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650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11-26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三百六十遍,十年三千遍。见六祖,六祖一点,他开悟了。他要没有三千遍《法华经》的底子开不了悟。这个道理我们要懂。今天,刘素云、胡小林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胡小林,三千遍《大乘起信论》,念三千遍了。来告诉我,古大德所传的这两句话千真万确,一点都不假,就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是方法;「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是理念。就一门,把它念上三千遍,这是你的根柢,没有这个根柢学不出来。你要是没有环境读经扎这个根柢,我可以帮助你,我可以供养你,让你有很理想的读书环境,你好好去念。十年,像这些大经,三千遍读下去之后,不一样了,法喜充满,智慧开了,福报也会现前。
上面经论,《观无量寿经》所说的、《往生论》上所说的,好像跟《无量寿经》讲的相违背,不一样。「本经中辈皆是发菩提心之大乘行人,到已」,到达西方极乐世界,「皆不退转於无上菩提」。这是净宗法门,净宗法门《无量寿经》是核心,大经,《观无量寿经》是我们这个经的补充,弥补这不足的,一个是理论、一个是方法。它说了十六种方法,叫十六观;理论它说出来,「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两句话《无量寿经》上没有,《观经》里头有。就是你为什么这么快能成佛?就是你本来是佛。因为你本来是佛,所以你恢复成佛不难,道理在此地。但是一定要走成佛之道,阿弥陀佛才能帮上忙;你不走他这个道路,他帮不上忙,虽然是心是佛,你也没有办法成佛,你要遵守阿弥陀佛的方法。所以《无量寿经》上所说的统统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观经》上讲的、《往生论》上讲的,没有完全讲发菩提心。这个经上是上辈、中辈、下辈三辈都是讲「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我们要以这个为准。
《净影疏》,隋朝慧远大师的著作,他给我们解,他解得很详细,「甚为详善。疏曰」,这个疏就是慧远大师写的疏,我们叫小慧远,他的注解。「天亲作往生偈」,就是《往生论》上的偈颂,「二乘种皆不得生」,说得很清楚。「《观经》宣说小乘众生亦得往生其义云何?」天亲菩萨《往生论》讲的不一样,有人问净影大师,净影大师的回答说,「言二乘种不得生者,就此国中往去时说。小乘众生先虽习小,临欲去时,要发大心,方得往生。若用小心求生彼国,无得去理。为是天亲言,二乘种不得往生。」是讲什么?往生的时候,往生那个时候,你临命终时,你是小乘心,你不能往生;如果平常修小乘,往生的时候发心求生净土,那就是大乘心,大乘心就能生。是在这个时候说的,说得很有道理。小乘先学习小,临终的时候他发了菩提心。什么菩提心?《要解》讲得好,真信、真愿就是无上菩提心。真正相信极乐世界,没有怀疑,真想往生,求往生,这个心就叫无上菩提心,这不是小乘。所以他就能生,在这一念之间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佛就现身来接引他。
所以在往生这一刹那的时候,你本来是求生净土的,到这个时候对这个世间情执放不下,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往生,能不能往生,在最后一念。最后一念是真的,「信愿持名」,符合这四个字,蕅益大师说的,决定得生,与这四个字不相应不能往生。平时念,好,不念也好,临终决定要念。但是平常不念,临终会念,这个缘太少了。临命终时一口气还没断,有人提醒你,你一听,明白了,万缘放下,真信切愿,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两声阿弥陀佛,都能往生。我们要用这个,那要非常侥幸,你临命终时有没有这个机会?这个机会是大福报,无量劫修积的大福报在这一时享受,这一刹那间有人提醒,自己真信,那就真往生了,往生到极乐世界就作阿惟越致菩萨。
我们再看下面这个问答。「问云:若言去用大心」,这最后一念大菩提心,「何故至彼证入小果」,为什么到极乐世界去证果的时候,花开见佛,他是阿罗汉?这底下解释,「由其本习小乘多故。本在此处,多学观察苦、无常等」,这是小乘人,他世世生生多劫以来都学小乘,都观苦空无常,这个习气很深,阿赖耶的种子很多、很坚固,到极乐世界还起现行。所以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六尘都说法,有没有说小乘?有,说苦空无常。为什么学这个?因为有不少凡圣同居土往生的,他是发大菩提心去的,但是那个发心是临时发的,是临终时候发的,对极乐世界深信不疑,对阿弥陀佛起向往的心,因为这个时候这一念心到极乐世界。但到极乐世界之后花开见佛,佛讲经说法是跟人的习性有关系,你想听什么经就听到什么经。这要养成习惯,不要养成小乘习惯。
这在中国人大概不会,在南传的可能很多,我们相信。为什么?中国已经把小乘丢掉了,用儒道代替小乘。所以中国人念佛经都是念大乘,没有念小乘的。南传有,南传可以说活在这个世间都是学小乘经论,是我们《大藏经》里面《四阿含》,他们就学这个。所以你心里这个印象很深,常常会想起来,你在极乐世界听到阿弥陀佛说法,说小乘经。实际是弥陀世尊说法,没有起心动念,众生有感自然有应,你想听什么经、想学什么经,你所听到的就是这个经。所以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每个人听的不一样。同样学一部经,浅深不一样,我听的比较浅,你听的比较深,为什么?你的程度比我高。你听弥陀、六尘说法,都是契机契理,这是他方世界没有的。
到极乐世界好,为什么?不是这个肉身,法性身,我们这个身是法相身、是物质,极乐世界的身不是物质,是法性。法性是什么?不需要营养,不需要饮食,不需要茶水,不需要睡眠。所以你那个用功真用到底,你没有障碍,你不需要睡眠。所以佛门有一句话说,就在当下,当下即是。这么好的地方,一切自己所需要用的都是随心变化,我想要房子,房子就现成的,你就坐在房子当中;我想要树下,那就在一棵大树下,完全是心想事成,真正是没有虚愿,心想事成,想什么现什么。自己也一样,想佛身,就现佛的身相;想菩萨身,现菩萨相;想人天身,现人天相。有能力分无量身,分身干什么?除了供佛修福、闻法之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