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05|回复: 0

[学佛文档] 六祖坛经(第六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9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六祖坛经讲记二十一集讲于美国达拉斯》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六祖坛经  (第六集)  1986/11  美国达拉斯  档名:09-005-0006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从这个地方看起,这一段是讲「迷、悟、正行」。佛与凡夫只是名称不一样,体性并没有两样。正如同六祖初见五祖的时候说,和尚身与獦獠身不同,佛性并没有两样,是一个意思。烦恼与菩提体性也是相同的,所谓迷的时候就叫做烦恼,悟的时候就叫做菩提。由此可知,无论在人或者在法上说,只有迷悟不相同。佛是觉悟了的凡夫,凡夫是迷惑颠倒的佛,这是我们应该要明了的。

  底下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诸位真正能够体认到这一个事实,我们对自己修学就会产生无比的信心,不会再怀疑自己业障深重,恐怕这一生不能成就。许许多多人有这障碍,他是不明了事实的真相。前念迷即凡夫,就是指我们现在,我们现在是凡夫,是迷;后念觉,我们现在果然觉悟了,觉悟就成佛。所以《法华经》上世尊为我们开权显实,就是讲真实话,一阐提也有佛性,一阐提也应当作佛,就这个道理。怎么样转烦恼成菩提?这底下两句话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前念着境即烦恼」,着就是执着,着相,着相烦恼就起来了。后念要是觉悟了,觉悟就是不执着、不着相,离境,这个离境并不是说我们摆脱这个境界,不是的,离境就是心里头不执着。换句话说,离什么?离对境上的执着心,离这个,并不是真正的舍离外面的境界相,只是舍离内里面于境界的分别执着心,舍这个。这就叫菩提。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皆从中出。」这句话非常重要,给我们显示出佛法修学最终极的目标,就是要证得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圆满智慧,圆满的智慧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这句话是梵语,前面都说得很详细,什么叫摩诃,什么叫般若,什么叫波罗蜜。如果我们把这句话整个的翻成中国意思,就是究竟圆满的大智慧,学佛就是求这个。所以只有究竟圆满的大智慧,在一切法里面才最尊、才最上、才最为第一,这是诸位要记住。你看,他不说佛最尊、最上、最第一,不说观音菩萨是最尊、最上、最第一,他不说这个。为什么?如果说那些与我们不相干,最尊、最上、最第一是你自己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由此可知,佛法是真正的平等。

  下面跟我们说,「无住无往亦无来」,住是不动,往来是个动向,究竟圆满智慧是二边不着的。那我们看看,我们现在的毛病,我们是动的,我们是一往一来,这个往来实在讲就是生灭,这是落在一边。回头再看看小乘的阿罗汉与辟支佛,他们是住,住就是不动,住在偏真涅盘上,那也错了。这个就是说你要是执空,或者是执有,自性的智慧都不能现前。所以凡夫不能见性,二乘人也不能见性。为什么二乘人不能见性?二乘人有定,虽然有定,智慧没现前。智慧为什么不能现前?因为他有住。你看,佛在《金刚经》上教给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的什么心?生的摩诃般若波罗蜜,这是智慧心。必须要二边都不住,空有二边都不住,这个般若智慧就现前。「三世诸佛皆从中出」,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究竟圆满的佛果从哪里来的?就是从摩诃般若波罗蜜来的。换句话说,究竟圆满智慧现前,这个人就叫做佛。换句话说,智慧不能现前,这个人就叫凡夫。凡夫跟佛是一不是二,只换名言,不换体,本体是一个。这是学佛的人必须有这样的认识,你有这样的认识,这就叫正知正见,你的知见就没有错误。下面就教给我们方法:

  【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

  这就教给你修行的要领,不管修哪一个法门,决定不能离开这个原则。所以佛法所求的是智慧,所要除掉的是烦恼。『尘劳』也是烦恼的代名词,烦恼染污了心性,就好比是尘劳。「尘」是染污性,我们这个桌子两天不擦,这上面就有许多灰尘,染污了。「劳」是劳倦,就是疲劳,身心不能够振作,这个也是病态。身心清净的人,必定精神饱满,大经常说的「不疲不厌」,绝没有疲倦,绝对不厌恶。所以一定要用智慧,我们一般人常常讲的要用理智,不要用感情。大智慧就是理智,烦恼就是感情。所以我们能够用理智待人接物,就不会有过失了,就会做到圆圆满满。如果一个人失掉了理智,感情用事,就会带来许许多多的烦恼,甚至于罪孽,我们学佛要注意这些地方。所以学佛决定没有迷信。

  【变三毒为戒定慧。】

  这是讲真正用功。我们功夫在什么地方看?就在这些地方看。『三毒』是贪、瞋、痴,没有贪心就是戒,没有瞋恚心就是定,没有愚痴就是慧。这句话很重要,因为三毒的果报是在三恶道,贪心变恶鬼,瞋恚堕地狱,愚痴变畜生。三恶道怎么来的?三恶道就是三毒变现出来的,这是不可以不警觉的。我们自己常常要反省,假如自己的三毒烦恼很重,我们自己要觉悟,我们来生果报在三途。所以说来生到哪里去,来生是什么样的环境,不要问别人,不必去问神、去占卜,用不着,问问自己就晓得了。如果我们自己贪、瞋、痴的心很重,我们来生就是很危险的一个信号。『戒、定、慧』,虽然没有什么很高的境界,但是这个戒、定、慧是人天两道。你看看「变三毒为戒定慧」,这句话就是说舍离三恶道果报在人天善道。所以佛经里头常讲,我们失人身容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0 14: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