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53|回复: 4

[其它] 第四篇戒杀与放生的善报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16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松居士因果报应实证》

第四篇  戒杀与放生的善报  



戒杀与放生的行为包括那些?  

1、不亲手杀生。

2、不教唆别人杀生。  

3、不帮助别人杀生。  

4、戒除肉食。  

5、不从事与杀生有关的行业。  

6、凡有拜拜,不管拜的是什么,一律用素菜、鲜花、水果,不用牲礼。  

7、见人杀生,应加劝阻,或用钱将临宰之动物买而放之。若劝阻无效,或他不卖,则应对被杀之动物起同情心,若能为它念佛号或往生咒更好。

8、不虐待动物。

9、其它与前篇所列杀生行为相反之行为。  

10、自己戒杀放生,也劝别人戒杀放生。  

戒杀与放生能得何种福报

1、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说,人于世间慈心不杀得五福:  

(1)寿命增长。

(2)身心安隐。

(3)不为刀兵虎狼毒虫所害。

(4)死后得生天上,寿命长远。  

(5)天上寿尽,再生为人则长寿而少病。

2、其它在佛经及善书上所记载之放生戒杀福报有:  

(1)遇有紧急灾难,易于逢凶化吉,脱困免灾。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2)遇有医学上难治的所谓‘冤业病’,能戒杀放生配合念佛、诵经、持咒、修忏等佛事,虽不能百分之百有效,却常有不可思议的奇迹出现。  

(3)凡有祈愿,较易达成。(例如:求生子、求平安、求功名,求事业、求消灾等。)  

为什么实行戒杀放生却得不到祈求的福报?  

请参看第二篇第二章的说明。  



第一章  临危得救  



1、黄蜂示警  免遭蛇咬

祥云法师

  有一天,我以奉陪几位道友客串“经忏”的机缘,认识了一位许庄石妹老居士——“石妹姑”。提起“石妹姑”的名氏,在基隆市的各寺庙间,几乎是尽人皆知的一位很发心很虔诚的善德!  

她现在虽然已是七十岁的高龄,但她仍极“六根清利”形神饱满,健壮如中年妇女。

  “石妹姑”二十六岁丧偶(丧夫)。她凭着自己的意志和勤苦,终于渡过了那一段坎坷的生计。十几年来,她的子弟们不但已在基隆市义一路八十六号开设一间商店;并在台北发展一处营业。另外在新加坡还以一万余吨的巨轮经营着一家“航运公司”。目前她已俨然成为一位‘大富长者’了。

  谈起她奉佛茹素放生的因缘时,她说:

她受她双亲的信仰的影响,自幼即已信奉佛教。十四岁时即已发愿实行终身素食戒杀。

十五岁那年农历二三月间,她从中坜龙潭山路经过,途中遇见一群村童,将用枯枝焚烧一具“蜂巢”。她因不忍巢中幼蜂受死,心生悲悯。乃以囊中钱币买取“蜂巢”说服村童,还置原处。

  九年后——她二十四岁时协助其夫于竹东南河经营煤矿。夏季某夜她将作例常的澡浴,因矿山草寮暗无灯火,摸索走近水池。在将踏“座石”之际,突然一阵“嗡嗡”的鸣声,绕头大作。她惊异地返身燃起“火把”察看:瞥见一条“眼镜蛇”,盘卧石上。绕头狂叫者,乃是一群黄蜂。经她赶走毒蛇后,蜂群才飞散远去。  

由于此次群蜂报警,而免蛇咬之难,使她蓦然记起她当年曾经救过幼蜂的一幕往事。她认为此次的逢险化夷,可能是黄蜂们的知恩报德。可见万物皆有灵性,业海恩仇,因果不爽。从那一天起,她便又发了一个“终生月月放生”的大愿。后来她并受了‘在家菩萨戒’。一直到现在,她仍然每月都约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们,于初六、十九两天进行放生活动。

“石妹姑”她不仅终身素食放生济贫,并诸般护持各“戒坛”“道场”。且严于一己的修持礼诵。此次她请僧礼忏七天,功德回向法界有情!又布施食米三千斤,周济寒年中的贫困。其发心不可限量,功德自亦不可限量了。

笔者身为佛子,见闻此等事迹,理应随喜功德;传播人间,用为警劝。故愿为之记述云。  

农历五九、一一、一七,于基隆客次。(民国60、1、15,狮子吼月刊十卷一期)



