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39|回复: 10

[学佛文档] 徐醒民老师常礼举要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6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徐醒民老师常礼举要笔记

【常礼举要笔记】一


一、缘起(编者谨识)
礼节这件事,在人群中,是决不能少的;就是极野蛮的民族,亦有他们的一套礼
节。人与人交通感情,事与事维持秩序,国与国保持常态,皆是礼节从中周旋的
力量。
自从一般人,不察实际,好奇骛怪,起来反对礼教,硬说礼教是吃人的猛兽,主
张把他打倒以后,大家就对礼节,存了轻视的心理,自己不去做,也不肯再去教
导子弟。这个问题,并不简单,决不是中国人单独的问题。行得通,行不通,却
也不敢断定了!但是现在还是行不通。
请看今天客人来了,明天访客去,这里来馈赠,那里请聚餐,东街庆吊,西街开
会。仔细一考查,还是把那些礼节,一套跟着一套的排演。有人说这些事没有学
过,谁能晓得。
那怕你不晓得,你只管不去做,过后请去听吧!七言八语,讪笑讥诮,丝毫不客
气的,都发表出来了。什么某人岂有此理,未曾受过教育、没有常识、粗鄙不堪
、不近人情、没见过场面、真讨厌、极可笑、远着他、少来往,一连串的这些名
词,就都给你加在头上。你的前途,一切一切,也怕因此受到影响!
再看那些反对礼教的人,见了比他地位高的人,他也是脱帽鞠躬;见了外国人,
也是去拉手;不经通报,你直接跑进他的房里去,他也是不高兴;他送你东西,
你不说谢谢,他也是不痛快。这真矛盾,为什么他嘴里反对礼教,他还去拘泥这
些形迹呢?可见他们是空倡怪论,自己也不能实行,专去欺骗他人,尤其是欺骗
天真烂漫的青年人。深刻一点说,简直是损害青年人的社会事业发展!
我是在社会里碰过壁的人,也是吃过无限亏的人。知道没有礼节,万事行不通。
我深恐青年同胞,不懂礼节,也免不了到处碰壁吃亏,特意拣出通常用的几条来
,贡献给大家,做个参考。要知礼节是不妨人的美德,是恭敬人的善行,也是自
己一种光荣的徽章,是必要通达的!

常礼举要笔记【徐醒民 老师讲述】 
这堂课与大家共同研究《常礼举要》,这一本书大家都有了,小小的本子,这本
书有一些同学已经听老师讲过。
所谓「礼」与佛家的戒律是一样的,要执持。佛家的戒律在家人当然马虎一点,
出家的有定时的诵戒,为什么要定时的诵戒呢?就是每诵一遍,自己检讨自己,
任何事照着这个戒律做到了没有,它有这个意思。我们学礼也是如此,礼在五经
里(现在讲十三经)有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从国家到个人讲
得很详细、非常多。这本《常礼举要》是从那边摘录出来的。这简单条文,虽然
简单,但现在学起来都是实用的。老师给我们编这些条,都是看现在都能用得上
的,就写下来,我们一边研究,一边就照着这样办。
《史记.孔子世家》里最后讲到「赞」,他曾经说他自己到山东曲阜孔庙参观,
那个时候是汉朝,他还看到孔子一代一代传下的学生,还经常在孔庙里研习礼:
「诸生以时习礼其家。」这是司马迁在︿孔子世家赞﹀里有这么一句话。可见从
孔子讲礼,一直到汉历代,以至于到清朝都是讲礼。我们今天也是这样,无论过
去听过与否,现在讲的不必多,一条就是一条,按照这样做,我们在社会上做事
情或做学问,都有很大的帮助。就是拿修道来讲,我们听老师这么讲过啊!懂得
礼,礼就是秩序。办事和研究学问都要讲究秩序,拿现在来讲,一般是说科学的
办事精神,名词不同,事实上都是一样的。现在来讲是科学的办事方法,科学的
办事精神。对过去的中国文化来讲,就是讲礼。礼就是有条不紊,无论是在人事
、自然界都是有条理、有秩序。古人讲的礼在十三经《礼记》注疏讲过,就拿天
下来讲,天文、星象都是不乱的,若乱了,这星球碰那星球这还了得啊!这就是
天地间自然的一种理。拿地球来讲,地球上动植物也都有组织、有秩序,我们人
在天地之间,人为天地的三才之一,天地之中,人是主宰、是万物之灵,当然更
要讲究礼。
因此,礼无论是自然是人生,都是自自然然的,不是勉强的。不遵守礼,才是不
合乎自然,破坏秩序。礼是合乎自然,讲礼是遵守礼,那合乎自然的本末秩序就
是合理,要了解这个大前提,所以〈曲礼〉上讲:「人有礼则生,无礼则亡。」
一个人有了礼,懂得礼,依着这个道理做,他就能在天地之间,在人类社会,能
够生存发展;如果没有礼的话,就很困难,在人类社会到处碰鼻子,招来很多的
障碍。就是不在人类社会上,就是在荒郊野外,原始森林里,如西洋人所写的「
鲁滨逊漂流记」在荒岛上,这也要讲究礼。为什么?那是自然的。礼的包括范围
很广,生活起居、一举一动合乎自然的理则,这就是礼。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
工作的时候工作,这都是礼。
我们自己在生活上,若不讲究自然法则的话,就把自己身体各方面都破坏了,破
坏自己。所以无论讲自然,讲人类社会,都要讲求礼。我们修道的更要配合礼。
这段讲过后,我们看《常礼举要》,这本书是一篇一篇按次序编的,也是一类一
类的分门别类。「常礼」所谓「常」,永恒的,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是
常久不变的。「礼」,礼之大要,举其礼之大要。
(子)居家
日常在家庭里要注意哪些礼?因为五伦社会里,家庭为基础。怎么知道家庭为基
础呢?一切学都是从家里做起。我们现在讲教育,学校的教育固然很重要,家庭
教育亦非常重要。家庭有良好的教育,他的本质就好,将来到学校,到社会上,
基础不错。虽然社会风气不太好,受了很坏的影响,但家庭教育好的,与家庭教
育不好的,比较起来,究竟是好得多。基于这一点,所以一开始就讲居家的各种
礼节,第一条就说:
一、为人子不晏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
吾人的教育就是整个文化的整体来讲,孝是一个基本的伦常道德,所以一开始就
讲为人子。做人的子女要怎么样?要「不晏起」,就是早晨起来不要起得太晚,
要很早就起来。「晏」字有两种解释:一是太阳已出来了。早晨的时光,太阳已
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天刚刚明的时候没太阳的。太阳已经出来的话,时间就不早了,很晚
了。二、就是直接的讲,时间很晚了。无论哪一个意思,讲时间很晚了就是不错
。早晨不要等到父母都起来了,自己还没起来,等到父母在叫我们了,还不起来
,这就不合乎礼了。
年轻人睡眠贪睡的比较多,尤其是十九岁、二十岁是最好睡的,最不知道醒,但
依礼来讲,不能晏起。要训练,训练早就起来,起来以后,也不能一起床,自己
把衣服一穿,其它事就不管了。衣服和盖的被子,都要自己整理好。衣服除了穿
的衣服穿好以外,还有睡衣,睡衣早晨起来不要穿了,不穿了也要把它折好,放
好,每天放在固定的地方,被子也要把它迭好,每天如此。
军队里,男同学服过兵役的就知道,军队里受训的时候,早晨起来棉被都一定要
迭得方方正正的,这样要求做什么呢?就是训练我们做一切事要有秩序,有条理
,不要乱,每天如此。拿现代科学名词来讲,就是一个人的行为训练。一个人的
行为训练不简单,无论是任何动物,行动的训练不是一下子就能训练得好的,是
慢慢的,日久天长养成习惯,就会直接的反应了,能直接的反应,什么样的行为
就大致差不多了。
有秩序,长久这样训练的话,不知不觉身体就这样反应,这一点对我们修道念佛
的,可是很有关系。我们为什么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常这样的念呢?不念时心
里也想呢!这就是从「有」门入,从行为上训练起,一生的训练到最后,到临终
那一念,那一念头到处跑不能管束自己,但行为训练到成熟的时候,就是到生死
关头,直接的反应自自然然的就不会乱,一心不乱包括这个行为上面,这一点很
重要。
因此,懂得家庭教育的,从小孩子时就要这样长时地训练他,让他把衣服、被子
