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430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11-21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大意 (第五集) 2001/6/3 澳洲净宗学会 档名:15-017-0005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科会》第九页,第九页最后这一段,第四段:
【若疾病者。狐疑不信。便呼巫师卜问解奏。祠祀邪神。天神离远。不得善护。妖魅日进。恶鬼屯门。令之衰耗。所向不谐。或从宿行恶道中来。现世罪人也。非佛弟子。】
这一段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生在这个世间,生老病死决定不能够避免,特别是生在现代这个时代,奇奇怪怪的病痛很多。这些疾病的根源是什么?我们有没有去想想应该怎样保护我们身体?身体虽然不是真的,佛门里面有所谓「借假修真」,我们也得借这个身体,不利用这个身体,我们道业还是不能成就。身是假,佛法也是假,为什么?都是因缘生法,凡是因缘生法都没有自性,所以它不是真的。这些道理要认真去参透,我们才能够得像佛经上所说的殊胜的功德利益。
疾病的根本就是三毒烦恼,所以佛讲得好,三毒!这不但是疾病的根本,也是生死的根本。如果我们把心里面的三毒消灭了,不但不会生病还不会死。这个道理很深,诸位仔细的去想一想,只要你去想,不要去寻求答案,这就是宗门里面讲的「疑情」,小疑则有小悟,大疑就有大悟。如果你要是想找一个答案,那决定是错误的;只有不求答案,提出疑问,常常有这个疑问在。这个疑问有好处,因为你心里头有疑问就没有杂念,没有其它的妄想,这个心集中在这个疑问上,久而久之豁然大悟。这是佛法里头修学很重要的一个方法,禅宗善用这个方法。
既然病根是三毒,三毒的根本是什么?我执,执着这个身是我。这桩事情,佛法没到中国来之前,老子就讲过「吾有大患,为吾有身」,他那个吾,实在讲是代表众生,这世间有情众生。我们最大的忧患是什么?因为有个身,老子把问题提出来了,而没有能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说出。大乘佛法里面把这问题解决了,身妨不妨碍?不妨碍。《华严经》里面所讲的「理事无碍」,心性是理,这身体是事相,没有障碍,不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事事无碍,人与人之间没障碍,人与事之间没障碍,人与万物没有障碍,这是佛说的。为什么没有障碍?「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它怎么会障碍?「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障碍在哪里?我们今天的障碍从哪里生的?从妄想生的,本来无障碍,自己以为有障碍,于是障碍现前了。这种障碍,用现代的话来说,是一个错误的抽象概念,全非事实!我们的亏吃在这里。这就是佛法讲的迷而不觉,觉了就没有障碍,迷了就有障碍,障碍重重,事事都是障碍,我们的亏吃在这里。
所以今天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放不下,你身体有病,你还得找医生,你不求医不行。求医,医生是个缘而已,诸位一定要懂得。缘殊胜,因不殊胜,还是治不好。因是什么?因是心,因跟缘要能搭配,配当得很好,这个善的果就现前了。真正的因,这是我们常讲,佛在这个经上也是这个说法,我们有纯净的心,一丝毫都没有染着,有纯善的心,一丝毫的恶意都没有。你能做到这两点,无论什么病,你是遇到一个你能够相信的医生,你的病决定很快就治好了。这真的是很肯定的说这个话,一丝毫的疑惑都没有。可是世间人,这是套一句佛家的术语来讲「业障深重」,他不相信,佛的话他不相信。实在说,佛的话为什么不相信?他没有能够透彻的理解。尤其是现代人,现代人不读古书。
佛经是古人翻译的,用的文字是当时最浅显的文字,所以它不是真正的文言文,它是那个时代的白话文,在文学史里面,佛经称为变体文。这是翻经的这些祖师大德们他们的慈悲,希望翻出来这个经典人人都能够看得懂。这一部经早期翻译的,汉朝时候,距离我们年代久远,可是我们看看并不难懂。跟当时那些学术界的,那些文学家的这些作品,确实是容易懂得多了。可是佛经它的精髓,意在言外,这是它真正难懂的地方。所以你要能体会得它弦外之音,这要靠修持的功夫,这不在文字里面。因此自古以来,你看批注佛经的人很多,每个人注的不一样,每个人的看法、解法不相同。那我们要问,到底哪一种解法是正确的?现在人怀疑,在这个地方我们要细心去体会,佛出现在这个世间他的态度,他出现在世间的目的何在,他用什么方法帮助众生开悟。
佛善巧方便,佛没有一定的方法,所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