2、山鹿来救  全家脱难  

李水诉  

距今五十六年前,也就是民国九年的时候,在本省中部的头汴坑地方,又有一则传奇性的故事,可惜因年代久远,人事已迁,因而未能找到主角人物,笔者虽三度深山走访,终未如愿,这则故事,仅留下人们茶饮饭后的资料。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山居,刚好办完喜事的第六天,该户人家正在祭祀祖先之际,忽然从外面跑进来一只受惊的山鹿,原来这只山鹿是被一位猎人带着猎狗所追逐,一时山鹿逃生无路,便跑进该山居的祖先神桌下躲避。是时猎人追赶而至,便要索回山鹿,当时新娘顿觉奇怪,何以他家正在祭祖上香当儿,会跑来一只山鹿,因此就建议翁婆不要将山鹿还给猎人,也许这只山鹿与咱们一家有什么因缘,不然山间地方辽阔何处不去,怎会跑进我家逃生,因此我们一定要救山鹿才好。当时翁婆二人亦觉新娘言之有理,便不欲还鹿给猎人,但是猎人便说:山鹿是我追逐所得,虽然跑进你家,如非我引猎狗追逐,山鹿亦不会出现,如果你们不还鹿,就得以相等代价购之,则我将让鹿。这时猎人与山居老主人相互争执不下,新娘只好问猎人;那么如要购买,究竟开价多少?猎人说:二十块银圆便可。这时新娘的翁婆一听,心中暗道,我迎娶这门儿媳,全部才用去十五块银圆,为了一只山鹿,竟要价二十块银圆,翁婆二人便想还鹿,但是新娘救鹿之意甚坚,一再劝说翁婆,要设法救鹿,翁婆二人因新娘刚过门未几,也不便推辞,因此就与猎人讲价还价,约近黄昏之际,大约讲到十五块银圆则猎人愿意让鹿,这时价钱已定,但是翁婆面现难色,便暗对新娘说:我家迎你过门,用去十五块银圆,其它尚且借贷四块银圆,我家又何来十五块银圆买鹿呢?这时新娘便禀告翁婆说:这倒没有关系,只要二位老人家同意买鹿,可以不必愁无银圆,儿媳自愿将陪嫁现金十五块银圆,全部拿出买鹿。当然翁婆见儿媳之意甚坚,也就同意买鹿,猎人得银归去,新娘从神案桌下招出山鹿,并且在山鹿头上安抚一翻,鹿儿受到安抚状似感激,轻跳几下,便往山中遁没不见。一时新娘救鹿消息四处传遍,左邻右舍,无不取笑新娘何以如此愚傻,竟然用如此巨款买鹿放生,尤其新娘娘家,更是责备有加,但新娘亦都不在意,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任由指责。事过二年春天,新娘已生下一个可爱男儿甫满周岁,正值家人忙碌之际,因此将孩子放置在院中奶母车上的奶母椅上。这时山鹿复再出现,而且用其头上鹿角挟起奶母椅子及孩童,在院中回转两圈而后挟着孩童向外跑去。孩童家人见山鹿偷了孩子,便大大小小都追赶出来,追赶到山外之后,忽然听见一声巨响,回头一看,但见屋后高山坍落,而且覆盖了全部的房子,这时孩童的家人目睹此景,方知原来是山鹿为了报答新娘救命之恩,所以借着「偷孩子’来引诱他们一家逃出难区。山鹿见目的已达,轻轻的将小孩放下来,然后跑向深山,隐去不见。  

自从山难发生之后,因该地被崩山覆盖,未受难的都已他迁,致造成该地一片荒凉,人迹渺渺,可是这则感人的故事发生后,使远近的人都深深的体会走兽亦灵知,若非当日新娘一片仁心,不惜重金挽救小鹿生命,则恐他们一家亦难逃山难之厄矣。(民国65、12、13,阿弥陀旬刊九二期)



