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73|回复: 4

[学佛文档] 净公上人讲读诵集第二三〇卷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4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讲读诵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讲读诵集第二三〇卷







...有眼不见,见不到佛菩萨的示现,有耳不闻。虽然如是,诸佛菩萨并没有舍弃众生,真正是古德常说的「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一句话,我们没有学习《华严》之前,这一句话我们体会不到里面甚深的义趣;读《华严》之后,对这一句话感受就深了。「不舍一人」,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众生,佛菩萨一个都没有舍弃!哪怕你的罪障再重,即使堕阿鼻地狱,佛菩萨依旧在你的周围,无条件的在帮助你。当人自己一点知觉都没有,迷到这个程度。就好比这个人喝酒喝醉了,醉得很严重,不省人事,眷属朋友都在周边照顾,他完全不知道,就像这种情形一样。什么人知道?觉悟的人知道,觉悟的人感恩。如何报恩?只有一个方法,信受奉行。佛在经上常常教导我们的「读诵受持,为人演说」,除这个法子之外,真的找不到第二个方法能报佛恩。
  在这个地方我们要学的心行平正,心要平,行要正。心微微的动了,就不平,就起波浪了。我们在佛菩萨形像面前供一杯水,这意思就是平正。常常想到我的心要像水一样平,像水一样干净;平是决定没有高下,对人、对事、对物用平等心。净是决定没有染污,什么是染污?总的来说,自私自利就是染污。染污的相是起心动念。不平的相是贡高我慢,自以为是,轻视别人,不平。那么平等清净的相,我们看世尊,我们看孔子,无论对什么样的人都谦虚、恭敬。那是什么?清净平等相。示现出来的就是谦虚、卑下、恭敬。那也许我们要问,既然是平等的,何必自己那么的谦虚、那样的卑下?...(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八五卷)  2002/10/8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85》)


...所以一般社会大众对佛法产生误会,这是应当的,一点都不奇怪。
  我在没有亲近方东美先生之前,我也是很深很深的误会,所以从来就不进佛门。只有在有亲戚朋友老人过世看到他们家里人请和尚、请道士来念经,这是佛教给我们的印象,世尊当年的行仪风范我们一无所知。我们对佛教的认识,是从方东美先生口中说出来的,才知道什么叫佛教,佛教究竟是一回什么事情。明了之后生起恭敬心、生起向往心,这是了不起的觉正净的教育,是道德的教育,是智慧的教育,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教育,教学的内容包罗万象。我们发现、明白了,这才真正发心走这条路子,来光大觉正净的教学。皈依三宝,发愿做佛的好学生,向佛学习。佛在哪里?佛在经典里面,每天读诵、研究、学习。我们起心动念、思想言行与经典相应的,正确,要保持;与经典相违背的,自己要肯定我错了,佛没错。我一定要依照佛所教的改正过来,这叫修行!修改、修正!把自己错误的思想、见解、行为天天改,一生都改不尽。那怎么办?生生世世改。诸菩萨,菩萨是佛的学生,就是这样的,我们这样发心就叫菩萨。
  「菩萨」是梵语,意思是觉悟的众生;还没有觉悟,凡夫。现在开始觉悟,开始觉悟就是菩萨,所以菩萨是佛的学生的称呼,佛弟子的称呼,这开始觉悟。从初发心一直到等觉都称菩萨。玄奘大师翻菩萨为「觉有情」,觉悟的有情众生。真正觉悟人,从什么地方观察?从他认真离垢,从这里看。他很认真远离染污,染污就是烦恼。四弘誓愿...(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八八卷)  2002/10/1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88》)


