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82|回复: 0

[学佛交流] 寿命不是定数,天天都有加减乘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7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寿命不是定数,天天都有加减乘除!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九百一十八页倒数第四行,这第六段,「谕离恶劝修」,分四个小段,第一个小段,「离恶行善」。请看经文:  【若曹当熟思计。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  经文里面的话,字字句句含义非常的深远,一个字都不可以疏忽,要用心去体会,要认真努力去学习。这一段经文只有四句,一句四个字,念老给我们做的批注不长。末后这一段「普劝,止恶从善,求生极乐」。『若曹』,这是古时候的语言,就是现在人所说的「汝等」,你们,通常讲你们,大家,就这个意思。『熟思计』,就是常常说的深思熟虑,要多想想,细心的去观察。  下面把这些众恶都给我们说到了。经文紧接着前面所说的。前面说的非常重要,罪恶要是满盈了,灭寿夺算,寿是寿命。寿命实在讲是有一定的。我早年在洛杉矶讲经,听众当中有一个道友,算命算得准,算得好,翁阳春居士,虽然他有残疾,行动不方便,要坐轮椅,但是头脑很清楚。因为是同参道友,所以讲完经之后,就有很多同修围着他,请他看相算命。我在那边住了一段时期,跟他很熟,他也问我的八字,给我算算命,真的寿命只有四十五。四十五岁以后的寿命是延长的,佛帮助我们延长的。这就是断恶修善所得的果报。如果要造作恶业,寿命长的会减寿,寿命应该活到七十八十,四十五十就走了;要是作恶多端,严重的罪过,二十三十也走了。所以寿命不是个定数,完全在我们每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这是善恶因,会把寿命,把福报,把聪明智慧,天天都有加减乘除,不是定数。如果是定数算得很准的,那就是说,你这一生日常生活当中,没有什么大善大恶,平平常常,那就被他算定了。
《了凡四训》,了凡先生的命也被那个孔先生算定了,非常准确,每一年,他收入多少,他考试能考到第几名,一丝毫都不差。所以他就非常相信命运,非常相信,于是乎他什么都不想了,他说想了没用,干脆什么都不想。跟云谷禅师在禅堂里头,坐了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念头。云谷禅师很佩服他,说你功夫不错,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念头,这普通人做不到,问他怎么修的。他说我没什么功夫,因为我的命被孔老先生算定了,这些年来丝毫不差,所以想也没用,干脆就不想了。云谷禅师听了哈哈大笑,我以为你是圣人,原来你还是个凡夫。圣人是什么?圣人不动念,不起心不动念,凡夫起心动念。了凡先生不起心不动念,不是功夫,相信命运,起心动念也没用。云谷禅师再教他,真有命运,命运可以改,不是一成不变,你念头善,命就变好了,造作不善,命就变坏了,天天都在加减乘除。他听了云谷禅师一番开导,明白了,觉悟了,下定决心断恶修善,在佛菩萨面前许愿,做三千桩好事。到第二年去考试,果然名次不一样了,孔先生算他这次考试第三名,他考了第一名。这才真正相信命运是随着念头转的。  这个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前面这段经文,讲到罪恶满盈,叫罪极,造作罪达到极点了,上天,这不是佛菩萨管的,佛菩萨不管这个事情,上天管这个事情,你本来的寿命减短,缩短,该活到八十岁的,没到六十岁就走了。这种人在现在社会里头很多,你只要细心去观察。起心动念是意业。分为身、口、意,身造杀盗淫,口造作的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念头,起心动念贪瞋痴,这叫十恶。十恶统统都造了,很容易跟经上讲的罪造到极处了,那就是恶贯满盈,恶贯满盈你的命就改变了,寿命缩短,灾难现前,人也愈来愈愚痴,造作一切罪恶成为习惯了,无恶不造,不相信因果报应,认为宗教都属于迷信。现在这样的人多,所以社会灾难很多,真是天灾人祸天天都有。就在眼前,他完全没有感觉,依然如故,不知道每天都在折福,都在迷惑。心里面恶念很多,杂念很多,身心不安,富而不乐,贵而不安。这是现在的人间相,仔细观察,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些人,他将来的前途是三恶道,罪极重的,无间地狱;轻一等的,饿鬼;再轻一等的,畜生。  三途很可怕,前面我们读过,念老引经据典告诉我们,佛在经上常说三途一堕,你不小心掉到三途里去了,就是饿鬼、地狱、畜生,要经历多长的时间,你才有机会再得人身?佛说的,五千劫,不是五千年,不是五万年,五千劫,就算小劫,那个数字都算不清。一个小劫,经上讲得很多,我们就用一个增减,佛告诉我们,人的寿命一百年减一岁,这叫减劫。我们现在是减劫,一百年减一岁。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人寿平均一百岁,一百年减一岁,世尊距离我们二千五百年,也就是说一百年减一岁,现在是减了二十五岁,现在人的平均寿命七十五岁。