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153|回复: 0

[观世音菩萨] 人间天:三研《普门品》【207】∣树立全局意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6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

“应该以居士的身相得度的众生,观世音菩萨就会现出居士身来为他讲说对应的法;应该以官吏身相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会现官吏身而为此类众生讲法。”
楞严经》讲到:“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意思是:如果有这样的众生,喜欢言谈一些经典法句,并以清净行持自居,观世音菩萨就会在他前面现居士身来为他讲法,帮助他成就居士;如果有众生喜欢指点江山,管治城县,观世音菩萨出现在他的面前,现出官吏的身相来为他讲法,帮助他成就。
宰,在中国出现较早,古代有太宰、太牢等官位,一般来说,宰的官位还是比较高的,我们习惯用官吏来做代表,官是代表主事的官员,吏是干活的小吏,“官吏”囊括了从上到下的官员。
古印度种族制度很严苛,能做官的种族数量很少,就算做很小的官员也需要对应的种族,所以经文用宰来代替对应种族的职业待遇,这个情况在中国也有发生,但不是以先天种族分阶级和以后的职业,而是有爵位、门阀、家族的世袭。
比如,周国建立后,册封公孙尚到了姜地,公孙尚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子牙,从封地得姓氏,就有了姜子牙的名字;而公孙并不是姓氏,代表家族关系,也就是他是某个被册封的王的孙子(非嫡孙),后来公孙就形成了一个复姓。
姜子牙的后代在姜地繁衍生息,是现在山东的位置,然后就可以选择嫡子来世袭爵位,嫡子的嫡子继续世袭爵位,那个不是嫡子的孩子,后代就只能作为公子、公孙,而不能叫做世子了。
在很长一段历史里世袭爵位,把官员的位置霸占得牢牢的,不是出身名门的人,就算有学识、有见地、有才干,也不可能被重用。
汉朝出现了举孝廉的制度,如果大家听到某人有孝名,或者很廉洁自律,可以举荐他做官,核对无误后也会给他对应的职位,在此之前有才干的唯一出路就是做某名族的幕僚。
直到隋朝,才打破了这个局面,出现了科举制度,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兼公务员考试。
科举制度真正地为出身寒门的人提供了一条报效国恩的路,但是因为种种的历史因素,这个事情渐渐变质了,变成了八股文,要去做非常生僻而又没有实际意义的骈文,这就和古人提倡的五书大相径庭,那时候还讲骑马、赶车、射箭的学习,推行八股文考试后,就不再提这些了,出现了范进中举这样的事情,也出现了很多人屡试不第的局面。
虽然考试的模式被各种诟病,可是到现在为止,在选拔人才上,还没有更完美的的标准。
古时有一个阶段是以做官为耻的,就出现了不孝有三:
第一不孝:父母有错,而不能规劝,令父母英名受损,这是第一大不孝。
第二不孝:家穷亲老,不仕而养,就是家里也很穷了,亲人也老了,就算你有气节有才干,不想去做官员去养活家人。
第三不孝就是无后,这个无后,往往被我们理解为没有后代子孙,导致断子绝孙的情况,断了烟火,这个理解是错误的,古圣贤绝对不可能低端到这个层面,这个无后是才识、学问、德行、素养没有人继承,是父母的美德,我们没有继承下来,没有传递下去。
所以,现在来看,我们很多人都各种不孝了,有的人说孝顺孝顺要顺,那就错了,违背了第一大不孝的原则,亲人有错,你不去劝,名节受损,这是对不起列祖列宗的大事,可是现在人几乎是不去劝,因为被所谓孝顺的顺给误导了;还有就是嫌父母唠叨,说的都是废话,不能继承父母的美德,导致德行上的无后。
不做官养活家里,这个我们现在不容易理解,现在觉得做官还不错,但古代做官要催租、催粮、催税,古时生产力低,税负很高,还要抓派劳役、兵役、工役等等,这事绝对是得罪人的大活,民众那么苦,自己还要去逼迫催促,所以但凡有点骨气的人都是不肯做这样的官,但是就算这样,家里情况不好,你也要折下你的腰杆,不然就不孝了。
怎么才能做官呢?比如说诸葛亮做了《隆中对》,他不出茅庐就把刘备蒙得滴溜溜乱转,为什么诸葛亮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在家种地就能知道天下大事?因为他的两个兄弟在两个地方做官,他因此而能知道魏的情况、知道吴的细节,才能搞出鼎足的设想来,所以想当官就要有全局意识,如《耳根圆通》里提到的指点江山。
如果眼睛只狭窄地看眼前的利益,就不适合做官,要看到全局的发展,看到各个细节的配合,看到各个行业的状态,从而能有一个拿捏和调控,这是做官的基础素质。
要学习,读了一本书,你怎么看这部书?怎么用这部书?怎么转化为生产力?这和我常常提的《佛教框架体系》是一样的概念。
学佛了,要对佛法、佛教、佛有一个全局的理解,如果只是眼看丁点大的地方,这个全局性就很难建立。
科学观察发现:一个人大概五岁左右,他的大体架构就已经初步形成了,余下的就是填充砖瓦的细节。
对很多人来说,“全局性”是一个硬伤,小的时候忽略了这个方面的建立;长大了,基础架构形成并越来越顽固,再想推倒原来的狭小建筑,重新构建一个庞大的建筑,这不是一个小工程,但不破不立啊,你固有的思维模式不被打破,你新的思维格局就不可能建立。
学佛会有一个非常苦恼的时期,就是你但凡一点点的小妄想,都要被打碎,让你不敢有一点执着,但凡一起执着,马上就被打脸,知道痛了,明白怎么回事了,就不敢再执着了。
这个放下执着的过程很艰难,就像猫喜欢吃鱼是天性,在猫面前摆出鱼和别的,你要让猫选不吃鱼,这个就是破执着的难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4-30 00: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