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48|回复: 2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五十二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8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没有任何一个法门能够比这个法门更快,没有任何一个法门比这个法门更稳当。这个法门稳当、圆顿、直捷、快速,对我们来说的确是第一法门。
  疏【法门者,道体幽玄,从门始入,为门不同,故云无量。】
  先解释法门,然后说出法门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什么叫法?什么叫门?请看注解:
  演【法门者,轨生物解曰法,圣智通游曰门。】
  这是『法门』两个字的定义,诸位要把它记住,无论你将来看什么经论,只要看到法门都是这个讲法,没有第二个讲法。『轨』是规则,就是轨道的意思,就是我们现在讲原理原则。『物』是指有情众生,他不说人,因为说人,天道、畜生、鬼、地狱这些众生就没分,他说个「物」就是六道有情众生都包括了。六道有情众生依照这个轨道,就是依照这个法则,轨是法则的意思,方法原理原则,他能生解,他能够理解,能够懂得,这就叫『轨生物解』,这个叫法。『门』是讲开智慧,你从这个方法里面开了智慧,这就叫门。这个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佛菩萨的智慧,所以叫做『圣智』。诸佛菩萨都是依据这个方法开智慧的,所以叫『圣智通游』,通是通达,畅通无阻,这个叫门。这是「法门」两个字的定义。下面这解释它的含义:
  演【道体幽玄者。】
  『道』实在讲就是指我们的真如自性,也是一切万法的本体。换句话说,整个宇宙人生包括我们自己,从哪里来的?就是从这地方来的,从这儿生的。本体是能生,在佛法叫自性、本性。本性是能生,就是大道之本体;一切万法是所生,能生与所生是一不是二。就能生之体来说,它是没有形相、没有方所的。
  演【道无形相,无方所。】
  我们眼睛见不到,耳朵听不到,也摸不到,甚至也想不到。
  演【不可凑泊,无容拟议。】
  『不可凑泊』,丝毫勉强不得,『无容拟议』,没有办法去想一想、去议论,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是形容真如本性的样子。其实,怎么形容也没有办法形容得恰到好处,这是要我们自己细心去体会。
  演【论语云: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是也。】
  这几句话形容孔老夫子的道不可思议。此地借用这几句话比喻道体,道体幽玄不可思议。
  演【从门始入者。】
  『门』就是法门,一定有个方法你才能够契入,就是你才能够体会。
  演【楞严云: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要因门入。】
  这是阿难对释迦牟尼佛讲的几句话。如果不得其门,那就没法子契入,一定要有个门路,我们才能够证入。
  演【论语云: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这都是叙说学佛一定要有门径。门径不同,这就有无量无边,像前面所说的《楞严经》里面二十五圆通,有人从六根入道,有人从六识入道,有人从七大入道。譬如观世音菩萨,他是从耳根而入的。大势至菩萨是从七大里面见大而入的,七大是地水火风空见识。这就说明每个人入道的门,法门就是方法,方法不相同。但是要知道,方法虽然不相同,证入之后的境界没有两样;好像我们讲堂有很多门,不管你从哪个门进来,门不一样,进来所见到的完全一样,没有两样。因此佛法「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归元是一,决定没有两样,门就太多太多了。
  疏【权巧接引,令得入门,名为方便。】
  这是解释什么叫『方便』,凡是法门统统叫方便。
  演【权巧接引令得入门者,此门遍一切处。】
  这是讲佛法的法门,无量无边的法门真的『遍一切处』。六根、六识、六尘、七大,这就把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都包括了,没有一法是漏掉的,确实是遍一切处。
  演【头头可入,法法堪归。】
  问题就是你会不会,不会就没办法,要是会了,真是头头是道。
  演【古云。】
  这是禅家里面的几句机锋话。
  演【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透长安,其如众生不知,处处逢渠,头头错过也。】
  长安在那时候是首都。实在讲,这是没有一法不能入道,可惜众生自己不认识,自己迷惑,因此『处处逢渠』,「渠」就是积水的地方,走不过去,『头头错过』这个大好的因缘。佛接引一切众生的确是随机接引,并没有一定的方法。如果有一定的方法,他老人家一生怎么会讲这么多经?怎么会说这么多法门?的确是无有定法可说,也无有定法接引众生,真是随机接引,个个遇佛都得度了。
  现在我们要谈这些方便法里面『胜方便』。「胜」之一字针对我们来说的,换句话说,很适合我们现前的环境、根性、程度。我们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这一生决定有成就。这个方便法对我们来讲,那就叫殊胜的方便。
  疏【而言胜者,方便中方便也。】
  这就叫胜方便。
  疏【即观经所谓异也。】