一个世纪减一岁,减到十岁,这是最短的。从十岁再每过一百年加一岁,加到八万四千岁。从八万四千岁减到十岁,十岁再增加,增加到八万四千岁,一增一减,一个小劫,小劫。二十个小劫叫一个中劫,四个中劫叫一个大劫。我们就算是最小的小劫,五千个小劫,你才有机会从三恶道出来!你要懂这个,知道佛说这个话不是假的是真的,你才知道可怕,三途不能去!去了之后不容易出来,愈迷愈深。我们日常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不要注意?还敢胡作妄为吗?  净土法门是没错,易行道,往生必须要身心清净,信愿持名才能得生,平常要不用功,临时你哪有那么好的运气,临命终时遇到善友劝你,一劝就听,马上就忏悔改过,念佛往生?真的不是假的,亿万人当中难得找到一个。所以千万不要侥幸,看到经上讲的,经上是讲得没错,恐怕你不是那个根性。所以我们一定老老实实断恶修善,净宗念佛。  我们持戒,我只立了五科,我们只把这个守稳了,戒律就算不错了,有资格往生了。这五科第一个是净业三福,这是根,根之根,戒律的根之根,不能不知道,因戒得定,因定开慧。释迦牟尼佛给出家、在家弟子制定很多戒律,都从这个根本生的,戒律很多,持诵都不容易,我们找到根本这几条,这三条。三福,第一有四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四句做到了,就是佛经上常讲的善男子、善女人,这四句没做到,经上的善男子、善女人,你没分,不是说你,这个我们要搞清楚。四句做到了叫当之无愧,我们符合这个标准,人天福报,上品十善,生天;中品十善,来生还得人身;下品十善,到阿修罗道去了。阿修罗道,堕到那一道很容易造罪业,为什么?他贡高我慢,目中无人,所以非常容易从阿修罗堕三恶道,这很可怕。所以人天两道稳当,要认真把这个戒的根,「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就入佛门了,在家弟子。佛对在家弟子的要求,要受持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这讲佛法僧,佛法僧的实质是什么?是戒定慧,佛是智慧圆满,法是经教,僧是出家人。皈依佛,佛是我们的老师,要跟佛学;皈依法,法是经典,佛今天不在世间了,经典还留在世间,我们要读经、要觉悟;僧是出家人,出家人,真正具足戒定慧的出家人,我们的经教要跟他学,要请他来指导。佛教自始至终是教育,不是现在一般世人所说的宗教,一般人讲宗教跟迷信划了等号,认为宗教都是迷信,佛法不迷。佛这个字的意思,就是觉悟的意思、智慧的意思,智慧是本体,觉悟是起用,它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觉悟的,我们要认识清楚,不能搞错了,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皈依三宝,六祖惠能大师给人主持三皈,他不是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念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觉正净,他念这个,为什么?惠能大师那个时代,佛法传到中国大概七百年,为什么把佛法僧改成觉正净?肯定出了问题,大家着了相,不重实质重形象,这个错了,形象固然重要,形象的作用是什么?是帮助我们、提醒我们觉正净。觉,佛做代表;正,正知正见,法做代表,于经教不相应的,邪知邪见,不能不懂,不懂,我们学佛全走错路。三皈是我们学佛想成就,分分秒秒都不能离开,离开就走向邪道,就走向弯路了。我学佛,章嘉大师早年告诉我,要依觉正净。  具足众戒,这个众戒是指一般讲的三皈五戒十善,出家有沙弥律仪、比丘戒、菩萨戒,是指这些。这些戒律你在哪一个层次,受哪一种戒律,就好像有小学的戒律,有中学的戒律,有大学的戒律。不犯威仪,威仪是规矩,一定循规蹈矩。再说得清楚明白一点,我们思想言语行为,要给社会大众做榜样,威仪就是榜样,这叫行道。古时候社会安定,每个朝代都有一段一百年到一百五十年,长治久安,我们称它作太平盛世,每个朝代都有。怎么成就的?做榜样的人多,佛门弟子做出佛的榜样,释迦牟尼佛学生的榜样;儒家也学会了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榜样,他们的思想言语行为,不能违背伦常道德,要把伦常道德,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出来给大家看。  所以在这些年来,我劝同学们,真正学佛,最简单的修行方法,内断贪瞋痴慢疑。贪瞋痴大家懂,慢是傲慢,傲慢跟瞋恚常常连在一起,容易发脾气,脾气太大了会到地狱去,这个不能不知道。痴是愚痴,想法、看法、言语、行为与经典违背,自己不知道,这是愚痴,看到别人过失,看不到自己过失,痴,愚痴。疑,怀疑,最重要的对佛菩萨怀疑,对圣贤怀疑,这就大错特错。为什么?因为你有疑,你什么都学不到,纵然有高明的大德,你遇到了,你也学不到,为什么?你对他怀疑,你不相信他,这都不能不知道。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0 11: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