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58|回复: 5

[其它] 净土大经科注(第三一八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9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一八集)  2012/5/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1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零一页,从第三行最后一句看起:
  「出有而有故曰微。又云名能开悟曰妙」。这是解释经上「微妙」两个字的意思。这两个字意思很深、很广,无论是在哲学来说,或是在科学,都是最高层次的。出有,这个有,前面我们学过三有,三有就是三界,就是六道。欲界有,有因有果,无色界有,色界也有。欲界,上面有欲界天,六层天,从四王天到他化自在天。欲界上面是色界,色界天人欲伏住了,他不是断,是以禅定的功夫完全伏住,不起作用,所以他没有欲。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如果禅定功夫失掉了,他的欲望又起来了,所以他不是真的断了,伏住,石头压草,石头拿掉,草又长出来,这么回事情。再上去无色界,是更深层次的禅定,可以说在六道里头,禅定功夫达到最高峰,比这个再高就超越六道,不在六道里头。四禅八定,八定包括四禅,四禅之外有四空定,合起来八个定,叫四禅八定,不是四禅之外有八定,四禅之外有四定,合起来是八定。这是三界的因,感得三界的果报。欲界的因感得欲界果报,欲界里头有严重的善恶,善道天、人、阿修罗,欲界的;不善的业感得是恶道,地狱饿鬼、畜生。有因有果叫三有。
  西方极乐世界超越三有而有,叫出有。「出于三有」,所以叫出有。「而有者,谓净土之有,依一乘愿海而有」。它没有三界的因,怎么会有三界的果报?因为极乐世界有凡圣同居土,这问题就在这里。凡圣同居土从哪来的?在因果的定律里头,没有因决定没有果,极乐世界没有三界的因,它有果,它有人天,它没有三恶道、没有阿修罗,只有人天,这个地方为我们说出来了,它是依一乘愿海而有。一乘愿海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无量劫的修持功德之所成就,极乐世界的同居土是这么成就。「离二边,超四句,出有而有故曰微」。二边是空有二边,不能说它空,也不能说它有,你说它空,它有;你说它有,它有即是空,它空有是一不是二,所以叫离二边。四句也是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这四句统摄一切有为法。极乐世界不在这四句之内,超越了,所以称微,玄微至极,这个世界非常的奇妙,叫微妙。
  「又云名能开悟」,这叫妙。名是什么?「五法之一」。这个五法是相、名、分别、真如、正智,这叫五法,法相宗所说的。相是现象,今天科学家所说的物质现象是相,信息的现象也是相,还有一种自然现象,整个宇宙归纳,不外乎这三大类。这三大类是科学探索、研究的对象,也是哲学所研究的对象。这里有个小注,「若略说;谓一切言说所依处」。一切的言,一切的说,言说什么?不外乎这三类的现象。过去这个世界上的科学家多半是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还是物理,他的对象是太空当中的星球、星系,依旧是物质现象。许许多多的名词术语都是从相来的,言说所依三大类的现象,在佛法里面称为阿赖耶的三细相。三细相第一个是业相,业相是一念不觉,这个不觉产生了波动现象,这个要记住。
  大乘经上常常说的觉心不动,人觉悟了,他心不动的。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这就是说自性、真如、真心它是不动的。它一动,这就叫阿赖耶,就换了一个名称。阿赖耶是妄心,它是动的,就是今天科学家所说的波动的现象。波动现象在阿赖耶第一个叫业相,业就是动。从这个动产生了念头,意念,也就是阿赖耶的见分跟相分。先产生见分,见分就是信息,见分就是阿赖耶的转相,转是说它能转变,内部的转变八识五十一心所,外面的转变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惠能大师所说「能生万法」。十法界一切众生,跟究竟果位上的佛陀,确实是一不是二,名相无论怎么分,分得再多,体是一个,就是自性,是一体产生的妙用,所以它是言说之所依。
