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21|回复: 15

净公上人讲解怨恨恼怒烦集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6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讲解怨恨恼怒烦集锦


净公上人讲怨恨恼怒烦集第一卷

前言
    尊敬的净公上人说过:“今天,现在的人接受西方教育,中国传统教育丢掉了,传统教育的根就是孝道。不学《弟子规》,不要孝顺父母,中国文化的根毁掉了,这个民族的文化会跟著消失。历史上,地球上出现四个古文明,三个都消灭了,唯独中国还存在。中国在我们这一代如果救不起来,肯定会消灭,这是我们生在这个时代,遇到头一桩大事。我们能够把佛法救住了,传统文化救住了,那是无量无边的功德,会让这个世界往后出现千年盛世,肯定的。”“一切要从教育著手,要从教育上下手。”当今,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灭绝危险。所以急需延续、拯救中华文化。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家说“仁者爱人”, 又讲「仁者无敌」,一个仁慈的人他心里没有冤家对头。佛家说对人要慈悲。佛法是教育,是佛陀的教育!尊敬的净公上人说:“我们今天住的这个地球,社会混乱,地球上灾变这么多,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大灾难恐怕就在眼前。这是怎么回事情?这是什么?我们居住地球上的众生,起心动念是负面的。什么心?我们说存的什么心?存的是贪瞋痴慢疑;起的是什么念头?起的念头是怨恨恼怒烦;干些什么事情?是杀盗淫妄酒。这是负面、不善的意念之所成就,就是我们现在社会地球的状况。阿弥陀佛是正面的,我们这是负面的。这地球能不能救?能!如果我们把念头换一换,我们的心不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心正了,叫端正心念,心正念也正。念是什么?不恼、不怒、不怨、不恨,怨恨恼怒烦没有,念正了。行正?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修十善业。只要这个念头,你看行为正、念头正、心正,这个世界上灾难就没有了。外面这些现象是我们里面意念之所成就,真的是以心控物,一点都没说错。”“自性,一切众生本自具足,虽然具足,实在讲并没有丢掉,只是我们自己有障碍。什么障碍?三种烦恼障碍住了。第一个是无明。无明是什么?糊涂,什么都不知道。本来你什么都知道的,遍法界虚空界过去、现在、未来,你没有一样事情不知道,现在不知道了,什么东西障碍?无明,就是不明了,这就是迷,这叫不觉。一念不觉,念念都不觉,迷了。迷了之后造业,分别执着造业了,分别造的业轻,执着造的业重。所以有分别就有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出现了,这是诸佛如来的净土。有执着,秽土出现了,染污出现了。六道三途都是从念头上变现出来的,本来统统没有。造物主,谁造的?阿赖耶造的。阿赖耶就是无明,阿赖耶的业相是无明,无明就是动相,觉、智它是清净相,这一点要记住,讲了多少遍,我都记不得了。清净心生智慧,不起心不动念的这个人智慧最高,智慧是自性里本有的,一起心动念智慧就没有了,再加上分别执着那智慧更没有了,不但没有了,它变质了,变成什么?变成七情五欲,变成贪瞋痴慢疑。贪瞋痴慢疑是自性里头没有的,是把自性般若智慧扭曲了,变成这个现象。所以今天我们的心是什么心?贪瞋痴慢疑,这就是六道凡夫的心。六道凡夫的执着,就是怨恨恼怒烦,叫情执。六道凡夫干的是什么?是杀盗淫妄酒,干的是这个。这就是你为什么堕到轮回里头永远离不开,道理在此地!这种业愈造愈重,这种心,贪瞋痴慢疑的心愈染愈深,道理在此地。所以它障碍你学佛,障碍你清净,障碍你平等,障碍你觉悟,六道里头的罪有得受!”“今天的人心,我们想想,我们用佛法来说,现在人心是什么心?佛法讲的五毒。三毒大家知道,贪瞋痴,佛门称为三毒烦恼,再加上两个,傲慢、怀疑。这个怀疑是对什么?对圣教的怀疑,对祖宗的怀疑,对伦理道德的怀疑,对因果的怀疑,这个问题严重了。怀疑在佛法带来的灾难是什么?是大地松散了,所以这个地会沉下去,地会陷下去,山会倒下来,这个原因是怀疑造成的。这个事情古时候有,太少了,在历史上记载不多。现在很多,到处都看到,在中国、在外国,地突然陷下去,山崩下来,什么土石流一类的。这些名词在六十年前没听说过,都是最近新兴的名词,可见得现在这五毒起作用了,也就是这五毒到了非常严重地步,感应到外面。贪是水灾,贪名贪利,只要沾上贪字,就水灾;瞋恚是火灾,火山爆发,地球温度上升,这瞋恚造成的;愚痴是风灾;傲慢是地震,傲慢不平;怀疑是大地松散,对我们个人来讲,免疫能力逐渐失掉了。信心是最坚强的免疫能力,人要丧失了信心,很容易感染病菌。这五毒,现在心里头是五毒。情绪,现在讲是浮躁,浮躁里头表现的是怨恨恼怒烦。这个情绪不好,非常不好的情绪,心不定,静不下来。造业的,在佛法讲杀盗淫妄酒。所以这十五个字,你看,贪瞋痴慢疑、怨恨恼怒烦、杀盗淫妄酒,这十五个字我们每天去反省,我们有没有?如果没有,你就是菩萨;如果有,你就是凡夫。如果很严重的话,你就造罪业,你就会召来许许多多的灾难。我们就晓得,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大概就跟我们现前社会差不多,这个问题严重。”“学习,特别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不能搞乱了,不能搞杂了,为什么?一门容易得定、容易开悟。我们求学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要开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你要想见性、要想大悟,你必须要把清净心得到,这就是禅定。清净心、平等心,平等是更深的定,清净是没有染污,平等是没有分别,这就开悟。心地清净了,还有很微细的分别,就开不了悟,必须平等才开悟。就像水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须陀洹以上的就...(净公上人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四十四集)  2000/7/30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044》)


...来所累积的业习种子,善、恶都是无量无边。所以成佛,佛在十方世界教化众生,也遇到很多悖逆之事。那是什麽?过去生中的不善业因现行。现行,佛很清楚、很明白。不像我们,我们遇到挫折,不知道原因是什麽。他们遇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这是什麽时候的一笔帐,好,现在勾掉了,销了,报掉了。所以不昧,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修行人应该怎样做?从今之后不再造恶业了,这是真正回头,转恶修善。顺境裡面,绝不生贪恋之心;逆境裡头,决定没有瞋恚的心;顺、逆境缘,都要以平常心,以真诚心、清淨心、平等心来处事待人接物,这就对了。挫折、冤枉决定是有,不要说没有,释迦牟尼佛都有,「佛中之王」阿弥陀佛也有。所以真正觉悟的人,对于因果非常慎重。我们从这个道理省悟过来,我们对于人生宇宙的看法就转变了,这就是《法华经》上所说的「入佛知见」,佛是圆满大觉。

  人与人之间要和睦,人与事、人与物,再发展到家与家、国与国、族群与族群,不要竞争,竞争不好,要合作。要和睦、要合作。合作大家都有福,竞争到最后就变成斗争。竞争的发展,不可能不斗争,斗争是非常悽惨的,这是极重的罪业。所以真正觉悟了,就跟冤家债主,我们那种怨恨,也要把它化解。他对我们不和睦,我们对他一定是和睦的,他对我们的心不平,我们对他的心是平等的,时间久了,自然就能感化了,化开了。这个绝不是一时,是长时间的。所以诸佛菩萨为我们示现,世尊、弥陀都是久远劫已经成佛了,一直到现在,这个社会上还有许多人毁谤,你才晓得这个业因果报非常严重。我们要在起心动念上去改过,无论对人、对事、对物,都应当和睦相处,都应当互助合作。我们看到一朵花,看到一棵小草,被别的枝条妨碍了、压抑了,我们把它解开,让两面生长都很活泼。对物都应该如此,何况对人?

  世出世间圣贤常常教导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不跟人结怨,有冤结要把它化解。这是智慧,这个叫善心、善行,学佛就要从这裡学起。这一段告诉我们,我们决定不两舌,决定不挑拨是非。这个要注意,为什麽?有的是有意、无意。有意大概是与自己利害发生冲突,想方法破坏别人,怕别人妨害自己的名利,这是有意的。无意的是听信谣言,人云亦云,于自己确实没有什麽利害关係,喜欢听信谣言,喜欢传播谣言,这个习气很多人有;可是这种造的业,他还是要受报。换句话说,我们如何对待别人,一定感得别人怎样对待我们。所以中国圣人说:「己所不欲,勿施...(净公上人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四十五集)  2000/7/31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045》)


...恩德,我们知恩报恩;他不懂得孝顺父母,我们孝顺父母;他不懂得尊师重道,我们懂得尊师重道。做给社会大众看,这是表演,人生如戏。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就是当演员,演给大家看,说给大家听,这就叫做普度众生。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五十七集)  2000/8/18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057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九面倒数第四行:

  【复次龙王,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

  昨天我们将「绮语」这两个字略作说明。口过无量无边。小,从一个家庭夫妇不和;大,国与国之间的争执、战争,祸患无穷。古圣先贤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把这桩事情看得非常严重。孔老夫子教学四个科目,第一个是德行,第二就是言语。德行跟言语这两个科目,是要从小养成。昨天有一位同修来问我:「管教儿女可不可以打骂?」好像对小孩打他、骂他,好像是虐待他,心裡头不忍心,是不是有罪过?来问这个问题。由此可知,现代的社会是非溷淆。

  像我这个年纪的人,七十五岁以上的人,从小都受过父母的打骂,也受过老师严重的处分,打手心、罚跪,都受过体罚。我们不但不怨恨父母、不怨恨老师,我们更爱父母、更敬老师,这个叫真正的爱护。他有过失,你不惩罚他,不会回头。被打了,所以这是打什麽?打记性,让你永远记住,不再犯过。中国人这种教学方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这几千年当中,作父母、作老师犯了罪吗?

  过失裡面头一个就是口过,妄语、两舌、挑拨是非、花言巧语,这个是父母跟师长一定是严重教训,不许可犯的。古人讲的话有道理,「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不教,到五六岁就不能教了。古人讲的「教儿婴孩」,你才有办法教;你不从婴孩的时候教起,到五六岁再想教他,他不听你的了,不受约束了。到最后怎麽?最后大人要听他的。你这个麻烦大了,要随顺他的爱欲,稍不随顺,叛逆的行为就表现出来了。所以今天我们常常在报纸上看到,儿女杀父母的、杀兄弟的,学校裡学生杀老师、杀同学的,我们听得太多了。这是什麽?管教不严。小学教育是根本,这个根本是建立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家庭父母不严加管教子女,老师就束手无策,老师有什麽办法?口过的严重性,我们一定要明瞭。大人是儿童的榜样,我们自己不诚实,自己说话常常有过失,你就没有办法教儿童。你教他,「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你有什麽法子?