...道不例外。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这个现象的发生,实在讲,就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真妄,往往搞错了;把邪误以为正,把正误以为邪,对人、对事、对物都在这个地方发生了错误。你再要问,为什么会发生这个错误?我在我自己修学过程当中,我把我的经验提出来供给大家做参考,为什么会有这个错误?我们亲近佛菩萨的时间太少,大概这是真正的原因。亲近恶知识的时间太长,亲近善知识的时间太短,可能根本就没有亲近善知识,日常生活当中所交往的全是恶知识。什么是恶知识?烦恼习气是恶知识。什么是善知识?如来教诲是善知识。诸位想想有没有道理?经读得太少,我们讲一门深入,一门深入,你读得太少了。
  净宗同学许许多多的人都读诵《无量寿经》,试问问你《无量寿经》一天念几遍?念一遍。一遍需要多少时间?初学的时候这个经文不熟、生疏,大概两个小时。念上半年之后经文念熟了,就一天念一遍,念熟了,一个小时。一年之后更熟,这一部经从头到尾念一遍,大概三、四十分钟。一天念一遍,三、四十分钟的时间,就算你一个小时!每天一个小时接受经教的薰陶,还有二十三个小时你所接受的是烦恼习气那个薰陶,你想想看,不成比例!自自然然起心动念是你的烦恼当家,你所学习的佛法做不了主,这就是亲近善知识的时间太少了。那要怎么办?至少每天要读十遍。换句话说,十遍念熟了之后,差不多应该是六个小时可以完成。每天有六个小时的薰陶,能够薰陶个十年、八年,这中间一天...(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八九卷)  2002/10/1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89》)


...念,这一天、这一生想的是些什么?造的是些什么?学佛之后,佛在经上把这个事情讲明白了,「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这一生所受的,过去造的因。过去造的因不善,这一生哪有好的果报?佛又说「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一句话,把我们的精神振作起来了。我们要想来世果报殊胜,
 楼主| 发表于 2021-1-24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生要造好因。佛教给我们存心要善、思想要善、行为要善,来生当然得善果。
  有一些同学可以说真的觉悟了,怎么说?他不想再搞六道轮回,今生修积种种善业也不想来生的人天福报,想往生净土,成不成?跟诸位说,成。但是你必须要具备往生的条件,往生的条件在净土经论里头,每一部,净土经论总共有六种,五经一论,每一种里面都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你读诵要仔细!每一句话都不可以疏忽。古大德虽然在纲领上提醒我们,往生所具备的条件「信、愿、行」,叫往生三资粮。这个大纲讲得不错,什么叫信,你懂吗?什么叫愿?什么叫行?如果含糊笼统,往往把这一生的机缘错过,这样的人太多太多!我们要想想我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如果是的,要怎么样改,我这一生才真正能满愿?
  《弥陀经》上教我们念佛,执持名号,要念到什么样的功夫?一心不乱,这是一个条件。我们有没有念到一心不乱?不容易!一心不乱是念佛三昧。但是一心不乱分等级的,三辈九品,最低限度我们要与下辈要相应,就是说下三品要相应。下三品是功夫成片,也就是说一天到晚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其他统统都放下,...(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九○卷)  2002/10/11  澳洲净宗学会  档名:12-17-0890》)


...。再看底下这一段:
  【此上与娑婆世界齐等。】
  这第十三层。
  【有世界名十方光明妙华藏。】
  这个世界好,可以说跟华藏世界相似。这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讲的华藏世界,这一品「华藏世界品」。『十方光明』,还加个『妙』,真的,十方光明当然妙。「十方光明」讲什么?讲我们的心性。心性真诚清净平等就放光明,般若光明就现前,般若光明就是正觉,正觉就是放光,慈悲就是遍照,『妙华藏』就现前。这是性德全体大用。我们要懂得修,不修,天天念经,天天听经,没听进去;念了,没有入心。人家说念佛「口念弥陀心散乱」,我们把它换句话说,「口念经典心散乱」,一样不能成就。所以念佛要一心称念,读经也要一心读诵,一心自然就能契入。我们是初学,我们是中下根性的人,这个一定自己要承认,业障习气非常深重。你能够承认,你才会改过自新,你才会有进步。自己的毛病,自己不承认,永远不知道改过,永远不能够契入。什么人能够入道,能够入门?虚心的人,谦虚的人,知道自己不行的人,这种人进步快。哪一种人一分一毫都入不进去?自满的人,自大的人,自己以为有成就的人,一分一毫都入不去,严重障碍。心量不能不扩大。你心量大,你表现出的形象,自自然然大方,你表现的不会很小气。
  【佛号师子眼光焰云。】
  『师子』是比如来,如来果地上十眼圆明,『光焰』都是代表智慧,慧眼、法眼。佛以这个为宗旨,以这个为纲领,来教化这个世界的众...(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九一卷)  2002/10/12  澳洲净宗学会  档名:12-17-0891》)


