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25|回复: 8

[学佛文档] 卍续藏第62册No.1205报恩论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3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卍续藏第 62 册 No. 1205 报恩论》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卍续藏第 62 册 No. 1205 报恩论




  No. 1205

  报恩论

  报恩论目录卷首恭录列圣护法纶音证经(十二则)答问(二十五则)卷正上净土法门纲宗无量寿经纲宗往生正因定论辨正五逆谤法不得往生说二教通喻杂说(二十五则)代众回向发愿疏写经记卷正下醒迷歌(五十章)劝俗歌(五十章)往生公据阿弥陀佛礼想仪戒杀忏愿偈附录慈云忏主忏愿文附一法治四病说(改正玉峰师作原名四大要诀)改定僧玉峰摩崖圆满白众偈小霍山摩崖道场写经始末记(续出)

  上卷多说理性。下卷先以两歌。断疑生信。次以公据等三篇。专说事修。而末篇之说。遂附及之者。所谓应病与药。期于病药双忘。性修不二。而止世界无尽。未来无穷。区区本愿具在。代众回向疏矣。度必有无量发心。菩萨览而兴起者。佛法世法真俗圆融之本旨。庶几普遍昌明欤。其卷首卷附诸篇。无非欲发明此旨。已详卷首述意篇。子简既为写录。随依香岩例。句读圈点之。为令阅者易于醒目。文人批尾陋习。固不暇避也。其用意良苦。有心人应共谅尔。

  未还谨识卷附上钟子勤夫子书(以下三书劝读书人兼论道家)其二其三谷梁补注再书后(是篇以天佛圣合言之可见道无方体当下即是说异说同祇成戏论)致杨仁山书(代许息安)善生经序精严寺同戒录序(代妹??刘颂年作此篇劝官长护法维系民心)又序(此篇劝信入法门者可证禅教律三宗统归净宗摄无不尽)天台县护持丛林永禁私占示(代妹??刘颂年作可为护法榜样)募修扬州高旻寺正殿疏(代寺僧了凡作劝缁素各安本分即俗恒真)募修真觉寺缘起(劝法门中人护持台教阴翊皇度崇正辟邪)补玉峰师念佛开心偈六首达摩祖师像赞又指画像赞大通智胜佛拈颂静坐箴留仙阁颂经正民兴说(续出)

  列圣护法纶音       报恩论卷首

  顺治十五年九月 世祖章皇帝敕谕玉琳通琇国师书

  朕惟立纲陈纪敷政而易俗移风见性明心传教以牖民觉世考其功业则事有殊途论厥精微斯旨归同轨然溯无生之真谛不缘意象以求证般若之妙源非因文字而显欲问大千之觉路先皈不二之度门赖初祖之既来遂法衣之不绝燃灯而照昏瞆建鼓以醒愚聋爰指善诱之津诞施方便之力付法将逾百代知名何仅千人莫不宗旨共扶流风大阐用慈悲而度天下佐平治以化民生允有裨于盛时故恒尊于历世兹闻尔僧通琇慧通无始智洞真如续五叶之正宗万法从而归一屏六根之邪识四大是以尽空扫末世之狂禅秉如来之正觉诚超生融之学而迥播观摩之名者也朕俯询法器缅想高风思御宇以来期沛无为之治而虚席以待乐闻无漏之因用是特遣司吏院掌印官张嘉谟颁赐玺书远延杖锡尔其遄驱象驭早践龙墀陈密义之慧空赞皇猷之清净呜呼顺风而问朕将同访道于崆峒计日以来尔尚效朝宗之江汉钦哉故谕。

  又顺治十六年四月

  朕维教阐西干法流东土付妙心于四七传正果于二三莫不以参悟透脱者为真乘操履纯一者为法器故南岳不污垂护念于庾岭马师大用揭震喝于雄峰以至滹水建黄檗之宗高峰继雪岩之绪源远流长良有以也朕殚心诚正逊志危微务期于道岸诞登允怀乎德修罔觉因念夫禔躬立政聿本于见性明心大道本同精义无二缅思宗派必有高人闻尔禅师通琇临济嫡传笑岩近裔心源明洁行解孤高故于戊戌之秋特遣皇华之使聘来京阙卓锡上林朕于听览之余亲询释梵之奥见其机锋峻利论义圆通直指向上之关信称谛当证彻无生之旨不落言诠实获我心深契予志间泛及于众说亦博综乎百家名理恒超决疑无滞洵法门之龙象禅苑之珠林者也用是特降褒纶赐号大觉方欲久留瓶钵时听伽音冀朝夕之启予庶默成夫元旨而禅师欲全子道祈尽孝思坚请还山勉襄石塔远追目犍连之度母近承陈尊宿之养亲有裨人伦克端风化朕俯徇其愿敕护遄归惜山川之既遥倏夏秋之已隔永言遗韵惓惓于怀追惟对御之言实发大乘之秘传灯可续末法所希爰是复降温纶加封大觉普济禅师赐以紫衣并予金印遣使赍往昭朕眷衷重扬法席之辉永镇山门之宝於戏龙章载锡式增慧日光华椹服新颁克绍佛衣法数祈承显命益勉勤修钦哉故谕。

  又

  自杖锡南还时勤企念五湖烟景三江秀丽荷衣松食致足乐也阊阖风至秋色依依益深白露伊人之想自迩以来企彻禅宗勤心法宝慨佛果应庵之后差近阒寂今雷音虽震而北方犹若未闻故末法比邱少奉戒律其口谈无而行在有者又如麻粟也兹欲于都城建立皇坛俾衲子一千五百人众受毗尼戒七条一缕出自上方五戒三皈重宣佛义然非禅师亲为羯磨正恐以最上慈航为人天阶级耳惟冀荷担如来阐明大法不辞远道惠然肯来则皇城四众重闻薝卜之香新学缁流顿长菩提之树知禅师以佛法大事为先不以静退小节萦念也遥瞻浮渡速慰悠怀。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康熙四十年嘉平月 圣祖仁皇帝御制补陀罗迦普济寺碑记

  稽考梵书补陀罗迦山有三一居厄纳忒黑一居忒白忒一居南海即是山也本山志书未得其详当年海寇猖狂凡禁海之外寺宇梵刹皆为灰烬自康熙二十二年荡平台湾海波永息故游方衲子因旧基址斩蓬蒿艾藜藿而更新焉朕时巡浙西特遣专官虔修净供敬书题额永镇山门复发帑金重修寺宇务俾殿堂庑牖丹碧华烨棼橑焕美而一木一石悉出公家一夫一役不烦民力上为
慈闱延禧下为苍生锡祉也朕自弱龄诵读经史以修齐治平为本未暇览金经贝叶空寂泡影之文所以不能窥其堂奥概而言之元者善之长也佛者以善为本推而扩之大约无二上天好生化育万汇大士慈悲度尽众生亦无二也朕求治勤民四十余载矣今者兵革已销而民生未臻康阜梗顽虽化而民心未尽淳良皆因水旱靡常丰歉各异此朕寤寐孳孳不能释也以大士之力庶几慈云法雨甘露祥风使岁稔人安万姓仁寿则普济之弘功即时雍之上理是朕之心也夫爰书翰简勒诸穹碑垂示无尽云。

