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lxg20130220

[其它] 净公上人讲解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集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8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处灭尽」。科学家发...(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0二集)    2011/12/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02 》)


...光最明亮的是太阳,白天的太阳,晚上的月亮。「万品光耀,无过于摩尼」,摩尼宝珠。宝珠也放光,它的光明是外面光的反射,它反射的光,它有五彩、有很多颜色,看起来好看。譬如宝石、金刚钻,为什么那么尊贵?就是它这个反射光非常美,取这个意思。真正好的宝石我们没见过,被很多收藏家收藏,我们不容易看到,在一些展览会场当中我们见到一些,但是不能跟摩尼宝珠相比。经典上讲的摩尼珠我们也没见过,只看到这些文字对它的形容。说这些光明要跟佛光比统统都比下去了,佛光超过它们,在佛光之下就看不到它们,光明就没有了,这叫「匿曜」。这首偈子是赞叹佛的光明、佛的身相,从福慧两方面来赞叹,身相是福报。
    佛给我们所示现的,一无所有。释迦牟尼佛的一生没有一个住所,人家讲道场,他没有。释迦牟尼佛没有寺庙,住在山林里头、住在河边,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他能让别人这样尊重他,靠什么?靠他真的德行、他的智慧,面孔放光,他的慈悲、他的德行,他所说的他全都做到了。他的身分,要用现代的话来说,他是一位老师,职业的老师,一生就这一个行业,教学。他三十岁开悟,开悟之后就从事教学工作,七十九岁圆寂,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没有一天放假、没有一天休息。他一生所教的,这些经典留在这里,内容是什么?可以包括五大类,普世的教育,教群众的,伦理、道德、因果;高深的学问,那就是科学跟哲学,五样东西都达到登峰造极。所以他是个教育家,他的身分是职业老师,是老...(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一四集)    2012/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14 》)


...成一百亿个,一个电子分成一百亿个,那一个叫中微子,它都具足受想行识。这一张桌子、一张椅子它怎么会不能看?就跟江本博士做水实验,所有一切现象都会看、会听,都懂得人的意思。「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华严经》上这两句话说得太好了。它是唯心所现的,它里头就有心,就有见闻觉知,凡夫迷了,就把它变成受想行识。在一真法界里头叫见闻觉知,在佛的实报庄严土,在十法界里面叫受想行识。
    我们明白这桩事情,对于《心经》上解释明白了。「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是照见那个微中子,当体即空,了不可得,那叫五蕴皆空。在那个境界里头,所以佛才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是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就是真如、自性,就是法身、就是法性。所以普贤菩萨教人「礼敬诸佛」,中国老祖宗教人,《礼记》上头一句话,「曲礼曰,毋不敬」,没有一样不尊敬的。一根汗毛,一粒微尘,对它的恭敬跟对诸佛如来没有两样,平等的恭敬心。这是谁?这叫普贤菩萨。普贤菩萨的礼敬诸佛我们没有做到,就是我们只对有情众生恭敬,对树木花草、山河大地、一毛一尘我们没有恭敬,我们把这个疏忽掉了。而不知道一毛一尘都是心现识变,统统有法性,有法性的就是佛。
    再看下面,「又密宗亦是他力门,同属果教」。大乘八个宗,成佛由三个门进去,外面是三个门,里头没有,这三个门就是觉、正、净。你看一入佛门...(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二九集)    2012/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29 》)


...有灾难?这个地方没有灾难,不就是代众生受苦了吗?四德都圆满做到,谁做到的?老阿公、老阿婆做到了,我们没做到,他做到了,四德都具足。
    后面讲修行《华严》的方法,五止、六观,一句阿弥陀佛究竟圆满,五止六观统统归摄在这一句名号当中。止是制心一处,我就把心放在阿弥陀佛这一处,我心里头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叫制心一处。而且成就非常快速,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你得真干!所以做不到的都是妄念太多、杂务太多,谁障碍他?自己障碍自己,外头有没有人障碍?没有,外面人障碍不了你,事障碍不了你,物障碍不了你。你要说外面环境障碍你,你不懂佛法,你不了解事实真相。外面境界统是虚幻的,《般若经》上讲得好,「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谁障碍你?自己障碍自己,不是别人,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我们现在看念老的注解。『便一其心,选择所欲,结得大愿』,「乃专一自心,选择度生所欲。开化显示,流出依正种种庄严,不可思议净土法门」。这个意思就说得很清楚、很明白。这三句的意思,说专一自心,专一自心用佛的话来说,就是制心一处,佛在《遗教经》上讲的。大乘经教里面也有说,大乘也讲「止心一处」,停止的止,把心止在一处,无事不办。这个无事包括的范围太大了,内是我们的身心,外面是整个宇宙。我们有没有能力改变太空当中的星球运行的轨道,有没有?给你说有,有这么大的能力。我们自己现在不知道、不晓得,以为我们是个无能的人...(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三三集)    2012/1/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33 》)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今天科学家见到阿赖耶,是不是真到八地菩萨?不是,因为他不是从禅定当中见到的。
    今天科学是用数学,所以数学是科学之母。从数学里面推论有这种理,有这个道理,然后再用精密科学仪器去观察发现的,报告居然跟佛经讲得一样,我们不能不佩服。他还是凡夫,借重于高深的数学,借重于最先进的科学仪器去观察,发现到,做出的报告,所以他还是凡夫。如果这些科学家能够学会佛教的方法,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一下放下,他就成佛了。我相信他们放下比我们快,为什么?他们了解事实真相,知道《般若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他知道。六百卷《大般若》总结只有一句话,「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量子力学渐渐契入这个境界,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8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一样是没有因果的。因果从什么时候开始?给诸位说,从一念不觉的时候开始,因为一念不觉是因,变现出阿赖耶就是果。给诸位说,自性里头没有因果,真心里头没有。心才动一念,那一念就是因,这一念是什么因动的?那个没有因。所以无明叫无始无明,无始什么意思?没有开始。有开始、有终了,有始有终那就是变成真有这些事了。从最初一念就是假的,无论怎么演变全是假的。十法界依正庄严,佛说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金刚经》上说的,一点都不错。不要以为是真的,全是假的,十法界依正全是假的。一部《大般若经》说什么?「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一切法,包括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从哪来的?无始无明习气变现的。无明断了,习气没断,无始无明习气变现的。习气要断了,实报土就没有了,所以实报土不是真的。断了之后,在净宗,他就到常寂光去了,常寂光是谁住的?《华严经》上妙觉如来。就是回归自性了。
    回归自性才真正叫圆满,大圆满。回归自性没有任何现象,没有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也没有自然现象,他存在不存在?存在。我们用个俗话来说,只能说他是灵性,但是这个灵性不可思议,他能随类现身,真得大自在,他与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感应道交。灵性也叫法身,法身没有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众生有感他就有应。我们跟阿弥陀佛...(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四九集)    2012/1/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49 》)