  3、父救龟命  子免海难  

林子惠

距今五十二年前,在日据时代,由基隆至金包里此一路程,均藉航运交通,有日轮‘大福丸’驶到野柳龟头海面触礁沉没。乘客百余人,被海吞没者九十余人。报纸均以大标题刊载,极骇人听闻之事。当时为农历四月初六日奉迎天上圣母游境,善男信女来此参拜之人颇形热闹,参观人众一部份由淡水方面陆路环山步行而至,基隆则由海线航运方得到达此地,盖当时已乏公共汽车搭乘,别无其它交通工具。言归正传,在海难事件中,有林清祺其人,年甫十六,乃当地慈善家林查某之次子。林老于金包里街上经营杂货及布庄,店号‘益源’,平素交易公平,童叟无欺,心存仁爱,慈善为怀,对于公益事业不遗余力。当地滨海居民,多以渔业为生。某日曳网获一巨龟,重近五百斤,其肉实堪佐餐,渔人拟宰之求售其肉,当日林老偶见人群中尚未宰杀之巨龟,昂颈叩首,双泪交流,似求救状,林老恻隐之心勃起,不惜以鉅资承购此龟,雇工运至海滨,在甲背上雕刻‘益源号放生’,五大字,盖防止后人再获之者,不敢生妄杀之念。逐即放之入海,观众云集,龟竟载沉载浮,昂头向林老再三叩首,旋即转身随波逸去,围睹之渔人皆受林老之仁心,及巨龟之灵性感动,众口同音,誓约此后见此巨龟不捕不宰不食,三不食口号,至今长留在渔村民众心中,尚流传不息,祥瑞气氛洋溢于乡里。事隔十六年之后,林老次子考上台北商业学校,寄宿北市某友处。妈祖赛会之日,适逢星湖放假,清祺一为回乡省亲,二为参拜圣母,三亦自可大快朵颐,凑巧亦乘该轮回里,讵知险葬鱼腹,在沉船之初,满船乘客惨呼救命之声,耳为之聋,继即纷纷堕海变成鱼鳖腹食,随波而逝,清祺入水之后,胆战心惊,自知末日将临,虽略谙游泳,然在惊凛之余,旋亦被巨浪卷沉,片刻间复浮起水面,顿感身受巨物负载,注目一视,觉此身仰卧在龟背上,龟身大似圆桌,口大如盆,头大如斗,骇极而号,自思不葬身鱼腹。亦必受此巨龟吞噬。然人急智生,为念君子不受眼前亏,急翻身入水,至此意识已近昏迷,又感无力挣扎,只好付之天命而已,少顷复略感清醒,恢复神志,张眼四顾,可望青天,口鼻亦得呼吸,始觉此身又浮水面,似仍有物负载,如乘桴然,急视究竟,身仍仰卧龟背,即起而翻身伏抱,瞥见龟背雕刻‘益源号放生’等字迹。方悟幼时曾闻及乃父放生龟之故事。顿时由悲惧,转而喜慰。自信龟来救己,断不噬我,精神为之一振,双手紧抱甲背,任其所之。口中诵念佛号,祈求天地神祗保佑。当时,灵龟悠然鼓动四足,如荡桨然,与狂风骇浪斗,未几近岸,清祺一跃上浅滩。三五步即到无水之处,回顾灵龟尚浮于水面,乃急合掌拜谢其救命之恩。而灵龟似解人意,竟昂颈叩首似答礼然,口开足摆,喁喁有声,似表示喜极之意。然后转逝碧波深处,而不见其形影,岸上居民闻风来集,有向清祺道贺者,有划渔船捞起十余人未沉没者,查诸生还之人,俱属孝子贤妇,及行善布德之好人,可见天佑善人,并裕仁者之后,益可信也,从此林家一族行善益力,乡党多受感化俱皆为善。先是林老有星相家卜其寿可届杖乡,竟然直至八八米寿无病善终,子孙繁衍,现为当地巨族,有到其地者,请访之,自可证实其事,当地父老至今犹津津乐道。至于海龟本来是水族蠢物,竟能知恩图报,此亦天地神祗使之也。人为万物之灵,若有人不知行善,不晓报恩,不及蠢物多矣,多愿世人知恩报本,去恶行善,必受庇佑而得善报也明矣。(民国65、7、2,阿弥陀旬刊七七期)  



4、乌龟报恩  溺水得救  

萧渔  

下面是外祖母讲给我听的有关乌龟救人的一个故事,外祖母这样告诉我说:  

我小时候的家是住在一条大河的沿岸,左右邻居全是以捕鱼为生的渔家,各家都有两三只小渔船,早出晚归,有一年的夏季,某一天特别炎热,清早渔船出去捕鱼时,晴空万里无云是一个好天气,没想到了下午三点左右,乌云四合,电光闪闪,一瞬间大雨滂沱,更加上雷声隆隆,眼看着许多小渔船在浪涛中旋转着,接着好几只渔船都翻入河水的白浪之中,这真是悲惨的一天,渔夫的家人全集中到河边来设法抢救,在大雨如注之下,她们大声的惊叫、哭号,渔夫们有的救回来了,有的没有了下落,年老的张爷爷在渔船中沉入河中也没有了消息,他的老伴和几个儿女都哭喊着,大家也都认为老天没有开眼,这么个忠厚老人也沉入河底。  