  五法第二个是名,名是名相,今天讲名词术语。名词术语从哪里来的?是从「诸相中依增语」,是从现象里头来的。有体、有相、有作用,这些名词有些是说体、有些说现象、有些说作用,这都叫增语。增语是什么意思?这是法相宗的名词,普通字典找不到,《法相辞典》上有。简单的说,「由分别境;建立增语触」,触是接触。下面一个解释比较清楚,就是第六意识的意触。意触到法,就是触到法相,给它立很多名词,像五法都是名词,相、名、分别、真如、正智,佛、菩萨、阿罗汉、众生这些名字,都从现象里头建立的。这个建立是分别,里头没有执著,是分别,所以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所缘的范围太广大了,就是意的作用,第六意识起作用叫增语。
  第二个解释,「所以然者?增语谓名」,就是名相,我们今天讲名词术语,指的是这个东西。「名是意触所缘长境」,所缘的长境,「故偏就此,名增语触」。什么叫长境?下面有个例子来说,譬如眼识,眼识跟第六意识不一样,眼识它非常有限,有局限。比如眼识,「但能了青」,看到青色的,它知道这是青色的,青是什么它不知道;看到红色的,什么是红不知道。等于说它像照相机一样,把外面的事实真相照得清清楚楚,传到第六意识,把这个资料传给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接收了。第六意识什么接收?相分接收了。第六意识的见分缘第六意识的相分,它有分别,它在那里琢磨、在研究,它知道的东西比眼识多,眼识只是东西传进来,它并不知道,第六意识知道,所以第六意识叫长境,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9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境延长了。
  前五识单一的,只是把外面的这个境界原原本本传达进去。第六、第七它在里头,它缘不到外头,它跟外头隔绝,不通,全靠前五识,眼见、耳闻、鼻嗅、舌尝、身触,把它们见闻觉知这些现象传达给第六识、传达给第七识。第七识的作用,对它做彻底的了解。第七它执著,它想占有,它想控制,它想支配。所以第七末那,我执,这个东西与生俱来的,叫根本烦恼,贪瞋痴。所以相宗讲末那,四大烦恼常相随。这四大头一个,我见。我见怎么来的?它执著阿赖耶的相分。阿赖耶的相分太大了,遍法界虚空界所有物质现象全是阿赖耶的相分,它执著阿赖耶相分的一分,以为是我身。你看身体是物质,统统是阿赖耶的相分,它就执著这一点,认为是它的身。阿赖耶的见分也是无量无边,执著见分里头的一分,认为是自己的心、自己的念头,全错了!有这么一个错误的念头,跟着起来的有我爱,我爱是贪,根本烦恼,贪;有我痴,痴是愚痴,不了解事实真相,把真相全看错了、全想错了,痴;第四个是我慢,傲慢,傲慢是属于瞋恚。所以与生俱来的,跟着我一起来的,只要有我就有我爱、我痴、我贪、我瞋,就是贪瞋痴,所以叫三毒烦恼。从哪里来的?与生俱来的,什么时候你有我,你就有贪瞋痴。贪瞋痴如果不能够节制,就是不能够控制的话,他造的业,感的果报就是饿鬼、地狱、畜生。饿鬼是贪,地狱是瞋恚,畜生是愚痴,这个东西很麻烦!
  法相是佛教里面的心理学,法相唯识。如果读了相宗的经论,你才对于佛家讲的性理,佩服得五体投地,任何大学、研究所专门研究心理的,比不上佛家所讲的,讲得透彻,讲得清楚,真的没有丝毫错误,世间学说所没有的,它讲透了。透了的结果是什么?结果是整个宇宙。就像天台智者大师在十乘观法里所说的,天台宗的止观总纲领、总原则,教我们观察不思议境界。不思议境界就是整个宇宙,整个宇宙不可思议,佛法讲遍法界虚空界,现在科学讲宇宙万有,宇宙万有不可思议,无量无边、无尽无数。但是这么多的东西,把它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字,佛法这么说,科学家也这么说,这两个字是什么?一个是心,一个是物。你看现在的科学家,把整个宇宙分为物理、心理两样东西,物理跟心理。科学分到这里,后面就没有了,真的把它分成一个心一个物,心跟物两个对立,出了毛病。现在社会出问题,地球出现灾难问题,原因在哪里?原因就在此地,这个念头错了。
  佛说得好,佛是把它分作色、心二法。《心经》上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物质,心是真心,心是能现,物是所现,所以它后头有解释,「色由心生」,科学没有这个。一直到现代,最近三十年,这些量子力学家发现了,发现什么?发现物由心生。以前佛经上这一句没有人懂,他们是怎么发现的?有一些科学家非常认真,追踪物质,物质到底是什么?他所用的方法,跟佛经上所讲的完全相同,就是分析。譬如我们人体,分析最小的细胞,人身体是细胞组成的。科学家告诉我们,一般人的身体大概有多少细胞?好像是五十兆,有这么多,一个身体上五十兆的细胞。一个细胞,这是人身体基本的物质现象,这细胞还可以分,细胞一分开就是分子,分子再分开就变成原子。八十年前发现原子,认为原子是整个宇宙物质现象里头最小的,是基本的物质。