  又御制重修天竺寺碑文

  朕御麻凝庥心周区域省方设教跸驻山湖眷兹民力于东南讵止皇舆之名胜若乃因其旧迹无侈前观则天竺寺之所由以重修也粤惟鹫岭著于西方珐輪则一竺峰丽于南国名刹维三固缁梵所薰修亦仙灵之窟宅潮音送响遥接普陀塔影横空长留舍利瑞光发于涧上奇木像大士之容白衣感夫梦中净域建看经之院或旱干间作禾麦告枯而幡盖来迎霪雨濡足有祷辄应无福不臻斯固历晋宋以迄今实亦载简编而可信意者能仁之量等于好生佛道之成关乎民隐推斯指也不其伟与将使般若之门随方而启仁寿之域举世咸登有其兴矣曷可废哉朕曩者亲奉
慈闱式临兹宇自芳湖而西顾望初地以南循辇过花迎旌回云卷岩深乳窦含真珠之宝光峰转飞来带琉璃之绀色百灵斯护七圣不迷既祝我
皇太后寿履康宁复冀凡兹庶民室家盈庆然则迦释之弘慈与国家之布德岂有殊也顾念山灵如昔寺貌未新我
皇太后为国发心为民祈福时申
慈命重葺香林兹役之兴不妨民事凌云再焕将无乾竺之灵匪日成功实笃坤元之庆恒沙国土偕常乐以同升亿万苍生享太平而无极是则我
皇太后之圣心依然迦释之心而于朕经营天下利济生民之心亦适有惬也夫。

  雍正元年六月十八日 世宗宪皇帝朱批浙江巡抚(臣)李馥奏

  再谕粤溯道统之传尧舜以至周公孔子圣圣相承精一不杂原无藉于释道自汉以来三教流传炳若三光屹然鼎峙历千百年而不废不坠岂非道并行而不相悖欤吾儒正心率性释家明心见性元门修心炼性以言乎体则同圣人之明德新民如来之自利利他太上之度人无量以言乎用又同中庸曰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内典云六尘涉境心不随缘道德经云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以言乎进修工夫亦未尝不同何下士往往以管蠡之见纵横辩驳以逞其胸臆盖止据形迹而论而实未窥其奥蕴也其言以为二氏之学全无关乎世道人心而孰知有不然者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理载于周易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义著于感应篇四生六道因果轮回之秘谛散见于大藏诸经其所以警戒提撕诱掖奖劝若合符节究其指归无非勉人为善而已况细而闺闱里巷远而海澨山陬有不可以礼乐维持诗书训导者而二氏之教皆足以感发其皈向之诚消磨其隐微之慝由是观之释道宁无补于王化也哉试问中国将此三途去二留一能乎否耶不能则何必分门立户互相排挤有若聚讼然顾兹末法黄冠缁流下愚者多率皆饿夫懒汉苟希利养以故招提兰若竟成藏垢纳污之地此辈犹如谷之有稗粟之有秕惟在分别孰稗孰秕岂可并谷粟而概弃之乎朕向来三教并重一体尊崇于奉佛敬仙之礼不稍轻忽每见章句之士鄙薄二氏动辄轻蔑摈斥而托名理学者尤甚及考其操履与理学真诠又大相径庭此不过井蛙篱鷃之徒耳何足与较浙江俗称僧海乃衲子卓锡胜地近十年来不特指月清机宗风透彻者罕见即精通教律者亦未闻其人丛林凋谢可胜太息汝仰体朕意于公务之余留心护持使不至过于寥落倾颓不必著相庄严也此谕汝自领会毋令众知何也士子闻之徒为好佛之讥释子闻之致增我慢之相其中庸流或因而纵肇甚至紊乱清规有千法纪是朕怜之而反害之也密之。

  又雍正二年四月十九日

  上谕内阁前有条奏妇女入庙进香成群聚会混杂行走妄费无益及入于别教妖言惑众理宜禁止者曾降旨准行但并非禁止民人于名山寺庙中礼拜也今闻凡系寺庙概行禁止不许民人叩拜又往??髻山进香人等于金盏河地方挂号取税皆与朕旨不合其禁止太过之处在京着礼部查明具奏金盏河地方交与直隶巡抚令其查明具奏。

  又雍正八年二月初三日 朱批福建巡抚(臣)刘世明奏

  但应禁止邪教惑众从未有禁人吃斋之理此奏甚属乘谬之至朕不解汝具何意见而云然若将此等无理妄举以为尽心任事实力奉行则大误矣既云年老愿斋者听而阖家大小吃斋者又欲坐罪更属可笑之谈如于一家老者小者饮食之际稽查某斋某不斋其纷扰为何如耶观一切办理覆奏不但浮泛不实且每多乖张失指大有心志惶惑光景嗣后仍不痛自儆省加勉诚敬则朕恩殊为可惜也。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又雍正十一年二月十五日