‘看哪!那浮沉不定的一个大黑点子是什么?’有人向江河合流口的浪头中探望着。‘是呀!我也看到了,那是什么?’大家目光一齐集中在渐漂渐近的黑点子上。雨停了,波浪也小了,天边挂着一弯彩虹,沿河岸的人愈来愈多,大家指指点点在看着河心漂浮着的那一团黑黑的东西。  

‘那好像是一个人呢?妈!’张老爷的那个大女儿像疯了似的由河岸直往河边冲下去。‘是什么人?该不是你爸爸吧!小心点,小凤!’张奶奶大声在小凤后面叫着。‘妈,姐姐说对了,是一个人呢!’二姐幼凤也一面看远处一面大声说着「对,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任由指责。事过二年春天,新娘已生下一个可爱男儿甫满周岁,正值家人忙碌之际,因此将孩子放置在院中奶母车上的奶母椅上。这时山鹿复再出现,而且用其头上鹿角挟起奶母椅子及孩童,在院中回转两圈而后挟着孩童向外跑去。孩童家人见山鹿偷了孩子,便大大小小都追赶出来,追赶到山外之后,忽然听见一声巨响,回头一看,但见屋后高山坍落,而且覆盖了全部的房子,这时孩童的家人目睹此景,方知原来是山鹿为了报答新娘救命之恩,所以借着「偷孩子’来引诱他们一家逃出难区。山鹿见目的已达,轻轻的将小孩放下来,然后跑向深山,隐去不见。  

自从山难发生之后,因该地被崩山覆盖,未受难的都已他迁,致造成该地一片荒凉,人迹渺渺,可是这则感人的故事发生后,使远近的人都深深的体会走兽亦灵知,若非当日新娘一片仁心,不惜重金挽救小鹿生命,则恐他们一家亦难逃山难之厄矣。(民国65、12、13,阿弥陀旬刊九二期)



