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65|回复: 7

[整部佛经] 慧律法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讲座(共6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2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慧律上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讲座(1—1上)

慧律法师佛学讲座
慧律上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讲座(1—1)

学佛道的人,你要一定要记住:无诤,还有很重要的:心要柔和,要尽量地宽恕众生、忍辱。这个忍辱一定要通达空性跟无相,否则忍不下来。

启动整个佛教的灵魂——
修行以无相者胜
著相为三界之因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台湾高雄文殊讲堂

慧律法师 主讲

2012.07.15——2012.12.01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刘宋·天竺三藏  求那跋陀罗  译
沙门释成观  撰注

佛语谛实决定不虚
               ——金刚法宝

目       次

《楞伽经义贯》第三版序言…………………
初版自序………………………………………
谢启……………………………………………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卷第一………………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卷第二………………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卷第三………………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卷第四………………
附录一:宋·蒋之奇序………………………
附录二:宋·苏东坡序………………………
附录三:楞伽经历代注疏十八种……………

《楞伽经义贯》第三版序言

敝人于约二十年前(一九八四——一九八七)闭关时所注的《楞伽经义贯》,先后经由大乘精舍(一九九○年、初版)、佛陀教育基金会(一九九三年、初版二刷)、及高雄文殊讲堂(一九九五年、第二版),各印了三千册(至心铭感)。然至今皆已结缘一空,时有欲请阅者,乃至求一书而不可得。故今特再发起助印此书。

《楞伽经》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是震旦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因此是历来禅者修习如来禅、明心见性最主要的依据之一。除此之外,佛于本经中详示五法、三自性、八识、二种无我,而这些法门,也都是法相宗、唯识学主要研习的对象,尤其是三自性(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以及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的体、相、用,更是唯识学的本色当行;甚至五法(相、名、妄想、正智、如如),以及二种无我(人无我及法无我)亦是相宗参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历来习相宗者也都把它列为与《解深密经》一样是必读的根本经典之一。由于《楞伽经》既是一部性相圆融、各宗共尊的圣典,不论在性宗或相宗的根本经典中,都列于首要之位。故知本经对修学大乘佛法来讲,不论性宗或相宗,都极其重要。可惜本经的文字之古奥精简,也是居所有经典之冠,因此十分难读;加以历来注解本很少,尤其是白话注解者更少,学者要研此经,十分辛苦。敝人有感于此,便于昔闭关后期,发心注出,俾使现代学者皆得易读易解(且我原本之发心为:“不放过经文中任何一个字,令经文每一个字的意义都能明白呈现、令人解了。”)因此无可讳言的,其注解的过程是颇为辛勤的。

本书自初版以来,已历十六寒暑,承蒙各界垂爱,衷心感激。如今再次印行第三版,系由大毘卢寺发起(也是第一次由本寺发起,重新打字排版,因为之前都没有电脑档案),辱蒙十方缁素大德,再次发心赞助、护持,愿你我以此布施无上正法因缘,今生、来世速证无上菩提。

释成观谨识于美国遍照寺
二○○六年(民国95年) 八月廿四日

(上慧下律上人走上讲台,行至佛像前,将胸前捧的法宝举至头顶行问讯礼后至狮子座坐下。引磬声起,大众向师父问讯。礼师:大众请坐下。)

请合掌!(师领众合掌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各位尊敬的法师,慈悲的护法居士大德:

今天呢,是2012年7月15日,我们开新的课程叫做《楞伽经》。师父这个时候的心情是非常地轻松,非常地自然自在!也不是说像昨天的《楞严经》,有一点在赶功课,好像急着要送去火葬场有进度的限制。

今天这个《楞伽经》,总是有点缘起。

在座诸位,这个《楞伽经》不是我要讲的,也不在我的生命的计划里面,我的生命的规划里面讲到《楞严经》为主。那这本《楞伽经》的因缘是怎么来的呢?大概在十几年前,有法师告诉我说他看了这《楞伽经》,始终不明其义,太难、太艰涩了!我说:你讲对了,你确实有看。那么,在十五年前,有居士也拿到这《楞伽经》,也说……这个还是老居士,还是老参。他说:希望师父您慈悲,有因缘嘛,讲堂开个《楞伽经》,这个实在怎么看都看不懂!这个又是一次种子的因缘。那么,徒弟都很困惑这本经,那好吧,就看因缘啰。

因此,有空的时候,就把这些《楞伽经》的注解,拿来翻一翻,也没有说一定要讲,那就拿来翻太虚大师的注解,不看(了)。哎呀!这个太简单啦、太简略了!这样讲的话,初学佛法的,哪听得懂?他的注解这么少。再来看月溪法师的,这个月溪法师的,一看啊,也差不多大同小异。哎呀!这个《楞伽经》,就是找不到一本好的版本跟教材。我所谓好的是指适应现代人的根器叫做好,不是说虚大师的注解不好,或者是月溪法师的注解不好,不是这个意思;是说你要找一个适合现代的人,要不然那么艰涩的经典,是不是?法师也说难,居士也说难。好!这就应验古德的一句话:二楞经中最难解。二楞:1.《楞严经》。2.《楞伽经》。这是诸经当中最难的。

那么,有了这个因缘,师父有一天,人家寄来这本《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成观法师写的,我看了以后,大为赞叹,赞叹!这个来当作教材的话,讲的人内容也丰富,听的人才有个依据,也比较能够贯通,要找到一本好的教材不容易。那时候,也没有想到说我一定要讲《楞伽经》,本来我是要把《楞伽经》托付给徒弟的,就说我年岁大了,六十岁了嘛,对不对?交托付重任给徒弟,看看那个徒弟行啊,来讲这个《楞伽经》。后来也翻的话:嗯!这个讲堂,能全部解开《楞伽经》,只有一个:就是我,这个看下去,没有人能解得开,太难了!

那么,要讲《楞伽经》才前几个月的动念,因为要讲《楞严经》,要讲完的时候,我想说:既然《楞严》跟《楞伽》都是这么难解,那么,为何不把它圆满地、圆满地把它两本最难解的,统统把它讲解。是不是?想一想看我也不是明天就要死,还是有机会把它完成的。是不是?所以,又本着佛陀的大悲心,看到这群比丘,我十分赞叹;还有看到这群孩子这么地乖巧,就是你们这群孩子(师指台下大众),我的孩子都是六七十岁、八十几岁,都这么乖巧,大家需要这个法,那干脆就是师父来讲。那如果换徒弟来讲,底下听的人就会想说:这个不知道讲得对不对?开始会有疑惑,会有疑惑。我来讲,知道师父不会讲错,你有这个信心。所以这个因缘,干脆《楞严》跟《楞伽》,在生命当中,就全部把它完成,就这个因缘。

再来,这本《楞伽经》只有1180页左右,也不是很大本。在座诸位!你今天晚上回去的时候,把你那本《楞严经》的上册、下册,《讲义》的上册、下册,《义贯》的上册、下册,把它叠起来,你就知道那个有多厚啊,《楞严经》。可是,也是被可爱的师父讲完了,讲久就会完,这真的很辛苦!

那么,这个《楞伽经》,在这个无意间,无心插柳柳成荫,师父发了一个悲心:啊,算了,算了,我自己来讲好了,把这本讲完,再来好好地彻底地休息一下,总算生命有个阶段,一个告慰、一个安慰。

听经是在享受,不是在拖命,这句话是很重要的观念。听经它是一种享受啊,不是一种拖着老命在过日子。听经闻法是在享受生命,不是在拖命,观念要搞得很清楚!今天你来了,听经闻法是为了要享受你这个生命,因为你的本质是喜悦的生命,那我们本质喜悦的生命没有开采出来的,我们过的都是如梦幻泡影的日子,始终抓不到生命的重点。所以,诸佛菩萨来示现人世间,就解决几个问题:

一、解决无明的问题;
二、解决烦恼的问题;
三、解决生死的困惑的问题。

要没有佛来示现的,你哪一个人有办法解决无明?你哪一个人有办法解决你内在的烦恼?真的!还没什么事,看到的统统烦恼。哪一个人有办法摆脱生死?释迦牟尼佛降世就是解决这三大问题——解决无明的问题,解决烦恼的问题,解决生死的问题。这样叫做佛法嘛。是不是?所以,当一个人没有听到佛法的时候,不了解生命的真相;可是,当他了解佛法的时候,会用生命去追求它,师父就是用生命来追求的。

那么,这个《楞伽经》,听这个《楞伽经》,有一个重要的心态,重要的心态就是说:在上课的时候,我有听也好,没有听也好,然后他就去依赖,依赖我这本后面有注解嘛,后面有注解嘛,我就依靠后面的注解,这个叫做错误的心态,严重错误的心态。要怎么样才是一个健康的心态呢?师父在讲经的时候,那个弦外之音,言外的含义,课本上所没有的;听经的,它的重点,师父在讲,你要全神贯注,看师父到底在表达什么,然后,你回去再看注解,你就能够融会贯通,能够得心应手,这样听经的心态是对的。
有的人来听经,他很想听,听到不懂的地方,他就:哇!这怎么办呢?没有关系,任何的水果……诸位!记住师父的话:要吃到甜的水果,一定要经过酸涩的阶段;你要融通三藏,悟明心地,都必须经过艰涩、困难、困惑、困扰、难解,没有什么滋味。在座诸位!修学佛道是个勇敢的人,他就像上战场一样打死不退的,这个叫做菩提道上的勇士。

有一种人呢,不够做勇士,今天来听一听:嗯!课本拿到了,听两句,听不懂,然后在菩提道上还没有走第一步、第二步,明天,tomorrow umbrella,明天我就不来啦。这个菩提道上不是一个勇者,是个弱者,是一个弱的人。诸位!听经闻法要听那个难的,你听不懂的你才要听。要不然,讲简单的,很简单,明天开始统统讲故事,统统讲因果、故事。啊!这个你来听,这个写的经典,白话文,你自己看你都懂,还要法师来讲解,知道吗?听经闻法,就是要突破那个你不懂的地方,那么,你的心态就是健康的心态。我就是听不懂才要来听!那你的心态就对了。如果听懂,你就不必听了,要听什么?是不是这样,是不是啊?所以说听经闻法的心态变成非常地重要,非常地重要!听的时候要做笔记,Notebook,笔记簿,做笔记,强化自己的印象,虽然那是假相,会引起你内在的真如的思想,所以听经闻法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诸位!心态这么重要,如果你听了以后能够贯通,这个叫做入佛的正见。入佛的正见的人,就必定成佛。这本《楞伽经》,它是成佛的关键,它里面所讲的统统回归佛陀究竟的心法。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伽经》,你知道吗?达摩大师来到汉地的时候,传的是哪一本经典?就是这一本《楞伽经》,《楞伽经》。但是这一本《楞伽经》,因为太艰涩、太难了,传到五组弘忍大师就开始改传《金刚经》。所以,这本中间大概消失了四、五百年,今天我们能够听到这本《楞伽经》,要感谢的就是苏东坡。

