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51|回复: 23

[其它话题] 净公上人阿弥陀经疏钞演义讲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7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遇到六祖时,曾经向六祖请教黄梅宗旨。祖师告诉他之后,他又提出问题,他说:「黄梅有没有说解脱、禅定?」六祖当时就点醒他说:「禅定、解脱不是佛法。」你们听了很奇怪,大经大论里面一天到晚讲禅定、解脱,怎么禅定、解脱不是佛法?他的用意在底下一句,「禅定、解脱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换句话说,能证之智,所证之理,如果是二法,就不是佛法。理智一如,理智不二,这是佛法。佛法是觉法,不是佛法就是迷法了。

  我们今天可以说从早到晚,连睡觉都不老实,还要作梦,醒时、梦时都落在二法,几时你曾经统一过?什么时候你能真正住到不二法门,那就入了门。几时入不二法门,你就是圆教初住菩萨,圆教初住菩萨在大乘法里是见道位,你从这天开始见道。见到什么道?见到万法皆如,见到性相不二。这要是用在念佛上,给诸位说,你是初证理一心不乱,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上品上生,花开见佛。我们非常殷切希望诸位同修,好好的利用这三年达到这个目标,不但是释迦、弥陀对我们殷切期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没有一个不是这样对我们期望,我们如果真正做到,那是真实报佛恩,这才是真正报恩者。

  演【今经所云佛者,乃是三觉俱圆,释迦世尊也。】

  这句话点的跟前面味道就不一样。前面所说释迦牟尼佛示现是藏教佛,为什么?成正等觉,那是从迹上说,这一句是从本上讲。从本上说,释迦牟尼佛老早就三觉俱圆,他是圆教的无上正等正觉,从本地上来看;从示现的样子上来看,是等正觉。就跟智者大师一样,他老人家示现五品位往生,这是从迹象上讲。从本上讲,最低限度也是等正觉;不是等正觉,《法华经文句》决定说不出来。

  演【又佛地论,说佛有其十义。天台六即,华严十身,详具后文。】

  《佛地论》里面说佛有十个意思。一般讲佛字有三个意思,三觉,《起信论》里也是三个意思。智者大师讲六即佛,《华严经》讲十身,这些都是开合不同。这是经题里面第一个字「佛」的意思。

  演【说者,以宣演得名。】

  『宣』是宣扬,口说;『演』是表演,动作。一举一动,我们面部种种表情,都叫「演」。诸位要晓得,听经现场得受用,把它录成录像带用电视播放打对折,虽然也看到形相,味道不一样。如果再用录音带,又要打个对折,不及现场。那是什么?实在不得已,才用这些方法。现场要是有这个因缘决定不能放弃,舍弃了,那真是开经偈讲的「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不是在此地跟诸位说我说得怎么好,我们这一会难遭遇,我们哪一辈子有这样的善根福德因缘,碰到《弥陀经疏钞演义》,有这么多同学大家在一块共同共修、研究讨论,太难太难!这种因缘真正不可思议。细细想想,今天在全世界,疏钞演义这一会,大概只有我们有,我们晓得在全台湾没有,其它地方更不可能有,就知道这个法会的殊胜。所以它是以宣扬、表演得名,「说」有这么多意思在里面。

  演【畅悦为义。】

  『畅』是舒畅,没有障碍。『悦』是喜悦,这种悦是从内心里面生出来的。这两句,是解释「说」。怎么个舒畅、怎么个喜悦?我们没法子想象。下面大师还给我们解释,底下这一段就是「畅悦为义」这一句的批注。

  演【四无碍辩为体。】

  『四无碍辩』就是四无碍辩才。第一个是「义无碍」,道理完全通达,没有障碍,这是四无碍辩里面最重要的一条。世出世间这些道理都明白了,决定没有错解,统统明了了。第二个是「法无碍」,通达法相。如果拿性相来讲,「义」就是法性,拿哲学名词来讲,通达本体就是义无碍。通达现象,在佛教里面讲通达法相,这是法无碍。第三个是「词无碍」,词是言说,言语没有障碍。前面义是理,法是事,理无碍,事无碍。言词无碍,你有很好的言语,有表达的能力,将你自己所证、所见、所闻能够说得清清楚楚,使别人能理解,这是词无碍。第四个是「乐说无碍」,乐是爱好、喜欢,喜欢讲。如果他前面三个都具足,他不高兴、他不喜欢讲,那也没有办法。他喜欢讲,喜欢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供养别人,利益众生,这是大悲。前面三条是大智,末后这一条是大悲,大悲是动力,喜欢说,喜欢帮助人。

  演【畅则畅出世之本怀。】

  你想想看,佛为什么从兜率降生到王宫,为什么舍离王位出家苦行,一生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为什么要这个样子,为的是什么?这就讲到本怀,为了度众生。示现这个样子就是告诉你,你要想真正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你要把这个世间一切舍得干干净净,才有资格办到。还有一丝毫的牵挂,这是障碍,别说障你正等正觉,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下品下生都被它障碍住,这个事情麻烦。所以一定要舍,佛如果自己不舍,怎么能叫别人舍?自己不舍得干净,别人听了他的话就不相信。他自己真的舍得干干净净,当时之人见到他,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读佛书的人也没有不敬他。真能舍,就没有障碍。你有障碍,你要反省,你没放下,你没舍得干净,你才有障碍。这是说出佛出世的本怀,他能达到帮助众生的目标,这是非常的舒畅,所以畅是对自己。

  演【悦则悦众生之获益。】

  佛一出现在世间,众生得到利益。根熟的众生得度,未熟的众生帮助他成熟,未种善根的众生帮他种善根,已种善根的众生帮他增长。换句话说,一切众生没有不得利益,这是佛喜欢。这是通途的说法,一般的讲法。本经又有它特别的意义,比这个味道更深、更浓,底下说:

  演【今以如来久修久证念佛三昧。】

  这是本经的说法。我们注意「久」字,『久修久证』,这个字样只能用在圆教佛,藏、通、别都不能用这个字。「久修久证」,《梵网经》说,释迦牟尼佛成佛,到我们这个世间来示现已经八千次。他老人家实在是无上正等正觉,我们要觉悟,他证到最究竟、最圆满,一切法门里面第一无上的法门就是念佛三昧,就是西方净土。你要是把千经万论读遍,真读通,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就晓得这个经是一切经里面第一经,持名念佛是无量法门里面第一法门,我们今天这个道场在十方法界里面是第一道场。诸位参加在里头,诸上善人当之无愧,一定要珍惜自己,不要离开这个道场又下去了,这个道场是上善,一离开道场就变成下善,就往下走,这个要不得,要保持、要精进。这是我学佛三十多年,在讲席上二十五年,才发现佛教里面这个秘密,在过去当面错过,没有认清,现在真正发现了。佛说出这部经,说出这个法门,那痛快极了。

  演【蕴之在怀,适得机宜,随以四辩宣演,畅悦本怀,令随机获益,故云说也。】

  实在是太难得,有这么好的一个大因缘,能够有这种机缘说出这个法门,这就说明这个世界众生成熟,有人相信,有人能接受,有人肯依照这个法门修学,一生成佛。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一生成佛,只有这个法门一生成佛。任何一个法门不见得很稳当,只有这个法门最稳当,永明大师讲「万修万人去」,一个也不落空。可是你的修行也得有个条件,那就是如理如法。理在哪里?《疏钞演义》里面给你讲得清清楚楚,你要懂得这个道理。这个法怎么念法?这个方法也在《疏钞演义》里面。我们讲《弥陀经要解》刚圆满,给诸位说,一句佛号甚深具足三学、三慧、三资粮,他怎么不快乐?声声都是赅罗八教、圆摄五宗,真是妙不可言!这一句「阿弥陀佛」是十方三世诸佛的大总持法门,几个人能把它弄清楚?今天我特别将蕅益大师念佛开示印成单张赠送给诸位,诸位最好是把它背熟,你要是真正把它背熟,意思都懂得了,你一定会死尽偷心,一心念佛,你这一生就成就;换句话说,莲池海会你的名字就高高挂在上面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1-003-0002

  解释经题,上一回讲到「佛说」两个字,今天我们从「阿弥陀」开始:

  演【阿弥陀,是梵语,此云无量,以功德智慧身相光明一切皆悉无量故。是无量佛往昔因中,为法藏比丘时,发四十八愿,今在西方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故释迦如来为众宣扬也。】

  这一段将佛的名号简单扼要为我们说出来,意思非常的精确。『阿弥陀』是印度话,译成中文,「阿」译作「无」,「弥陀」译作「量」,「阿弥陀」的意思就是「无量」。通常我们讲无量寿佛或者讲无量光佛,其实光与寿是无量之中某一部分而已,无法将佛号里的义趣完全表达出来。实际上讲,无量这两个字非常之好。

  下面给我们略举『功德』,这两个字也要简单加以解释。「功」是讲功夫,「德」就是讲你的收获、你所得到。你用一分功夫必定有一分收获。这个「德」跟得失、得到的「得」是一个意思。什么叫功夫?戒定慧是功夫。譬如,布施主要是破悭贪,如果布施真的把我们悭贪烦恼舍掉了,这是功夫,得到心地清凉自在。像六祖大师所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就是他所得到的,得的是清净心。功德是要自己修的,我们今天佛门里面常常以财布施,这只是布施不能成为功德,这里面没有功夫,没功夫就是不能断悭贪。虽修布施,布施的力量不足以断悭贪,功夫不到,不能成为功夫。有些时候不但不能成为功夫,反而适得其反,就是听说佛门所讲「舍一得万报」,他才肯来布施,这是世间生意买卖,没有比这个利益更大。今天布施一块钱,明天就得一万块钱的果报,这应该赶快去布施。这种布施不但不能断悭贪,反而增长悭贪。他为什么来布施?他是为悭贪心来布施,而不是佛法的布施,佛法所讲的是断悭贪而布施。以悭贪心在佛门布施有没有收获?有收获,那不是功德,是福德,福报。

  反正你布施总归是有福,果报是三界之内有漏的福报。广种福田,那是没错,不能称功德。福德还是功德一定要辨别清楚。功德跟福德不一样,福德可以给别人,我的福报很大,我不享,我可以送给你享,你能得到。功德不行,功德就是我的智慧、我的才艺,无法给人,我的禅定、般若、持戒也无法给人。功德一定要自己修自己得,福德自己修可以给别人,别人修也可以给我们。明天我们这个道场要举行冬至祭祖法会,我们把所修的福可以送给历代祖先。诵经也是如此,对我们自己来讲是功德,我们把这个功德回向给他,他所得到的是福德。

  「功德无量」,他的三学、六度万行没有一条不圆满,这就是无量功德。「智慧无量」,权实二智都圆满。「身相无量」,大经里所说,「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这是无量。释迦牟尼佛示现劣应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以相与好都不能称无量,是有量。阿弥陀佛的相好光明是无量。「光明无量」,光明有常光、有放光。常光、放光都无量,这不可思议!佛陀当年在世他的常光八尺,经典上有记载,有的说一丈,这个光不太大。阿弥陀佛的光明,常光都是尽虚空遍法界,真正无量。底下总结,「一切皆悉无量」,所以称他作无量佛。「佛」字译成中文意思是觉,这个意义就更深。整个翻译出来,「阿弥陀佛」中文意思是无量觉。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他都是觉而不迷,事事觉,法法觉,无有不觉,这叫无量觉;不但自觉,而且能够帮助别人觉悟,这称之为阿弥陀佛。

  底下,略说他名号的来源。『是无量佛往昔因中』。这一段事迹在《无量寿经》里面,我们通常称为《大本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里面讲,阿弥陀佛最初发愿修行,『为法藏比丘时,发四十八愿』。他当时是以国王的身分,把王位舍弃出家。诸位想想,出家要不比作国王好,他怎么肯舍弃王位去出家?世间人所求功名富贵,人间富贵之极莫过于帝王,所谓「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这比不上出家人,他宁愿舍王位,出家修行作比丘。比丘是出家人的通称。「法藏」是他的法名,称为法藏比丘。他在世自在王佛会下出家,出家时发四十八愿。

  『今在西方』,诸位要记住,是娑婆世界的西方,不是我们地球的西方。我们地球没有西方,因为地球会转,你说西方过了二十四小时它又到东方来,讲的是娑婆世界的西方。娑婆世界动不动?也动,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这个世界太大,自从释迦牟尼讲这部经一直到现在三千年,他在大宇宙中动,只动那么一点点,方位没有变。娑婆是个大世界,是一个银河系。我们银河系也是流动,银河系范围太大,三千年它的角度才移了几度而已,大方向不变,所以今天在西方是正确。西方世界距离我们这个世界,是相当远的一个地方,这个远不要害怕,很容易就可以到达,这也都留到以后再讨论。『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摄是摄受,意思是佛乐意接引这些念佛的同学,愿意帮助这些念佛的同学。只要愿意到他那个世界,他都非常欢迎,而且享受的是平等待遇,不会说是有偏差。『故释迦如来为众宣扬也』,因为这个缘故,释迦牟尼佛才为我们大众宣扬这桩事,希望我们能信受依教奉行,将来都能到西方亲近阿弥陀佛。

  演【经者,释有多种,不出常法贯摄四义。】

  『经』,印度文称为「修多罗」,我们中国人把它译为「经」。修多罗的意思很多,有它的本义、有它的引申义。中国人对于古圣先贤的教诲,尊称为「经」。经的意思,它是真理,超时间、超空间,永远不变的,尊称之为经。佛法也具足这个条件,所以佛法到中国来译成「经」。佛经的意义,比我们世间人称经典的意义还要丰富,所以特别要加以批注。批注有很多,《华严经》里面有十个意思,可是一般都是以『常、法、贯、摄』这四个意思来解释,这是最普遍,大师在此地也用这四个。

  演【常者,三世不易。一切诸佛皆如是说,故云常。】

  『三世』是讲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易』是改变。这个说法、这个意思永远不会改变,这叫『常』,「常」就是真理。释迦牟尼佛是这个说法,阿弥陀佛也是这个说法,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这个说法,这是真实的真理。说法,诸位要晓得,说的言词可能不一样,多寡不一样,意思一定是一样。为什么?都是他亲证的境界,佛法的术语叫现量境界。他是现量境界,不是推想,不是听人说,是自己亲证,所以说出来都是一样,这叫常。常就是永远不会改变,这是讲超越时间。