  上谕内阁朕惟三教之觉民于海内也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人惟不能豁然贯通于是人各异心心各异见慕道者谓佛不如道之尊向佛者谓道不如佛之大而儒者又兼辟二氏以为异端怀挟私心纷争角胜而不相下朕以持三教之论亦惟得其平而已矣能得其平则外略形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无异旨无非欲人同归于善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导人于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诱掖奖劝有一不引人为善者哉昔宋文帝问侍中何尚之曰六经本是济俗若性灵真要则以佛经为指南如率土之民皆淳此化则吾坐致太平矣何尚之对曰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则百人和睦持此风教以周寰区则编户亿千仁人百万而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万刑息于国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斯言也盖以劝善者治天下之要道也而佛教之化贪吝诱贤良其旨亦本于此苟信而从之洵可以型方训俗而为致君泽民之大助其任意诋毁妄捏为杨墨之道之论者皆未见颜色失乎瞽之说也朕居藩邸留心内典于性宗之学实深领悟御极以后宵旰靡遑且恐启天下以崇尚释教之疑是以未尝形之谈论欲俟庶政渐理始举三教合一之旨提撕警觉以明互相诋毁者之非今逾十年矣听政余暇偶将朕之所见并昔人论说数条举以示天下之学道者古人有曰周孔六经之训忠孝履其端李老二篇之言道德创其首瞿昙三藏之文慈悲为其本事迹虽异理数不殊皆可崇可慕者又有曰儒以正设教道以尊设教佛以大设教观其好生恶杀则同一仁也视人犹己则同一公也惩忿塞欲禁过防非则同一操修也又有曰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又有曰佛之言性与诸书同圣人同其性则广为道德人能同诚其心同斋戒其身同推德于人则可以福吾亲可以资吾君之安天下又有曰佛之道与王道合王道者皇极也皇极者中道之谓也佛之道亦曰中道不偏不邪其旨相同又有曰佛教之设使人弃华而就实背偏而归善由力行而造于安行由自利而至于利彼其为生民之所依归者无以加矣又有曰人谓释氏惟务上达而无下学不思释氏之六波罗密由禅定而到彼岸岂非下学上达之旨乎又有曰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盖道者先天地而生亘古今而常存圣人得道之真以治身以其绪余土苴治天下国家岂不大哉故圣人或生于中国或生于西方或生于东夷西夷生虽殊方而其得道之真若合符契未始殊也以上数条皆于圣贤之理同流共贯未见其为谬异也三教虽各具治心治身治世之道然各有所专其各有所长各有不及处亦显而易见实缺一不可者夫习释道之学虽有偏有正而习儒者之学亦有真有伪即如释中以狂空欺世道中以邪术愚人是固释道之罪人也亦如儒中博览诗书高谈仁义而躬蹈乱臣贼子行之者谓非名教之罪人乎若掩人之长而斥其短隐己之短而夸其长互相肆口诋排者皆私诈小人形态非仁人君子怀德抱道之所为亦徒见其不自量耳数年来有请严禁私自剃度者有请将寺观改为书院者有县令无故毁庙逐僧者甚至有请僧尼悉行配合夫妇可广增人丁者悖理妄言惑乱国是不思鳏寡孤独为国家之所矜恤彼既立愿出家其意亦为国家苍生修福田耳乃无故强令配合以拂其性岂仁君治天下者之所忍为乎因皆下愚小辈朕亦未穷治其妄诞之罪至于品类不齐其中违理犯科者朝廷原有惩创之条而其清修苦行精戒明宗者则为之护持其邪说外道则严加惩治如道忞行峰之纪载谬妄法藏弘忍之魔说猖狂朕悉降旨指摘决不令混冒正法以致真伪罔辨也朕于三教同原之理探溯渊源公其心而平其论令天下臣庶佛仙弟子有各挟私心各执己见意存偏向理失平衡者梦觉醉醒焉故委曲宣示以开愚昧凡有地方责任之文武大臣官员当承事朕旨加意护持出家修行人以成大公好善之治特谕。

  又御选圆明居士语录

  有儒士问三教之同异王云若论○以内三教实同一道不可泥于迹象涉于事为而妄生分别也儒以修齐治平设教道以虚无清净设教究其所以示人者不能外○者个而释教亦不舍离○者个既不舍离即此○内而言则不谓之一贯不可也若以○之外周孔黄老之书未言及此能明此者惟有释典耳下士愚盲小智见浅谓○以内尚不明了何暇究○以外不知○以内者倚○以外者而立若不明○以外则○以内无论不能顿地透脱即使到得尽处犹有者个○在人但知拘滞生死不知穷其无生不死此一大关惟此一路方透即以佛教而论如讲演戒律何尝不与宗为一贯必须宗为之统摄离宗则尽属幻作宗乃第一义也然一亦不立方是佛旨即此观彼自明三教分合之定论圆明宁甘汝等迂儒之谤断不忍令众生长溺苦海而不拯救指迷也士闻愕然诺诺而退。

  乾隆元年 高宗纯皇帝谕

  朕前以应付僧火居道士窃二氏之名而无修持之实甚且作奸犯科难于稽察约束是以酌复度牒之法使有志修行者永守清规而无赖之徒不得窜入其中以为佛老之玷其情愿还俗者量给资产其余归公留为养济穷民之用此亦专为应付僧火居道士而言也名山古刹闭户清修者在所不问前降谕旨甚明现交与王大臣九卿会议乃闻外省传述错误一切僧道皆有惶惑不安之意恐将资产归公遂尔弊端百出有将己身田宅诡寄他人户下希图藏匿者有谋嘱书吏分立花户诡名以多报少者有减价速求售卖变银入橐者且有局外匪类从中借口索诈者夫此僧道既谋利恋财如是揆之仙佛之法乃糠秕稂莠也即取其私橐归公以养济贫民亦何不可之有天下后世自有公论但朕之本意原以天地好生之心为心一物不得其所如己推而纳之沟中此庸愚无知之僧道亦天下之一物耳朕何忍视同膜外况朕先所降旨甚明原以护持僧道而非有意苛削僧道今观伊等情形是愚昧无知被人恐吓而不知原降之谕旨也着该部先行晓谕去其迷惑至于应付僧火居道士之资产因无所归着是以有养济穷民之说究竟国家养济穷民岂需此区区之财物亦可不必稽察归公此处着重议具奏。

  附大清会典事例一则

  僧道将寺观各田地朦胧投献王府及内外官豪势要之家私捏文契典卖者投献之人问发边卫永远充军田地给还各寺观其受投献家长并管庄人参究治罪(谨案此条系原例又乾隆五年改定问发边远充军田地给还应得之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乾隆三十二年 御制宝相寺碑文

  岁辛巳值
圣母皇太后七旬大庆爰奉
安舆诣五台所以祝
厘也殊像寺在山之麓为瞻礼文殊初地妙相端严光耀香界默识以归既归则心追手摹系以赞而勒之碑香山南麓曩所规菩萨顶之宝谛寺在焉乃于寺右度隙地出内府金钱饬具庀材营构兰若视碑摹而像设之金色庄严惟具惟肖寺之制甃甓幕圆不施杗廇桴棁而崇广闳丽则视殊像有加经始于乾隆壬午春越今丁亥蒇工既敬致瓣香而庆落之所司砻石以俟因记之曰文殊师利久住娑婆世界而应现说法独在清凉山固华严品所谓东方世界中菩萨者也夫清凉在畿辅之西而香山亦在京城之西然以清凉视香山则香山为东若以竺干视震旦则清凉山又皆东也是二山者不可言同何况云异矧陆元畅之答宣律师曰文殊随缘利见应变不穷是一是二在文殊本不生分别见倘必执清凉为道场而不知香山之亦可为道场则何异凿井得泉而谓水专在是哉且昔之诣五台礼文殊所以祝
??也而清凉距畿辅千余里掖
辇行庆向惟三至焉若香山则去京城三十里而近岁可一再至继自今亿万年
延洪演乘兹惟其恒是则余建寺香山之初志也寺成名之曰宝相缀以偈曰曼殊室利七佛之师经历人间至福城东东方世界名曰金色常在其中而演说法摩竭陀国其东五峰是名雪山惟清凉境金刚窟聚北代州是大士示现妙相庄严振大珐輪坐师子座师子奋迅具足神威中台现身寺曰殊像我昔瞻礼发大宏愿虔诚祝
??普诸福缘相好印心如月在水即幻即真证真幻相以此真幻还印金容香山净域多祇树园宝谛之西营是宝相庄校七宝晃耀大千日面月面了无分别我闻如是文殊应缘缘即随缘何有彼此矧东西方因见生名见即不拘名亦不着清凉香山非二非一复念文殊菩萨久住而此世界实曰常喜以常以久延祝
慈禧惟愿自今岁万又万宝算盈积如恒河沙获妙吉祥生大欢喜以是因缘
寿复无量。