  3、父救龟命  子免海难  

林子惠

距今五十二年前,在日据时代,由基隆至金包里此一路程,均藉航运交通,有日轮‘大福丸’驶到野柳龟头海面触礁沉没。乘客百余人,被海吞没者九十余人。报纸均以大标题刊载,极骇人听闻之事。当时为农历四月初六日奉迎天上圣母游境,善男信女来此参拜之人颇形热闹,参观人众一部份由淡水方面陆路环山步行而至,基隆则由海线航运方得到达此地,盖当时已乏公共汽车搭乘,别无其它交通工具。言归正传,在海难事件中,有林清祺其人,年甫十六,乃当地慈善家林查某之次子。林老于金包里街上经营杂货及布庄,店号‘益源’,平素交易公平,童叟无欺,心存仁爱,慈善为怀,对于公益事业不遗余力。当地滨海居民,多以渔业为生。某日曳网获一巨龟,重近五百斤,其肉实堪佐餐,渔人拟宰之求售其肉,当日林老偶见人群中尚未宰杀之巨龟,昂颈叩首,双泪交流,似求救状,林老恻隐之心勃起,不惜以鉅资承购此龟,雇工运至海滨,在甲背上雕刻‘益源号放生’,五大字,盖防止后人再获之者,不敢生妄杀之念。逐即放之入海,观众云集,龟竟载沉载浮,昂头向林老再三叩首,旋即转身随波逸去,围睹之渔人皆受林老之仁心,及巨龟之灵性感动,众口同音,誓约此后见此巨龟不捕不宰不食,三不食口号,至今长留在渔村民众心中,尚流传不息,祥瑞气氛洋溢于乡里。事隔十六年之后,林老次子考上台北商业学校,寄宿北市某友处。妈祖赛会之日,适逢星湖放假,清祺一为回乡省亲,二为参拜圣母,三亦自可大快朵颐,凑巧亦乘该轮回里,讵知险葬鱼腹,在沉船之初,满船乘客惨呼救命之声,耳为之聋,继即纷纷堕海变成鱼鳖腹食,随波而逝,清祺入水之后,胆战心惊,自知末日将临,虽略谙游泳,然在惊凛之余,旋亦被巨浪卷沉,片刻间复浮起水面,顿感身受巨物负载,注目一视,觉此身仰卧在龟背上,龟身大似圆桌,口大如盆,头大如斗,骇极而号,自思不葬身鱼腹。亦必受此巨龟吞噬。然人急智生,为念君子不受眼前亏,急翻身入水,至此意识已近昏迷,又感无力挣扎,只好付之天命而已,少顷复略感清醒,恢复神志,张眼四顾,可望青天,口鼻亦得呼吸,始觉此身又浮水面,似仍有物负载,如乘桴然,急视究竟,身仍仰卧龟背,即起而翻身伏抱,瞥见龟背雕刻‘益源号放生’等字迹。方悟幼时曾闻及乃父放生龟之故事。顿时由悲惧,转而喜慰。自信龟来救己,断不噬我,精神为之一振,双手紧抱甲背,任其所之。口中诵念佛号,祈求天地神祗保佑。当时,灵龟悠然鼓动四足,如荡桨然,与狂风骇浪斗,未几近岸,清祺一跃上浅滩。三五步即到无水之处,回顾灵龟尚浮于水面,乃急合掌拜谢其救命之恩。而灵龟似解人意,竟昂颈叩首似答礼然,口开足摆,喁喁有声,似表示喜极之意。然后转逝碧波深处,而不见其形影,岸上居民闻风来集,有向清祺道贺者,有划渔船捞起十余人未沉没者,查诸生还之人,俱属孝子贤妇,及行善布德之好人,可见天佑善人,并裕仁者之后,益可信也,从此林家一族行善益力,乡党多受感化俱皆为善。先是林老有星相家卜其寿可届杖乡,竟然直至八八米寿无病善终,子孙繁衍,现为当地巨族,有到其地者,请访之,自可证实其事,当地父老至今犹津津乐道。至于海龟本来是水族蠢物,竟能知恩图报,此亦天地神祗使之也。人为万物之灵,若有人不知行善,不晓报恩,不及蠢物多矣,多愿世人知恩报本,去恶行善,必受庇佑而得善报也明矣。(民国65、7、2,阿弥陀旬刊七七期)  



4、乌龟报恩  溺水得救  

萧渔  

下面是外祖母讲给我听的有关乌龟救人的一个故事,外祖母这样告诉我说:  

我小时候的家是住在一条大河的沿岸,左右邻居全是以捕鱼为生的渔家,各家都有两三只小渔船,早出晚归,有一年的夏季,某一天特别炎热,清早渔船出去捕鱼时,晴空万里无云是一个好天气,没想到了下午三点左右,乌云四合,电光闪闪,一瞬间大雨滂沱,更加上雷声隆隆,眼看着许多小渔船在浪涛中旋转着,接着好几只渔船都翻入河水的白浪之中,这真是悲惨的一天,渔夫的家人全集中到河边来设法抢救,在大雨如注之下,她们大声的惊叫、哭号,渔夫们有的救回来了,有的没有了下落,年老的张爷爷在渔船中沉入河中也没有了消息,他的老伴和几个儿女都哭喊着,大家也都认为老天没有开眼,这么个忠厚老人也沉入河底。  

‘看哪!那浮沉不定的一个大黑点子是什么?’有人向江河合流口的浪头中探望着。‘是呀!我也看到了,那是什么?’大家目光一齐集中在渐漂渐近的黑点子上。雨停了,波浪也小了,天边挂着一弯彩虹,沿河岸的人愈来愈多,大家指指点点在看着河心漂浮着的那一团黑黑的东西。  

‘那好像是一个人呢?妈!’张老爷的那个大女儿像疯了似的由河岸直往河边冲下去。‘是什么人?该不是你爸爸吧!小心点,小凤!’张奶奶大声在小凤后面叫着。‘妈,姐姐说对了,是一个人呢!’二姐幼凤也一面看远处一面大声说着「对,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一个人!’大家这时也看清楚了,那的确是一个人。于是河岸边又起了一阵骚动。七嘴八舌,人声也大了起来。‘那人是谁呀?’有人在发问了。‘对呀!让我看看,那是谁?’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也奔下河边去了。‘我们出去七只船,有五个人没有回来!’年老的人都在摇头叹息看。‘看,那真是一个人呢!现在漂近了,更看得清楚了!’那个年轻人又跑上来告诉大家。一面指点看河中漂来的那一团东西。