  演【法者,十界同轨。四圣六凡由之解脱,故云法。】

  『法』的意思,超越了空间,十法界这一切有情众生都要依这个轨道。「法」就是轨道的意思、规则的意思,像火车行驶一定要在轨道上,不能脱离轨道,这个轨道就是法。这个法的意思是狭义不是广义,指什么?指佛的经律论三藏经典。四圣六凡,他们得到自在解脱都要依这个方法,离开这个方法他是得不到,一定要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四圣』是指佛、菩萨、声闻、缘觉;『六凡』是指六道凡夫: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我们看这一句,如果是细心的人恐怕就有问题出来,「菩萨要得解脱还可以说,佛还要吗?」佛到究竟果位,佛怎么还要有解脱?佛也要。为什么?佛有很多种,藏教的佛、通教的佛、别教的佛还要依经律论三藏来修行。为什么?他所证的佛果不是究竟佛位。他那个佛是分证佛位,他证的是正等正觉,不是无上正等正觉。别教的佛,别教初地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十地破十品无明,等觉破十一品无明,佛不过是破十二品无明而已,无明有四十一品,他才破十二品。他要不依经律论三藏来修行,他不能证无上菩提,无上正等正觉那是圆教的佛。十界里面包括佛法界,佛法界不包括圆教佛,包括的是藏、通、别三教的佛。不依照这个法门不行,没办法证无上菩提,这是讲三藏经典。这里面还有很深的意思,专指这部经,常、法、贯、摄就是指这部《阿弥陀经》,这《阿弥陀经》的分量可就重了。

  演【贯者,贯穿所应知义。若无文字,无以贯穿义理,焕然可观故云贯。】

  『贯』,言语、文字,我们今天所讲章法、结构、组织有条不紊,这就是「贯」的意思。言语、文字里面含的有道理,这个道理我们今天所谓是一种精严或者细密的思想,这是用世间意思来说。其实佛法里面它是离心意识,它不属于思想,但是它这个道理确实是有层次、有脉络,一点都不紊乱,理事都是如此。

  整个宇宙虽然是森罗万象,无量无边,它不乱。世间人看到这个情形他就觉得奇怪,一定有个人在那里安排,如果没有人安排,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秩序?什么人安排?于是妄想一定有个神、有个上帝在安排,其实他不知道本来就是有秩序。佛在经典里告诉我们宇宙形成发展的顺序,它不乱,是从真如本性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它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发展过来,不乱!佛法没到中国来,我们中国古人也彷佛通达这个道理,中国文化的根本是《易经》,可以说是《六经》都是《易经》的批注。《易经》讲宇宙的起源,它讲「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也是很有秩序、也是有条不紊。我们中国人没说是神造的、没有说是有一个人安排,这种观察与佛法的观察法非常接近。

  但是没有言说、文字,对宇宙间这些真理就无法表现出来,无法传达令他人也能如是观察,所以言说跟文字就很重要。佛陀在世以音声为教体,教就是讲教学,拿什么来教学?用言语。佛灭度之后,弟子们将佛所说一切法集结,把它记录下来写成经典,我们今天学佛法就是以经典为教科书。尤其是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一定要记住佛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经典,要以经典为依据,对经典要深信不疑,要认真的研究、修学。我们要想了解宇宙人生的真实义,这个真正真理,必定要读经、要研究。『焕然可观』,焕然是非常明显的意思。像火光,烧的光有很大的光明,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得见。

  演【摄者,摄持一切众生。若无语言,不能开晓众生出生死海故云摄。】

  『摄』就是『摄持一切众生』。「摄」简单的说,好像它有一股力量,我们所谓是吸引力。你不接触不觉得,一接触之后就常常想亲近它,欲罢不能,有这个味道,这叫摄。经典确实如此,你要是展开经卷,真的欲罢不能,看一遍欢喜,看二遍更欢喜,十遍、二十遍、千遍、万遍,永远看不厌,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地把窥基大师的《阿弥陀经》批注印出来供养诸位,他的批注注得好。我分送这本批注还有一层很深的意思,就是提醒诸位「依法不依人」。玄奘是窥基的亲教师,是他的老师;窥基是玄奘大师最得意的徒弟,是他的继承人。老师翻译的《阿弥陀经》,他要做个批注,他采用鸠摩罗什的本子,不用老师的本子。如果在今天,老师一定很生气,我翻译的本子,你这个徒弟写批注不用我的本子,还用鸠摩罗什的本子干什么!难道我翻译的不如鸠摩罗什?他这个注子,玄奘大师也欢喜,不生气,不怪他。他自己不用老师的本子,用鸠摩罗什的本子,这就是依法不依人。在我们今天,他一定用老师的本子,不会用古大德翻译的。为什么?人情!人情不能了生死。

  他老人家这一示现,就是教给我们「依法不依人」。老师所译跟古人所译一样好,既然是一样好,古人已经流通,那就用古人的。玄奘大师译的《阿弥陀经》收在《大藏经》,没有单行本流通。这对我们末世的众生是很大的启示,我们今天拜一个师父,师徒难分难割,你看人家怎么样?人家一切为法,这是对的。所以在此地特别提起,玄奘大师有译本。佛原来的经题是《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梵文原来的意思就是这个。可是罗什大师他不用释迦牟尼佛所定的经题,他用阿弥陀佛的名号来作经题,这是罗什大师的创举。他翻译许多经都是依照佛所讲的题来立题,唯有译此经,他完全不用佛定的经题,他自己用阿弥陀佛名号来作经题,这是他独特的见解。

  他有他的道理,什么道理?『佛名人所乐闻』,乐就是爱好,阿弥陀佛这个名字大家都喜欢听、喜欢念,喜欢这个意思;这个意思是无量觉,我们念这一个佛的名字,就是念念中提醒自己要觉而不迷。譬如我们眼见色,起了一念贪心,阿弥陀佛!这是无量觉。贪心是迷,一句阿弥陀佛,贪心就没有了,觉了,觉就不迷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才起心动念,阿弥陀佛!把那个妄念马上压下去,这是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佛的名号就是修行,提醒你自己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顺境逆境都要觉而不迷。『又一切功德,言佛便周故』。佛,他所证得是究竟圆满的功德。佛是什么?佛是觉,觉性里本来具足一切功德。理与事都要明了,我们在事相上见到佛像,立刻就晓得,要觉悟,要求觉。「佛」代表觉,「阿弥陀佛」代表无量觉。经题介绍到此地。此地是略说,后面还有细说。

  演【疏者,疏也,通也。】

  『疏』就是疏通的意思。

  演【谓经中义理甚深微妙。】

  这是真的,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

  演【未易窥测故。】

  一般常人真的没办法,所以佛在《华严经》里讲:「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那个智是讲世智辩聪,世间什么样的博士,他也不懂佛法,为什么?因为博士他落在心意识里面,他是凡夫。佛法是离心意识,佛法的言语、文字是从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而世间聪明智慧的人是以心意识。意识的功能非常之大,对外它能缘到尽虚空遍法界,对内它能缘到第八识,就是缘不到本性。所以用意识心来修行,不能见性。佛在《楞严经》上说得好,意识心修行,修的最正确,没有走错路,如理如法,只能证得阿罗汉、辟支佛而已,不能见性。这就说明为什么世智辩聪不懂佛法,不要说是人间聪明智慧的人没法子,天上聪明智慧的人也没法子。那么,什么人说呢?明心见性的人,这样子的人来说,没错!他是真正通达,为什么?他自己证得。佛见到性,他也见到;佛见到是圆满的,他见到一分、两分,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他与佛同一个知见,正知正见,这样的人才能说经,才能注经。

  从前古来的大德不敢轻易下笔给经做批注,为什么?背因果,怕错下一个字的转语要堕五百世野狐身。他错一个字,就要受那样大的果报,那要是把意思搞错还得了,不得了!从前人相信因果,怕因果,所以小心谨慎。真正有悟处、有见地,见了性,才敢。明心见性之后,你一定要弘经,你不弘经对不起诸佛菩萨。没有到这个程度你要自修,这是菩萨。到这个程度之后,一定要利益众生,要流通大法,这叫菩萨道,菩萨行。讲经亦复如是,没有这个见地不能讲。到了现在怎么办?我们讲经的人是不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没有。没有,那真是胆大妄为,也在这里讲经。其实我们在讲台上这么多年,早就跟诸位说得清清楚楚,我不是在「讲经」,我是在「学经」,没敢说「讲」,是在这里学习。怎么学习法?依照古人的批注来讲,不是讲经,是讲古人的批注。古人批注是文言文写的,我们用口语把它翻成白话文,在讲台上当古人翻译而已,不敢说讲经,当然更不敢说注经。

  演【以疏疏通,使无疑滞也。】

  义理甚深,以疏来疏通,以疏来帮助我们破除疑惑,来带动我们向上,不至于止在这个境界里。

  演【又亦疏理之义。古云,人有发兮,旦旦疏理,身有心兮,胡不如是。】

  这是用比喻来说。古人都是留长头发,天天要梳头发,不梳头发就乱了。你晓得梳头发,理得整整齐齐,你有个心,心里一天到晚千头万绪,乱七八糟,比头发还要麻烦,为什么不把它疏一疏、理一理?疏有这个意思,将你那个乱想整理整理,叫条条都有头绪,有条理。

  演【今乃疏理经中奥理,使人得开通心地也。】

  这是说明古人作疏的意思,疏理经中奥妙的道理,把它整理出来,一条一条给我们介绍出来,使我们后来的人读到之后能够心开意解,能舒畅明达经中的义理。疏是这个意思,就是经的批注。

  演【钞者,抄略也。】

  『钞』是简略的批注,不是讲详细的批注。简略的批注叫「钞」,小抄,抄笔记。

  演【随顺本疏略加解释。】

  因为疏已经是批注经,怕注子里还有些难的地方,把难的字句再加以简单的批注,那就是批注的批注。「疏」是注经,是经的批注。「钞」是注疏,是疏的批注。

  演【使经疏妙义涣然冰释也。】

  叫我们愈看愈明白,今天我们看演义,「演义」是钞的批注。批注里面又有注子,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注子还有批注,那个批注还有批注,我们在讲台上再批注,是第四重的批注,可见得经的意思实在太深太微妙,所以重复再重复的批注。我们看起来很烦,但是它有头绪、有条理。

  我们用上三年功夫念这部《阿弥陀经》,三年不长,三年果然诸位把《阿弥陀经》甚深微妙的义理都能通达,信心坚固,具足信愿行三资粮,你就一生成佛。人家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你成佛是三年,哪一个能比得上你这么快?窥基大师在《通赞疏》里说,这个法门是圆顿大法,它太快,八万四千法门哪个法门三年能成就?这个法门三年必定成就。诸位可以看《净土圣贤录》、《往生传》,古来修这个法门三年成功的人多得是。我这么一说,也许有人下次不敢来了,为什么?三年就要死了,寿命就三年,这个道场不敢来了,把你吓跑掉。换句话说,你对于娑婆世界还贪恋,阿弥陀佛极乐国虽然好,现在还不想去,还愿意在这里多受几年罪。那个地方衣食自然,住的房子是七宝宫殿,地下不是磨石子地是琉璃地,路上铺的不是柏油,铺的是黄金,黄金为地,这么好的地方,还是不想去,这没法子。

  诸位要晓得,三年决定成就,成就怎么样?成就就自在了,成就之后想去就去,想多住几天就多住几天,这个自在。换句话说,生死没有了,来去自由。成功之后不去,不是对这个世界有留恋,而是希望多带几个人去。一个人去很好,那里很欢迎你,带一大堆人去,那个地方开大欢迎会来欢迎你,那更好。希望诸位成功之后要多带些人去,那就是弘扬这个法门,普遍的劝大家修学这个法门,自利以后一定要利他。我们求的是一心不乱,如果理不通达,你有障碍,你得一心很难,方法不懂,境界不明白,全都是障碍。这三年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理论要搞清楚,方法真正懂得,境界明明白白,顺逆境界都是我们修一心不乱的增上缘,那我们菩萨道上一帆风顺,无往而不利,这是应当要认真修学的。

  再下面讲「卷」,《疏钞》一共只有四卷,第五卷是事义,现在讲就是参考数据。

  演【卷者,卷怀之义,一轴之中包含无尽义理、无量法门故。】

  古时候的书,不像我们现在装订成册,还没有。莲池大师那时书本装订成册的很少,都是卷子,就像我们现在字画一样卷起来,一卷一卷,这称为卷子。唐朝、宋朝的东西都是卷子。把卷子改成方册,这样装订叫方册,这个方册最先就是我们中国线装书。从卷子改成方册,这个在书本来讲,可以说是一个大的革命,谁做的?明朝的紫柏大师。紫柏大师出来提倡,卷子不容易保存,把它改成方册。佛经从卷子改成方册是紫柏大师开始,他倡印《嘉兴藏》。《中华大藏经》第二辑《嘉兴藏》,是紫柏大师发起、募捐来刻,刻成之后就是一页一页装订成册,称之为方册大藏经。从前佛经是折本,那是佛经装订的方式,我们中国古人的方式都是用卷子。所以「卷」是最初翻译时用的字,以后虽然变成方册还用卷字,一卷就是一册。

  一轴之中,因为卷子有轴,就像我们裱的画,它底下有个轴子,有个木头棍子做中心,因为它好卷,容易保存,不容易损坏,所以「一轴」就是一卷。一卷经文里面包含着有无尽的义理、无量的法门,这两句话说得也不过分,确实是如此。蕅益大师开示里面,引用莲池大师的话说,「一句弥陀赅罗八教,圆摄五宗」,一句阿弥陀佛把整个佛法都包括了,因为在中国讲到佛法常说的宗门、教下,就把整个佛法包括了。宗门就是指禅宗,除禅宗之外都以「教下」来包括。五宗是禅宗里面五个派别,这是六祖大师以后形成的,像临济宗、曹洞宗,这是指宗门。八教是讲天台判教:化仪四教、化法四教。他是把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之法,用藏、通、别、圆来判摄。化仪、化法八教,把整个佛法都包括了。这就说明一句阿弥陀佛把所有的佛法都包括在里面,一法都不漏。

  几个人知道阿弥陀佛的好处?念佛的人虽多,盲修瞎练,不晓得这个法门的好处,所以他很难得受用。讲这部经的人,通常在佛七或者法会七天当中就讲完,七天我们连经题都讲不下来,粗枝大叶、含糊笼统这么讲一遍,也是无法明白其中的义理。从前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提倡,他主张这个经不讲则已,要讲一定要深讲、一定要细讲,才能叫人得受用。如果略说,只有对高人、老修行才行,对我们初学的人来说,一定要深讲、要细讲,要不厌其烦。

  大师又说:「一旦往生,永无退转,种种法门,咸得现前。」这句话对我们喜欢研究教的人是莫大之安慰,我们要学这个、学那个,到哪里学?到西方极乐世界。不要在这个世间学,这世间好老师、好同参都找不到。到西方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学,跟诸佛菩萨学,绝对正确,没有错误。为什么不好好的花几年时间念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完成你的学业?这个世间,尤其是现代,《楞严经》上说:「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你有什么样的慧眼能辨别邪正?遇到一个好的老师难,可遇不可求,邪师太多,到处都是,这是学佛的困难。为什么不死心塌地去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心地清净,你就有慧眼、法眼,换句话说,邪正、是非、真妄你有能力辨别;心不清净,没有能力辨别。可见得这个一心重要!