  过去我住在台湾...(净公上人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五十七集)  2000/8/18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057》)


...讲他是佛教徒,实际上他对于佛教不懂,因果报应的事情他不相信,他才敢做。如果你真的明白了,你真的相信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起心动念自己会约束,决定不敢为非作歹。

  好好的利用这一生短短的时间,修自己前途光明的大道。我来生比这一生殊胜,至少也要殊胜十倍以上,我这一生才没有白过。遇到淨宗法门不能够往生淨土,那叫冤枉;真正往生淨土,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这一生超越亿万倍都不止。我们要干这个事情,干这个事情决定要遵守佛的教诲。为什麽?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自己在这一生当中要修到上善,我们才有资格加入极乐世界的俱乐部,那些是上善之人。我们念佛念得再好,信愿行都具足,如果心行不善,不能往生。

  经典、古大德,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心淨则佛土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第一个条件,心淨、清淨,清淨就是纯善。所以别人毁谤我们,我们合掌「阿弥陀佛」,我们感激他。为什麽?他替我消灾。他造罪业替我消灾,我怎麽能不感谢他?我怎麽可以埋怨他?我要是埋怨他,我的过失就重了。人家冒着堕三恶道的危险来给我们消灾、消业障,我怎麽能不感激?我以我修积的功德迴向给他,出自于真诚心。明理的人才会做,才能做得到,不明理的人有怨恨心不行。有怨恨心是三恶道的业因,慈悲心是佛菩萨的业因。要把贪瞋痴转成大慈大悲,要把贪瞋痴转变成真实智慧,我们这一生才真正得度,真正有把握,一丝毫怀疑都没有,前途一片金色光明。

  十法界,十条道路摆在面前,你选择哪一条?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十法界的因大家都有。缘现在摆在面前,你选择哪一个缘,哪一个因就成熟。真正是聪明,有智慧、有善根、有福德,选成佛的这条路。为什麽不去作佛?作佛,佛所说的话我们要懂,「愿解如来真实义」,佛教给我们的行,我们要认真去做。这个经一开端就跟我们说明,「一切法从心想生」。为什麽不想善、为什麽去想恶?你想去作恶,贪图世间名闻利养,你能够贪图多长的时间?这个世间五欲六尘的享受,你能享几天?纵然让你活上一百岁,就让你享受一百年,一百年跟无量劫不能比。这麽短的时间的享受,堕落三途,无量劫都不能翻身。这个人傻了、迷惑了,真正不懂得利害。我们能够捨弃,捨弃一切恶业,「不念旧恶,不憎恶人」,我们以清淨心、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我们这一生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了。这个条件就是亲近阿弥陀佛的条件,我们为什麽不干?

  所以克服自己烦恼习气,是我们当前的急务。今天修学佛法不必懂得太多,佛...(净公上人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五十九集)  2000/8/24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059》)


...自己的智慧。天天增长智慧,这就不容易堕落了。古人有所谓:「三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全非。」这个话我们现在听起来感觉到一点都不过分,如果我们三天不读经、不读注解,把佛法放在一边,烦恼习气都现行了,我们决定没有能力抵挡这个社会上许许多多的诱惑,我们没有办法伏住自己的烦恼习气,这就堕落了。

  多少人天天在堕落,自己不知道。明眼人看得清楚,想帮忙;帮忙也要靠时节因缘,这就是佛家常讲的「佛不度无缘人」。什麽叫有缘?真正能信、能解、能行。确实有能力辨别好歹,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这是机缘成熟,佛菩萨特别照顾;缘不成熟照顾他也是枉然,他不能接受。「佛氏门中,不捨一人」,这个话都是真的,都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所以时时刻刻检点我们还有没有瞋恚心?如果有瞋恚心,没有离烦恼,没有离瞋恚。好,今天就讲到此地。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七0集)  2000/09/06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070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十面,经文倒数第二行,我们看:

  【三、无诤讼心。】

  这都是离瞋恚具体的形象。「诤」是诤论。凡是有诤讼,心一定不平,一定存着有怨恨。诸佛菩萨何以没有?我们要细心去想想,这个原因到底在哪裡?诸佛菩萨彻底觉悟了,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体,大经上常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这个话是真实的。如果认知这是一个法身、是一体,慈悲心才能够遍及法界,慈悲就是爱心。爱护一切众生,就是真正的爱护自己;别人得好处,就是自己得好处;别人有灾难,就是自己有灾难;自他不二,生佛一体。「生」是众生。怎麽可能有诤讼?

  古圣先贤教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要忍让。诸佛菩萨跟一切大众相处,忍让这个念头都不会生起。为什麽?忍让还隔一层,不是一体才忍让,是一体忍让都谈不上。因此理愈明、愈清楚、愈透彻,事才真正达到圆满,佛法裡头常讲的「大圆满」、「大自在」。理、事不能透彻明瞭,怎麽能做得到?世间人争名、争财、争利,如果是佛菩萨:「你要的全部给你。你受用跟我受用有什麽两样?一样的。你觉得这个对你有用处,都可以让你。」佛菩萨给我们的表现,自己一定过最低水平的物质生活。这是教什麽?教人无诤。而天天为社会、为众生,修福、培福、造福,福报让大家享。社会安定和谐、繁荣兴旺,这是诸佛菩萨的享受;看到大家都好,他看到欢喜,这是他的享受。

  整个社...(净公上人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七0集)  2000/09/06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070》)


...研究所,每一个阶段强调某一个阶段的教学方法。所以我们自己一定要认识清楚,我们现在在佛教只能算是在小学,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麽我们修学,学了这麽多年,不能说不努力,不能说不认真,何以功夫不得力?何以不能跟古人相比?原因在哪裡?我们没有从根本修。根本是什麽?十善业道。试问问,这十善业道我们做到了没有?这是佛法小学一年级的课程,无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都是用这个做基础。

  我们讲淨土,淨土最基本的是「淨业三福」。淨业三福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唯有真正修十善业,前面三条才有,孝亲尊师慈悲才落实;如果没有十善业道,前面孝亲尊师慈心全是假的。这是第一个条件。具足这一个条件念佛,才生凡圣同居土;淨业三福三条,具足两个条件,往生的时候生方便有馀土;三个条件圆满具足,生实报庄严土。所以我们最低限度要把第一条做到,第一条就落实在十善业道。古人是走这个路子,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他在短短几年时间就有成就。

  我们今天疏忽了,不晓得这个道理,在修学上没有扎根,起心动念都落在自私自利,这怎麽行!换句话说,贪瞋痴慢没有捨掉。别人讚歎我们,我们欢喜;别人骂我们、侮辱我们,我们心裡很怨恨。这就不行。这样搞法,功夫怎麽会得力?我们看看古人对于顺逆境缘的心态,听到别人讚歎,自己感到恐惧;「我做的是不是像他讚歎的?」不会生欢喜心。听了之后,人家讚歎我好;「我做得不够好,差得很远。」别人毁谤我们,自己一定回过头来反省,决定不怨恨别人;「他毁谤我、侮辱我、陷害我,一定是我做得不好,不能令他满意。」回过头来反省,改过自新。所以修行人的心地清淨、平等、慈悲,没有一个恶的念头,没有一个不善的行为。与大众相处,只记别人的好处,只记别人的恩德,决定没有不善、抱怨的念头,这样才能修到纯善。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要不是上善,虽然具足信愿行也不能往生,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善心、善行从哪裡培养出来的?是从一切顺逆境界、善恶人缘,从这裡头修养成功的。

  何以法身大士没有过?法身大士见一切众生、一切万物,只见性不着相,原因在这裡。一切众生的性都是佛性,所以《华严》、《圆觉》裡头说得好,「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现在是不是佛?当然是佛;佛看一切众生都是诸佛如来,他从性上看的。凡夫看的就不然,凡夫是从相上看的;凡夫着相,佛不着相。这个说法,大家要是一下不能够体会,我们举个比喻说,比喻也是古来祖师大德所讲的。像贤首国师他老人家说的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们用黄金做器皿,做什麽器皿?造像。我们用黄金,同样的成分、同样的重量,我们造一尊佛像、菩萨像、声闻像、缘觉像、天像、阿修罗像、人像、畜生像、饿鬼像、地狱像,这十...(净公上人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七十八集)  2000/9/23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078》)


...做了没有?这是业因果报,佛菩萨转不了,一定要知道,这叫自作自受。佛菩萨对我们只是教学、教导,是给我们做增上缘。我们自己听了佛菩萨的教诲,要能信、能解、能行,你就得到果报了。得果报是证,你就证得了。

  希望我们的同修,过去我们的思想行为不正,那已经是过去了,不必再提了,应当忏悔。怎麽个忏悔法?我过去就这个问题,曾经请教过章嘉大师,「是不是要拜几部忏,祈求佛菩萨原谅?」章嘉大师摇头,「不是这样的。」我问他:「怎麽忏悔法?」真正忏悔是改往修来、改过自新,知道这是错了,把错误的改掉,从今天起,我不再犯这个错误,这叫真忏悔。所以真正的善知识他们明理,重实质而不重形式。形式有什麽作用?大师也跟我说得很明白,形式就跟唱戏一样的,是做给别人看的。希望社会大众看了这个形式,能生忏悔心,是这个意思。我们才明瞭,佛家所有的仪规是演戏。那是什麽?接引众生的,是属于四摄法。

  自己修行不在形式,是在内心裡真正觉悟;内心不觉悟、不回头,形式做得再好看没有用处,无济于事,转不了业报。所以从内心裡面要发愿做一个好人。什麽是好人?具足十善业的,这个人是好人、善人。如果心裡念念还是搞十恶,对待一切众生还有怨恨的意思,还有伤害的念头,你不善;还想佔别人的便宜,这是盗心,你不善;还有淫欲的念头起来,你不善;你要想得好果报,到哪裡去得到?不但是六道,十法界都没有例外的,业因果报都是自己造作,自己去承受。你造善业必定得善果,经上所讲的是好的果报,你一定得到;你造作不善,经上虽然没有说,后面蕅益大师《节要》裡面附说十恶的果报。十善反过来就是十恶,我们自己能够想像得到的,可是蕅益大师还是很慈悲,明显的跟我们提醒。底下一段:

  【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

  这是总说。『离虚诳语』就是不妄语,以真诚心处事待人接物。诚实,古今中外真的是不分国土、不分族群、不分宗教都讚歎、都欢喜。它的别报,底下这四句:

  【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

  妄语、两舌是佛法裡面的大戒。我过去跟李老师多年,李老师常常警惕我们,古今多少修行人,修积的功德不能成就,为什麽?从妄语、两舌裡面漏失了。烦恼在佛经裡面也称为「有漏」,把你的功德法财漏掉了,你所修的功德不见了、漏掉了;漏洞很多,妄语、两舌的漏洞最大。两舌是挑拨是非,你常常不以真诚心待人,你说的话没有人相信,一...(净公上人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八十三集)  2000/9/30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083》)


...常重要!世出世间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哪裡来的?心想生的。为什麽世间有这麽多恶人?是我心想生的。离开心想,无有一法可得。逆境、恶人,是我们自己不善念头所生的,怎麽能怪外面的环境?错怪了人家。如果自己念念都是善,你然后看外面境界,无有不善。佛为什麽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他心是佛。佛的心看外面境界,无一不是佛。我们自己哪一天成就?不要说成佛菩萨,那太高了,我们只讲善人、好人。什麽时候我们自己才真正成为善人、好人?善人眼睛睁开,一切世间无有一法不善,饿鬼、地狱、畜生都善,那才是个善人。还有不善夹杂在其中,不是善人,他那个善是相对的善,不是纯善,纯善一定要离开相对,这才行。

  我们自己想想,经上举的这都是严重的烦恼,把它归纳,怀疑。不仅仅我们对圣教怀疑,我们对一切人怀疑,对事怀疑,对物怀疑。什麽时候能把这个疑断掉?不能说别人对我怀疑,我也对他怀疑,错了,那就变成大障碍,我们永远没有办法进展。他怀疑我,我不怀疑他。他拒绝我、排斥我,我退让,我暂时避开,我绝不怀疑他,到自己功夫真正深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能化解外面人对自己的怀疑了。他对我还有怀疑,说明我的真诚不够,我自己做得不好,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万修万人去是理论,你要如理如法的修行,没有一个不往生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往生?就是我们的心行不善,心行不清净。你看净土经教里面讲得好,“心净则佛土净”,我们心里有贪瞋痴慢,怎么能往生?带业往生没错,往生的人哪个不带业?个个都带业,带业往生。可是带业往生,你要晓得它带业往生的条件。古大德说得很清楚,带旧业不带新业,换句话说,我们没学佛之前,没有修净土以前,造的业叫旧业;学佛之后,修净土之后,不能再造,再造带不去,许可你带旧业,不能带新业。我们天天念佛,天天还在造业,那怎么行?不能去的原因在此地。我们天天念佛有没有好处?有,六道轮回里面的善...(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三集)  2009/3/25  台湾华藏电视台  档名:12-47-13》)