折迭好,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为什么要自己整理呢?大人也可以替他办啊!不
是大人办不了,而最重要的是要教育,让他养成办事独立的一种精神,什么事情
要自己办,这是一层。再者「晨昏必定省」,晨是早晨,昏是晚间,《礼记.曲
礼》中讲「凡为人子」,人子之礼是什么呢?「冬温而夏凊」。「凊」不是三点
水,是两点水,一个青天白日的「青」字。「冬温而夏凊」是什么呢?冬天要给
父母所睡的床铺,内地的冬天或者是用暖壶或者用火炉,这火炉是特别捂在被子
里的,外边很保险,放在里面很容易一下子把被子暖了。夏天呢?「凊」是一种
清凉的,清爽的,夏天天气热,做子女的要把父母亲所睡的寝室的床铺,把他所
用的垫子、席子抹得干干净净的,汗气没有,再把它搧得很凉爽,「冬温而夏凊
」。
再来是「昏定而晨省」,这个「定」字就是床铺上用的被子,夏天用的席子,要
去检查,冬天的被子毯子,要把它铺迭好,夏天用的垫子要把它安置好,这叫做
「定」。定就是安的意思,这是晚间的事情,一定要把父母亲招呼就寝了以后,
再回到自己房子里边去睡觉。不能说父母还在那儿还没有睡,自己老早就跑去睡
,这在古时候是不许可的。现在当然有许多已不大讲究了,老早自己就去睡了。
其实「礼」应让父母亲先睡,睡安、睡好,一切都安然了,自己再去睡,这叫「
定」。
晨呢?早晨要去省。省就是要到父母房间去看看,省察省察。看看父母这一夜是
否睡得好,早晨起来,再问父母有没有吩咐的事情,这都是必须的。在古时候的
建筑,比如说中等以上的家庭,父母是一个房子,子女各有自己的房子,不在一
起住的时候,早晨起来要更早,到父母房子里去问安。如果是贫寒之家,房子没
有那么多,这个时候也要知道父母习惯在什么时候起床,这个时候到父母房子那
里去省察,看看父母这一夜是不是睡得很安,这是「省」。定是指晚间讲的,省
是指早晨讲的。为什么这样做呢?小时候就这样训练,训练到习惯了,到自己有
了年岁了,父母更年高了,年高更是要这样做。
现在很多人不这样做啊!在外国人常常有这个事情,大概在工商业社会,我们台
湾现在也有这种事情了。子女读完大学以后,各人就业了,不能跟父母再住在一
起,到别处去住了,这是没办法的。往往子女不住在家中,父母年纪老了,或者
是有父母在一起,两位老人家互相还有个照应。如果是父亲先去世,或者母亲先
去世,只有一位孤单的老年人,一个人守在自己的空房子中,往往有了病,死在
房子中还不知道。不只是美国人,其它外国也常常有这种情形,往往死在房中好
几天才被人家发现。为什么呢?有些老年人不一定有病,但年纪高时,天气一转
变,身体有点毛病,别人还没什么注意,他一夜之间天气一变化,早晨就起不来
了,往往有这种情形。所以,做子女的从小就要训练,养成习惯。到了父母年纪
老的时候,他就更要注意了,晚间要去给他铺好床,当然要观察他的身体是不是
很好,早晨去看,重要的也是要注意父母的健康如何。
「晨昏定省」,这是尽子女的一种孝道,古来人人讲「养儿防老,积榖防饥」,
现在人觉得这句话落伍了。养儿怎么防老,现在社会很多结构都改变了,然而所
谓「养儿防老」,除了衣食的意义以外,还有疾病,尤其在老年人临终时,更需
要子女来照顾,若子女不能照顾而送到医院,在医院不见得要子女来照顾,因为
医生、护士只是把他当病人看待,好多情况了解得不那么周全,而子女看自己父
母则情况不同。这都是要从小开始,一点一点在行为上面去练习,去尽孝,这是
一条。
二、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
这也是在〈曲礼〉讲的,这是从那里摘要出来的:「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
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有这几句话。我们就讲这两句。「坐不中席」,
这是讲吃饭的,吃饭坐在桌椅之席位,这个自古以来到现在还是要讲在家庭里面
就要训练好,到社会上才知道何种席位在哪个位置,哪儿是首席,哪儿是次要的
位子。家庭中不训练的话,父亲坐的位子,小孩子也上去坐,这一点不知道的话
,将来到社会上也是不知道,人家修养好的放在心中不讲出来,这家子弟家教不
好,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有人不含蓄的话,马上就表示出来,这就教你难堪。社会上如此,佛家
也讲礼节。在丛林寺庙中,正式的过堂那不必说了,就是非正式的过堂,普通的
吃饭的席位也要讲究。出家有所谓戒腊,比如说你年纪比他大,但你受戒比他晚
,戒腊就比他小,你就应该坐在比他次的位子。就有一位戒腊很新的沙弥,他忘
记了就坐在首席的位子,其余的就说:「你去年才受戒就坐到首席的位子,那我
们坐到哪里去?」在佛家的戒律讲得非常严格,你要看身分,主人坐在哪里,首
要的客人坐在哪里,你都应该了解。
「坐不中席」是什么呢?座位、桌子有方桌、圆桌两种,我把它画图出来给大家
参考:

按照方桌子是这样的,按照号码,一号二号,分别是第一及第二客人坐的席位,
家族是以辈分来序的,社会上则以年龄、道德来序,坐的位子就按照这号数次第
,空的那个三角形是主人的位置,主人坐在最末的位置,方的是如此。圆的桌子
是按照钟表形的,排的时候先当中的,一号是坐在靠房子里面的,背对门口的即
是末位,这是中餐的坐法。西餐则不同,无论是四方或长方桌,男女主人是面对
面,女主人在第一个位子,男主人在最末,两旁是客人,愈接近女主人那一边,
位子就愈大,同时男客人是间隔坐的,中间则坐女客人。

按照中国的〈曲礼〉讲:「男女不杂坐。」男女不能间杂坐,席位应该要分开的
。但西洋人认为男女杂坐是一种礼节,应该如此。所以中西文化正好是相反,我
们没法批评人家,因为他一开始就是这样,所以现在吃西餐必须守西餐的礼,我
们若不习惯他的西餐,不参加就是了,你要参加就得跟随那种礼。
所以说这个礼不论是中国或外国,规矩虽然不同,但是一定要遵守它,这个原则
不是会变的。譬如吃西餐时,刀叉怎么拿法,拿面包是拿哪一边的,除了饮料及
酒可以端起来以外,盘子就不能端起来这样吃,人家会说你一定没吃过西餐,这
都是礼。这里讲「为人子坐不中席」,在家庭中为人父母的,就要告诉小孩子不
要坐在主要的位子,因为主要位子在家中是父母尊长所坐的。你到外面作客,人
家是正式宴会,他首要位子是主要客人,你是不是主要的客人呢?这个不了解的
话,那你就不如礼了,会招来人家的笑话。
我们学礼只是个原则,「坐不中席」是一个原则,除了入席以外,其它凡是讲礼
节的场合都要注意,譬如不是宴会,你到一位朋友家,有三、五位以上的客人,
那你就要看房间的方向,愈在里面的位子愈尊贵,那你就要让在场那些年纪比你
高的坐在里面,而你就坐在外面。还有现在一般集会的典礼,有台上或台下的,
一般台下位子愈前面愈尊贵,而台上愈接近主席的愈尊贵,你不能一下就跑去说
我跟主席坐在旁边,那就不行了,要坐到外面来,以此类推,「坐不中席」就是
这个意思。
还有「行不中道」,在古时候,家庭中都讲究礼教,到一定的年龄,男女应该异
路,女子有女子走的路,男子有男子走的路。所谓「中道」不要走在中间,各有
各的道路。如果家中只有一个路,这时候彼此走的时候都要靠边一点。在《礼记
》中讲,所谓「礼」不是为某个人讲的,而是从普通人到皇帝都要遵守。所谓「
中道」,古时候皇帝走中道,上朝时臣子只能走左右两旁,中间不能走,是尊敬
皇帝。在家做子女的,他父亲在家中,就等于皇帝一样,所以称父亲为「严君」
。中道是父亲所走的,做子女的不应该走中道,这也是尊敬长辈。
我们现在可取其精神,应用在日常生活上。譬如在马路上,我们也要尽量靠边走
,否则就很容易发生车祸。家中的门,也是靠边走,你让人家,这都是礼貌。所
以「行不中道」含有礼让的意思在上头。比如现在大建筑物都有电梯,人家电梯
门一开了,你站在旁边有次序地进去,如果你不守秩序,在当中一站,等着进去
,那人家怎么出得来呢?你靠到一边礼让人家,就到处不会惹人讨厌,主要的意
义在此,原则都是可以应用的。
三、为人子出必告,反必面。
〈曲礼〉中说:「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
