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90|回复: 2

[学佛文档] 一门深入—锲而不舍(共一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13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九七年早餐开示》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门深入—锲而不舍  (共一集)  1997/11/1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20-011-1115



  佛说六道的有情众生都是迷而不觉,六道之外,四圣法界,这就是说还没有超越十法界的,四圣法界里面的声闻、缘觉、菩萨、佛,若依天台家的说法,藏教的佛、通教的佛,都没有出十法界。虽然说是觉悟了,并不是真正的觉悟,他们是属于相似的觉悟,好像是觉悟了。天台六即位里面观行位、相似位,是在这个层次里面;超越十法界才算是真正的觉悟,那就是分证位,虽然没有圆满,他真的觉悟了,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分证位,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六道里面只有名字位,所以有名无实,观行位功夫得力,没有超越六道,超越六道才是相似即位。天台这个六即,的确把这桩事情讲得很清楚,很明白。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教化众生,只有一个目的,「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个目的要用现在浅显的话来说,帮助众生开悟,什么叫开悟?彻底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这就是觉悟了。我们现在发心出家,发心承担如来的家业,如来的家业不是财产,不是寺院、庵堂这些产业,如来的家业就是觉悟众生,续佛慧命,所以我们在这里学习讲经。

  经怎么样才能讲得好?方法固然不能少,我们现在学的方法,可是更重要的是要自己觉悟,自觉而后才能觉他,自己没有觉悟,怎么能叫别人觉悟?自己没觉悟,说实在的话,只能对世人做到劝善而已。当然这桩事情能做到,已经是很大的福德了,可是福解决不了问题,也就是福不能帮助人了生死出三界,一定要慧,真实智慧,《无量寿经》上教给我们「住真实慧」。真实慧是什么样子?这一部《无量寿经》自始至终所说的,就是真实慧的样子。所以讲经的利益就太大了,我们讲经劝人,也劝自己,别人只听个一遍、二遍,如果我们自己讲这部经,讲个几十遍、几百遍,不知不觉我们就入这个境界了。时间长了,天天在熏习,不知不觉的就从凡夫变成佛菩萨了,不必说有意去变,有意变不了的,都是在不知不觉当中,自自然然起了变化。存心想作佛,那还能作得了佛吗?作不了佛的,存心想入这个境界,入不了的。这才知道这个熏习的重要。

  熏习就是天天干,不断的干。没有地方讲,我建议你们同学们,没有地方讲,我们对录音机讲,一天至少也要讲一个小时,能讲一个半小时是最好,不长也不算太短,天天要讲,对着录音机,关起房门在家里讲,决定不中断,而且就是一部经,在这一部经里面如果不能开悟,我决定不换第二部经。一部经,心是定的,念是一,这个了不起,你看佛经上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用这种方法来制心一处,把这个心就定在这一部《无量寿经》上,天天看,天天读,天天讲。

  我们是中下根人,不是上根利智,中下根人这样做,天天做,十年,你要没有大彻大悟,你也差不多了,要下十年功夫,依教奉行。佛在经上教给我们要做的,我们认真努力去做,做不到的也慢慢学着去做;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决定不能去做,这就是真正的修行。佛教给我们要做的一定是善法,与性德相应的,佛教我们不能做的,一定是恶法。对明心见性、念佛往生一定有障碍的,佛不教我们做。经上所讲的重要的纲领要掌握住,「观法如化」,这句跟《金刚经》上四句偈一个意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假的,不是真的,「如露亦如电」,是讲它存在的时间很短。世间一切法都不必去计较,心永远保持寂定,定就生智慧,这是真实的受用。

  这一经通了,确确实实世出世间法都通了,通达之后,一生当中还是守住这一部经,为什么要这样做?做一个样子给后学看,让后来的学人跟到你这个模式来修学。因为末法时期,利根的人少,钝根的人多,钝根不是不能开悟,不是不能成就,善导大师所说的「遇缘不同」,他要遇到殊胜之缘,钝根、下下根人,也能开悟,这个最殊胜的缘,就是一门深入,锲而不舍。所以我们自己一定要做一个榜样给人看,这点非常重要。

  我在讲席里头过去曾经讲过很多次,这三十八年当中,我讲的经论有几十种,没有专讲一门。讲的遍数最多的,《无量寿经》,《无量寿经》讲过九遍;《弥陀经疏钞》讲过三遍,第三遍没讲完,那个分量太大,留下来的这个录音带一套,我记得第二次讲的,留下来的是三百三十五个九十分钟的录音带,《弥陀经疏钞》。《要解》也讲过三遍,《楞严》好像讲过七遍,七遍当中大概只有两遍讲圆满,其余的都没讲圆满。《八十华严》、《四十华严》都讲一半,这都没讲圆满。其它的这些经论讲的很多,没有专。为什么不专一?环境不同,如果有好的环境,我们一定做一个好的样子,要发心一门深入。

