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26791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11-28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九个本子。最近的本子是夏莲居的本子,这民国初年很多人赞叹,但是也有很多人反对。反对的人多半是门户之见,为什么?会集的人是个居士不是法师。他真的会集得好!他这个本子里面分四十八品,我们今天再追着问,这四十八品里面哪一品最重要?当然是第六品。第六品是什么?四十八愿。四十八愿里面,哪一愿最重要?这个隋唐时代那些大德已经在讨论,因为《无量寿经》变成第一,四十八愿是《无量寿经》里面所说的。我们再追,慢慢去追,四十八愿里面第十八愿最重要,十八愿是讲什么?临命终时一念十念都能往生。一念十念就归到佛号上去了,所以搞到最后就是剩一句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展开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展开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展开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展开就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你看,归纳到最后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这是说明佛号功德不可思议。今天我们在此地讲的,引用经文里面“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我们今天净宗持名念佛,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归到这里来。
‘如是法性佛所说’,从相上讲千差万别,一切法门从相上讲,从性上讲一个,性相不二,这是佛在大经里面所说的话。谁能明白?法身大士。为什么?他有智眼,‘智眼能明此方便’,智眼是法身大士。在佛法里面说,智是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你能把这些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在十法界现身说法、普度众生种种善巧方便,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智能见事物,智能见,智能见所以叫做眼。眼是代表能见,什么能见?智慧。智慧能见这些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在十法界度众生现什么身,怎么说法帮助众生开悟,引导众生转迷为悟、转凡成圣,这是无量无边的方便门。所以智就是眼,叫做智眼。又“智之眼,谓非肉眼”,它不是肉眼。《华严经》里面说,“善知识者”,这个六十一卷就是我们现在学的《华严经》,《八十华严》,它加了个唐字。因为《六十华严》是晋朝译的,如果说晋《华严经》就是六十卷的本子。唐是我们现在用的八十卷的,里面说“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眼”。换句话说,什么人才能叫善知识?观察世间万事万物用智慧,这是真善知识。凡夫用什么来看世间?用感情,叫情识,凡夫用的,所以往往把事情看错,他没有离开自私自利,他没有离开贪瞋痴慢,他的想法、看法没有一样不是对他自己有利益的。真正善知识把这个放下了,在《华严经》上讲,不但要放下见思烦恼,还要放下尘沙烦恼,还得放下无明烦恼,自性般若智慧就现前。用在六根上,眼见、耳闻、鼻嗅、舌尝,身体一接触,没有一样不是智慧,这是真善知识。所以佛门称善知识,实际上就是称菩萨,菩萨才是真正善知识。
《成实论》是小乘论,小乘依这部论开了一个宗,叫成实宗,现在没有了,宋朝时候就没有了。所以中国在隋唐时候小乘两个宗,一个俱舍宗依《俱舍论》,一个成实宗依《成实论》。《成实论》里面有一句话说,“智慧现在前,犹明眼见色”,智慧现前就好像明眼见色一样。换句话说,智慧没有现前,这个眼见色不明,你这个眼睛有障碍,好像戴了有色的眼镜,看外面东西统统变了,变色,这个比喻非常好。经上这两句话说明人生在世,什么最重要?智慧最重要。人不能没有智慧,没有智慧叫醉生梦死,迷迷糊糊过了这一辈子,来生肯定到三途去,为什么?没智慧,愚痴!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能够明白,为什么要尊师?世尊教导我们,学佛要从孝亲尊师从这里做起。净业三福第一句“孝养父母”,第二句“奉事师长”,讲孝敬,这是学佛的源头,学佛的开始。因为我们的身命得自于父母,我们的慧命得自于老师,老师的恩比父母还要重,父母给我们这个身,老师给我们些什么?幸福美满。你这一生幸福从哪来的?老师教的。我感激老师,为什么?我要没有遇到方老师,我这一生一定是苦不堪言,没智慧。我要遇不到方老师我不相信佛法,因为在我那个年龄里面二十几岁,认为佛法是宗教、是迷信,根本就没有意愿去接触它。
我跟方老师学哲学,他老人家在课程里面给我讲哲学概论,最后一个单元讲佛经哲学。我问他老人家,我说佛教是迷信,尤其是多神教,是迷信当中的迷信,它怎么会有哲学?这世间人讲高级的宗教只有一个神,唯一的真神。佛教里面你看看,佛菩萨形像太多太多了,什么都有,这叫多神教、叫泛神教,多神教、泛神教在宗教里面就属于低级宗教,我说它怎么会有哲学?方老师说“你年轻”,方先生大概大我二十几岁的样子,我父亲一辈的人,他说“你不知道,释迦牟尼佛是大哲学家。”这我从来没听说过,他老人家告诉我的,我们学哲学要跟哲学家去学,释迦牟尼佛是大哲学家。他说“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他是这样告诉我,我以后在别的地方讲,我没有用这句话,我说佛经哲学是高等哲学,我没有讲是全世界哲学里头最高峰,没讲这个。末后他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接受他老人家教诲之后,才改变这个错误的看法。而且他又嘱咐我,“真正的佛法在经典”,指我一条路,学佛从经典里面去学,不要在形式上,这一条路非常重要!从此以后我就逛寺庙,逛寺庙的目的何在?去找经典看。因为在那个时代,我记得是民国四十二年,经典非常缺乏,一般书店里头都没有,在全台湾只有三家印佛经,而且量很少,种类也很少。台南有个庆芳书局,台中有个瑞成书局,台北是朱镜宙老居士他们几个居士组织,在外面集一点资金,办了一个佛经流通处,就这么三个地方。所以许多典籍都必须到寺庙,寺庙有收藏《大藏经》的,我们就抄经,老师指导我们阅读的东西去抄,这样入门。一生确实真的是享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个享受不是荣华富贵,是什么?心安理得。道理明白了,道理明白心就定,心就安,不再胡思乱想,对这些名闻利养就放下了,五欲六尘享受放下了,真正享受是法喜充满,佛法里头有真乐。能信、能解、能行。我常常给同学们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