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73|回复: 1

[其它] 净公上人往生论讲记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3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往生论讲记


往生论讲记  (第一集)  1994/10/2  美国达拉斯  档名:06-002-0001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昙注节要卷上】

  这个经题也称作「往生净土论」,又称作「往生论」。这个题目当中第一句是经题,《无量寿经》,这部经我们同修都念得很熟,也曾经听过很多遍,这是净宗的第一经,因此题目我们就可以省略了。「优婆提舍」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议论,或者翻作论议,我们简称为论。由这个题目来看,明显的告诉我们,这是《无量寿经》的批注。在古代,这些大菩萨、阿罗汉,有修有证之人,给佛经做的一些批注是决定相应的,也就是说他的批注就是佛的意思,一丝毫错误都没有,这样的批注可以流传后世而不能够更改的,因为他注的是百分之百的可靠,这样的注子才称之为论,就是优婆提舍。论有两种,一种叫释经论,就是解释经文的,依照经文一句一句来解释,像《大智度论》就是属于这一类的;另外一种叫宗经论,它并不是按着经文一句一句来解释,而是解释全经的大意,这一类的就属于宗经论,像《瑜伽师地論》这一类就属于宗经论。本论,诸位一看就明了,它是属于宗经论,它并没有按照《无量寿经》一品一品、一句一句的来解释,它是跟我们说明全经的要义。

  而它的重点是「愿生」,换句话说,天亲菩萨作这篇论文,最重要的是说明,他读了《无量寿经》之后得到很大的启示,他要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教给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由此可知,菩萨依照这个方法已经往生了,已经成功了,这一篇文章留给我们后人,做为想在这一生当中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修行最好的参考数据。因此我们对它非常重视,所以净宗的根本经论三经一论,这一论就是选的这一篇。所以它的宗旨就是愿生。这为什么说「偈」?这篇文章前面是偈颂,总共有二十四首,就像中国的诗歌一样,每一首四句,每一句五个字,属于五言颂,整个是二十四首颂,把《无量寿经》的要义都给我们说明白了,这个非常难得。

  「昙注」,昙是昙鸾法师,他是南北朝时代,是我们净宗的一位大德。但是他没有被后人选为净宗的祖师,也有不少人替他喊冤枉,因为他对于中国净宗的贡献,实在讲绝不亚于任何一位祖师大德,甚至于可以说他对于中国净宗的贡献是最大的,确确实实是第一个人。因为昙鸾法师在年轻的时候身体很衰弱,他的志向很大,他希望能够弘扬如来的大法,如果身体不好,寿命短促,这个愿望就不能成就。所以他最初他去学道,找道士,跟他学长生、延年益寿,学这些法术。以后遇到菩提流支法师,就向法师请教,他说你们佛门有没有长寿、长生的这种修行方法?法师就告诉他,你要真正想健康长寿,那你应该到佛门来,其它神仙寿命要跟佛比,相差太远太远了!

  于是菩提流支法师就把《观无量寿佛经》介绍给他,他读了之后非常欢喜,依教奉行。他将天亲菩萨《往生论》做了一个批注,这个批注在《往生论》里面可以算是权威的批注。注子很长,现在人喜欢简单,所以我们就节要,节录批注里面重要的这些开示,我们藉这个机会与诸位同修来研究,帮助我们念佛求生净土。《论注》有上、下两卷,上卷就是偈颂,下卷是论文,论文是解释偈颂的。这一次我们的时间不长,我们只选讲偈颂这一部分,下一次有机会我们再把卷下论文为大家介绍。现在请看第一段,我们用这个标示找这个文就便利很多了。