不称老。」就是说有事情离家到外面去,无论时间的长或短,都要禀告父母亲,
因为告诉他以后,他知道子女到什么地方去办事,什么时候才会回来,这是一个
;再者,一般所讲:「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你出门时不能保证在外
面,一定能平安的回来。现在交通这么复杂,就更难说了。所以告诉父母之后,
到哪里去,何时回来,父母了解了,在这段时间他知道你在什么地方才放心。如
果超过时间没有回来,他就可以打听,如果不告诉的话,做子女的让父母亲在家
中着急,这是不孝。
就拿一个团体来讲,它都有管理的,比如说到外面旅行,也要受带队的人指挥,
你不能随便地不告诉他而单独地行动。出门时要禀告,再推广来讲,比如说要出
远门,或者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才能回来,这不但要告诉父母,也要告诉尊长
,向他告辞,这是一个礼节。
再说「反必面」是指做子女的,按时回来了要去见父母,看看父母的颜色、健康
状况是否安好,等于「晨昏定省」一样,「反必面」是必须要注意的。一则就自
己来讲,看看父母是否和原来一样,再者就父母来讲,回来时禀告他,让他安心
。为什么呢?做子女的不知道,你自己有了子女,做了父母时,才能体会到做父
母的心理,子女年纪小当然不必说,就是年纪大,成年了,在父母眼中,你还是
小孩子,他恐怕你一举一动还是毛毛躁躁,恐怕在外面有疏忽的时候,发生事故

就拿到外面郊游来讲,年轻人喜欢冒险,登山玩水,哪里都有勇气去,可是这在
「礼」上就不许可。「父母在,不登高,不临危。」父母在世时,你不能攀登很
高的地方,也不能去危险的地方,因为万一发生危险时,父母的心里会怎么难过
?我们的身体是来自父母,应该要替父母着想,不能为所欲为。「反必面」就是
回来时要告诉父母,使他心里安心。所以「礼」并不是要限制人家,让人觉得这
样做很麻烦,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而是一个人有了良知良能,他天性要如此,必然是这样做的;有些
人不这样做,他是学坏了,违背了天然的理。
比如牛来讲,母牛养的小牛,母子常在一起,如果用人为的力量把小牛牵走,母
牛会一直在叫。小牛也在叫,母子分开来,叫了半天,再把小牛带回来,这下可
不得了,两个联合起来在一起叫,好不容易能会面了。高等的畜生都是这样,何
况是人呢?他的天性就是如此。现在有些人学了坏风气,自己毫不在乎,可是想
想看是愧作了这个人,应该如此吗?这是「出必告,反必面」。
四、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
长者包括父母师长,比自己年纪大的,都是长者;还有同一个家族,他年纪比我
小,可是辈分比我高,也是我的长者,或者是外戚,比如说你的年纪比你的小舅
舅还要大,但他是你的长者,他给你东西,你也得跟长者一样看待,不能一手就
接过来,必须两手接着才合乎礼。
这个「奉」在这里读作「捧」,两个字一样,两手捧着就是承受的意思。人家送
东西给我,我两手捧起来承受,接受下来,所以这个「捧」就跟「受」字一样。
「受」字楷书是这样写法,象形字上面是两个手,手爪子中间表示是一个东西,
一个「ㄇ」下面又是一个手,双手接才合礼。长者把东西交给我们,为了表示尊
重他交付的东西,深怕把它掉下来,双手捧起来的话,表示把它承受得好好的,
不要掉下去。
学礼要举一反三,我们从长者那里接受东西要用两手,当我们呈献东西给长者,
也是要用两手送过去,而且按照礼应该是齐眉,或者最低限度当胸拿高一点,比
如说我们上香时拿过去,长者他负有教导的责任的话,马上就要纠正你的不对;
在外面,这长者没有负教导你的责任的话,他在心中就会对你的父母师长不以为
然,这种简单的平常的礼都不教。你看我们很细微的举动,就给父母师长招来侮
辱,这是自己的罪过。
现在我们不管人家懂不懂道理,我们送东西给人家,照着规矩来,人家不会以为
你怎么这样落伍,都会对我们有好感。不但对长辈,对平辈也应该这样。总之,
我们东西交给人家,授给人,「授」是教授的授,除了「受」字外,旁边还加个
「手」字边,三只手,我们从造字里面想,更是要自己看重。尤其在现在常有颁
奖,颁奖时是上面颁发证书、奖状或奖牌,他当然是长者。长者也要双手递过来
,接的人更要用双手稳妥地接过来。若是由你颁发给人,则要稳妥地让他抓好了
,你才放手。如果对方没接好,你就放手,那奖状在典礼场合中,这么一掉下来
,就很失礼了,掉下来的奖状是一张纸或一个木头牌子,也还罢了,若是大理石
雕刻的,那就粉碎了,当时,谁难堪呢?所以从小对这些事情就要训练,一举一
动,走路、手所交付的、所接受的都要稳重。
行为上的训练,做事一向如此稳重,自然地就习惯了一切的礼,而能一体万用。
就拿写字来讲,从小就要练习一笔一笔的,不要苟且,上了国中、高中就变了,
到了专科、大学写得就不成样了,他一横一直都是波浪式的,画得让人看不出来
。你平时写的字,让对方不了解,有时邮政划拨买书,对方看不懂地址是几巷几
弄几号,可能把书寄到别处,你就无法收了。
再讲到现在一般的考试,普考、高考也好,你的字写得不正规的话,看卷子的先
生一看就头痛,你文章写得再好,其它学科也答得很正确,他一看就不行,就算
现在用计算机阅卷,你数目字写得不对,数据处理也就错了。所以,总要守住规矩
,要从小到大训练不苟且,从写字到做人做事,一切都不能草率,这样做什么事
都一本正经,规规矩矩,你修道办事没有不成功的,这也关乎一个人的前途。同
样去考试,你字写得比别人端正,他就比不上你。其它一切无不是如此,所以「
两手奉接」表示尊敬、稳重,应用到日常生活上,则是一体万用。
五、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
这是走路时的规矩,你跟长辈一同到外面去,走的时候,你要在长辈的后面。「
徐」是慢慢的,跟在他后面,你不能说长辈走得这么慢,我跟在后面不耐烦,就
超前走吧!我来引导他,我快一点,也许他就会更快一点吧!这就不对了,不能
这样做。他慢是他的体力衰了,不能够快,你要耐心的跟他后面走。
在〈曲礼〉中也有讲到「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年纪比我大了一倍,以父亲的
礼来对待他。「十年以长,则兄事之」,年纪比我长上十岁,我就把他看成我的
长兄、兄长。「五年以长,则肩随之」,比我大了四、五岁,我跟他一起走的时
候,所谓「肩随之」是可以并排,但也不能完全成齐的,你稍微比他肩膀后一点
,所以「随」字就是你的肩随着他的肩,这比较宽一点。假如「长十年」兄长,
「长以倍」比我大上廿岁,这样的话,我只能跟在他后面,而不能用肩随,是应
该这样的。
对父兄是如此,在社会上对一般年长的人,我们也应该如此。礼是原则性的,比
如上汽车或者火车,也应该让长辈先上,你在后面帮着扶持,避免他不小心跌倒
。再如长辈骑车子,你也骑车子,和走路的原则一样,还是要跟在后面。不过有
一个可以变通,这里是讲的跟长者到达某个地方去,那当然要跟在后面。假如不
是同时出发,而在半路上遇到,你又有必要的事情,这就可以权变了。你可以跟
他打招呼,禀告清楚,恕恕罪,有事得先走,取得长者的谅解,就可先走。若泥
于呆板,反而觉得礼碍手碍脚了。
所以在五四运动那些人,也许自己不善读书,也许他故意找麻烦,他遇到这地方
就指出来告诉那些先生,你守礼就是有这些不方便的地方。其实哪有什么不方便
的地方呢?「礼」是通乎人情,不是死板地那么讲,死板板是不懂,没有彻底瞭
解。所谓「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是两个同时出去,一起到某个地方办事,这
么讲的。原则是如此,还有变通的地方,这是要了解的。
六、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
无论古今中外,让人家坐是个礼节。站在那里总是侍候长者时,应守的礼。比如
一国的元首,到他国访问,他都有侍卫长,你不能说元首到一个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站在那里