...带不去,许可你带旧业,不能带新业。我们天天念佛,天天还在造业,那怎么行?不能去的原因在此地。我们天天念佛有没有好处?有,六道轮回里面的善业,生极乐世界是去不成,但是来生得人天福报没问题。

  总而言之一个最麻烦的事情,就是把所有一切过失责任推给别人,这是我们生生世世不能离开六道轮回的真因,我们不能不知道。要知道佛在经上讲的话完全是真的,他老人家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今天,人身难得,我们这一生当中得人身,佛法难闻,我们有好的缘分闻到佛法,这个机缘太难得。闻到佛法就有机会、有缘分在这一生当中永脱轮回,不但永脱轮回,永脱十法界,这个殊胜还得了!天上人间十法界里面稀有难逢的因缘,我们遇到了,只要自己能掌握住,好好的把握住,那你就永远摆脱六道,永远摆脱十法界,你去作佛了。从理上讲,人人有分,从事上讲,老实念佛,发愿往生,得把障碍去掉,障碍就是反求诸己。我今天特别给同修提出这句话,一定要肯定,所有的过失是自己,与别人毫不相关,你只要有这个认知,在这方面去努力,你这一生决定得生。再不要去怪责别人,外面的一切没有过失,只有自己在障碍自己,别人障碍不了你。别人欺负我、侮辱我、陷害我,我没有怨恨,我还感谢他。为什么感谢他?感谢他来考我,我通过了。我没有怨恨他,我没有怪他,我只怪自己过去造作这些不善业,今生得这个报应,欢欢喜喜接受果报,这就了了。如果顺境里面起贪心,你这个问题没了,逆境里面起怨恨心,来生都还要回报,那就真的是古德所说的没完没了。我们希望所有一切的帐都在这一生当中把它了掉,这个理要懂,这是真理。我们对这个世间没有丝毫留恋,但是这个世间对我们有很大的利益,太平盛世也好、乱世也好,统统都是有大利益,在这里面断贪瞋痴,成就戒定慧、成就觉正净。这样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有证得法身的希望,决定不贪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得彻底放下,为什么?假的。我们也常常勉励同学们,凡是带不走的,不要去理它,不要放在心上;带得走的,这个要重视。

  “了因佛性”,了是明了,“照了真如之理之智慧”,就是照了真如之理的那个智慧,这就是了因,“依之成就般若之果德,故名了因佛性”。前面证法身,这个地方证得般若,诸位要知道,法身不生不灭,般若也是不生不灭,这是性德,是自性里头本具的。当我们迷了,就是因为你有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智慧就变成烦恼。佛法里常讲“烦恼即菩提”,反过来说,菩提即是烦恼,迷了就叫烦恼,觉悟了就叫智慧,它是一不是二。我们今天是烦恼太多,能不能把它断掉?不可以。为什么?它如果断掉,智慧就断掉,所以要晓得叫转烦恼成菩提。你怎么转法?你把你的妄想分别执着放下,烦恼就变成菩提,是个转变,...(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三集)  2009/3/25  台湾华藏电视台  档名:12-47-13》)


...可是今天世界上公认(大家承认的)它有八千五百年,还是比佛教早五千年。所以六道轮回的说法是婆罗门教说的。它也不是随便说的,我们知道,古婆罗门教重视修禅定,佛家所讲基本的、基础的禅定是四禅八定,四禅八定是婆罗门他们主修的,佛教也修。四禅八定修成功了,生色界天、生无色界天。可是这个定功修成功了,六道里面的空间维次全突破了;换句话说,在他们的境界,他只要一入定,上面到非想非非想天,下面到阿鼻地狱,他就看得很清楚。它叫现量境界,他不是作梦,他不是在那里研究推测出来的,不是,定中亲见的境界。我们佛门讲现量境界,我们眼前六根接触到的这是现量境界,定中所接触的也是现量境界,它不是比量,比量是推测,是现量境界。所以六道是真的,不是假的。六道真的是善因善果,恶因恶报。

  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决定不会有恶念,决定不会有恶言,也不会有造恶的行为。为什么?知道那个果报不好。纵然遇到冤亲债主,这是免不了的,六道里面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报恩报怨、讨债还债,这个事情任何一个人都避免不了。别人欺骗我、毁谤我、侮辱我、陷害我,能把六道真相搞清楚的人,你看他怎样来处理这些事情?他跟我们一般人不一样,我们一般人一定生怨恨心,一定报复,这就错了!他找你的麻烦,他为什么不找别人的麻烦?那你就晓得,过去生中你欺负他,你毁谤他,你侮辱他、陷害他,这一生遇到了,他来报复。搞清楚这桩事情,那我们遇到了,完全接受,欢欢喜喜的接受,没有怨恨、没有报复,这个帐到这里就结了,来生是好朋友。所以古大德教给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冤是过去生中结的怨,这一生遇到你要知道化解,你不能够再结怨;再结怨,来生报复得更严重,到哪一辈子才能化解?哪一辈子觉悟了,你就知道化解,不再结怨了。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屈辱,自自然然是心平气和。这个好,为什么?这个不但是化解冤业,自己的境界往上提升了,这讲德行。难忍能忍,这叫功夫!难信能信、难学能学、难成能成,这是我们这一生到人间来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来学习的,学什么?学断恶修善,学离染,修清净心,远离一切染污,修清净心,把自己的灵性不断向上提升。

  佛菩萨、我们的祖师大德教导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方向目标,那就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这桩事情善导大师说得好,善导是唐朝初年的人,他说这个法门“万修万人去”,只要你肯学,没有一个不成功的。而且经论不多,在唐朝那个时候所依据的就是三经一论,后来祖师大德加了两样,分量也不多,所以现在净土宗主要的经典是五经一论。五经一论都学,好,如果嫌太多,学一种也行。这就是念佛法门,你必须要知道念佛法门的宗旨在哪里、...(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四集)  2009/3/26  台湾华藏电视台  档名:12-47-14》)


...它有理论依据,真正理解,有理论依据,才叫正信,这不是迷信,它里头有道理的。但是这个道理我还没有通过实验,我还没有证实,所以道理明白之后你要行,你得真干!依照佛所讲的理论、方法你去做,你做到你就能证实,做到少分就证实少分,做到多分你就证得多分,做到圆满你就证得圆满,这是科学。

  方东美先生早年把佛法教给我的时候告诉我,我跟他学哲学,他说释迦牟尼佛是大哲学家。我相信他,他不骗我。我认真学习,学到今年学了五十八年。这五十八个年头,真的我很感激老师,为什么?我年年有进步,我不是利根,是钝根,没有办法顿悟,但是年年有进步,所以法喜充满。我才知道夫子那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把中国古人所讲的“活到老,学到老”,我后头加了两句,“真快乐,忘了老”,老都忘掉了。晚年快乐从哪来的?学来的。如果一天不学,就一天生烦恼。烦恼对于我们的身心伤害很大,我们中国古人讲“忧能使人老”,你心里有烦忧,你就很容易老化;你心里头没有烦恼、没有忧虑,身心清净,快快乐乐,年岁虽然不断的向上升,你不感觉到老化。为什么?快乐!我是从这个体会,所以就想到老人乐园。也想到什么?因果的事实。一个老人如果老年不快乐,有怨恨、有不平,这个不好。这种不健康的身心,将来死了之后,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他到哪里去?他到三途去,他有怨恨、有不平。三途就是饿鬼、地狱、畜生,他到那里去了。晚年如果快快乐乐,天天学习圣贤的典籍,圣贤的教诲,晚年跟圣贤在一起,这个快乐得不得了,那他死了以后至少来生还能得人身,甚至于提升到天道去,不会堕三途。

  所以我就想到养老院要重视精神生活,如何帮助他们?那就是要教学。老人院就是老人大学,给他讲什么东西?给他讲伦理、道德、因果,给他讲宗教。因为他这一生已经过去了,要告诉他还有来生,不是死了就完了,绝对不是的,还有来生。这一生我们觉得过得不太满意,希望来生更圆满,他有指望、有希望,能够把他的精神振奋起来,让他活得健康、活得快乐。这是帮助一个人,从三途把他拉到天道,这是好事,这是大功德,这是我们应该要努力去做的。我们看到了、听到了,所以我每到一个地区去访问,我都看看那个地方的老人福利事业,看看他们养老院,跟他们人谈谈,希望老人要着重老人教育,要着重文艺的生活。不只是去养老,要养到他们心情快乐,养到他们对于自己的前途有光明的一面,有美好的这一面,我们才能对得起这些老人。在中国过去,养老育幼是家族承担的,我们现在讲家族大家容易懂,讲家庭大家就不懂了。从前家族就是家庭,大家庭,不是小家庭。大...(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四集)  2009/3/26  台湾华藏电视台  档名:12-47-14》)


净公上人讲怨恨恼怒烦集第三卷





...,科学、哲学包括前面讲的三门,都讲到究竟圆满,大学问。可是现在社会很多人把它看作宗教,把它看成迷信,不愿意去碰它,不愿意去接触它,太可惜了!这个不能怪古人,不能怪经教,只有怪自己愚痴,这一生没有遇到好人,愚痴,空过了这一生。我们年轻也愚痴,但是很幸运遇到好人,遇到方东美先生把这个事情给我讲清楚。我明白了,回过头来去读佛经,才发现这里头有这么好的东西,在世间法里面找不到。那些宇宙的缘起、生命的起源,今天科学跟哲学在全世界都还没有定论,有许多种说法,都不能叫人心服口服。没有想到在《华严经》里面我们读起来真的是心服口服,努力依照它的理论方法来学习,逐渐的契入境界。虽然还没有入,我们的方向目标是正确的,所以是愈学愈欢喜,确实体会到的是烦恼轻、智慧长。你说在没有学佛之前,我们遇到别人冤枉我、侮辱我、毁谤我、陷害我,我能不生气吗?我能不报复吗?生气、报复是人之常情,为什么现在就没有这个念头?这是佛法里把这个事实真相说明白了,化掉了,知道什么?知道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我常常比喻,因为我们自己也好多次有这种经验,不小心牙齿咬了舌头,把舌头咬破流血了。舌头跟牙齿是一体,舌头跟牙齿当中没有矛盾过,没有说怨恨,没有说报复。为什么?一体。现在我们念头转到这上面来了,无论怎么样陷害,甚至杀害,也没有怨恨心,也没有报复心。为什么连杀害都没有?知道杀害是假的,不是真的。我,我会死吗?不会死,我不生不灭。生死是什么?生死是肉体,肉体不是我。所以佛法里,头一个就叫我们要学绝不能承认身体是我。身体是什么?是我所有的。像衣服,衣服是我所有,不是我。衣服坏掉的时候换一件,身体不好使用了换一个。灵性不灭,不生不灭。

  最初这一念,这一念不觉,我们晓得这一念非常微细,这一念,给诸位说,像自性一样,这一念也不是生因之所生,它没有原因。可是第二念就有原因,第一念是它的因,它就有第二念,但是最初的那一念是没有因的。这个话不好懂,但是你细心去体会,逐渐也能够意识到这个事实真相。我常常跟人谈到这个地方,我举个例子,这个例子我们发生在自己身上,别人身上也有,我看见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自己身上也有。我们年轻做学生的时候是在抗战时期,跟日本人打了八年仗。那时候我们做学生,小学生,跟日本人打仗那一年,我记得我三年级,小学三年级。可是当时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小学就有军训,就有军训教官出现在学校里,教军训。军训里面,也是不定期的,常常有紧急集合,教官一吹哨子,马上服装整齐就到操场去排队。会有这些事情发生,服装穿得很整齐,忽然想到帽...(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四集)  2009/3/26  台湾华藏电视台  档名:12-47-14》)


...事,我们就选择爬楼梯。所以功夫不是别的,功夫就是舍,功夫就是放下,你放下一分你就能看破一分,看破一分它又能帮助你放下一分。所以渐修就是这两个方法,放下帮助看破,看破帮助放下,相辅相成,从初发心到如来地,这个方法妙!