...搭那么样的巧妙。全身每一个器官密切合作,从来没有看到它们闹过意见,没有起过冲突,发生过纠纷,没有,这什么道理?谁造的?这个理深密,事深密,因深密,缘深密,果深密,你说哪一样不深密?
  六根、六尘、六识这个境界,随便拈一法,你没有去观察,你要去观察,真的,法法都深密。外面的境界,佛常讲的一毛端、一微尘;内里面起心动念结业感果,确实点点滴滴无一不深密。「深密」真的是安布法界虚空,这个业因,我们在此地讲,「布众宝网香水海」变现出来的。
  我们读《华严》,诸位千万要记住,《华严》的总纲领、总的教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佛华严」的味道,决定不能用妄想分别执著。你要读诵、研经、听教,必须要遵守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给我们讲的态度,「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你才真正懂得这里头的味道。
  「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佛讲得太好了。我们今天天天读,天天学习,天天在研究讨论,而不能入境界,什么原因?没离相。无论是读诵、是听讲、是学习,没有离言说相,没有离名字相,没有离心缘相,这样搞法,只在阿赖耶里头种一个种子而已。天天学习,天天下种,我的种子无量无边。烦恼习气种子比这个更多,不晓得多多少倍!烦恼种子把你的佛法种子压住了,你不会起作用。
  所以我们生生世世不断的在学习、在薰习,希望我们佛法种子年年增长,烦恼习气种子年年减少。到哪一天佛法种子多,超过烦恼习气种子,行,功夫得力了,境界就好了,就这么一个道理。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之处,古大德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一句话几个人真懂?念头一起,立刻要提起观照的功夫。什么叫观照?念头才起,我就知道这一念是跟烦恼相应?是跟性德相应?一起来,我就看到了...(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九二卷)  2002/10/12  澳洲净宗学会  档名:12-17-0892》)


...,我们看到许许多多人到临命终时,功夫不得力,还是要在六道里面受生,这就错了。我常讲,错在哪里?「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那个「眼前」是临命终,还要继续搞六道轮回,错了。佛是怎么教我们?佛看我们是小学生,我们确确实实也是小学生,小学生就乖乖的念小学课本就没错。小学课本是什么?在《大藏经》里面,小乘经。《戒经》里头佛讲得清楚,「佛弟子,如果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那不是佛的学生,躐等了,你不肯听佛的教诲。小乘经很多,不是叫你全学,跟大乘经一样,「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就得利益。
  早年我在台中亲近李老师,李老师教我第一部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小乘经,一部就够了。这一部经你能够读诵受持,受持是真正做到,你小学就毕业了,你就可以学大乘。但是这部经要怎样能做得好,做得圆满?还要去找补充教材。补充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21-1-24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光大师的方法绝妙!他用什么方法?《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特别是《汇编》、《安士全书》,这三种东西是《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的最佳的补充教材。我们以「经」为主,以这三样东西为辅助,正助双修,你佛法的根基奠定了。需要多少时间?最少三年。在佛法一般讲五年,这是佛门自古以来的规矩,五年学戒。现在人没有耐心,怕五年时间太长,我教人是三年,不能少过三年。少过三年,你根扎不住,你这一生无论学什么东西,无论怎么用功勤苦,你功夫不得力。
  小乘修学归结到《十善业道》,从十善业道,《十善...(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九四卷)  2002/11/19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94》)