  报恩论卷首

  桐乡沈善登述

  海盐张常惺校录

  造论述意 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净土者。祇是教人从现前一念动处着力。大本无量寿经。所谓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两言尽之矣。光绪戊寅春。为杭州小霍山摩崖事。与张子简常惺等。结坛邓尉圣恩寺。念佛写经。写毕造此论。一坛共五人。以三为班。轮转五十三昼夜不断声。限香进退。故祇能据魏译大本。直抒胸臆。随口诵出。子简录稿。昼凡四轮。退息各三刻。积十二刻支支节节而为之。越两旬余方成。得文五篇。杂说二十五则。诗歌共若干章。都凡二万余言。依三藏例统名为论。因摩崖山名。适符
本朝寿岳。伏念
列圣家法相承。宏扬佛教。与儒并隆
深恩至计。保我子孙黎民。万世永赖。故取寺名一字。
题曰报恩。庶几览者相与护持。以维系人心。共图报答。论出后。传钞颇不乏人。今忽忽二十年矣。老病日深。不能复进。欲刊布之。而虑自来说净土者。滥入禅宗。高谈元妙。佛法世法。打成两橛。则全失如来设教本旨。而于此反增疑障。故复遍引净宗诸经。并注解之以证明论义。列于卷首。而写经前后所说。有相关涉者。别编一卷附焉。凡夫钝根。读书少。涉世浅。见理粗。未知孔教如何。佛教如何。但知自古至今。未有离却万亿愚贱之心。而可以为教者。未有支离刻核使人救过不暇。而可以教民者。未有有民不教。听其放辟邪侈。而可以为国者。未有君民同一教。士大夫别一教。而尚能用其民者。未有不能用其民。而其国不衰弱。能用其民而其国不强盛者。如是而已。故自贡其丑拙。以俟十方缁素。及当代贤士大夫教政之。尚冀余生得有所闻。涣若沉疴之去体云尔。光绪丁酉夏沈善登识。

  证经(十二则)

  佛说无量寿经(魏康僧铠译)

  云。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佛告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弥陀疏钞云。智论五菩提心。一发心菩提。谓于无量生死中发菩提心也。而持名正于凡夫生死心中。起大觉故。二伏心菩提。谓断诸烦恼。降伏其心也。而持名则正念才彰。烦恼自灭。故三明心菩提。谓了达诸法实相也。而持名正即此一心。明了一切诸法实相故。四出到菩提。谓得无生忍。出三界到萨婆若也。而持名即得一二三忍。?超生死趋一切智故。五无上菩提。谓坐道场成最正觉也。而持名则得不退转地。直至成佛故)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论据此译。故列于前)。

  谨按此经。有汉魏吴唐宋五译。而此魏译。文辞详赡。义理圆足。故自来讲家多据之。唐译差与相近。盖同一梵本也。宋译亦甚明畅。而辞句前后大异。又一梵本也。汉吴二译。文辞拙歰。而义有相补备者。则又一梵本也。其所以不同之故。略考诸经。约有三端。一则译手巧拙不同也。如楞伽三译。金刚六译。及此小本两译皆是。此类文小异而义大同。足见梵本之一。例如儒者解经。各有短长。盖以华文化梵语。是横翻也。以今人解古书。犹直翻也。其于原本。毕竟非一非二。而善读者。就此参观互考。以意逆志。自能得之。一则梵本传写不同也。此类义同而文多寡大异。密部诸咒。最显而易见。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大经大会。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录自不一手。传钞浸广。久而沿讹作伪。皆人情事理之常。统乱六师。钵碎五分。迦释阿难。结集多至四次。正为此也。例如两楹梦奠后。七十子之徒。友教四方。六经传本。各自成家。奚待祖龙。始焚缭鹤。迨法流东土。去圣愈遥。张霸刘歆王肃之徒。何国蔑有。隋唐之际。别编疑惑伪妄二门。足为中流砥柱矣。(谶纬概托孔门。后世遂动称符命。盖以多知尊圣人以神通眩佛法。其弊必至此矣。大云经之伪。阅藏知津已辨之。若儒童菩萨之为孔子。大迦释之为老聃明是梵僧巧见。因道家伪造老子化胡经。借以报复特牵率孔圣以泯其迹。而宗镜录乃徴引不疑者。则如李长者之借易释华严。欲以间执迂儒疑谤之口非出本心。诸如此类。宏得有大雅宏达。尽通汉唐以来诸儒门径。及其用心之处。然后博观全藏。而分类校订之。为之执鞭。所欣慕也)一则本师前后宣说不同也。四十九年说法。大半本诸先佛遗经。迦释佛涅槃时。藏诸珠函。并作书一通。嘱付树神。迨本师出世传授之。说见广宏明集。梵网法华文有明证。(所以本经赞德文中。有博综道术。贯练群籍二句。而四十二章经。亦以广学博究为一难。如坛经出后。人人籍口六祖。法门之所以日衰也)阿难出家时。先与佛约。以前所说诸经。未曾闻者。请佛重说。佛许可之。说见释迦三谱。(不记出何一种)阿难所指。盖即遗经。若佛平时与弟子泛说法要。如四谛六度十二支十八处等。寥寥数十言。藏中多集为经。岂能一一重说。不言可知。弥陀成佛在十劫以前。十方诸佛无不赞叹。(例如孔孟动称尧舜)佛佛道同。本师三百余会说法。既多指归净土。则自然屡说不一说。而亦随时随机。开通大意。依义不依语。显然可知。例如论语称知仁勇。祇三言耳。而前后序次不同。称不患人之不己知。祇两言耳。而四见各异。世间经师。尚不贵记问之学。况在佛智。此经之所以多译。而又见前两种之不同也。至王龙舒汇集之本。以意弃取。自不足记。近邵阳魏氏所订。更不必论矣。

