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26|回复: 1

[佛教生活] 【杂阿含经】第294经 (第12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1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此六触入所触。愚痴无闻凡夫苦.乐受觉。因起种种。云何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若黠慧者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如是内有识身。外有名色。此二缘生六触入处。六触所触故。智者生苦.乐受觉。因起种种。何等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愚夫.黠慧。彼于我所修诸梵者。有何差别

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演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彼愚痴无闻凡夫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不断。爱缘不尽。身坏命终。还复受身。还受身故。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以者何。此愚痴凡夫本不修梵行。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故。是故身坏命终。还复受身。还受身故。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若黠慧者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断。爱缘尽。无明断。爱缘尽故。身坏命终。更不复受。不更受故。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以者何。彼先修梵行。正向尽苦。究竟苦边故。是故彼身坏命终。更不复受。更不受故。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名凡夫及黠慧者。彼于我所修诸梵行。种种差别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九] 第九 愚与贤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世尊曰:‘诸比丘!被无明所覆、渴爱所系之愚夫,生如是之身,依此身与外之名色,如是依此二者,有触、六触处。愚夫于此等之[六],若依其一,经验所触之苦乐。
三 诸比丘!有被无明所覆、渴爱所系之贤者,生如是之身,依此身与外之名色,依如是此二者,有触、六触处。贤者对此等之[六]、若依其一,经验所触之苦乐。
四 诸比丘!然而,贤者与愚者有如何之差别?其差别、差异如何耶?’
五 ‘大德!对我等,法乃以世尊为根,以世尊为导者,以世尊为所依。善哉!大德!请述此等语之意义,诸比丘闻世尊之语已,当受持奉行。’
六 ‘诸比丘!再当谛听,当善思念,我则为说。’
彼诸比丘答世尊曰:‘大德!唯然。’
七 世尊曰:诸比丘!唯愚夫被无明所覆、渴爱所系以生此身。在愚夫不断无明、不尽渴爱。所以者何?诸比丘!愚夫不行梵行,实乃不行苦之灭。然而,愚夫身坏命终后,还再生身;彼生身故,则不得解脱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所以我说由苦不能解脱。
八 诸比丘!唯贤者,被无明所覆、渴爱所系以生此身。然而,有贤者断彼无明、尽其渴爱。所以者何?诸比丘!贤者行梵行,实乃行苦之灭。然而,贤者身坏[命终后],不再生身。彼不生身故,则解脱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所以我说由苦而解脱也。
九 诸比丘!贤者与愚者有此之别、有此差异、有此差别。此即梵行住者。’



白话:

二九四、愚痴黠慧经:本经叙述愚痴或黠慧,并不是自始就有差别,都平等,都由有身心才会有受苦。唯修梵行而尽苦,而解脱。反之则不尽苦,不解脱。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愚痴无闻的凡夫,都被无明盖覆,都被爱缘所系缚,而得此意识。身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以此二因缘而生触。被此六触入所触之故,愚痴无闻的凡夫,乃由于苦、乐受的感觉之因,而生起种种的业行来。甚么叫做六触入处呢?所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是。本来有黠慧的人,也都被无明所覆被爱缘所系,而得此识,致有身之如是的内有识,外有名色。由于此二缘,而生六触入处。由于此六触所触之故,有智的人,同样的会生苦与乐之感受之觉,因之而起种种业行来。甚么六触入处呢?所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是。」。(佛陀说到这里,也就是说,智与愚同样的有了此心身,都会有苦乐之感受,然而智与愚之分,则在于能悔悟而修持与否耳。下面就是有关于此事的启示!)
佛陀问诸七丘们说:「愚夫与黠慧,他们对于我所修的诸梵行,会成甚么差别吗?」比丘们白佛说:「世尊是法之根,法之眼,法之依。善哉!世尊!惟愿为我们演说,诸比丘们听后,当会纳受奉行!」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你们要谛听!听后要善思念!当会
为你们讲说。诸比丘们!那些愚痴无闻的凡夫,被无明所覆,被爱缘所系缚,因此,而得此识身。他们因于凡愚无知之故,其无明仍然不能断,爱缘还是不会尽,在他身坏命终之时,犹然还会受后有之身。由于还会受身之故,不能得以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为甚么呢?因为此愚痴的凡夫,根本并不修习梵行,不向于正尽苦,不能究竟苦边之故,因此之故,在他身坏命终之时,还会一再的受身。由于还会受身之故,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如果是有黠慧的人,则虽然被无明所覆,被爱缘所系缚,而得此识身,但是他的无明已断,爱缘已尽。由于断无明,尽爱缘之故,在他身坏命终之时,不会一再的受身。由于不再受身之故,得以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为甚么呢?因为有智之人,会预先修持梵行,正向于尽苦,究竟于苦边之故。因此之故,在他身坏命终之时,更不会再受身。不会更受身之故,得以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这叫做凡夫及有黠慧的人,他在于我所修的诸梵行,而为有种种差别。」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广博身如来  南无妙色身如来   南无除盖障菩萨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文殊师利菩  南无集音如来 南无宝莲花步如来 南无世间广大威德自在光明如来
——————————————————————————————

“忍恶行者。所生常安。众祸消灭。愿辄如志。颜貌炜晔。身强少病。财荣尊贵。皆由忍辱慈惠济众之所致也”。
——大正藏 No. 0500 《罗云忍辱经》 西晋 法炬译
“复次净意。世间一类男子女人不起忿恨嗔恚之心。不生过失。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得生善趣。受天人身。天中报尽。来生人间。在在所生。相貌端正。净意当知。由不忿恚因。感端正果。”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6 13: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