...劫以来所薰染的烦恼习气。初学的人要有标准。我们净宗学会的同学依靠净宗的经论,现在我们所依据的是「五经一论」。经论的教诲怎样能够落实到生活?那一定你要抓到纲领,要牢牢的记住。总的纲领,我们选定五个科目:第一个科目,净业三福,「斯由净业得」,这三条,总共十一句,常常要想到、要做到;第二个科目,六和敬,教导我们人与人相处必须要遵守这六个条件;第三个科目,戒定慧三学;第四个科目,菩萨六度;第五个科目,普贤菩萨十愿,好记!我们在这一天当中,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这一天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这五个科目相应不相应?这就是真修行,不必再搞复杂。能够这样修行,念佛求生净土,没有不往生的。
  三福里头,「读诵大乘」。初学的同学,这个根还没有扎稳,读诵大乘选一部经就够了,决定不能搞得太多太杂,那会把你搞乱,你得不到好处,一定是一门深入。古大德给我们做出榜样,有人一生就念《阿弥陀经》,他得利益,他心是定的,得念佛三昧,开智慧。念到心清净,净生智慧,善生福德。所以一门深入容易得到纯净纯善。净心善行,福慧双修,在人间天上,哪有不享福的道理!但是福报确实很容易迷人,把人的正念迷惑了,所以要有高度的警觉。
  像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他们福慧双修,而且是多生累劫,有大福报大智慧,所以他不受,他不受福报;他把他的福报拿去供养众生,他不受,自己只需要衣食温饱,他就够了。居住的地方,他没想到,一切随缘,所以他心里头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没有得失,你...(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00卷)  2002/11/2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900》)


...会受到影响,它产生副作用。天人,他不需要这些机器,他运用自己性德的本能,一丝毫的副作用都没有,他的作用是正面的,增长定力,增长智慧,不一样!
  我们今天学习这一段经文,就我们现前的程度,我们今天这个境界,我们要依止智慧,要依止般若智慧。中国古大德懂得,在般若智慧里面最为大众熟知的,《般若心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够不够?够了。这两部可以说是《般若经》的纲要,《般若经》的菁华,《般若经》的大总持法门。特别是《心经》,念的人多,许多人把它定在朝暮课诵里面。天天念,只有形式,没有实质,所以他开不了智慧,他不得受用。怎么样才受用?要具足「信解行证」就得受用了。我们今天看到许许多多人做功课,每天读诵、研习、讲解,他不得受用。你要问什么原因?他里头没有信、没有解、没有行、没有证。那有没有好处?不能说没有好处。好处是什么?阿赖耶识里头落一个《般若心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种子,这是好处。除这一点好处之外,对於他这一生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没有影响到,很可惜!他不能够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里头,提起观照的功夫。果然能提起观照功夫,那他就是入了菩萨境界,转凡成圣。我们常讲的,他的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自然就生起来,就现行了,就起作用,这是大菩提心。大菩提心发不起来,就是学习里头没有信解行证。
  『金色栴檀香』,「金色」是表法,表永恒不变,永恒不变是定,「栴檀香」是表戒。...(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0一卷)  2002/11/2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901》)


...《金刚般若经》上给菩萨立了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个人就是菩萨,这个人就能做到。我们凡夫为什么做不到?我们有我相、有人相、有众生相、有寿者相,六道凡夫!你做不到。学佛的人多,成佛的人少,原因在此地,这一关不能突破。这一关是凡圣的分界线,这一关突破了,超凡入圣;突不破,永远做凡夫,也就是永远去搞六道轮回。佛真的是慈悲到了极处,都给我们讲清楚讲明白了,一丝毫保留都没有。我们起心动念没有把「我」忘掉,我的利益、我的好处,一切都是「我的」,这个麻烦大了。佛菩萨跟我们不是这样,佛菩萨没有「我」、没有「我的」。我没有了,哪来有我所有的?所以他统统断掉了。早年我们读诵大乘,总以为破四相大概是菩萨境界,很多人都是这个看法。细读之下才晓得,这都是读经粗心大意。过去我们讲《金刚经》,讲到这些地方才真的搞清楚、搞明白,小乘须陀洹就破了我相,就无我相,我们这才明了《金刚经》上这个标准,真的凡圣的分界线。什么圣?小圣,小乘初果,大乘菩萨是初信位的菩萨。这个道理要是不懂,这个境界你怎么能够转得过来?你学佛功夫怎么会得力?
  跟诸位说,学讲经不难,利根的人一个星期就会讲经。再笨的人,从前李老师训练讲经的这些同学们,一个月;再笨的人,一个月都能把他教得出来,上台都头头是道。入境界就不行了,李老师无能为力。怎么入境界?你的知见,就是你的思想、见解、言行跟佛菩萨一样,这...(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0二卷)  2002/1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902》)