  随着科学进步,仪器不断在更新,愈来愈精密,这些观察的工具,科学家把原子再分,原子一分,发现它有电子、它有原子核、它有中子。把这三样东西再分,变成叫粒子,称为基本粒子,粒子有几十种。粒子还可以分,科学名词叫夸克,比粒子还小,但是夸克也有几十种。这个东西还可以分,出现了微中子,微中子应该是从中子里头再分出来的,微中子是最小的,不能再分。一个微中子多大?科学家用电子做比喻,一百亿个微中子,一百亿个微中子纠缠在一起,在一起它的体积等于一个电子;换句话说,微中子的质量,只有一个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佛经上说的极微之微就是这个,极微之微。极微之微谁能够看见?大乘教上都说八地以上,八地以上菩萨,他们甚深的定功,在禅定里面看见。今天被科学家看见了,科学家看见是用精密的仪器观察到的。能不能再分?他们再把它分,果然没有了,物质没有了,这样才肯定物质是假的。物质没有了看到什么?看到是念头的波动现象,这个科学家非常惊喜。物质是什么?物质是念头产生的。这给他们带来一个新的思想,真是崭新的,这个思想是什么?以心控物,就是用我们的念头,可以控制物质现象,这个发现非常了不起。
  可是佛早就说了,十乘观法里头,宇宙一切法归纳为色心。接着色由心造,色是由心造的,物质是心理变现出来的。后头一个总结,「全体是心」。换句话说,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就是一心。谁的心?自己的心,不是别人的心。所以西方极乐世界,佛说得好,「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极乐世界是心现的,阿弥陀佛是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跟我们什么关系?一体。然后教我们认识一切法的真相,《般若经》上所说的诸法实相,一切诸法的真实相,全体是心,而且跟自己是一体。所以佛在大经上说,「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三世是说过去、现在、未来,我们现在这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已经修行成佛的,过去佛;现在修行成佛的,现在佛;现在还没有修行,还没有成佛的是未来佛,一个不漏,一切众生个个皆是,这是大乘经里头透给我们的信息。我们本来是一体,现在还是一体,只是迷悟不同。佛菩萨承认跟我们是一体,我们不承认跟他是一体,我们在迷,他在悟。所以众生跟佛是一不是二,生佛不二,差别在哪里?迷悟不同。众生觉悟就成佛,佛要是一念不觉就变众生,这是事实真相。
  一念不觉,这变成众生,迷了。迷了之后就出现阿赖耶,阿赖耶变现出十法界,阿赖耶不是真的,它所变出来的东西,当然不是真的。我们迷的时候看到阿赖耶的境界,我们觉悟的时候,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9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阿赖耶的境界没有了。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上告诉我们,「梦里明明有六趣」,我们作梦的时候好像是真的,「觉后空空无大千」,醒过来之后没有了。今天六道就是个梦境,我们在作大梦,醒不过来。为什么?迷在这个里头,以为是真的,这里头有苦乐忧喜。如果觉悟了,谁觉悟了?阿罗汉觉悟了。阿罗汉醒过来了,是什么境界?梦醒了,六道没有了,那他醒过来是什么境界?是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六道不见了。六道,释迦牟尼佛的秽土,四圣法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净土,为什么?境界是心变现的。
  《华严经》上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句话重要!一句把这个事实真相道破了。六道众生的心不善、染污,严重的染污,所以这个环境是染污的,叫秽土,就是不清净。阿罗汉把所有一切染污放下了,身,知道身不是我,不再执著这个身体是自己,知道这个身体不是我,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一样,衣服不是我,衣服是我的,是我所有的,身体就是这个样子。所以舍身受身就不在意,就不放在心上,衣服脏了换一件,这个身体用了几十年,不好使用,换一个,很简单。在六道里常常换身体,无量劫来不知道换了多少身体,六道统统去过,天上待过,地狱也待过,哪儿都待过。应该知道六道苦,不想在六道再玩了,这游戏玩够了,不想再玩了,想出去了。出去怎么样?把执著放下,执著就是染污。把自私自利放下,这非常具体的来说,把名闻利养放下,把五欲六尘放下,把贪瞋痴慢疑放下,六道就没有了,你就超越了。超越生到四圣法界,世尊的净土,还是在阿赖耶控制之下,没有能够超越阿赖耶。不过是阿赖耶不善的那一方面,二十六个烦恼你放下了,所以六道没有了,六道是二十六个烦恼造成的。
