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9206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11-1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自己才能够精进不懈,才能够成就智慧,破迷开悟这才能办得到。
只要肯讲,只要欢喜讲,为众生讲,不是为自己利益讲。为自己的利益,这个利益是破迷开悟,绝对不是名闻利养,绝对不是贪图享受。理愈讲愈明白,愈讲愈深入,不喜欢讲,怕上台去讲,那怎么行?那哪里会能成就?一定要发心,两个人也讲,一个人也讲,三个人也讲,听众不拘多少,欢欢喜喜的讲。以真诚心来讲,以无希求心来讲,对听众决定没有任何希求,我们这个心是真诚的。有希求,那个心是虚妄的,不是真心,讲话也不老实。为什么?看人家表情,看人家颜色,句句话要讨好,完全违背了佛理。讨好听众,巴结听众,这是对听众有所希求。没有希求的,句句讲真话,也不怕得罪人。我讲的话是利益你的,为你好,不是为我好;你喜欢听,欢迎你来听;你不喜欢听,你可以不来。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不巴结人,不讨好人,只是一个一片利益人的心。
处处为别人想,不为自己想,你的心才会清净。处处尊敬别人,普贤十愿第一愿「礼敬诸佛」,我们要常常记在心上。一切众生是未来佛,你要瞧不起他,你要欺负他,你就是欺负未来佛,你就是瞧不起未来佛,你怎么会有成就?你修得再好,你出不了六道。贡高我慢是根本烦恼,大乘经上讲根本烦恼六个,贪、瞋、痴、慢,所以慢是根本烦恼,自以为是,自以为了不起。所以我常常劝勉同修,我们要想自己功夫得力,从哪里做起?要从我们对人、对事、对物,把对人事物控制的念头放下,有控制人事物这个念头,这是迷惑;要有操纵人事物的行为,占有人事物的行为,造业。起惑造业,后头果报就现前。所以修行从哪里修起?从这里修起。这个念头是无始劫的习气,人人都有,我们自己都有,我们现在学佛才搞清楚、才搞明白,这是错误的,生生世世不能出离轮回,就是这个念头害了。所以对于一切人事物,不再有控制的念头,放下了,真正得大自在。
不再有操纵人事物的行为,不再有占有一切人事物的行为,我们得解脱了。《华严经》上句句讲「得解脱门」,他怎么得解脱的?就是这样才解脱的。所以据为己有这个观念是大错特错,可是世间人哪个人不是这样?还讲什么隐私权,隐私权就是严重的占有、严重的控制,决定不能解脱。特别是人事环境,古德常常跟我们讲,「只论现前,不论过去」,他过去作善、作恶,是过去的事情,我们只看现前,过去做再坏的事情,现前他没做,他是好人,不要去找他的过去。如果要找过去,连诸佛菩萨都不是好人,为什么?诸佛菩萨在没有成佛以前,也做了好多坏事。所以古德这个讲法好,「只论现前,不论过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中国谚语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回头就成佛了,回头就是圣人、就是贤人,只要他能回头。
所以「称赞如来」,普贤十愿第二个「称赞如来」,如来是善。我们中国古人教我们「隐恶扬善」,看到人家的恶事绝口不提,别人讲是非,我们把耳朵塞起来,不听!看人家的善,听人家的善,我们的心里面充满了纯善,没有恶。你要是天天听是非,你不就是把自己的心地污染了?我们天天听善,天天见善,你那个心就是善心,你的善心增长。天天听是非,天天看别人的过失,你的恶意恶念增长,与别人毫不相关,对自己关系太大了。断恶修善,要从这个地方做起。
道场兴旺,一定是天天讲经说法,大家在一起研究讨论,念头转过来就是真正修行。宗门教下,祖师大德常讲,修行从根本修,根本是什么?根本是念头,只要你一念善,你的心行、言行一定善;你一念恶,你的言行也恶。话讲得好听,也是意也是恶,也不是好事情;绮语,话说得很好听,目的不善。所以这些道理,古圣先贤的榜样,我们要能体会、要能明了,要发心学习。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今天我回到新加坡,明天早晨你们从网络上可以看到。明天星期六,晚上讲《无量寿经》,在网络上也能够收得到。好,再见!
对冈山净宗同修开示 (共一集) 1999/11/28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20-014-1128
诸位同学,大家好。从冈山到这边来,都是的?都是冈山的同修。来了几天?第四天,听说今天回去?时间太短了,应当在这边多住几天。你们来的这个期间正好我到澳洲,李木源居士到中国,所以这边接待的主人都不在,非常非常抱歉。希望下次来,我们有个很妥善的联系。
佛法,我们一定要正确的认识,才能得到真正的受用。我们这次在澳洲接见昆士兰洲的一位议员,虽然第一次见面,谈话非常投缘。他在没有跟我们接触之前也以为我们这个道场像一般寺庙一样,接触之后才知道完全不相同,确确实实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社会需要什么?需要人与人和睦相处,这个是实在的。佛教给我们什么,我们一定要清楚,一定要了解。佛法是佛陀对一切众生的教育,它不是宗教,可是现在它变成宗教了,我们也不能够否认。变成宗教,利益圈子就缩小了,大幅度的缩小,我们修行证果,这个希望就没有了,这个道理、事实我们都要了解。
我们必须依靠经典,世尊灭度之后教诫后学四依法,依法不依人,法是经典,经典里面所说的是正确的,哪个法师说的、菩萨说的都未必可靠。你看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上品上生章》里面教导我们,那个就特别强调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避免经典的争论。因为经典是从古印度梵文翻译出来的,一个原本往往有好几次的翻译,翻译的人不一样,翻译的处所不一样,所以经文的内容就不能完全相同。世尊避免后世人的争执,所以告诉我们依义不依语,意思对了就行,不必在语言文字上去争执,争论就错了,佛法是无争法。所以后世,不但现在争论很多,古时候也有,我们要晓得怎样对待这些争论的问题,依佛的教诲。
第三,佛教给我们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什么是了义?现前得利益,将来也得利益,这个就是了义;现前得利益,将来不得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