  如果说到其它法门,佛说:「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有很多人他喜欢禅,没把念佛瞧在眼里,以为禅高,不晓得念佛比禅还要高。念佛这个法门,在《楞严经》里面是「楞严大定」,楞严会上它是特别法门。诸位要明白,特别法门是从里面提出来,不按顺序排列,依照顺序是普通法门。《楞严经》有两个特别法门,一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如果按顺序排列,它应该是第二。六根、六尘、六识、七大,它按这个排列,六根:眼、耳,耳根应该排在第二,把它抽出来摆在最后,这就告诉我们这是特别法门。一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也是特别法门,它在七大里面的顺序是根大,七大是「地、水、火、风、空、见、识」,根大是见,应当在识的前面。识是弥勒菩萨代表,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当在弥勒前面,把它提出来排在后面。两个特别法门就告诉我们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念佛最妥当,不是明白指出来吗?所谓楞严大定是什么?就是这个。

  读《楞严经》不晓得念佛是楞严大定,冤枉!读《华严经》不晓得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主修的是念佛法门,那也很冤枉。善财童子第一个善知识德云比丘教他念佛,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一个开始,一个结束,可见这是主修法门,自始至终从来没有离开过。其余的无量无边法门,那是五十一位菩萨所代表,是助修法门,用也可,不用也可。不用,一个法门就成无上道。读《华严经》没看出这个门道,《华严经》是白读了。读《楞严》不晓得念佛,读《华严》不知道念佛,那是经义没看清楚、经没念得通。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六度万行,都在这句「阿弥陀佛」四个字里面,样样具足了。你得到定,定共戒;你得一心不乱,道共戒,它怎么不具足?我们才真正晓得这一句阿弥陀佛不可思议,才真正肯把这句阿弥陀佛当作命根一样抓住,一时一刻绝不放松,晓得抓牢了这个,一生成佛,决定没有疑惑。现在时间到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三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1-003-0003

  请掀开经本下册,我们现在看人题:

  演【明古杭云栖寺沙门袾宏述】

  这是作《疏钞》的人。莲池大师写《疏钞》,他原本这个题上面是「后学古杭云栖寺」的字样。后来刻书的人,因为大师是明朝人,就将「后学」两个字省略,换一个「明」字,一看就晓得他是明代的人。

  演【人题中。学者,效也。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故古人有大彻之后,乃终身居学地者。今大师自称后学,亦此意也。】

  向下都是介绍莲池大师。先说明「后学」的意思。「学」也是觉的意思,也是效法的意思。后觉的人,一定是效法先知先觉之所为,这个所为就是他求觉的方式。他是怎么开悟,怎样证果?这些值得我们模仿,值得我们来效法。古人留给我们修学的榜样,大彻大悟之后他还像初学的人一样,那么样的谦虚,那么样的好学,这就很难得。这一点更是我们应该要学习,一定不可以得少为足,学了一点点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就觉得自己在一切人之上,狂傲!那是障碍。真正有修有学的人一定非常谦虚,一直到如来地还是那么样的谦虚,你看哪一尊佛不谦虚!凡是带着傲慢习气决定没成就。我们在一切经里面没有看到有傲慢的菩萨、傲慢的佛,连傲慢习气都看不到,傲慢习气是阿罗汉有,辟支佛以上都没有,绝对不带傲慢的习气。后来的这些修学的人,我们常常能够看到,特别是要检点自己,往往是不知不觉好像学问增长一分,我慢也随之增长一分,这个确确实实是有。

  甚至于我们还听说,世间真的有这个事实,儿子瞧不起父亲,父亲不认识字,种田的。把这个儿子栽培到大学毕业,儿子自己觉得不得了,父亲没有知识、没念过书,回到家来连父母都瞧不起。诸位想想,他那是什么学问?作父母的后悔莫及,当年叫他种田就好,还晓得孝顺父母。哪里晓得学问愈大,眼睛慢慢长到头顶上去,看不见人,烦恼习气与日俱增,这不是学问;俗话常说「学问深时意气平」,那是真正学问。当然更不是佛法里面所讲的觉悟,迷惑颠倒的人才会有贪瞋痴慢的习气,觉悟的人决定不可能有。所以迷的样子,觉的样子,我们要能够观察得出来,特别是回光返照,看看自己是不是真正的觉了,还是一天比一天迷得深,这个要紧。莲池大师是何等人物,不是佛再来也是菩萨再来,他的本地我们虽然不知道,确确实实不是普通人。他在世间成为一代祖师,还这么谦虚,称后学也是这个意思,仿效古大德自称后学。

  人题里面,原本是「后学」,后人把它改了,改了也对,因为在当时他称后学是正确的,明朝亡了之后到清朝,必须冠上朝代,晓得他是什么时候人,所以换成「明」,他是明朝时候人。

  演【古杭,古称杭州。】

  他的籍贯是杭州。古杭,古时候这个地方叫杭州。

  演【南宋建都更名临安。】

  宋朝原来的首都在汴梁,就是现在河南开封。那个时候金兵入侵,宋朝没有办法抵抗,宋高宗迁都到现在的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这就是岳飞那个时候。迁到这个地方来之后,把这个地方名改了,改成「临安」。

  演【今曰杭州复古也。】

  现在又称为杭州,明朝就改过来,一直到现在都叫杭州,这是地名。

  演【云栖寺名。】

  这是大师的道场。

  演【在五云山之麓。】

  麓是山下,这个地方也在杭州。

  演【先是山之颠,有五色瑞云盘旋其上,因以名山已。】

  这是叙说五云山得名来源,就是有五色祥云常常在山顶,叫它做「五云山」。

  演【而五云飞集山西坞中,经久不散,时人异之,号为云栖坞。】

  坞就是山谷。云从山顶上渐渐降到山谷,常常不散,五色祥云,大家就叫那个山谷叫云栖坞,好像云它栖息在那地方,这是说明云栖寺的来源。

  演【宋时有志逢禅师建寺。】

  就建在这个地方,寺的名字就叫做云栖寺。

  演【号曰云栖寺。岁久芜废,大师爱其岑寂,趺坐其间,时人为之构室,寺复兴焉。】

  这个地方风景非常好,很寂静,一般人都不到这个地方去,这个庙年久失修,没人住。宋到明当中还隔一个元朝,大师是明朝末年的人,算算这个年代总有六百年以上,这个庙年久失修,已经荒芜废弃了。莲池大师走到这个地方,喜欢这个地方的环境,环境非常寂静,他自己没有意思要把这个寺复兴起来,他只是在废墟里头搭茅蓬,在那里住。以后被人发现,人家亲近他,发现到真正是一个有道的高僧。于是亲近的人愈来愈多,地方上长者、居士渐渐的都晓得了,大家发心把这个寺庙恢复,就是现在的云栖寺,成为一个丛林道场。它里面的大殿叫神运殿,是神力帮他建的。这在中国佛教史里面很有名,这是大师德行感召。古人常讲,「不怕没有庙,只怕没有道。」大师有道,虽然没庙,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鬼神来帮他建立,感动四方的学人逐渐聚集这个道场,这个道场自自然然就复兴。

  演【沙门,此云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沙门」,这也是大师谦虚的称谓。沙门是梵语,翻成中文是「勤息」,意思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就叫做沙门。沙门是古印度修行的人通称。我们晓得印度在古代是宗教之国,佛经里面常常提到九十六种外道。这个外道其中有相当高明的,他们功夫可以达到非想非非想处天,有神通、有禅定(四禅八定)。出家修行的很多,通称为沙门。从这个地方来看,不但佛法要断贪瞋痴,印度这些外道也断贪瞋痴,跟佛法断的一样不一样?不一样。佛法是真断,它那个只是伏断,禅定功深,贪瞋痴不起现行,四禅八定都是伏断。阿罗汉到第九定才真正断,这一断就出三界,超越生死轮回。生死轮回怎么来的?贪瞋痴变现出来。我们要问:将来还要不要轮回?你不要问别人,问问自己还有没有贪瞋痴?真没有贪瞋痴,轮回就没有了。贪瞋痴是因,六道轮回是果报,有因必有果,因断了,果当然就没有了。不断贪瞋痴,决定免不了轮回,而且贪瞋痴相当麻烦,如果贪图世间五欲六尘、名闻利养,果报多半在三途。如果贪图佛法、贪图善业,贪瞋痴没断,果报在三善道,出不了六道。要出六道一定要断贪瞋痴,这是我们一定要牢牢的记住。「沙门」这个名称到中国来之后,变成佛教出家人的通称,其它中国这些外教不称沙门。沙门,这是谦虚,是在学地上的称呼,就好像作学生的称呼。经里面讲沙门有四种不同,此地说出来:

  演【有胜道、说道、活道、污道四种不同。】

  出家人可以分为这四类。

  演【胜即佛菩萨等。】

  胜道沙门,「胜」是殊胜,最为殊胜的沙门,就是戒定慧圆圆满满,贪瞋痴消灭得干干净净。胜道沙门,这是佛、菩萨。诸位看到这个地方会觉得奇怪,佛怎么在学地?藏教的佛、通教的佛、别教的佛都是学生,都不圆满,因为他们是正等正觉,不是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这三教的佛也可以称为沙门,只有圆教的佛不称,圆教佛真正是圆满,无上正等正觉。等觉菩萨他还要修,他还没圆满,还是学生,圆教佛才真正是毕业、圆满。

  演【说谓说正法者。】

  说道沙门,就是讲经说法的法师。这些法师他没有成无上道,他也是在学地,将他自己所修、所学、所证得的境界,提供给初学同修来做参考,帮助他们修学,这是说正法者,说道沙门。

  演【活谓修善品者。】

  活道沙门,「谓修善品者」,就是依照佛经的理论、方法真正修行的人。

  演【污谓诸邪行者。】

  污道沙门,这一类的沙门虽然他出家,他不懂得佛法的道理,也不晓得修行的方法,反而是邪知邪见,落在名闻利养里面。

  我们不要去看别人,问题是我们自己属于哪一类。无论是出家、在家,要想成就要真修。这四种,胜道不必谈,是没问题的。我们要问:说道的,说正法者,他修不修行?说道一定修道,先修后说,不是说了不修。他修了,他真正证到这个境界,他对理论方法没有怀疑,他才能说,他才能肯定的来说,毫无疑惑的来给我们介绍。如果自己没证道,所谓是道听涂说,听别人这么讲,我也这么讲,没把握,自己没见道。古时候讲经说法都是有修有证,所以说道在修道的上一层,修道未必能说道,说道决定修道。

  污道,罪业就深重。一般众生堕地狱机会不多,诸位想想,五逆十恶有几个人去做?五逆罪是「杀父、杀母」,几个人杀父、杀母?没有人;「出佛身血」,也没人;「杀阿罗汉」,阿罗汉在哪里你也不晓得;「破和合僧」,这都不可能的事情。可是最容易堕阿鼻地狱是谁?污道沙门,这就是经里常讲:「譬如狮子虫,还噬狮子肉」,进到佛门里面来,破坏佛法,这个罪业太重太重。

  演【袾宏,是法讳。】

  这个名字是大师他老人家的法名。『袾』有两个读音,也念ㄕㄨ,殊胜的「殊」。原来大师这个名字就是用殊胜这个「殊」,因为专制时代怕人家给你戴上一顶毁谤的帽子,那个麻烦就大了。明朝的皇帝姓朱,你用殊胜的「殊」,人家到皇帝那里告发:这个人心术不正,瞧不起皇帝,「歹朱」。这个麻烦大,必定又要兴文字狱。所以他老人家把它改成「衣」字边。

  演【号莲池,仁和人。】

  「仁和」,这个地方也在现在的杭州。在汉朝时候这个地方叫钱塘,到五代时候吴越王将这个地方改名叫钱江县,与钱塘合并称作杭州。宋朝时候这个地方改名「仁和」,现在称为杭县,民国建立后是浙江省会所在处,我们通称为杭州,就是杭州的一个区,这是地名古今沿革不同。下面是说他出家一段事迹。

  演【从性天和尚祝发。】

  祝发就是剃度,他的剃度师是性天和尚。

  演【遍参知识。】

  剃度之后,剃度师是接引你入佛门,「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佛门里面最重要的老师是得法的老师,得法在禅宗就是开悟,你在哪一个法师会下开悟,这个老师对你非常重要,为什么?法身慧命是从他这里得来,称之为法子,法子比徒弟重要得多,直接是得法的。在净土宗它这个水平没那么高,净土宗只要真正建立信愿行,这就得法,而不是得理一心不乱,不是的。因为净土真正具足信愿行三资粮决定往生,这一往生是一生当中决定成佛,这是非常的殊胜,哪怕是下品下生都是成就,这就是一切法门所不能及的地方,所不能比的。

  「遍参知识」就是去求学,到处去参访。参访要晓得,遇到一个真正的老师就要留下来,不能够离开,这个地方真正能够成就人,怎么可以离开?如果这个地方很苦,饭都没得吃,你是为了吃饭而来,还是为了修道而来,他这里有道没饭吃,这个时候怎么办?这个时候饿死也得要学道,要有这样的决心,决定不能离开。为什么?法身慧命要紧,身命不要紧。法身慧命要紧,古人重视这一点,所以遇到真正有道的所在,他是决定不舍弃的。不像我们现在,我们现在看哪个地方过得舒服自在,就去了。那个地方太苦,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去,太苦了。不管它有道没道,先打听一下环境怎么样、生活怎么样、待遇怎么样,他谈这个而来,这就很难有成就。

  演【于笑岩处有所契入。】

  「笑岩」就是遍融禅师。这位禅师怎么教他的?这个禅师在当时很有名气,是一位高僧。他那时候作学生,出家没多久,到他那里去参访他,三步一拜,非常的虔诚,拜到老和尚座下。老和尚给他说什么法,使他开悟?传记上记载得很清楚,老和尚说的法是老生常谈,没一句话稀奇。老和尚告诉他:「你年轻人不错,记住!这一生不要被名闻利养害了。」他就在这一句话上悟入。当时在座听老和尚讲,听了之后都笑笑,有这么虔诚的人来,老和尚一定给他说妙法,哪里晓得是老生常谈。那么多人同时听,都得不到受用,只有他得受用,这就是古人所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那些人同样在听,为什么得不到受用?没有诚敬心、没有恭敬心,虽然听了,不得受用。莲池大师说:「这个老和尚是真正善知识,他跟我讲的话非常平实,我一生一定要把它做到。他不欺骗人,不谈玄说妙故意抬高自己身分,他老老实实的。」这把我们末世学人弊病一句话道破,点醒我们。他一生得力,得力在老和尚这句话。能舍名闻利养,就能办到。有一丝毫名闻利养,名闻利养好像毒药,我这一壶醍醐里头掺一点毒药,全部都变成毒药,醍醐里头掺不得一丝毫的毒药。有所契入,他在这里悟入。

  演【遂结茅深谷主张净土。】

  就是在云栖坞,古时候的云栖寺,在废墟那个地方搭个茅蓬在那里面进修。他是专修念佛法门,传记里面看到,他没有做过佛事,什么都不会,一天到晚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有一年地方上闹旱灾,很久不下雨,有些人说他的道德高,是真正有道的高僧,请他出来求雨。他什么仪规都不懂,好吧!求雨,你们大家就跟我一起,他在前面拿着引磬,在田埂上就念阿弥陀佛。说也奇怪,他走到哪个地方,雨就下到哪里,真有感应。什么仪规也没有,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哪里雨就下到哪里,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演【僧腊五旬。】