...道。我们读《华严经》如果没有把这个门道看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4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叫白读了。《华严》最殊胜的功德利益你连边都没有摸到。
  看出来怎么样?自己要学,学善财童子,学五十三位善知识。学善财童子,诸位要记住是自利,学五十三位善知识是利他,这个地方你一定要搞清楚。五十三位善知识那都是诸佛如来示现的,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示现种种形象,觉他的。他是谁?他是善财。为什么?善财懂,善财聪明,善财看出门道,善财得「佛愿力护念」,善财得「佛力加持」。时时刻刻念念之中都得诸佛如来护念加持,他怎么会不成就?他成就的那么快!一生就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经上赞叹「行超普贤」,这是《无量寿经》上赞叹的,善财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天天读诵,天天在一起研究,不能落实到自己生活上。自己一天到晚还是胡思乱想,还是起心动念,还是贪瞋痴慢、自私自利,这不是善财。这样学佛,阿赖耶里面种一个善根。你也是天天时时刻刻在种善根、种佛的种子,你佛的种子跟你的烦恼种子比较,太少了,百分之九十烦恼种子,佛的种子充其量的百分之十,甚至於百分之一,甚至於百分之一不到,千分之一、万分之一;我们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一生成就就没有分了。
  你怎么样要克服自己烦恼习气,把自己万分之一的善根提升到千分之一,千分之一提升到百分之一,你就有救了。百分之一提升到十分之一,你要是求愿往生极乐世界,恭喜你,你具足往生的条件了。如果在这一生能够契入佛境界少分,就是大乘经...(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一○卷)  2002/1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910》)


...
  「演说」,演是表演,「无上法」是正觉之法。佛门常讲的觉正净,觉正净是无上法。落实在六道众生这一面就是净业三福,净业三福,无上法!落实在祖师教导我们的,「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这是无上法。如果不愿意学佛,排斥佛法,前面两句世间无上法;世法与性德圆满的相应,「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是无上法。后面两句是了生死成佛道的捷径法,最快速的圆满成就的方法。
  佛菩萨示现在世间,无论是什么身分,你仔细观察,他表演的就是这个,一定示现孝亲尊师,示现的大慈大悲,示现仁民爱物,示现的牺牲奉献。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不就是做这些示现吗?做出来给我们看,我们凡夫实实在在愚痴,体会不到。虽然天天读诵、听教,境界现前,烦恼习气还是起现行。多半起现行,自己不知道,什么原因?习惯成自然,习性,无量劫的习气。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当中,自自然然起现行。佛知道,佛看这些众生非常感叹,可怜悯者!
  这些人有善根、有福德,善根福德不足。《弥陀经》上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些人善根少,福德少,现在我们看得出来因缘也少。这些年来科技发达,日新月异,特别是大众传播资讯的发达,对於佛教的修学,确实是大有帮助。这个帮助诸位要晓得,增上缘,在网路上、在卫星电视上。可是这个缘是有了,你愿不愿意去接受?如果不想,不想看、不想听、不想去接收,那是你的缘不足,很不容易!必须两方面的缘都具足,因缘具足。那...(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一四卷)  2002/12/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914》)


...乐,悉应其根欲」,这不是说得很清楚、很明白吗?现在众生缺的是什么的?需要的是什么?现在这个社会,普遍的我们所看到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每天在资讯里面看到的,杀盗淫妄。那我们就晓得了,我们应该做什么示现。我们要表现忠,要表现孝,要表现仁,要表现义,要表现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我们要做这样的表现。自己这样做,成就自己的道业。这样做,自自然然让一切大众看到了,他会感动,一天看不出来不要紧,十天;十天看不出来,一百天;一年看不出来,两年,甚至於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哪一个人看出来,哪个人觉悟,哪个人得度。看不出来的人,阿赖耶里头也种了善根,不知不觉阿赖耶里头种善根,这就是无上法。
  我们每一天读诵圣贤的典籍,那是演说无上法。无论在什么地方,真学佛的人,他能够做这种表演,能够做这种示现,为什么?一切时一切处,都想著释迦牟尼佛是什么样的行持,我学的要跟他一模一样;祖师大德是什么样的行持。早年我亲近李炳南老师,老师劝我学印光大师,以印光大师为老师。他是印祖的学生,非常谦虚!他没有把我当作学生,把我当作学弟,我们共同一个老师,真谦虚。这是作斯示现,给我看的,教我的。
  特别是在这个时代,要谦卑。现在众生狂妄自大,自以为是。李老师德行学问,不敢自以为是,不敢自以为人师,把老师捧出来。这是教育,这个教材随时随处,随手拈来,好教材,这个就是无上法。所说的话,句句话都是无上法;所作所为,他演的...(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一四卷)  2002/12/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914》)