...,她没有妄想,她没有杂念,心里头有阿弥陀佛,口里头有阿弥陀佛,念念不间断。如果全世界有一万个这样的人,我们这个世界上灾难会化解。你不要瞧不起她,她什么都没有才叫什么都干净,身心清净。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多的财富,心里头是贪瞋痴慢疑,不干净,那个念佛没有效。什么都没有的,那个念佛心干净。我们能不能舍?放下是个手段、是个方法,对初学的人确实能产生效果。所以放得下看得破,放不下没看破,看破哪有不放下的道理!放下是心放下,不是事,事放下,心没有放下,不管用;心放下了,事没有放下,管用。因为他知道事是假的,他心里头不着事相,这是真功夫。净宗的方便就是指方立相,我们的心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极乐世界,除此之外一无所有,这就行,叫指方立相。我们自己能修,自己决定成就,功德回向苦难众生,那叫真行菩萨道,真正是福慧双修,人人都可以做得到。
    今天这个世界上超过七十亿人,一万个真正发心的人我相信是可以找得到的。地球上这些灾难,古老最著名的预言,是法国十六世纪的预言家诺查丹玛斯,跟我们讲地球上最大的灾难是世界末日,他的预言里头是讲的一九九九年、二000年,世界灾难的时候,人类造作罪业到饱和点了。为什么灾难没发生?因为这个预言几百年前就传出来了,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一九九九年、二000年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宗教,许许多多的信徒都在为这桩事情做祈祷,这个力量很大。一九九九年、二000年平安度过去了,这个祈...(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五二集)    2012/1/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52 》)


...妄念的果报也是梦幻泡影,没有一样是真的。所以你可以在这个境界里头,如如不动,清净无为。
    我们再往下看,「又《往生要集上》曰」,上卷,它有上下两卷。「一切诸法,本来寂静,非有非无」。这都是佛经上说的,真的是非有非无,你看到它好像有,其实它没有。这就是今天科学家告诉我们,一切万物真相,所有一切万物,绝对没有一个物相是独立存在的,找不到。弥勒菩萨告诉我们,念,念头能生能现;识,识是从念头里头生的,所生所现,万物是从识变的,这是讲万物的根。念就是大乘经上常说的「一念不觉」,这叫无明,一念不觉就变现阿赖耶,阿赖耶变现十法界依正庄严。念跟识极微细不可执持,不可执持简单说就是不可得,为什么不可得?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今天科学家看到了,我们能不能相信佛菩萨那个能力?人家三千年前看到。
    今天科学家凭着数学,在数学里面知道有这么一个道理,推理有这种可能,再用精密仪器去观察,真看到了,看到这种极其微细的现象。这现象从哪里来的?就是这种微细的相不是一个,无量无边的微细念,无量无边的微细相,相是从念头里头生出来的,而且相跟念永远合在一起不能分开。科学家用的名词叫纠缠在一起。纠缠两个字用得好,它缠在一起它不能分开,绝对没有一个物质可以独立存在。所以说一个念头、一个现象,它是毫无意义的,只有纠缠在一起,才产生这生命的意义、生命的现象,单独你看不到它,纠缠在一起才看到。这个东西确实就像我们...(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五四集)    2012/1/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54 》)


...心都没有相。这个里头三种现象都不可得,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全没有,我在其中。不但有我,常、乐、净这三样都在其中。所以法身不能说它有,不能说它无,它什么都没有,但是它能现相,虽现相,它又没有起心动念。没有起心动念,为什么能现相?是众生有感,它自然就现相,众生没有感,它不现相,有感就现相。众生的感,有自己有心去求,有自己无意,不管你有意无意,统统是感,那佛统统都应,有意无意全应!《还源观》上所讲的「出生无尽」,那就是应。众生无尽,众生的感无尽,佛菩萨的应也无尽,说明这个道理,说明这个现象。所有一切现象都不可得,但是众生执着,以为可以得到,这是错误的,统统不可得。《般若经》上讲得好,「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五九集)    2012/1/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5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四百六十七页第二行:
    「愿文大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20 23: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