  僧腊是指出家的年数,他出家五十年。

  演【世寿八十。】

  诸位一看就晓得,他三十岁出家,八十岁圆寂。

  演【化缘既毕,念佛而逝。】

  他是净土宗第八代祖师,在历代祖师里面他的成就非常的殊胜,最难得的是这部《疏钞》,可以说是把《弥陀经》博大精深的教义完全给我们解释出来,使我们能够真正认识净土法门不可思议。

  演【述者,传述也。】

  「述」这个字,也是非常的谦虚。实际上这是他的著作,他不说他「着」,他说「述」,述而不作,叙述古圣先贤所说,我只把它说出来而已,不是自己作,这是谦虚的话。

  演【乐记云,知礼乐之情能作。】

  『知』,真正通达明了,可以制礼作乐。『礼乐』是规范心行的教学。「礼」是约束我们身体,一举一动、一言一笑要合礼,礼是行为的标准。「乐」是调心,调养性情,喜怒哀乐得其中,不要过分。孔老夫子教学,他用礼乐做为教学的手段。佛门里面也不例外,对礼乐非常重视。戒就是礼,梵呗就是乐。如果礼乐都失掉,教育的功效就达不到,教学的工具没有了。经文是讲理论、方法,必须用手段把这些理论、方法来实行,实行的方法就是礼乐,在佛门就是戒律跟梵呗,所以这两样东西很重要。作不容易,述也不简单。

  演【识礼乐之文能述。】

  『识』是认识,对古人的作品你能看得懂,真正能体会他的意思,你可以传道,你可以传述。

  演【作者谓之圣,述者谓之贤。】

  圣贤人。

  演【此经虽有古疏数家行世。】

  《弥陀经》在古时候有人作批注。

  演【词虽切而太简,理微露而不彰。】

  你想想窥基大师的注子,那在莲池大师之前,窥基大师唐朝人,莲池大师明朝人。窥基大师批注一直流传到现在,当然莲池大师也看过,那在《弥陀经》注子里面算是很好的批注。真的,『词虽切而太简,理微露而不彰』。「彰」是明显,道理有,含在里面,高人才看得出来,我们一般人读的时候看不出来。就是说不太明显,或者说不够明显,在他没有问题,可是后人烦恼业障深重,程度浅的人看不出来。这是说古大德《弥陀经》的批注,在《卍续藏》里面有不少种,确实很简单扼要,不够详细,初学的人读起来还是困难。

  演【今兹疏钞。】

  这就说到他老人家这个著作,跟古人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底下说:

  演【合天台、贤首,会性相二宗,事理双融,宗说兼畅,言先圣之欲言,发前贤之未发,可谓千古独创。今言述者,乃谦词也。】

  他老人家谦虚,不说「着」,他说「述」。这一段非常重要,我们要特别留意,你才晓得《疏钞》的价值,真正不可思议。『天台』是智者大师所建立法华宗,『贤首』是华严宗,这在中国是教下里面最主要的两个学派,这两个学派对于佛教的贡献实在是太大。《疏钞》是依这两个学派的教义,读这部《疏钞》,就将天台、贤首都融合在一起。『会性相二宗』,「会」是融会,「性」、「相」两宗是整个佛法。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法把它分类,不外乎一个性宗、一个相宗。古人注《弥陀经》不是这个注法,说真的,他是把释迦牟尼一代佛法的精华,都用在《弥陀经》去发挥,所以这一部《弥陀经》批注就代表了整个佛法。我当年在台中修学的时候,李老师讲:「如果不读半部《大藏经》,你就决定看不懂蕅益大师的《要解》。」这是真的,他们两个人都是把整个佛法融会在《弥陀经》里头,在《弥陀经》批注里面全部发挥。

  『理事双融,宗说兼畅』。「宗」是宗门,禅宗的宗旨,「说」是教下,宗门、教下统统融合在这个批注里。『言先圣之欲言』,「圣」是佛菩萨,佛菩萨度化众生就是这个意思。『发前贤之未发』,发是发明,前贤,贤是批注的人。「圣」是说经的人释迦牟尼佛,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释迦牟尼佛说这个经就是这个意思。而古来批注的人确实没有能够充分的发明,一直到莲池大师真是畅佛之本怀,释迦牟尼佛说《阿弥陀经》,他是完完全全领悟、了解,更难得的是把它发明出来,让每一位修学净土的同修们都能得到无上的利益,这个难!古德法师在此地的赞叹,一点都不过分。『可谓千古独创』,这个赞叹对莲池大师来说不过分,确实是如此。我们没有读《演义》,单单看《疏钞》还是看不出这个意思。文到此地,将莲池大师简单为我们介绍,而且介绍莲池大师注《弥陀经疏钞》大略的情形,我们晓得之后,对于这个批注才会重视,否则的话摆在面前不识货,当面错过,那真是太可惜了。

  疏【此经疏钞,大文分三:初通序大意,二开章释文,三结释咒意。为顺诸经序、正、流通三分,亦顺净业信行愿故。】

  上册《疏钞》是莲池大师的著作,下册《演义》是古德法师听讲的笔记,也就是《疏钞》的批注,我们得到这一法宝,对于《疏钞》理解更为透彻。这个文字哪些是莲池大师写的,哪些是他的弟子所作,我们要认识清楚。我们再看《演义》里面的批注,这两行首先叙述他作批注的体例,就是体裁。

  演【科中通序大意者含二义。】

  「科中」,在佛法称为科判,第一段是讲通序大意。什么叫通序大意?通序大意里头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

  演【一、通序一经大意。】

  序是叙述,「通」是当一般讲,对后面别序来说。通序就是这种体例可以能够贯一切经。

  演【以明性赞经二科,发挥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为修持之本。】

  这一句很重要,一开端就说出净土法门修学所依据的最高原理;没有理论做依据的,我们不能相信。它确确实实有理论的依据,这都在通序大意里面发明。这个经一共是四卷,第一卷就是通序大意。通序大意后面就是玄义;序占了半卷,十门开启占了半卷。所以前面一卷没有经文,但是特别的重要。「明性,赞经」,这是通序里面的两大段。通序一共有五大段,前面两大段它的主意就是「发挥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这个与天台、贤首、性相两宗有密切不能分的关系,这个难得。完全明白之后,才晓得这个法门怎样修学,才知道这一句阿弥陀佛应该怎么念法。这一句弥陀名号里面含无量无边的功德,为什么?它与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相应,这是理论的依据。

  演【然后依解起行,执持名号,求愿往生。】

  谈到修行,「依解起行,执持名号,求愿往生」,这个非常非常重要。所以念佛人不是说不要解,「我只要老实念佛就行」,话说得没错,问题在哪里?老实做不到。自己以为老实,不行!那正是不老实,自以为老实就是不老实。什么是老实人?道理真正明白,一个妄念都没有,才叫老实。「我只要念阿弥陀佛,我不要求解」,他还有这个妄念存在,这就不老实。所以老实不容易,不是那么简单。老实念佛,决定成就。简单的说,没有是非人我,是老实人;还有是非人我,算什么老实人!有是非人我那个人算老实,那哪一个不老实?个个都老实。我们想想,我们是非人我断掉没有?一定要求解,依解起行,这个解在此地可以专指这一部《疏钞》,加上《演义》。我们要认真来研究它,把它搞明白、搞清楚,依照这个理论方法来执持名号,求愿往生。执持名号是行,求愿往生是我们的目的,是我们的成就。

  演【其钝根者,单由事相,专持名号亦得往生。】

  这几句有必要!它讲得太深,合天台、贤首、性相二宗的精华,怎么不深?实在是有相当的深度,所以你看前面的通序,往往比看后面的批注还要深。我们根性迟钝、愚痴,我们看也看不懂,听也听不懂,这没希望了吗?行,还是有希望。有这个机会去读、去听,不要放弃,不要认为「我迟钝,听也听不懂,算了,不要听了」,这就错了。听不懂也得要听,看不懂还要看,这才行。听多了就懂,看多了就懂,古人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试问你有没有念一千遍?没有。没有,那你慢慢去念。一定要多读、多听,这个机会绝不放过,这叫菩萨。办法就是「单由事相」,专持名号也能往生,这叫事持。执持名号有事、有理。事持,他是因为理不明,我们这一句佛号念下去,理不是完全不明,是不能透彻,理没有透彻,但是这一句佛号还是能够降伏烦恼。这是很浅显的道理,这个一定要懂得。我们心里面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才起心动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把念头给伏住,压下去。这个不难懂,中下根性的人都懂。

  如何与「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相应,这个难懂。这个不懂不怕,就单从事相上来持,我念念都能够伏贪瞋痴,念念都能够伏分别、执着、妄想,念念里面有信愿行,这就行了,就可以往生,可以念到功夫成片,可以念到事一心不乱,理一心达不到,那就很不错,就很难得。如果这些理论统统搞明白,你这一句阿弥陀佛叫理持。理里面有事,事里头理不明,理里头一定有事,不会说是他理明之后他不念佛,没有这个道理,那就大错特错,那是执理废事,执理废事的人一定落空,古人所谓「说食数宝」,你没修行!凡是明理的人,他这一句佛号二六时中绝不中断,一定比事持的人还要来得勤快、还要来得认真,真修行!他识货。凡是理上懂了,事上不肯干,他未必是真正识货,他是冒充识货,那是假的,自欺欺人。诸位要晓得,理持决定不废事持。

  演【三根普被,上下兼收,作末法最后方便。为一经大旨也。】

  佛经灭尽的时候,《弥陀经》还能够留一百年,《弥陀经》最后灭,所以作末法最后方便。法灭垂尽最后一百年,你要是见到《弥陀经》,执持名号还是能往生,还是能成就。所以这部经,不单释迦牟尼佛,是诸佛彻底悲心,真正是能度一切众生。不像其它的法门,其它法门说老实话,大多数都是给你作结缘,阿赖耶识里头熏习一个佛法的种子,想一生得度谈何容易!要想一生得度,只有这个法门。所以诸位要认识清楚,这部经是佛法里面第一经,舍这个法门没救。我们在一生当中能遇到这个法门,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算是你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缘,你才会遇到。遇到一个当生成佛的法门,这到哪里去找!遇到之后真正认识,抓住决定不放松,一切法门可以舍弃,这个法门万万不能舍弃,这是我们真正幸运。无量劫以来都没能抓得到,没能够遇得到,纵然遇到,遇到也不识货,那等于没遇到。这一生我们有莲池大师、古德大师为我们这介绍,我们的心眼开了,识货了。如果没有这两位大善知识帮助我们,在旁边给我们讲解、说明,我们还是不识货。这是一经宗旨,《弥陀经》宗旨所在。第二个意思:

  演【二、通序作疏大意。】

  前面是讲一经大意,是说经,这一段是叙说莲池大师作批注的意思。

  演【以感时述意二科,明此一经,事理双融,性相通备。】

  「感时,述意」,这是通序五大段当中的两段。「感时」,感慨时节因缘。我们现在在末法时期,莲池大师是末法,进入到末法时期,末法时期除了净土之外,其它的法门很难成就。佛在《大集经》里面讲,「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生在末法时期,修学净土法门正是依教奉行,是佛的好学生。我们学其它的法门,那是不听话,那没法子,这个责任要我们自己负,佛都给我们说清楚。「述意」是叙说他自己的意思,注这个《疏钞》的意思。这两大段,说明这部经「事理双融,性相通备」。备是具备、具足的意思。由此可知,莲池大师并不是把天台、贤首、性相,把它融合起来在这个经里头发挥,实际上这个经里头对于各宗各派它统统具足,它本来具足,大师不过是发明而已,给我们点出来。这个经与天台、贤首、性宗、相宗确实相通,到以后处处都在《疏钞》里面为我们指出。

  演【时机执性执相,各滞一边。】

  「时」是指现在这个时代,「机」是指一些学佛的众生,就是现代人、学佛的人,执着!执着性的就参禅去了,执着相的去学教,都偏在一边,都不能够圆融。

  演【至令广大法门,迷而不觉。】

  这是真正可惜,太可惜了。无上的珍宝当面错过,一生成佛的因缘在面前不认识,你说多可惜,不晓得取法。

  演【故竭思累载,数易韦编,作此疏钞也。】

  莲池大师怜悯末法时期这些众生,无上法门、无上的珍宝当面错过太可惜,所以他花了好多年的时间,「数易韦编」就是稿子改了再改,改了好多遍,才完成这一部《疏钞》的著作。这一段解释大师《疏钞》前面这两行所叙说的体例,经过古德法师这样一发明,我们对这个意思就很容易明白。今天就讲到此地。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四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1-003-0004

  上册第一页第三行,会本第三页倒数第二行:

  疏【此经疏钞,大文分三:初通序大意,二开章释文,三结释咒意。为顺诸经序、正、流通三分,亦顺净业信行愿故。】

  前面将「通序大意」介绍过了,今天我们看第二「开章释文」。

  演【开章者,是别开章段,即总启十门是。释文者,是消释经文,即别解文义是。大意虽明,本文未委,故别开章段。消释经文,使一经玄文委悉详尽,人人晓了也。】

  古德法师这个文字很明显,像这样的格局在古人注疏里面我们常常看到,有这样详细的批注非常之难得。『章』就是章句、段落。『开章』是别开章段。底下大师是依贤首的十门开启,把它分作十个大段落来介绍全经的大意,那就是『总启十门』,一般我们称之为「玄义」,或者称之为「玄谈」。在天台宗它是用「五重玄义」,就是用五条,都叫开章。『释文』是解释经文,批注经文。「开章」它是讲全经的大意,全经的玄义。在玄义之中,它是说明全经的大意,但是经文并没有说到,「本文未委」,委是委曲说明,委曲婉转的来给我们说明。这是解释经文有两个大段落,一个玄谈,一个是解释经文,这样才把一部经玄微的文义,委委曲曲详细的给我们说出来,它的目的是叫每个人都能够通达晓了(了是明了)。

  第三、『结释咒意』。实在讲,往生咒并不在本经里面。他为什么把这个咒附在经的后面,这个意思很深,注子里面就说出来了。

  演【结释咒意者,咒本不可释,而咒意可释。】

  咒为什么不可释?咒语是六道的言语,所以翻音不翻字,是音译的,但是它的意思可以翻。

  演【咒意者,拔业根生净土也。】

  这个咒的意思是:拔除根本的业障,得生净土。

  演【此咒本不附经。】

  这个说得很明白,《弥陀经》后面没有咒,《弥陀经》里面也没有咒,本来不附在经后面。

  演【而今结归于此为之解释者,正显此净土法门,显密圆通事理无碍也。】

  莲池大师为什么要把往生咒附在《疏钞》后面,还要加以解释,道理就在此地。大师这个注子里面含摄天台、贤首、性相二宗,正是所谓「圆摄五宗,赅罗八教」。咒附进去,『显密圆通事理无碍』,换句话说,就这么一本,不但把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教理全部包括,乃至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讲的经论统统都不出这一本《疏钞》。《疏钞》的价值在此地可以看得出来,古德法师不这么点醒我们,我们的确不容易看出来。如果说是莲池法师把宗门教下的精华都用在这一部《弥陀经》上来发挥,那是他的本事。会不会牵强附会呢?这是个大问题。我们能不能同意?也是个问题。其实不然,他是在这个经文里面发现,这部《弥陀经》字字句句都含摄一切义,一切义当然就包括天台、贤首、显密圆通。这是别人没看出来,他看出来了。他为我们发明出来了,与各宗各派完全相应,这个没话说。莲池大师真正了不起!菩萨的法眼都未必能看得这么清楚,莲池大师也可以说是五眼圆明,能把这部经的经义看得这么清楚、讲得这么清楚,实在是太难得了。