  这里面还有个关键非常重要,那就是亲近善知识,这个太重要了。谁是善知识?佛是善知识,菩萨是善知识。佛菩萨我们找不到,经典是佛,经典是菩萨,所谓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才真正能帮助你看破放下。经教帮助你看破,你能看破,你在日常生活当中自然你就会放下。到显著放下的时候,会有个现象出现,在顺境,我们讲境,就是我们的物质环境,你很欢喜是顺境,善缘,缘是人事环境,你的周边都是好人,都是你喜欢的人,在这种境界里面没有贪恋,你把贪恋放下,你对待环境,你对待人事,全是智慧不是感情。如果感情那是烦恼,生烦恼,智慧!如果反过来,周边环境是逆缘,你不喜欢的,你很讨厌的,你不愿意在那个环境里面居住的,这是逆境。周边的人呢?周边的人都不是好人,恶缘,都是来找你麻烦的。在这种环境里面你能够不生瞋恚,我们中国人讲不怨天不尤人,还是用真智慧跟人事相处,不怨天不尤人,知道这是自己的业障,消业障!如果有怨恨那你就是增长业障,如果有报复那就更麻烦,那就造罪业。所以,在逆境、恶缘不生瞋恚。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你都在里面修清净心、修平等心,把自己的境界、灵性天天向上提升,这就对了。所以说是不管在什么境界里头,你每天都是烦恼轻、智慧长,你这多自在,这叫真正修行。在这种环境里面,让我们真正体会到孔夫子说的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意思太深。你天天在学习,顺境在学习,逆境也在学习,善恶缘你统统在学习,你是喜悦就得到。大乘教里面讲的菩萨,这真的是菩萨,学而时习之是菩萨,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他的心永远是平静的,你想惹他生气,不容易,他不会;你想讨他欢喜,他也不容易,他心平静的。可是在现象,可能是你惹他欢喜,他笑笑,你跟他生气,他也愁眉苦脸,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是假的要有这个反应?这个反应是让你感觉得你收到效果,是来安慰你的。否则的话,你看那个人是木头,你看看喜怒哀乐,他不是个木头人吗?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叫得大自在。我们用这个来解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用这个来解释大乘教里面讲的菩萨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

  我们再看下面引《大集经》里面一段话说,“大集经十五”,这个...(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五集)  2009/3/27  台湾华藏电视台  档名:12-47-15》)


...统而言之全修的是定,就是修的是寂静,这叫真修行。法是方法,门是门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那是讲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门径,方向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修寂静。寂静也叫禅定,我们净土宗叫清净心。你看《无量寿经》经题上,在一个经题把因跟果都说出来,先说果报,“大乘”,大乘是智慧;“无量寿庄严”,无量寿是德,第一德就是长寿,庄严是相好。所以果上就是世尊在《华严》上讲的,自性的智慧、德、能,大乘是智慧,无量寿是德,庄严是能,果!怎么修得的?现在讲修,我们已经失掉,这个失不是真的失掉,是有障碍,障碍去掉之后自然就恢复。佛叫我们修的“清净、平等、觉”,清净心就是修定,平等是大定,从定起作用就是觉,觉而不迷。我们就晓得,我们现在从哪里修?要从清净心修,再修到平等心,平等心是佛心。

  在十法界里面,佛给我们讲十法界第一个业因,因缘无量,最重要的一个因是什么?成佛,成佛是平等。平等是佛的因,六度是菩萨因,十二因缘是缘觉的因,四谛是阿罗汉的因,讲第一个因。天道第一个因是上品十善,人是中品十善,阿修罗是下品十善。下面是三恶道,三恶道的业因,鬼道的第一个业因是贪、贪婪,畜生道是愚痴,地狱道是瞋恚。常常心里有怨恨,有不平,常常喜欢发脾气,那你要知道,你造的是地狱的业因,念佛还是到地狱去。这个话是灌顶法师在《大势至圆通章》注解里面所讲的,我当年看到这个注解很疑惑,念佛是好事情,念佛人怎么会堕地狱?我就向李老师请教,李老师讲:你问得好,这个问题很严重,我不答覆你,我要在讲经的时候跟大家说。许多人不知道,他念佛一百种果报,第一条就是堕阿鼻地狱,第二条堕饿鬼,第三条堕畜生。什么原因?贪瞋痴三毒没有拔掉,很严重,虽然念阿弥陀佛,贪瞋痴慢的心严重,所以他还是堕三恶道。念佛成佛,那你就晓得,离念寂静,念佛决定成佛。所以修行,我们要不把这些东西搞清楚、搞明白,自己以为修得很好,到最后的结果不是自己所想像的。有些人怨天尤人,怪佛菩萨不灵,怪经典上讲的有偏差,那就大错,那造成重罪,谤佛、谤法、谤僧,那个堕得就更深。所以这是必须要搞清楚、搞明白的。

  心既然动,这一动就产生“见相”,见相是什么?“见相者,见初动之相也,亦名转相”,这就产生变化,“谓依初动业识,转成能见之相也”。你看这就是识,它就有能见。有能见当然就有所见,就发生底下“境界相”,这是第三个细相。境界相就是“转相分别初动之境界也。亦名现相,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八集)  2009/4/5  台湾高雄  档名:12-47-18》)


...是控制、占有,这是最明显的。

  我们想一想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当年在世,在物质生活方面,他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三衣一钵,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表演给我们看,他真放下了。每天到处劝化,讲经说法就是劝人、教导人,教什么?应机施教。上上根人,帮助他转凡成圣;中上根人,帮助他破迷开悟;中下根人,帮助他断恶修善。那就是什么?什么叫中下根人?分别执着心很重,没法子放下,那就教他断恶修善。如果恶不断,他将来堕三恶道,在六道里很苦。他知道修善的话,他生生世世能在三善道,这是世尊帮助他不堕恶道。从这个地方我们就体会到,因果轮回的教育太重要了,这是事实,绝对不是佛菩萨欺骗人,用它来劝导人断恶修善的一种说法、一种手段,那你就错了。佛所说的完全是事实真相,善因肯定有善果,恶因就有恶报,不是不报,是时辰未到,欠命的要还命,欠债要还钱。

  真正契入佛法,你就明了,一个人在这个世间,一生想占人家一点便宜,能不能占到?占不到;我们受人家欺负,吃亏了,有没有吃亏?没有。没有吃亏,也没有占便宜。占人便宜怎么样?来生要还人,你怎么能占到?还的时候还要加上利息。吃亏能忍让,那吃亏是福,消自己的业障。如果吃亏的时候有怨恨、不平,有报复,那就麻烦,那就演变成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这个事情麻烦就大了。所以学佛的人,绝对不能有丝毫占别人便宜的念头,当然更不会有这种行为。吃亏,要让、要忍,要知道不能够有怨恨,不能有不平,欢欢喜喜的接受,这个帐就了了。这一了了,我们的灵性就提升,所以它能帮助我们提升,不是坏事,是好事。这都需要明理,他才能做到;要不明理,他怎么能做到!只有真正明理的人,他才能广修万行,积功累德,他不会想错,他不会做错。

  《华严经》,《六十华严》,就是晋朝时候第一次翻译的,“经三十七”就是三十七卷,“普贤菩萨,正受三昧,其三昧名佛华严”。什么叫佛华严?普贤菩萨所修得的那就是佛华严,佛华严三昧。大乘经里面常说,菩萨不修普贤行就不能成佛。这句话告诉我们,不修普贤行你就不能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你就没有法子明心见性。普贤行跟菩萨行有什么差别?你看菩萨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是大乘常说的六波罗蜜。为什么不能见性?真的不能见性,为什么?虽然修这六个法门,他的烦恼习气没有放下,没有舍掉,也就是说,他贪瞋痴慢,心量很小。普贤行的特色就是念念跟虚空法界相应,念念与性德相应。你想想看,你看他这十个纲领,普贤行实在讲,整个《华严经》所讲的都是普贤行,但是在最后,普贤菩萨说了十个大纲,十条总纲领,第一个“礼敬诸佛”,你想想他心量多大!礼是礼貌,敬是恭敬心,从内心里面发出来的...(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集)  2009/4/7  台湾高雄  档名:12-47-20》)


...去生中造的恶业太重,因为他行善,所以他的恶业已经消除很多,还没有消尽,还有余恶,所以他的善报不能现前,余恶要消尽,他作善的果报就现前,这是一种。另外一种就是我们世间人所讲的伪善、假善,不是真的,表面上做出来给人看是善事,心里面充满贪瞋痴慢,是用这个善做幌子欺骗世人,所以他的果报,果报他欺骗不了,果报现前是恶报,不是善报。

  所以我们看这个事,最上乘的是看他的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善,纵然言行不善,他还是得善报。言行不善,譬如责备人、惩罚人,那是为什么?让那个人改过自新,这是好事,不是坏事。父母对儿女的惩罚,这里头有仇恨、有恶意吗?没有,都是教他好。老师在从前体罚学生,体罚里面最常用的,用戒尺打手心,打得很痛,罚跪,不但罚跪,严重的,罚你跪砖头,跪在上面很不舒服。为什么?这叫打记性,“这个地方我挨过打”,他记住了,他不会忘记;“这个地方我罚过跪,我做错了事情,老师罚跪”,他就会记得,记得之后他就不会再犯。所以做老师、做父母的处罚子弟学生,无非都是一个善心,都是一个善念,帮助年轻人,成就年轻人,这不是坏事,这是善事。真正好的学生、好的子弟,明理,从小受过这些教育的,接受处罚,不但没有怨恨,有感恩的心,老师真正爱护你,肯教你,肯帮助你、成就你,这哪里是坏事!所以染净善恶要看念头,要看他用的是什么心,果报不一样。所以佛法用花来代表因行,因地里面你的行为,这是做为比喻,因行善,果就善,因行不善,果就不善,因果报应丝毫不爽。绝对没有说是善因得恶果,恶因还得好报的,没有这个事情,这个佛在许多经论里异口同音说“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果报是一丝毫都不爽,这是事实真相。

  因果这桩事,什么时候有的?我们学佛也常常问,什么时候有因果?因果从哪里起来的?为什么会有因果?因果是自然的法则,没有起因,没有原因,叫法尔如是。要追根究柢问它的起源,我们可以说它跟宇宙同时起来的。为什么?佛法讲依正庄严,依报跟正报,我们现在学的这一段是正报,都是从自性变现出来的。自性为什么会变?佛给我们说了,一念不觉。我们再问,为什么会有一念?为什么会有不觉?佛告诉我们,这一念没有原因、没有理由,为什么?妄念。如果有原因、有理由,这一念就是真的,不能叫妄念。为什么说它做妄念?我们的真心、真如本性从来没有起过念头,现在有没有?现在还是没有。念头从哪里起来的?念头是妄心起来的,不是真心,但是妄心是依真心...(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一集)  2009/4/8  台湾高雄  档名:12-47-21》)


...要传下来的话,不是真正好的东西,谁肯花钱、花这么多力气来替你流传!所以能流传下来的,都是有价值,多少人看过的,认为东西是好的。我们不是专家、不是学者,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得这些考据,我们就从这些经验提供我们这些资料,我们如何选择,选择古人的东西。跟古人学习没错!