  你们诸位想想,这三十八年当中,如果我要专讲一部经,那个成就还得了?不得了!你专讲一部《无量寿经》,那就是无量寿佛,名实相副;专讲《阿弥陀经》就是阿弥陀佛;专讲《普门品》就是观音菩萨,一定的道理!我过去讲《楞严经》,因为我学《楞严》的,跟李炳老学经的时候,我学《楞严》,所以《楞严》讲的遍数很多,演培法师碰到我就叫我「首楞严王」。

  我在香港讲《楞严》,香港有一个专讲《楞严》的,海仁法师,我跟他见过一次面,谈这个《楞严》。我是后学晚辈了,我见他的时候好像是九十多岁了,第二年他就圆寂了。所以他听我在香港讲《楞严》,他也很欢喜。他有六个学生,做他的学生很不简单,他专攻《楞严》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3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他的学生,《楞严经》要能够背过,不能背,他不收这个学生;不但《楞严经》要背,批注还要背,他用的是这个方法。他采取的批注是采取蕅益大师的《文句》,这个很奇怪,我不晓得他为什么选这个批注,就是《楞严经文句》,蕅益大师的。

  你看圆瑛法师也是专学《楞严》的,他也讲其它的经论,但是他自始至终都是以《楞严》为主。他二十五岁发心学《楞严》,他的《讲义》大概在七十多岁时候才完成,那是他一生专攻《楞严》的心得报告。所以在他所有著作当中,《楞严经讲义》、《圆觉经讲义》这两种最精采。《圆觉经讲义》是最后出来的,以后就没有了,所以他最后这两样东西是代表他成熟的作品。

  这些大德都是我们的好榜样,《楞严》里面最精采的、最重要的,就是第六卷,第六卷一开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海仁老和尚是这样看法,看法没错。接着是文殊菩萨拣选圆通,末后是四种清净明诲。可是在第五卷最后的一段,「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虽然文字不多,只有两百四十四个字,这一段很重要,因为它短,又在「耳根圆通章」的前面,往往被人疏忽掉了。所以一般粗心的学《楞严》的人,目光都注重在「耳根圆通」,认为这是个特别法门,这是不够细心,《楞严经》上讲特别法门是两个,不是一个。

  特别法门,没有按次序排列,那就是特别法门;普通法门,按照顺序排列的。你看它这个二十五圆通章,是依据十八界、七大来排的。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依照这个顺序来排,这十八个。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十八加七大,二十五,用这种方法就是把菩萨所有的行门全都包括了,任何一个行门超不出这二十五个范围。《华严经》里面是用位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也涵盖了所有的法门,你也超不出这五十一个位次。如果按顺序排列,观音菩萨是「耳根圆通章」,应该排在第二位,他这个六根在前面,眼根、耳根,眼、耳、鼻、舌、身,他应该排在第二位,他把它拉出来,摆在后面,这就是说明这是特别法门。因为它这个差距大,所以太明显了,大势至菩萨那个排位,在二十五,他排位是第二十四,第二十四要排到最后,就差一个位子,两个人颠倒一下,好像没有人注意到,他们太近了;那个很远,从那里调到那里,看得好清楚,这两个人换个位子,往往被人疏忽了。

  这个念佛是根大,地、水、火、风、空、见(这个见就是根),见大;识,识是弥勒菩萨代表的,所以大势至菩萨跟弥勒菩萨两个换了一下。你看现在他排列的位次,弥勒菩萨排在第二十三,大势至菩萨排在第二十四,观音菩萨排在第二十五,所以你仔细观察的时候,他变动了,变动的就是特别法门。文殊菩萨拣选圆通,为什么不拣选念佛,而拣选观世音菩萨耳根,这个道理在哪里?文殊拣选是为娑婆世界众生拣选的,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所以选观音。特别为我们这个地区选的,如果把这个地区再扩大,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来拣选圆通,文殊菩萨就选「念佛」。所以「念佛」是契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之机,「耳根」是契娑婆世界之机,不能比,所以是两个特别法门,不是一个,然后你才晓得《楞严》与净土的关系多么密切。这也是许多人疏忽掉的,以为《楞严》与禅有关系,与密有关系,《楞严》上有「五会神咒」,而不知道《楞严》跟净土关系,这是许多学《楞严》的人疏忽掉了。

  所以古来祖师大德教给我们念佛的方法,佛号从心中生起,口中念出,耳里头再听进去,这个就是用耳根的方法,将大势至菩萨跟观世音菩萨这两种圆通合起来用,妙极了!这容易摄心,句句佛号从真心里头生出来的,口里念出来,耳朵听进去。所以佛法的修学一定要细心,我们专攻《无量寿经》,不是说别的大经不可以看,可以看,但是把它当作助修,而不是主修,也就是说可以看,也可以不看,喜欢涉猎,行,像《楞严经》的批注,实在讲是以圆瑛法师的最浅,他注释《楞严》,这是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几乎自古以来古大德的《楞严经》的注疏他都看过,《楞严经》的批注在《卍字续藏》里面收的最多。