  演【又见此持名念佛,是大神咒,大明咒,无上无等等咒也。】

  这与《心经》里说的一样,《心经》是般若。有些人要学密,这一句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看是不是密宗?这往生咒是不是密宗?真正是密宗!此地不谈往生咒,专谈这一句名号,『持名念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就是咒语,就是『大神咒、大明咒、无上无等等咒』,比楞严神咒灵得多!真正明白这个道理,通达这个道理,他才能把一切法门真正放下,从今以后死心塌地执持名号,这个人一生决定成就。

  演【序、正宗、流通三分者,晋道安法师,判释东流一代时教,为序、正、流通三分。】

  这种分法,最初是东晋时候的道安法师,佛经到中国来之后,他首先提倡经文应该有三个大段落,第一个大段落是「序」,第二个大段落是「正说」,第三个大段落是「流通」。在当时一般人都不太同意他的说法,到以后,印度《佛地论》翻译出来之后,亲光大师判教也是这个看法,于是后人对于道安法师的这个观点才重视。不但重视而且遵循,无论是讲经、注经都采取这三个段落。「东流」就是佛法从印度流传到中国,「一代时教」是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无论是哪一部经典,都可以把它分作三部分。

  演【序者端绪也。】

  「序」是一个开端、缘起。佛为什么要讲这部经,要把这个原由说出来,这都在这一部分。

  演【如丝之得绪,能尽一茧之丝。】

  这是从比喻上说,蚕丝结成茧,你一定要把蚕丝那个头找到,这才能抽丝。经也是如此,你要晓得从哪里开端,所以序是端绪。

  演【经之得序,能知一经之旨。】

  一看经的序分,就晓得这部经的宗旨,就晓得这部经的大意。

  演【又序者东西墙也,如观墙序,则知堂奥之浅深。】

  这也是从比喻上说。中国过去盖房子不是随便盖的,不像现在,现在不大讲求阴阳五行了。中国人从前盖房子讲求阴阳五行,正统、正规的房子是坐北朝南,门是对南开的,后面是北方,两旁是东西边。东西墙叫「序墙」,序墙长,这个房屋就深,房子就大,所以一观这个序墙就晓得房屋的浅深。中国过去的房子是一进一进的,前面房子跟后面房子当中有小的庭院、有丹墀,这是我们中国古代的建筑。如果三代同堂,房子就是三进;四代同堂,房子是四进。老人在里面,你要进他家里去看这老人,先见到他,他父亲住里面,祖父又住里面,一层一层的进去,分得很清楚。现在这个建筑没有了,看中国古代建筑非常有意义。

  演【观首序,则明全经之妙义。】

  这个经的幽深玄妙的义理,也都显示在序分里面。你要会看,确实能看得出来。序分,在一部经里面非常的重要。第二是正宗分:

  演【正宗者,一经正所宗尚。】

  这部分是一部经的主体,也就是本论。前面是序论,这是本论。

  演【如法华之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这是说《法华经》的正宗分,当然它正宗分很长很长,精华就是在几句话。那么长的经文,无非是发明这几句话而已。这几句话的意思太深了,发明它而已。《法华》是佛末后所说的,「开权显实」,那就是说《华严》以后,佛所说的这些经论都叫做方便法,到《法华经》的时候,这是讲真实法,佛快要走了,到最后给我们说真实的。真实法是什么?真实法只有「一乘法」,这是真的。从前讲二乘,大乘、小乘;讲三乘,声闻、缘觉、菩萨;讲五乘,再加上人、天,统统是方便法,统统是权教。真实只有一乘,一乘法叫圆教一乘。在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经论之中,圆教一乘只有两部,最初讲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圆教一乘,最后说的《妙法莲华经》也是圆教一乘,「无二亦无三」。禅宗学人得到这个宗旨了,所以印宗问六祖,六祖直截了当告诉他: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就是这个意思。印宗问他「禅定、解脱」,因为印宗还是执着在二三上,所以他一句话把他点破,破他的执着而已。这是《法华》的宗旨。《华严》宗旨是一真法界。

  演【楞严之发明常住真心,专修圆照三昧。】

  这是「首楞严大定」,这是《楞严经》的正宗,《楞严经》的宗旨。古人对这部经赞叹备至,所谓「开慧楞严,成佛法华」,开智慧的《楞严经》,成佛的《法华经》。在我们中国凡是读书人,没有人没念过《楞严》、《法华》、《金刚经》的。在从前不学佛、念书的人他也念,因为文章太好了,尤其是《楞严经》,那是第一流的文章,他把它当作文学作品来读,所以流通得非常普遍。《楞严经》里面为我们『发明常住真心』,真正是开智慧,确实是开智慧的一部好书。我们怎样才能辨别真妄、邪正、是非、善恶?读了《楞严》就都能够辨别,智慧就现前。而《楞严》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讲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常住真心」,这个重要!如果用常住真心来修行,你这一生决定成佛。如果你用生灭心、妄心来修行,你这一生最高也不过成个小乘阿罗汉而已。所以《楞严经》的大主意,就是教我们用真心,不要用妄心。真心你确确实实有,用妄心要修无上菩提,无有是处,那就好比「蒸沙做饭」,因为因果不相符。

  《楞严经》真是如来彻底悲心,无怪乎在古印度他们国家认为那是国宝,玄奘大师到印度都没看到《楞严经》。外国人吝法,所以印度会亡国,印度佛法整个消灭,有因果,他吝法。他把最好的经典藏起来,不让外国人看到,所以玄奘大师没看到。般剌密谛把这个经送到中国来,受了多大的苦难,几次偷渡都被海关查出,查出来之后把他抓回去,还受处分。到最后没法子,把它抄成小字,把身上胳臂的肉划开,藏在这里面,再用针缝上,这样带出来的,好不容易!我们一个人吝法,得愚痴果报;一个国家吝法,得将来佛法消灭的果报。印度到现在一千多年没有佛法,吝法,确实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我们中国人有这么多人在佛法里头成就,说实在的话,得力于《楞严》占的比例非常大,他晓得舍妄用真。交光大师在《正脉》里面说的「舍识用根」,舍妄心用常住真心,这一生必定能成无上道。如果我们用《楞严经》这个理论方法来念佛,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生当中可以念到理一心不乱。你要是学其它法门,到明心见性、大开圆解不容易。而把那个理论运用在念佛方法上,得理一心,确实是我们一生当中可以做得到。也许诸位要问,多久才能做到?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看你是不是真做?是不是不间断的做?如果你是真修、不间断的去修学,跟诸位说,到理一心不乱,三年。古人有例子,这个真正不得了!

  理一心不乱,在天台家所讲「六即佛」里是「分证佛位」,正等正觉。难在什么地方?难在我们不肯舍识用根。识是分别心、执着心,第六意识是分别、第七识是执着,你要用这个心就不行。《楞严经》教我们舍第六意识用妙观察,舍第七识用平等性,这叫做「舍识用根」。能够舍六、七,那你眼见色是见性见色性,这就叫明心见性。见性就是明心,你见到外面的色性那叫见性;闻性闻声性,闻性也是明心,闻声性也叫见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成佛真的不难,成佛真的不需要很长时间,关键就是你明不明了、你肯不肯干。你要是不懂,盲修瞎练,没法子。这个东西不是盲修瞎练能够修得出来的,是要如理、如教、如法的修学,功夫不间断,很短时间就成就。古人所谓「一日暴之,十日寒之」,这个不能成就。

  我们想一想,我们在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偶尔有那么一念回光返照,我要舍识用根,还没用两秒钟又用识去了。如果一天二十四小时,你是用一个小时,不行!不能成就。用一个小时,断二十三个小时,那怎么行?所以真正讲用功,功夫决定不能间断,间断就不叫功夫,功夫要绵绵密密不能间断。在从前丛林寺院当中的日课、平常课程,每天是十六个小时,二十四小时,它功课十六小时,这个力量能够伏妄想,功夫得力。一半一半这不得力,所以我们今天讲修行,用什么功,你怎么能伏得住烦恼。每天早晚课不缺,早晨两个小时,晚上两个小时,二十四小时才四小时,当中要断二十小时,怎么能成功?不能成功。何况用的还是妄心,不会用真心。

  能用真心的人,就叫做发菩提心。什么叫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人,就是他肯用真心,他不用妄心。无论在什么时候,真诚待人接物那就是修行。真心里面没有妄念,那就叫『专修圆照三昧』。用真心就是圆照三昧,真心是清净心,真心是平等心,真心是慈悲心。六祖大师说:「何期自性,本来具足」,具足清净,具足慈悲,具足平等,具足万法,所以它能生万法,人人都有!真心是常住的,妄心是生灭的,一个念头起来,一个念头灭了。我们现在用的心是生灭心,剎那剎那生灭,那是妄心。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全是生灭心,这个心是假的,用这个心来念佛,可以念到功夫成片,可以念到事一心不乱,但是不能到理一心。一定要用真心,才能够到理一心。所以《楞严经》讲开智慧,是开的这个智慧。舍妄心用真心,这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他的智慧与诸佛菩萨无二无别,因为诸佛与那些大菩萨也是用真心,不用妄心。你用真心不用妄心,与诸佛菩萨有什么两样?没有两样。再看本经:

  演【此经之依正清净,信愿往生是也。】

  这个经它的正宗是『依正清净』,「依」是依报,「正」是正报,依正庄严。正宗分一开端,佛就把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说出来了,劝我们生信,劝我们发愿,劝我们持名,『信愿往生』。这个法门是一生成佛的法门,你要是真正明了,没有不死心塌地来修学的。不要怕别人笑,别人笑话你,那个笑是应该的,理所当然。为什么?不通之人,他看到这个法门当然哈哈大笑,「下士闻道」,哈哈大笑,不笑不以为是道,他不通!他要学禅、学密,自以为高明,他学他的,等到你成佛之后再去度他。他来讥笑你,也跟你是有缘分,有缘你就能度他。「佛不度无缘之人」,他赞叹你,是跟你结了缘;他讥笑你,也是结了缘,你成佛之后再去度他。不可以因为我学这个法门,别人都笑话我,我学禅,人家赞叹我,我还是学禅去吧!你是为了要成佛,还是为了要讨好别人的心理?顺众生心,讨好众生心,那就一代不如一代,一世不如一世,这不得了!应当顺如来教诫,不要顺众生的知见,这个重要。众生邪知邪见,怎么能随顺?要随顺如来的正知正见,这才是个聪明人,才是一个真正爱护自己的人。

  佛在《大集经》里面说得明明白白,「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那就等于给我们大众普遍授记。我们今天生在末法时期,我们来修净土,正是依教奉行,这是如来的好学生。生在末法时期,去学戒律、去学禅,已经就违背佛陀的教诫,这是佛说的,不是不好,过了时候!在今天这个时代修学,障碍很多,不容易成就。为什么不能够依教奉行,而去好高骛远?实在讲「高」,哪一个法门比《弥陀经》更高?无知的人不晓得,把《弥陀经》从头到尾翻一翻,这没什么,像神话一样,讲故事一样,看不出里头有门道。这像神话一样,没意思,没瞧在眼里,那是什么?他业障太重,他太肤浅了。

  莲池大师这个批注,他在这个经里面字字句句发明这么多的意思出来。我们这一部《疏钞》,过去从头到尾讲过两遍。第一遍没讲玄义,我们只讲一个题目,从解释经文讲起,通序大意没讲,开章也没讲。因为玄义没讲,我们讲四年讲圆满了。第二遍是完全讲,连玄义、序分统统都讲,讲了五年,我们留了一套完整的录音带三百三十五片。《弥陀经》不简单!这一遍比第二遍更为殊胜,更详细,更透彻,希望在这三年当中,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把这个法门的基础奠定好。

  要求往生,给诸位说,像经里面讲「若一日至若七日」,就成了,不难!难在什么?准备的工作难。真正走,不难。昨天在华严会上我们也谈到这个问题,讲到根本智,根本智就是清净心,就是禅家的明心见性,我在讲席当中告诉大家,这个境界在禅七、佛七当中最容易现前,平常不容易。但是像我们现前这种禅七、佛七,那是法会,不会现前。真正结七念佛,七天之中佛号决定不中断,不能睡觉,七天七夜。禅七比佛七还要难,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容易!这七天当中,他要求一个什么?佛门里面常说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要做到这一点。七天之中,心里面不起一个念头,心行处灭,不说一句话,才能见功夫。可是我们一般人烦恼习气业障深重,他在这个时候,一个就是妄念纷飞,压都压不住,这个毛病叫「掉举」,另外一个叫「昏沉」,睡大觉,打瞌睡,精神提不起来,总是会有这种毛病的。所以禅七比佛七还要难。佛七有什么好处?有一句佛号,这句佛号功德了不起,能对治掉举,又能对治昏沉,比禅用的参话头、观心,确实是方便得太多,他有一句佛号提起来。一定要做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没有一个妄想,这才叫功夫,这个时候清净心才能够现前,不简单!