  回过头来再看现实的时候,我们了解现在社会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我们就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它动,我不动;它乱,我不乱,我们就得受用。虽然我们没有能够证悟,但是我们对佛所讲的这些逐渐逐渐明白了,这在佛法里面叫解悟。解悟到证悟差一个环节,这个环节是什么?放下,真正放下,你就契入。放下什么?总的纲领来说,放下妄想,妄想是起心动念,放下分别,放下执着。对于今天社会这个乱象不能起心动念,不能分别执着,你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你就错了。无论社会怎么变,人怎么样学坏,我们如何看待?要用普贤菩萨的教诲来看待,“礼敬诸佛”。纵然他做了五逆十恶,我们对他还是要尊重,还是要尊敬,为什么?他有佛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他为什么会干五逆十恶?那是他的习性不是他的本性,他学坏了。为什么学坏了?没人教他,没有遇到真正善知识,他才会变成这个样子。所以要原谅他,不能有一丝毫怨恨心就对了,为什么?我们学菩萨道,佛菩萨怎么样对众生,我们要学会。“称赞如来”,人不能说没有好处,做一百桩坏事也许他有一桩好事,这一桩好事要赞叹他、要鼓励他;一百桩不好的事情不要理它,提都不提,不放在心上,这就好。他有困难,我们还是要帮助他,“广修供养”,这就对了;他要肯学,我就帮助他向上,帮助他回头。

  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教学四十九年,一天没有中断,这是大慈大悲。现在我们用高科技,用这个方法,用网路、用电视、卫星,这也是方老师提示的。老师当年告诉我这是很好的工具,如果把它用在宗教上、用在教学上,那是多好的一桩事情!在那个时候我们听了,我们不敢想像,这大概是在五十年前的事情。我学佛是跟方老师开始的,那是五十八年前。那个时候的电视还没有彩色的,黑白的。老师就告诉我,“这是一个好的工具,如果拿来宣扬伦理道德,天下太平;如果里面播放的内容是暴力色情、杀盗淫妄,那这个社会混乱,它不堪设想。”老师这些话我们是记在心里,这个要缘分。我一生没有化过缘,没有问人要过钱,为什么?也就是有个小地方能够避避风雨,三餐饭不缺,我就够了。我不盖庙,为什么?盖庙太辛苦,要费很多精神去照顾,就分...(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二集)  2009/4/14  台湾高雄  档名:12-47-22》)


...步向上提升,在一生当中成圣成贤是可以做得到的,你得有基础。为什么有人真的好学,一生不能成就?是他把根疏忽了,虽然好学,他没有基础,没有在基础上下功夫。所以一定要在因果基础上着力。

  我这次回台湾,治疗牙周病,在这边可以多住几个月。有缘分劝导华藏卫视,我希望它能开两个栏目,专门讲因果,专门讲多元文化,团结宗教,团结族群,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安定和平,这个重要!媒体上应该多多宣传这些好东西。过去我在台湾遇到两位警官,高级警官,现在他们都退休了。有一位是王丽民,台湾同修有很多人知道,他是专讲《了凡四训》的,讲了几十年。所以我要请他在电视台里面详详细细的给大家介绍《了凡四训》。还有一位黄柏霖警官,他是虔诚的佛教徒,很有心,他告诉我,他搜集台湾最近六、七十年的刑案,刑事案件,就是杀人的这些案件。破案的真正原因,百分之八十以上破案的,是被害人托梦给这些办案的这些警员、警官,或者是附身,引导他把尸体找到破案的,他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人不是死了就完了,死了他还要报仇,还要伸冤。所以我想请他在电视台给我们分享,台湾这六、七十年刑事案件破案的真相,让大家知道不能害人。你把他害死了,他灵魂没死,他还有怨恨,来生遇到的时候他要整你,这样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你说这多么痛苦。我请他上电视台现身说法,他对这个事情会讲得很透彻、会讲得很好。我们真正懂得因果报应,人心就定下来,不敢想入非非,所以因果教育是基础、是根本,根之根。其他地方有人不相信,说你这是讲迷信,在台湾不会,在台湾这个地区,你一说这个大家都知道,过去报纸杂志都登过的。真人真事,发生在我们这个地区,别人不相信,我们相信!在台湾,人人都把这三个根学好了,台湾就是极乐世界,台湾可以真正做到中国古时候所讲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礼义之邦,和睦社会。为全世界,在这个极动乱的时候,做出一个安定的好榜样。只要落实儒释道,不难做到。所以摄律仪戒一定要遵守。

  除了这些有文字、有条文记录的戒律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世尊没说,但是有很多善事该不该做?有些不善的事情该不该断?应当要断,应当要学,好的要学,恶的要断。所以三聚净戒里面第二类叫“摄善法戒”。譬如抽香烟,抽香烟戒律里头没有,所以很多甚至于出家人他都抽香烟,这不犯戒,这戒律里没有。香烟对身体有没有利益?我在外国看到广告,卖香烟的都把这个广告拿出来,香烟有害于身体,他说得很明白。既...(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三集)  2009/5/7  台湾高雄  档名:12-47-23》)


...佛在《金刚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得成于忍”,这个一切法包含的范围非常广大,无论是世间一切法,或者是出世间的一切法,可以说没有一样不是因忍度而得成就。这一种是自然现象,佛门里面所说的法尔如是,那就是性德。小事要有小的耐心才能成就,愈是大的事情,愈要有大的忍力才能成就。我们看看大乘教里面怎么说的,“梵语羼提,华言忍辱”,实在讲它是忍耐的意思,翻成中国意思就是忍。早年翻经的这些法师,看到中国人跟西方人不一样,中国人对于辱看得太重,坚固的执着。我们讲执着,执就是固执,着就是着相,对于这个现象有坚固的执着,所以用执着这个名词,就是坚固的着相,着相已经是错了。执什么相?就是辱。中国古人常说“士可杀不可辱”,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士是一个读书人,我们现在讲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杀头没有关系,不在乎,侮辱不行,决定不能够接受侮辱。翻经的法师说,中国人对侮辱这样严重执着,忍就是忍辱,辱能忍,那还有什么不能忍?所以翻经这些大德们,刻意就取了这个字,提醒中国人,没有一样不能忍,忍才能成就。

  下面说,“忍辱有二种,一者生忍,二者法忍”,有这么两种。什么叫生忍?“谓于恭敬供养中不生憍逸”,这是一类;第二,“于瞋骂打害中不生怨恨”,这都属于人事方面。我们先说这一方面,这个很难忍。恭敬供养,我们常讲遇到善缘,环境好,称心如意,顺境善缘,善缘是讲好人,都是你喜欢的人,环境好,一切称心如意,你在这里头不生骄慢。逸是放逸,憍是骄慢。与贪恋有密切的关系,能不能在这么好环境当中不起贪恋?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在顺境善缘起贪恋,麻烦可就大了,大在什么地方?你离不开这个环境,你喜欢这个环境、贪爱这个环境。可是你的寿命有限,死了以后,我们学佛的人都知道有轮回,死了之后到哪里去?到什么地方去绝对不是阎罗王把你送去的。阎罗王有没有?有,是有这么回事情,阎罗王根据你自己的意思,他凭什么判你到哪一道?你喜欢哪一道,他就把你判到那一道去。喜欢什么?喜欢贪恋,舍不得离开。舍不得离开这个家,你自己一生的行业还不错,没有造什么大罪业,来生又得人身。到哪里去?又到你家来了,做你的孙子、做你孙子的儿子,又变成一家人。为什么?他对这个家贪恋。如果是出家人可麻烦了,出家人住在寺庙里面,寺庙里面没有男女婚配,怎么办?他离不开这个地方,寺庙里头有老鼠、有蟑螂、有蚂蚁,他就投这个胎,他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所以麻烦大!

  佛陀时时刻刻警惕我们,顺境善...(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四集)  2009/5/8  台湾高雄  档名:12-47-24》)


... 佛陀时时刻刻警惕我们,顺境善缘决定不能有贪恋的心。这个地方是讲憍逸,我讲贪恋好懂,贪恋的行为就是骄慢放逸。无论在什么环境,家庭也好、对你的事业也好,在顺心的时候要有高度的警觉。要知道,人在这个世间,这一生真正是缘聚缘散,大家能够相聚在一起是缘分,缘聚,这个场面就现前;缘散,这场面就没有了。像我们在此地一起学习《妄尽还源观》,这两个小时,你看我们这么多同学从四面八方到这个讲堂来,这是聚;这一会讲完,两个小时讲完,我们就散掉了,缘聚缘散。聚的时候没有贪恋,散的时候也没有悲伤,永远保持你的平常心,平是平等,不起波浪,常是永恒保持你那个平静的心,清净心,不起波浪。这叫功夫,在佛门里面有个名词叫三昧,也叫禅定。所以禅定不一定是盘腿面壁,真正的禅定就是时时刻刻都保持着清净心、平等心,那是真定,所谓行住坐卧都在定中。契入这个境界,在佛法里就称为圣人,那是佛菩萨,那就不是普通人。普通人总是有心思,心思总是免不了贪瞋痴慢这些烦恼在作祟。

  反过来,如果是在逆境,这环境非常不好,你很不喜欢,又逢到恶缘,恶缘是人事环境,遇到那些人都是你自己厌恶的,跟你不能好好相处的,这时候怎么办?于瞋骂打害中不生怨恨。知道这也是缘聚,这什么缘?这是不善的缘,顺境善缘那是好缘,这反过来是个不好的缘。可是那也得聚,“因缘遇会时,果报还自受”。别人以瞋恚心对我们,以恶口、绮语对待我们,甚至打骂、陷害,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不生怨恨。为什么?中国大乘教中,祖师大德常常堪验学人,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考试,考考你,常常提醒你,你“会么”?这两个字的意思非常之深,这一句话里面包含着深义,是看破、是放下,你会么?你看破了吗?你放下了吗?看破是什么?事实真相,所谓冤家聚头,不是冤家不会在一起,冤家聚会就免不了瞋恚、报复。我们在这种环境里面,别人瞋骂我们,我们会不会生气?特别是无缘无故,或者是他对我们有误会,我们会感到很委屈,感到委屈就有怨恨在里头,从怨恨里面产生了报复。这个事就麻烦大了,往后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一世比一世强烈。所以不是冤家不聚头。佛告诉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这是你觉悟了。我们对于这些冤家对头,最重要要懂得什么?化解,不能再结怨,希望在这一生遇到,这个帐到这一生就结掉,这是聪明,这是真实智慧。所以我们要是遇到,一定要晓得忍辱,他侮辱我,我要能忍受,把这个怨结化开。

  真正修行人,不但是没有怨恨心、没有报复心,还生什么心?感恩的心,很感谢他。为什么会感谢他?因为他这种态度、行为对待我,我能欢喜忍受,自己忍辱的功夫提升了。没有这个忍辱功夫是做不到的,证明你忍辱到一定的程度了,等于说他来考一考你,你通过了,你对这个老师要不要感激他?所以祖师大德这一句“会么”,你看意思多深。如果你会的时候,不但顺境不生贪恋,逆境不生瞋恚,你的烦恼习气慢慢就真放下了。你要不通过这个试验,你怎么知道你功夫成熟了?我们记得,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里面记了一段故事,那是真人真事。有一位修行人在深山里面,应该有二、三十年不下山,修得很不错,信徒对他尊敬供养,礼请他下山去讲经弘法。他去了,下山了。这一下山遇到信徒恭敬供养,他就生起憍逸,就...(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四集)  2009/5/8  台湾高雄  档名:12-47-24》)


净公上人讲怨恨恼怒烦集第四卷





...提升了。没有这个忍辱功夫是做不到的,证明你忍辱到一定的程度了,等于说他来考一考你,你通过了,你对这个老师要不要感激他?所以祖师大德这一句“会么”,你看意思多深。如果你会的时候,不但顺境不生贪恋,逆境不生瞋恚,你的烦恼习气慢慢就真放下了。你要不通过这个试验,你怎么知道你功夫成熟了?我们记得,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里面记了一段故事,那是真人真事。有一位修行人在深山里面,应该有二、三十年不下山,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得很不错,信徒对他尊敬供养,礼请他下山去讲经弘法。他去了,下山了。这一下山遇到信徒恭敬供养,他就生起憍逸,就是此地所讲的,功夫就退转了,我们讲禁不起考验。深山里头与外界隔绝,心行很清净,一进入花花世界,禁不起考验,心就动了。莲池大师跟他也很熟,遇到的时候他就讲着,他说有这么一个人,深山修行很多年,一入红尘之后一败涂地,他是来红尘度众生的,最后是被众生度走了。那个人就问,是哪一个?莲池大师说,我说的就是老兄。一句话点醒他了。像这样的事情自古以来就很多。所以现在修行成功难,几个人能禁得起名闻利养的考验?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摆在面前不动心,能有几个人?又有几个人在逆境里面被冤枉、被侮辱,没有瞋恚心,不生怨恨,没有报复,有几个人能做到?