  莲池大师讲胜方便,就是《观无量寿佛经》讲的异方便。
  疏【多门者,或谓门门可以入道,何必念佛往生。】
  说这样的话的人,可以说自古以来都有,而且是大有人在,我们常常会碰到。学佛见佛何必一定要见阿弥陀佛?求生佛国何必一定要生西方净土?诸佛世界无量无边,哪个佛世界不好去?为什么偏偏要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话说起来好像是满有道理,其实不然,为什么?这里面有难易的差别。
  疏【而有易有难。】
  既然有易有难,那就要选择了。
  疏【不妨无拣择中而说拣择。】
  理上没有选择的,依我们自己根性来讲必须要选择。
  疏【险者崎岖难行,曲者纡回难到,喻余门也。】
  比喻其他的法门。这里注解注得很简单,可是意思非常的深广:
  演【崎岖难行者,如前浩博难持,幽深罔措等。】
  无论是显教、密教,经典既多又艰深,我们想理解、修学的确不容易。
  演【纡回难到者。】
  你不是走直路,你是弯弯曲曲走纡回的道路,要绕很多圈子才能到,所以经历的时间很长。
  演【如僧只积行,旷劫勤修等。】
  修学其他的法门,耗费时间太多太多了。
  疏【夷坦则易行,喻念佛人皆可为。】
  『夷坦』是比喻,比喻这个路平坦,大道直路,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8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岔路,你不认识路也可以走到,为什么?只有这条路,照这条路走,走到前面就到了。如果拐弯抹角很多纡回的,那就不容易找,容易迷失道路。你修这个法门不至於迷失,换句话说,修其他的法门魔障很多,容易遭魔障。修这个法门容易,因为这个法门是条直路,只要你真正信得过,下定决心不改变主意,你就不至於招魔障,这是容易得太多了。
  疏【直捷则易到,喻念佛速超生死。】
  这个法门是直捷的法门。我们在《华严经》看到,第一个一生当中肉身成佛的就是善财童子。他为什么能办到?他修的就是这个直捷的法门。《华严经》上,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修的是其他法门,最后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他们是纡回绕了圈子到西方极乐世界。从《华严经》上看,西方极乐世界是大乘佛法最终的皈依处。不管你修学哪一个法门,到最后都是归西方净土,既然归西方净土,念阿弥陀佛是最直捷的方法,这是我们应当要晓得的。下面则引一段公案:
  疏【如韦提希,亦遍观十方世界,而惟愿生极乐也。】
  这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韦提希夫人也是王族,这是佛在世的时候,阿闍世王的母亲,《观无量寿佛经》就是这个因缘而说的。
  演【韦提遍观愿生极乐者。】
  她遭难,儿子不孝,跟提婆达多串通,提婆达多想害释迦牟尼佛,他自己想当新佛,他鼓励阿闍世背叛他的父亲,把他的父亲谋害,自己夺取王位做新王。两人串通,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他把母亲幽禁,不准人进去探望。她是一个虔诚的佛弟子,在宫廷里面无可奈何向空中祈祷,祈求释迦牟尼佛去救她。佛知道这个事情,就派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去探访她,然后世尊自己也到皇宫里面来。
  演【世尊从顶放光,照十方界。】
  世尊就示现神通。
  演【复收宝光,结为金台,其中普现十方佛土,令韦提遍观,韦提独愿生於极乐也。】
  释迦牟尼佛以神通力示现,将十方诸佛净土全都示现在空中,让韦提希夫人统统都能看到,看到之后,你自己选择你愿意到哪一尊佛的世界去。韦提希夫人样样都看了之后,她选西方极乐世界,佛就教给她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她用观想的方法。所以《十六观经》就是释迦牟尼佛为韦提希夫人所说的,这样子传下来的,她是愿生极乐。
  疏【得常见佛者,起信论既示真如三昧,及二门止观竟。复云:有初学是法,其心怯弱,以娑婆不常值佛,惧谓信心难就。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专意念佛,即生佛土,常见於佛。如修多罗说: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即得往生,终无有退,此经则七日一心,佛现在前,是也。故知灵山已过,龙华未来,无佛世中而得见佛,是名最胜第一方便。】
  『修多罗』是经。『灵山已过』,这是讲释迦牟尼佛已经过去了。『龙华未来』,弥勒佛还没到。首先大师引《起信论》的文来说,『真如三昧』以及『二门止观』,都是我们初学希望得到的。什么叫真如三昧?我们对这个名词术语的定义要正确的认识它。「真如」是从梵文翻过来的,「真」者不妄,「如」是事与理完全相应;譬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性如其相,相如其性,一如无二如。佛在《法华经》里面给我们讲的十如是,那就是讲的真如。「三昧」是梵文音译的,意思是正受,正常的享受。什么叫正常?外不著相,内不动心,这个受用就是正常的。如果著相动心了,这个受就不正常。苦乐忧喜舍这五种受,是三界六道凡夫不正常的享受。诸佛菩萨、阿罗汉的享受是正常的,他心里面没有苦乐忧喜舍,对於一切法他都是平等的看法,为什么?无有一法不真,无有一法不如。
  演【真如三昧,有正观、有方便。】
  这是讲真如三昧有两种。
  演【正观,即法界一相,一切诸法,平等无二。】