  如果理论不清楚,方法不明了,境界不晓得,你要是用这种功夫,给诸位说,很容易着魔障,那个麻烦就大了。魔从哪里来?就是你生生世世的冤家债主。你今天发个狠心,要想超越三界了生死。他说:「你欠我的命,你还没还我的命;你欠我的钱,还没还我的钱。你想走?」他来找麻烦。你不认真修行不要紧,他说:「反正你跑不掉,总有一天我要报复的」,他慢慢等着。你真的要走,他着急了,他赶快就来报复,业障就来了。不用功,不会着魔障,魔瞧不起你,魔慢慢等着你,总有时候我要报复你。你真的想走,魔也着急了,赶快来找麻烦,不找麻烦以后来不及了,魔障就现前。所以平常待人接物,记住一个原则,绝不与人结冤仇。佛法教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那个功德就是修行,在随喜当中修定慧,定慧是功德。不要跟人结冤仇,一定要修慈悲平等。「冤家宜解不宜结」,解怨释结决定是正确的。

  说到这个地方,我们概略的介绍出这部经的好处,这部经的功德利益。我自己在此地也跟诸位说了多少遍,我学佛三十多年,民国四十二年开始学佛,讲经二十五年才发现这个经它的好处,才看出来。《华严》、《法华》比不上,差太远了!《华严经》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归到这个经。《华严经》称为「经中之王」,《阿弥陀经》是「王中之王」,有几个人能认识?没人认识,真可惜!所谓是难信之法。无怪乎十方诸佛都来赞叹,都来劝修。搞其它的经论,都是对于真正的宝贝还不认识,不识货。如果这些宝统统认识,你在里头才会选择最好的,最有价值的,最宝贵的,你才有择法眼。你没有择法眼,看这个也不错,那个也很好,无所适从。择法眼相当不容易,这是智慧,不是感情。

  这讲「信愿往生」,一生成就,与《华严》、《法华》,与一切大经大论,理上讲无二无别,事上讲大大的不相同。其它的法门,一生成就,谈何容易?这个法门,千真万确,一生成就。要是依通途法门来看,功夫成片,伏烦恼;事一心不乱,断烦恼;理一心不乱,破无明。这跟教下所讲的没有两样,他所用的方法是一句佛号。可是这一句佛号要会用心,问题在这个地方。我们大家都会念,你用的什么心念?不一样。每个人用的心都不一样,这个佛号的效果就不相同了。音声是一样的,得力个个不相同,那就是个人用心不一样。果然要是会用真心,你会用常住真心来念这句佛号,那不得了,最上乘的。因为这句常住真心,确确实实是圆满具足三学、三慧、三资粮。三年必定得理一心不乱,就是圆教的初住菩萨,别教的初地菩萨。一般修学要修行一、两个阿僧只劫才能修得到,你两、三年就达到,太便宜了!因为太便宜,所以你不相信。为什么能达到?因为你用真心。你要是用妄心,那真的要两、三个阿僧只劫。所以问题在用心上,会不会用心,这是我们修学真正关键的所在。

  演【前之序,正序此,后之流通,正流通此也。】

  正宗分是一经的主体,一经的精华之所在。底下解释流通:

  演【流者无住。】

  『住』就是停住,停止在那个地方。

  演【通者无塞。使此妙法,自此界以及他方,由现在以及未来,无有留碍,名为流通。】

  流通法宝是无量的功德,流通法宝顺诸佛之心,就是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所以佛法是要流通的。佛法没有专利的,你看看古来这些大德,这些批注是他们的著作,他后头并没有加上一句「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他总是劝人流通,「欢迎翻印,无量功德」,这是大慈大悲,这是众生无边誓愿度,实行你的大愿。自己的著作都要加上「欢迎翻印,功德无量」,何况是古人的著作,何况是经典。我看到今天有许多经典后面版权页上也印「版权所有,翻印必究」,那版权是谁的?这个《阿弥陀经》版权是鸠摩罗什大师的,他翻译的,谁来追究?鸠摩罗什大师不追究,谁敢追究?《疏钞》是莲池大师的,莲池大师不来打官司,谁敢代表他打官司?末法时期,有一些裨贩如来,经上讲得很清楚,把佛法当做商品去买卖,经上说得很清楚,这个罪过果报在阿鼻地狱。障碍流通,果报在阿鼻地狱。他现在得的利益很小很小,后来受的苦果太大太大了,愚痴!这是我们学佛同修不可以不知道的。所以佛法要流通,凡是于众生有利益的都要流通。

  演【为顺者,言剖出经心,方挈出尘之端绪,故通序顺序分。】

  特别是在《疏钞》、《演义》里面,确实是把这一部经它的心要给我们剖出,使我们真正看清楚,真正明白了,这样才『挈出尘之端绪』。「挈」就是提纲挈领,「尘」是尘劳,三界六道。无始以来没有法子超越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就好像蚕作茧一样,一层一层把我们捆在里面,没出头的日子。这下子把蚕丝的头绪找到,找到头绪就有办法超越了,所以『通序顺序分』。《疏钞》一共有四卷,第一卷就是「通序大意」、「开章释文」,确实是把这部经的玄要提纲挈领给我们分析出来,让我们真正认识这个法门,宝贵这个法门,顺了序分。「序分」文不长,全是序分的意思,到入了经文,我们再细细来讲。这个意思太深太深,比正宗分还要难懂,没有佛眼没法子看得出来!

  演【随文入观,方知大道之攸归,故开章顺正宗分。】

  这是第二个大段,讲正宗分,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讲『顺』这个意思。『文』是经文。如何『随文入观』?「观」是观照。我们没法子,我们这个文怎么样念,念得滚瓜烂熟,也提不起观照功夫。你要问怎么观照法?《疏钞演义》就是莲池大师随文入观,把他观照的境界给我们说出来,这是观照。他的好处,经义理无有穷尽,莲池大师《疏钞》的意思也是无有穷尽,这真正是难得,真不容易!可见得莲池大师他不是写文章,文章的意思有尽的;换句话说,它有边际、它有范围的,它不是没有止尽的。《疏钞》的文字是无有止尽的。说老实话,《演义》的文字比《疏钞》比不上,差太远了。《演义》的文字有范围、有止尽,《疏钞》的文字没有止尽、没有范围。这就是说明古德法师的境界,没有莲池大师高。祖师毕竟是祖师,他的学生那就是学生,没有老师程度高,没有老师的境界。东西摆在我们前面,一看就晓得,一个是有界限、有范围,一个是没有界限、没有范围。《演义》是古德法师的听经笔记,他是直接听莲池大师所讲的,亲闻录,提供我们作参考,帮助我们理解《疏钞》。

  这个意思就是说明,莲池大师是明心见性的人,他的言语文字是从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所以它无有穷尽。古德法师没有见性,他的文章是从第六意识里面流出,有范围、有止尽。所以莲池大师称为第八代的祖师,古德法师不能称为第九代的祖师,道理在此地,而蕅益大师才称第九代祖师。古德法师是大师的侍者,大师一生著述都是他整理刻版流通后世,功德无量无边,没见性!这两本书摆在面前,诸位仔细一看就晓得,一个味道没止尽,一个味道有止尽,不一样!这个东西不能骗人。所以《疏钞》就是莲池大师读《弥陀经》随文入观,他把它观照出来的理论、境界都给我们说出。

  『方知大道之攸归』,谁知道?莲池大师知道。我们要不读《疏钞》,我们怎么会晓得?我们今天晓得「大道之攸归」是莲池大师告诉我们的。莲池大师告诉我们,我们就相信吗?如果我们就相信,当年第一次看到《疏钞》就应该相信。为什么第一次看到不相信?第二次看到还不相信,看了几十遍都不相信。现在相信了,为什么相信?现在我也看到了。我看到的跟他看到的是一样的,我相信了,没话说。我没有看到,单单你说你那一套,我不相信。那我也看到了,你说我点头:不错,是这样的,我相信了。真信不容易,相当不容易!所以我在佛法里摸了三十多年才相信。我讲第一遍,讲第二遍,我的信心没有现在这么清净,没有现在这么坚固,你们听过去的录音带能听得出来。头一次那是听说,第二次讲得有点彷佛,现在见到真的,真见到了,所以不一样。真信了!「知」这个字不容易,没有随文观照,你怎么会知道?我们后人得前人的方便,那就应当要晓得,我们自己的观照功夫提不起来,古人帮助一把,《疏钞》就是帮我们一把。

  演【拔业障根,自然流入清净海,故结释顺流通分。】

  『业障』,什么叫业障?这个定义要搞清楚。诸位要晓得,业就是障,恶业是障,善业还是障,恶业果报在三恶道,善业果报在三善道,都出不了轮回,都不能往生,统统是障,这是粗说。细说,什么是「业」?业是造作,造作的结果叫业。业力不可思议,业力就是你的障碍。造作,特别重视在心地的造作,你起个心、动个念,打个妄想,都是造作。要真正拔除业障,那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个业障才能拔除。二六时中像禅家讲的「心如墙壁」,六根对外面六尘不起一个念头,什么念都不起,外面境界又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是观照,那是智慧;心里头「如如不动」,这是禅定,这才能拔根本业障。『自然流入清净海』,清净海就是清净心,清净心广大无比,用海来作比喻。拿这个咒做这部经的总结,结释往生咒,这是『顺流通分』。

  这就是解释「为顺」两个字。「顺」,意思很深,意思很多,深广无有止尽,这个「顺」跟十大愿王里面「恒顺众生」的顺是通的。再跟诸位说明,我们中国讲孝道,孝顺。什么叫「孝」?顺就叫孝,跟这个意思也是通的。这里面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善巧方便,所以才能够在恒顺众生当中,又能够拔除一切根本业障,真了不起!得到真正的清净,这才是理一心不乱,才是真正的上品上生。今天时间到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五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1-003-0005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五页第三行:

  演【净业者,业居苦之先,烦恼之后。十法界不同,皆由所作之业不同。古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又云,佛十力中,业力甚深。又云,十方诸国土,皆依业力生。故业不可不净。】

  这一段相当重要,我们要特别留意。因为修这个法门要修『净业』,对于净业这个定义搞不清楚,修行当然就有障碍。什么叫「业」?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解释,业是在『苦之先』,苦是讲的果报,三界之果报。诸位要晓得,三界统苦,不要以为有乐。如果你以为三界里头有乐,那是你看错了;三界里面没有乐,只有苦。在欲界里面,有三苦、有八苦;在色界天里面,有行苦、有坏苦。纵然生到无色界天,身形都没有了,我们今天所谓灵界,灵界连这个色相都没有了,他还有行苦。所以说三界统苦,这是事实的真相。如果认为三界有乐,那是迷惑。三界的果报叫苦报,这个苦是指三界六道的果报。业在果报之先,造业才会有果报。经里面一再告诉我们,造作善业,有三善道的果报,造恶业,有三恶道的果报,不管是善是恶都是苦。三善道也苦,我们现在人道,人苦不苦?我们今天作人,尝到人的滋味,人苦!诸天,佛经里面讲,欲界天有五衰之苦,色界、无色界天有死堕之苦,死了之后要堕落。

  这是讲它在果报的苦报之先,而在烦恼之后。没有烦恼就不造业了,烦恼是迷惑。惑、业、苦,业在当中,说了一个业,前面这个惑、后面的苦都包括在其中。佛法并不是单单只讲一个业,说业就是说的惑业苦,这是我们必须明了的。烦恼有很多种类,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念明了。】

  『行』是讲修行,「行」就是趋向、就是造作。我们向哪一个目标趋向?要向西方极乐世界这个目标、这个方向去走,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与这个目标相应。经中告诉我们修学的方法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心不颠倒」,这三句最重要,这三句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具备的条件。『于弥陀名号』,名号是四个字:阿弥陀佛。「南无」是皈依的意思,加上南无是六个字,六字洪名。『念念明了』,念不仅是口念,「念」这个字是会意字,「今心」,现前的心,现前的心「明了」,明了就不迷。阿弥陀佛是无量觉,觉而不迷,现前这个心是觉而不迷,这就是阿弥陀佛;念念都明了,念念都不迷,就是皈依无量觉。所以这句名号,要把你现前迷惑颠倒的心,要把它叫回来,要把它唤醒,从迷归悟,从染归净,从乱归到一心。这是行。

  演【愿者乐欲之谓。】

  『乐』是爱好,『欲』是希望。非常的欢喜,很希望能够达到极乐世界。

  演【于极乐世界心心向往。】

  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念念都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叫做「愿」。我们想一想,信愿行有没有呢?我们念佛念了这么多年,没有感应,不怪自己,反而怪佛菩萨不灵。我念了这么多年都没有感应,不怪自己三个条件没有一条具足。我们真的心心念念想往西方极乐世界吗?到了念佛堂,念了经文,念了佛号,心里还想着别的,都没想到西方极乐世界,那怎么行?还在打妄想,在胡思乱想。可见得是有口无心,没愿!这三个条件缺一条都不会有感应。

  演【此净土三资粮也。】

  净土的三个条件,资助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条件,必须要具足,一条都不能缺。我们的心,确实心心念念只想西方极乐世界,不想别的。这个世间什么事都得要撇开,你这个感应道交就很快了。总要把这个事情当作一桩正经事情来办,而且当作我们一生最重要的大事来办。其余的事都是小事,都是不要紧的事,这个事是大事,最要紧的事情了,要这样的办才能有成就。这是讲信愿行,信愿行是本经正宗分里面的三大段,也是本经三大纲领。

  底下这一段解释『亦顺净业信行愿故』,这个就讲三资粮了,前面讲的信愿行是发明,本经正宗分的三个大段落,正宗分的内容,与净土三资粮完全相应。

  演【亦顺者。契其大端,自能深忍,故通序顺信资。善读经者,随文入观,故开章顺行资。识所攸归,无不向慕,故结释顺愿资。】

  莲池大师《疏钞》有三大段:通序大意、开章释文、结释咒意。这三大段也顺本经的中心,所谓的三资粮。第一大段是「通序大意」,与三资粮的「信资」相应,这个话说得非常的肯定,非常的正确。通序大意,没有入文,没有讲到经文,在本子里面分量占一卷之多。第一卷全卷都是讲通序大意,到第二卷才讲到经文。所以,第一卷非常的重要。我们读《疏钞》,如果第一卷读完,我们的信心坚固,信心建立了,这个功德不可思议。「契其大端」,大端就是三资粮,他能够契合。「自能深忍」,深忍就是信,忍就是同意、认可的意思。你所讲的这个话,我同意,我认可,我不反对,我也不怀疑,这叫忍。这个不是浅的,深忍,为什么深忍?这里面所讲的道理统统明了,没有怀疑了,信得深。第二大段是「开章释文」,解释全经,就是讲的《疏钞》。「善读经者,随文入观」,这两句要紧,读经最重要的是要随文入观,随着经文提起自己观照的功夫,那就有受用,读到什么地方,那个境界就现前。「开章顺行资」,依教修行,依文作观,这是善读经。善听善说亦复如是,也是这个样子。第三大段是「结释咒意」。「识所攸归,无不向慕」,这是讲本经后面附着「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就是往生咒,咒的功力能拔除我们业障,帮助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晓得它的归向,没有不羡慕的,「故结释顺愿资」,三资粮里面愿资。向下,我们再看科判:

  疏【初通序大意】

  这里面有五段。

  疏【初明性,二赞经,三感时,四述意,五请加。】

  『加』是加持。我们先来解释这五个科题,这五个小科、小段落。

  演【初明性者。】

  解释这个科题,什么叫明性。从这个科题里面,你就晓得这部经它这个理论的依据不可思议,才能真正认识这部经的价值。

  演【性即常住真心。】

  《楞严经》里面所讲的,「常住真心,性净明体」。

  演【全体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这还得了!课诵里面我们所读到的「法界藏身阿弥陀佛」,这个称呼不是没有依据,不是随便说的。我们一看此地就明了,真的是法界藏身,为什么?『全体就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什么?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如本性。这就是所谓「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是这个法门理论的依据,把本经的教体统统显示出来给我们看了。