,而侍卫长坐在那里,没有这个道理。一定是元首坐下来,侍卫长站在他后面。
为什么有站着有坐着呢?站在那里总是比较消耗体力,而坐着则比较安逸,坐着
则不如躺下来更舒适。当然一般礼节,不能躺在那里,坐着比较合乎道理。所以
有长者在场,他站着,我们身分比长者低,就不能坐下来。家中有客人来,对小
孩来讲,客人都是长者,客人没坐下来,小孩也不能让他坐。
「长者来,必起立」,长者到我们家来,我们还是坐着不动,这当然不敬,外国
礼节也是如此。如果洋人来了,我们坐在那里不动,他也会见怪我们:怎么那么
傲慢,我来了,你动都不动。所以一定要起来招呼,表示欢迎、尊敬,这也是要
慢慢地养成习惯,有客人来,他的举动不待教,自然就表现出合乎礼节了。
七、不在长者座前踱来踱去。
长者的座位,就古时来讲,国家中有皇帝的、大臣的座位;家庭中有家长经常坐
的位子,它有一定的位置,家长坐在那里时,你不能在他面前跑来跑去。「踱」
字本来的意思,是赤脚在走路,现在一般人讲是漫步,踱方步。长者坐在那里,
我们大摇大摆地在那里旁若无人地走来走去,是不合乎礼的。
按照礼来讲,长者坐在那里,我们做晚辈的人,没必要时不要经过他面前,有事
情时,要小快步地走过,小的快步走。「趋」字,《论语.季氏》篇,孔子的儿
子叫鲤,「鲤趋而过庭」,孔子在家中站在那里,孔鲤经过面前,「趋而过庭」
不是慢步地走来走去,而是很快地走过去,这就是礼。
再讲到更重要的场合,在皇帝的座位前经过,更要注意,在朝廷中步伐走错了就
失礼。官位再高,能力再强,连基本的礼都不懂,那就完了。宰相、大臣在朝廷
中也有固定的位子,当皇帝办完事,经过大臣的位子,就是大臣不在那里,他走
到空位子面前,也要表示礼貌,不能若无其事的没有一点表示。在古时,不但位
子,就是君主所住的房子、宫门,大臣在外面马路上,座车经过那个地方,都要
下车,表示礼貌,何况长者坐在那儿,你更不能旁若无人踱来踱去。
尊敬长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了解,办到的,所以古时的教育,从小洒扫、应对、
进退都包括在其中。这些似乎都很简单,但是很多人都办不到,因为他从小没有
养成习惯,长大时就改变不过来了。好坏习惯都是慢慢养成的。由细节养成一个
人的小节,小节就影响到大节、人格。细微的方面就是这个礼,慢慢地就养成一
个真正的所谓君子,循着这方面去做,关乎一个人的前途,这是非常重大的影响

八、立不中门,过门不践门限。
这也是从〈曲礼〉中摘录出来的,在《论语.乡党》篇也有两句话说孔子「立不
中门,行不履阈」。「履」是脚踏到面,「阈」就是门限,「中门」就是中间的
门,古时正式的建筑都有三道门,这一家的主人都由中门出入,其余的人由两边
出入。朝廷中的中门,只有天子出入,臣子都是从两边。现在寺庙中也是如此,
中门平时都是关起来,而从两边出入,从那边进,由这边出,这是有一定的。「
立不中门」本来是讲三个门的,假如像现代一般家庭只有一个门,则取其意思为
,在家中不能站在门口当中,而要站在旁边,以免挡住别人出入;再如上下楼梯
,也要靠边走,不能在当中走而挡住人家。
「过门不践门限」,你经过这个门,不要用脚踩门限,门限现在很少用,过去一
般都有门限,就是门的下面有个木头横过来,跟地面是齐的,有的叫「门栅」,
比地面高一尺或二尺,它是活动的,可以放下来或拿起来,平常是放下的。所谓
「限」是限制内外,有内外之分,也叫做「阈」。为何不践门限呢?批注皇侃︿
疏﹀有两层意思:第一,因为门限是高起来的,脚踩到门限上,身体提高了,这
是一种自高的意思;再者,脚践在门限上,鞋底下有泥灰,把门限弄脏了,别人
再过去时,古人都是穿长衣、长袍,拂在门限上,就把人家的衣服弄脏了,有这
两层意思。
但是到了清儒焦循解释《礼记》时,又大不相同,他说门限在古时,从朝廷到一
般人家,尤其是比较富贵之家,多半都有车子,放在房子中,出大门时,车子要
开出去,门限就要拿走,不开车时,门限就放下来。开车时或有正式客人来了,
门限撤除,就谈不上践门限的意思,拿这个就代表一个意思。这门限在朝廷来讲
,是君主出入的通道,在家庭来讲,就是一家之主,家长出入的,为臣做子女的
就不应该从长者、主人的通道出入,有尊崇长者的意思在当中。并不是说践这个
门限。拿现在来讲,我们普通都没有门限,可以解释为,到人家门中,要先把鞋
底擦干净再进去,同样道理,到人家家里作客,不要把人家环境弄脏,「不践门
限」广义的精神是如此。
九、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脚如箕,睡眠不仰不伏,右卧如弓。
〈曲礼〉上讲「立勿跛」,站的时候不要像跛子一样。我们普通人站着要两脚着
地,很正直地站在地上,跛子因为一只脚坏了,只有一个着地,另外一个悬空起
来无法着地,这叫跛子形状。一般人常常右脚站着,左脚伸出来,腿还弯起来,
站起来就跟跛子一样,在仪态方面是不对的。我们男同学服兵役时,立正时两脚
站得稳稳的,稍息时,两脚仍是平均地着在地上,这才正确。以前的稍息不是如
此,右脚着地,左脚往前踏一步,可以轻松些,那就是跛。一脚跛着那种形状是
随便的,尤其我们与人家谈话,或是见了长者,平时养成这种习惯,那就很失礼
了,所以站的时候,要有站相。
坐呢?「勿展脚如箕」,坐在那里,应将两脚自然地放在地上。「展脚如箕」则
是把两脚分开分得很大,箕就是乡村里用竹子皮编成,畚土的畚箕,上面是小小
的,到前面展开成很大的面积,我们坐在椅子上,如果把两脚斜斜地撑开来,就
跟畚箕一样,这样展开来是很不雅观的,尤其是女生更不可以。再说,把脚撑很
远,人家经过时一不小心就给绊倒了,所以坐时不要展脚如箕。
睡眠呢?不仰不伏,右卧如弓。〈曲礼〉中说「寝勿伏」,趴着睡叫伏,它只说
不可以伏,但可以仰卧或侧卧,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仰卧就是仰着身体睡,侧卧就是侧在一边,侧哪
一边呢?它也没讲。我们老师比批注的高明,因为他这里讲「不仰不伏」,固然
不能伏,也不要仰,伏是不雅观的,仰更不好,因为在生理上来讲,我们的五脏
是在前面,后面是脊椎骨,仰的时候五脏张开来,所吃的东西压在上面,除了吃
的东西不消化,伤害肠胃以外,还有其它很多不好的地方。最好是侧卧,但不是
左侧,而是靠右侧,依照生理结构来讲,靠右的时候,里面五脏很自然弯一点,
不是很直,因为我们人的身体结构,稍微有一点弯,血气的运行很流畅,很合乎
自然。
所以古人的养生学上讲「立如松」,站在那里就跟一棵松树一样直;「坐如钟」
,坐下来就像一个大钟在那里,稳稳当当的,脚、身体都很直的;「行如风」,
走路就跟风一样,风是往前吹,是直的,走路就是一直往前走,跟风吹一样;「
卧如弓」,睡觉时就像一张弓在那里。过去我们老师讲「卧如弓」的时候,他还
曾经做过示范。靠右边卧,右手托腮,右脚打直,左脚稍为弯一点,靠近右脚,
左手附在左大腿上面,仪态很庄严,也非常合乎卫生。所以道家的睡觉就是这么
睡的,因为道家是练气的,这样睡的时候,气不会散,一个人睡眠时,最重要是
不散气,而要聚精养气的。一个人的精气神是身上的三宝,晚上仰睡,精神一松
懈,气一张开,精就流失了,往往有这个关系,所以,道家养生是侧卧如弓。
十、同桌吃饭不另备美食独啖。
就同一个家庭来讲,同桌吃饭时,最好任何人都不要另外预备特殊好吃的东西,
某个人专门在那儿吃一份好的,别人不能吃,养成一种不平等待遇的观念。做家
长的这样吃,就暗示家庭的子弟,他将来做家长也这么来,就不大好了。
当然,到子女成人以后,他来奉养父母的时候,那又另当别论。《礼记》上也讲
「父子不同席」,专门叫父亲单独在一个席上,你弄好的东西,这是应该的,与
这个不相关。这是指一家人在同一桌吃饭,或是有朋友,或是普通的宴会,所有
吃的东西,都应该是大家一律同等的,你要专门预备某种最好的食物,一个人在
吃,别人在看,这总是不大好,让人家觉得是不平等待遇。
十一、不挑剔食之美恶。
吃东西不要挑剔,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或者偏食某种东西,做家长的要好好
教导子女。第一层,就偏食来讲,吃东西要平均,营养要平衡,身体才能发育正