  四圣法界是怎么造成?四圣法界是十一个善造成的,善法有十一种,这里头没有恶,所以四圣法界好。这里头有声闻、有缘觉、有菩萨、有佛,这个佛天台大师说,他不是真佛,称他为相似即佛,他很像佛,不是真佛。真佛、假佛用什么做标准?用心。用阿赖耶就是假的,用自性就是真的,所以十法界里面的佛,他还是用阿赖耶,他不是用真如自性,他是相似即佛。也就是用阿赖耶用得非常纯正,只有善没有恶,完全依照佛的教诲去奉行。他见思烦恼断了,习气也断了,尘沙烦恼断了,习气也断了,十法界里面的佛,他所修行的断无明。能够把无始无明放下,十法界不见了,四圣法界没有了,四圣法界还是一场梦。
  这个梦醒之后出现什么?一真法界出现,就是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里头的身,不是我们肉身,这个肉身是阿赖耶的相分,就是物质。实报土的众生,这些菩萨们,他们的身不是血肉之身,不是从阿赖耶来,从哪里来?从自性里头来的,叫法性身,居住的环境,法性土。要记住,佛在《华严》上说的「唯心所现」,它是真心现的。我们这个地方,十法界是心现的,但是上加了个东西,「唯识所变」,加了阿赖耶。他那个地方不加阿赖耶,没有阿赖耶,转八识成四智,所以他是真的,天台大师称这里面的居众,叫分证即佛。他是真佛,个个都是真佛,只是不圆满。为什么不圆满?无明断了,无明习气没断。习气非常难断,习气也没有法子断,想个什么法子断,那你就起心动念了,你堕落了。这个境界里的菩萨不起心、不动念,所以在那里修行叫无功用道。它是无为法,它不是有为法,十法界是有为法,实报土、一真法界是无为法,这一点我们要清楚。
  完全回归到全体是心,这就回归自性、回归到常寂光,这个时候实报土也没有了。所以《金刚经》上这句话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说实报土除外。实报土有相,相从哪里生的?无明习气变现的。四圣法界是起心动念变现的,我们这个六道轮回是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你放掉见思烦恼,六道就没有了,放下分别执著,十法界就没有了,这些东西不是真的,假相。所以佛法称有是妙有,空是真空,真空不空,妙有非有,这就是世出世间法。你对于世出世间法不放在心上,能够在这一切法当中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是什么人?这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他们所行的境界。
  所以意识所缘叫长境,因为它有连带的意识生起来,这就是我们讲的思想,是个长境。它会想出很多很多,相续不断,跟前五识所缘的境界完全不相同,前五识太单纯。六识、七识,第六识的分别,第七识的执著,阿赖耶,阿赖耶是前面七识之体,这根,前面七识是它的作用,它是根本。它从哪里起来的?它从自性里头变现出来的。自性迷了、变质了,它还是自性,但是变质了,起作用。它可以恢复的,只要妄想分别执著,连习气都断干净,它就恢复正常,是很容易恢复的。
  我们看到惠能大师就有很深的感悟。惠能大师二十四岁,这年轻人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这个人非常老实、非常善良、非常孝顺,也非常单纯,对这个世间没有任何欲望。活在世间他只有一桩事情,供养老母亲,除这桩事情,他心里干干净净。所以在黄梅八个月,没有进过禅堂,也没有进过讲堂。八个月干什么?干苦工,我们今天讲的义工。这个义工是苦力,破柴、舂米。五祖传法,衣钵传给他。为什么?为他能放得下。神秀跟五祖二、三十年,衣钵没有传给他。神秀当年在道场是五祖的助教,五祖法缘殊胜,天下多少人到他的山门去求教,五祖接应不过来,让神秀大师代替,神秀大师不能解决的再找五祖,我们就想他的身分地位多高。最后衣钵传给惠能,出乎大家意料之外,大众不服。所以衣钵交给惠能,五祖半夜就叫他赶快走。三天之后才宣布,他走得很远,找不到他了,这个事情《坛经》里头记载得很清楚。
