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306|回复: 6

[其它] 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二八八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31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良弟悌 夫义妇听 长惠幼顺 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
 楼主| 发表于 2021-1-31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来源:http://ft.hwadzan.com/dv.php?sn=02-041-0288&lang=zh_CN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八八集)  2015/11/28  台南极乐寺  档名:02-041-028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页,第七行看起:
  「以下分显风德」,念老的注解。上面我们学过极乐世界八种清风,这一段要说明风的好处,风德就是风的好处。「首明风鼓妙声。德风徐动,宝树宝网,演出苦、空、无常、无我、波罗蜜等等微妙法音」。极乐世界之好,我们无法想像,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我们能信?它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自性万德万能,自性就是我们的真心。所以学佛,我常常劝同学要用真心,不要用妄心。妄心造业,真心不造业。真心生智慧,所以它的作用称德,自性本有的智慧德能,谁用这个?法身菩萨用这个心,大乘菩萨叫发菩提心。菩提心什么意思?菩提心有体、有用,体就是真诚,用是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在我们这个经经题上,那是用。用真心就是用真诚心。什么叫诚?儒家有个标准的说法,「不自欺也」,不会自己欺骗自己。自己欺骗自己,诚就没有了,就是假的,就不是真心,妄心。妄心,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这个里头也有善恶,善行感受的三善道,那就是天、人、阿修罗。现在这个三善道也不善,我们人间社会混乱,天亦如是。所以天上现在人少,三途人多。我们听到这个说法,马上就明白,为什么少?现在人造恶业的多,行善的少。善人才能生天,生天的标准是十善业道,今天有几个人能把十善业道做好?善心、善行、善意的人少了,没有过去那么多,所以天上人口大幅度的衰减了。三途人口增加,我们造不善的业、不善的念头,所以地狱增加了,饿鬼也增加了,畜生也增加了。这个我们能够理解。
  极乐世界的好处,这个经说尽了。所以我学佛六十四年,讲经五十七年,我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真正所谓大道至简!真正大道很简单,不麻烦。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世尊教学的目的是成佛。成菩萨,目的还不圆满,达到一半,不圆满,要成佛。成什么样的佛?标准是成像阿弥陀佛那样的佛。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要成这样的佛。能吗?做得到吗?答案是肯定的,能做得到。为什么?因为你本来是佛。什么样的佛?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本来是,现在又想作佛,哪有不可能的事情?从哪里做起?从不自欺做起。不自欺是德中的根本,大德。为什么要欺骗自己?欺骗自己就大错了,把真心变成妄心,妄心就造六道轮回、造十法界,妄心造的。用真心,不用妄心,六道就没有了,十法界也没有了,为什么?那是一场梦,恶梦。三恶道是恶梦,现在人天也是恶梦。人道的社会被染污,天道也受影响,为什么?人生天生不上去,所以天人愈来愈少。真的,人口是愈来愈多,天上的人口是减少了,地球上的人口增多了。因缘果报丝毫不爽,这是事实真相。佛、菩萨不骗人,阿罗汉虽然没有发菩提心,他也不骗人。