  所以真的会,他心地永远清净,在顺境里面清净,逆境里头还是清净。他生一个什么心?永远生一个感恩、报恩的心。为什么?学生在学校念书,我在年轻的时候念中学,我们的老师天天一上课就考试,天天来考你,看你有没有进步。那我们修道人是不是这样的?是的,从早到晚,你看到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这不都在考你吗?顺境,你起了贪恋,你的考试不及格;逆境,遭人家骂你几句,给你一点侮辱,你就生气、你就怨恨,你都是得了个零分回去。天天考,天天没进步,不但没进步而且还退步,大幅度的退步,生起贪恋、生起怨恨,纵然是持戒持得很严,有没有功夫?没功夫,哪有严持净戒的人会起贪心、会起瞋恚心!自己戒律持得很不错,好像很如法,看到这个不持戒、那个破戒,心里面就很不高兴,随意的批评。这种态度说明他那个持戒是假的,不是真的。六祖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持戒的人,这个世间一切善恶他有没有见到?如果说见不到,见不到那他眼睛有问题,他见到了。他见到怎么样?他不放在心上,这叫不见世间过。见而不见、听而不闻,没放在心上,心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所以对一切众生,善缘也好、恶缘也好,都是平等的礼敬、赞叹。赞叹里面,善的言行赞叹,不善的言行不说,顶多笑笑就完了。这里面意味深长,我们总得要明了,要知道怎样去学习。

  在《诸经要集》里有讲三种的忍行,就是忍辱的修行。第一个跟这一条后面的意思是相同,遇到一些恶缘,遭受人毒打,甚至于割截,像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割截身体。佛在经上引用这个故事很多,说得最详细的在《大涅槃经》,这个故事详详细细的说出来了,《金刚经》上只略略的提一提。忍辱仙人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释迦牟尼佛在修菩萨道的时候,没成佛,修忍辱波罗蜜,忍人之所不能忍,一般人忍受不了的他都...(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四集)  2009/5/8  台湾高雄  档名:12-47-24》)


...美,我们一个恶念对待它,结晶就很丑陋。江本博士做了十几年的实验,天天在做,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法性,我们前面学的自性清净圆明体,那是法性,法性里面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现象。所以精神现象、物质现象都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它怎么会起心动念、怎么会有分别执着?那才叫正确的。诸佛菩萨应化在十法界,形相上跟我们没有两样,穿衣吃饭、学习工作没有两样,实际上骨子里头完全不相同。所以叫随缘妙用。随缘是众生有感他就有应,这个感应是随缘。妙用在哪里?在日常生活当中,他们不起心、不动念,这是佛,不分别、不执着,这是菩萨。我们呢?我们在作用当中,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所以这叫凡夫。我们相形之下,他妙我们不妙,所以他什么都能受,我什么都要计较,斤斤计较,一点都不懂得忍让,那就叫造业。造业就有报应、就有因果,生生世世纠缠不清,你看多苦。所以佛在大乘经里教我们要学菩萨随缘妙用,那你就快乐无比,与一切众生和光同尘。你在外表上什么都看不到,可是会看的人就清清楚楚,会看的人是什么?顺境里面不贪恋,逆境里面不生瞋恚,从这个地方能看得出来。如果再严重一点,别人轻视你、瞧不起你、毁谤你、侮辱你、陷害你,你也能够忍受,也没有怨恨,也没有报复的念头。不但没有报复心,没有怨恨的意思,刚才说了,真正修行人是天天在这里接受考试,天天提升自己的境界。境界愈高,你受的侮辱就愈严重,你遭的难就愈苦。关关都通过,那恭喜你,你成佛了。

  忍辱仙人最后那一关是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歌利是梵文,翻成中国意思就是残暴不仁,我们中国人称为暴君。他是个王,这不是一个好的王,是一个不通人情、不讲理的恶王,暴君。遇到这么一桩事情,那真叫无缘无故,他一不高兴,他把你杀掉。杀还不是一刀把你杀死,叫凌迟处死,就是用刀慢慢的来割,把肉一片一片割下来,一直到你割死,受这么大的屈辱。忍辱仙人告诉歌利王:我将来成佛第一个来度你。所以在这一次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第一个得度的、证阿罗汉果的,憍陈如尊者,憍陈如尊者的前世就是歌利王。你看忍辱仙人不但不怨恨他,不但不报复他,还很感谢他,我将来成佛头一个度你。这是正确的。佛不度无缘之人,这个缘有善缘、有恶缘,善缘、恶缘在佛菩萨心目当中平等得度,哪个缘成熟的先度。佛为了报恩,这是给我们看的,让我们学习,我们应该这样学习。残害没有比凌迟处死更严重的,他能够接受、能受得了,所以释迦牟尼佛提前成佛了。在贤劫千佛名次排列,释迦牟尼佛是第五尊佛,名字在弥勒佛之后。因为歌利王割截身体,忍辱波罗蜜的圆满,提前了,所以他提前为第四位成佛。弥勒菩萨呢?弥勒现在是菩萨,将来在释迦牟尼佛之后他接着成佛,他们两个位次颠倒了,他提前了。忍辱仙人对他的感激有道理,帮助他提前成就。我们能不能体会这个意思?体会到这个意思,你遇到逆境恶缘,你不会有一点怨恨心,你会有欢喜心。为什么?我提前成就的机会到了,他给我的,他来考我,我这一关通过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怨恨心。

  所以说经上讲的,“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这两句话特别用在现前这个时代。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诸位知道,天灾人祸异常的频繁,居住在地球上的众生苦不堪言,我们遇到了,多少人在这个环境里面被淘汰了。真正修行人遇到这个环境,好环境,这是什么?大考,不是小考,大考。你能关关通过...(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四集)  2009/5/8  台湾高雄  档名:12-47-24》)


...不是一个好的王,是一个不通人情、不讲理的恶王,暴君。遇到这么一桩事情,那真叫无缘无故,他一不高兴,他把你杀掉。杀还不是一刀把你杀死,叫凌迟处死,就是用刀慢慢的来割,把肉一片一片割下来,一直到你割死,受这么大的屈辱。忍辱仙人告诉歌利王:我将来成佛第一个来度你。所以在这一次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第一个得度的、证阿罗汉果的,憍陈如尊者,憍陈如尊者的前世就是歌利王。你看忍辱仙人不但不怨恨他,不但不报复他,还很感谢他,我将来成佛头一个度你。这是正确的。佛不度无缘之人,这个缘有善缘、有恶缘,善缘、恶缘在佛菩萨心目当中平等得度,哪个缘成熟的先度。佛为了报恩,这是给我们看的,让我们学习,我们应该这样学习。残害没有比凌迟处死更严重的,他能够接受、能受得了,所以释迦牟尼佛提前成佛了。在贤劫千佛名次排列,释迦牟尼佛是第五尊佛,名字在弥勒佛之后。因为歌利王割截身体,忍辱波罗蜜的圆满,提前了,所以他提前为第四位成佛。弥勒菩萨呢?弥勒现在是菩萨,将来在释迦牟尼佛之后他接着成佛,他们两个位次颠倒了,他提前了。忍辱仙人对他的感激有道理,帮助他提前成就。我们能不能体会这个意思?体会到这个意思,你遇到逆境恶缘,你不会有一点怨恨心,你会有欢喜心。为什么?我提前成就的机会到了,他给我的,他来考我,我这一关通过了,没有怨恨心。

  所以说经上讲的,“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这两句话特别用在现前这个时代。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诸位知道,天灾人祸异常的频繁,居住在地球上的众生苦不堪言,我们遇到了,多少人在这个环境里面被淘汰了。真正修行人遇到这个环境,好环境,这是什么?大考,不是小考,大考。你能关关通过,你不是提前成就了吗?所以说“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问题我们要以真诚的心待人接物,要以清净心、平等心、智慧心、慈悲心学诸佛如来永恒不变。无论是在善缘、是在恶缘,是顺境还是逆境,决定要保守,真正能做,决定得三宝威神加持,再困难的难关你也会通过。苦是要受的,应当要受,以苦为师。现前这个世界上有严重灾难,经济的危机现在没结束,科学家为我们提出警告,接着会有粮食危机、能源危机,接着还有淡水的危机,麻烦可多了。也很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瘟疫,这是非常恐怖的。人为的灾难,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个东西爆发了,就是佛在经上讲的“小三灾”,小三灾是讲核武战争、生化战争,遇到这么一个环境。对我们修行人来讲,我们应该怎么应对?真正修行人看看四周的环境不对,怎么办?加紧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好事。如果不是在这个处境当中,我们把念佛...(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四集)  2009/5/8  台湾高雄  档名:12-47-24》)


...了,水火风三个灾没有了,我们想想我们有没有贪瞋痴?傲慢,贡高傲慢是地震的原因,傲慢是不平,高下不一样,这就引发地震。在佛法里面讲,外面境界全是我们起心动念把它变现出来的,境随心转,一切法从心想生。如果我们心平气和,真像佛经上所说的,“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那这个世间什么灾难都没有。现在大家非常担心的就是地球气候的变化,地球温度不断在上升,这个影响太大了。特别明显的是南北极,温度上升,南北极的冰融化了,高山上的积雪融化了,这问题严重。南北极的冰要统统都融化了,科学家告诉我们,海水会上升五十米,沿海的城市全没有了,全都被淹没。这个事情科学现在没法子解决。高山、雪山的积雪融化,许多的江河水源就断掉。像中国长江、黄河,它养多少人,如果一旦长江、黄河水没有了,断了水,中国有十三亿人,我看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缺乏水资源,没有水喝,怎么办?五谷杂粮需要水它才能生长,如果没有水,绿洲就变成沙漠,这才是真正的大灾难。

  如果我们要能认识清楚,现在要懂得如何预防、如何来拯救。佛菩萨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都能学释迦牟尼佛一样日中一食,生活取简单,不要贪图美味,决定不吃众生肉,跟一切众生不再结恶缘,化解怨恨,这才是治本的办法。我们的饮食愈简单愈好,愈简单也就愈健康,蔬菜水煮就好了,能吃生菜那更好,不能吃生菜,过一过水就行了,不必去煎炒烹调,用不着。这样慢慢习惯了,在大灾难来的时候,你就容易存活下去。现在就要做,就要把肠胃慢慢的改变过来,能够适应最恶劣的环境,防患于未然。想想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那种生活方式,那对于一切灾难没有恐惧、没有畏惧,他已经做出好榜样来给我们看。我们愈想愈有道理,这真正叫做大慈大悲。

  除这两种忍之外,大乘教里面还有一种修行法忍,我们修学如果你没有忍耐,你不能成就。古大德对于一个学人考验的方法,就是考他能不能忍辱。在《禅林宝训》里面,这大概是在五十年前,我讲过《禅林宝训》,是在嘉义靠近阿里山旁边一个地方,那个地方有个禅林寺。他们那个时候刚刚建好,找我去讲经,禅林寺,好,我就讲《禅林宝训》。《禅林宝训》都是故事,里面有一条,这年数太久了,我也没有再去看这个书,差不多都忘光了。好在这个书在台湾流通很广,随时都可以能找到,诸位可以翻一翻。我记得有这么一段故事,一个老和尚看到有个年轻的学生,这个学生会有成就,聪明好学,很难得。可是他考他,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什么方法?用很恶劣的态度...(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四集)  2009/5/8  台湾高雄  档名:12-47-24》)