苏东坡是很有名的啰,他就是接受佛印禅师的建议。(佛印禅师)他说:你的毛笔(字)写得这么漂亮,咱们中国人都喜欢珍藏墨宝,对不对?你来抄,大量来印、来抄。因此,苏东坡用苏东坡的毛笔抄抄,抄下来,大家拿到这本珍藏、珍藏。中间也断了有一阵子,相当的久,后来才被人家发现,又开发出来、开发出来。

自古以来写《楞伽经》的注解的非常地多,将近,有记录的,有记录,《大藏经》有记录的18种到20种注解,我去给它翻,要用那一种注解来讲给现代的人来听,几乎没有办法。经文也难,注解也看不太懂,一直到前几年才收到这一本《楞伽经》的《义贯》,从头到尾我给它看了三遍,看了一遍用七天的时间,彻底看,看了三遍,总共花了二十一天,然后,就拍案定夺,(师父把抚尺在桌上一拍:啪!)以后如果有因缘讲《楞伽经》,这本是堪为教材,堪为教材。这是经过师父缜密地思维,一直再三地过滤那一种版本适合来演讲。

诸位!最后一个交代的。我们今天——离佛2500年的今天,非常地庆幸能听闻到《楞伽经》,这本经中间消失了四、五百年,没有人重视这本经,我们在这末法的今天,还有流通、流传这本《楞伽经》,那么,在此就非常地感恩成观大和尚的慈悲,他发了这个愿力,把他用最了不得的心、最诚心,想要利益末法众生的心,利益无量无边众生的心,把这本《楞伽经》把它重头把它注解。其实以前我也有动过这个念头,这个《楞伽经》这么难,干脆我来给它做注解,给它做注解,我有这个念头,但是这个要做这个注解,要很多的版本,因为它翻译译本,有好几个版本的译本,还有注解角度都不太一样,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因此这个心态有动过注解《楞伽经》的念头,但是一直都没有付诸行动。一直到……拿到这一本,喔!那就写得很好,写得很好!我就省下来,我这个想要注解《楞伽经》的这个愿力,成观法师替我完成了,非常好。看了三遍以后,觉得末世,在这个末法时期,能够有这个流通的版本,这么完整的义贯,还有为大众所容易接受,易读、易懂,那么这个是众生的福报,是众生的福报。

那么,看这个经题,还不要翻过来,看到这个封面,这个封面,右下角写成观法师撰,他很谦虚,“撰”的意思就是有参考祖师大德的,他不敢写自己来写的,如果说成观法师著,著作……那么就是他自己写的。这里写“撰”的意思就是说有参考祖师大德的,不敢居功,他不敢居功。那么因为师父觉得这本书真的适合末法时期的人看,因此,我就把它印出来。

诸位看经题: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楞伽”在今天的斯里兰卡,以前叫做锡兰。斯里兰卡,兰卡,LANKA、LANKA 、LANKA,就是我们今天的“楞伽”。“楞伽”是山名,也是城名,城墙的城,这个“楞伽”是在斯里兰卡的一个山,那么叫做:楞伽山。楞伽山叫做极难至,很难到达的一座山,除非你有神通。佛跟大菩萨当然都有大神通,这个就毋庸置疑,没证阿罗汉果的,那你也没办法上去。那么大慧菩萨是他方菩萨,十地菩萨得意生身,能够畅游十方,无阻的意生身,畅通无阻,所以,“楞伽山”讲这本《楞伽经》,而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共有的模式,就是十方三世一切佛,要讲“楞伽”的思想,都在楞伽山。而且对圆顿大教所说的法,至圆的根器讲的、至顿的根器讲的、为上上根器讲的,上上根器讲的。

“阿跋多罗”翻译成中文叫做无上,无上。“宝”就是法宝。“阿跋多罗宝”,叫做无上宝的一本经典。

整句贯穿起来,就是说:佛在今日的斯里兰卡的楞伽——极难至的楞伽山上,对于至圆、至顿、最上、上上根器的圆顿大教的菩萨所说的一本无上的宝,无上宝的一本经典,叫做:《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简称《楞伽经》。

经题我们就简单,那么“义贯”就是义理的贯通、贯串。

好!翻过来,第一页。前面就不看了,第一页。那么,找到好的教材,我们用最恭敬的心全力以赴好好听经,看看佛怎么样对十地菩萨的大慧开示。退一步想,退一步讲,我们在座诸位其实不是这本经典所对的根器,因为这本经典是对十地菩萨所讲的,但是我们要先结个法缘,法缘,结个法缘;有心于佛的究竟义的这些出家、在家,那么,这本可说是如虎添翼,因此这本《楞伽经义贯》对于一切,尤其是出家众特别地受益。那么在家居士呢?一些久参的老居士,比如说他学佛十年或者二十年,这本《楞伽经》就非常地好。那么这本经对初学佛法来讲有困难。

诸位!这本《楞伽经》叫做大藏经总复习,它里面所有的名相,八识、二无我、五法、三自性,要是从来没听过这些名相的,一下子来坐在这里,一无所知,所有的名相都很陌生。但是没关系,哪天会出一个像六祖这样子根器的人,是不是?一闻就千悟了,就顿悟了,所以我们也不能轻视初学佛法的人。换句话说,我们今天齐聚一堂来共同研读《楞伽经》,这就得修百千万亿劫,因为这本经典消失了四、五百年,又在今天又重复流通到这个世间,然后成观法师又把它写得这么的白话,不研读不看,可惜!

初版自序

甲、缘起

【这部《楞伽经义贯》是我】成观【在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七年闭关时,】是我在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七年闭关的时候,【后面两年期间,断续完成的。这部经自古来是公认很艰深】很【难读的,我在关房看这部经时,深觉字句】很【难懂,经义】也很【难显,】经典,义就是义理,经典的义理,经典一定有含藏的义理。难显,为什么叫难显?难显的意思,就是根器因为不够,很难理解,所以这个难显不是绝对的难显。圆顿的话,那就很容易了,可是对这些根器不够的人就叫做很难显,因为字句太简单、太简略了,省略到看不懂,太省略了。【就发愿要把它注出来,让现代人能看得懂。本来打算将来注过其它几部经后,最后才注这一部性宗】专谈本性的就是禅宗。性宗【最高的经典】达摩祖师来传法,传给二祖,就是啊,跟二祖讲:这本《楞伽经》跟汉地有缘,依此修行就能了生死。因此达摩大师离开后,就把这本经典《楞伽经》传给二祖。这部性宗(禅宗)最高的经典,也是相宗,专门讲名相的,名相非常地多。相宗就是唯识宗,玄奘大师也是依据《楞伽经》里面来讲唯识学,有种种的依据,都是依据《楞伽经》,所以这本经典就变成禅宗最高经典,也是唯识宗所依的经典。在座诸位啊!你如果想做一个弘法的法师,唯识不懂你就很难发挥,因为你讲经需要用到名相,唯识的思想你不懂,你用起这个名相,你就很难得心应手。所以,师父开始就知道这个关键,我一开始就从唯识下手,从唯识下手。【(也是】唯识【相宗所依的经典)。但是看过两遍后,虽然作了很多笔记,有引用、也有注释、注解等,然而这些笔记遍满杂布在字里行间,看来很紊乱,不容易一目了然;于是在看第三遍时,便着手把它整理出来。整理了一阵子以后,忽然便想:这样整理很花时间,何不就把它写在稿纸上,注出来?于是就开始注解此经。因缘如是,乃属无心之造作;】跟我一样,我也是无心,在半年前,我还没有准备要讲这部经典,后来,希望生命得到一个究竟的完美圆满。既然“二楞经中最难解”,《楞严经》跟《楞伽经》是诸经当中最难的,那么何以不把它在我这一辈子小小的愿力之下把它完成?我不敢说能够利益无量无边众生,因为我们统统贯通了,就是用一点时间跟大家研读研讨,也能够利益末法的众生,给他有一个佛的正见。因为今年的结夏安居的比丘也有二十多个,那么,我想说看在、站在这个角度,结夏安居嘛,总是做一些能够帮助比丘的事儿,就是讲经啰,因此,好吧,有这个念头,今天就付诸行动。我跟成观法师一样,也是属于无心的,没有心理准备的。【虽属无心,亦从最初发心而来。注解的时间,前后虽延续了两年之久,但全部的实际工作时间却大约只有半年左右。因此,我闭关的后半期,主要便是依此经而修;注经、解经、依解起行,期能解行相应。如此想来,却也甚合祖师咐嘱行人之意。】所以诸位要修行要有所本,要有所依据,不是盲修瞎练。

乙、楞伽经简介

一、译本

【本经共有三种译本:】

【㈠宋译:刘宋时,中天竺】这个“天竺”就是印度。印度当时候分成五个区域:东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还有中天竺,印度当时分五个区域。那么五个区域,这里是中印度。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义译为功德贤)】求那跋陀罗翻译成中文叫做功德贤。既做了很多功德,以是一个贤能的圣者。【所译之《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亦称《四卷楞伽》,也就是本经,这是最早的译本。】在座诸位!目前所看到的统统是这本,这本翻译本,统统翻译的。诸位!这个译经是很重要的,不能用错的,用错就会让后代的人会闹笑话的,比方说,我们英文讲的Love is eternal true,爱是永恒的真理,在这里必须用eternal true,你不能说Love is forever true,那么爱是永远的真理,那这个变成不搭轧。听!看起来是对的,forever true,true是真理。梵文我们不懂,举英文这个例子来讲。Love is forever true,爱是永远的真理,可是这句在西洋人听起来是不对的。是不是?这个就要正确的翻译:Love is eternal true,eternal永恒的,这个译本一个字就差很多啰。我举这个例子就是翻译的译本不是在开玩笑的。那是,每一个用的,你知道吗?