  阿罗汉是小乘,小乘的戒律都做到了,都做到一定的标准,所以他能够超越六道轮回,不能超越十法界。四圣法界比我们就殊胜太多,我们比不上。阿罗汉修什么?我们的经题上说得很清楚,佛法的成就三个阶段,小成就是清净,清净心现前,这就是声闻、缘觉。清净心是什么心?没有染污,见思烦恼断干净了,也就是说你看什么问题,看人、看事你没有看错,你看得很准、很正确,因为你心没有染污,是清净心。我们凡夫的心染污,不清净,不平等;不平等是什么?有分别,有分别就不平等;有起心动念就是无明,就见不了真性。所以我们用的是这三种,这三种经教里称为烦恼。无明也称为根本无明,无明是不明白了。真心,明了,明白;妄心,不明白。妄心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执著,
 楼主| 发表于 2021-1-31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心没有。佛完全没有;菩萨还有,菩萨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阿罗汉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没有执著。我们凡夫是三样统统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而且现在我们这个时段,也就是我们的一生,从小到老死所看到的,严重的执著。所以社会动乱,地球许许多多的灾变,这在历史上从前没有过的。历史上有灾难记载,没这么严重,死十几个人、几十个人那就不得了,哪像现在?现在的染污,这个执著就是染污,非常严重。佛教导我们修行,头一个就是修清净心,把执著放下,不要执著。为什么不要执著?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包括我们的身体都是虚妄,不执著,好,执著很可怜。
  年岁大了,身体衰弱多病,要想尽方法把身体养好,去找医生,去找医药,找方法,这些全是妄想。真正放下,他还有寿命,病就好了,不受罪了。前些年中国大陆「山西小院」,有一个光碟,有四十多个人得癌症末期,医院放弃治疗,告诉他们,你们还能够活著大概只有一个月到三个月,短的一个月就要走了,长的不超过三个月,所以让他们回家。这些人里面很多是念佛人,听到这个信息之后,没有办法了,等於说是死刑宣判,日期给你了,这才统统放下,一心念佛。念了三个月,三个月之后人还好好的活著,到医院去检查,癌症没有了,恢复正常了,医院感觉到非常惊讶,就问他们:你们是用什么药,什么方子治好的?他说:我们什么也没有,我们回家就老实念佛,等死,求往生。寿命没到,阿弥陀佛不来接他。他万缘放下,把病也放下了,他不想病了。这个有道理,大乘教里佛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哪里来的?从心想生。你天天琢磨我身体不好,天天琢磨我有这个病、有那个病,没有病也想出病出来了。你看这些人,他念头一转不想病了,不要医生就好了,他专想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被他想来了。十几年前的事情。这些人要是走了,个个都是到极乐世界去,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他想极乐世界,他不想这个世界。他不想疾病,他只想极乐世界,身心自在,幸福美满,那个美满都是我们想像不到的。
  前面我们看了正报,介绍正报,这一段介绍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的环境。极乐世界很特殊,不可思议,确确实实有四土三辈九品,就是它有等级。像我们这个世界有六道,有无色界天、有色界天、有欲界天,二十八层天,真有,不平等。极乐世界有四土三辈九品,真有,但是他们的待遇是平等的。怎么平等的?阿弥陀佛本愿加持,不是他自己修成的。每一个往生到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这是最低的层次,到极乐世界也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最高的等级,就是说虽然是小学一年级,到那个地方的待遇呢?待遇是法身菩萨的等级,最高的等级。这个我们无法想像。我们这个地方,菩萨五十一个等级,统统要靠自己修,一步一步往上爬,不认真修就往下堕落。极乐世界没有退转的、没有留级的,只有向上升,没有往后退的,而且待遇统统是等觉菩萨的待遇。这个就太难太难了,真的是百千万劫难遭遇,你要没有遇到这部经你不知道。