常,否则缺乏某种营养的话,将来身体不会好。再者,即使在营养上没有关系,
专挑好的吃,不好的东西就不吃,养成这种贪吃的习惯也不好,一个人应该从小
就养成不要在饮食上这样挑剔。
《论语》中孔子讲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一个读书
人,其志向是在求道,像颜渊一箪食,一瓢饮,他都能乐在其中,因为他志不在
饮食,他有更高的乐趣。当一个人有更高超的志向时,对于其它次一层的,他就
不大注意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只是要求吃得好,穿得美,专门在五欲六尘上
讲究,你的道就不行了,不能说两者兼顾,这是自古以来都办不到的。
假如说我又讲五欲,又讲道,两者都兼的话,那是假的。凡是用过功的人都知道
,他只要将兴趣放在任何一门学问或艺术上面,自然他对其余的就淡薄了,这是
研究心理学就会知道的。他对食这方面特别注重,他的兴趣就在这上面,不用讲
人家一看就看出来了,他就没有道。所以在佛家口讲「禅悦为食」,禅就是禅定
,对于道上有了心得,能够入门了,兴趣在这上面就可以当饭,这是一点也不假
的。
就拿我们现在念佛来讲,我们大概普通念佛或者做早晚课时,都是认为定下来,
早晚课是定了,希望赶快把早晚课做完,等着要吃饭,看其它的书,或做其它的
活动,这样念佛不行。要养成其余的一切事情没有很高的兴趣,只有念佛才是最
高的兴趣。我全天所做别的事情都是为了帮助我来念佛,我一天当中,念佛才是
主题,你把心理或者兴趣一转变的话,念佛比吃饭还要有味道。这样念佛就差不
多了,进步就很快了。反过来说,念佛也非念不可,但是比较起来,吃饭、吃好
的东西兴趣较浓,念佛的兴趣较淡,如此要想解脱的话,就很难了,因为吃饭是
五欲之一。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看到好看的东西一引诱,佛号就忘了,此乃道力抵
不过五欲。所以儒家讲,不要耻恶衣恶食。子路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
而不耻」,因此孔子很赞叹他,就是嘉许他的心在道上,其余的都不注重。我们
明白这个道理了,也可以如是学,要把心中的境界转变过来很难,但是要转,慢
慢转,习惯是渐渐养成的。
世间万事万物觉悟了就是佛法,如何觉悟呢?唯识学讲一个「转识成智」。我们
的「识」都是迷惑的,「智」才是明了。要把迷惑的心,转成明了的心,就在一
转念之间。「转」就是把世间万事万物,一般人认为是这个样子,从一般人看起
来,我们也是跟一般人一样,但是我们的内心自己知道与人不同,虽然我们也跟
人家一样吃饭、睡觉,但是吃饭时,我们心理与人不同。
在寺庙依照戒律是持午,过午不食。但是现在一般都办不到,晚上还是要吃饭。
他却讲不是吃晚餐,而是「进药石」,就是吃药品。我们的肠胃从中午吃了午饭
后,一直到明晨,这么长的时候不吃饭,肠胃受不了,得吃饭,可是这不是吃饭
,等于吃药一样,这是有道理的。我们普通人三餐吃饭时,不把它当作饭,而很
有兴趣的,今天又吃什么好,明天到菜市场去挑选最好的来吃,那兴趣就集中在
这上面了。如果我们修道人把它当药石看就行了。吃饭是维持色身的,需要这个
色身来养我的慧命。为了这个色身,我们要吃饭、喝水,在外人看来,我们三餐
也吃,也喝什么的。但是我们心中不是如此,这就对道不妨害了。所以,什么都
是在转念之间,一转念就行了。
十二、食时不叹,不训斥子弟。
吃饭时,不要叹气,自己心情不好,吃饭吃不下去,对同席的其它人也会产生影
响。再者,做家长的教子弟要看时候,在饭桌上不要训斥子弟,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高兴地在吃饭
,你却在此时教训他,心中一肚子不高兴,勉强把饭压下去,气体与食物两相冲
突,一定会出毛病。自己情绪不好,一面叹气一面吃饭,身体也会受影响。当一
个人情绪不好时,体内的气体与液体都发生变化,比如心跳加快,血液流通也快
,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
在印光法师《文钞》中提到一件实在事情,有位妇女在生气时,喂母奶给婴儿吃
,结果婴儿竟然死了,检查结果什么也没有,小儿只吃母奶怎么会死呢?有位医
生很高明,他想办法在妇女发脾气时,把奶抽出来,与平时不生气时抽出来的奶
,分析化验比较,结果发现前者的奶中有很多毒素,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愤怒时
,全身的细胞,血液都产生毒素,挤出来的奶都可以把抵抗力弱的婴孩毒死。可
见得如果毒素存在自己的身体中,当然有不良影响,不良作用。所以有很多情绪
在平时不发泄,在吃饭时才发泄,这是非常不合卫生的。
以上是居家的礼仪,一共十二条,从古至今都非常适用,大家了解后,最重要是
实际照着做。
(丑)在校
这是讲在学校的事情,前面在居家的时候,开始先讲孝,然后讲一般最常见的,
应该注意的事情。现在是讲在校读书时,应该遵守的一些礼节。
一、升降国旗及唱国歌、校歌时,肃立示敬。
这一条大家一定要这样做,因为国旗与国歌是代表国家的,向国旗敬礼,听见国
歌肃然起敬,就表示敬重国家。比方说,我们唱莲社社歌时,莲友们自然地肃立
起来,表示尊重莲社这个团体。有些学生在学校升降旗时,立正是立正,心中是
否很肃敬呢?这就很难讲了。不但是外表站在那里,心中也应该宁静,专注在国
旗上,唱国歌时就一心一意地专注在国歌上面。
二、师长上下课时,起立致敬。
不但是在学校中,上下课时要起立致敬,就是在一般场合中,凡是要讲敬礼的时
候,就要有鞠躬的动作,把腰弯下去,不要像一般的毛病,只是稍微点头,那是
鞠项,而非鞠躬,表示一种傲慢。鞠躬是代表磬折,磬是古时乐器之一,磬字是
弯下来的意思,磬折就是表示恭敬对方。自己弯下腰来,比人家低,表示自己的
谦虚。如果你连弯都不肯弯,还是那么挺直地站在那里,表示傲然看不起对方,
我们不管人家地位再高,他要是那样做的话,就代表他不知礼。礼本身有个标准
,我们按照它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三、向师长质疑问难,必起立。
「疑」是自己有怀疑的地方,「难」是自己有难题还不懂,要请问老师时,一定
要站起来问,才合乎礼。当老师的人,如果学生坐着问,你也回答他,这不能说
你对学生讲自由平等,而是放纵学生,放弃了教学上的一种责任。老师并不只是
传授知识就够了,还要负责行为修养的指导。所以当学生不懂礼貌,坐着发问时
,就得讲道理给他听,让他站起来问。教国文时固然如此,教其它学科时也是如
此,一定要纠正他,做学生的也要知道这种礼节。
四、路遇师长,肃立道旁致敬。
走路时,遇见师长来了,要恭恭敬敬地站在路边,等到师长走到相近的距离时,
才向他敬礼或拱手。当老师问你的时候,你就对答,不问的时候,就可离开。这
是就路面不宽,在交通状况许可之下,应该如此做的。如果是在通达大道,彼此
距离那么远,就不必了
。有些学生明明看见老师,却装着彼此没见面,不打招呼,不敬礼就走了,这是
不懂礼貌。
五、听讲时,应端坐或直立,不支颐交股,弯腰跷足。
在教室听老师讲课时,应该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如果在操场或大讲堂中听师长
专题演讲,而没有座位时,就要直立地站着。因为端坐直立时,才能聚精会神地
注意听讲,对于师长也是一种恭敬。像佛家静坐用功时,就是让精神能够集中,
端坐直立也是如此。
「不支颐」是不要用手把头撑起来,这表示自己精神萎靡,学习情绪低落,老师
看见的话,讲课也会不够起劲的。「交股」就是一只脚放在地上,另只脚就架在
它上面,这是非常放肆失态的举止。到别人家中作客时,长者坐在那里时,我们
不能够「满足」。所谓「满足」是指坐在很后面,将椅子全部坐下去,靠着椅背
很舒服,你对长者这样做,就是不够礼貌,应该要「危坐」,坐在椅子一半,两
条大腿悬空在椅子前面,这样一坐时,心理意识就不会散漫,随时都在注意长者
有何吩咐。你还可以把腿迭起来吗?
