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85|回复: 1

[学佛文档] 净公上人讲三皈集第一三四卷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4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讲三皈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讲三皈集第一三四卷







...要是真干,这一生决定永远脱离轮回,他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真正遇到,现前世间这些事情统统放下,不再过问,一句佛号念到底。别人有事来找我,我帮助他解决,不妨碍我念佛。如果我们功夫不够,烦恼习气很重,我们可以远离,暂时不接触。古人用的方法,住山,住山是住茅蓬,闭关,用这个方法,选择一个清净环境去修,没有不成功的;如果心地清净了,什么环境都没有障碍。
  这句话我们要记住,「以称名故,即多善根」,我还加了个多福德。「得生净土,必证菩提,殊胜圆满,究竟方便」。为什么我在这里讲有福德?就是这几句话,必证菩提,这个必证菩提就是必定成佛。佛,成佛是福慧二足尊,智慧圆满,福德也圆满,这才能成佛。我们常常念三皈偈子,「皈依佛,二足尊」,那个二是什么?福、慧;足是满足,就是圆满的意思。智慧、福德达到究竟圆满,这个人成佛了,不圆满是菩萨。所以这一句佛号里头,有究竟圆满的智慧,有究竟圆满的福德,你还需要修什么?这就行了。「弥陀大愿,所以超世,并号愿王者,正在此也」。这个此就是这四句经文。弥陀又称大愿王,大愿王就是阿弥陀佛。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庚四,如佛身相」。经文: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这是偈颂里头接着的,「愿来生我剎之人,身相如佛,身皆金色同具三十二相」。「此即愿文中」,这个愿文就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里头第三愿、第四愿,这两愿的成就,但比愿文里面讲的更殊胜、更圆满,因为跟...(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六0集)    2012/1/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60 》)


...地方,眼见耳闻、身体所接触的跟我是一体,我们心里头的大慈大悲,心里面的仁慈博爱,自然就现前。第三个就是成见,成见也是烦恼的根源,就是我自己的意思,要别人随顺我的意思,我不能随顺别人。成见两种,一种是因上的,一种是果上的,因上的叫戒取见,果上的叫见取见,这两种中国人叫它做成见。末后一种叫邪见,就是错误的见解,不属于前面这四大类的,所有一切错误的见解归纳起来做为一条,这个东西统统断尽了证小乘须陀洹,大乘初信位的菩萨,真正入门,真正皈依了,你是真的佛弟子,你不是假的,所以你就晓得这入门的条件。
  我们今天不知道,以为出了家,我受了比丘戒,我受了菩萨戒,其实怎么样?没有入门。为什么没有入门?入门三皈你没做到。小乘须陀洹、大乘初信位的菩萨三皈做到了,他真受用,确确实实他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入门传授你三皈依,你真的接受到,你得到。我们今天受了三皈还是迷而不觉,邪而不正,染而不净,这三皈是假的,有名无实。这三皈是宝,佛给我们,我们没有接到。这是修学的总目标、总方向,你严守这个,那就了不起,你遇到有事情,你拿这个标准来衡量,这是觉还是迷,是正还是邪,是染还是净?如果这个事情符合觉正净可以做,如果它是迷邪染就不能做,标准给我们,这个标准是从初发心到如来地。以前章嘉大师跟我讲,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受皈依,告诉我,他说三皈就像什么?他举的例子,像我们从台北到高雄去坐火车,这三皈依就是一张车票,你必须要保持着,到站还得交回去,你不能把它丢掉。所有一切经教都离不开三皈依,你看哪部经、哪个法门不是觉正净!如果是迷邪染,那就是邪法,那就不是正法。
  佛法虽然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归纳起来最后就三门,就是觉正净三门,通常用佛法僧来做代表,佛是觉,法是正,僧是清净。所以我们不可以看不起出家人,这个要知道,轻视出家人有过失。为什么?出家人他形相摆在那里,样子真的、假的你别去问他。真修行的人看到这个样子,他提醒我要自性净,净而不染,他提醒我,这就是出家人的功德,你不是这个形相提不起来,一看到,净而不染,念头生起来了;看到书,不管是佛书,任何书籍都叫法宝,看到书正而不邪;看到...(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六0集)    2012/1/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60 》)


...实他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入门传授你三皈依,你真的接受到,你得到。我们今天受了三皈还是迷而不觉,邪而不正,染而不净,这三皈是假的,有名无实。这三皈是宝,佛给我们,我们没有接到。这是修学的总目标、总方向,你严守这个,那就了不起,你遇到有事情,你拿这个标准来衡量,这是觉还是迷,是正还是邪,是染还是净?如果这个事情符合觉正净可以做,如果它是迷邪染就不能做,标准给我们,这个标准是从初发心到如来地。以前章嘉大师跟我讲,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受皈依,告诉我,他说三皈就像什么?他举的例子,像我们从台北到高雄去坐火车,这三皈依就是一张车票,你必须要保持着,到站还得交回去,你不能把它丢掉。所有一切经教都离不开三皈依,你看哪部经、哪个法门不是觉正净!如果是迷邪染,那就是邪法,那就不是正法。
  佛法虽然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归纳起来最后就三门,就是觉正净三门,通常用佛法僧来做代表,佛是觉,法是正,僧是清净。所以我们不可以看不起出家人,这个要知道,轻视出家人有过失。为什么?出家人他形相摆在那里,样子真的、假的你别去问他。真修行的人看到这个样子,他提醒我要自性净,净而不染,他提醒我,这就是出家人的功德,
 楼主| 发表于 2021-1-4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是这个形相提不起来,一看到,净而不染,念头生起来了;看到书,不管是佛书,任何书籍都叫法宝,看到书正而不邪;看到佛像觉而不迷,叫住持三宝,它的作用是提醒我们,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我们在家里头,学佛的...(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六0集)    2012/1/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60 》)