  这样的经典,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多次宣讲,其他的经一生就讲一遍,没有讲第二遍的,唯独这部经。中国古大德说,至少是三次以上。在中国有十二种翻译,很可惜的这十二种当中七种失传,现在留下来的只有五种,我们《大藏经》里头五种,七种失传了。内蒙有一位金教授,蒙古文非常好,他们在整理《蒙古文大藏经》,告诉我《蒙古文大藏经》里头,《无量寿经》有二十多种。那古人想到的,这部经是佛多次演说,就得到证据了。我跟金教授说,希望他能够把这二十多种统统翻译成汉文,用中国文字翻出来。我们来看看世尊在世的时候多次讲解,他多次讲解并不一样,大同小异,所以就有会集的必要了。会集是把所有不同的说法,全部都会集在一起,让我们在这一个本子看到全貌,完整的《无量寿经》。
  学佛,我们实在讲无比的幸运,经典这么多,学哪一部好?去找一部,这一部能够代表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有没有?有,古大德给我们介绍,《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如果用我们现在这个讲法,细讲,从头到尾讲一遍要多少时间?我估计两万个小时才能讲一遍。过去我讲了两次都没讲完,第二次我讲了四千多个小时,讲了多少?五分之一,讲到「初住品」,五分之一。所以像我这种说法的话,把它讲完,后面全部讲完,两万个小时。四千个小时五分之一,统统再加上四分,四五二十,整整两万小时。讲的人没了,听的人也没了,所以我要换这个经。这个经的内容跟《大方广佛华严经》完全相同,古人讲中本《华严》。那还有小本吗?有,小本《华严》是什么?《佛说阿弥陀经》。这三部都叫《华严》,大本、中本、小本。好在古大德对於小本极力宣扬,往生的人多!小本的注解有三种,最重要的注解,莲池大师的《疏钞》,蕅益大师的《要解》,幽溪大师的《圆中钞》。我过去还学过相宗,窥基大师的注解,《阿弥陀经》注解叫《通赞疏》,这个《疏》我也印过。法相宗不反对求生净土,求生净土是得大圆满。师父劝什么人?劝有大福德的人,不是大福德你去不了,大福德的人。什么人是大福德?真正具足三个条件:老实,听话,真干。具足这三个条件,这是人间最大的福德,他要遇到善知识,善知识教他,他真干,他就真成就。
  在我们这个时代,海贤老和尚成就了。这个老和尚没念过书,不认识字,他二十岁出家,师父发现这个人,这个人稀有难得,具备这三个条件,他一定能成佛。不是到极乐世界成佛,在这个世界成佛,成佛之后到极乐世界。跟惠能大师一样,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这就成佛,见性成佛,禅宗说的。他给我们做榜样,你说容不容易,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或者念简单一点,阿弥陀佛,四个字,二十岁剃头,师父就传他,嘱咐他一直念下去。他活到一百一十二岁往生的,这一句佛号他念了九十二年未曾丢失,一句接著一句没有中断,除了晚上睡觉中断,
 楼主| 发表于 2021-1-31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醒过来佛号马上就接上。他念到什么程度?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念到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禅宗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师父当时还嘱咐他一句话,明白了不能乱说,不能说。那个明白了什么意思?大彻大悟,大彻大悟了之后不许说。所以他不说,他听话,真干。偶尔露了一点,我们会听的人听得清楚,譬如他曾经说过,我什么都知道,就是不能说。什么都知道,这句话不可以随便讲,随便讲是大妄语,大妄语堕阿鼻地狱。他是真的,他不是假的,他有神通,不现神通。你看一百一十二岁,体力跟年轻人一样。这样大的年纪,信徒到庙里来看老和尚,老和尚看到大家来很欢喜,庙门口有棵柿子树,他爬到树顶上去摘柿子,摘下来分给大家吃。往生那一天,他晚上往生的,白天做一天工,在菜园整地、浇水、拔草,干了一天,干到天黑,晚上往生。不需要人助念,不告诉人,只告诉人我最近要走了,阿弥陀佛叫我走了,佛来接他,实际的时间没说。所以这些人到第二天早晨叫老和尚,一看老和尚走了。给我们做榜样!