「弯腰」呢?也不行,年轻人的腰杆要挺起来,挺直,弯腰表示精神懈怠。「跷
足」是把脚提起来,它跟交股有关联,一交股,脚一定是跷起来的。在听讲时,
这些动作都不许可。尤其在听经时,除了对讲经者是一种恭敬,不应该如此做以
外,他所讲的经是佛说的,应该如面对佛一样的心情,端坐直立地谛听。万法唯
心,你听的经就跟别人听的经不一样,别人听的经,是讲经的人在那里讲,有分
别心。你如同对着佛,以不分别心听,所得之受用自然大得多。
比方说,一位权威的教授在上课,听的人是一种心理;若是普通教授,学生对他
没信心,听起来又是一种心理;如果是位道德很高的善知识来讲,还没开始讲解
,下面听的人,已收摄心理了,这又不同。所以问题是听的人心中恭敬的程度。
比如我们修净土的,如果面对佛像就像面对真佛一样的恭敬,那么我们看一次佛
像就如同见一次佛,心中就清净一次,这是大不相同的。所以在听经时,恭敬到
什么程度,收获就到什么程度。如印光祖师讲:有一分恭敬,就有一分受用,十
分恭敬,就有十分受用,一点也不假。同一个班级,同样的老师教,有的学到百
分之百,有的不及格,为什么呢?也就是学习态度不同啊!
六、考试时,不交头接耳,或左顾右盼。
在一般考试中,都不许可这样,不守这个规矩是会被处罚的,即使没有处罚的规
定,我们也不这样做。养成一种自然习惯,求学做事均应有的诚实态度。处罚的
规定,是外来加上的,我们从自心这样做的话,当然比它更好。
七、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这条中注重的是「安」、「亲」、「乐」、「信」四个字,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其道的道是最高的
目标。这两句是《礼记.学记》中所写,所谓「安其学」就是无论哪一种学问,
比如诗书礼乐,都要学得很好,能够学得得心应手,这就叫安。就拿学弹琴来说
,开始时手指老是跟琴无法配合好,练书法也一样,看人家写的是非常好,也懂
得这一笔应该如何写下去,可是手不听指挥,写出来的却不是那么回事情,那就
没有到安的程度。
《礼记》中说:学习分两种时候,一种是教学时,一种是非正式教学,在教学以
外的时间,在此两者时,都要用心学。比如学琴,在课堂听老师讲解时,要用心
练习,下课回到家中休息时,也要不断地练习指法;上书法课时,有笔、墨、纸
,固然在练习,就是没有笔、墨、纸时,也经常在脑中想,一有空就以手当笔,
对空练习一撇、一横、一直,虽然不是上课时,他的精神还是放在那里练习,这
样日久天长的才能学得好。
再比如学诗,《诗经》中讲的鸟兽、草木、虫鱼,更多种博物都必须了解,所以
在正式上课,老师讲诗讲完了以后,回家后还是要经常研究,如「舜华」、「睢
鸠」等相关的学问,当你将这些事物学得很丰富时,你的诗就学得好,这叫安其
学。再讲到学礼,比如讲穿衣的礼节,古时候衣服是代表一个人的身分,平时穿
衣服代表身分,而丧礼祭祀时,服装又有一定的规制,丧服是按照亲等级而分为
五服,这种服装制定很复杂,你要是学礼的话,就要把这些服装研究得清楚透彻
,随时随地都要留心注意,正式上课时固然要学,课余时间也心心念念在你所学
的学问上面,把你的心里和所学的打成一片,融会贯通,这个才叫安其学。所以
〈学记〉中讲「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拿这种学习
的态度来学任何学问,没有学不成的道理。
而「亲其师」呢?有老师指导学习是最经济的方法,不必自己再摸索不出,有时
自己研究许久还不能得到要领,而老师从旁给你指点一下,就豁然开悟了,所以
亲近老师有这个好处。有时老师教的学生有很多,你不能常常去请教老师,那怎
么办呢?就得与朋友切磋。
「乐其友」,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这个友字则是包括朋友讲的。同学或者志同
道合的人,彼此交换学习心得,互相研究,高兴地在一起相处,对学问的帮助是
很大的。
「信其道」呢?这个道字,可大可小,粗浅的讲,你学那一门学问,这个道就代
表那个学问。所谓科学之道、国学之道、茶道、医道等,你学这门学问就要对它
有信心,一定把它学得好。我们拿研究东方文化来讲,儒学的道,当然深奥得很
,佛学呢?更是大道了。这时最重要是一个信字,相信这个道,我一定能够有成
就。儒家讲:「舜人也,我亦人也。」舜是人,我也是人,他可以成为圣人,我
何尝不可以成为圣人呢?要有这个信心。
以佛家来说,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及药师佛,都是由凡夫经过三大阿僧祇劫,
清苦修行而成就的,那我也是凡夫众生,当然也可以成就,佛法这个信心最重要
。所以有了师长的指导,朋友的互相砥砺研究,加上我们的信心,就能够得到法
喜。就拿念佛来讲,不管是在做早晚课,或者是平时有空,心中提起佛号时也好
,我们都认为,念佛是我最接近道、最享受的时候,比世界上五欲六尘,任何的
享受都好。全世间的大名大利归之于我,还不如我提起一句名号这样清净。在心
中一切轻松自在的状态下,提起佛号时,你就能够和这句佛号相应,那你就做到
了安其学;不是这样,你这个安字就做不到,要安其学就必须先信其道,儒家与
佛家的学问都是这样。
所以,这样研究起来,真是对我们固有的东方文化愈增进信心。西洋的一切哲学
、宗教,不但不能跟佛家比,也无法与儒家比。儒佛这两个大道合起来修的话,
更容易了生死。这种多生多劫以来,千载难逢的大道,能够在现今遇到,再不抓
住,死心塌地的来求其成功,那么多可惜啊!这一层,你别看那么简简单单的,
这一条是非常重要的,果然照这样做,就有成就。
(寅)处世
前面讲孝顺父母,在家庭里面应该注意那些细节,在学校应该注意的,除了遵守
礼节以外,还有学习的态度,以及自修的方法,这个都是很切合实用的。那么,
今天就是讲处世,就是我们怎么样在社会上和人家来往,这个要靠大学问。除了
理论的知识外,还要靠经验、阅历。我们这里是这么讲,但是要里面的内容啊,
还是要靠大家随时注意。就是说,我们跟各种人物接触的时候,你要随时留意他
的反应。人在社会上,士农工商各种类型都不同,职业不同,心理也不同。心理
上不同,你跟他交往的方法也就不一样,说话也不是一样的。拿一种话跟任何人
讲,是讲不通。
在学校里说的是读书人的话,你到乡下跟种田的农夫讲文诌诌的话,他就是格格
不相入。你在商场里讲的话,带到学界谈,这也是不行的。所以这个要多注意。
这个是包括整个求学的问题。求学很难啊,譬如说我们老师,他老人家非常慈悲
,希望我们都有成就。最低限度,我们拿古人批注的本子,我们自己能够看懂,
能够有所辨别。这个辨别,是怎么个辨别法呢?就拿《论语集释》来说,历代注
解这么多,如果不是老师指出要点来,那么我们很难选择。《论语》如此,其它
的各经也是如此,都是这个样子。《礼记》、《春秋》、《书经》、《易经》、
《诗经》,你翻开深入研究的话,笔墨官司打得凶得很呢。
汉、宋两派是最主要的学派。不但汉、宋不同,各家各派也不同,那多得很呢!
我们怎么选择法呢?大家可以这么用功夫,自己先看了以后,再请老师讲,看老
师怎么讲法,和自己预备的对照一下。当然,没有听老师之前,自己预备。怎么
个预备法呢?看这么多人的批注,讲法这么的不同,怎么个选择?有一个准绳、
标准。
就我个人来讲,我看这么多批注,根据学佛,根据学儒这几种,比如儒家讲五伦
,五伦中「仁厚」是很重要的,不论讲哪一本书,不可以离开五伦。违背这个,
则是不合理。老师讲过「真学问,从五伦起」,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能不注重。
再说朋友之间劝善规过,是交友很重要的意义。朋友之间不能劝善规过,那要这
个朋友干什么呢?可是劝善规过也要有分寸,交情到什么地方,就说什么话;交
情不到那个程度,虽然你是一番好意劝他向善,改除恶习,但他接受不了,往往
认为你是在教训他。这就是《论语》所说的:「君子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
也。」人往往有这种心理,所以没有到彼此信任度相当高,言语无丝毫隔阂之前
,与人说话都要注意。不是所有该说的话,都可以不必考虑地说出来,在有些情
况下,反而说出来没有效果,而且还会结怨。
还有现在学佛的人,一见到人,都希望把自己了解的佛法,能够与亲朋好友分享
,希望他也能够学佛,即使这个出发点是不错的,但一定要观察对方的根机,他
现在的程度如何?是不是对佛法有了一些好感,好感到什么程度,是不是已经相
信了?有好感时,你说的话是一种,开始相信时,讲的又是一种,相信到很深的
时候,又是一种,那是大不相同。他程度还没到的时候,刚开始有好感,你就把
很深的道理告诉他,又叫他去吃素,又叫他念佛,又叫他了生死,他还不知道生
死,你就叫他了生死,他怎么了法?你这么呼噜呼噜把所有东西一下子教给他,
当他受不了时,麻烦就来了,他感觉自己入不了门,一下子就不想学了,这是常
有的状况。
所以佛为什么要五乘说法呢?你一下子给他一大堆金刚钻,虽然是无价的珍宝,
但是他受不了的。所以交浅不言深的意思,包括很多很广,包括自己的、彼此的
私事,学问、道德等等,你要看对方跟自己交往到什么程度,你说什么话,否则
不但是失了言,也可能失了人,这两种都有所失,就如《论语》所说的:「可与
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这
个是交浅不可言深。
再来,「绝交不出恶声」,朋友之间绝交往往是有的,绝交是绝了原来交往的朋
友。朋友是五伦当中的一伦,也是道义的结合,跟家人父子不同。家庭中的父子
、夫妇、兄弟,这是天伦,是不会分散的。君臣、朋友这两伦的交往,则是以道
义来维持,彼此志同道合,当然交情会一天一天维持下去。如果有任何一方违背
了道义,对方当然要劝告他,但始终劝告不来,只好作罢,那就绝交了。绝交后
是否和现在一样,两个人互相对骂一顿,或对打一顿,然后彼此也就不往来了?
