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124|回复: 0

[其它]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第34集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31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要解48集》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第34集


  经【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这一段经文是告诉我们,西方世界那边人的寿命是无量无边的。佛寿无量,其人民寿命跟佛一样也是无量无边,所以叫做「阿弥陀」。我们看批注:
  要解【心性照而常寂。故为寿命。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寿命无量也。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无量寿。应身随愿随机。延促不等。法藏愿王。有佛及人寿命皆无量之愿。今果成如愿。别名无量寿也。阿僧祇。无边。无量。皆算数名。实有量之无量。然三身不一不异。应身亦可即是无量之无量矣。及者。并也。人民。指等觉以还。谓佛寿命并其人民寿命。皆无量等也。当知光寿名号。皆本众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也。复次由无量光义。故众生生极乐即生十方。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由无量寿义。故极乐人民。即是一生补处。皆定此生成佛。不至异生。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愿深思之。愿深思之。】
  『心性照而常寂,故为寿命。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寿命无量也。』这一段是从理论上给我们说明,那一边的佛跟人民为什么会有无量寿,道理在什么地方?这给我们说出来了,也说得非常明白。这就是禅家所讲的「明心见性」,「见」的意思就是此地讲「证」的意思。证有分证,所以见未必圆满的见。佛在大乘经上告诉我们,圆教初住菩萨就见性,也就是「证心性」,也就证了;但是他没有究竟,没有圆满,才证得一分、二分。佛常常用夜晚的月亮做比喻,我们看到初二、初三的月亮,这个月牙到十五它才圆满。这个意思就是说明,菩萨见性是一分、一分见的,不是一下就见到圆满的。证果跟见性是一个意思,证果就是见性,见性就是证果。阿弥陀佛他是「彻证」,彻是彻底,究竟圆满的证,寿命当然无量。实在讲,分证也是无量寿,何况究竟圆满!把这个道理说明白了,我们才会相信,为什么那个世界上人人都是无量寿,这我们相信了。
  佛彻证,这个没有问题。我们凡夫去往生的,尤其是恶道众生去往生的,可以说他这个业几乎一分都没有消,统统带过去,怎么能证这个心性之体?这个问题,我们在三经里面,也明白事实的状况。他那个世界缘太殊胜;换句话说,完全没有恶缘,没有障碍。每天你所接触到的是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天天在一起;跟观音、势至这些诸上善人,上善是指等觉菩萨,每天跟他们在一起,受他们的熏陶。所以经上告诉我们,纵然带业下下品生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圆证三不退。这里头我们特别注意那个圆,圆证跟这个地方的彻证,意思就很接近。圆是圆满,所以圆证三不退跟此地彻证心性无量之体,就很接近,很相似。这是阿弥陀佛无量功德的加持,所以叫一切人民跟佛的寿量也一样,也相同,都是无量寿。这一段是给我们对于无量寿命奠定了真正的信心。
  『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法身是讲心性的本体,当然是无量无边之体,所以就法身来讲,实在说不上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无量寿。』所以我们称无量寿佛,任何一尊佛都有无量寿的意思,都可以称为无量寿,用梵语来讲就是阿弥陀佛。每一尊佛成佛,都可以称他作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寿佛,任何佛都是无量寿。『应身随愿随机,延促不等。』我们今天观念当中讲寿命,也特别注意这桩事情,实在是讲的应身佛。应身佛的寿命是随愿,他在因地当中所发的愿,以及随机,就是说度化众生的机缘,他的寿命长短就不一样,就不等了。
  『法藏愿王,有佛及人寿命皆无量之愿。今果成如愿,别名无量寿也。』由此可知,就从佛的愿力上来说,他在因地上发的愿跟其它诸佛不相同。他发愿将来他成佛之后,他国土里面的人民统统都是无量寿。这是阿弥陀佛在因地,法藏比丘是他的因地,在因地里面发的愿不相同。现在他成佛了,在果报上,果然也实现了,这个愿也实现,这是无比的大愿。实在说,任何一尊佛在因地里面,发这个愿实在是太希有,太难得了!一般人在因地修行,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想不到,他为什么会想到?他是参观考察无量无边诸佛剎土,见到寿命有长短、修行有难易,见到这个事情他才发这个愿。我们没有看到这个事实,所以这个愿,在我们一般修行过程当中,确实很不容易起这么一个念头,他生了这么一个念头,果地上兑现了。
  『阿僧祇,无边,无量,皆算数名,实有量之无量。』在《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访根自在童子,根自在童子用现代的话来说,他是一个大科学家,在这五十三个人当中他是数学第一。他跟善财讲数字,个、十、百、千、万,从这基本数字算起,一共算了有一百五十六个单位。这一百五十六个单位,并不是我们现在用的十进法,它是倍倍相乘。譬如,「阿僧祇」是这一百五十六个数字单位最后十个大数,最后十个大数这是第一个。阿僧祇个阿僧祇叫一个无量,无量的无量叫一个无边,这就是倍倍相乘,实在讲这个数字是很大的数字。最后一个数字叫「不可说不可说」,所以「不可说不可说」还是数目字单位的名称。既然有算的方法,数量再大还是可以算得出来,所以实在讲它是有量的无量,不过就是数字太大了,实在它是有量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3 11: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