  演【初明者。】

  「明」是发明。性是本有的、本来具足的,可是我们初学的人不能明了。

  演【恐人认阿弥陀佛在自性之外。故古云,若认他是佛,自己却成魔。又云,求人不如求自己。】

  这个话都是禅宗的话,所以大师逼得为我们发明,帮助我们指出来,教我们要认清楚,这个法门的本体是什么?这个法门理论的依据是什么?是我们自己的真如本性、常住真心。下面所说的这些误会有没有?有,不但有,而且很多。一般人总认为『阿弥陀佛在自性之外』,心外求法,那叫外道。不知道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自己心现的,是自己识变的,不晓得这个道理。我这么一说,你晓得了,你从今天起知道了。是不是真知道?不尽然。为什么?我们眼前这个世界是不是心造的?是不是识变的?也是的,没有两样。我们现在这个世界是秽心变的,极乐世界是我们的清净心变的。这个世界是污秽心变的,或者这个世界是我们乱心变的,西方极乐世界是一心变的,要懂这个道理。真正明了自他不二、万法一如,如果你有这种见解,你有这样的肯定,你修学大乘佛法就不难了,你真正是大乘佛法的法器,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资格接受大乘佛法。如果你要不相信,那慢慢再学,慢慢再培养,你要是能够相信,不疑惑了,你就有资格修学大乘。你的心量当然就拓开了,不会再有是非人我,为什么?晓得万法唯心所变,万法一如,万法不二,像《华严经》所讲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要是认为佛在自心之外,是外道。

  禅宗讲,『若认他是佛,自己却成魔』。为什么?有自有他,自他是二边,二边不是魔,谁是魔?六祖大师说过,二法就不是佛法,自他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自他不二。有没有自他?有自有他,就是事上决定有,相上决定有,理上决定没有。理是一,事相是有自有他,理是一个,理上没有。

  『又云,求人不如求自己』。你要求着阿弥陀佛,就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叫迷信。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所谓大慈大悲,不求也要帮助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况有求?这才叫大慈大悲。行不行呢?不行。为什么不行?因为那个地方是清净世界,那个地方的人都一心不乱,你乱心去了,跟他们不能相处,你这染污心一去到那里要跟人打架,那怎么行?所以你去不了。「求他不如求自己」,求自己一心不乱,求自己心不颠倒。只要我真正修到心不颠倒,一心不乱了,决定往生。与西方的条件完全相符合,这个时候发愿往生,阿弥陀佛必定来接引。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给我们作增上缘,不是亲因缘,亲因缘是自己。四种缘里头,亲因缘、所缘缘、无间缘都是自己,阿弥陀佛来接引这是增上缘而已。四个条件,其它三个条件要自家具足,阿弥陀佛才帮得上忙。一味的依赖阿弥陀佛决定要落空,那是你不解如来所说义,你误会了,不是佛法不灵,错在自己这边,不在佛那边。这些都是就事论事,下面三行是从理上说。今天时间到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六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1-003-0006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五页第十行:

  演【初明性者,性即常住真心,全体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初明者,恐人认阿弥陀佛在自性之外。故古云:若认他是佛,自己却成魔。又云:求人不如求自己。】

  我们上一会讲到这个地方。这个科题的批注非常重要,以很少的文字把本经理论的依据以及它殊胜的功德都给我们介绍出来,这是非常难得而希有的。我们还没有读到经文,对于这个经就能够生起敬仰之心,对这个法门当然就非常向往。前面一段是就事上说。后半段是从理上讲:

  演【但以无始暗动,障此静明,故托彼名号,显我自心耳。】

  这几句话很重要。『静明』就是真如本性,就是自己本人,禅家所谓「本来面目」,在《楞严经》里面称之为『常住真心』。它本来是静的,本来是明的,「静」就是寂静,「明」就是明了;明是慧,静是定;静就是涅盘,明就是菩提。可是我们现在这个静与明上面有障碍,障住了,什么东西障呢?动。『无始』的『暗动』,这个「暗」就是无明,无始无明。无明的相是动的,真心原本是不动的,这一动就把真心变作妄心,把本明变成了无明。无明称为「无始」,这是什么意思?这个无始并不是说找不到开始。久远久远劫之前,真如本性就动了,当然这也是一个说法,这个说法我们很难满意,听了很难满意。实际上,佛法里面讲无始,这个无就是没有,根本没有开始。所以无明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无明是不觉。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本觉本有」,就是底下讲的,静明是本有的,「不觉本无」。本无怎么会有了呢?心动就有了。几时心动几时就有,几时心不动就没有了。所以说不上它开始!

  现在你的心要是不动了,你无明就没有了。可是我们这个心不停的在动,这就是「无始暗动」,把你的本觉性障碍住了。这种心的妄动,我们凡夫没法子觉察,那是说它的动相太微细了。我们今天能够觉察到我们心里面起心动念,这个念头很粗,我们起了贪心、起了瞋恚心、起了疑心,我们能觉察得到,这个相非常的粗;而极微细的动相,我们没有办法觉察得到。不但我们不能觉察,你看经里面讲,阿罗汉他定功相当深,这九次第定都没办法觉察得到。在古印度有一些外道,他们的功夫确确实实令人敬佩,定功能够达到四禅八定,能够到非想非非想天,这世间定功到了尽头,到了最高峰。在这个境界里面,他看这个宇宙人生一片混沌,像我们中国《幼学故事琼林》里面所讲的「混沌初开,乾坤始奠」,跟外道的境界完全相同。可见得我们中国古人的那个功夫,定功也到达非想非非想天,认为那就是宇宙人生的开端,宇宙人生的开始大概就从那个地方起了。外道把这个境界给它取个名字,叫冥谛,二十五谛第一个叫冥谛,一片无明,没有办法观察得到。

  小乘能够突破四禅八定到第九定了,但是还是没有办法观察到无始暗动,这个微细的念头不容易觉察。经上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够看到这些微细的妄动?佛告诉我们,八地菩萨,八地叫不动地。不动地的菩萨转阿赖耶成大圆镜智,这个时候才观察到。换句话说,没有观察到就不能够降伏,观察到才能降伏它,才能把它息掉,一息掉就是转识成智。转识成智就是息无始妄动,恢复本有的静明,这就叫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就是这么一桩事情,八地菩萨才行!这个八地指的是圆教八地。我们听了,真不容易,真难!实在是难。真的这么难吗?你们自己可以细心的揣摩揣摩。我们都会作梦,梦从哪里来的?梦也是妄心,你在睡觉的时候心还在动。不动没相,动就有相。那个相就是梦境,你能不能够觉察到你那个梦境是几时起来的?什么原因而有梦的?梦的境界相粗,连这个粗相我们都搞不清楚,何况那个微细相?所以佛法修学的目的就是要破无明,恢复我们本有的静明,这是佛法修学的宗旨。如果违背这个宗旨,那就不叫佛法。无量无边的法门,尽管手段方式不一样,达到目标一定是相同的。这个法门也不例外,也是这个目标,我们就晓得这个法门是纯真的佛法。没错,不是邪法,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外道。

  这个法门的修学,大主意就是底下这两句,『托彼名号,显我自心』,就是这八个字,这个法门修学的宗旨。「彼名号」,是阿弥陀佛,以这个名号显自己的自心。换句话说,用这个佛号打破无始暗动,恢复本有静明,这是净土法门修学的宗旨。所以持名念佛,我们前面讲过蕅益大师的《要解》,蕅益大师说得很清楚,这一句佛号一定是声声具足三学、三慧、三资粮,才能够显我自心。一定要知道这一句佛号的意思,念的时候才能够声声提起观照功夫。

  阿弥陀佛意思是无量觉,觉心是清净的,觉心是光明的。迷的心是动,迷心里面有妄念,觉心里面没有妄念。我们在境界里面,心才迷就要觉悟,古人常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起来就是迷,不管是什么念头,起念都是迷。我们一个念头都不起了,跟诸位说,一个念头都不起还是迷,这个事情难办!起念是什么?是妄念,是乱想。一个念头都没有是无明,这个事情麻烦。那个觉到底是什么样子?觉心,告诉诸位,没有念是样样清楚,它不是无明。过去、现在、未来都知道,心里头不起念头,这叫正念,这个是觉心。如果我们什么念头都没有,什么事情一蹋胡涂,这是无明;什么念头都没有,什么事情清清楚楚、明明了瞭,这是真心。这个地方一点都不能够差错,古人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那是真的,一点都没错。

  我们初学用功,这一句佛号不能够中断,为什么?这一句佛号了了分明,非无念,有念;一切妄念都没有,非有念。念佛就是非有念、非无念,这是开始用功要从这里下手。这一句佛号声声唤醒我们自己的本觉心,所以阿弥陀佛不是外面的,不是指心外之佛,是自心之内,声声要把自己的阿弥陀佛唤出来。阿弥陀佛就是无量觉,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样样都觉而不迷,那就是阿弥陀佛。迷了是凡夫,悟了是佛,对眼前境界要觉,对过去的要觉,对未来还是要觉,十方三世是我们觉的范围。

  我们这个月要办冬令大专讲座,讲座有两门课程,《佛学概要》,《心经》。在这两门课程,我们都要讨论这个问题,两门课程都结归到阿弥陀佛,结归到「托彼名号,显我自心」,我们学了才真正有受用。所以这四句就非常重要,完全是从理上来说,说明这个法门确确实实有非常高的理论依据,决不是迷信。这样念法,念到一心不乱,叫做「理一心不乱」。一句佛号一定会念到「心开意解」,与禅宗的「明心见性」、教下的「大开圆解」没有两样。这才是莲池大师所谓「圆摄五宗,赅罗八教」。

  演【然西方亦实有阿弥陀佛。】

  这个『阿弥陀佛』就是指一个人,这是一个人的名号。有这个人,确实有「阿弥陀佛」这个人。

  演【而即此西方佛,亦不在自心外。】

  佛在《华严经》给我们显示的最高的原理,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我们自己心变现的,就像我们作梦一样,整个梦境是我们自己心变现出来的。心能现,识能变,这是佛法讲到最高的原理。能现的是自己的心,能变化的是自己的识;心是真心,识是妄心。妄心会变化,真心能现相,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这么一回事情,千经万论说明这个事实。

  名号的作用实实在在不可思议。古人教给我们修学,听经要能够「消归自性」,用功要能够「转识成智」。修行,一个是解,一个是行,解要能消归自性,就是此地讲「显我自心」,这样才真正有受用,真正有心得。佛的名号,菩萨的名号,统统是显我自心的。阿弥陀佛是显我们自心本觉,自性觉、无量觉,观世音菩萨是显我们自心的慈悲,地藏菩萨是显我们自心的孝顺,文殊菩萨显我们自心智慧,普贤菩萨显我们自心大愿。诸佛菩萨名号统统是显我自心,不仅在此地说的这一尊阿弥陀佛。你能懂得这个意思,你才晓得佛菩萨名号那么多,那就是自性的万德万能,一个名号显不出来!

  我们自己这个名号,与这个也要相应。你皈依或者你出家,法师给你取个名字,这个名字也是观照,也是显我自心,自己要觉悟。不但显我,也显一切众生,为什么?自他不二。我出家的时候,师父给我取个名字叫净公上人,一提到这个名字,我就要想到,「我有没有清净?有没有空?」真净真空就是真心,就是常住真心。你们听到这个名号,不要以为这个就是叫我,那就错了,那你就着了相。你马上会到自心,你的心有没有净?有没有空?你就得受用了。否则的话,我们天天念这句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天天念他的名字,他听了不讨厌!殊不知能消归自性是无量功德,一定要晓得这个道理。我们中国古人,在家人取的名号都有很深的意思,跟现在人取名字不一样,在观念上、思想上不相同。父母给子女取的名字,多半都是对儿女终生的期望,希望你将来名符其实。

  这里说,西方确实有世界叫极乐世界,有佛叫阿弥陀佛。世界与佛,也不在自心之外。要晓得自己的心非常的广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以这个心不能太小,小了就可怜,心量要大。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把真正的自己丢掉了,在这里面执着一点,认为那是自己,那很可怜!《楞严经》上有个比喻,它把大海比喻作我们真心,把大海里面水泡比喻作迷惑颠倒的人,他执着那个水泡是大海,而把整个大海忘掉,这叫迷人,这叫凡夫。觉悟的人晓得整个大海是自己,那个水泡也是自己,水泡没离大海。由此可知,众生之所以成为众生,就是分别、执着、妄想造成的。离开分别、执着、妄想,每一个人智慧德相与诸佛如来没有两样。《华严经》里面,释迦牟尼佛初成道的时候,就很感慨的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个话说得多清楚,又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他的过失,他的错误,就是在一切法里面起了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

  因此,佛法自始至终都是叫我们打破执着。破了我执,就是正觉,佛法里面称为正觉;破了法执,就是正等正觉;我、法两种执着断尽,叫无上正等正觉。正觉是阿罗汉,正等正觉是菩萨,无上正等正觉是佛。佛菩萨与凡夫的差别,就是一个有执着,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没有执着。没有执着的人就叫菩萨,有执着的人就叫凡夫。没有执着的人,心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有执着,心就小了。执着的心是妄心、是无明,没有执着的心是真心、是本明。这些道理我们都要明了,要在境界里面锻炼,把自己的心量拓开。

  演【即事即理,即理即事。】

  『理』与『事』是一个。「理」是真心,能现能变的心,「事」是所变所显的现象,理事一如,理事不二。

  演【大师恐狂愚错认,故首明也。】

  『大师』,莲池大师。唯恐一类狂妄之人、愚迷之人错认、错解,所以首先说明。这一段的说明,文字在上卷第一页,到时候我们再来研究。我们再看「通序大意」第二科的科题:

  演【二、赞经者,经即佛说阿弥陀经。】

  『经』是专指这一部经,『赞』是赞叹。

  演【以此经是一大藏中第一方便故。】

  这一段我们也要把它牢牢的记住。因为我们没有读过《大藏经》,我们没有法眼,《大藏经》经典那么多,哪一个最好,我们也挑不出来,我们没有慧眼,我们自己见不到。现在我们藉莲池大师他老人家的法眼,他来帮助我们,他告诉我们这部经是整个《大藏经》里面『第一方便』,再没有比这部经更方便的。方便不是不好,方便好!佛所说的一切经,都叫方便说。真实的法说不出!《法华经》是圆教一乘经,里面最重要的一品「方便品」,给你明白的说出来了。凡是能说出来的都叫做方便法,佛的主意是叫你藉方便悟入真实。真实法要靠自己悟入的。譬如前面讲,「托彼名号,显我自心」,托彼名号是方便法,显我自心是真实法。你用这一句名号真正把你的心性显露出来,那是你自己的功夫,别人帮不上忙的。

  所以一切经统统是方便法,都是帮助我们明心见性的。这个经是一切方便法里头第一方便法,你就晓得这个经的价值。我们学经,能够抓到这一部,把那一大藏经统统舍掉,你决定成功,你这一生决定能成就。如果选择其它的经典,还要用这个经典来帮忙,否则的话不能成无上正等正觉。我说这个话,不是随便讲的,不是随便把这个法门抬高,是有事实根据的。根据什么?《华严经》,也是一乘圆教。《华严经》里面五十三位善知识,他是代表无量的法门,换句话说,就是代表一切经。不管你修哪一个法门、学哪一部经,到最后还得要跟着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要不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不能够圆满菩提,换句话说,不能成无上正等正觉。这是《华严经》里面给我们显示的。

  由此可知,本经是《华严经》的结论,是《华严经》的结果。可惜真正认识这部经的不多,课诵,人人都读,人人没发觉它是一切经里面第一经,一切法门里面第一法门,他没发现。虽然天天念,没重视它,没把它看在眼里面,结果都是当面错过,太可惜了!所以这个经不能不学。我常常说,《华严经》可以不要听,这个经不能不听。为什么?如果想一生成就,这个经太重要了。《华严经》说老实话,你这一生不会成就的,这是事实。尤其是《疏钞》,把这部经的经义这样详尽的发明,实实在在太难得了。

