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52|回复: 1

净公上人关于精神的讲记敬摘点滴20201210175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10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精神的讲记敬摘点滴


...不一样了,方法虽然不一样,统统修的是禅定。这三个名词与《楞严经》上讲的完全相同。我们早晨看陈克文居士的《心经讲义》,在明宗这一段里面,他采取天台家的「一心三观」来说明般若的修学。天台家的「三止三观」与此地所讲的「奢摩他、三摩提、禅那」,意思很接近,方法也非常的类似。奢摩他、三摩都可以称之为止,也可以称之为观,圆瑛法师在讲义经文里面说得很清楚,《楞严经》的讲义里面说得也非常透彻,这都是我们可以做参考的。

  佛在圆觉会上将这三种定做了三个比喻,奢摩他主要的是讲观,观照,所以说『如镜照像』,我们从这个意思里面去体会,心就像一面镜子,镜子照外面的境界照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但是镜子决定没有分别执着。在佛门修行,古人常常教给我们「用心如镜」,我们用心就要像一面镜子一样,这里面定、慧都具足了。你把外面境界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是智慧,虽然了了分明,他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如如不动,这是定,拿这个来比喻奢摩他。奢摩他里面虽然有定,但是偏重在慧上。这三个都可以称为定,也都可以称之为观,三止三观的意思统统都有。『三摩提,如苗渐长』,好像种稻子,种子发芽之后,苗渐渐的生长,这是讲利用三摩提的功夫,定慧天天增长。禅那是定慧均等的境界,『禅那寂灭,如器中锽』,「器中锽」,像我们吹笛子、吹箫,里面有个锽,没有锽吹不响,比喻作乐器里面的锽,它本身没有音声,但是它能够变现无量的音声。佛在这一章里面用的是这三个比喻。

  『十方如来,及诸菩萨,三事圆证,名究竟涅盘』,这一章是讲修行证果重要的修法,完全是讲修行的方法。换句话说,不管你修什么法门,八万四千法门统统都是修禅定,不是修止就是修观,再不然就是止观双修。像中国禅宗就是止观双运,《坛经》里面讲的「定慧等等」,定慧等等就是定慧等持,那是讲禅定。这是提出了三个纲领,下面就是这三个纲领的交互作用,这就有二十五轮了。

  序【次告辩音:一切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从禅定生。依顿渐修习,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单复无非圆修,别遍意在互习。若能随顺修习,不久便证涅盘。】

  前面这章说出了修行的三个纲领,这三个纲领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怎么修?是先修奢摩他?还是先修禅那?还是先修禅定?还是两种一起修?还是三种一起修?这一章就讨论这个问题。这三种可以单修,也可以兼修,也可以三个一起修,先后顺序不定。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也可以;先修三摩提,次修禅定再修奢摩他也行,这三个一交互,一共就有二十五种,先后排列顺序不一样,这是《圆觉经》里面所讲的二十五轮,『清净定轮』,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这一章是非常善巧的方法,如果我们会用,我们的功夫会很得力,这等于是二十五种方法对治我们的习气、毛病。并不是教你选一种就一辈子修习,不是这样的,随时在调节,因为它统统都是定。譬如我们现在心里有妄想,用什么方法能把妄想打掉?昏沈的时候用什么方法把精神提起来?所以这些方法你要会运用它,你懂得又会运用,比小乘三十七道品里面的七菩提分又要详细得多了。七菩提分只是讲一个大概,告诉你怎么样对治习气。这个地方说得详细,自己随时可以选择一种、二种来对治,而且常常可以更换方式来对治,对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修学清净心有很大的帮助。

  第九章讲净诸业障菩萨,净诸业障菩萨这一章:

  序【次告。】

  这是佛告诉净诸业障菩萨说:

  序【众生由执我故,认四颠倒,为实我体,因此便生憎爱。不了迷识与迷智,二种四相,无始妄流转,不得成菩提。若能除灭贪瞋痴,法爱不存心,自可渐次成就。】

  所以菩萨的名号就代表这个法门的旨趣。业障当然我们都有,业是造作,实际上是惑业苦,这三个是连起来的,所以有的时候可以讲惑障、业障、报障,回向偈里面讲「愿消三障诸烦恼」,这就是三障。说业障,当然,你为什么会造业?你有迷惑,迷惑才会造业,造了业当然你就要受报。惑业苦是循环的,所以才有轮回的现象。轮回是从哪来的?轮回是从惑业苦变现出来的,原本一真法界里没有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自己心里面变现之物。既然起惑造业了,就没法子脱离,不容易脱离。

  佛法修学终极的目标就是教我们了生死、脱轮回,这是佛法修学的主目的。脱离轮回怎么个脱法?这是我们必须要明了的,脱离轮回不是在果上脱离,是在因上面,所以三障,如果我们把迷惑打破了,轮回就没有了。不迷惑他就不造业,那我们要问,诸佛菩萨示现在这世间,他造不造业?释迦牟尼佛在世为我们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他天天讲话,算不算口业?他是造业,但是那个业他没有果报,为什么没有果报?他不迷惑,所以那个业不得已给它说个名词叫净业。我们凡夫迷惑颠倒,所以造的业是善、恶、无记,我们造的是这三种业。人家造的业既不是善业,又不是恶业,也不是无记业,不得已给它说个净业,三界轮回里面没有他的果报。

  为什么这个业叫净业?他不执着,三轮体空。佛天天说法,佛没有我执,无我,像《金刚经》里面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佛没有法执,说而无说,无说而说,我、法两种执着都没有了,这个业叫净业,真正的清净,跟我们现在讲修净土不一样。我们修净土也讲净业,那是讲净土,是修这个业,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0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是真正的清净。我们修净土还是有迷惑,我们无明、烦恼都还存在,都还没断,我们是依照净土法门来修学。如果我们念佛功夫念到理一心不乱,这时候可以讲是真正的净业,为什么?烦恼断了,无明也破了一二分,这时候心地清净,就是不生西方极乐世界也超越生死轮回,也超出三界。

  佛在此地也告诉我们,『众生由执我故』,这就是我执,『认四颠倒,为实我体』。「四颠倒」是常乐我净,在我们这个人间确实没有,每个人都以为有,这个见解是颠倒、是错误的。因为有这个执着,这就生『憎爱』,顺自己的意思就生贪爱,不顺自己的意思就生瞋恚,这是两种最强烈的烦恼...(净公上人大方广圆觉经讲记)


...
  讲义【即正智圆照。】

  讲义【一切诸佛,因地法行,皆依正智圆照。】

  这是前面的意思,前面这个『方』的意思是广义的。第二个意思,这个意思是狭义的,是指什么?指诸佛如来的大方广。广义的是一切众生的大方广,当然众生的大方广没有不一样,生佛不二,如来境界的大方广跟我们的大方广不一样,我们大方广在缠,他的大方广出缠了,没有障碍。从大的体上讲,生佛不二,在缠与出缠完全没有两样,可是在相上讲不一样,在缠的相跟出缠的相大大的不相同。好像我们刚才用灯做比喻,那个灯上没有障碍,这个灯上包了好几层纸,体上讲没有两样,光度是一样的,但是相上讲不一样,那个好像亮,这个不亮,光透不出来不亮,那就不一样,我们要注意的就在这里。

  『一切诸佛,因地法行,皆依正智圆照』,过去诸佛,现在诸佛,未来诸佛,都是这样的,没有例外的。我们要把这个道理明白之后,我们学佛就不迷信,也不会上当,人家要想拿什么法门来骗我们,我们不会上当,为什么?想想你这个法门合不合乎这个原则?合乎这原则,对的,如果与这个原则相违背的,你那个不是佛法。

  「因地法行」,「因地」是修菩萨道,「法」是方法,「行」是行门,这个方法、这个行门都是「依正智圆照」,你绝对不是依情识,也不依神通,是依智慧。智慧从哪里来?智慧从定中来,戒定慧。因此我们一定要明了,戒是手段,用这个手段达到定,成就定,你这个戒就有了功夫,有了结果。定还是手段,它的目的是开慧,智慧开了,智慧开了之后就行了,叫正智圆照。