  由此可知,凡夫成佛一念之间。一念什么?放下,放下就成佛了。我们六根接触外头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你就成佛,你就回归自性。不在别人,与什么人都不相干,统统在自己,自己要负百分之百的责任。一定要知道,一切法是自己心现识变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9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要讨厌,那是你心现识变的,你欢喜也是心现识变的,与什么人都不相干。如果你怨天尤人,那你罪上加罪,为什么?与别人不相干,怎么赖到别人身上,全是自己。我们这一生到这个世间来投胎,谁叫我们来的?自己找来的,没人叫我们。怎么找来的?业力找来的。你自己一生好善,你看到善人你就喜欢,你就到那里去了;一生喜欢干坏事,遇到干坏事的,他就到那里去了,就这么个道理。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喜欢赌博的一定进赌场,他的朋友在那里;喜欢打牌的,一定在麻将桌上;喜欢念佛的,他的朋友都在念佛堂,就是这么来投胎的。所以你来投胎,找到这个父母,父母前生跟你有缘,你一碰上,立刻就到他家去了,没有人指使,没有人安排,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这里头也有特殊的。特殊的佛帮助你,佛不会帮助你干坏事情,全是帮助你干好事情,「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袁了凡先生命里头没有功名。功名,古时候叫功名,现在叫学位,博士、硕士、学士,学位。古时候,进士、举人、秀才,进士好比博士,举人好比硕士,秀才好比学士,它是社会上学位的名称。在佛门也是,佛门最高的学位叫佛陀,第二个学位叫菩萨,第三个学位叫罗汉。佛门的学位,不必靠念书可以拿到,为什么?他拿到学位的标准是放下。我们这个经题上,清净、平等、觉就是三个学位的标准。第一个阿罗汉,最低的学位,放下见思烦恼,得清净心,清净心就是阿罗汉。第二个菩萨,菩萨要放下见思烦恼、尘沙烦恼,高级的菩萨还要放下无明烦恼。像惠能大师,他能在一句话之下,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这一放下就明心见性,就超越十法界。五祖把衣钵给他,有道理!五祖在一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真的见性。惠能那个时候二十四岁,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三十岁。彻悟之后就开始教学,三十岁开始教学,教学四十九年,一生天天讲经教学,这叫佛事。
  佛这个字的意思,直接翻成中国文叫觉者,觉悟的人,跟中国圣人的意思相同。为什么不用圣人来翻佛陀?佛陀的意思比圣人还要高。圣人是对于宇宙人生的事情有正确的看法、正确的知识,但不是究竟圆满。佛这个觉悟是究竟圆满,彻底的明白,所以他比中国圣人要高。圣人这个意思,没有办法跟佛陀这个梵语名词对称,不得已造了一个新字。中国没有人字边的这个弗有,古字有,当作否定词,但是印度这个他是人,所以翻经的时候造这个字,加一个人字边,翻佛经造了很多字,新造的字,称为佛陀,佛陀是觉者。菩萨,菩萨确实像中国的圣人,觉悟,但是没有圆满。但是佛教,无论是阿罗汉、菩萨、佛统统修禅定,中国圣贤君子不一定修禅定。禅定当中能突破空间维次,确确实实能看到六道轮回。像阿罗汉,对于六道那就非常透彻,他没有障碍,他往上面能看到非想非非想处天,往下看他能看到无间地狱,六道里的状况一清二楚,这在中国没有。这是佛门最低一个学位,他就有这么大的能力,菩萨那更不必说,到佛陀那是究竟圆满。
  你看三千年之后,现代量子力学家发现的,这真正发现了,物质是从心生的。佛在三千年前说过,现在科学家累积将近四百年的经验,才把这个问题发现。从这一点我们不能不佩服释迦牟尼佛,他真的是根据事实真相讲出来的。物质搞清楚了,跟经上讲的一样,精神没有搞清楚。但是意念的现象被发现了,它是突然起来的,但是立刻就消失,速度太快了。佛在《楞严经》上讲念头,「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就是今天科学家发现的这个现象,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没有任何理由。但是佛说得很清楚,它怎么出生的?业力,阿赖耶的业相、转相、境界相。业相是什么?业相是一念不觉,一念不觉没有理由。有理由那是真的,没有理由是假的。所以无明佛在上头加两个字,无始无明,无始就是假的,不是真的,可别把它当真,真的就断不了,假的你可以立刻放下,放下就是。无始,意思好,无始是没有开始,没有开始当然就没有终结,没有开始是不生,没有终结是不灭。无明没有生没有灭,是一念错觉,所以放下就是,不要去想它,愈想愈错。