以前古时候记载,要译这个经典的时候,我们举这个《楞严经》来讲,是几百位通达三藏的高僧,印度的、还有汉传的,再来就是要文笔很利害的,汉地的文笔。要译经的时候,动用到几千个法师,多少个通达三藏的法师。在座诸位!有译经典的时候,我看了一段非常地感动!就说在翻译成《楞严经》的时候,这一句有争议,有争议性,就是:你这一派的,你认为这一句要怎么翻译,这一派认为要怎么下笔,有所争议,这四个字而已,译场停十天,没办法下笔,这个下去就是千秋万世。你就知道,古时候的翻译那种谨慎跟态度,那股负责任到底的那种心,才四个字,对不对?现在人随便拿来拼凑一下,那不是,那四个字足以让译场、译经典的译场停十天,不能动,不能下笔。你可以知道,他们翻译这种谨慎跟负责任的态度,不是像现在人囫囵吞的简单的翻译一下。不行的!这一句翻译下去,有没有符合佛意,有没有跟梵本一模一样。再来,我要用的这个字,是不是适合汉传、汉地的人看,看得懂吗?

我举这个例子,就告诉大家,古时候那个西域取经是冒着生命的,古时候那个译本,是动用国库的;几千位法师、三藏的法师,派的那些执笔的人,是全国类似状元的人去下笔,下这个汉译的语言,下笔。拍板定案,你记录下去,这句就是这个意思,大家统统没意见,没意见,就记录下去,然后执笔,汉传的,就执笔下去,下去以后,然后再念给大家听。念给大家听,大家有没有意见?汉译这样子有没有意见?没有意见。再接下去翻译,是如此的谨慎,如此的谨慎!可见!

为什么师父讲要报两种人的恩?

①一定要报佛的恩,经典是佛讲的;

②一定要报祖师的恩。你没有祖师,你哪有办法呢?要不然,你拿梵本来看看,你哪一句看得懂?他没有翻译,你怎么看得懂?还动用到国库,我们就知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讲这个例子就告诉诸位我们的心态。经典是要捧好的!我看,有一些人,可能是初学佛法的,他这个法宝是用挟的,用手拿这样子的,这在佛法里面来讲是不可以的,用一手拿是不可以的,除非你右手有拿东西,左手有拿东西。所有的经典都要捧在胸部以上,所有的经典放着,大乘经典统统要放在腰部以上,要不然,就这样拿(师作捧经书的动作:把双手放在胸部以上,用两手食指和中指夹法宝,使法定保持水平。见下图。);请,这样子。除非你有特殊的状况,比如说你要跌倒,拿一支雨伞,要不然就是要捧这样子。这对法恭敬的人,他就能够入道;对法不敬的人,他的心中就是没有法。因此,如果交代大家一个任务,所有的法师或所有的护法居士,你看到你那个旁边那个居士,或者怎么样,拿着经典,是用一只手拿的,除非他有特殊状况,否则你进来你就必须两手恭恭敬敬地请,是这样子的(师作捧经书的动作:把双手放在胸部以上,用两手食指和中指夹法宝,使法宝保持水平。见下图。),这个法。

所以,为什么说敬佛敬法敬僧?其实就是尊重自己的灵魂:敬佛,就是尊敬你心中的觉性;敬法,就是尊敬你内在的智慧;敬僧,就是你心中拥有和合跟慈悲心。敬佛、敬法、敬僧,其实就是对自己的灵魂有所尊重跟交代。为什么师父一直讲要敬佛、敬法、敬僧?因为你的心性本自具足。本自具足:我本自具足佛法僧,我就坏了事相,对佛不恭敬;我心中有法,对法,法本又不恭敬;我心中有僧,因为我和合无诤就是僧,又对僧宝不恭敬,那么就变成理事不圆融。所以说对法恭敬的人,心中他就拥有真正的真理。

因此在座诸位,从一个人学佛接触的态度,你都可以看到这个人法有没有入心,这个法有入心的人,看到三宝,那是最极恭敬的,因为他恭敬诚恳的相,就代表他的内心,知道吗?所以至诚恳切之人易入道。印光大师就讲得很清楚:修学佛道,要往生极乐世界,就是至诚恭敬,没有第二法,好好地念佛。为什么要至诚?为什么要恭敬?因为从至诚心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

好!诸位再看下去。

【㈡魏译:为元魏时,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所译之《入楞伽经》,十卷。】

【㈢唐译:由唐时于阗三藏法师实叉难陀所译之《大乘入楞伽经》,七卷。】

“以上三种译本《大藏经》中都有收;最近大乘精舍出了一本《楞伽经会译》,即是把三种译本分段并列,很有参考价值,不过其中魏译及唐译部分,与大藏经中的文字,有些地方颇有出入。”

诸位!你们一定要认识一下《大藏经》。这个大藏经简单认识一下,就是由各个不同的朝代,有的是皇宫贵族,有的是高僧大德提倡的,每一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大藏经,唐、宋、元、明、清都有。所以现在看到的什么《乾隆大藏经》、什么《龙藏》,还有什么《中华大藏经》等等,《卍字续藏》、《大藏经》,大同小异。但是有时候内容有一些出入,因为每一个人——编排大藏经的人,目标不一样。像《中华大藏经》的话,我的目标订在《大般若》——六百卷的《大般若经》,因此一开始就把《大般若经》就编列,哇!从头看就是《大般若经》。那有的人编这个《大藏经》不一定从《大般若经》下手,所以每一个朝代编的《大藏经》的篇幅,像《中华大藏经》有时候编到三百册,有的人认为里面太多繁琐,有的二百册、有的一百册,统统有,有的节录。那么这个《大藏经》,因为朝代的不同,所以翻译的译本,或者节录里面的篇幅,在流通过程当中,有时候抄写,以前没有印刷术,没有照相制版,对不对?如果你在抄写的时候,一打个盹漏掉一个字,或者不同的版本拿来穿凿附会,就变成说因为年代久远出了一些状况,出了一些状况。对不对?

你看《无量寿经》,我们台湾都是用康僧铠的,所以《无量寿经》也好几本译经,译本。玄奘大师翻译的《弥陀经》,是讲到十方,那么鸠摩罗什翻译的呢?他就翻译成东、南、西、北、上、下就好,不要搞得那么复杂。所以我们现在都是用鸠摩罗什翻译的比较多。因此来到汉传汉地,每一个朝代都会编这个《大藏经》。那么这个《大藏经》,随个人当时的嗜好或者是能力,所编的《大藏经》变成册数都不太一样,因此到我们今天来看有些困难。

《大藏经》总共分几个重点:1.叫做经部;2.叫做律部;3.叫做论部。论部,比如说《成唯识论》、《摄大乘论》、《观所缘缘论》,或者《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或者是种种的这个论。经部、律部、论部,再来,经疏部,疏,就是注解的意思。经,解释经典的经疏部;解释律藏的,律学的,叫做律疏部,就是对戒律解释的,佛有讲,然后对注解下注,对佛讲的戒律下注解的叫做律疏部;再来就是论疏部,论,对论下注解的叫做论疏部。接下来,一个叫做密教部,咒语、手印、坛场的布置、佛像,种种密法的摆设,这个跟密教的传承那么都有关系,都收在密教部、密藏部。那么,最后一种叫做非经、非律、非论,也不是经疏部、律疏部、论疏部,叫做杂藏部,最后一种叫做杂,杂就是没办法归类,没办法归类的叫做杂藏部。

那么,现在有的人,把净土宗的集中起来又叫做《净土大藏经》,但,其实在这个,这只是一个名相,自古以来,没有人用这样子的方式,把净土宗把它集合起来,给它一个名字,叫做《净土大藏经》。但是自古以来没有人这样做,那近代的人,有人把净土集合起来,又给他一个名字叫《净土大藏经》,这个不在传统《大藏经》的名词里面,是后来的人给它一个名相。所以对《大藏经》大家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在座诸位,这个《大藏经》要以师父的程度来讲,要看一遍,要五年的时间,要五年的时间;依你们的程度来看,那就不知道要看多久才能看一部大藏经,我们就不晓得。所以要阅读大藏经,有的人是选择地看,有的人是没有分别心地看。选择的看,比如我要从律部看,我要从经部看,或者是说我选择看,选择看,我对般若思想我比较有兴趣,就从《大般若经》看。所以每一个人兴趣不一样,或者我对密教的特别有兴趣,我对中阴身特别有兴趣,中阴身特别有兴趣。那么有显教讲的中阴身,密教讲的中阴身就比较多,有兴趣就研读密教的。因此每一个人对大藏经的选择性不一样。那么有一种阅读大藏经不分别,从头到尾都是这样看。但是看大藏经有一个困难的地方,就是它都一直重复,比如说你看《阿含部》,佛在这里讲五蕴皆空,一直翻,翻,翻到四阿含,《阿含经》里面再翻过第二页还是讲,几乎一模一样,再翻过第十页还是讲,走到哪边,哪边只是时间空间不一样而已,几乎内容一模一样,所以在汉传汉地的人就觉得很繁琐,因此就归纳《阿含经》讲的,就是不净、苦、空、无常、无我,就是归纳起来,知道吧?所以我们今天所讲的不净、苦、空、无常、无我,就是把《阿含经》的菁华、精要列出来,那你就等同把《阿含经》看完了,现在的人好简。这个讲到大藏经这个问题。
再来,就看,由唐时于阗三藏法师实叉难陀所译之《大乘入楞伽经》,七卷。

【以上三种译本《大藏经》中都有收;最近大乘精舍出了一本《楞伽经会译》,即是把三种译本分段并列,很有参考价值,不过其中魏译及唐译部分,与大藏经中的文字,有些地方颇有出入。】