...方,那个地方有个禅林寺。他们那个时候刚刚建好,找我去讲经,禅林寺,好,我就讲《禅林宝训》。《禅林宝训》都是故事,里面有一条,这年数太久了,我也没有再去看这个书,差不多都忘光了。好在这个书在台湾流通很广,随时都可以能找到,诸位可以翻一翻。我记得有这么一段故事,一个老和尚看到有个年轻的学生,这个学生会有成就,聪明好学,很难得。可是他考他,用什么方法?用很恶劣的态度对他,好像是很讨厌,很不欢喜,一见面就喝斥他,就骂他、侮辱他。可是这个学生对老和尚非常恭敬,都能够忍受。有一次老和尚洗脚,把洗脚水泼他一身,泼了之后老和尚走了,他也没有生气。最后老和尚发脾气了,赶走,讲经说法的时候不准他来听。他没有法子,他不能进讲堂,他在教室窗口下面偷听,始终没有离开,老和尚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到最后传法,大家不晓得老和尚法传给谁,老和尚叫他,门外蹲着那个找来,法传给他了。原来那么长的时间,老和尚天天喝斥他是看他忍辱,天天考忍辱,看他能不能通过。最后他通过了,变成老和尚的法子,这个很有道理。如果你不能忍,你什么都不能成就,你那个成就是浮面的,不踏实,遇到境界你就会随着境界转,顺境里面你会起贪恋,逆境里面你会起怨恨,那你就不能成就。

  所以你们看看《金刚经》,《金刚经》里面讲六度,布施讲得最多,其次就是忍辱,其他的都是轻描淡写写一写。布施是修福,修福、修慧,法布施是开智慧,财布施是修福报,可是忍辱是能成就、是能保持,你所修的不会失掉。你要能忍,你就能保持;你不能忍,你所修的保不住,到时候它会变质。这个道理我们不可以不懂,但这个道理很深。我们看六波罗蜜的排列,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你看布施是不是在修?持戒是加上德行,忍辱才能成就,能忍辱才能精进。精进是什么?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叫精进。精进才能得定,得定而后才能开智慧,六个门是说的一桩事情,一环扣一环,很清楚、很明显,它不是独立的,它是一步一步向上提升,智慧开了就成佛。所以在修法的忍辱,我们讲到佛法的修学,你不忍怎么能成功?中国古人的教学,小孩从小就教他忍,要修忍耐的功夫,要学稳重,这个小孩在道业、学业、事业他才会有成就。如果心浮气躁,他怎么会有成就?那不可能。这一点我们要懂,然后我们才会欢欢喜喜的去学习。

  其实,“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大家都是平等的,真的没有高下。为什么我们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佛讲“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四集)  2009/5/8  台湾高雄  档名:12-47-24》)


...三年,他真开悟了,他写一首偈子,叫人送给老和尚看,老和尚一看,真有智慧,以后怎么样?真请他讲经,还上台真讲得不错。那个维那师很惭愧,答应要给他当维那,真的给他当维那。这些故事都在《影尘回忆录》里面。晒蜡烛这个法师以后他真的开悟,他会做诗,他会写偈子,这都是什么?精进,身精进,心精进,他真的做到。

  第三种,大乘教里还有一种叫利乐有情精进,我们常常看到的,披甲精进,第一种披甲是身精进,第二种摄善法精进,第三种利乐有情精进。对一切有情众生,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代,这时代众生苦,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个事情,我们要认真努力的去做。如果我们懂得精进的意思,一生不违背,可以说人人在一生都能成无上道。特别是净宗法门,这些都是近代的,这一个世纪之内的事情,许许多多念佛往生给我们做的好榜样,他们能成就,我们为什么不能成就?能不能成就不能怪别人,也不能怪环境,你真正想通、想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肯不肯干?所以无论是环境上的障碍,人事上的障碍,都不在外面。真正的障碍是自己,外面人障碍不了!你念佛的功夫心心相续,念念不断,人家要是讨厌你,你默念,依旧不中断。如果说是别人赞叹你,你生欢喜心;别人毁谤你,你生怨恨心,就把你念佛功夫全破坏了。赞叹你,阿弥陀佛;毁谤你,阿弥陀佛;侮辱你,阿弥陀佛,全都是阿弥陀佛。换句话说,无论是环境、是人事,都是帮助你、成就你,为什么?你接触之后统统是一句阿弥陀佛,口里是阿弥陀佛,心里是阿弥陀佛,你成就了。你念到最后是把每个人都看成是阿弥陀佛,这个人欺负你的,是阿弥陀佛,那个人打我的,是阿弥陀佛。都会回想“我功夫不够,我懈怠,我还没有成就,佛来打我,佛来骂我”,那个心是佛心。这个人心是佛心,口是佛言,佛劝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行是佛行,身口意都跟阿弥陀佛相应,你说他能不成佛吗?这叫精进波罗蜜。

  我们今天起心动念都怪别人,从来没有说反过头来自己想想。所以我们修行时间很长,跟他们比我们是三十年都不止,超过他十倍以上,人家成功,我们十倍的时间还落在人后面,落得太远!这一生不能成就,依旧搞六道轮回,一定要知道。这个什么?这一点使我们想到宋朝的莹珂法师,他是个出家人,戒律不干净,破戒的比丘,不守清规。他有一个长处,他有自知之明,自己晓得习气太重,禁不起环境的诱惑,他知道他自己死了以后会堕地狱,一想到地狱他害怕。所以他请教他的同参道友,你们有没有办法救我一把?我怎...(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五集)  2009/5/9  台湾高雄  档名:12-47-25》)


...,你也盯着它,你心里念着散掉散掉,念个几声它就散掉了。这就是说明整个宇宙,所以佛法讲得好,“一切法从心想生”,你怎么想它就怎么变。从这个道理我们也就能够引申,逐渐的明白一种现象,或者是古老的预言、现代的预言,多半都是跟我们讲有灾难这个讯息,到时候没有了。是不是他说错了?我的想法不见得,他没说错,他说的是那个时候,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隔了这么多天,人心里有变化。那个时候的人心不善,所以预测到什么时候有灾难,到这个时候人心变善,灾难就不现了,千变万化,不能够预测的。预测是给我们一个信息,这些信息说实在话全都属于良性的。譬如给我们讲这些灾难的预言,我们晓得某时候会有什么样的灾难,我们如何化解?用心念去化解,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让我们的心善、言善、行善,无一不善,一切不善的业因没有了,不善的果报就不会现前。

  所以方法,一定要采取大乘教里面所教给我们的方法去化解,化解里面特别是人事,为什么?人的念头最强,我们要化解世间的灾难,就先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人与人之间的误会,能把这些东西化开,灾难自然就没有了。能不能化解?连动物、植物我们都能跟它沟通,都能相应,人哪有不能化解的?不能化解是怨恨太深了,我们要有耐心,这就要有定功,不能着急。我们始终以真诚心来相待,时间久了自然有感应。也许要十年,也许要二十年,也许三、四十年,到他临终的时候他才省悟过来,“某人是个好人,我错怪他了”。真有,不是没有。人有良心,什么时候发现?他自己的业障也消了才能发现,他的业障没有消的话,就很不容易发现。所以我们要在旁边帮助他消业障,我们每天念佛、诵经、拜佛都回向给他,希望他业障早一天消除,他就能觉悟,他就能回头是岸,这是佛陀教导我们的。

  所以定,定里头有虑,就是有观。禅定也翻作止观,止是止息,观就是觉观。他在定中,定中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那个定里头是无明,那里头没有观,就是没有慧。所以他是定慧等学,定慧双修。这个解释好,一个告诉我们专心,一个告诉我们守一。世出世间的圣贤教人,于一切法的成就不外乎这个总的原则纲领,真正明白之后我们才相信,叫“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在今天,我们遭遇这个时代,今天在整个地球上来讲,不是属于某一个地区,史无前例的混乱,从什么地方混乱起?就是心不定。现在是从小孩都能看出来,甚至连幼稚园的儿童都是心浮气躁,他定不下来。到青少...(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六集)  2009/5/10  台湾高雄  档名:12-47-26》)


...造的善恶业带去,善业帮助你投生到三善道,恶业帮助你投生到三恶道,这个事情麻烦。你要是晓得这个事实真相,这一生当中要为来生着想,我希望我来生比这一生殊胜,我决定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殊胜里面第一殊胜,无过于往生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去作佛去,这是第一殊胜。你看看,我们前面说的,锅漏匠成就了,将军乡的老太太站着往生成就了。甘夫人给我们讲的她那个朋友,你看她坐着走的,多潇洒、多自在;生病的周广大,我们同学去帮他助念,看到他走得那么安详,那么样的瑞相。

  所以明白之后就没有恐惧,一点都不害怕,消息传来对我们有好处,我们喜欢,为什么?加紧用功。使我们的成就更有把握,或者使我们的成就提前,这叫方便智慧,这就是方便波罗蜜。我们有一定的方向、一定的目标。在这个世间绝对不可以自私自利,决定不能去求名闻利养,为什么?带不去,该舍要舍,舍得干干净净。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榜样,真正做到这一生当中于人无争、于世无求。别人的赞叹,我们点点头、笑笑而已,不放在心上,为什么?我们跟佛比差远了,有什么值得骄傲?有什么值得赞叹?别人毁谤、嫉妒、陷害欢喜接受,为什么?消自己的业障。业障消除,往生品位才能提升,决定没有怨恨,决定没有报复,欢欢喜喜的接受。他做的是好事,他不是坏人,替我消业障,这都是事实!所以境界里面,看我们有没有智慧去应对,智慧应对,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我这一生受的苦难可多了,跟我时间久的人都知道,可是你们看看结果,我跟你们讲的“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你才会恍然大悟。为什么?每一次重大的挫折,我们境界大幅度向上提升,不但境界提升,而且福报也提升,不少次!重大的至少有三、四次。所以同学们现在亲眼看到,相信了。

  如果我们受挫折还怨天尤人,还把过失都推给别人,那你就大错特错,你不但不往上提升,你会往下堕落,你心里有怨恨,心里有不平。有这些东西,你的路是三恶道,不是三善道,为什么?那不善!我们唯有真正把善的念头要提起来,不善的念头要断得干干净净。什么时候?看到不善的人都是善人,看到不善的事都是好事,你的功夫算有一点成就!大乘教里面,佛告诉我们,善恶不是真的,不是一个定数,随着我们念头转,我们念头善,恶人也变成善人,坏事也变成好事;我们念头如果不善,好人也变成坏人,好事也变成坏事。境随心转,无论是人事环境和物质环境,这是决定的道理。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你明白这个道理,你就走佛道。佛心目当中没有一个恶人,没有一桩是恶事。如果还有恶人、还有恶事,方便波罗蜜就讲不通,全是随自己心念在转。这是第一个,就是进趣果向方便。

  第二个是“巧会有无方便”,有无是对立,我们把这个换两个字大家就很容易懂,巧会对立方便。为什么?这个世界所有一切冲突、所有一切不善,从哪里来的?从对立来的,对立是矛盾。佛法头一个就是要我们从内心把对立消除,佛法不叫对立,佛法叫边见,二边,有一边、无一边。举这个例子你就知道,二边就对立。什么人修的?最低级的菩萨,在《华严经》是初信位的菩萨修这个法门。实在讲这个法门修成功,他才能够得初信...(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八集)  2009/5/12  台湾高雄  档名:12-47-28》)


净公上人讲怨恨恼怒烦集第五卷





...他,你造的罪业可大了。在这种境界里头,何必要造罪业?为什么不成就自己的功德?真正修随喜,这个人,特别是我们不喜欢的人,或者是我们的冤亲债主,跟我们是对立的人,但是他做出这一桩事情是有利于社会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不要去帮助他?要,全心全力去帮助他,这叫随喜。没有力量,没有大力量,小的力量去帮助他,尽心尽力。这一点力量都没有,欢喜赞叹,给他宣扬,希望社会大众成就他,这是好事。