小人才是如此啊,小人彼此骂了一顿,三天之后又为利害而相互结合,又言归于
好,好了一阵子以后,利害又冲突,又互相骂一顿,这不是君子之道。君子绝交
是在不得已的时候,对方稍微有能够挽回的情势,他不轻易绝交,实在没办法挽
回了再绝交,到了绝交时不出恶声,一句让对方听了有恶感的话也不讲,彼此也
不过是淡淡的疏远而已。
在《史记》中记载,燕家大将军乐毅,燕国派他攻打齐国,攻下了七十多城下来
,只剩下莒城、即墨二城没下,齐国固守在那个地方,乐毅的军队就围困在两城
之外。齐家部队知道燕家大军,乐毅名将在那儿统帅,想突围也不简单,所以齐
家就用了反间计,派了人到燕王那儿,告诉燕王说,你知道为什么派了乐毅在那
儿攻打我们齐国,开头那么快连打了七十多个城池,现在只剩下两个城,他为什
么打不下来?而且在那里观守、观望,知道是什么用意吗?使者就对燕王说,你
这个燕军有个大将领,你将来的祸患不在齐国,而在你自己,言下之意,他这两
城攻不下来,就是说他要倒戈相向,要降你的君位,这一听,燕王就不得了了,
赶快想撤换乐毅,把乐毅调回去。
乐毅一想,既然君臣之间有了隔阂,受了人家利用,他不会有好结果的,所以他
写了一封书信给燕王,留一句名言:「古之君子,绝交不出恶声。」交情虽绝,
但彼此不出恶声,好来好往,写了一封信之后,他没回去燕国,到外国去了,他
把他自己的心迹和一番忠诚,说得清清楚楚,说明他之所以不能回去的原因,是
他已经中了人家的计策。也就是说,君子之人他有修养,虽是到了绝交的时候,
也不必说对方难听的话,这个虽是绝交,但君子厚道,总是希望将来对方听到了
,觉悟之后,还是能志同道合,还有余地,这是厚道的话。
六、不侮辱人,不向人开玩笑。
侮辱人是不好的,无论什么人,地位高的低的,就是一个乞丐,你侮辱他,他都
受不了。《礼记.檀弓》有一个故事,这个齐国饥荒,黔敖准备了食物在路边赈
济灾民,一个饥饿不堪的人走来,黔敖左手端饭,右手端汤喊着:「嗟!来食。
」这个人因为不肯接受,所以最后就饿死了,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上是给人
家吃,好的,但对方听了是侮辱他,他就不吃你的饭,不吃嗟来之食。明明是走
几步路就是了,他也不吃,他不受这个侮辱。在历史上受到侮辱,再加好几倍报
复给人家的很多。为什么呢?儒家说:「士可杀,不可辱。」一个读书人,你杀
他是可以的,你侮辱他是受不了的,这是很严重的。所以,我们不要侮辱人家。
现在民主国家作战,俘虏对方的降帅、士卒,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但是就是不
能侮辱,对别人快意侮辱的时候,你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记恨在心里。遭受侮辱
对一个有志气的人来说,会引以为终身最忍受不了的奇耻大辱,他将来有机会的
时候,那种报复会让你受不了。所以不向人家随便开玩笑,有时玩笑是开不得的
,这和污辱有连带关系。譬如你跟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开开玩笑或许无伤大雅,
没什么关系。可是这个人平时就是一本正经,没有幽默感,当你认为是在跟他开
玩笑时,或许他当作你是在侮辱他,他就不能忍受,而且结下怨恨,这个在社会
上是常常有的情形。
有时候我们说一个笑话,想引起彼此愉快的气氛,可是对方并不是这样想,造成
他的误解,那我们又何苦呢?划不来。所以不要随便开玩笑。在历史上,《左传
》记载两个国家办外交,那个国家派的外交使者是个跛子,只有一个眼睛,而这
个国家相同也找了一个跛子,有一个眼睛的使节来迎接他,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很有趣啊!可是
后来人家记在心里,回来以后找机会,找个问题,派了军队就把你的国家灭掉。
原来只是增加兴趣而已,开开小玩笑,可是后果那么严重。
所以对方是个严肃的人,不管他是在什么地位,你说话要小心,不可随便开玩笑
,那是不行的。而且不论是任何人,开玩笑多了,就失之于轻浮,我们求学要注
意庄重。《论语》孔老夫子说:「以约失之者,鲜矣。」总而言之,无论在什么
场合,庄重一点比较好,轻浮了不太好,轻浮的办不了大事,到紧要关头,还是
要仰赖稳重一点的人。庄重的人他无论说话,无论做什么事,说一句就是一句,
做一件事是一件事,他不会轻浮。有时候为了缓和气氛,开玩笑是难免的,但是
要注意节度,这一层要特别注意。
七、与残疾人会面,须格外恭敬。
这也是研究人的心理,残疾的人往往心眼很细,忌讳比较多。再一方面,残疾的
人行动往往有所不便。比如,走路不方便要拄拐杖;或是眼睛不好,看不清楚;
或是说话发音习惯不健全,说话不很流利,有接不上的地方。遇到这些人,应该
怎样呢?无论是儒家、佛家都要讲究仁慈、厚道。因此遇到这些人,我们尽量给
他帮忙,能够扶他一把。譬如遇到这些人他上车不那么轻便,我们一定是让他先
上,或是帮他上下车,他眼睛不好,我们也帮助他注意什么的,有危险的地方替
他注意,这就是存心厚道,所以要特别给予恭敬。
《论语.卫灵公》篇记载,孔子与鲁国的盲人乐师见面的情形,其所给予的特别
关怀,令人感动:「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
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
』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孔子在接待盲人时,特别的细心关怀,当师
冕快走到阶梯或是座位之前,孔子都会预先提醒。当师冕坐下来之后,孔子立刻
将在座的人,一一介绍给他,在座都有谁、坐在何处,俾其说话时有所顾忌,从
这些细节都可以见到孔子的仁爱之心。
在《论语.乡党》篇也讲过,孔子见了这些人也要变色。所谓变色,这个很难讲
,要自己细心体会,遇见这些人,在精神态度表现出一种关怀他,一种同情他,
就是没有言语,用动作、表情让对方有一种感觉,感觉你对他一种亲切、关怀的
味道,这些表现出来都叫变色,变变颜色。所以遇见这些人,要特别恭敬,因为
他不是平常的人,他有某方面残缺的地方,特别需要人特别来帮助他、关怀他。
有些医师刻意对患病的当事人隐瞒病情,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些人得了某种严重
的疾病,就怕人家说他的这个病很严重,无可救药,有些病人一听心里很难过,
本来病只有六、七分,一听这个话就增加到八、九分。所以病人有时候不是因为
疾病死的,而是被周围的人吓死的。
八、于肩挑小贩苦力,莫讨便宜。
现在肩挑比较少了,过去肩挑小贩,都是推着车子,在菜市场里面,卖着水果、
小菜,他一般都是从乡下运来的。古时候的市场与现在不一样,过去称为赶集,
也就是每个月在固定的日子里,大家聚集到城市里来,另一个日子,又聚集到另
一个地方去,凡是乡下的东西,通通聚在城里的市集去卖。这种赶集的方式,都
是人老远地从出产的地方,把东西用担子肩挑到城里来,很不容易的,必须出很
多的力量。所谓小贩他的本钱很小,从一个地方把东西买过来,再卖到另一个地
方去,只赚一点点微薄的利润。另外还有苦力,过去乡下交通不太方便,往往雇
车夫给自己拉车,雇轿夫给自己抬轿子,这些人真是苦力。 
你向肩挑小贩买东西,跟他讨价还价,雇车夫、轿夫之类的苦力,你还跟他讲价
钱,给他很少的酬劳,都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些人都是出卖他的劳力,赚的钱很
少很少,你尽量地讨他的便宜,我们想想,究竟有能力买他的东西,能够雇他,
说明我们的经济状况比他好多了,能够多给一点,就给一点,不要讨他的便宜。
拿现在来讲,虽然不是肩挑,他用交通工具,运到菜市场来,可是他终日在市场
里卖东西,在那儿餐风饮露,夏天太阳晒得这么热,冬天风又吹得冷,我们住在
家里,夏天有冷气,冬天门一关,暖和和地,想想他在市场那样辛苦,我们买个
东西,还要贪他的便宜,这个心就是不仁。