  我相信他寿命没那么长,佛菩萨加持的。这叫表法,表演给我们看,让我们对佛法生起信心。他表演给我们看的,第一个,肯定极乐世界真有,他一点都不怀疑;第二个,阿弥陀佛真有。我有理由相信他,他念佛三年就能得到功夫成片。得到功夫成片就能往生,为什么?阿弥陀佛来透信息给他,或是梦中见佛,或是定中见佛,佛来告诉他,你的寿命还有多久,到命终的时候我来接引你,你心就踏实了,绝对不会错。但是有许多聪明人,这一见到阿弥陀佛就不肯放手,向佛要求,我这寿命不要了,我跟你去,你带我去。阿弥陀佛很慈悲,我相信十个求往生的,不会留一个。我们在《净土圣贤录》看到,在《往生传》里面看到,这样的人太多了。所以有人怀疑,来问我,是不是他们念佛三年,寿命都到了?我说这个话讲不通,不合乎逻辑,哪有那么巧,你念佛三年寿命就到了?不是的。那什么原因?就是恳求佛带他往生,寿命不要了,这才能讲得通,要不然讲不通。海贤老和尚,应该在二十五岁以前,他就得到,他没走。他会不会要求阿弥陀佛?我相信会要求。他自己说过,他要求,佛不带他去。佛告诉他,你修得很好,修得很不错,多住几年,做个样子给佛弟子看看,特别是给念佛的佛弟子看看。所以他这个寿命延长,是阿弥陀佛给他的。一般来看,他应该也跟他们的师兄弟差不多,七、八十岁,这是正常的。他母亲八十六岁走的,他那个师弟八十二岁走的,他一直延到二O一三年。这桩事情我们要把它记住,一句佛号。
  我想今天世界乱了。国家地方领导人都是民选的,选出来之后问问他,你用什么治国,你用什么来执政,很多都说不出来。反正是大家都向钱上看,钱赚得多就好,把政治变成商场了。这不是治国之道,所以才社会这么乱,灾变这么多。中国几千年来,谚语有一句话说,「学而优则仕」,学问达到一定的水平,优等的水平,可以出来为大众服务。为什么?他懂得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跟方法。古时候读书人有这种天分、有这个福报、有这种才华,老师特别重视,让他走这条路。没有这种天分,老师不教他,教他什么?在士农工商里面,教他农工商,教这些,让他在这一生有正当谋生的能力,他是什么材料就怎么样教他。古时候教学是个别教的,不是像现在一班,同一个年级像一刀切,中国不用这个方法,一刀切真正有才华的抹掉了,没有才华也提不上去,所以它是个别教学。这个方法好,理念好,我们想把它恢复起来,再试试看,我相信很管用。
  无意当中有两个同学告诉我,他们有成就了。怎么成就的?依古法,「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每天读一部经。读经,就是《无量寿经》,一天读十遍。开头是十遍,十遍大概刚刚开头念的时候一天只能念五遍,两个小时念一遍,五遍十个小时,以时间算十个小时;念上半年熟了,差不多都可以背诵,速度快了,一个小时念一遍,那就一天念十遍;一、二年之后,这熟透了,半个小时可以念一遍,那十个小时念二十遍。时间是十个小时,遍数你看,由五遍、十遍、二十遍。念了多少年?二十年,没有间断。他的成绩,刚才讲了,从功夫成片,到事一心不乱,到理一心不乱,他开悟了。这方法,古圣先贤千万年当中累积的经验,是真的,不是假的。
  东北刘素云居士,她就用这个方法,二十年不间断。她没有学过的经,你拿去问她,她都会讲,没有什么地方把她难住。这是什么?这是大悟,这不是小悟。另外一个人,胡小林居士,他念《大乘起信论》,分量大概跟《无量寿经》差不多,分量差不多,完全是原文,不是说注解,就是读经文。他告诉我他这六年当中,第一个一千遍,一千遍念完之后,意思差不多就懂了,大概都懂得了,看古人的注解,能够知道古人功夫到什么程度,有没有注错,他就有能力;读了两千遍,看得更深,看得更广。现在三千遍,来告诉我,古人这两句话,「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两句话是真的,不是假的。
  於是我就想起来,古人老师教学生,他怎么教?就是看著你念遍数,你念,他在旁边数,让你念今天上的这一课书,叫你念一百遍、念二百遍,你念给他听。老师讲不讲?不讲。为什么不讲?老师给你讲,你的悟门就堵死了,你不会开悟了,你将来能讲的是老师的翻版,不是你自己开悟的,所以这个老师就不是好老师。一般家里请老师,不要这个老师,要什么?老师要帮助学生开悟,那就是遍数。念上一千遍,老师可以说,找个时间你把这个书讲给我听听。讲给老师听,老师点头,就通过了。再念一千遍,二千遍,二千遍念完再讲给老师听,深度不一样了,广度不一样了;到三千遍,三千遍满了之后,老师是点头,行了,毕业了。这一本学会了,可以再学一部。这一本要是没有开悟,不能学第二部,就是一门深入,就是长时薰修。自见其义,自见就是开悟,不是别人教给你,也不是看别人注解的。三千遍念下来之后,
 楼主| 发表于 2021-1-31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这些多少人的注解,他注得对不对,你就能批判它,你知道。这不是跟老师学的,开悟了。老师要帮助学生开悟,开悟之后老师跟学生可以讨论这个经典,可以互相研究切磋琢磨。