  又按此经三辈皆善类。观经九品有恶人。两说互异。而实相足相成。盖众生因地。万别千差。不特三三无尽。九九亦无尽。纬以四土。相望更觉悬殊。此经上辈当出家。中下二辈当在家。乃从其多数粗举大凡。故云凡有三辈。观经就此大凡。略开为九。而又极其优降。以括无量行因之不齐。其大意以五品以上约四圣。以下约六凡。极其优则自初信以至等觉。皆在其中。故智者大师仅登五品。非在家也。刘遗民三度见佛。衣覆手摩。自当上辈。非出家也。而凡莲宗诸祖。及维摩贤护等。一切缁素名德之往生者。例推可知矣。极其降则自五停心以至一切含灵。皆在其中。故中下品内有但四禅。非谓尽属但四禅也。下二品内有五逆。非谓尽属五逆也。而凡初心邪外。及六道三涂一切缁素常流之往生者。例推可知矣。(若齐文定旨。则六道缺二。三涂仅一。触途成滞。云何可通)三辈皆善类者。弥陀本愿。十念往生。唯除五逆谤法者。谓极恶重罪。不通忏悔。余恶虽重可悔。非谓可作也。故本师云诸欲往生彼国者。虽不能大精进。大要当作善。悔则改过迁善。同归于善。喻如畔逆投诚自?。许立战功。义在劝降。岂云赏盗。大圣作用。张弛随时。世出世间。理无二致。至九品有恶人者。正是时节因缘不同。已详辨于论中。无取和会(言各有当。诸经不可和会者甚多。此经弥陀本愿。说五逆谤法。不得往生。唐译本亦说不得往生。惟观经一说得往生。故疏钞释之。辞理皆极意斟酌。并不和会。乃后人巧见。必欲和会以称能。且不以一本牵合多本。反以多本牵合一本。以为如此方见净土收机之尽。然则弥陀本师说法。皆不免三渗漏乎。我不知其居心为何等也)。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汉支娄迦谶译)

  云。佛言其中辈者。其人奉行施与如是者。若其然后中复悔。心中狐疑。不信分檀布施作诸善。后世得其福。不信有无量清净佛国。不信往生其国中。虽尔。其人续念不绝。暂信暂不信。意志犹豫。无所专据。续结其善愿为本。续得往生。其人寿命病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自化作形像。令其人目自见之。口不能复言。便心中欢喜踊跃。意念言。我悔不知益斋作善。今当生无量清净佛国。其人则心中悔过。悔过者过差少。无所复及。其人寿命终尽。则生无量清净佛国。佛言。其三辈者。其人作是以后。若复中作悔心。意用狐疑。不信作善。后世当得其福。不信往生无量清净佛国。其人虽尔。续得往生。其人寿命病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令其人于卧睡梦中。见无量清净佛国土。其人心中欢喜。意自念言。我悔不知益作善。今当生无量清净佛国。其人但心念是。口不能复言。则自悔过。悔过者过差减少。悔者无所复及。其人命终。则生无量清净佛国。

  谨按此段吴译本全同。不复录。据此可见重在作善。散心得生之明证。

  阿弥陀经(吴支谦译)

  云。诸欲往生阿弥陀佛国者。虽不能大精进禅定持经戒。大要当作善。一者不得杀生。二者不得偷盗。三者不得淫泆。四者不得调欺。五者不得饮酒。六者不得两舌。七者不得恶口。八者不得妄言。九者不得嫉妒。十者不得贪饕。不得心中有所悭惜。不得瞋怒。不得愚痴(此经原名。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谨按此段云云。即魏译三辈中下二品。专指在家众也。全文已载论中。今略释之。戒有多品。皆以在家五戒为根本。其云一者不得杀生等。即就五戒而一反一正推言之耳。五戒全持。名满分戒。持三四名多分戒。但持一二名少分戒。从师求三皈并受戒者。则名持戒。已入戒品也。无归戒而自持者。但名作善。未入戒品也。由少分渐加至满分。亦可名精进。更受优婆塞戒。渐加至菩萨戒。则名大精进矣。其实同是作善。而分别言之者。求受不破犯利益大。破犯者罪过亦大。未求受者反之。

  大宝积经无量寿会(唐菩提流志译)

  云。阿难。若他国众生。发菩提心。虽不专念无量寿佛。亦非恒种众多善根。随己修行诸善功德。回向彼佛。愿欲往生。此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即遣化身与比邱众。前后围绕。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所化佛。光明相好与真无异。现其人前。摄受导引。即随化佛往生其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谨按此段。可见散心往生。重在发愿回向。即魏译本万善回向之谓也。言随己修行诸善功德者。可见不论世法佛法。但是善事。皆可回向。专重发愿也。

  又云阿难。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如来。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心无疑惑。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无量寿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无量寿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谨按此段十念往生。专指住大乘者言之。大乘如禅宗得破参。及读一切大乘经典。得解悟者皆是。其人不专修净土。如智者永明之类。而百丈清规。以念佛津送亡僧。自唐至今。丛林多奉其教。犹可见禅教律三宗。究竟毕归净土。不待辩矣。

  无量寿庄严经(宋法贤译)

  云。复次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十种心。一不偷盗。二不杀生。三不淫欲。(此身三业。诸经次序。大概为出家说者。不淫欲居首。为在家说者。不杀生居首。观经且于十善中。特提不杀。尤其明证。而此独以不偷盗居首。或当时对机而发。如魏译本说少长男女。共忧钱财云云。或传写误倒。未可知也)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如是昼夜思维极乐世界无量寿佛。种种功德。种种庄严。志心归依。顶礼供养。是人临终。不惊不怖。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彼佛国土。

  谨按此译本。宗旨与前数译皆同。而语气前后详略大异。杨仁山居士。依义分章。并于三十六愿下标提愿意。至为整赡。此十善往生章。次于持经持戒两章之后。可见专指世法。凡是善行。皆可往生。但必常常念佛回向。即转世善为净因。故佛说诸经。总兼世善。而此十善业。且特说专经。以净身三口四意三诸业。为修持根本也。

  佛说阿弥陀经(姚秦鸠摩罗什译)

  云。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谨按明蘧庵师(永乐时吴郡沙门讳大佑)弥陀略解云。灵芝疏载襄阳石本。于一心不乱下。有云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彼石经本。六朝人书。窃疑今本相传讹脱。幽溪师(天启时天台沙门讳然灯)圆中钞云。解中既云今传讹脱。凡读习者。应依古本而增正之。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唐玄奘译即罗什译小本阿弥陀经)

