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78|回复: 0

[其它] 净公上人关于十念的讲记敬摘点滴202126212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6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十念的讲记敬摘点滴


...,至少一年有三次、四次,回国去就看他,向他老人家请教。
  这个老人实在讲也是给我们表法,在这个大时代,要注经就用他这个方法,集注。集经论、古大德的注疏来注经,这要有时间多看,真叫广学多闻,你不看你怎么找得到?一部经里头只找几句,他用了八十三部经论、一百一十种祖师的著作。我去拜访他,到他家里,房间不大,只有我们摄影棚一半大,一张床,一个桌子,写字的桌子,房间很小,空余的地方堆的这些经书、参考书。我很惊讶,说你这些书从哪来的?你怎么会找到这么多东西?三宝加持,有人知道他注经,替他搜集这些资料。资料一来赶快看,里面有这个东西的时候,赶快用红笔画起来,做记号,采用。晚年身体并不好。我们见面非常欢喜,在那个时代,在国外讲《无量寿经》,讲这个本子,只有我一个人,在国内就他一个,没人讲、没人学。所以我们就变成好朋友了,志同道合。
  我用的这个经本,是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传给我的,他曾经在台中讲过一遍。简单的注解,段落勾出来,就在经书旁边空白的地方,注解写在这里头,叫眉注。这个本子很多人没看到过,老师往生,我把这个本子印了一万册,在海外流通,二、三年之后才在台湾流通。这个本子,李老师的眉注我讲过十遍。念老这个注解,我是前几年,我八十五岁,四年前,八十五岁清明节那天,我把一切经都放下。《金刚经》上所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华严》没讲完,不讲了,舍掉。发心专讲《无量寿经》,一年讲一部,活一年就讲一部,活十年讲十部,其他的统统不讲。我提倡一部经,一句阿弥陀佛,专修专弘。学校请我讲经,我也讲这部经。
  马来西亚建汉学院,汉学院有儒释道,印度尼西亚回教大学也有汉学院,也是培养儒释道的师资。所以我有机会的时候,在学校里头讲一次,学校的正式课程。印尼回教大学是国家办的,国立的,有学位,这是好事情,出家人也有机会到这边去拿博士学位。我们希望把中国传统教育里面这些教育的智慧、理念、方法、经验,能够告诉大家,我们要把它恢复起来。教学一定要以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做目标,真正培养传统文化教学的师资,这在现前比什么都重要。
  为什么要学这部经,把其他的全部都放下?这底下说,「唯本经持名一法,乃易行道,人人能修」,就为这一句。其他的法门不是每个人一生能成就,真难。只有这个法门,你看,海庆、海贤,跟海贤法师的妈妈,一生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三个人都成就,不是一个。都是自在往生,最后告诉大家我走了,就走了,真走了,不需要人助念。知道佛来接引,带他走了,永远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十法界。这个我们要牢牢记在心里,要认真努力赶上,我们不能落后,我们有信心可以赶上。在这部经里面,我们对西方极乐世界有相当程度的认知,无论在理还在事。看到这三位善知识给我们表法,信心坚定了,再不怀疑了,自己有愿心,自己感觉到我有把握往生。我也要求自在往生,不需要别人助念,这是真往生,助念不一定真往生。这是真的,人人能修。
  《大势至圆通章》里面有这两句话,「净念相继,自得心开」。这个地方没有完全引用,原文是,「忆佛念佛」,忆是心里头念,念是口里念,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现前是现在,清净心现前,佛就现前,你就会见到。自得心开,智慧开起来,信心坚定了。大势至菩萨在最后讲念佛的方法,说得非常简单、非常扼要,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前面一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八个字。都摄六根教我们放下,眼从色尘里头收回来,耳从声尘里面收回来,六根不要向外缘,向外缘生烦恼,统统收回来,不缘外,缘内。内是什么?内是阿弥陀佛,起心动念想阿弥陀佛,眼看阿弥陀佛,耳听阿弥陀佛,鼻闻香,供佛的香阿弥陀佛,六根都用在阿弥陀佛上。净念相继,净是清净心,念是一个念头一个念头相继不断。这些时候我常常提到贤老和尚九十二年佛号不断,这叫净念相继。他没有欲望,没有名利,名闻利养统统没有,非常单纯,万缘放下。愿意吃苦,愿意持戒,每天的日子欢欢喜喜,非常充实,一天也没白过,做出榜样给大家看。所以他的果自然是自得心开,自然是感应弥陀现身,佛给他的加持,佛给他的信愿,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即凡夫心,开佛知见」,我们没有证得圣果,小乘须陀洹也没证得,这就是凡夫。确实开佛知见,念佛就是佛知见,你真正相信,真正肯念。
  「至於根器浅者,但能至心信乐,愿生彼国,乃至十念,临命终时,蒙佛摄受,便生极乐。」这是告诉我们,根机浅的,像我们现前这种程度,但能至心信乐,我们要认真去想想,我有没有做到这四个字?至心是真心,也就是专心,一心专注叫至心。真正相信,乐是喜欢,喜欢净土宗这个法门,喜欢《无量寿经》,喜欢阿弥陀佛,喜欢这一句名号,这信具足了,你有真信,没有怀疑。接著愿生彼国,我真正想在这一生生到极乐世界,我到极乐世界学成功了我再来。这个愿好,这个念头好。再来是什么?叫再来人,菩萨,不是凡夫。再来不是为自己,是为度众生的,是为帮助众生,成就众生。大乘教里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一个人想学,一个人肯学,也不会把他放弃,也要成就他。大乘菩萨愿,希望我们能有这个愿心。念佛功夫,真正有信、有愿,就取得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往生极乐世界的品位,完全是自己念佛功夫的浅深,不是多少;换句话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3 08: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