师父为了讲这个颇有出入,会lost掉。诸位啊!像如果我传到一千年后的慧律法师也会不一样,会不一样。因为我们以前出国,那个导游写身高多少?把我写174,一米七四,事实上我的身高一五七点五,四舍五入刚好一五八。如果那几天喝水喝高一点的,稍微挺胸一六○左右;那几天如果老化很严重,缩下来,大概一五八。结果,那个导游给我写一七四,传、传、传到一千年后,人家不认识慧律法师。啊,一千年后,写《慧律传》的时候:人高马大。结果,搞乌龙,跟事实刚好相反,是不是?不是人高马大,是袖珍可爱。所以我举这个例子,就是因为代代相传,它就有一些误传,神话出现,是不是?在一千年后,说不定它的记录,这个慧律法师,听说一楼一下子一跃可以到五楼,结果是坐电梯,他没有讲(师笑),搞错啦!他就加上一些神话,所以这个神话部分不重要。真理部分,加一些神奇的、古怪的,人家才要看。但是,我们是这么平凡地来过日子。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本经之传承

【本经是达摩祖师在付法给二祖慧可大师后,亲传予二祖大师的,初祖说:“吾有《楞伽经》四卷,】当然是宋译的啰。【亦用付汝,】就是我把它传法给你,【即是如来心地要门,令诸众生开示悟入。”(见《景德传灯录》)】诸位!开示悟入重点:开佛的知见、示佛的知见、悟佛的知见、入佛的知见。所以开、示、悟、入中间都要用顿点,如果你把这四个字一起念是不对的,开、顿点,示、顿点,悟、顿点,入、顿点,念久了也没什么感觉。这个开、示、悟、入是讲四个角度,并不是一句成语。开佛的知见、示佛的知见、悟佛的知见、入佛的知见,所以,诸位,最难得的就是入佛的知见,入佛的知见。《景德传灯录》记载【又道:】达摩大师又说:【“吾观汉地惟有此经,】此经就是《楞伽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你按照这样子修行;当然,所谓“世”指生灭、生死的意思,自然能度生死。这个世就是世间,世间是指生灭,生灭是指六道轮回。所以,仁者依此《楞伽经》,顿悟心地法门,自得度世,自然可以超越生死。【(见道宣律师《续高僧传》】里面所记载的。【)因为四卷《楞伽》是达摩祖师所传,用以印心的,所以后世虽见有二种译本,但大都只是当作参考用,】【而且一般谈到《楞伽经》时,也多是指最初宋译的《四卷楞伽》而言。】所以要背起来,你们请到这本,如果你走在路边。说:你那本是什么?《楞伽经》。他问《楞伽经》总共有几卷?你就跟他讲:四卷。他就跟你比这只(师伸出大拇指)。然后他就问说:《楞伽经》里面讲什么?你不要再问,再问,我讲你也听不懂。(师笑)因为我们自己也不懂,最多讲到这儿吓吓他就好。人是靠吓唬的,是不是这样?

【从达摩祖师以后,正法眼藏的传承,】注意!正法眼藏就是以心印心,叫做正法眼藏。佛的心就是正法眼藏,把佛的心传下去就是正法眼藏。所以这个正法眼藏,出现最多的名词的就是禅宗,禅宗就是佛陀的正法眼藏。后来把所有开悟的、见到本体的,统统叫做正法眼藏。而这个正法眼藏,重点在哪里?重点在以心印心、不离文字、教外别传,重点在这个地方。正法眼藏的传承,【即以《楞伽经》为印心之据;】印心是什么意思?印证你这个心跟佛的心是一模一样,一模一样的。诸位!以前的人是印心才能传承正法,把衣钵才传给他的。现在不一样,衣钵没什么稀奇,要衣的话,有钱买得很多,要钵的话那更多啦!做一下钵,一次可以做几百个。所以,现在变成衣跟钵,六祖讲:衣钵这个……五祖传给六祖的时候,五祖就告诉他:衣钵为争端之物,让你命若悬丝。所以到后来,六祖以后就不传衣跟钵,不传衣钵。意思就是,衣钵它是争端,会让你丧命的。大家为了抢夺那个六祖的衣跟钵,你看六祖差一点就被人家杀死了。所以,衣钵为争端之物。到了你(六祖)这个时代,六祖以后,就不要再传了。

【后来,正如达摩祖师所预言者,一百多年后,到了四祖道信大师以后,《楞伽》之学渐渐转为只是名相之学,因此五祖弘忍大师才开始以《金刚经》为禅宗印心之经典。】禅宗印心的经典《金刚经》,我们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什么叫般若?金刚能断一切烦恼执著,般若,我们的般若犹如金刚能断一切烦恼,那就是《金刚经》为禅宗印心的经典。那么《金刚经》就容易多了,对不对?容易多了。现在全台湾省几乎大家都诵《金刚经》,那么就很普遍,几乎没有人在诵《楞伽经》。【如六祖闻客诵《金刚经》而有所悟时,问客从哪里来?】你从哪里来?【客答说:“我从蕲州】蕲州就是今天的湖北。蕲州,湖北【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因此《金刚经》开始盛行于世,】在台湾几乎没有一个佛弟子没诵过《金刚经》的,【而《楞伽经》即从隋末、初唐开始(约西元六○○年左右),便渐渐失传了(请参见本书附录一:宋·蒋之奇《楞伽经序》)。】在后面你们自己去看。

【一直到了北宋仁宗时,有一朝庭大臣,官位太子太保,名张安道(】又名张【乐全)先生,于仁宗庆历(西元一○四一年)为滁州牧时,】(州牧zhōu mù:①官名。古代指一州之长。《书·周官》:“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蔡沉集传》:“州牧,各总其州者。”汉成帝时改剌史为州牧。后废置不常。东汉灵帝时,再设州牧,掌一州军政大权。魏晋后废。后世借用为对州最高长官的尊称。唐·韩愈《送灵师》诗:“开忠二州牧,诗赋时多传。”②清代知州也称州牧,官阶甚低,与知县并称牧令。)滁就是安徽,这个州牧就是古代州长的名字,叫做州牧,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省长。如果把安徽当做一个省,就是省长;如果把安徽当做当时的一个州,那么就是州长。州牧就是州长的意思,就是安徽(滁州)那个州的州长。【才偶然之间,又发掘出《楞伽经》,自读之后,如见故物,大有所悟,如苏东坡的序中说:张公“至一僧舍,】来到一个出家人的寮房,【偶见此经,】突然看到这本《楞伽经》,【入手恍然,】恍然就是忽然,好像有一股力量让他整个盯住,忽然,【如获旧物,】就好像很熟悉一样地看到以前熟识的东西,【开卷未终,】打开《楞伽经》还没到终了的时候,【夙障冰解,】夙障,无量劫来的生死业障消除。你看,你就知道这本《楞伽经》的功能、功德利益有多大?所以古时候说如果有人有因缘,听闻到《楞伽》这个经名,此人将来必定成佛,因为这个是成佛的一部经典。【细视笔墨,手迹宛然,】好好去了解。以前都是用毛笔写的啰。手迹,他写的这个,用手写的,抄的,这个《楞伽经》的毛笔,宛然(宛然 wǎnrán:①真像;非常像;仿佛;很象。南朝宋·鲍照《字谜》诗之三:“乾之一九,只立无偶;坤之二六,宛然双宿。”②真切,清楚。真切貌;清晰貌。《关尹子·五鉴》:“譬犹昔游再到,记忆宛然,此不可忘,不可遣。”封识宛然。——《汉书·李广苏建传》。宛然旧日情景,又在眼前。③委曲顺从的样子。《诗·魏风·葛屦》:“好人提提,宛然左辟。”毛传:“宛,辟貌。”陈奂传疏:“宛有委曲顺从之义,故云辟貌。”),诸位这个宛然就是很完整,没有脱落,很完整。宛然,就是非常完整。【悲喜太息,】悲喜,一面悲伤,一边喜悦。太息,太息的意思就是长声叹息:唉……这么好的经典竟然摆在这儿没人看。还经过这么久,太息,就是长声叹息,就像我们常常:唉……就是这样子,感叹的意思【从是悟入,常以经首四偈,发明心要。”(见本书附录二:《苏东坡序》)

后来张公】张公就是张安道、张乐全。【以此《楞伽经》亲自教授苏东坡,并且出钱三十万,】反正,每一个朝代都有那种大护法出现,他钱没问题,一下子出三十万,在当时来讲,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个是很大的数目。【请苏东坡刻印此经,令流传于世。苏东坡的好友】叫做【佛印和尚】又称为佛印禅师,【却向他建议说:“与其刻印,不如由苏东坡自己来书写,】你写完了,有个版本,【然后】用你的版本,【再】来【刻印,更能流传得久】诸位!为什么叫做刻印?刻是什么意思?刻,就是把文字刻在板上,你把油墨黏上去,再上一次墨,要印就一下子就出来好几张,以前没有印刷术,刻印是什么意思?刻,以前是用刀子,你知道吗?一个字一个字刻……中国人的功夫最强的啰,那个文字雕刻的细腻,一下子,唰、唰,一张就出来,唰、唰,第二张就出来,就这样子。刻印,更能流传得久。

【(因为东坡居士的书法是有名的,世人为珍惜其墨宝,定会妥为保存其手写之经),】所以我今天由衷地感谢苏东坡!【苏东坡于是将此经写一遍,】就是抄写一遍的意思,【然后刻印传世。】这个刻就是用刀子,那个就不是用印刷啰。先刻,刻完了再印,然后再把它装订。以前......你们看过线装,有没有?线装,用线把它装起来,这个就是古书都是用那种情形。因为一张一张(印)……然后把它折好,订下去,就用线一直缝、一直缝……所以线装,你看到的线装就是古时候的装订方式。【现今所传者,即是张公所传、东坡居士所手书的。然而自隋末至北宋末期,】整整消失了多少年呢?【此经失传了将近四百五十年!】消失了很久,四百五十年!你看,经过多少朝代动荡,【我们有幸现在还能亲睹这部无上甚深宝典,全拜张】公【、苏】公【二大居士之赐。】张安道,然后苏东坡二大居士之赐。【以其功德不可没,故特志之。】很了不起!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楞伽经大义