  云。舍利子。生彼佛土。诸有情类。成就无量无边功德。非少善根诸有情类。当得往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清净佛土。(此数句。什师祇作两句。其所以非少善根得生之故。则略之。故知此经译本。什师以简要胜。奘师以详审胜。二者参观。经意方能尽显)又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维。(诸经说法要处。先说闻思。次说闻修者甚多。此数句。即先说闻思也。什师祗作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两句。所谓举重包轻也。意原重在上句闻。字辩已见前)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此数句。次说闻修也。大本四十八愿中。有系念我国句。故此译依用系念二字。大抵梵文。是心念专一而不杂乱之意。故什师译作一心不乱。此译作系念不乱。若泥定华文一心二字。解作理一心事一心。则此译亦可解作理系念事系念乎。善读者曷深思之)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乱。(此临终佛力加被。令得正念往生之明文也。什师译作是人终时。心不颠倒二句。省去慈悲加祐语意者。以既先说临终佛现于前。乃说心不颠倒于后。即其为佛力加被。显然可知。故略之。读疏钞者。参观此译。悉心体会。自不至泥执一心不乱之难。而生疑沮矣)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谨按莲池疏钞。谓襄本二十一字。乃前人解经语。误入正文混书不别。缘上有执持名号四字。不可更言专持名号。上下重复。不成文义云云。窃疑莲师此说。别有深意。不可泥也。诸经本皆语录。平铺直叙。译师祇能依其语之先后轻重。翻成华文。无可并省。盖并省则必有语意不贯不完处。如以文法弥缝串合之。不但失真。转多费力。(惟首末法会大众。及一切庄严功德等。或刚繁就简。或举重包轻。如十方省作六方。十号但称如来之类。参观诸经之有多译本者。译手巧拙自见)此经无问自说。通篇随说随解。或先设问而后结释。或先虚说而后结正。如国土名极乐。佛号阿弥陀。经名诸佛护念。及众鸟为佛变化等。莫不上下语气。两相呼应。此段说不可以少善根云云。正与众鸟一段相类。盖先说闻思。次说闻修。(唐译正如此。详见后)其下两句。亦是虚说。犹言闻说彼佛名号而信受之。再下一日至七日云云。方如实说依法修持。专一称名而不杂乱。即为多善根福德因缘。结证上句。灵芝据石刻载入疏中。蘧庵幽溪从而称赞订正之。深合全经语气。盖梵夹皆写本。易致脱误。如汉译大本经。乃尔劫时下。脱误数十字。文义不贯。又四十二章经藏本。与石刻赵文敏写本。及藏外流通各本。章节前后多寡各各不同。而与法苑珠林所引又不同。且有一切经音义所摘字。而诸本皆无者。大抵诵习多。则传写多而得失异同亦多。情势使然。故唐译本。亦脱此二十一字。无足致疑。三师可谓法眼圆明矣。若莲师之说。则有呼无应。通体不类。称名之为多善根。乃显彼佛大愿摄持之力。全经宗要所系。本师于此。岂反不直语正语。而使听者索解于言外乎。且什师与莲宗初祖慧远师同时。书问往还。以道相推重。远师与十八高贤。结社庐山东林。提倡念佛法门。什师此译。自必共传习之。襄阳之去庐山。地亦不远。当莲宗初开盛行之际。宝此新译。传写流通。至刻石以垂示将来。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何等郑重。安得误以解经语。混入正文。而都不觉察。揆之人情事理。殆不可通。(藏经传本。固有沿误而不可考者。余藏有唐宣宗大中二年。楞严陀罗尼石幢。咒语文句。与今所集藏本。一字不同。以华严字母还音求之。亦大半不合。此藏当武宗灭法之后。宣宗立而复兴。众姓建立以纪恩颂德。安得有误。考之日本国校刊全藏经。载有高丽国藏本楞严咒。正与此藏全同。按高丽僧至中国请经。在唐中叶。然则今藏本此咒之异文。自宋始矣)莲师之意。正欲主张一心不乱四字。而乃直言以称名故。显然归重佛名号力。而不归重自心念力。则与己所说理一心事一心等。未免乖异。幸唐译亦无此二十一字。故直断为前人解经语。以圆融之。其不明言唐译亦无者。以唐译作系念不乱。不作一心。可见此之一心。仍不过大本一向专念之谓。(六朝写本。原以一心不乱专持名号为一句。犹言一心专持名号而不乱也)初无深元。而襄本二十一字。纵使确是解经语。亦可见自远师以来。解此经者。从无偏重自心念力。而不归重佛名号力者。故置之不论。试观临终佛迎。特赞称名。不赞余行。观经有明文。心不颠倒。赖佛慈佑。唐译此本有明文。万善回向。散心亦得往生。汉吴魏译大本有明文。疏钞于此诸文。概不引据。但引王龙舒会辑大本。其意可知也。盖疏钞之作。原为当时豁达狂禅。空腹高心。拨无因果。而儒家承姚江心学弊极之余。偏喜谈禅。薄净土。为著相。是以专就上品往生立说。极力主张一心不乱。以抵御折伏之。所谓大权菩萨。曲被当机应病与药。时节因缘应尔也。余故于论中。特解此段经文。为克期取证以斡旋之。而详辩于此。善读疏钞者。当参合诸本以观其通。庶可劝进初心。妙合经旨。而不负莲师善巧说法之深意矣。且莲师亦自有圆融散心得生之说。明载疏钞。读者震于一心不乱下诸说。不暇深思耳。今并录于后。

  疏钞卷四。志眼法师云。往生一门。有二净业。一曰正观。默照本心也。二曰助行。备修万善也。二事俱得。则了达四净土矣。如止得事善者。近生同居。远作三土因耳。故知净土正究理菩萨所登境界。而兼容悠悠众生耳。又云圆机体道。是最上净业。苟加愿以导之。即预优品。愚朴之辈。但称佛发愿者亦生。观净土一门。则圣人无弃物也。按所云正观。通乎上中。所云助行。通乎中下。又法师此论极善。观者毋忽(莲师慎重引此。读者亟宜着眼)。

  观无量寿佛经(刘宋疆良耶舍译)

  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谨按第一专指在家二众。言父母师长。则包尊君亲上可知。杀盗淫为身三恶。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为口四恶。贪瞋痴亦名邪见。名意三恶。反是十者名十善业。不杀居十善之首。重言慈心不杀者。自求往生极乐。而令众生剧苦横死。则与本愿大相反。故特提之。以见杀业最重。虽不持戒。亦不可犯也。第二兼在家出家大小乘戒。第三则专指大乘。凡后后皆兼前前。前则不兼后。就文自明。大本言三辈皆发菩提心。此第一第二不言者。念佛即是菩提心。详见上注。三辈兼论因果。故出家居首。此专论因。故在家居首。十善业等。无非世间法。但受人天福报。而为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者。华严十地菩萨。皆不离念佛。又念佛三昧经。亦言三世诸佛。皆以念佛得度。则即转人天因果为佛因果。可见一切法门。无非念佛。又见一切佛法。不离世法矣。

  又云。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

  谨按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有云十方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惟除五逆诽谤正法。故此品化佛来迎。不赞闻经功德。但赞称名。为其愿力。与本愿力相应也。

  又云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逆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名。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谨按念佛与观佛异。观佛须依经所说。光明相好。了了分明。念则但凝神注想。如对佛前。此人苦逼心乱。并此不能。故劝令出声称名。以助念力也。至心者。犹言专心致志也。此章说九品生相。经文或此详彼略。如上节言合掌叉手。此节言至心等三句。实互相补备也。既言至心。又言令声不绝。具足十念者。正显称名威力之大。与佛本愿相应。譬如遇贼追杀。奔呼求救。尔时布急之极。或恐救迟。或恐追近。杂念势所必有。而要其呼求之心。仍自十分真切。昔人解此。为信力念力二俱勇决。可谓善于体会矣。至五逆不得往生。此经与大本经相违。乃时节因缘。论中已详辨之。