我们要处处存养厚道,养不忍之心!那么不但是对做小生意的人有好处,对于我
们自己也是在存养厚道。所以印光祖师在《文钞》里常常提到,我们买东西时,
对小买卖不要还价。当然,如果发现两处卖的价钱实在相差很多,我们也不必还
价,下次到别处买比较便宜的就可以;但是如果二边的价钱相差不了多少,贵一
点其实也没什么关系。
九、施恩求忘,受恩必报;开罪于人须求解,开罪于我应加恕。
这个也就是厚道,帮助我们修道。佛法修菩萨道,第一个要布施于人,施恩于人
。儒家讲的道理很高深,一个人要体天地之仁。天地的雨露,让万物都能生长,
我们人有能力的时候,要效法天地这种大德。看看人家过不下去了,我们要尽量
地帮忙人家,救济人家,这是施恩。施恩是不是说我有恩于你,你将来一定要报
答我呢?不是的。我们给人家好处,当下就要忘记。
不但我们读书人如此,大家看历史,韩信在少年没得志时,穷得没有饭吃,在河
边钓不到鱼,正饿得不得了的时候,河边有一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洗衣妇女--漂
母,送了一碗饭给韩信吃,而一饭救活了韩信的命。离开前韩信向漂母说出了感
激的话,将来我发达的时候,要怎样的报答你。漂母听了就生气着说,你把我当
成什么人,我送这碗饭给你是希望将来你报答我吗?不是如此啊!我只是看你现
在受苦而伸手救济,不是求报答的。我们想想看,那个时候,一个河边洗衣服的
妇女,都明白施恩不求报的道理,当然韩信后来还是报答了他。
在施恩者来说,自己不要求报;但是另一方面,受了恩的人,无论如何,点滴都
必须回报。韩信到后来发达的时候,用千金报答人家,古人都是如此。古时候的
风俗是很浓厚,他从小就是这样学。对人有恩,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报恩;对于天地生长五谷,
也思报恩。五谷当然是人种的,但如果没有天地,天不下雨,土地没有泥土,这
个五谷长不起来。所以我们吃的五谷,虽然是自己用劳力种得,但在吃的时候感
谢,还是感谢天地的恩德。这种报恩之心,对任何人都该如此。我们受之于天地
,受之于父母,受之于朋友,一切一切的,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
在社会上任何有贡献力的人,都对我们有直接、间接的恩德。想到这里,才知道
我们欠社会人群的太多太多了,而现在我们可以回报给社会人群的却非常少,想
到这里感觉非常惭愧。所以无论我们做哪一个行业,都要思兢兢业业地来报答所
有人。
至于「开罪于人」是难免的,我们智慧不到,考虑不周,不免有得罪于人的时候
,当我们有意无意说的话,让人家听了受不了,伤了人家的心,或是我们做了有
损害对方的事,事后知道自己不对了,一定要求解。不要把这个解看得那么单纯
!我们说话向人家道歉,有时候人家还不愿意接受,所以除了用言语外,还要用
行为,用事实证明我们不是有意要伤害他。这个解字,就是化解这个结的意思,
让被我们所得罪的人,心里一点芥蒂都没有。
十、善人自当亲近,须要久敬;恶人自当敬而远之。
这里就是跟佛家所讲的一样,「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这个大家都知道的

十一、遇事要镇静,做不到的事,莫妄逞能。
有些人都很容易犯这个毛病,凡是任何事情都要事先有准备。《中庸》上讲:「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任何事情你事先有预备,这事情办起来,就一定能够
成功,如果没有预备是不会成功的。在有些情形下,我们看到某人临时事情一来
,他没有事先想到,也能把事处理得很好,这是什么道理呢?其实并不是临时靠
他的天才,而是平时他有很深的修养功夫。日积月累有很多办事的经验,临时事
情来了,他可以应付自如,可以处理得了。这告诉我们,无论做事求学都要用心
,随时都要预备临时突发状况。
平时需养成静的功夫,遇到任何问题要冷静下来,稍微分析一下这个问题要怎么
办?怎么处理?有很多事的决断,往往在一剎那之间,不可能让我们用长时间来
研究、分析,所以在那一剎那间,心里要沉着,要镇静。这种沉着、镇静都是靠
平素修养练习来的。譬如说平时面对任何问题,都是拿做学问的态度来看,不是
只看一个面,要从好几个方面来看,所以临时遇到紧急问题要处理的时候,就不
会只看一个平面,而是可以看出一个立体,那么临时处理的时候就会镇静,不会
慌乱。
再来,做不到的事情不要逞能,我们不能说什么事都做得到!虽然做不到,但一
定是尽力想办法帮忙。千万不要好大喜功,承诺超过我们能力范围以外的事,如
果我们勉强去做,往往会招来不好的后果。譬如朋友有一件事需要有人帮忙,当
然我们有能力帮忙最好,如果没有能力却答应了他,对方天天指望我们办好,可
是到时候我们实在是办不到,那不是耽误人家吗?假如我们不是轻易就答应他了
,那他还可以另外再找别人!就不至于耽误他的事了。所以自己有很大把握可以
办到的,才可以答应人家,这并不是做事不热心,也不是对朋友不讲道义,事实
上这才是真正负责任的态度。古语说「轻诺者,必寡信」!一个人轻易的答应人
家,什么都没问题,结果最后什么都有问题,那就不好了。
十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瓜是长在地上的,在种瓜的田里,为什么「不纳履」呢?履是鞋子,如果我们走
在瓜田边,走着走着累了,想休息一下,把鞋子整理整理,这就不行了。因为你
说是在穿鞋子,但人家远远看,以为你弯腰下去,是想偷他的瓜,所以瓜田不纳
履。至于李是在树上,我们走过李树下,或走过桃树下、杏树下,上面结着就是
果实,这时你把帽子扶正,人家远远一看,好像你想趁手摘他的李子,你说我明
明是要把帽子扶正,可是别人会想,你为什么别处不扶,恰好在李树下才整冠呢
?这理由辩解不清,所以这是要避嫌疑的。古诗有云:「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
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前面二句是讲,君子对一切事都要防患于未然
,不让自己处在嫌疑的情境之下。君子是一个读书明理之人,他一举一动都要防
患未然,想到将来的后果。
面临有嫌疑的时候也很难居处,有时候连圣贤都很难避免。孔子与弟子厄陈蔡时
,在面临绝粮之际,好不容易弄到了一点米,请颜子煮一锅粥饭,正在煮的时候
,忽然屋上掉了一片土块,颜老夫子看到土块掉下来,赶紧把它捞起来,而捞起
来的粥丢掉实在很可惜,于是颜子就把粘了土块的粥饭给吃了,这一幕正好被子
贡看到,他以为颜夫子平时很有修养,到了危难没有饭吃的时候,他居然失了节
,修养就不到了,我们大家都还没吃,他就先吃了。于是到孔夫子那里去告状,
孔子说:「别慌,你看事情不要这样冲动,我来问问他。」孔夫子好意思直接问
吗?当然不好直接问!他跟颜子讲:「粥煮好了,我们先祭祀吧,等祭祀过后我
们才吃!」颜子说:「不可能了,今天不能祭。」孔子问:「为什么今天不能祭
?」颜子才把原委讲出来。在祭礼当中,凡是祭祀的东西,必须是事先没有尝过
的,凡是尝过就不能祭祀,因为刚才掉灰尘下来,虽然不是存心先吃,可是但也
算是尝过了,所以不能再祭神了,孔子这样一听才了解事实真象。
这桩故事是在《孔子家语》里面。《礼记.曲礼》是曲曲折折的意思,要通人情
世故。所以礼仪当中,礼有揭疑的意思。凡是有怀疑、嫌疑的时候,假如不讲礼
,专讲法律,凡是拿法律来问一问,那多尴尬,多伤感情,而且也办不到的事情
。可是如果一味地不好意思问,始终存在心里面,那也不行!所以委曲婉转,非
常善巧方便的一问,很轻松地就把问题给解开了。从这件事我们知道,圣贤之间
难免都有这些嫌疑,何况我们普通人。我们日常处在社会、处在团体,随时都会
遭遇嫌疑问题,甚至家人父子之间。在过去历史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4 07: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