(一)楞伽经的结构

A、以篇章来看

【本经共有四卷,且每卷皆依传统的方式,于卷下分品。】他指本经特别不一样。【然而本经独特的地方为:每卷只有一品,四卷总共才四品,且每一品之品名都是】一样【“一切佛语心品”,】 什么叫做一切佛语心品?一切都是诸佛所说的心法,完全一模一样。诸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心,都是一样的,所以没有别品,就是这个品名,只有这样一个名字。一切佛语心品,卷一、卷二、卷三、卷四,【这就非常独特了。】意思就是:佛的心都完全一样,不二的意思。为什么叫做一切佛语心品?因为法不二,入不二法门,是诸佛的心,因此,所有的品名都一样,只是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这四卷及四品,考其意,盖可代表经中所阐发的四门(以下将稍加解说此四门);】此四门就是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这个要稍微背一下,五、三、八、二,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叫做四门。诸位!你先翻开第九页,第九页的中间:(A)了四门。上面所提到的四门是:五法、三自性、八识、二种无我,所以,简称: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我们先看,再翻回来第五页,【而四品】都是【同】一个【名】字【,即表示四品会归一义;一义者,即是第一义谛,】诸位!什么叫做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就是不二,不可思议的绝对义理、真理,最极究竟、圆顿、无上叫做第一义谛。佛讲的第一,不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的一,不是比较的一,那个叫做绝对的谛理,成佛不二的真理,叫做第一义谛。就是你想成佛,你就必须悟到第一义谛。所以,佛讲的第一义谛,不是对第二义谛讲的,也不是对第三义谛讲的;这个,有的注解讲,第一义谛是对第二义谛讲的,诸位!那个当然就是方便,有第一,就有第二,那是方便说,但是真正的第一义谛是绝对的,佛讲的第一就是不可言说、不可思议,是绝对的圆、绝对的顿,叫做第一义谛。那就是我们八月二十六斋僧大会要开示的《第一义谛》第二集。【且第一义即是不二之义,】而且第一义就是不二;诸位!什么叫做不二?智境不二,就是你的智慧跟境界其实是不二的,是不二的,所有的智慧可以展现在境界里面,所有的境界其实都是智慧的展现,境智不二。【是故四品无有别名。】没有其他的别名。【又所谓不二之第一义,乃为一切诸佛之所共说,而此经所要呈示者,即是一切诸佛之所共说第一义法门的心要:】这个第一义,第一义在这个《大般若经》里面讲或者《中观》里面讲,叫做大空,要加一个“大空”。第一义大空,大空就是绝对空,在这里用第一义法门的心要。那么,第一义就是绝对空,没有东西,真如究竟一真。第一义法门的心要:【所谓“自觉圣趣”,】 诸位!自觉圣趣是简称,这个名词你一定要背起来,从往后这四个字“自觉圣趣”一直重复出现。“自觉圣趣”什么意思?自觉,自己觉悟;圣,就是圣智;趣,就是入,趣入第一义谛。我们自己的觉性;圣人的智慧,圣智,圣的后面加一个:“智慧”;趣,就是入,趣入第一义谛。自觉圣智,趣入第一义谛,简称“自觉圣趣”,或者叫做“自觉圣智”。这个圣,底下一定要加一个智慧的智。自觉圣智,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如果你自己觉悟了,你都有圣人的智慧,不是只有佛有。如果你肯放下,如果你肯修行,每一个人都存在有圣人的智慧。自觉是什么意思?就是最重要的你要自己觉悟,要有志气、要有骨气,不要常常生气,要自觉。诸位!如果没有自觉作用,那最糟糕的就是没有动力。(一、)诸位!你有好的大悟的师父;假设说啦,大善知识在你旁边,有没有用?不一定有用。二、你有好的、这么慈悲的同参道友,在顶着你、扶持着你,有没有用?不一定有用。重点在:你自己有没有志气?你要不要觉悟?如果说:我想浑浑噩噩过一生,我不需要觉悟啊。那大善知识也没有用,同参道友也没有用。对不对?但是,如果你两样俱足了,大善知识也具足了,同参道友也都这么扶持你,那么,你的自觉作用也强,不得了!你自己的觉悟,圣人的智慧,自觉就等同圣人的智慧,趣入,趣就是入,入第一义谛。这是一切如来的自证境界;这个“证”还要加一个:内,自内证,那么就比较接近佛的意思。所以我们常常讲说:一个有修行的人,他是有自内证的功夫;自内证,一定要加一个“内”。那么加一个内证的功夫,那么就是境界不能造假啰。有,就是有,悟,就是悟,不悟就是不悟,自内证。不是像现在,末法时期,很多没有功夫或没有自证的功夫,就到处搞宣传、做表相,捞一点好处。这个自证的境界可不是这样,完全活在真实,真正实在的生命,真如本性。所以自证境界有什么好处?【这是一切如来的自证境界,】自证境界是完全活在真如理地、真实的心性当中,一点不虚伪,一点不造假,没有杀盗淫,没有贪嗔痴,完全清凉、解脱、自在,叫做自内证。【一切诸佛皆以此为心印,故称各品为“一切佛语心品”。】

B、以文体来看

【本经以文体来看,可分为偈颂】偈颂就是用五个字为一句,用五个字,后面都是五个字为一个偈颂。【及长行】长行就是文字,不拘限于偈颂,就用长行文【(散文)二大部分。】

【偈颂部分即是一开始大慧菩萨的一百零八问,】一百零八问,这一百零八问,这样问,前面如果加:“一口气”,才能够显示中间没有间断。就是大慧菩萨一口气问一百零八问。你想想看,我们一般人哪有这种记忆,哪有这种记忆啊。一百零八问还不用看草稿,一直问,一直问……一般人问到第三问,就会说你稍等、稍等……为什么?你问一百零八个问,我哪有办法从头这样给你回答?你看,大慧菩萨一口气问一百零八个问题,这个除了佛有办法招架以外,谁有办法?问到后面,前面在问什么,你也忘记了。你第一个问题是问什么,麻烦你再重复一遍。谁记得一百零八问呢?这个还不是一般普通的记忆,大慧菩萨一口气问了一百零八问;其实不只一百零八,总共问了一百一十一个问题,一百零八是个接近的数目。一百零八代表一百零八种烦恼,断一百零八个烦恼,就产生智慧,这是表法的,用一百零八,一百零八,念珠也是一百零八,是不是?其实真正的问题,不只一百零八,是讲一个大概的数目。【大慧菩萨以偈问,接着世尊以偈回答此百八问。此百八问可说是本经的总问,】总问,全部在偈颂里面表达,问、答,问、答。诸位!总问,注意听!总问是对圆顿根器的,就是如果你在这个地方悟了,契入成佛了,那后面的长行文是多余的。但是,有没有所有的人都这样偈答,偈问偈答,用偈颂来问、用偈颂来答,有没有这种根器?没有,没有这种根器。长行文,就是圆顿教里面的渐教,诸位!注意听!圆顿里面分两个角度:至圆顿中的圆顿,就是偈答、偈问;圆顿中的渐、渐教就是后面的长行文。用偈问偈答,圆顿中的圆顿;用长行文来问来答,是圆顿中的渐,就是:唉!没办法!大家都是证到十地菩萨,虽然是圆顿,但是有一些还是要发挥一下。记得:两种,长行文也是圆的,圆顿教的,不是一般的。如果说偈颂是对圆顿教,长行文是对渐教,那是大大错误的!这里面没有渐教的,知道吗?这里面没有渐教的,统统是圆顿教的。只是它稍微要分析一点,所以是圆顿的渐,要这样子。两种都是圆顿教,但是,前面圆顿的至圆,最圆顿的根器,后面也是圆顿教,但是,是比较渐,圆顿当中的渐教,这样知道吗?所以这一本经典全部都是对圆顿根器所讲的。【而世尊的偈答可】以【说是本经的总答。大慧菩萨的百八问即是于法有疑(大慧菩萨已位居十地,自然不会有这么多疑问,当视为菩萨以慈悲愿力示现,代众生问),】答对了,就是这样子,十地菩萨要成佛了,哪有这些问题?所以告诉诸位:奥斯卡金像奖,应该由释迦摩尼佛还有他的弟子来得。演那个戏,是演得那么的逼真,就像阿难示现进入淫室,差点毁戒,然后,文殊师利菩萨提携,回来,要没有阿难这样示现,你哪有《楞严经》可以听?演一出戏,佛开始一直说法;大慧菩萨也是这样演一出戏。所以一佛出世,千佛护持,都是佛来示现的,有时候来示现他的徒弟。所以这些其实都是代众生问,所以,世尊所有的回答其实都是对众生在回答。【世尊的偈答即是释疑、决疑、破疑。】解释疑问、解决疑问、破除疑问。【然而总问总答这一部分,问与答都非常简约,常只是点到为止,因此是对最上上圆顿根熟的众生】为什么要讲根熟?根器因缘具足,要不是那种根器的,那么就不能叫做上上的圆顿。为什么要加两个“上”?那就是没有比这个更上。所以,《楞伽经》是对上上圆顿根熟的众生——根熟就是善根深厚、因缘具足,【所说的无上顿悟顿证之法门,所以很难领略;尤其是世尊的偈答,若不解者,很容易以为是驴头不对马嘴,】驴头不对马嘴是比喻不相契合,合不起来。奇怪大慧这样问,佛怎么这样答,好像对不上。以前弟子一问一答,一问一答,都是很工整的,现在大慧这么有次第的问,结果佛的回答超过你的想像,打乱你的次第,打乱次第就是叫你顿悟,诸法并没有次第。一般人来讲,大慧这样问了一百零八问,为什么世尊是这样回答?【答非所问,】好像前后不衔接,佛陀就是要破除你那个渐次第的生灭法。比喻驴头不对马嘴,比喻不相契合,答非所问,【乃至误认世尊之偈答只是重复问句或顾而言他,】就是顾左右而言他,顾左右而言他就是没讲到重点,左边看一看,右边看一看,讲一讲,好像没有针对问题来回答,叫做顾左右而言他。【令人如堕五里雾中,摸不着头脑,有点像后世祖师的某些公案一样,如是便觉得世尊的回答好像毫无意义。也许是这个缘故,因此以前有人编印《楞伽经》的时候,就干脆把这一部分完全省略掉,】惨了!那个完全省略掉,你看看他有这个胆量,印经典,编排,就把这个……这个在讲什么,牛头不对马嘴,好!删掉!随随便便删,还好我们的成观法师这部分没删掉,这个是最重要、最重要的。【而从长行开始印起,这对读者来说,实在是很大】很大【的损失。至于一般注释本,也常只把这些偈颂照表面的字义讲一遍,或照抄一遍,】这点我可以证明,确实是这样子,师父也看过这些注释本,确实是这样。【至于偈颂的问与答之间的相应、前后脉络关系,以至潜藏在字里行间的精义】(、精要)【,以及言外之义、弦外之音,就很少有】“有”就是有人,【探】就是去探索,【索发微】“发微”就是发现,“微”就是它的深奥之处。【的,】整句的意思是说:以及言外之义、弦外之音,就很少有人去探索并发现深奥之处。【以致佛、菩萨在经中所要曲达的无上深义便无由得知了。】曲达就是不直接回答,叫做曲达。要你回光返照,你问这个问题,我回答这个问题,要你省察自己,回光返照你的心性,问题不在于你问的问题,问题是在你那个心是什么心在问问题,所以这个叫做曲达,没有直接。所要曲达的无上深义便无由得知了。【关于偈问偈答的各层意义,本书中有详细的分析探讨,请阅正文便知,在此兹不赘述。】赘述就是重复地再讲一遍,这样很麻烦。【(此非我能也,盖佛菩萨护念也。)】意思就是:不是我成观有这个能耐、能力的,这是诸佛菩萨加被,才有今天的成就,才有今天的这样这本书。这个就是一种谦虚。底下这个括弧就是成观法师非常的谦虚,自己非常谦虚说:此非我能也,这不是我能力所能及的,其实真的是菩萨,念就是加被加持,盖佛菩萨护念加持才有这个能力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偈问偈答之后,便是长行】文,长行文【。如上所述,偈问偈答是总问总答:】总问总答,在旁边写三个字:顿中顿。就是针对圆顿,上上圆顿根机的。总问总答是顿中顿;别问别答,后面那个别问别答,一条一条用长行文写出来,叫做顿中渐。这里是顿中顿,后面别问别答是长行文叫做顿中渐。那么这样你就知道,总问总答这个偈颂有多么地重要!那么如果总问总答已经开悟了,彻底了解佛意了,那么就不需要后面的那个别问别答,多余的。因为他已经贯通了嘛!看底下,【因为大慧菩萨把他所有的问题都一口气、没间断地提出来,接着世尊又一口气全部一齐回答,故称总问总答,】都是一口气的。【而长行部分则是】别问别答,【别问与别答,亦即是大慧菩萨把一百零八问,】其实是一百一十一个问,方便说,差不多是这个数目。一百零八不是固定的数目,只是个表法的,大约是一百零八,但其实是一百一十一。【重新以长行的方式,有条理、次第地一条一条分别再提出来,】为什么?里面有顿中渐,有的时候听不太懂。在偈,总问总答,对不对?偈问偈答里面,那个是根器利的人;后来别问别答,那是顿中渐,次第地一条一条分别再提出来,【然后世尊再一条一条很详尽地回答,故称别问别答,】别问别答,旁边写三个字:顿中渐。注意喔!这个渐,不是你平常认识渐教菩萨那个渐,这里所谓的渐,仍然是顿根的人、大利根的人。所以称为别问别答。【也就是分别广说。】广说就是详说,【这是因为大慧菩萨恐怕当场会众及末世众生不能完全领会、悟入总问总答的境界,因此再以大悲力,承佛威神,条条别问。】条条就是一条一条的别问。