  最重要的是要把你所学的应用到生活,如果生活上用不上,你白念了。用到生活,你的生活才快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法喜充满。那个快乐是从内心里头生出来的,不是外面刺激的,常生欢喜心。这就是方东美先生早年告诉我的,「人生最高的享受」。别人享受不到,他没有你这个境界,他要有你这个境界,他要好好回家去念三千遍才能体悟得到,否则的话体悟不到。为什么?因为你见性,自性里头本自具足。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第三句讲「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么?无量智慧。佛所说的一切经,圣贤人所讲的这些经论从哪里来的?是自性般若智慧流露出来的。你一见性,跟他一样,他说的你怎么会听不懂?完全明了。所以一定要相信无师自通。我们要学,要训练人才,要训练无师自通的,要训练这种人。样样都能通,只要见性,各种方法都可以见性。
  知识分子喜欢读书,用读诵的方法见性,修定,见性。所以他那个读书,千遍、千遍、再千遍,那是修定,不是一般人读书,不是背诵。背诵,圣人不主张。你看《学记》上就有,「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你记得多,不知道的到处去请教,听别人讲,这个不行,这不是自己开悟的,一定要自己开悟。夫子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一定要晓得,有无师自通。释迦牟尼佛的老师是谁?没老师。孔子没老师,老子、庄子没老师,都是无师自通。真通了,他所说出来的都是一样的。《老子》、《庄子》、《论语》、《孟子》跟佛经,你摆开来看,都一样,同样境界。所以读书目的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佛就是觉者,就是我们这个经题上「清净平等觉」,觉就是佛陀,印度的梵文称佛陀,翻成中国意思就是觉,觉悟了。你不用古人这个方法,你做不到。
  读,你喜欢读什么?要读经书。为什么?经书是毕业论文、是博士论文,它水平最高。你读其他的文学作品,它水平低,没有这么高。我们是取最高的,所以一定要取经典,儒的经典、道的经典、佛的经典,甚至於其他宗教的经典都可以,只要遍数多。遍数多是什么?心定了。诵经的时候没有妄想、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是修大定,修自性本定。自性本定,惠能大师第四句说的,「何期自性,本无动摇」,这一句话说明真心是不动的。妄心是动的,妄心是念头,前念灭后念生,这是妄心。真心不动,真心起用就是智慧,无量智慧,德能是无量的神通,相好也是无量的,印度人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他只看到粗显的,微细的他没看到。如果再看微细的,那就是《观经》上所讲的,身有八万四千相,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好,每一个好放八万四千光,每一道光明里面都看到诸佛菩萨在作佛事。佛事是什么?修学、成道、度化众生,这叫佛事,佛所干的事。现在在很多宗教里头,找真正佛所干的事找不到了。佛事存在,大家不干了。
  我早年在台湾一个人,很自在。章嘉大师看到了,劝我出家,要我学释迦牟尼佛,给我这么一个条件,我就答应他老人家。我第一部看的佛书,是章嘉大师教的,释迦牟尼佛的传记,《大藏经》里面的《释迦谱》、《释迦方志》。告诉我,学佛先要认识佛,不认识佛,你将来会走偏、走邪了,你不知道。首先要把老师认识清楚,对,讲得很有道理,跟一个老师,对老师不认识,盲从很危险,一定要搞清楚。读了之后才晓得,释迦牟尼佛不像是一般宗教迷信,像什么?像一个老师。但是这个老师的学问、智慧是自己悟的,就是我们一般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他智慧是自见的,他没有人教他。然后我们知道,这是自性本有的智慧,这个智慧是真的不是假的。我给很多人讲过,没有人相信,不学你怎么会知道?科学技术知识不学不知道,学了就知道;智慧,不学它才出来,学了就盖住,障碍了。所以学的全是障碍,它就透不出来。这个东西不能学,这个东西要定,戒帮助你得定,定就开智慧,是这么回事情。
  这些事情,我在台中求学的时候,李老师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是要有根性。根性是什么?条件,条件就是老实、听话、真干。真听话,绝不改变,他就会成功。所以你看看,海贤老和尚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不过是六个字,大彻大悟,其义自见。那个自见不是小的,是大的,大悟、彻悟,他不是小悟。阿罗汉、辟支佛小悟,菩萨是大悟,佛是彻悟。海贤到彻悟,这个不容易,是我们的好榜样。就是一门,别搞第二门,这个门看到那个门好,那一门也好,你就完了,你就是六道轮回再慢慢来吧!「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法就是佛法,这是世尊告诉我们。佛法都不能够执著,何况世间法?这个话很重要。
