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21|回复: 2

[佛教生活] 【杂阿含经】第298经 (第12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5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缘起法法说.义说。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云何缘起法法说。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是名缘起法法说

云何义说。谓缘无明行者。彼云何无明。若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不知于内.不知于外.不知内外。不知业.不知报.不知业报。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无罪.习不习。若劣.若胜.染污.清净。分别缘起。皆悉不知。于六触入处。不如实觉知。于彼彼不知.不见.无无间等.痴闇.无明.大冥。是名无明

缘无明行者。云何为行。行有三种。身行.口行.意行。缘行识者。云何为识。谓六识身。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缘识名色者。云何名。谓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云何色。谓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此色及前所说名是为名色。缘名色六入处者。云何为六入处。谓六内入处。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缘六入处触者。云何为触。谓六触身。眼触身.耳触身.鼻触身.舌触身.身触身.意触身。缘触受者。云何为受。谓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缘受爱者。彼云何为爱。谓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缘爱取者。云何为取。四取。欲取.见取.戒取.我取。缘取有者。云何为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缘有生者。云何为生。若彼彼众生。彼彼身种类一生。超越和合出生。得阴.得界.得入处.得命根。是名为生。缘生老死者。云何为老。若发白露顶。皮缓根熟。支弱背偻。垂头呻吟。短气前输。柱杖而行。身体黧黑。四体班驳。闇钝垂熟。造行艰难羸劣。是名为老。云何为死。彼彼众生。彼彼种类没.迁移.身坏.寿尽.火离.命灭。舍阴时到。是名为死。此死及前说老。是名老死。是名缘起义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 第一 法说
一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
二 尔时,世尊言诸比丘:‘诸比丘!’彼等诸比丘应答世尊曰:‘大德!’世尊乃如是曰:‘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缘起。汝等谛听,当善思念。我当宣说。’彼等诸比丘奉答世尊曰:‘大德!唯然。’
三 世尊如是宣说:‘诸比丘!缘起者何耶?诸比丘!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处,缘六处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此乃全苦蕴之集。诸比丘!此谓生起。
四 由无明之无余、离贪灭,有行灭。由行灭,有识灭。由识灭,有名色灭。由名色灭,有六处灭。由六处灭,有触灭。由触灭,有受灭。由受灭,有爱灭。由爱灭,有取灭。由取灭,有有灭。由有灭,有生灭。由生灭,有老死、愁、悲、苦、忧、恼等灭。如是全苦蕴之灭。’
五 世尊说此已,彼诸比丘而欢喜、随喜,世尊之所说。


[二] 第二 分别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尔时,世尊宣说曰:]‘诸比丘!我为汝等分别说缘起,汝等谛听,当善思念。我则宣说。’彼等诸比丘答曰:大德!唯然。’
三 世尊以此宣说曰:‘诸比丘!何为缘起?诸比丘!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处,缘六处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全苦蕴之集。
四 诸比丘!何为老死?于各种众生之类,各种众生之老衰、衰耄、朽败、白发、皱皮、寿命之颓败、诸根之耄熟,以此谓之老。于各种众生之部类,各种众生之殁、灭、破坏、死、破灭、诸蕴之破坏,遗骸之放弃,此谓之死。如是此老与死,诸比
丘!以此谓之老死。
五 诸比丘!何为生?于各种众生之类,各种众生之出生、出产、降生、诞生、诸蕴之显现,诸处之获得,诸比丘!以此谓之生。
六 诸比丘!何为有?诸比丘!此等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是。诸比丘!以此谓之有。
七 诸比丘!何为取?诸比丘!此等有四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诸比丘!以此谓之取。
八 诸比丘!何为爱?诸比丘!此等有六爱身: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诸比丘!以此谓之爱。
九 诸比丘!何为受?诸比丘!此等有六受身:眼触所生之受,耳触所生之受,鼻触所生之受,舌触所生之受,身触所生之受,意触所生之受是,诸比丘!以此谓之受。
一〇 诸比丘!何为触?诸比丘!有六触身: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是,诸比丘!以此谓之触。
一一 诸比丘!何为六处?[诸比丘!此等有六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诸比丘!以此谓之六处。
一二 诸比丘!何为名色?[诸比丘!]受、想、思、触、作意、以此谓之名;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之色,以此谓之色。如是此名与此色,谓之名色。
一三 诸比丘!何为识?诸比丘!此等有六识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诸比丘!以此谓之识。
一四 诸比丘!何为行?诸比丘!此等有三行:身行、口行、心行是。诸比丘!以此谓之行。
一五 诸比丘!何为无明?诸比丘!无知于苦,无知于苦集,无知于苦灭,无知于趣苦灭之道,诸比丘!以此谓之无明。
一六 诸比丘!如是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全苦蕴之集。因无明之无余、离贪灭,故行灭。因行灭,故识灭……。如是全苦蕴之灭。’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话:

二九八、法说义说经:本经叙述十二缘起之大意。也将十二支,一一分别解释。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拘留搜的调牛聚落。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我现在将说缘起法之法说(说示,指佛说法相)、义说(分别,指佛分别义理)。你们要谛听:听后要善思念!当会为你们演说。
甚么叫做缘起法之法说呢?所谓此有之故,彼会有,此起之故,彼会起。所谓缘于无明而有行,…乃至纯大苦聚之汇集。这就是名叫缘起法之法说(佛说法相)。
甚么叫做义说呢?(佛详细分别义理)就是说,缘于无明,而有行者,到底甚么是无明呢?如果不知道前际(宿世),不知道后际(未来世),不知道前后际,不知道内,不知道外,不知道内外,不知道业,不知道报,不知道业报,不知道佛,不知道法,不知道僧,不知道苦,不知道集,不知道灭,不知道道,不知道因,不知道因所起之法,不知道善不善、有罪与无罪、习与不习。不管是劣、是胜,或者是染污、清净、分别缘起,这一切的一切,均为不知。对于六触入处,不能如实而觉知,于彼彼都不知、不见,没有无间等(解脱)、痴闇、无明、大冥。这就是名叫无明。
缘于无明而有行,甚么叫做行呢?行有三种,为身行、口行、意行是。缘行而有识者,甚么叫做识呢?所谓六识身,也就是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之六识身是。缘识而有名色者,甚么叫做名呢?所谓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之四无色之阴(属于心,是精神。)』甚么叫做色呢?所谓四大与四大所造之色(身体,物质的),就名叫做色。此色以及前面所说的名,合之而为名色(身心合一之身)。缘于名色而有六入处者,甚么叫做六入处呢?所谓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之六内入处是。缘于六入处而有触者,甚么叫做触呢?所谓眼触身、耳触身、鼻触身、舌触身、身触身、意触身之六触身是。缘触而有受者,甚么叫做受呢?所谓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之三受是。缘受而有爱者,甚么叫做爱呢?所谓欲受、色受、无色爱之三爱是。缘爱而有取者,甚么叫做取呢?所谓欲取、见取、戒取、我取之四取是。缘取而会有了
有者,甚么叫做有呢?所谓欲有、色有、无色有之三有是。缘有而有生者,甚么叫做生呢?如那些凡是彼彼(各各)的众生,彼彼(各各)之身之种类,在那里一旦诞生,就会有超越、和合、出生,而得阴,得界,得入处,得命根(入胎、生起、诸阴显现,得六入处),这叫做生。缘于生而有老死者,甚么叫做老呢?如头发变白,露顶(露出头顶皮,毛发脱落),皮缓、根熟,支体衰弱而背偻,垂头呻吟,短气而输于前,(呼吸短促),柱杖而行,身体变为黧黑,四体有班驳,闇钝垂熟,造行艰难,赢劣,就名叫做老。甚么叫做死呢?所谓彼彼(各各)的众生,彼彼(各各)的种类,会有没,会迁移,会身坏、会寿尽、会火离(冰冷),会命灭,而在此舍阴之时刻一到,就名叫做死亡。此死,以及前面之老,合名为之老死。以上叫做十二缘起之义说。」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广博身如来  南无妙色身如来   南无除盖障菩萨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文殊师利菩  南无集音如来 南无宝莲花步如来 南无世间广大威德自在光明如来
——————————————————————————————

“忍恶行者。所生常安。众祸消灭。愿辄如志。颜貌炜晔。身强少病。财荣尊贵。皆由忍辱慈惠济众之所致也”。
——大正藏 No. 0500 《罗云忍辱经》 西晋 法炬译
“复次净意。世间一类男子女人不起忿恨嗔恚之心。不生过失。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得生善趣。受天人身。天中报尽。来生人间。在在所生。相貌端正。净意当知。由不忿恚因。感端正果。”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 19: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