  所以有些人持戒很严,我们看到也很佩服,很难得,可是他怎么样?不能得定。这就好比念书好用功,一天到晚看他念书,每次考试都不及格,没用处。持戒为什么不能得定?得定的心清净,他不但心不清净,他增长贡高我慢。我这个戒好清净,你不如法,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我,他的心怎么能得定?不能得定。他心里面起了许多的分别执着妄想,这使他不能得定。

  戒定慧的修学是修自己不是修别人,这我们要懂得。自己持戒,看到别人不持戒,起轻慢心,这个戒白持了,变成世间有漏的福报,世间的福报不能达到定,换句话说,这个戒不是功德是福德,福德他有,功德没有。如果戒成就定了,他这戒也变成功德,为什么?定是功德。戒要不能得定,这个戒只是福德,不算功德,这是有很多人持戒很严不能得定。

  像小乘人得定了,九次第定,这定很深了,他不能开慧,为什么不能开慧?死在定里头不能出来。定是得到了,得到了不会用,不起作用,定的作用就失去了,它不起作用,他守在里面,《楞严经》里面所说的「内守幽闲」,他内守,所以他不开智慧,他守在定里头。所以这些我们都要晓得,定是慧的手段,戒是定的手段,戒是手段之手段,我们要不要用?要用,要用还不能死在里头,死在里头不能得定又不能开慧。

  所以戒,诸位要晓得是活活泼泼的,不是死呆板的。你要想学戒,一定要懂得戒律的精神,戒体、戒相、戒行、戒法统统要明了,而且每条戒都有开遮持犯,所以它是活的不是死的。在什么情况之下,它什么方式都有,它不是永远不变,永远不变那就糟糕。所以有些人受了戒,这个事情不能做,那也不能做,这也犯了戒,那也犯了戒,他要不去受戒,他心里还没事情,他还没有这个妄想分别执着,这一受了戒,受了些什么?受了一大堆的分别执着妄想,这糟糕了,这哪里是佛的意思?你们想想,离了妄想分别执着,心才能得定,这搞了一大堆,增长了许多分别执着妄想,你说这样受戒,十方诸佛岂不是冤枉,佛的戒哪是这样的?这是我们一定要明了。

  受戒,严格的讲,一定要把戒律搞清楚再受,没搞清楚,你受的一定是执着分别、打妄想,打妄想就是我持戒,你没有持戒;我清净,你不清净,就搞这些东西去了。一定是讲清楚,研究清楚,晓得这些东西的做法,这个才能做。

  就像我们打佛七,一定要把经论的道理、方法都搞清楚了,平常念佛也有个功夫了,我们再打佛七。因为打佛七等于考试,好像学生念书,已经念了一个月了,老师要考一考你,如果你书从来没有念,一到这儿来考试那当然不及格,那没有意义。所以佛七是考试的,在这七天当中看看自己功夫、看看自己境界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今天这些有许多办的都变成法会了。像这个我们都必须要知道的,才不致于把修学,古人这些典范,我们把它会错了意思。

  「正智」就是根本智,在儒家讲正心,你看儒家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正心用事就跟此地讲的「正智圆照」是一个意思。儒家的正心也是从戒定慧下功夫,格物致知是戒,诚意是定。儒家讲诚,诚的定义是「一念不生」,你心里有妄想就不诚了。心里面没有妄念,这个心是诚心,诚心起作用就是正心。你看儒与佛所讲的理论、程序不谋而合。

  佛家有戒律,儒家有礼,礼就是戒律,儒家的礼比佛法的戒律还要细密,你们去看看《仪礼》,仪礼三千。我们佛家的戒律,大乘菩萨戒律,《梵网经》里面五十八条,出家是比丘尼戒律最多,也只三百五十条,比起儒家的仪礼差得太远。《礼记》是属于杂记,是《周礼》跟《仪礼》的批注,是批注,好比我们今天讲杂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5 21: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