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27|回复: 0

[观世音菩萨] 人间天:三研《普门品》【122】∣怎样才能从梦中醒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其中一人,作是唱言:】

“其中有一个人高声地对大众说。”“唱”字现在理解是歌唱了,早些时候是高声说的意思。
比如现在的唱票一词,去买东西为了避免麻烦要唱票,收你50找你多少,为什么要高声说呢?就是希望提起注意。
地藏经》里“高声白、高声读”就是这个唱票的意思,希望对方提起注意。
此处“唱言”就是对大众宣讲,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因为当时大家身处在困顿、昏暗、恐惧中,高声宣讲对大众停止妄想、跟随思路是有好处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思维是有连贯性的,而我们很难发现这种惯性思维。
当突发了某个事情,会打破这个惯性,从而让我们的注意力从原先的惯性里脱离,进入到一个新的内容中,当我们进入到新的思维内容,就会发现原先惯性思维的那个事情可能已经记不起来了。
在小品相声表演里也常常用到打岔的模式,打几个非常精彩的岔,原先想说什么都忘记了,会有非常多的喜剧效果。
金刚经》里佛陀也用到了打岔,当须菩提在思维的时候,佛陀就说不应该这样想,不要这样想啊;在其他经文里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说:“止,止,不需复说”。这种“止”就不仅限于言说了,你在说某个事情,如果被说“止”,虽然口舌停下没再说话,但心念还在奔跑,还在随着惯性跑,这就是没止住。
所以,当我们读经学佛,遇到了这个“止”,就类似于在思维惯性上应该切断,不应该再按原先的模式继续行走。
言辞的“止”,并非真的“止”,在心念层面也要“止”,这才是真的“止”。
“止”就是重新开始,和过去说拜拜了,过去的人事物、过去的生死、过去的业行、过去的种种,如昨天已死,而从“止”这一刻开始是新生,全新的生命、全新的一切,虽然可能和过去差别不大,但如果心念上获得了这种重生的焕发,虽然走在相同的老路上,心情感受等等会不同的。
高声唱言就有阻断惯性思维的作用,但是能不能敲开我们的心,令心念也在彼一瞬间受用呢?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做狮子吼,当然不是少林七十二绝技的那个狮子吼。狮子是百兽之王,王者之声,王者所发的大音声,会是什么样的?常常说发狮子吼振聋发聩,就是能敲碎昏聩散乱的状态。
我们在生死轮回里,就像是在梦中一样,“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公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我们这一生是他人的一个梦,还是他人的经历是我们的梦?
因为有所谓的小我,就有了一个相对的大我,就弄出一个所谓的真我,包括某些体系还会说有一个超我,那么多所谓的我拥挤在一个狭窄的车道上,撞个车是很难免的。
被撞车的一瞬间,就开始思维人生了:到底哪个是真的我?但这无量劫的生命历程,对轮回在生死的我们而言,就是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
怎么才能从梦中醒来?当听闻如来的狮子吼,如来的教诲如雷灌耳,那么大动静,你还能继续睡啊?
有的人不愿醒来,其实也是装睡而已;而有的人被梦魇着,想醒,也知道应该醒,就是无法掌控自己,就如轮回中接触了佛法,希望修学佛法得出轮回的我们。
粗暴地说,学佛的人都希望自己能从迷梦中醒来,只是以个人的力量无法对抗强大梦境的悲喜和蒙蔽,所以要借助圣人言量,要学习佛菩萨的教诫,这就是雷声在耳,却入心了。
我们是否也意识到生死是一场梦了呢?
佛站在三千年前,高声疾呼:一切众生本就平等,都有如来的德相智慧!
两千年前,一群人拿个锄头就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既然我们都拥有如来的德相和智慧,为什么不得受用?
就是还在睡觉,被妄想执着投射的种种假象蒙在鼓里,而自己又甘于沉睡在这样的幻境中。
佛之所以是佛,就是因为他敢面对这些,而我们不敢面对,还有种种的忧悲、苦恼、爱惧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6 09: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