...一个示范点,这个示范点建成功之后,希望每个佛国土都向它学习,每一个星球都变成极乐世界。
  从哪里做起?从我心做起,我们现在心里头要有阿弥陀佛,心里头要有四十八愿,心里头要爱一切众生,要敬一切众生,从这开始。这就是佛家讲的六和敬,我们要和睦相处、要平等对待。净宗所提倡的三福、六和,在三福这里扎根,在六和这边扩大,真干。三福第一个,「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就是儒释道的三个根。孝亲尊师怎么做?落实《弟子规》就是孝亲尊师,落实《感应篇》就是慈心不杀,以这个基础修《十善业道》就入佛门了。《弟子规》是儒,《感应篇》是道,用儒道做基础,佛的根就扎下去了,这样才能入佛门。入佛门先受三皈,再接着受五戒,成为佛的正式弟子。所以三福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明礼义,遵守法律,佛的戒法、世间的法律都应该要遵守。然后进入第三条,第三福是大乘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这不是普通的因果,这个因果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往生成佛要相信这个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六和把它扩大了。净业三福就是建立共识,如何把三福详细讲解清楚、讲明白,那就是大乘经论。天天讲、天天学,根深蒂固,从学习当中就得到法喜,真的是快乐人生。
  六和这个团体是一家人,「见和同解,戒和同修」。戒,在儒家就是礼节,传统文化里面所说的仁义礼智信、四维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是做人基本的德行,要遵守。佛家的五戒、十善、三...(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六0集)    2012/1/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60 》)


...做到的,孟子是比孔子稍微低一级,贤人所做到的,大圣大贤。这部书就可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代表孔孟,这一部就足够了。所以,汤恩比提到二十一世纪这个动乱怎么解决,他就直截了当说「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只有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真行吗?真行。
  我在伦敦访问的时候,有人问我,孔孟的精神是什么?大乘又是什么?我说了四个字,这四个字的根据,「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仁义代表了孔孟,核心的思想;《论语》上有一句,「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我就取这四个字,「仁义忠恕」。这四个字能不能解决现在社会问题?能。大乘是什么?大乘是真诚、慈悲。孔孟仁义忠恕落实在五伦、八德,《大学》里面三纲八目;大乘,落实在十善、三皈五戒。二十多年前我们在美国,净宗学会在美国建立了,我们提出净宗同学修行的守则,一共五个科目。简单,不复杂,人人都能记得住,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守住这个原则。第一个净业三福,第二个六和敬,第三个戒定慧三学,第四个菩萨六度,第五个普贤菩萨十愿,好记,不复杂。如果我们真能够落实,化解社会的冲突、帮助社会恢复安定和平真能做得到,汤恩比的话没有说错。唐太宗曾经说过,「佛法能治国,佛法能平天下」,不是假的。
  大乘跟儒家完全相同,帮助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大乘普世的教育;普是普及,世是整个世界,普世的教育,它的功用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除这个之外,你还要想提升,大乘佛法...(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六0集)    2012/1/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60 》)


...初信位的菩萨你就得到了保证,就像上学一样的,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在大乘七信位的菩萨,断证的功夫等于阿罗汉,第七信。我们就知道了,第八信等于辟支佛,第九信等于菩萨,第十信等于佛,十法界里面的佛。七信以前这是六道轮回,七信之后是四圣法界,七、八、九、十是四圣法界。四圣法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净土,六道是释迦牟尼佛的秽土,就很清楚、很明白。这是佛法跟世间圣贤标准不一样地方,它的标准是真的,实实在在、道道地地的把你的灵性向上提升,你的定力、你的德行、你的智慧都不断的增长。
  所以佛法里三宝一定要认识清楚,不是皈依别人,是皈依自性。我们看《六祖坛经》,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惠能大师他跟信徒传授三皈,已经不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不讲这个。他改了,他说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这《坛经》上讲的。我在六十年前看这部经我感到很惊讶。为什么他要说觉正净?应该是那个时候佛法传到中国来七百年了,时间也很长了,时间久了往往就会变质,就会让大家产生误会。所以他不说佛法僧,说觉正净,觉正净是自性三宝,是真正皈依处。他有解释,他说「皈依觉,觉者佛也;皈依正,正者法也;皈依净,净者僧也」。佛法僧是代表觉正净,觉正净是自性三宝,佛法僧是住持三宝。你一定要回归到自性三宝你才管用,才真的叫三皈了;如果只皈依住持三宝,不懂得自性三宝,你没有皈依,你搞错了。佛法教学是提升你的灵性,你搞到住持三宝你迷了,你没有觉悟。传授三皈是太重要了,他刚刚入佛门,传给他什么东西?传给他一生修学最高的指导原则。你把他指错了,他就一辈子错掉了。佛法这种方法跟中国传统可以说完全一致,你看释迦牟尼佛教众生,头一句就是告诉你,「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就告诉你。你修学什么?修学终极的目标就是成佛,因为你本来是佛,你当然可以成佛。儒家教学,第一句话先告诉你「人性本善」,你看《三字经》上头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告诉你,你本性本善。教育的目的?是从习性,习性不善,从习性回归到本善,教育成功。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是本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0 12: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