  演【是十方诸佛同所赞叹故。】

  如果不是第一经,不是第一方便,怎么会有十方诸佛大家都来赞叹?我们在其它经典上的确没有看到过,只有这部经十方诸佛都赞叹。它要不是属于第一经的话,不会有十方诸佛都来赞叹,不可能有这个现象,这都是我们应当要觉悟的。

  演【以四字名号,普接三根,直通五教故。】

  『三根』是上、中、下三等根性的人。上等根性的人,根性大利,所谓是一闻千悟,也在修净土。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上上根人!还要求生净土;中根、下根也都能往生。下根的愚人,愚痴到了极处,他只要一心持名,也能往生。净宗常讲根熟,什么样的人根熟?就是他这一生对这个认识了,下定决心,我就是一句名号,一生再不改变了,一部《弥陀经》,其它的经我都不看了,无需要再研究,这个人根就熟了,这个人这一生决定往生。如果心里还想东想西,还要想研究这个,还要想学那个,那根没熟,他这一生可以种善根,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靠不住。为什么?他在一切经教里还三心二意,这是我们一定要明了的。既然是这么说法,也许有人问我,你这个大专讲座里面为什么不讲《弥陀经》,要去讲《佛学概要》、讲《心经》?这是不是打闲岔?跟诸位说,是打闲岔,没错。这是为了方便接引初机,那些人叫他念佛,他不肯念、他不肯相信,是为了接引初机。

  不但是为了接引现前的初机,这里头还有个原因,接引外国的初机。国外那边写信来,问我要《佛学概要》、《心经》的录像带,我就藉这个机会现场录像,把这个录像带提供国外,接引那边的初机。慢慢还是要劝他念佛,他几时肯相信了,他根就熟了;他不肯相信,那也无可奈何,那没熟!我们这个影带以及经本都要大量的供应国外,所以这个讲座是非常有意义。讲座期间,特别欢迎同学们提出问题来辩论,这有很多的好处,尤其在国外,他听了之后他有疑问,有疑问他没地方问。所以你们问的一些问题,可能这些问题都是他们的疑惑,这一问一答复,能够对他们有很大的帮助。

  『五教』,莲池大师注《阿弥陀经疏钞》,采取的是贤首五教:小、始、终、顿、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门,贤首大师将它分为五个阶段,全部都包括了,小、始、终、顿、圆,五教。

  演【以依经执持能显自性,于一生中。】

  『经』是说的理论、方法、境界。依照经典里面所讲的理论、方法、境界来修行。『执持』就是执持名号。能够达到显自己的自性,这一生当中就成就,这是不可思议,这是难信之法。『显自性』就是见性。修其它的法门要想见性,的确不是容易事情;参禅可以办得到,因为禅是佛门的快捷方式,能够办到。除禅之外,修学其它的法门,一生当中要见性不容易。可是底下一句说:

  演【可从博地,直登十地。】

  这是禅都做不到。说个老实话,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禅能够达到初住、二住,这是可能的,如果叫他登地,这个不简单。持名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就是见性。这个法门里面讲的功夫有三等,最上乘的功夫就是「理一心不乱」,相当于圆教初住到十地,统统是理一心。理一心里面,功夫有浅深差别不同,功夫深的,登地,功夫浅的是十住十行,这都是讲上等的功夫,上等的成就。中等的成就是「事一心不乱」,如果以圆教菩萨地位来说,相当于七信位到十信位的菩萨,四个阶级。下等的功夫,功夫成片,从五品位到圆教的六信位,这都是属于功夫成片,就是带业往生,我们一生当中能成就。

  念佛人念到功夫成片以后,可以往生。这个时候应该怎么样,是不是马上就走?马上走可以,走得了,不是走不了。如果你要是真正聪明,你可以不走,我再在这个世界里面把我的品位提升,因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当然也是一生成佛,时间长,没有这个世界成就来得快速。经上说过,功夫上轨道的人,娑婆世界修行一天,抵得西方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所以在此地你用十年二十年的功夫,可以把自己从功夫成片提升到理一心不乱。如果在西方极乐世界同居土里面修行,修到实报土,这个时间是相当之长。我们在这里花个几十年时间修成了,一往生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这个多自在。

  所以自行化他、自利利他,我们决定不舍弃,只要有这个机会一定要做,除非我们寿命到了,那就没法子。如果我们寿命还没到,一定要利用这个时间把自己的品位提升。这些修行方法都在经疏里面,我们要认真的来研究讨论。一生当中,从博地凡夫,从我们现在这个地位,到地上菩萨,这是任何一个法门都做不到的,只有这个法门。

  演【三、感时者,时,即今末法之时。】

  特别是指我们现前这个时代。

  演【感者。】

  『感』是感想。

  演【以时丁末法,根多浅薄,法门中人非愚即狂。】

  这种现象特别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里面,可以说时时处处我们都能发觉。尤其重要的,我们自己要反省检点,我们自己是不是属于『愚』、『狂』这一类的根性。愚狂,对于这个法门都不相信。

  演【故微妙法门,或攘臂排为小教,或大笑斥作权乘。】

  这都是愚狂人的境界。第一法门,当生成佛的法门,他不认识,他把它认为这是小教、老太婆教。学佛很好,如果天天拿着念珠念佛,觉得很难为情、很丢人。认为这个法门是没什么知识人学的,错了,大错特错!

  演【又或终日唯动数珠,或穷年但数黄荳,大师婆心甚切,能不为之伤心也。】

  一天到晚念佛,数黄荳也是念佛,怎么样?不晓得念佛的道理,对念佛法门是一无所知。有一类人我也听说过,这真的,这不是假的。有些愚人念佛,他为什么念佛?听说念一声佛就是一个钱,将来死了之后到阴间就得一个钱,多念将来作鬼的时候钱就多,可以作个富鬼,就不作饿鬼。所以他天天在念,他念的时候并不是希望生西方极乐世界,希望将来作鬼的时候钱多不要挨饿,那就糟糕了,这错到哪里去了!所以一定要明理,要与自性觉相应,而且要能提升自己的境界,这是大师作《疏钞》教诫后人的意思。

  演【四、述意者,意即大师作疏之意。】

  这是古德法师为我们说出来,为我们介绍莲池大师为什么要给《弥陀经》写疏钞。

  演【述,陈也,与前述字解稍异。】

  前面在人题里面讲过。

  演【大师本意,全在兼利。】

  『兼利』就是自利利他,两重利益。

  演【欲发起众生之真信,故极论念佛之宏功尔。】

  『宏』是宏大,念佛在功夫或者在功德上讲,都是第一。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真信』,今日之下,念佛的人多,真信的人少。这些我们一定要认真的去反省、检讨,我们不要说别人,要认真检讨自己,反省自己是不是真信。真信的人一定依教奉行,换句话说,声声佛号一定是具足三学、三慧、三资粮,声声佛号一定与自性觉相应,这是真信;如果与自性觉正净不相应,不是真信。念念还是迷惑颠倒,那怎么叫真信?念念还是非人我,念念还是分别执着,那不叫真信!真信里面没有这些东西,真信的心是清净心,真信的心是广大心。如不是大师这部《疏钞》确确实实叫念佛人起真信,很难很难!他这个功德真是无量无边。

  演【盖欲以一句弥陀,遍引群生出于苦海,那容不饶舌耶。】

  这个意思,不仅是大师的本意,也是十方诸佛的本意。释迦本师的本意,说法四十九年真正的意思就是在此地,以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帮助我们超越生死轮回,帮助我们一生圆满菩提。莲池大师深得佛心,不能不说!我们今天体会到这个意思,这个《经疏》、《演义》不能不讲。虽然是长,长也得要讲,为什么?太重要了。一切经可以不讲,这个经不能不讲。我更希望同修们,大家都要认真来学习,希望诸位学了之后,到处去讲,普遍的去讲,帮助本师接引众生,帮助十方一切诸佛,以这一句佛号遍引众生出于苦海。那么,你怎么会不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生!所以要大家普遍的来弘扬,比什么都重要!

  演【五、请加者。】

  『请』是请求,『加』是加被。

  演【加是三宝加被。】

  『被』跟我们现在「披」是一个意思,这是一个多音字。佛的神力加持我们,没有佛的神力,大师写不出批注。我们在讲台上没有神力加持,这里面微妙的意思我们也说不出来。所以一定要祈求诸佛菩萨神力加持。

  演【请者,祈请也。佛灭度后,凡有著述,皆皈三宝冥希加被。】

  『冥』是暗暗当中的加持。

  演【良以自己一人心力有限,而佛具无缘大慈,能令精诚祈请者,自得胜智,故请加也。】

  求佛加持,我们一般人讲求佛保佑,要『精诚』,自然就得感应,你的智慧就开了。专修这一门、专学这一门、专弘这一门,这叫精。一心一意专入这一门,决定没有三心二意,这叫诚。我们能有这个心,跟诸位说,西方三圣首先加持你,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十方诸佛加持你,一切菩萨加持你,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护法龙天护持你,你怎么不开智慧?你怎么不得辩才?一定的道理!除非你不精不诚,那就没有感应。真正做到「精诚」两个字,不求佛加持,佛也加持你。为什么?跟十方诸佛一切菩萨同心同愿,志同道合,哪有不帮助的事情?不要求,主动的就帮忙。我们今天在世间如果有一些人跟我们志同道合,我们听说了,我们一定很欢喜。他没来找我们,我们先去找他了,志同道合,太难得!尤其在这末法时期,能与诸佛菩萨志同道合,不多!希有!佛菩萨哪能不加持?这也是我们应当要明了的。到这个地方,把《疏钞》通序大意这五条科题简单的介绍完了。下一次我们就入序文,就是通序第一段明性,入了文就更精彩。今天只是把题的意思略略的介绍一下。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七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1-003-0007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六页:

  【初明性】

  这是个科题,是个题目。下面是序文,第一段是明性。

  序【灵明洞彻,湛寂常恒,非浊非清,无背无向,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自性欤。】

  演【灵明二句是纯真,非浊二句是绝妄。】

  好的文章它有四个条件,那就是简要详明,简单、扼要、详细、明白。莲池大师的文章,两句就是一个意思,真正符合这个标准。有很多同修常常想着,我们应该如何去学文言文?读《疏钞》就可以,第一流的文章。这一大段,第一小段是讲纯真,真如本性,第二小段是纯真里面没有虚妄,第三小段大哉真体,这是赞叹,也是前面所说的真体,末后这一句是结归。这里面是四个小段,清清楚楚。

  演【灵明是照洞彻,言此照体横遍十方。湛寂是寂常恒,言此寂体竖穷三际。即楞严所谓,常住妙明不动周圆也。】

  这个意思还是有相当的深度,因为讲到真如本性,可以说是讲到究竟的理体。『灵明洞彻』,这一句是说本体本具的大用,大师在此地说『此照体横遍十方』。这是说什么?就是说我们六根的作用,我们眼能见周遍的法界,我们耳能够闻周遍法界,就是横遍十方,六根有这样广大的功能。现前听说有一些小神通的人,那不足以为奇,他的天眼、天耳、他心通都相当有限;此地所讲的,没有限量,无量无边,真正是神通广大。这种广大的能力,是我们每一个人本体上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面来的。每一个人都有,很不幸的,我们虽有,现在变成没有了。现在没有了,这个话不是真话,这个话叫方便语,为什么?现在还是有,虽有,你自己不能觉察,不觉得自己有,好像是没有了,是这么一回事情。不是真正失掉,真正失掉就不叫真,怎么能叫纯真?这是说明我们的见闻觉知都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这是我们的本能,禅家所谓本来面目。佛法的修学,无非是恢复我们本来面目而已。

  佛法里面决定没有迷信,没有牵强附会,佛法要找的是自己的本来面目。佛法是自悟、自修、自证,即使是净土法门,所谓二力法门,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如果完全依赖别人,最后一定要落空。大师在此地引用《楞严经》,《楞严经》上说得太清楚了,阿难尊者跟释迦牟尼佛密切的关系,阿难尊者能不能依靠释迦牟尼佛?在他自己以为,「佛是我的大哥,这最可靠了」,结果也落空,靠不住的,一定要靠自己!明白这个道理,你就晓得,世间一切外道,他要是依赖神明,依赖上帝,最后必定落空。学佛不知道佛法的真实义,去依赖佛菩萨,连阿难都没法子,我们跟释迦牟尼佛的关系更微薄,更是不可靠,一定要晓得依靠自己!前面讲过,就是求佛菩萨加持,也要靠自己本身的能力,本身没有力量,佛菩萨的神力加不上。本身具足三学三资粮,佛的神力就加得上,本身是一丝毫条件都没有,完全依赖佛菩萨,那是决定不可靠,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大师把这个意思给我们说出来,告诉我们这个法门有真实理论的依据,我们才能相信。他所讲的,这个法门是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我们就相信了,晓得这个说法是事实不是夸大。

  『湛寂常恒』,「湛」是比喻,好像水清净一点污秽都没有,从水面上一看,看到池子底下,清清楚楚干干净净,这是比喻我们的真性。六祖大师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湛寂」是常恒的意思,常是永远是这个样子,决定没有改变,无始劫以前是这个样子,无量劫以后还是这个样子,觉悟的时候是这个样子,迷惑颠倒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绝对不可以说,佛的本性跟我们的本性不一样,没有这个说法。佛的本性,跟畜生的本性,跟饿鬼地狱的本性完全一样,从性体上讲,决定没有两样。这个叫「真」,真就是「纯真」,真永远就是真的。从真的方面来看,就是《华严》《圆觉》上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句话就是从纯真上讲的。没有两样,变成两样那是迷,迷了才会变样子。迷了只是在相上变样子,体上没变,体上是永远都不变的。

  『言此寂体竖穷三际』。诸位一定要记住,「照」跟「寂」是一个体,所以寂跟照可以互为体用,照是体,寂就是用;寂是体,照就是用。因为寂照不二,所以都可以做为体,都可以做为用。照是智慧,寂是禅定,就是一心,所以定跟慧关系非常密切。第一句是讲本性里面的慧体,第二句是讲定体,《楞严经》所说的「楞严大定」。楞严大定就是底下所说的这一句,『即楞严所谓,常住妙明不动周圆』,这就是楞严大定。楞严大定不是修来的,是本来具足的。「常住」跟「不动」是湛寂常恒的意思,「妙明」跟「周圆」是灵明洞彻的意思。语句文字不相同,意思完全一样。下面这一段解释「非浊非清,无背无向」:

  演【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故非浊。】

  这是我们在《坛经》里面所看到的,怀让禅师见六祖的时候说过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很重要,千万不能够疏忽。既然「灵明湛寂」是我们每个人本来具足,那还要修什么?不要修了。如果你有这个想法,这就叫执理废事,执着在理上,把事修舍弃掉,这是落到狂慧,诸佛菩萨都救不了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6 19: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