  「龙树菩萨云,菩萨求阿毘跋致,有二种道。一难行道,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毘跋致为难。二易行道,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即入大乘正定之聚。」龙树在佛门里面,他是有很高的知名度,中国大乘八个宗派都以他为祖师,所以他是八大宗的共祖;换句话说,中国大乘八大宗都是龙树菩萨传下来的。他曾经说过,菩萨求阿毘跋致,阿毘跋致大家也很熟悉,就是不退转,修行人要不退转,成就就快了。为什么佛说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原因就是退转。实在讲,我们进得少,退得多。不要看别的,想想我今天从早晨起来到晚上睡觉,这一天当中我念了几句佛号?几次想到佛菩萨?几次想到人我是非、名闻利养、乱七八糟东西?你就晓得了,可见得进很难,退很容易。所以菩萨道之难就难在此地。假如要不退转的话,从初发心到成佛,这个时间很短,不需要很长的时间。

  这桩事情我们在净宗经典里面看到,看得很清楚、很明白。过去也曾经跟诸位详细介绍过,佛在一切经论里面告诉我们,凡夫从初发心,这个初发心,初信位的菩萨,这是讲大乘圆教初信位的菩萨。从这个位次开始,我们都不算,我们没到这个功夫。初信位是什么功夫?佛说三界八十八品见惑都断掉了,所以他在断证的功夫上等于小乘的须陀洹,就是初果,等于小乘初果,大乘菩萨是初信位的菩萨。这个我们晓得,这佛常讲三不退,他已经得位不退,他决定不会退转来做凡夫。从这一天开始,要修三个阿僧祇劫。阿僧祇,我们现在所谓的天文数字。从前慈光讲座编的《十四讲》里面把阿僧祇数字为我们说出来,它怎么说法?我们中国人算数是万万为亿,万亿叫兆,用这个做单位,用兆做单位,万万是亿,万亿是兆,多少兆?上面是一千,下面是八个万,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一个阿僧祇。还要乘三倍,三个阿僧祇,这才能成得了佛,这么长的时间,三个阿僧祇,下面那个单位是劫,不是年,是劫。

  这就晓得,菩萨修行生生世世真的是退得多,
 楼主| 发表于 2021-2-3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得少。这不退转就快了,怎么知道它快?快到什么程度?大家念过《无量寿经》,念过《弥陀经》,阿弥陀佛在西方示现成佛到现在才十劫,你看阿僧祇跟十不能比,才十劫!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那些人大部分都成佛了。由此可知,阿弥陀佛成佛的时候,第一劫去往生的,现在成佛了,也不过是十劫。假如这第一劫去往生成佛了,第二劫还没有成佛,西方极乐世界的诸上善人人数应该是少数,不是多数。而经上明白的告诉我们,诸上善人那个数字无量无边阿僧祇说,这就是说明了西方世界成佛的人多,多过没成佛的人。由此可知,我们就能推想到,第一劫成佛了,第二劫也成佛了,第三劫往生的成佛了,第四、第五劫去往生都成佛了,阿弥陀佛成佛于现在十劫,第五劫去往生都成佛了,那么西方世界的等觉菩萨,那个数字才占一半,还不是多数。多数应当是第六劫去往生的也成就了,第七劫去往生也成就了。这样我们就恍然大悟,假如要是不退转的话,成佛从初发心修行到佛果,也不过是三劫、四劫,哪里要三个阿僧祇劫?

  诸位明了这个事实真相,你才晓得为什么菩萨求阿毘跋致。菩萨能求得到吗?许许多多菩萨求这个法门求不到,这是世尊在《无量寿经》上跟我们说的。我们今天遇到了,多少菩萨遇不到,这才知道我们是多么的幸运,这个因缘决定不能错过,错过了就太可惜了。我们这一生遇到,要是错过了,来生,来生不见得遇到,再来生也不见得遇到。彭际清居士讲,遇到这个法门是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一日,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这个阿毘跋致非常重要。也许大家要问我们,你为什么要念佛求生净土?你就可以说,我求生净土就是求阿毘跋致。因为不退转,那成佛就太快太快了。

  可是求阿毘跋致有两种道,第一个是难行道,这个很难,五浊之世,于无佛之时,就是讲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你要求不退转太难太难了!这是说明大小乘佛法里面,除净土法门之外,统统都是难行道。易行道,只有念佛求生净土这一门。但以信佛因缘,信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净土,为我们推荐净土。《弥陀经》上四番的劝勉我们求生净土,我们相信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话,相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是接引众生,相信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的赞叹,一切诸佛如来为释迦牟尼佛做证明,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这个佛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得到弥陀四十八愿的威神加持,便得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圆证三不退,入大乘正定之聚就是圆证三不退。