【因此偈颂中的总问总答可说是顿中之顿;长行中的别问别答可说是顿中有渐。】注意!注意第一个字,统统是“顿”:顿中之顿,顿中之渐,上面那个字最重要,统统是顿根的人,都是对上根利智的人讲的。【以上是从文体来看《楞伽经》的结构。】

(二)楞伽法门

A、大纲——性与相

任何的法不能离开性与相的讨论,性就是理。事。相就是事相。性就是体,相就是相用,有相它才有作用,是不是?所以性是理,性是体,相是事,相就是相用。诸位!万法不离性与相的讨论。我们今天讲经说法,不能离开性相,还有理跟事,万法绝对没办法离开;万法如果离开了性相、理事,那你怎么讨论呢?所有的讲经说法,仍然不能离开性相跟理事。

所以,A、大纲——性与相。

【佛在《楞伽经》所要开阐的就是性与相二门,而且是平均发展,这也是本经的特色之一。因此本经不但是性宗最高的经典,】性宗最高的经典,全部讲本性就是禅。【同时也被相宗】就是讲名相的唯识宗【行人奉为圭臬,】(圭臬guī  niè:①土圭和水臬。古代测日影、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仪器。“圭臬星经奥,虫篆丹青广。”——(唐)杜甫《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②比喻标准、准则和法度;可以据此作出决定或判断的根据。“世之言学者,以先生为圭臬云。” ——(清)钱泳《履园丛话·耆旧·西庄光禄》③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可以据此作出决定或判断的根据。黄佐《乾清宫赋》:“揆日晷,验星文,陈圭臬,挈于轮。”)【是学唯识法相学的人必读的经典之一。佛在一般开示性相的经中,为适应众生的根机,不是偏于性上的阐发,即是偏向相上的探究,】性上直趣真如,相上微细的分析,让你渐悟,答案还是引入真如实相,还是引入第一义谛大空。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直趣就是用性上单刀直入地契入,那个是属于顿根的人;在名相上解释了以后,慢慢地破除种种的执著,那么这个也是一种方法,也是要契入第一义谛大空。答案都是一样,但是方便有多门。所以,佛法互相攻击,这个人不懂得佛法,你吃你的饭,我吃我的稀饭,美国人吃美国人的面包、汉堡,我们台湾有的人吃烧饼油条,只要各人吃饭各人饱就好,不要说烧饼油条好不好吃,还是汉堡比较好吃,没有。在《楞伽经》这个角度上来讲,诤论就不与佛的心相应,诤论就是你没有贯通性相二宗,你自己诤论。诸位!诤论是在跟自己的偏执的观念角度在诤论的,没有人跟你诤论的,法法本空,哪有诤论?注意!诤论是跟自己的心过不去的,不是跟别人。你立一个知见,自己突不破,然后变成对立。比如说你护持某某人,那变成其他的人就怎么样,可以种种文宣攻击、否定。诸位!这个不是懂得佛法的人。即是偏向相上的探究,就是唯识宗偏向于相上。在座诸位!因为一切的众生没有办法一下子就顿契顿悟,所以当然就要讲经说法,讲经说法就一定会用到相上的东西。所以师父跟这些想要讲经说法的人说一句重要的一个建议,就是:你在唯识学上如果没有下过功夫,你很难在弘法上有强大的力道,因为一开口就是名相,你一开口就是名相。所以在讲经的人,一定要对唯识宗相关的书籍,一定要彻底地了解。即是偏向相上的探究,意思就是为适应众生的根机,不是偏于性上的阐发,就是偏向相上的探究,【很少有二者并重的,因为光是性或相任何一门,都是很深奥的,除非是上上根熟众生,才能兼筹并顾。】诸位!单单一门唯识学,你都必须搞十年;那禅宗的开悟见性,那就要看根器,有的十年搞不来,有的刹那之间,这就不一定,看你的圆顿根器利还是不利。你这把刀子很利,一刀砍下去,烦恼就死了,那就是顿根的人。一刀下手,无明就死,那个就是利根的人。可是,有的人这把刀很钝,不是那个顿根的“顿”,很钝的钝,很差的意思。那个烦恼,这把刀拿起来,它就是锯不断,怎么砍,烦恼就是砍不断,砍了五年,砍不断,十年砍不断,念佛念了很久,还是跟人家争执不休,还是会看别人的过失,这把刀子就是不够利,搞了五年、十年,人我是非始终断不了。人家上根利智的:唉呀!师父说,万法本空入第一义谛,一切相不可得。一下子万缘放下,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争执,一念之间就契入佛性。所以在座诸位!你这辈子想要用最快的方法见到佛的心,想要修行最大得力,就是四个字:万法放下!没有其他的门途。万法放下,最利最快,通达佛的心性,没有比这个更快的!为什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嘛,没有比这个万缘放下、万法放下,没有比这个最快修行的方式。诸位!修行有没有更快的?这个最快!你为什么修行这么慢?就是放不下啰,什么都卡住啰,对不对?观念卡住啰,烦恼卡住啰,你还在在意别人对你好、对你不好,你怎么会解脱呢?是不是?所以说啊,除非是上上根熟众生,才能兼筹并顾。

【由于以上的原因,才有性相二宗的分野,】分野就是界限。有的人搞禅,有的人搞唯识的,【乃至于有后世性相二宗之行人】修行人,【于学理上互相冲突、攻伐,】诸位!不懂佛法的人才会在……诸位!没有见性的人,才会在佛的学理上、教理上互相冲突、攻伐,乃至于水火不容,不相水火,就是大悟见性的人没有此事。诸位!大悟见性的人,你要来跟他争吵,他都还不晓得怎么跟你吵,诸法本空,不可以立一个观念,不可以立一个名相,不可以立一个好,不可以立一个坏。不思善不思恶,就这么时,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诸位!你要跟悟道的人吵,他都不晓得要怎样跟你吵架才吵得起来,因为他的心中绝对的包容、绝对的容忍、绝对的无相,他怎么跟你吵架呢?除非他要示现变成凡夫,要不然怎么吵架?所以在座诸位!大悟的人是绝对的包容,他不是怕你的,他是可怜你,你用网路去攻击他,或者是报章杂志去伤害他,大悟的人,人家都不会回应,人家也不需要回应。为什么?立一个点就错啦,在这个真的悟道的人,他的性相都圆融于一心。诸位!只有心不悟道的人,才会攻击相;只有相——著相的人,才会攻击性。诸位,在一个悟道的人,他性相是圆融的,既然有一个圆融的心,就有绝对的包容,因此他容许别人意见跟他不一样的看法。在座诸位!如果一个真正悟道的人,他就有绝对的包容。就像你来结夏安居,我们绝对的包容。我们需要人家一分尊重,当然我们要懂得去尊重别人,你受用就好,不一定要看我的。在座诸位!你到别的道场去看一看,不骗你的,不是所有道场都这样,有的道场是除了那个师父的法可以看,其他的叫做:收光光。收光光意思是收到光盘一盘都不剩,一本其他外来的经典就绝对不会让你看到,他们有自己的口号,有自己的口号。诸位!如果我今天来讲,你们听我慧律的,如果讲,就不准看其他法师的,那么请问这样叫做平等吗?不平等。这样叫做包容吗?不包容。这样叫做理性的宗教吗?不够理性。为什么只有看你的呢?所以师父允许看任何一个法师的,你冷静、比较看,师父讲的法能不能跟你相应,那就表示你跟我有缘;假设说,我的法实在是……我讲的这个调调,你很不屑,或者是不符合你,是不是?哪有人讲经讲那么多笑话,不相应。不相应没关系,合掌令欢喜,那就……这不是很好吗?所以师父一直告诉大家:佛教是理性的宗教,一个真正悟道的人,他是绝对的包容,他根本就不会想要改变你,我为什么要改变你?我没有必要改变你,是你觉得跟我的法相应,你自己改变自己,那我有一个责任,我所说的法不可以我自己编出来的,一定要依据释迦牟尼佛讲的经典,一定要依据祖师,而且是有功夫、大悟见性的人他讲出来的为依据,我才做如是说,我没有那个能耐自己编出来,没有那个能耐的。所以每一个人宿世的因缘不一样,有的看到师父就很喜悦,法很相应;有的人看到我,涮一下,就bye、bye、bye、bye,明天他就不再来。这个很正常的。为什么?在我们看来,你想想看释迦牟尼佛在讲《法华经》的时候,五千比丘退席,你想想看,释迦牟尼佛讲经,还有五千人不要听他讲经;我们还不错了,我们讲到现在,三百多人,还没有一个人敢跑出去,因为铁门关起来(师父笑),他跑不出去,对不对?我这样想一想是不是就觉得很安慰,是不是?也很安慰大家都没有走动,是不是?