  又云。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谨按此结语。可见本师先说大本小本。后说此本。可见净宗本旨。专重持名。盖往生彼国。全赖弥陀本愿。以名接物。大力摄持。其为易行道者在此。其为难信法者亦在此。故此经特应韦提希之请。开异方便。令当来众生。现生亲证。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坚正信。而仍结归本旨。概称念佛。又申结以即是持名者。以名可赅相。举名而一切功德庄严自在其中。如称天而日月星辰在其中。称地而山川原隰在其中。众生妄想分别。作观难而称名易。故特郑重嘱付。以显名号本愿威力之大。称名者。一一声中。不啻亲证一切依正功德庄严也。然则往生之重在佛名号力可知矣。而净宗本旨之专念他佛。仗他力。并无自佛自力之说。亦可知矣。善读者曷审思之。

  大集贤护经(隋都那崛多译)

  云。尔时阿弥陀佛。语是菩萨言。若人发心求生此者。常当系心正念相续阿弥陀佛。便得生也。(节)阿弥陀如来。告彼人言。诸善男子。汝当正念。精勤修习。发广大心。必生此也。(节)阿弥陀佛复告彼言。诸善男子。若汝今欲正念佛者。当如是念。今者阿弥陀如来。具有如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身色光明。坐师子座沙门众中。说如斯法。其所说者。谓一切法本来不坏。亦无坏者。如不坏色。乃至不坏识等诸阴故。又如不坏地。乃至不坏风等诸大故。又不坏色。乃至不坏触等诸入故。又不坏梵。乃至不坏一切世主等(节)。

  谨按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净土。西方合论中。已略具之。修净业者。固当博观全经。而阿弥陀佛说法。惟见此经。(密部摩护坛中。往往有弥陀说法。然皆梵咒。故无可引)合论失载。故特节录于此。上云系心正念相续。下云精勤修习。发广大心者。盖即大本一向专念。万行回向之意不坏色等者。不离根尘界处也。楞严二十五菩萨。各说方便即其明证。不坏梵者不废诸天业休咎祲祥等也。不坏一切世主者。不废十方国土。王法人情等也。此之谓立处即真。此之谓当下即是。此之谓唯此一身。身外无余。此之谓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此之谓今现在说法。是故净土法门。但说事修。不说理性。极平极实。正是极圆极妙。而不许说圆说妙。若必离平实而说圆妙。则早不圆妙矣。

  谨按佛劝父净饭王。归心极乐净土。而未尝弃舍王位。七万释种。同奉佛教。亦未尝劝令出家。佛岂以其父与族党。不足与语圆妙。而姑出于粗俗哉。试观诸经。惟遗教专告比邱。(四十二章经。系彼土高僧撰集。故不论)余莫不称善男子善女人。兼在家二众言之。此理显而易见。也教判五时。除第二鹿苑时。说阿含小部诸经不论外。其第一时。说华严部。末后以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而善财五十三参善知识。在家者居十之八九。童子如众艺等。杂流如船师等。淫女如婆须密多等。外道如遍行等皆与焉。更何世法之可嫌也。净土说在第三方等部。同部显教。诸经义类。固应相通。亦姑弗论。密部教分三部。金刚部。以秽迹咒为总持。(此咒实说在涅槃时。以其同为密部。故备举之)莲华部。以大悲咒为总持。瑜伽部。以准提为总持。三咒皆护持行人往生极乐。皆许咒水。治产难诸病。准提并特开五荤不忌。尤为方便。则更何世法之拘碍也。第四时说般若部。般若为众经母。大小乘显密诸教。无不从此流出。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六百卷。穷元极妙。义富文繁。而天亲菩萨造大智度论释之。谓佛说此经。欲令众生修念佛三昧。得增益故。(此念佛不必专指西方。而净土持名法门。自在其中)且开卷先说六波罗密。包括万善。其显示般若。反覆开譬。不离根尘界处。与贤护经阿弥陀佛所说一切不坏等。非异非同。则平实之正是元妙。又何疑也。第五时说法华涅槃部。法华通叙如来说教本末。开权显实。大畅本怀。授记现前大众。皆得成佛。又特现女人受持斯经。往生极乐。以作当来榜样。而其澈底开示。直曰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又曰治世语言。资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然则一向专念之必成佛道。万善回向之不离世法。不背实相。较然可知。而又何拟议也。涅槃扶律谈常。最为平实明显。即以律藏论。一切诸戒。无不以在家五戒为根本。广之为优婆塞戒。(大本言。无尊无??。无富无贫。少长男女。共忧钱财云云。以近世人情观之。可谓千古一辙。然即此可见佛法之圆融。其下文言何不弃世事。念道之自然者。正谓何必徒多胶扰烦恼。非谓当尽弃捐也。如优婆塞戒经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求财。一分应供父母妻子眷属。二分应作如法贩转。留余一分。应积俟用。又言财物。不应寄付四处。一者老人。二者远处。三者恶人。四者大力云云。然则依教奉行。不但无碍世法。且极精明。学者自误会耳)又广之为比邱二百五十戒。无非就世法人情。加严加密。复约之为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统制出家在家七众。其随时随地开遮持犯。无非圆融世法人情。使不障碍。非有别法也。(详见莲池戒疏发隐。蕅益梵网合注。而合注为胜。发隐于杀戒中。内色外色一条。实误。不可从)是以大本三辈往生。在家居二。皆以专念为正行。万善为助行。其所谓善。自恭敬供养诸佛事外。不过就父子君臣夫妇昆弟朋友之间。勤修身三口四意三诸业。止恶进善。(五痛五烧章。节节唱言独作诸善。即是翻上诸恶。文理极明)再三申劝。全同小乘。乃经前列众叹德。特创一切大乘妙典所未有。直据本师示现受生。示现苦行。以至十相成道等。(会疏备详。其总结言如来出世本怀。顿圆上上妙典。在文明白。谁容拟议。味道君子。请深着眼云云。可谓知言)因源果海。引发当经。(此段叹德。汉吴二译无之。宝积经中无量寿会。唐译本有之。大同小异。盖梵夹传本。间有异同。诸经皆然。类如儒书。今古文家之别)盖结集者深达如来此会时节因缘。寄现前众。表现在法。以见三世诸佛菩萨。历劫修证。不离乎此。而众生现前介尔一念念佛之心。直可现生取办。此其所以为易行道也。(龙树菩萨语)所以为实教也。(李长者华严合论。误判为权教。袁宏道西方合论。已辨正之)纯圆教也。(莲池疏钞。判为分圆。蕅益要解。已辨正之)所以当来经灭独留也。(本经)所以为适道教源。济俗要务也。(慧远法师语)所以为三根普被。万善同归也。(永明禅师语)所以一切刹海不能丽。一切教网不能收也。(蕅益师语)嗟夫。众生心量昏迷强弱之等差。不可胜数。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九年中随顺说之。何所不有。至末后涅槃会上。弹偏斥小。叹大褒圆。而圆教大法中。无不指归净土。则一代时教之本旨。断可识矣。夫劫量无尽。世界无尽。众生无尽。此非耳目所能及。而可意决其必然者也。即专论现在劫中。娑婆世界。中国九州。金人入梦至今。耳可得闻。目可得见矣。其中众生百千万亿分不可说不可说之多也。所行之法。无非饮食男女伦常日用等种种世法也。而佛则如是若干众中之一人也。所说之法。如是若干法中之一法也。使佛意必离如是若干众所行之法。而后行我法。其为偏小极已。废而不行久矣。何待三武之暴。诸儒之谤。使依教奉行者。必抑黜世法。而后为护持佛法。则其必不能护持亦决矣。然则今日法门之坏孰坏之。说法行法者之巧见戏论坏之。(才学念佛。便道莫著相。莫心外见佛等。皆是巧见。不行而空言契理不契机等。皆是戏论)非谤法者所能坏也。犹之国家立法之美善。而奉法者坏之。非外国人所能坏也。是故欲望法运之转机。莫要于提倡净宗。欲提倡净宗。莫要于不坏世法。不谈元妙。三经具在。诸方明眼。当共鉴诸。