  佛的法门多,你要样样学就坏了。学习,我们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根性,试试看。行,老师同意,一本书,这一本书学完之后,才准学第二本。学到什么程度?你要讲给老师听,老师同意,没讲错,才可以学第二部。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的小部经,学了十三部。这十三部里面有《弥陀经》、有《金刚经》、有《普贤行愿品》,这是比较大的,分量大的。我跟他学的时候进度很快,一个月一部。这十三部经要一起学,学不会,就搞乱了,一部一部的学。像现在学校排课就很糟糕,按小学生来说,他有四门主要功课,第一个钟点上语文,第二堂课上数学,头一堂语文还没有完全吸收,又来新的,把头脑搞乱了。如果这四门功课我们来教,这六个学期,第一个学期、第二个学期,就是一年,第一年完全学语文,第二年学数学完全教数学。这个小孩学的东西一定高,为什么?他专心,他不复杂。这个方法好,中国古时候私塾教学是这个方法。没有交叉排课的,交叉排课学一点常识,模模糊糊的记得,很容易丢失掉,这不是好的教学法,这西方教学法。我对这个很不赞成。
  四十年前我在佛光山,我跟星云法师讨论这个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21-1-31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一定要交叉,为什么?像学校。你看大学、中学,你去看课程都是交叉排的,一个老师不是教一天很累,他只上一堂课,上完他就走了。老师是很轻松,学生一塌糊涂,脑袋像浆糊一样,不行。我跟李老师在台中,是个别教学,是一门一门学,绝对不准学两门,这样扎的根,十三部小部经。然后再回到台中,学了一部《楞严》,这是大经。最后一部大经就是《华严》,《华严》我只听一卷,八十卷我只听一卷,这一卷的后头,后头我都能讲了。我不知道怎么开头,头怎么开?开头之后我明白了,后面就没问题了。老师在台中讲《华严》,我在台北讲《华严》,我的进度比他快,我一个星期讲三次,老师一个星期讲一次,所以我很快就超过他了。老师希望学生有成就,这是老师的成就。我把这些方法告诉星云法师,他不同意,不同意我就离开了。我那个时候告诉他,我把佛学院一百三十多个学生分班、分组,可以分成四十个组,一组三个人。一组三个人,三个人专攻一部经,多久?十年。我跟他这样说法,十年。他说这不像学校。我说十年之后,我有把握能教出至少二十到三十个讲经的法师,水平在我之上,不在我之下,那个时候佛光普照全球。他还是摇头。摇头算了,我就走了。现在老了后悔,他要是把我留到佛光山,留这四十多年,我们对佛教贡献就太大了,来不及了,光阴再找不回来了。所以很不容易,缘遇到了要抓住就会有成就,抓不住,机会错过了,后悔莫及。
  佛教的东西好,禁得起考验,传到中国,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都是统统注重孩子的悟性。反应很快,悟性很好,这可造之材,要好好教他;反应迟钝,讲半天他也听不懂,那个将来就是他有谋生的技术,他有一技之长,将来可以能找一事生活。所以古时候国家没有办学校,国家的学校都是像现在讲的党校,是培养政府各级干部的,一个县有一个,叫县考秀才、省考举人,中央考试是皇上做主考,考进士。进士、举人、秀才,就是我们现在讲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名称,你拿到什么学位,是这么个道理。
  极乐世界,正报真的是无法想像,殊胜到极处,依报是环境。这一段是介绍风,你看它风之妙,「风鼓妙声」,风吹动树枝,树是七宝,宝与宝相撞就发声音,这声音非常美妙。像我们用风铃,风铃都是用铜做的。极乐世界都是宝树,无量珍宝成就,那个声音好听,演奏出来的完全是交响乐,所以妙声。「德风徐动」,清风,不是暴风,不是台风。「宝树宝网」,宝树发声音,网是罗网,覆盖在宝树上的装饰品,也是七宝成就的,所以都发声音。这声音里面妙在哪里?妙在它说法,它演出来的是苦、空、无常、无我。这个就是早年头章嘉大师教我的,看破。知道这个世间六道轮回是苦、是空,相是苦,体是空。