  无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没有概念。世尊跟弥勒菩萨的对话,在《菩萨处胎经》里头就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佛出了一个题问弥勒菩萨,凡夫动一个念头,「心有所念」,动这么个念头。佛问弥勒菩萨,这一念里头有几念?有几相?有几识?你看一句话问了三桩事情,「心有所念,几念几相识耶」,问这一句话。弥勒菩萨回答的,说「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这是答覆几念。几相,「念念成形」,形就是相,就是物质现象。「形皆有识」,只要是形,里头都有识,识是什么?受想行识。换句话说,不就是经上常说的五蕴吗?色受想行识。原来科学家叫微中子,微中子就是佛说的极微之微,这么小的物质现象里头,具足色受想行识,五蕴。《心经》上讲的五蕴皆空,我们懂了。学了一辈子佛,五蕴皆空,囫囵吞枣,不懂。看到弥勒菩萨跟世尊对话,这才明了,原来五蕴皆空是讲什么,讲基本的物质。
  这个基本的物质,它组成整个宇宙之间万事万物,佛叫它做一合相。一,就是这一个基本物质;合,组合,组成的相。人身是它组织的,桌椅板凳是它组织的,房屋是它组织的,地球是它组织的,太阳系也是它组织的,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现象统统是它组织的,一合相,它是物质的基本。它从哪里来的?它是心变现出来的。所以我们记住一句话,全体是心,智者大师所讲的,遍法界虚空界全体是心,不可思议!佛法的修学,以心为本。心是什么?心不可得,心不是物质现象,不是精神现象,也不是自然现象,但是它能生这三种现象,微妙到极处。所以我们听讲经、听说法会开悟,这一下就明白了。明白了,你就肯放下,放下就证果了。明了是开悟,不悟不肯放下。一悟了之后,原来全是假的,那我一天到晚胡思乱想,不就白想了吗?一点没错,是白想了。
  袁了凡聪明,他并不懂得事实真相,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9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是被一个算命先生把他的命算准,非常准确,二十年当中,每一年他的命运、他的收入,全算定了,一点都不差。所以他明白了,想也没用,一天到晚什么都不想,就入定了。这什么定?无想定。无想定是外道定,是错误的,他有定没有智慧。佛家的定是有定有智慧。智慧是什么?清清楚楚、明明了了;定,如如不动。了凡先生的定,如如不动,外面什么他都不知道,他没有智慧,这个错了。也算他的运气好,遇到云谷禅师,云谷禅师告诉他,命是自己造的,前生修得来的。你到人道来投胎,这个修的叫引业,引导你到哪一道投胎。这是我们人间的共业,你只要到人道,你前世一定是修好五戒十善。在中国就是讲的伦常八德,修得不错,得人身,到人道来。得到的人身,这一生当中寿命长短,身体健康,跟你的容貌以及贫富贵贱,这一些叫满业,跟引业是两桩事情。满业是什么?修善积德。你有财富,财从哪来的?财布施来的。财布施修得多得财富,法布施修得多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修得多得健康长寿。
  过去没有修,现在修行吗?行,来得及。现在肯修,在一般讲二年到三年,你的命运就改变了,开始改变;你要修个十年二十年,全部转变过来了。要肯修!记住,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无畏布施里头第一条,不吃众生肉,这是对所有畜生道的布施,从此之后我不杀你们、不害你们、不吃你们肉,让这些众生对你的畏惧之心没有了,它心安稳。第二,遇到病苦的人,老弱残障,全心全力帮助他,让他能够脱离贫困,过一个正常的生活。这统统叫无畏布施,果报健康长寿,我们可以做得到,应该要做,要认真努力去做。
  记住佛的话跟现代科学家的话,以心控物,身体是物质现象,心好身体就好。心不想自己,常常想着一切苦难众生,寿命自然延长。为什么?众生需要你,不是我自己要长寿,众生需要你,这个健康长寿是众生的福报。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健康长寿,他要工作,他不为自己,为自己那早就求往生了,不为自己,一切为苦难众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一不是为苦难众生。长寿,身体要健康才能服务,身体不健康就不能为大家工作了。寿命不必要求,健康也不必要求,只求一个心,像毛主席所说的,全心全力为众生服务,这是菩萨。既然发菩提心,干的是菩萨的事业,自自然然有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帮助。你能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顺境善缘没有贪恋,逆境恶缘没有怨恨,真正能做到普贤菩萨所说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就得大自在。