因此,看底下,【不相水火之事。】水火不容。【然而从这部经来看,这些冲突、攻伐,都是莫须有的;】因此,在座诸位!下面这句话,只有没有悟到究竟的人,他才会诤论。六祖讲:诤与道相违。这个诤是加“言”部的,不是那个斗争的“争”,是加“言”部的,意思就是:悟到不究竟的人,就会有诤,就是语言就会冲突;诸位,悟到究竟的人,他就享受这分寂灭,诸法本不生、本不灭,哪有东西可以冲突?哪有东西可以否定别人?哪有东西可以肯定自己?诸法本来就空的东西,是一体的东西,是绝对的东西。在座诸位!学佛有个好处,就是把自己慢慢变成理性的圣人,朝着这个:喔!你听经闻法以后,原来佛法是这么理性的,对于不同意见的人,他这么地包容,能包容不同意见的人,这个是真正学佛的人。而不是说跟你当面冲突,你就把他当作是仇人,那这个法不入心,所以欢迎众生怎么样?欢喜心来随喜、来赞叹佛教,但是我们佛教也经得起人家批判、持不同的意见来攻击我们;但是,希望他攻击得有道理,搔得到痒处。所以佛教如果有缺失,我们改进。但是,他如果说有来对我们挑衅,怎么样?我们不要回应。为什么?这样攻伐,冲突,水火不容,不是佛法,从今天起,摆平自己,你就真正体会佛法,彻底摆平自己。

【因为佛说法度众生只在契机、契理、应病与药,】就像你今天,诸位!你去看病的时候,你是热病呢,还是冷病,对不对?是热病是冷病呢?还是身体各部分的病。应病与药,【各人的病不同,你吃你的药,我吃我的药,彼此并无妨碍,只要病好就行,而这“病好”即是契理,“各人病不同”即是契机;因此契机、契理并行不悖。】这个“悖”跟违背的“背”意思是一样的。契机、契理,诸位!如果契机但是不契理,都是闲言语,对不对?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故佛随机而有种种善说,】这个“善”意思是,这个“善”其实是四个字:是故佛随机而有种种的“善巧比喻而说”。为什么善巧比喻?弘法的人要讲经说法,或者是在家居士,你们想要把这个佛法讲给人家听,要善于比喻,而且这个比喻要比喻得很得体,不要东拉西扯,对不对?两个不搭轧的比喻,人家也没办法开智慧,也不晓得你在比喻,牛头不对马尾。所以要契机还要契理,而且要善巧的比喻。诸位!佛经佛法(中佛)在经典里面讲:善于说法者则善于比喻。唉呀!这一句我看了佛法,释迦牟尼佛这样说,我真的很敬佩!意思就是:你很会讲经说法的人,你就很会比喻!
【大根人则为说大法,小根人则为说小法。】诸位!要判断大根人,注意判断,大根人有包容心,善根深厚心,你从他的态度跟眼神你就判断得出来,就是法跟我们相应。唉呀!这个人胸量真的是很大!这个人可以讲大法,而且善根成熟,这可以讲顿悟法。小根人刚刚接触佛法,对这个行善方面:行善,又想要得到一点功德。这个就表示一些小根器的人:我做一点善事,我怕别人不知道。那么师父就告诉他:唉呀!你了不起啊!赞叹他:你的布施!我要把你的名字记起来。(布施人)听了欢喜。这个是小根器的人。大根器的人,他的布施:喔!师父你不要讲我的名字,我就是要布施!收起来,师父统统不要提到我的名字!我的布施是无相的,佛弟子本来就要护持正法!这个,诸位!这个是大根器的人!(师父伸出大拇指)还不是这样比的喔,大根器的人,还要用一点手势,还要拉回来再比出去,就是首屈一指的。这个境界够。是不是?讲堂很多人布施:“唉呀!师父,这个应该做的!”我觉得很多的护法,这个理念都很正确,非常地正确!尤其我们的讲堂,现在这些法师对师父非常、十足地恭敬,非常地恭敬!这个徒弟法入心,法入心,为什么?心中有佛、有法、有僧,见到师父,讲话我就用跪的,不会用站的。

你去泰国看一看,那个泰国,我们有一次去拜访这个泰国,这个泰国的尊师重道到什么程度呢?我跟那个大和尚在讲话,在讲话的时候,他们那个在家居士进来,那个师父坐得很矮很低,所有的徒弟从里面走进来,统统一半的身体弯下来,那个头不敢比师父更高,绝对没有哪个徒弟的头比师父更高的,没有的。进到……要跟师父讲话统统用跪的,没有一个说我站起来敢跟师父讲话的。我去泰国看到这一幕,哇!感触很大!不是像台湾:喂!师父,我在这里(师作招手呼喊的动作)!你在泰国你稳死的,(师父笑)你在泰国的话你犯了大忌,你知道吗?你犯了大忌!所以在台湾,民情风俗也不一样,在泰国没有人这样。进来,你的头不能比师父更高,但是在台湾不一样,是不是啊?如果师父坐在蒲团上,那你就在地上爬,不然你怎么站都比我高,是不是?所以啊,礼貌要看情形、看时空不一样。我们知道你很恭敬三宝,那表示你会成道。诸位!恭敬三宝到最后,四个字:福德无量。这个人的福不得了,你心有三宝,福德无量,一切福田不离方寸,敬佛、敬法、敬僧,你尊敬自己的灵魂,这个人福德因缘,福报将来不得了。在理上心中有三宝,在事相他也是一样,不坏事相的三宝。所以契机契理,同时对大根人说大法,小根人说小法。

【而本经则是为上上根熟众生所说的如来自证境界;】这个“自”后面加一个:内,自内证。为什么?内就是表示不离这颗心,内证就是除了心,没有东西可以证。为什么叫以心印心?所以佛法是心法,是内证的功夫。证到内证的功夫,诸位!这个人就很有理性:你有权利持不同的意见,我会绝对地包容你的。【佛之自证境界则是无复妄想,】就是没有妄想,【万法一如,】诸位!“如”是什么意思?“如”就是万法毕竟空寂,如就是悟第一义谛,万法都是同一个第一义谛,万法毕竟不可得(“得”即永恒。万法如眼见图片,即现即灭即空,此为动中止;然图片与图片之间有因果之线缀连。因此,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如悟万法无自性、不可得,即不执著因果。其实因果也不可得。——整理者自解),悟无所得,就是万法一如。诸位!什么叫万法?一个颗粒微尘也是如,毕竟空;一棵树也是毕竟空,求其体性不可得。我相,求其体性不可得;人相,求其体性不可得;动物,求其体性不可得;植物,求其体性不可得;矿物,求其体性不可得。诸位!把笔放下来,看这里,法界,现在讲法性本空。好!法性本空分两种性:有情的性还有无情的性。无情:植物、矿物,这个称为法性本空。如果是有情,就讲佛性本空,空是存在,不可触摸,它是无形相的,所以我们讲空,但是存在大智慧。站在破相的角度来讲,它无相,所以叫做毕竟空寂。

诸位!在有情来讲叫做佛性,在无情来讲叫做法性;在有情的佛性来讲,叫做毕竟空寂,在无情的角度来讲,叫做毕竟空寂,法性毕竟空寂。有情毕竟空寂,无情毕竟空寂,有情佛性本空,无情法性本空,法性空、佛性空,本来就不二空,不二空。所以,悟道的人,看一切相,都是心所影现出来的,就是六祖讲的:本来无一物。这样一眼看出去,一个颗粒微尘,乃至一栋建筑物,一只狗、一只猫,任何的相当体即空,是站在这个角度。所以法性本空,就包括佛性空,然后法性也空,一切所有的动物、植物、矿物其性本空,是这个意思。所以万法一如,就回归当下,万法一如后面就是回归当下。那么万法不可得,就是没有能所——没有能缘的意识心,意识心是幻化的,刹那生、刹那灭的执著;也没有所攀缘的境界,诸位,诸法本空,哪有?

