感动自己的心,就会
流眼泪了。我们自己讲《德育故事》都感动不了自己,怎么感动别人?言语是我
们的心声啊。所以在跟孩子讲这个道理,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被这个道理跟故
事感动了。而人真正依教奉行,真正觉得今天没有白过,这几年没有白过,有时
候坐下来想想,「哎呀,这几年无怨无悔啊」,觉得没有像以前那样虚掷光阴,
自己蛮欣慰的,这就是被自己感动了。
下一个问题。
这两天在看电视剧《孔子》时,对老子和夫子的对话很有印象。老子在谈话过程
中主张道法自然,夫子主张礼乐治国,并提到「奋争」一词,请问是否可以理解
为:老子和夫子虽表达方式不同,但本体道理有相同之处?
「奋争」其实就是努力奋斗,尽心去做。这个就是夫子的精神,「知其不可为而
为之」。老子谈的其实就是让我们体会到,人事会变迁,整个大环境也会有成、
住、坏、空,所以这些循环,人要能释怀,不要去执着,不要去贪。不要等它变
了,我们因很难接受而痛苦。
我感觉,老子《道德经》跟孔子《论语》是完全不冲突的。大家注意,片中的老
子不代表真正的老子,所以,大家看影片的时候要保持冷静哦。那个老子是写剧
本的人自己的老子,OK?所以,我们看整个《道德经》才看得到老子的境界。
其实,儒家跟道家在我们几千年的历史中做了很好的配合。在这个盛世的时候,
儒家治世、治国,儒家的学问起来了。当乱世的时候,读书人没有办法去入世,
时节因缘不成熟,这时候就叫他放下吧,无欲吧,别挂碍了。在修学当中,老子
特别注重内在,要把这些欲望去除,内修的功夫在《道德经》里面讲得非常好。
然后整个家庭怎么做啊?每一个本分怎么落实?儒家讲得也很清楚。所以这两个
其实是相互配合得非常好。
你看老子都是提醒,不要沾染欲望,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老子那些教诲是对人,你这么做,对他的整个私欲都会有影响,
特别细腻。而《道德经》里面其实也有那种胸怀天下的爱心,「圣人无常心,以
百姓心为心」,他也是时时都念着百姓。我们深入经典,就知道圣人的胸怀。
那今天就跟大家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二一年五月十九日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
 楼主| 发表于 2021-2-7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 10: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