  我们看底下这几句话,「一切事物有名有相,耳可闻谓之名。眼可见谓之相。闻物体之名,便心浮现其相」。这就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讲的缘长境,就是心里头有这个现象出来。「宝树说法,不离名句,以名能令人开悟,故称为妙」。这是听经,听经离不开名相,名词术语,你听久了,你会得三昧、会得定,定久了就会开悟。所以闻法,最好是能守住《起信论》里面所说的原则。自己看经,看古大德的注疏,听讲,这听教,不执著言说相,看经不执著文字相,不要在这上下功夫,这些是工具。不执著名字相,名字是假名,也不能有心缘相,我听了,我看了,想想这什么意思?愈想愈错,不想就对了,一切要用直觉,不能有弯曲。一听就懂,这就是你摄受了,听不懂的不去研究,听不懂就算了,再听第二遍,再听第三遍,遍数听多了,不懂的地方全懂,不要去研究它,研究是第六识。
  佛门里面讲听经、研教不能用心意识,用心意识叫研究,不用心意识叫参究,佛家叫参究,学习叫参学。参是什么?不用心意识。不用心意识是什么?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这叫参究。你用这个方法去听,会开悟;你用心意识去听,你懂得很多,叫常识、知识。如果不用心意识?开悟是智慧,不一样。一个是得智慧,一个得知识,不相同。知识有局限性,未必是真知道,它有后遗症,稍稍偏差一点,麻烦就大了,那叫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智慧没有,智慧没有局限性,智慧没有后遗症。那在今天找一个求智慧的人,难!难在哪里?真诚心、恭敬心。现在人求学缺少这两种心,没有人教你,真麻烦!
  我算很幸运,所以我很感谢老师,为什么?就差那么一点点,都在一念之间,老师要不想教,这个缘就失掉了,我们跟佛永远不会有缘。我二十六岁那一年,想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他是当代一个哲学家,我们是毛遂自荐,写一封信给他,寄一篇文章给他看。一个星期,他回我一封信,约我到他家里见面。我的信,毛笔工楷写的,规规矩矩、端端正正,表示对老师的恭敬,也是文言文写的。我那篇文章大概两千多字,不多。见面之后,问我的学历,我很老实的告诉他,初中毕业,高中念了半年又失学了,抗战期间三年没念书,逃难,过着难民的生活。老师告诉我,他说你写的信、写的文章,我们台湾大学的学生写不出来,他怀疑我说假话。我说我虽然失学,没有在学校读书,可是喜欢读书,这些年来书本没有丢掉,喜欢读书。想学哲学,对于哲学没有碰过,只是非常喜欢,没有看过哲学的书,没有听过老师的教导。老师听了之后告诉我,他说你想到学校去旁听,现在的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你要去旁听,你会大失所望。当时我听他的话听不懂,但是给我一个直接的感觉,老师拒绝了,我心里很难过。我们静默了六、七分钟,他说这样好了,你每个星期天到我家里来,我给你上两个钟点课。我跟他学的,是在他家里面。
  十几年之后我才想起来,老师不像老师,包括他在内,他是老师,学生不像学生,为什么?学生不想学,所以在学校老师也就不认真教了,为什么?没人学!这是古时候做老师,老师是因材施教,学生有十分诚敬,老师就要教十分,教九分对不起这个学生,为什么?他还能接受一分。如果他只有二分诚敬,你就不要教三分,他只能吸收二分,教三分那一分是多余的,你浪费了精力、浪费了时间。我明白这个道理,才懂得那个时候说话的意思。我们是真想学,那怎么办?到家里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9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教!没有缴一分钱学费,完全尽义务,特别拨出时间。这是佛法里面讲师资道合。我们那个时候有个念头,哪个老师一生当中就希望有人承传他的学术,这中国古人所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个后是什么?是有继承的人。五祖弘忍法师遇到六祖惠能,法又传下去了,有传宗接代了。一生当中就想找这样的人,找不到,发现一个,这是宝,明白这个道理。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最后一个单元佛经哲学,让我们对于佛法有个正确的看法。不能说新,佛法本来是这样的,我们现在人看错了。现在人把它当作宗教,把它当作迷信,大错特错。