  四谛法里的苦谛,这是第一个,我们很难懂,经上虽然说了,不能不接受(佛说的不能不接受),但是我们体会不到,找不到证据。读经要读得多,为什么?读到自己有小悟就相信了,换句话说,一千遍之后你就相信,信没有根,两千遍信扎根了。我们今天是得到科学家帮助,苦、空、无常、无我,量子力学家证明了,我们看到他的报告,跟佛经上讲的一样,这佛经,高等科学。量子力学家告诉我们,我看的报告是德国的普朗克,爱因斯坦的老师,他是专门研究微观世界。科学两个方向,一个是宏观,天文,研究天文学的,研究这些东西;微观是什么?最小的,物质最小的。八十年前发现原子,那个时候以为原子是最小的,原子不能再分了。随著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仪器,先进仪器不断在成长,原子打破了,它不是最小的。打破之后发现,有原子核、有中子、有电子,发现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是不是最小的?一个一个再打破,还是能打破,打破之后发现基本粒子,有六十多种。这六十多种基本粒子再把它打破,科学的技术愈来愈精密,打破之后看到夸克,它还不是最小的,再把它打破,发现微中子。微中子再打破,真相出来了,为什么?没有了,物质现象没有了。没有了是什么?发现什么?念头波动的现象。这一下就明白,原来物质是念头波动所产生的幻相。你看佛经上,三千年前佛说「相由心生」,这证明了,心现识变。所以现在量子力学家的报告,我们看到跟佛经一对照,相同,苦、空、无常,我们就踏实了,不怀疑了。世间的相是苦;体,体是空。物质有没有?确实没有。
  佛在《菩萨处胎经》里头跟弥勒菩萨有一段对话,「佛问弥勒,心有所念」,凡夫心里动个念头,这个念头里头,有几念、有几相、有几识?那个耶是问话,「心有所念,几念几相识耶?」那个相是物质,物质现象,识就是八识里面的落谢种子,几念是有多少微细的念头。弥勒菩萨回答,这一弹指,一弹指说「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一百个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这个数字就答出来,三百二十兆。这一弹指,一弹指里头有三百二十兆个念头,这个念头前面灭后头就生,也就是一弹指有三百二十兆个念头生灭,这么快。每个念头都有现象,就是「念念成形,形皆有识」,这就说明什么?每个念头里头都有物质现象,也有精神现象,那个识就是念头的现象。念头跟物质是分不开的,没有念头就没有物质,有物质决定有念头,这个要知道,就是心跟物是一体。
  科学家发现这个事情之后就提出来,这个世界上科学走了四百多年的错路,走错了,就是把心物分开,心理学、物理学分开了,不知道物理跟心理是一体。这一分开的时候产生很多错误的观念,现在才澄清,所以提出「以心控物」,我们的念头可以控制物质现象。小,可以控制自己身体,身体有疾病,念头转善,病就好了。所以说不需要医生、不需要医药,自己有个非常健康的身体,像佛菩萨一样,永远不会有生病的,这是控制自己。大,对外面,控制我们居住的环境,居住环境里头没有灾难。灾难从哪里起来的?这经上有,水灾,贪心起来的,贪心属水;火灾,像地球温度上升,火山爆发,瞋恚、发脾气就引起这个灾难;愚痴感应风灾,
 楼主| 发表于 2021-1-31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卷风、飓风,这是愚痴,风灾;傲慢是地震;怀疑,山崩地陷,地突然陷下去。这个现象现在很多,从前很少听说,现在很多,怀疑,怀疑心重的人会有这种灾难。人心贪瞋痴慢疑全没有,身体跟居住环境的灾难也没有了。我们相信再过二十年,科学再进步,就把这个全都证明了。
  我们要把地球造成极乐世界,能不能?能,每个人念头纯正,地球就变成极乐世界。只要把《无量寿经》讲清楚、讲明白,我们起心动念常常想著这些经文,大家都想,这个世界就起变化了。所以极乐世界为什么那么好?是自性圆满的流露。我们用惠能大师这五句话,极乐世界清净,一尘不染,衣服不要去清洗,不需要洗衣服,永远不会脏,永远都是发亮的、放光的,清净!大地清净,树木花草都清净,是珍宝为体。我们这边树是木本的、草本的,不清净;极乐世界的花草树木是七宝造的,它的体是宝,是珍宝,所以清净。第二个,不生不灭,没有生灭的现象。我们这个世界,动物生老病死,植物生住异灭,矿物成住坏空,全是生灭现象。极乐世界没有生灭现象,永远没有灾难的现象。人在那个地方不需要饮食,所有一切真是心想事成,想衣服,衣服在身上,你想什么料子,确实跟你所想的一样,款式都是你喜欢;不要,不要就没有,不见了,不需要收拾。