  这是正观。你晓得一切法平等无二,所以你在一切法里面才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为什么?它是一不是二,起心动念则落二、三。如果是一的时候,决定没有起心动念,这是正观,我们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才能入这个境界,这是讲证入,真正得受用,是证悟;方便是讲解悟,虽得受用,没有前面那么样的真切,没那么实在。
  演【方便者,谓推求五阴色之与心,终不可得。】
  譬如《心经》讲的「照见五蕴皆空」,那就是方便的真如三昧。《金刚经》上说,过去心、现去心、未来心,「三心不可得」,过去心已经过去了;现在心,现在心不住,说现在,现在就成过去了;未来心还没生,还没来。三心不可得,试问问你用什么心?确实不可得。一天到晚打妄想,根本就没这个事情,自生烦恼!於完全虚妄里面自己以为有这么一桩事情,其实是空的,决定是虚妄的。
  演【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故。】
  我们自己要能够善观察,这就是佛门里常讲的观照,『观察』就是观照,知道真心无念,本性无念,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是没有念头的,有念都是妄念。本来无念,你念头就息掉,息掉一切妄念,你的真心本性就现前,那就是真如三昧现前,与诸佛菩萨就没有两样。这是讲真如三昧。
  演【二门止观者。】
  这都是用功的原则,也是法门之大者,正因为这个法门里面可以分出许许多多的法门,可以说这是法门的总纲领。
  演【止,谓止一切境界相。】
  『止』是停止,止息。止什么?止一切妄念,就是定,就是一心,『止一切境界相』。
  演【有离境、除心,二法。】
  两种方法,一个是『离境』,一个是『除心』。像小乘人一般修行,初学的人多半是用离境的方法,为什么?他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会起妄念,那怎么办?找一个深山人迹不到的地方,到那儿去修行。远离城市繁华的境界,把境界远离掉,这样他心慢慢能够得到平静,这就是初学的人为什么要住在寂静的地方。「阿兰若」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就是寂静处,修行人要选择这个地方做道场,这是离境。而离境是治标不是治本,最重要的是「除心」,除心就是把心里面的分别执著妄想除掉,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8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根本。止里面又有许多种方法,后面还会讲到。
  再讲到观,观是观照,是用智慧,止是偏重在定上,用定功,观是用智慧去观照。
  演【观谓分别因缘生灭相。】
  这个观察就是观察一切法,一切法都是因缘生、因缘灭,换句话说,你真正认识这一切法没有自体,所以这是智慧的观察。我们一般常讲「看破、放下」,止就是放下,观就是看破了。所以止观是彼此可以互相帮助,相辅相成,放下能帮助你看破,看破能帮助你放下。你真正能看一切法因缘生、因缘灭,换句话说,一切法没有自性,就是没有独立的自体。
  所谓『因缘』,就是许许多多条件组合的,它没有自体。现在科学发达,我们对於一切物体、一切形相,乃至於一切生物,都有相当清楚的认识;虽然认识它,但是还不觉悟,还迷在这个里面。观,用真正的智慧,观了要觉悟,觉悟一切法空无自性,因此对於一切法,他就不分别、不执著了,真正能够放得下。这是观的作用。
  演【有法相、大悲、大愿、精进,四行。】
  有这四种修行的方法。
  演【是法,指修行五门。】
  『复云』,又说。『有初学是法,其心怯弱』,初学是法,注解里面『是法指修行五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止观就是禅定,就是修这个方法。
  演【初学是法者,指不定聚众生,修信未满者。】
  这是讲初学。『不定聚』就是你的心还犹豫不定,一会儿想学这个,一会儿想学那个,听听这个也好,那个也不错,这就叫不定聚。这是初学人的现象,几时你的心定下来,你的功夫才能得力。如果你的心在法门里头犹豫不决,无论你修什么法门,不管你修的时间多么长久,你的功夫不得力,就好比水上的浮萍一样,随著风飘来飘去,没有根!一定要在这一切法门里面选择一个法门,定在一个法门,这样修学,你会发现功夫渐渐得力,年年境界不一样,月月不相同。甚至於你看经,天天有悟处,同样这部经,每看一遍有一遍的新意思出来,那就是你有得;没有这个境界,证明你的心还没有定。心真正定了,佛号天天念得身心愉快,读经的时候遍遍有悟处,的确是不相同。
  演【其心怯弱,是心既劣,娑婆不常值佛,是外缺胜缘,故信行难成,将欲退也。】
  不定聚的人,他的功夫是进进退退,往往是进得少、退得多,这是大多数人的现象;进得多、退得少,那都是你过去世宿根深厚。今天时间到了。




普贤菩萨名,诸佛第一子,我善根回向,愿悉与彼同。
身口意清净,自在庄严刹,逮成等正觉,皆悉同普贤。
如文殊师利,普贤菩萨行,我所有善根,回向亦如是。
三世诸如来,所叹回向道,我回向善根,成满普贤行。
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
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5 16: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