...成就。那个还是法器,法器分很多等级,成就不一样。总而言之,凡圣同居土往生都是法器;不是法器,不能往生。念一辈子佛,只是跟阿弥陀佛结个缘,阿赖耶识里头有佛名号、种子,这一生不能往生,不能成就。换句话说,来生还是随业流转。
  那个不觉悟,不知道六道轮回流转的可怕,他不知道。虽然佛在《地藏本愿经》里面讲得很详细,念《地藏经》的人很多,虽然念,不懂意思,没有警觉心。利根的人念到之后,读这个经,毛骨悚然,怕地狱苦。有这个畏惧,那个心就想到,这一生决定要超越轮回,如果不超越轮回,地狱是肯定有分。入地狱容易,出地狱很难。经典所说的,句句是实话,究竟我们理解了几分?体会得几分?你能做到几成?我见过许许多多读诵听闻的人,没有做,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我行我素,与他所读诵听闻的好像没有关系。世间人常讲的「所学非所用」,所学的东西在生活上没起作用,处事待人接物里头不起作用。这样的学佛,
 楼主| 发表于 2021-1-24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随业流转,不能解脱,很可惜,大部分!
  末后两句,这是讲根利的,善根福德深厚的。『若有心乐者』,「心乐」是爱好,对於佛法爱好。佛法的爱好,超过对於世法的爱好。世法,不但是人间,天人的福报也无动於衷,这个「心乐者」是指这样的人。大梵天来见你,想让位给你,你都「阿弥陀佛」,谢绝,我还是愿意求生净土。摩醯首罗天王要让位给你,你也「阿弥陀佛」,我还是要求生净土。这个叫「心乐者」。
  『一切处皆见』,就像善财童子一样,这个是善根福德因缘成熟。一切有情众生,诸佛如来示现的,他们就是...(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一四卷)  2002/12/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914》)


...我们就可以能够体验到,阿赖耶识里头含藏的有恶道的种子习气。这是事实真相,决定不是佛菩萨在此地说这些话吓唬我们。你要这样想法,你就错了。第一首偈,概说。
  『有刹甚可畏』,这个刹土不好,很可怕、很恐怖。『嗥叫大苦声』,一切有情众生,遇到极大苦楚的时候,都叫唤。地狱里头有叫唤地狱,他为什么会叫?他受极大的痛苦。『其声极酸楚』,你听到之后,你都会感到很难过。『闻者生厌怖』,人不喜欢听那种凄惨的音声,这个音声听到的时候,我们都感觉到恐怖,这是众生造作极恶业所感得的。这个第二首,别说,的指三途。
  【地狱畜生道,及以阎罗处。】
  『阎罗处』是饿鬼道,这三恶道都说出来了。地狱道的苦,同学们常常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古人教人读经讲经,最要紧的,随文入观。展开经卷,我读诵的时候,如同身历其境,你才能真正体会到经典里面所讲的义趣,义理趣向。没有这一层的功夫,你这个经叫白念,念的什么?与自己完全没有关系,无关痛痒,那白念了。展开《地藏菩萨本愿经》,你就入阎罗地狱道,你就到地狱里面去观察。你真正了解地狱苦,你还敢造罪业吗?自自然然牢记在心,不敢造业。从前每一个城市都有城隍庙,城隍庙里面,几几乎乎是把阎罗跟地狱用造像的手法,完全给你衬托出来,让你亲身感受。以前泥塑木雕,多半是泥塑的,我看过不少。这个城隍庙里面,有阎王殿,十殿阎王,十个殿。众生造不同的罪业,在不同的地方去受罪,受这个刑罚果报;刀山、剑树、油鼎,碓磨。我在那个时候六、七岁,每一年总有几次跟著母亲到城隍庙去...(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一九卷)  2002/12/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919》)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21: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