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24068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1-1-31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到底是不是堕落?因为这个缘故,善法生起时也常被这些疑惑障碍了,所以修学佛法不能精进,唯有退转。
弥勒菩萨非常高明,并不直接教导他们,而向他们建议,‘我们可以一同到佛那里,佛是一切智,佛的智慧德能是圆满的。佛成就无障碍!我们去见佛,佛一定有方法教导我们断疑生信’。这些菩萨众中有六十位,人数并不多,他们就跟弥勒菩萨一起去见佛,见佛时自然就生起惭愧心,表现非常悲痛。此时,佛首先劝他们不要悲伤,说明世出世间法都不离因果,因果非常复杂。
“汝于往昔造作恶业。”这句是总说,你们在往昔造作的恶业无量无边。佛将它归纳为四桩事,“于诸众生以畅悦心。嗔骂、毁辱、障恼、损害”。‘畅悦心’是自己痛快,骂人骂得很痛快,造业造得很痛快。‘嗔骂’是以嗔恚之心骂詈一切众生,对自己看不惯的、不顺己意的,就动嗔恚。‘毁辱’是毁谤、侮辱。‘障恼’是障碍、恼害。这些都是对于善法,看到众生做好事,嫉妒心就生起,想方设法破坏他、障碍他,不让他成就,让他生烦恼。这就是对于众生种种的损害。
“随自分别”。‘随’是随著自己的意思。自以为这样做是对的,其实皆是利己损人,造作种种恶业。不知道真实法中‘无我’,而将此身当作‘我’,凡是与我身不利的,都要排斥、障碍、损害它。
“不能了知业报差别。”不知道因果报应的道理与事实。我们在般若经上得到一个总结论,‘诸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的转变与相续是不空的。‘诸法’是世法与佛法。佛家常讲:‘众生畏果,菩萨畏因’,众生任意的造作,果报现前时才知道害怕,然已无济于事了。菩萨畏因,菩萨觉了,不怕果报;果报现前,只好承受。因为菩萨明了恶报之可怕,所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十分小心谨慎,不造恶业,不恼害众生。佛提醒他们过去世的业因果报,今天虽然行菩萨道,欲求得无上菩提圆满道分,实在太难了!若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退成佛,这是非常难得的胜缘,却退转了,真是太可惜。
“是故汝等。今为业障之所缠缚。于诸善法不能修行。”你们知道这是善法,可是欲尘境界一现前,自己作不了主,还是造业。有时造作之后后悔,就是一点善根发现,谚语说‘良心发现’。这一点良心很可贵,此即是善根。有些人造作恶业之后,不晓得自己做错了,还以为是做对了,这就是愚闇到了极处,确实佛菩萨也无法救他。世尊如此提示,这些菩萨们也非常难得,他们真正忏悔,向佛陀致敬,求佛详细说明自己的业障。
唯有佛陀有智慧、有能力、有神通,知道一切众生,生生世世所作所为。一般人不知道来生与过去生的事。阿罗汉只能知道五百世,超过五百世,就没有能力知道。遇到佛,机会太难得了,求佛说明。自己明白这些事,真正求忏悔,从今以后不敢再造。一个人在佛前发愿,真的求忏悔,知道过失,以后不再造了,这是佛的好学生。中国古圣先贤常讲,‘浪子回头金不换’。人不怕有过失,怕的是不能改过,‘知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些人愿意改过自新,佛当然欢喜为他们说明。佛为他们说的这些话,我们听了仔细思惟、反省,自己有没有犯这些过失。如果有,也要学这些菩萨,发愿从今而后更不再造。
佛告诉他们,“汝曾往昔于俱留孙如来法中。”‘俱留孙’是释迦佛的前一尊佛。他们曾经在俱留孙如来法会之中,“出家为道。”真的是善根很深厚,可是出家修行,“自恃多闻,修持净戒”。‘多闻’是听经闻法的时间很长,大小乘佛法皆通达,自以为很了不起,又能‘修持净戒’,多闻是慧解,净戒是梵行,真的是福慧双修。这样的出家人非常希有难得,会有什么过失?
“常怀骄慢傲逸之心。”这就是他们的习气病根;自以为了不起,目中无人。一个人没有学问、没有德行时,为人还很谦虚,样样不如人,谦虚卑下。经读多了,学问增长,如从前李老师所说,学问大了,眼睛慢慢长到头顶上,看不见人了,甚至对父母也不敬。父母是种田的,没念过书,自己大学毕业了,就瞧不起父母;自己得博士学位,老师没有得博士,连老师也瞧不起。真有这样的人!
出家造作的恶,自己不知道,经读得再多,种类、遍数再多,并没能体会入心。古人常讲,‘学问深时意气平’。愈是有学问的人愈谦虚、愈卑下。《论语》中,孔夫子从未对任何人表示自己很有学问、有德行,未曾表示傲慢的态度,对于童子也很有礼貌。释迦牟尼佛对待任何人都恭敬、谦虚,连傲慢的念头也没有。
多闻、持戒,都是表面工作,没有实际体会,四众同修犯此毛病不轻。我们念佛、诵经,自以为将来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与事实往往有相当的距离。以上是第一类过失。
“又行头陀,少欲知足。”这是一类修苦行的苦行僧。‘头陀’是苦行。这很难得,如住茅篷、住山,与外界社会很少接触,算得上是真修行。“于是功德复生执著。”以为自己有道行、有功德,执著在此。几个人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而不执著?说实在话,如果没有这些功德利益,他就不肯修了。一定要懂得,‘执著’就坏了,得不到真实功德,只能得一点世间有漏的福报。功德变成福报,而福报相当麻烦。
多闻是修慧,持戒是修福。他真的在修慧、修福,但是有傲慢心,而且放逸。这种嫉妒傲慢,将来生到阿修罗、罗刹、鬼道享福。修罗道就是这类业因而生的。阿修罗福报很大,嗔恚、嫉妒心更增长,造业就更重,死后堕落地狱。这是佛家讲的‘三世怨’,第一...(●[净公上人·开示集三]净公上人谈治病)
...心内具足一切功德,如真实智慧、德能、才艺,若完全开显即谓之万德万能,此大乘佛法修学的核心。理论方法明白之后,依之而行而仍不能达到目的,乃是有障碍故,最基本的障碍即杀盗淫妄。这四种是与生俱来的烦恼,障碍修学,只要有一样不断,清净心即不能现前,三摩地也不能证得。‘三摩地’是‘禅定’,也就是‘清净心’,修行人一定要认识清楚它的利害。这一段是讲杀业,不但不杀生,连杀生的念头都不能有。这是自性内本来有的性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