‘妈!妈!那是爸爸!’小凤也跑上来兴奋地告诉张奶奶,大家也就围上来问东问西的。‘你看清楚哪!菩萨保佑!要真是你爸爸就好啰!’老奶奶一面在作揖拜天,一面擦着眼泪。‘奇怪呀!假如是人怎么漂在水面上?’‘是呀!好像底下有人托着一样,太怪了呀!’不一会,那东西漂近了,大家一窝蜂似的奔了下去,想看个究竟,连张奶奶也在幼凤扶持之下跟在众人之后走奔下去了。  

这真是一个天下的奇事!漂来的是张老爷爷,是一个庞大的鸟龟以小圆桌似的大背给背了回来的,大家七手八脚给张爷爷拖了上岸,那大龟毫不怕人,也爬到了岸上,向张爷爷点了三点头,又慢慢爬入河水中去了。  

几个年轻人用木板将张爷爷抬到家中,张爷爷这才慢慢地清醒了过来,他换了干衣服又喝了几口酒,精神也恢复过来。奇怪的是他一点也没有受伤。  

有关乌龟救人的故事,在邻里间传了开来,识与不识的人都从远近涌到张爷爷家探问究竟,张家也像办喜事似的笑着跑进跑出地招待客人,第三天晚上,邻里父老们办了一桌丰盛的酒席,在张家堂屋里摆了开来,他们是庆祝张爷爷得救生还。大家兴高采烈地入席,张爷爷张奶奶可做了座上佳宾,接受大家的祝贺,酒过三巡,张爷爷满面春风地站了起来一方面谢谢大家的盛情,一方面他说:  

‘各位,我张某人可算是第二世的人了,我要谢谢大家对我的这种高情厚谊!我更要借各位这杯酒来谢谢救我一命的那只灵龟。’他停了一下,接看说:  

‘在那样滔天的大浪中,船翻了,我也昏昏沉沉地落入河底去了,下沉!下沉,我只意识到这下子可真的作了淹死鬼了,没想到就在那时我身子不由自主地慢慢浮了起来,等漂出水面才知道是一只大乌龟将我浮载了起来,后来我细细一看又看那大乌龟的脚上还绑着一根红丝线,当时糊糊涂涂也没有细想,现在想来,我才恍然大悟,我与那只乌龟可有看一段缘份的故事。我现在要报告给大家乡亲们听听——’他又喝了一大杯酒,继续地说下去:  

‘那是很久很久的事了,当时我才八九岁的样子,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有几个小孩子在河边烧火,我好奇地走过去问他们烧火干什么?他们说要烧乌龟吃,我一看果然傍边放着一只用红丝线绑着脚的小乌龟,我蹲下去看那可怜的小乌龟,它睁着眼也看看我,眼中忽然流出了眼泪!我心里更加难过,我想到我非救出这只可怜的小乌龟不可,于是我和那几个孩子们商量不要烧死那小乌龟好不好。可是任我怎么说,他们也不肯答应,火越烧越大,我当时一心急,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抢走小乌龟,一面拼命地往河边跑,在他们快要追到我时,我一伸手将小乌龟丢到河里去了。这一下我可好好挨了他们几个人的一顿毒打,头也被打破了,衣服也撕破了,跑回家来又挨了父母一顿骂,说我不该和野孩子们打架,我当时虽受了打骂,可一句也没有说有关于救小乌龟的事情,如今事隔几十年,小乌龟也长大了,而且也救了我的命,可算是报恩了!希望大家多做好事,将来一定有好报的。’  

外祖母故事说完了,夜也深了,我望着天上闪闪发光的小星星,我感动得当时心里想到从今以后再不玩捉乌龟的残忍事情了。(民国58、6、20,慈航季刊二六期)

编者注:前面四则被放生之动物适时前往解救恩人危难的事例,实在很不可思议,唯其极难思议,更可证明因果报应的确真实不虚。  

今试就第三则‘父救龟命,子免海难’的事例,分析如下:乌龟救海难这一件事,照科学上的或然率来说,它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微小,因为它包含了六个大困难:(一)该乌龟要在茫茫大海中与被救者刚好在出事地点相遇,机会很小,极为困难;(二)该乌龟要刚好在出事时刻与被救者相遇,极为困难;(三)乌龟以前被捉过,必定见人就怕,赶紧逃命,要叫它不怕人并且反而去救人,极为困难。(四)龟不识人,要它从许多落水的人中,独独去救恩人的儿子,此事极为困难;(五)海中的乌龟很多,为何别的龟不来,偏偏是那只被放生过的龟来救人,此事极为困难;(六)前面五个条件要全部会合具备,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可能性这么微小,这么难以发生的事,毕竟它的确发生了。若说是巧合,则应该很稀有,但是单单本书就有四个这样的实例,前人书中更多类似的记载,可见这些事情绝非巧合所致,只有因果报应的理论才能指出它的根本原因。  