  你看这后头极乐变相图,你细看这里画的房子,房子里空空的什么都没有,为什么?它不需要。我们要书房、要书架,摆那么多书,都累死。到那个地方我想看《华严》,《华严》就在桌上,我不想看,它就没有了,不要收拾它,称心如意,这才叫自在圆满。谁来陪著我们读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陪著每个人读书,行吗?行,阿弥陀佛的化身,佛化无量无边身,每个学生都照顾到。学生也有能力化无量无边身,干什么?到十方世界去拜佛修福,去听佛讲经修慧。所以在极乐世界老师是佛陀,菩萨是同学,文殊、普贤这些菩萨都是同学,老学长,声闻、缘觉那是学弟,到那个地方全是法身菩萨。这么好的环境你要不去,多冤枉!什么时候去?现在就去。现在阿弥陀佛来,跟不跟他去?跟他去的就对了,不跟他去的就堕落了。
  所以,我们的心念念是在极乐世界,所以才放得下。你们要,给你们,统统给你们,我一样也不要,我要的是亲近阿弥陀佛,我要的是往生极乐世界。这个地方有一样放不下,就是一个绳子拴在那里,你去不了。彻底放下,自私自利自我的念头没有了,无常、无我。这个世间真的是无常、无我,我不存在了。我,这个物质的身体是细胞组成的,细胞分析到最后还是微中子。微中子的形成,是念头在一秒钟,咱们现在用一秒做单位,一秒可以弹七次,一秒钟是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灭。什么是我?汗毛不是,细胞不是。你说细胞,这个细胞早就灭掉了,确确实实没有。这个东西要常常放在心上,看什么?看一切人,看一切万物,看一切事,全是这样,一场梦。你能这样看法,梦就很快醒过来了。虽然醒过来,还留在梦中,留在梦中做什么?作佛事。我想到极乐世界去,我希望多带几个人去,不是一个人去,我们一队去、一帮去,好!极乐世界就开欢迎大会。
  所以我们在这里做表法,在这里把极乐世界的好处告诉大家,因为这是报佛恩,没有佛菩萨,我们怎么知道极乐世界。我们怎么报佛恩?佛什么都不要,佛就喜欢每个人都觉悟,我们努力让别人知道有极乐世界,知道有阿弥陀佛,知道有《无量寿经》。这一部经就是圆满经,释迦牟尼佛所说一切经,讲《大藏经》,统统在这里头,念这一部全念了,别再找麻烦,不只是《大方广佛华严》。这一部经就是圆圆满满的《大方广佛华严》,《大方广佛华严》就是圆满的《大藏经》,也是圆满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一切经,再归纳到最后,就是一句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大饭店好!这是我想出来的。为什么?叫每个人有意无意他都念一句阿弥陀佛,他往上看招牌的时候,都会念一句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就有缘了,跟极乐世界就有缘了。这个招牌度多少人,不止千千万万,你说这个功德多大!不说他不知道,一分析他全明白了。竖这个招牌的人就是阿弥陀佛的代表,阿弥陀佛的代理人,他在这里接引众生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个种子种在阿赖耶识里头,必定有一天它现行,他遇到这个法门、遇到这部经典,死心塌地再没有第二种,他就成就了。我们不可以不知道,不能不知道,这次的机会决定不错过。我们的精神、体力、聪明、智慧、财富,都用在接引众生这桩大事上。
  过去我想的是弥陀村。一九八二年我第一次到美国,在旧金山讲经讲了一个星期,住在居士家里,他的家是公寓,老人公寓。这栋大楼好像有二、三十层,犹太人他们经营的,里面有四百多个单位。一个单位合台湾十五坪,所以它有一个小客厅,有厨房,还有个走廊,有卧室,有洗手间,还有个小的(可以放东西的)像库房一样,十五坪。大概价钱也不是很多,适合老人居住,老年人多半住在那里。那时有很多中国到美国去养老的,不是跟儿女住在一起,都住在老人院。老人每天没事,看电视、逛街,还可以行动、还可以走路的。八十以上就走不动了,在家里没事情干,我在那里讲经,统统来听经。听了一个星期之后,我觉得这个方法好,应该二十一世纪的佛教道场就是老人院。老人没有事情干,他不跑,他在那听经,听了很有受用,然后念佛求往生,这多好!所以就动了个念头,这一栋大楼就是一个弥陀村,向这个方向去想。
  现在想到我们求学,求学的时候我们学校,这个学校必须四个主要的建筑,一个是教室,一个是图书馆,一个是宿舍,一个是餐厅,这四个是最重要的设施。我们在里面学可以不出大门,如果说这个楼有个十几层的话,跟旅馆一样,每个人一个房间,有这个条件;没有这个条件的话,二个人一个房间,学生。一个人一个房间,他在那里住一辈子。这个里面可以办学校,可以办道德讲堂,可以办幼儿园,小朋友接受伦理道德教育,附设的,都在这一栋大楼里面。生活在一起,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2 19: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