  我那个时候学这部经,搜集古人的批注搜集了三十几种,都是非常好的注子。这个里头代表古德的,一个是长水的,一个是交光大师的,长水代表古代的一个见解,交光大师这是新派的。因为《楞严经》的承传因缘也非常特殊,般剌密帝将这部经偷渡到中国来的,非常不容易。经没有来之前,天台大师(智者大师)他建立三止三观,这天台家的修行方法,这个三止三观,当时印度这些大德到中国来,对它非常赞叹,他说他这种建立,与印度《楞严》里面所讲的很相似,所以就知道有这部经典。于是这个经传到中国来之后,古大德解释《楞严经》就用天台的三止三观,解释奢摩他、三摩提、禅那。《楞严》实在讲,主要就是讲这三个修学方法,分配在全经里。

  到明朝,交光大师大概跟莲池大师是同时代的人,他的看法就不相同,我们在《楞严经正脉》序文里面所看到的,交光大师的自序,他也很了不起,他是念阿弥陀佛往生的。阿弥陀佛来接引他,他跟阿弥陀佛说,他说《楞严经》自古以来这些批注有问题,大家都误会《楞严经》修行方法跟天台大师所讲的这是一样的,其实不然,因为天台家的三止三观,还是用的意识心。所以他提出《楞严经》上所讲的修行方法,不是用意识心,他提出「舍识用根」,这个就非常高明,这是古今《楞严》的讲法不相同的地方。所以他向阿弥陀佛告假,再留在这个世间留几年,把《楞严经》做一个批注,然后再去往生。阿弥陀佛就同意了,就走了,他的病就好了,以后就注这部经典,可以向阿弥陀佛告假,迟一点去。

  所以这是古今这两种思想不一样,他主张「舍识用根」,确实是正确的,才符合佛讲《楞严经》的依据。但是舍识用根说得容易,几个人能做到?天台的教法没有离开心意识,说实在的话,还容易做到,可能做到,舍识用根太难太难了,但是讲的正确,没有错,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3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与经义能相应。圆瑛老法师作这个批注,作《讲义》,几乎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依据交光大师的《正脉》,所以我看他的《讲义》,他是以《正脉》为基础,再博览各家的注疏,集大成的一个批注。所以你读他这个《讲义》,也等于说把古来的各家对于《楞严》注疏,你统统都读到了,这是一本好书;他的《圆觉经讲义》也是非常精采的一部好书。这是我们可以参考的。

  像江味农的《金刚经讲义》,一生的经典,他在这部经上下了四十年的工夫,写出这部《讲义》,集《金刚经》古今批注之大成;周止庵一生搞《心经》,大概也是用了三、四十年,写了一部《心经诠注》,权威的批注,功夫下得深。一门深入,锲而不舍的成就,都是我们修学的榜样、模范。你今天讲《金刚经》,没有人能超过江味农,包括古大德也不能超过,原因在哪里?一生专攻,形成了权威。

  搞多了的时候,你的精神、力量就分散了,只能够说做得好看,但是不能深入,真实的受用还是在一门深入,自己受用是戒定慧三学的圆满成就,没有讲到戒,定共戒;道共戒,慧开了是道共戒。在家居士尚且能成就,我们出家人不能成就,那就惭愧了。所以要尽量舍弃事务,除非不得已,没有人做,我们没有法子,为僧团、为佛教付出一点心力,作出贡献,有人接班马上就要交,专心来做学问,做学问是真正的续佛慧命,弘法利生。像一个学校一样,我们发愿专心当教员,那个当校长、作主任的,给别人去干去,专心作教员,直接肩负起续佛慧命的责任,作一个好榜样。只要认清方向,认清目标,勇猛精进,没有不成就的。

  此地这个大楼这些工程听说已经做完了,这两天大概我们要举行一个洒净的仪式,你们研究研究洒净仪式怎么做法,是从八楼一直洒下来,还是就是八楼洒一下就可以了。每一层太麻烦了,就是八楼这个佛堂跟教室。你看看其它的有没有必要?这个里面房间不要一一去了。研究一下怎么做法。

  李木源居士做事情很认真、很负责,不容易,我们对他的要求,他统统做到了。现在反过来,他对我们的要求,我们有没有做到?这一个新的道场,我在过去的习惯,第一部是讲《地藏经》,这有地了。每个道场新建立,第一部经一定讲《地藏经》,这是修学的大根大本,开发心地宝藏,这个我们要注意,要提倡,只要是新的道场,人家来请讲经,一定讲《地藏经》。讲《地藏经》我们有地了,有地要建设心地,从心地里面建立净土,这就正确了。所以佛法这四大菩萨,他是代表修行门的四大纲领,从地藏提升就是观音,观音大慈大悲,心地里头有孝敬;然后再提升,文殊菩萨的智慧,普贤菩萨的实践,四大菩萨是代表这个意思。所以《地藏》是佛法修学的大根大本,这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   
   
   



普贤菩萨名,诸佛第一子,我善根回向,愿悉与彼同。
身口意清净,自在庄严刹,逮成等正觉,皆悉同普贤。
如文殊师利,普贤菩萨行,我所有善根,回向亦如是。
三世诸如来,所叹回向道,我回向善根,成满普贤行。
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
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5 21: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