地藏菩萨本愿经说:‘世上有其数无量的鬼王,各有不同的任务及主管的范围。.......它们或者利益人,或者损害人,各不相同。但它们并非依照自己的好恶去赏罚人,而是完全依据世人的善恶业力去执行任务。’因此诚如该文作者林子惠居士所说,乌龟蠢物,何能如此通灵?它所以能有机会报答恩人,应该是神明居间操纵有以致之。古书记载有牛、马、虎、鹿、鸡、鸟、鱼、螺蛳、鳝鱼、苍蝇、蚂蚁救人的故事,道理与此相同。  



5、定期放生  落水免死

即非  

吾友周岐始,南海人,向住广州西村,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父老颇器重之,及长弃儒学贾,受三水西南镇某翁之聘,任某银号为会计(俗名掌柜),勤慎供职,极得东主信用,提升为副司理。周于业务之余,好阅佛教经典,颇有心得,拟断肉茹素,只以寄人篱下,诸多不便,惟以朔望(初一、十五)及佛诞日持素,吃豆腐两块一些蔬菜而已,并于是日托伴代买水族放生,未几,每月持六日素,人皆称其为“斋公”,对之甚表敬重。在该银号服务廿余年,直至该银号结束,始返家居,时虚云老和尚卓锡广州,遂皈依座下,研读佛经益勤。当其在西南镇某银号服务初时,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三铁路尚未通车,旅客来往俱乘轮渡。一次周乘轮渡返广州,将泊岸时,乘客拥挤,争先恐后,周竟被挤落河,他向不谙泅水,又不得出声呼救,遂诚心默念观音菩萨不已,忽觉足下有物承托,得涌出水面,船上工友合力将其救上,遂庆生还,人皆谓其平日放生之报,后享寿七十八云。(民国66、2、15,中国佛教二一卷五期)  



6、救鹿性命  枪口逃生  

冯冯  

一九八二年四月廿八日,一位素未谋面的西人男子,应我电话之召,来我家修理沙发,我见此人甚好人品,听他说英文有德国口音,我就改用德语与他谈话(我的德语欠佳,只可作简单会话),我因而获知他是奥国维也纳人。我二十年前曾在维也纳获文学奖誉,故此我对维也纳人不免有些感情,彼此谈得很投契。  

我突然劝他:‘不要再到山林去打猎了!打猎是无故而杀生的行为,你太爱打猎了!’‘你怎知我爱打猎?’法兰克诧异问我。‘我知道!’我说:‘我看见你曾经进入加州北部的红木森林中,你心中惊疑,因为你觉得好像有人在窥伺你,你听到呼吸,四望又没有人影,你知道吗?那是红木的精灵在窥伺你!这些数百年的古木,有他们的智慧。’他大惊失色:‘是的,我是有一次这样的经验!当时我惊骇得逃跑,可是我从未告诉任何人!你怎知道呢?’我说:‘我非但看见这件往事,还看见你未来在九月左右将入山打猎!’‘你有天眼?’‘没有!’我说:‘是观音菩萨叫我警告你,劝你别再为了娱乐去屠杀那些鹿群!否则,你会自招危险!会有子弹飞向你的头部右边,甚至丧生!如果你有一念之善,不再杀生,你或可逃此厄。’法兰克说:‘我是基督教徒,我不信你这些话。’我说:‘你不信,不要紧,可是,我求你:九月份你入山打猎时,放过那只怀孕的母鹿,不要杀它!你若肯一念慈悲,菩萨必会保佑你平安归来。’法兰克笑着走了。  