  底下一段说,「此无量寿经优婆提舍,盖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者也」,特别介绍这一部论的重要,这一部论的宗旨。这就是《无量寿经论》,它是上衍之极致,所以古德赞叹《无量寿经》是大乘当中的大乘,了义当中的了义。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善导大师讲,「世尊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这个话讲得一点都不错。菩萨所求的阿毘跋致就是不退,这一部论就是给我们说明不退的方法、不退的道理、不退之所以。

  底下介绍作这一篇论文的人,「婆薮盘头菩萨」,婆薮盘头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天亲,婆薮翻作天,盘头翻作亲。古时候也有翻作世亲的,世界的世,所以世亲跟天亲是一个人。菩萨出生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出生在印度。兄弟三个人,三个人都出家了。他的哥哥是无着菩萨,无着是八地菩萨,实在是了不起,地位比龙树高得多了,龙树是初地,无着菩萨是八地,他的弟弟就是师子觉尊者,这三兄弟都是出家的大菩萨。无着、天亲在印度知名度很高,几乎是无人不知。天亲非常聪明,在那个时候出家,他依小乘的僧团,他造五百部论。以后他的哥哥假装着生病,把他找来,找来之后,跟他讲大乘佛法,他开悟了。

  开悟之后,他非常后悔从前学小乘,所以他说他要忏悔,怎么忏悔?过去讲小乘讲得太多,舌根造了不少罪业,要把自己舌头割掉。他的哥哥就劝他,你何必呢?你过去用舌头说小乘法,现在你再用舌头说大乘法不是很好吗?于是乎他就回过头来修学大乘,又给大乘经造了五百论,五百部,这是其中的一部。所以号称为千部论师。由此可知,天亲菩萨的著作非常丰富,千部论师。他读到《无量寿经》,发现成佛的快捷方式,于是造这个论表明他自己的心愿,决定念佛求生净土。这位菩萨跟他的哥哥,无着、天亲,是法相唯识宗的祖师,他对于大乘的教义十分透彻,所以他读《无量寿经》,他的见解跟别人不一样。这一部论典文字虽然不多,我们要特别重视它,因为它不是普通人作的。他提出来念佛的方法也是妙绝了。我们今天常常讲,我们念佛的功夫不得力,为什么不得力?我们的方法不周圆,欠周。把这部《往生论》念了我们就明白了,跟自己平常念佛用功对照对照,我们这个念法跟天亲菩萨的方法一样不一样?为什么他念得很得力,我们念得不得力?

  所以菩萨「服膺如来大悲之教」,这个就是净土三经普度一切众生,这个真是慈悲到了极处。「傍经作愿生偈」,傍经就是依《无量寿经》,依《无量寿经》作愿生净土的偈颂,二十四首偈颂。「复造长行重释」,后面又有长行文解释它这个偈子,他大概也是怕后人看这个偈子,也许不能够体会他的意思,所以自己再解释。解释的文就称之为论,所以它有偈、有论。「偈以颂经,论以释偈」,这个二十四首偈是赞叹《无量寿经》的,论是解释偈颂的,他这个偈颂里面的目的就是求生净土,就是发愿,以及说明念佛的方法。

  「偈分五念门」,这个就是五念法,天亲菩萨念佛的方法,我们对照对照我们有没有?第一个,「礼拜」,我们有没有做?礼拜,诸位不能看形式,看字面上依文解义,三世佛就喊冤枉。礼拜的意思是恭敬,我们有没有用真诚恭敬心来修?如果心不真实,没有诚敬,这就没有感应。所以礼拜是表真诚恭敬。真诚恭敬是在心里,外表形式上有没有没有关系,内心要真正有恭敬。对佛要敬,对法要敬,法就是三经,现在是五经。法怎么敬法?要念得熟,不熟是不敬;要解其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02: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