  这么好的东西,在中国传了将近两千年,成就辉煌。什么叫成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叫成就。两千年来有这样成就的人有多少?我们最保守的估计,应该超过三千人。惠能大师是一个特例,为什么?他是顿悟,也就是说,他一下就能放下,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他一下就放下了。那么快,只有一个人,其他人悟入到惠能大师这个境界,有人三、五年,有人十几年,有人二十年、三十年,才到这个境界,到这个境界完全相同。我们看《五灯会元》,一千七百个人,那都见性的;《景德传灯录》,这是禅宗里头开悟的人传记;再加上教下的,天台宗的、三论宗的、华严宗的,这许许多多宗派,这里头大开圆解,像华严宗的这些祖师,天台宗早期的祖师,智者大师这一流的,都是明心见性;密宗的,三千人很保守的估计,一定有。所以佛法在中国的成就超过印度。
  至于净土宗,往生就算成就,等于明心见性,人数,这两千年,我们最保守的估计,决定超过十万人,十万以上。真正了解过去这些事实真相,祖宗之德,三宝威神,你就相信,中国这一块大地,宝地。世界上灾难多,中国也不能够避免,但是中国灾难会比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要轻,这个可以肯定,中国决定不会灭亡。我们的信心有依据,不是随便说的。你看看全世界的历史,千万年来,只有中国这个族群,老祖宗讲仁、讲义、讲孝、讲敬、讲礼,行善积德,这个基础太厚了,儿孙哪有不发达的道理!除非儿孙不肯学。如果能听话,依照祖宗教诲认真去学习,成圣成贤、成佛成祖,这是本分的事情,一点都不稀奇。哪一个国家族群不能跟中国比,这是个积德之家。
  孔子他的外公,也就是他母亲的爸爸,外公把她的母亲嫁给孔家,看到孔家五代积德,修善积德,就判定了他们家里要出人,把女儿嫁给他家,就生了孔子。「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老先生看得很准,把女儿嫁给孔家,生了孔子。中国人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世世代代,历代的帝王、将相、圣贤,哪个时代没有人出世?你再仔细去观察,祖宗肯定是积德,修善积德,这个家出人才它就兴旺,这个国出人才国家就强盛。中国不但能够自救,中国能救全世界!
  末后总结,「如是微妙法音,故使闻者,能悟深远。」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这样的修学环境,诸佛刹土里头实在是第一,再找不到第二个像极乐世界这样的环境,找不到了。世尊慈悲,一再宣讲介绍,不是一次。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只讲一遍,没有讲过第二遍的,唯独《无量寿经》,古大德告诉我们,至少三遍以上。这就说出,这是一个特别法门。为什么多次宣讲?提醒我们后学,让我们认识这一部经典,认识这一个法门,不可思议的法门,一生决定成就。你学别的法门,不一定一生能成就,学这个法门一生决定成就,真实不可思议。
  我们有缘,在这个时代得人身、闻佛法,闻到大乘,又闻到《无量寿经》。这个本子,夏莲居老居士第三次的会集,第一次宋朝王龙舒,第二次咸丰年间魏默深,这是第三次会集本。在九种不同版本里头,最完善的本子,我们看到了。我们上一代那些大德们,很多没有见到,因为这个本子出现是在抗战的时候,在国难期间流通非常有限,知道的人不多。注解是集注,集经论的注解,集祖师大德的注解,尤其不可思议。我们一生想在佛法里头有成就,这一部就够了,不用再搞多了。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自行化他,这一部通了,一切全通了。唯有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才能够成就自己,成就自己的戒定智慧,有智慧才能触类旁通。这是祖祖相传,从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绝妙的修学方法,不能怀疑,不能疏忽,要认真依教奉行,自然得殊胜利益。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普贤菩萨名,诸佛第一子,我善根回向,愿悉与彼同。
身口意清净,自在庄严刹,逮成等正觉,皆悉同普贤。
如文殊师利,普贤菩萨行,我所有善根,回向亦如是。
三世诸如来,所叹回向道,我回向善根,成满普贤行。
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
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7 23: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