  答问(二十五则)

  问曰。子读儒书。近人讲西学。子亦盛称之。顾专谈佛法。其将以佛法治天下乎。

  答曰。是必不能。亦断不可。利禄所劝。权势所归。必至名存实亡。奸弊百出。有元之国师。泰西之教王可证也。佛。师道也。其教止于修身治心。罕及家国。上先师书已明辨之。(见卷附)三代以后。不可无佛教。醒迷歌已略言之。夫国所与立。万亿愚贱之心也。历代典章制度。因之而变者也。人心之离散思乱。至今极矣。诚使三五年中。海内幸无事。儒教极四部之选。西学擅各国之长。各得数百数千人。功不至大效不至速哉。而尽中国四万万人。莫能与焉。莫能解焉。以为高远莫及。可畏而不可亲也。(中国人决定不信佛者。万中之一尔。信而若存若亡。不知好者。十之七八。知好者十之二三。此两语通言之。畏官长。良民也。以为不可亲则殆矣。故诚欲亲民。莫近于佛。因此见法藏比邱之弃国。实为大慈。悉达太子之出家。实为大孝。而我孔子盛德在庶。为万世师。天之位置。何异佛之示同凡夫。岂无意哉)以为与己不同道。己所信向。且目为背畔犯禁忌也。(此专指念佛者言之)以为不如归异教者。官为保护。莫敢指摘也。其平日之壅隔揣虞若是。一旦有事。沿海沿边。耕夫渔户。皆早入其彀中。我所召募勇兵。皆素拒之门外。四两五两之守粮战粮。能得其死力乎。数千数百之博学高才。能独治之乎。呜呼。无与同好。谁与同恶。故窃谓今日中国以提倡佛教。固结人心为第一义。此义得而后西学真有用。否则被他人用尔。前车可鉴已。若夫儒之于佛为同为异。二教通喻尽之矣。圣人复起。不易我言。乃自论出后。惟香岩居士能通其说。余皆不解。甚至不能句读。根器陋劣至此。尚复何言。(盖尝思之今之士习不变。仕途不清。实无一能为。子弟读四子书毕。极多加诗经一部。便可应试入学。诗经能背诵乎。不能也。希见之字不识也。易几卦何名十翼何物。书礼几篇春秋几公。概未触手寓目。不知也 本朝开国至今若干年。咸丰以前年号。先后若何。不知也本省几府几县。在何方向不知也。父师不教乎。父师先不知也。如此等人。一县以数百计。无财则可以教乡里。以其道传徒。有财则可以捐纳。可以得一榜。得甲榜。得馆选得高官。问何所能曰能取巧。能敷衍。能构虚架。孰教之乎。曰自其开笔作八股时。心思才力。一注于此。习与性成。不待教也。然则当局者。何取乎。曰正取其如此。则软熟不生事。可苟安也。然则不能改法乎。曰非不能也。不欲也。为己子弟计。为宗族亲戚交游子弟计。为同寮阅卷计。何苦作法自毙。且取诟病焉。呜呼。人之无良。邦国殄瘁。其果无良至此乎。亦非也。七百年来。凭空。讲中庸。习非成是。酿为风气。一人言之。必有多人攻之。其攻之者。徒党皆此类。彼众我寡。明知必不敌也。夫如是虽有良民。谁能用之。余所以往往废书而叹。愤极而涕下也) (一)。

  问曰。禅教律净。皆佛说也。何独谈净。

  答曰。禅佛心也。教佛言也。律佛行也。净则佛境界也。得佛境界而心言行自在其中。同戒录序已言之。(见卷附)舍禅取净之故。法门纲宗已言之。曰既言净宗无参无悟。则以何为得手。曰执辞害意。学者大病。纲宗此段。全对禅家立说。净家本无所谓得手不得手。但念而已。因禅家耽着无想无念。身境两忘为好境界。却是堕在死水。(故初祖达磨扫除六宗。呵为邪见。寂静居其一)不知念佛。亦有身境两忘时。(不可又误解作事一心。及念自佛。盖祇如想一个人。想至出神而已。凡人专注一事。往往有此光景。但自不觉耳。何足异哉)而一句佛名。朗朗在口。却正是活泼泼地。(近时惟玉峰师。为得净土正宗。每见打佛七者。一时香烬止息。师家便道此是好消息。须着眼。玉师呵之曰。一向专念。不赞其功。暂时止息。便称好消息。岂念时反为恶消息乎。此语可谓立破余地)非谓别有得手也 (二)。

  问曰。何以无参无悟。

  答曰。禅家以疑入。故须参悟。净家以信入。故不须参悟。楞严大势至圆通章。事理双显矣。先以二人相忆。喻专念他佛。次以如母忆子。喻彼佛愿力接引。乃言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谓惟其如此。故但凭现前一念信心。常忆常念。直至见佛。其事相类。又申明其理。言去佛不远。不假方便。(上来二十三菩萨。所证圆通。皆是参悟方便。文殊偈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亦正指上文。讲家以无量方便释之。误矣。既用方便。则是远打之绕)自得心开。谓如此则正同母子相忆。不相违远。故不须参究。自然得见而开悟也。大势至本弥陀次子。为西天净土初祖。传法如此。何庸致疑 (三)。

  问曰。见佛之悟。与参得之悟。为同为异。

  答曰。悟有深浅次第。所谓大悟十八变。小悟无其数。人人不同。皆非实悟。若豁然彻底无余。则祇是证得现前一念本是不生不灭。涅槃妙心。(就人身言。强名为心。实则尽虚空遍法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21: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