诸位!你看一颗石头,有的爱石成痴,爱那个石头成为一个白痴。诸位!有那颗石头吗?这个石头用重机械压、碎掉,变成粉末状,像面粉一样地碎,有那颗石头的相吗?没有。这棵树你把它水抽干了,把它晒干了,再把这棵树磨成粉末状,你有没有看到这棵树的什么形状?这棵树是大树还是小树?是蓝的、是绿的、是黄的?你知道这棵树的形状是什么吗?这个就不知道。这个就是说,当他把它烘干,烘干以后磨成粉末状,跟宇宙的灰尘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叫做万法一如。这个万法本空,万法不可得,可以用在一个颗粒微尘,可以用在一棵树,可以用在一座山,可以用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所以在座诸位!你有病,你就会执著,心里你有病你就会执著。你有病,你就觉得你很狂、你很了不得;你有病,你就告诉头头、告诉别人:只有我修行,别人没有修行。那是你有病!万法一如,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心里有病的人就会著、心里有病的人就会狂、心里有病的人就会傲、心里有病的人就会贪。佛的心没有生病,不执著、不分别,不会狂、不会傲,也不贪嗔痴,也不嫉妒,所以佛就是什么事没。什么是佛?什么都没有就是佛,什么都没有!什么是凡夫?什么都有,什么都烦恼就是凡夫。什么统统空无自性,什么统统放得下,什么统统没有,就是佛。看你什么时候可以体悟到“万法一如”。【于法性、】就是法界性空。【法相】法相还是空。所以在座诸位,于法性,法性空;于法相,法相空。【毫不偏颇,】归到最究终极,其实是平等的,那么这本经是讲法性跟法相的发挥都没有偏,都是平等的发挥。

【因此性与相在本经所占的分量是一样多的,这是以内容而言;至于其方法则是藉相了性,】注意喔!借相了性是什么?就是所有的相都叫你回归当下,所有的相都空无自性,当你在因地的时候、缘起的时候、在果地的时候,任何一个时空,契入无生,一切相不可得,性就显现出来。诸位!相就是无常,无常本空就是真常,真常就是我们的真如本性,不离当下。相当下就是空,就是真如,就是我们的本性。所以,相就是无常,无常当体即空,就是大乘所讲的真常性;但是,真常它也是空无自性,只是性是存在。所以,遍计所执性无自性,缘起自性无自性,圆成实性无自性,诸位!无自性是在破那个相,破那个“有”,破那个“执”,所以叫做空无自性。法则是借相了性,诸位!“相”的旁边就写:相趋至空无自性,趋向于空无自性。相,所有的相分析起来,到最后都空无自性,没有实体可得。你讲那个人,那个人,没有那个人;你讲一棵树,你分析起来,没有那一棵树;你讲一座山,分析起来,没有一座山。好了!我们现在就来看,来看,古来高僧大德说:见山是山。诸位!凡夫俗子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个时候是什么?用一层执著的观念、所知见的观念,看到这一座山,我们有阿里山,圣母峰,是不是?这座山,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是凡夫俗子所看的。这里有一点学佛以后,了解缘起性空:见山不是山,见水也不是水——水是氢氧,二个氢一个氧所化成的,混合而成的,二氢一氧所化成的、合成的——见山体性本空,见水还是空。功夫再深的,像佛的境界:见山还是山,见水不妨还说是水,因为不坏假相,当体即空。所以,佛见山还是山。要不然,难道,凡夫讲:释迦牟尼佛世尊!那是一座山。释迦牟尼佛一定讲:是的,那确实是一座山。不过两个人讲山那个心境不一样,完全不一样。你讲山是执著那个有其自性的山,佛讲前面一座山叫做阿里山,佛讲悟道的那个山,了悟空无自性的山,我是随着众生方便,你讲那是一座山,我也跟着你讲那是一座山。

所以在座诸位!凡夫跟圣人讲的名相都一样,但是,境界完全不一样,完全不一样!这是以内容而言,因此性与相在本经所占的分量是一样多的,这是以内容而言;至于其方法则是借相了性,【及由相入性,】借相了性,由相入性,相相本空,法界如是,法尔如是,法法如是,没有一相不空。及由相入性,相,回归当下,当体就是空,就入性。所以说你不能期盼明天才来开悟,期盼明天开悟的人,明天又有明天,明年又有明年,何时了?诸位!真的会修行的:回归当下,相本身就空,我不需要等到明天,我现在就给他开悟,相不可得,我的心完全不执著。这一念就是本来的面目,没有其他,不用再找,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没有明天、没有明年,不需要明天,也不需要明年。期盼明天要开悟的人,你这一辈子别想开悟,没有机会。如果你回归当下,当下就是空,你就是开悟的圣人,就是这样子。


【而其终极目的则在于达到性相一如的境界。若以图表示之,则如:】

【1.内容:性—相(性相不偏)。】

画中间一条线,就是性的发挥跟相的发挥,就像我们用英文讲的,五十percent,fifty、fifty,就是五十,就是性相不偏。在性、心性上的发挥还有相的发挥,都是fifty 、fifty,五十、五十。

【2.方法:相→性(藉相了性,由相入性)。】

划一个箭号→由相了性。诸位,这是一般的众生,适合一般的众生,借相了性,要不然,你借着种种的这个相,像佛教要借这个名相,要没有名相,你怎么能够了悟你的本来的面目?对不对?借相了性,由相入性,诸位!这个还是有一个次第跟等级。

【3.目的:】回归当下,【性】当下就是相【=相】当体即空就是性。【(性相一如,如水与波)。】

在座诸位!什么叫做水与波?

把笔放下来。现在呢,你去看看这个大海,请问你:大海起了那个大波浪;我们看大海的时候是平静的,对不对?大波浪一起来的时候,一层楼高、两层楼高,甚至大海啸,十层楼高,假设说。请问:大海水的湿性,跟那么高的浪的湿性,有没有一样啊?一样的。在座诸位!我们今天六道轮回的可怜的众生,虽然,我们那么地执著,那么苦苦地追求。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歌仔戏常常这样演,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就是你对这个男女的爱情很执著的时候,你的识浪不会停止,动荡不安:我爱你、你爱我,爱得两个统统去死,就是这个。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就是这样。那请问你:释迦牟尼佛悟到了那个大海,平静的大海,大海的那个水的性质,跟起波浪(水)的性质是不是一样?一样的。成佛以后,我们的心性没有什么增减,当我们一念妄动,变成识心的时候,识就是浪,大浪一直来,简单讲,你的心一直不平静,不平静,你的心一直不平静,就是境风吹识浪,境界的风一吹起来,无明的识浪一直起来,你的心一直波动、一直波动,一直烦恼,一直执著,想要去死;有的人过得很快乐,很执著,诸位!这些所谓的分别心、意识心,是虚妄对境界的执著,而当体即空,不知道,众生不知道。所以在座诸位,我们大海的湿性,跟波浪的湿性是一样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我们现在识心分别这么的强烈、这么的执著、这么的无明,无明本空就是本性,执著本空就是本性,分别心本空就是本性,识心分别本来不存在的、幻化的,还是本空,还是我们的本性。所以,究竟处凡夫其实是佛的心性,佛的心性就是凡夫,问题是在有没有修行,问题在有没有修行。所以,你要让这个浪慢慢地停止平息,没有那么简单的。比如说,你今天你来听师父讲经说法,你会很高兴、很法喜,因为这一念你好像是圣人;回到家以后,两天,当当……(师父此处意思就是:在环境的作用下,众生)再变凡夫,然后又去佛前忏悔:我听经闻法,听了这么法喜,为什么我掌控不了这个情绪、又做凡夫?又,我们再来师父这里再听经闻法,又看“性相一如,万法回归当下”,我又好像去体会了;回去以后,为了一点小孩子的教育,跟老公又吵架。所以众生叫做重复地调整,重复地调整,就像调这个音乐一样,Do Re Mi Fa So La Si Do(师父唱这几个音符),看看调这个音乐调到什么时候。根器利的,一调音乐就适中;根器差的,要调很久,所以有的人调伏这颗妄心,调了十年、调了二十年、调了三十年,没有办法,调不了的。

有一次,我去跟一个老比丘尼讲。我到一个道场跟一个老比丘尼讲,我说:老法师,老尼师!你这个煮这个蔬菜,不要用那么多油啊。她修行三十几年,每天诵《法华经》,马上像四川一样(师父学川剧变脸的动作),变脸,(师父笑)修三十几年。我说:喔,老尼师,煮饭不要用那么油嘛。这个油,人家有的胃肠会受不了。她立刻四川:就变脸。一幌,就三十几年(的修行功夫没了,)从她身上看不到“如如不动,不取于相”,你就知道,修行不是诵经就可以了,修行也不是打打法器就可以了;修行是真枪实弹的,那种功夫,如如不动,不取于相,那是真的功夫,真枪实弹的东西,对不对?所以,大悟的人,什么都看得开,什么都看得破,心不随境界所转,你就不会……(为境所转)。

在家居士要修行那很困难,他有小朋友的情执,他有男女爱情的情执,对不对?还有朋友的情执,对不对?如果修了十年、二十年,然后,这里面有十个人,然后这十个人都是同参道友,这十个人突然远离,七个人在这边,这三个人就会觉得很孤独,我们到底是哪里做错了,他不跟我好一直跟别人好,为什么不跟我好?到最后,跑到剩下他自己一个人,独立没有朋友,他这个……九个人不跟他讲话,剩下一个,他就想说我快去死掉了,为什么剩下我一个?我做人这么失败吗?对不对?我跑到隔壁十二楼跳下来好了。修行修了十几年,他受不了那个孤独,孤独,知道吗?人的心态那个得失,很可怕的,修行没有那么简单的!没那么简单!

有一个男孩子,我叫他好好地念佛,我跟他讲:你今天你的出家因缘不在这个地方,不要这样子,你的脸有一点发黑,我不是瞧不起你的脸色,而是说,一个年轻人这种气色是不应该的,你应当回去好好地调身体。将来如果你把身体调好,你再来住住看,看看你有没有出家的因缘,你的因缘目前不在这里。他跟师父说:好,很好!离开前也顶礼师父。第二天,从十楼跳下来,死掉!他在这里表现完全正常,也很恭敬师父,第二天,跑去十楼跳下来,当场就死亡。你看,你就知道,我听了很难过,是不是因为我拒绝他出家,而这样跳楼?但是我拒绝出家拒绝很多人,都没听说跳楼,对不对?大家都收怎么得了?是不是?隔壁的流浪汉也说:师父你收留我,我没有饭吃。对不对?在这里要过滤,我必需顾虑到这二十几个法师结夏安居的安危、(结夏安居)(的)清净,你不能一个人坏了整锅整个僧团,所以来这里,一定要过滤的。第二天,年轻人还不到……他才二十几岁,跑回去跳楼。嗯!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死了,当场就死了。这好几年前的事情,听了也很难过,不知道该说什么。

好了,我们就简单讲到这里,休息二十分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4-29 22: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