十月中旬,法兰克突然来访,感激地说:‘彼得你真行!’我笑:‘子弹果然擦过你的右耳了?’‘是的!’法兰克说:‘九月份我休假,朋友们约好一同入山打猎,我们到了深山,在大雪中走了三四天,才看见一只鹿,我是首先发现的,我举起枪,瞄准,忽然注意到,它是一只大肚子的母鹿,我突然记起你的警告和请求,我心软了,向天开了一枪,把它吓跑了,免得它被我的同伴发现。后来,当天晚上,大家在营火旁边喝酒,同伴们擦枪,有一位不小心,碰了枪机,一颗子弹向我头上射来,呼的一声擦过我的右耳!’我说:‘这颗子弹本来会射入你头部眉心,只因你有一念之善,菩萨特别救了你!你以后不可再杀生了!也不可不信有佛菩萨了。’法兰克说:‘我信了!我信了!我当时惊魂甫定,记起你讲的话。我就中止入山,空手而归,我从今再不打猎杀生了!’法兰克现在兼信耶稣与佛陀菩萨,我觉得这也不妨,只要他心向善念,不再杀生就好。(民国72、3、1,内明月刊三二期)



7、匪徒抢劫  刀下留命  

许传忠  

佛教讲因果报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造什么因得什么果,丝毫不爽。一个人若要消灾邀福,就要常行善事,广积阴德,久而久之,自然感应道交。我曾经接受信佛朋友的建议,组成了‘慈眼放生会’,每个月大家捐款,放生一次,至今已历两年,买放濒临被宰之生物无数。也因此,让我逃过一劫,三个恶徒本想把我杀死,终于放我一马。我想,这就是放生功德的果报。  

七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半夜,我睡在服务机关——东山高中的宿舍里,突然被隔壁护理室内的嘈杂声音吵醒,心想,也许是住校学生在里面有什么事情,随即披上衣毫无戒心地走过去瞧瞧。当时走廊上的灯光昏黄,只见一个陌生人站在护理室门口(事后才晓得他在把风),我喝问:‘你在干什么?’他没答腔。我走到门口,顺手把门内的电灯开关打开,又见一个陌生人坐在沙发上,他立即起身把灯关掉,外面把风的人从身上抽出一把利刃向我刺来,被我闪过,没想到里面的人也拔刀冲出,我警觉地想跑,可是已经太迟了。就这样被他们两人左右夹持押到室内。歹徒令我坐在护理室内的床上,两手反绑,眼睛也被布巾蒙住,只觉得黑漆漆地透不进一点亮光。  

就在这时候,从里面的另一个房间内又跳出一个人,原来在翻东西吵醒我的就是他,总共是三个歹徒。其中一个说,他们是逃犯需要钱用,要我去办公室拿钱,我说,办公室没钱,他又向我要钱,我告诉他说,身上没钱。歹徒不相信,用刀尖抵在我背部,恐吓着说:‘你不乖乖地拿出来,就把你宰了。’这时候,正是三更半夜,呼救无门,更何况双手反绑,两眼被蒙住,根本休想逃跑!俗语所谓:‘花钱消灾’、‘好汉不吃眼前亏’。主意既定,我就告诉他们说:‘在我睡的房间里有钱,你们去拿吧!’  

歹徒们如愿以偿的达到了目的,不过其中一个人说:‘他已经看到我们的脸,如果不把他杀了,以后会有麻烦。’另一个马上加以附和,三个人吱吱喳喳地在讨论。我心想,这下完蛋了,既要钱又要命!是生?是死?马上就见分晓。脑海里立刻浮现起了许多事情来,我死了,放生会的事还没交代清楚,家里的人一定很伤心,警方也难以查出真凶,真是死的不明不白......一时百感交集。突然灵光一现,与其等死,何不趁他们还在讨论的时候念佛,求佛接引,早日生西。把心一横,勇气出现,于是赶紧默念‘阿弥陀佛’圣号。  

念了一阵子,歹徒的讨论好像已经结束,他们命我趴在床上,只听得旁边‘希希刷刷’的声音,好像是磨刀的声音(事后才知在割绳子),我力持镇静,拚命地念佛。过了几分钟,歹徒把我双脚捆绑,用铁丝绕了几圈固定在床后的铁杆上,又把破裤子罩住头部,嘴巴则用布塞住,另外用一条布带勒住我的脖子固定在床前的铁杆上,最后把两条棉被盖住我全身,使我动弹不得,几乎断气昏了过去。  

忍耐了十分钟,周围似乎毫无动静,判断歹徒们可能走了。我挣扎着挪动身体,好不容易把盖着的被子抖下床去,才舒服了一点,接着用舌头使劲地把塞在嘴里的布顶了出去,开始大声喊叫,很久很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30 07: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