  在现前的社会,在全世界,今天社会的动乱因素很复杂,不是单纯的。我这些年来,有这个机缘参加国际和平会议这些活动,也认识了许多的国家领导人,我们在一起交流都会提到社会严重的弊病怎么解决,每个人都希望这个社会上不再有冲突,能够回归到安定和平。现在最普遍的这个冲突,而且是一切冲突里的根本,这个冲突是什么?夫妻冲突,这是所有整个世界冲突的根本。什么是夫妻冲突?离婚就是冲突,他要不冲突,怎么会离婚?所以离婚这个事情不要小看它,影响太大,这是冲突的根源,家不和了。中国古人常讲“家和万事兴”,夫妻冲突,家不和了。如果你还有小孩的话,父子冲突,兄弟冲突。孩童的长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爱,夫妻一分离,受害最严重的是谁?小孩。小孩长大的时候他有怨恨,他没有爱心;换句话说,你就制造将来社会动乱的分子,你要不要负责任?你可不可以这样做法?不是你自己得方便,你在伤害社会,你造的这个业可重了,你自己不知道。

  所以,拯救社会从哪里拯救起?要从教学上。教什么?教伦理、教道德、教因果、教宗教。现在这个社会不讲这些了,可是除了这些之外,没有方法来拯救这个社会。我们就晓得今天随喜功德应该怎么做法,我这么多年来,无论接触什么人,我都告诉他结缘重要。伦理是讲关系,人活在这个世间,不能不知道,人际的关系,首先要晓得父子的关系,夫妇的关系,朋友的关系,兄弟的关系,踏进社会,所以有君臣的关系,就是现在所讲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要关系搞清楚,关系处好,那你人际上的问题就没有了。你不懂这些关系,人际关系处不好,就处处遇到障碍。怎样把关系处好?那是道德问题。你要是明白道理,你自然就懂得怎样去处理了。还得要懂得因果,你做事情就不会越分。因为人不是一世就完了,一世完了就好办,他有前生有后世,这个事情就麻烦大了。知道过去,知道未来,你处事待人接物就会很谨慎。而且你要知道随喜功德非常重要,为什么?跟一切众生广结善缘,不但现在结善缘,还结来生的善缘。过去无知...(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三十集)  2009/5/14  台湾高雄  档名:12-47-30》)


...,尤其是到三途,特别是地狱。受尽苦头他回心转意了,想学、想求解脱,只要有这个念头生起来,缘就成熟,佛菩萨就出现,你看多慈悲。你不能相信,你不能理解、不能接受,见面也不会教你。

  所以你就晓得,三途虽然佛讲是三恶道,讲人天,虽然说的是三善道,我学佛五十八年了,我心目当中了解,佛说的三善道未必是善,佛说三恶道未必真恶。为什么我有这样的体会?实际上佛说得很清楚,连真妄都不是真的,染净也不是真的,善恶哪里会是真的!所以我明白,三善道是什么?是因为你做的善业,那你得去消这个善业;三恶道,你造的恶业,恶业要消掉,那是消恶业的地方,是消化的地方。你从这个角度上去看,善恶就平等了。只要是业,都要把它消掉,业不消掉怎么?业不消掉你心不清净。如果在三善道生起贪恋,坏了,为什么?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要晓得那不是坏事,就像我们犯了过失,从前学校有体罚,现在没有了,老师罚学生,打手心、罚跪,受处分的时候是不是坏事?不是坏事。古时候老师用戒尺打手心,这常常有的事情。我们李老师比我们受的苦多,读书的时候常常挨打、常常罚跪,跪还不是普通的,跪下面用个砖,让你跪在砖上,很难过,像受刑罚一样。学生对老师感激,不会怨恨他,为什么?要打记性,书叫你背的时候,这个地方背不出来,挨过打的,他就特别留意;这个地方听讲没听懂的,挨过打的,叫打记性,会记得特别清楚。所以它是教学方式,不能不知道。老师爱学生,不是恨你,不是讨厌你,是欢喜你、爱你,这个道理要懂。

  所以堕落在三恶道,不是别的,消恶业,恶业也是障。三善道里面,要紧的是你享受种种福报的时候不起贪恋,那你是真的在享福。如果享福报对福报生起贪恋的心,生起自私自利的心,那就坏了,那就是善业转变成恶业。转变得很快,都在念头上,没有智慧往往就转错了,错的转得更错,善的也转错了,这个事情就很麻烦。如果有智慧,它都转对了,转得最殊胜的,无比殊胜、第一殊胜就是转到极乐世界去,这太殊胜!连十方无量的菩萨都羡慕,你是怎么转的,一下就转成佛?他还在菩萨地修行,还不能提升到佛的地位,你怎么就转成了?所以净宗法门不可思议,净宗法门要是遇到,那个缘分是太稀有!我们这些人遇到遇不到?遇到了,而且跟净土的缘很深,这一生不能成就,来生后世,你会生生世世遇到的,有缘嘛!无论在哪一道,我们常讲,除了地狱道没有,其他的五道都有佛菩萨在应化。其实说是这么个说法,这个说法也是劝勉大家...(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三十二集)  2009/5/17  台湾高雄  档名:12-47-32》)


...、我们要肯定,诸佛菩萨有智慧、有德能。世出世间的大圣大贤,我们肯定这些人都是诸佛菩萨应化而来的,为什么?他们有同样的智慧、同样的德能、同样的慈悲、同样的善巧。我们放下疑惑,不怀疑,具足信心,从经典遗教里面去找、去发现、去揣摩,这里面有拯救现前社会的理论与方法。总的原则,这是佛弟子常常挂在口皮上的口头禅,都疏忽了,总的原则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灾难从哪里来?真的,灾难从贪瞋痴来的,贪瞋痴的反面就是戒定慧。戒是什么?伦理、道德、因果,这都属于戒。现在这个社会没有伦理,这太可怕了,没有伦理,人与人的关系乱掉了,就会造成整个世界的社会混乱;没有道德,人与人相处、人与环境相处,标准失掉,原则失掉,所以造成整个大自然的混乱,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一个人没有受到别人批评?真的都有!有尊重你的、赞叹你的,也有毁谤你的、批评你的。唯独印光大师这么一个人,你只听到对他有赞叹,没有听到毁谤的,没有听到批评,这真正德行。老人一生谦卑、一生苦行,没人知道,在普陀山是藏经楼的管理员,所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看经,看守藏经楼。反正去看《藏经》的人也不多,他自己反而有机会去读经。七十岁才被人发现,有几个居士确实有德行也有学问,他们到四大名山去朝山,偶然之间在藏经楼上遇到印光大师,向他请教佛法,谈吐不凡,起了恭敬心皈依他,向他请教,印光大师用书信来解答。他看到好,就把这些书信在...(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三十七集)  2009/5/22  台湾高雄  档名:12-47-37》)


...也不是真的,为什么?一变现马上就消失了。现在为什么我们看到好像这些世界都存在?那是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它没有停、没有中断。就像我们在电影院银幕里看画面,其实它是不停的在生灭,我们看到这个现象,它存在,好像是真的。你要晓得,电影院银幕上的画面一秒钟才二十四个生灭,现在我们现实的世界,一秒钟里面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生灭。佛给我们讲细相,每一个生灭里面都有成住坏空,这讲细相,一千二百八十兆还得乘四,那就是细相,就是那一念里头成住坏空。一念里头,它有物质现象、有精神现象,这个现象都有成住坏空。你愈去观察愈微细,这叫诸法实相,宇宙人生的真相。

  一切法都没有自性,自性就是自体。真正的自性,真正自性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是一切法的自性。然后我们从这里体会到,我们跟整个宇宙、跟一切众生同一体。我跟你有什么关系?我们把我们的身体比喻成自性清净圆明体,我是什么?我是身上一根汗毛,你是什么?你是这身上一个细胞,都没有离开这个身体。这个关系多亲切!怎么可以起心动念害别人?害别人不就害自己吗?是一体!我们一般人常常发生的事情,我也发生过很多次,牙齿咬到舌头,舌头咬破流血了,舌头要不要向牙齿抗议?要不要怀怨恨?要不要报复它?为什么没有怨恨、没有报复?一体。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与一切人是一体,与一切畜生也是一体,与花草树木还是一体,与山河大地、与整个太空都是一体。再跟你说得深入一点,与许许多多不同维次空间里面的一切众生还是一体。所以佛法给你讲的,整个宇宙是一个有机体,整个宇宙是自己,不能分。整个宇宙像大海,我们是大海里一滴水,你也是大海一滴水,他也是大海一滴水,没有离开大海。谁能离开自性?大乘经上常讲,“心外无法,法外无心”,那个心就是自性。

  ‘真既无边,尘亦随尔’,“真”是自性,自性没有边际,没有底蕴,横看没有边,竖看没有底,找不到底。微尘里有世界,那个世界里头又有微尘,微尘里头又有世界,世界里头又有微尘,这是自性,这才把宇宙人生真相的秘密、奥秘给我们透出来了。这经题上讲“华严奥旨”,《华严》的奥秘,在给我们探索这个问题。性没有边际,性没底,从性变现的尘跟性一样,为什么?它的体就是自性,所以它也没有边际,它也无底。它变现的任何一个小物质,我们人身体的一个汗毛、一个毛孔,外面环境里头一粒微尘,这种微尘我们肉眼看不见,天眼也看不见,甚至于讲菩萨的法眼也看不见。因为菩萨有等级的,七地以下的都看不见,八地以上才能看见,...(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三十八集)  2009/5/23  台湾高雄  档名:12-47-38》)


...表演。

  三千大千世界是他的舞台,今天在这里上台,晚上就下台,明天在那个台上又上台,你就能看出他的真相。大乘经里面讲,诸佛菩萨有本有迹,本是他的真身,他的报身、法身;迹相,迹相叫应化身,他的应身、化身。应身、化身有生有灭,法身、报身没有生灭,法身是不生不灭,报身是有生无灭。佛如是,我们每个人都如是。我们有没有法身?有!有没有报身?有!现在为什么不见了?迷了,不是没有,真有,从来也没有失去。你明白这个事实真相,你就不怕死了,你也不贪生,你也不怕死,你把生死跟诸佛菩萨一样,游戏人间。为什么?身体不是我,身体是我表演的一个工具,我在这里表演完,不要了,我到那个舞台上表演,又一套新的工具。所以给你说明人没有生死,但是有因果,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想到因果,不要跟人结怨。结怨是什么?身体是假的,怨要是不能化解,来生来世再碰到一起还要报复,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个就糟透了。

  懂得这个道理,这一生当中如果有人跟我们结怨,我们晓得我们没有跟他结怨,他跟我结怨是前世的业因,在这一生当中化解。不管他怎么对我,毁谤我也好,侮辱我也好,陷害我也好,我都接受,我们帐一笔勾了,来生再见面好朋友,没有怨恨、没有报复,就解开了。这也是行菩萨道,给世间人做一个好榜样,世间人不能忍受,总有怨恨,总有报复,这是错误的,绝对是错误。刚才讲,不知道是一体,是一体,哪来的报复?知道是一体,不再有报复,不再有怨恨,你心多快乐、心多清净。所以了解事实真相多么重要,了解事实真相就是章嘉大师教给我的看破,看破之后,你才肯放下,你才愿意放下,你才真的放下。你没有看破,放下是假的,不是真的,境界现前,烦恼又现前。真放下,境界现前不生烦恼,生智慧不生烦恼,这比什么都重要。

  经上讲华藏世界大。我应该是在十五、六年前的样子,十五、六年之前,我在美国跟北京黄念祖老居士联系上,他在美国住了一个月,我也是忙着各处讲经,没有见面,但通过电话。他送我一本《无量寿经》的注解,是他自己注的,注得非常好。之后我就特地到北京去看他,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北京,应当是我到他家里去拜访,没有想到他先来了,他到酒店里面来看我,我非常感激。因为在中国的习俗,自古以来的礼节是行客拜访坐客,没有坐客拜访行客的道理。我们是行客,他是主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8 11: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