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21|回复: 9

[佛教经藏]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四,第六隨順堅固一切善根(二),华严经浅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6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四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老和尚講述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第六隨順堅固一切善根(二)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種種車。眾寶嚴飾。奉施諸佛。及諸菩薩。師長善友。聲聞緣覺。如是無量種種福田。乃至貧窮孤露之者。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又以各式各樣的車輛,都用各種的寶石、金銀等,一一裝飾得美麗絕倫,莊嚴而不落於奢侈浮俗。菩薩以此所裝飾完備的車,用以奉獻給諸佛,和十方菩薩,師父和長輩,同道修行的善友,也奉施給二乘聖者——聲聞緣覺。菩薩這樣的作法,是他明白布施的功德,如是種了很多的福田。他也布施那些貧無立錐,窮苦無依的老弱者,和許多幼失怙恃的伶仃兒童,和無衣蔽體的裸露者。
前面經文中曾有施車乘,但與此處施車性質不同,前文是指象馬代步,此處是專指各式車輛。
此諸人眾。或從遠來。或從近來。或承菩薩名聞故來。或是菩薩因緣故來。或聞菩薩往昔所發施願故來。或是菩薩心願請來。
這些接受菩薩布施的人眾,各有不同的因緣。有的或從很遠的地方來的。有的或從附近來的。有的或者是仰承菩薩的賢名的緣故來的。有的或者與菩薩有特殊的因緣而來的。有的或者是所說菩薩曾在往昔,發了大布施的願心而來的。有的或者是菩薩的心願請來的。
菩薩是時。或施寶車。或施金車。悉妙莊嚴。鈴網覆上。寶帶垂下。或施上妙瑠璃之車。無量珍奇以為嚴飾。或復施與白銀之車。覆以金網。駕以駿馬。或復施與無量雜寶所莊嚴車。覆以寶網。駕以香象。或復施與栴檀之車。妙寶為輪。雜寶為蓋。寶師子座。敷置嚴好。百千采女列坐其上。十萬丈夫牽御而行。或復施與玻瓈寶車。眾雜妙寶以為嚴飾。端正女人充滿其中。寶帳覆上。幢旛侍側。
當那些人眾來到之時菩薩就布施車給他們,或施一輛寶車,或施一輛用黃金鑄造的車,每輛車上都裝飾得很莊嚴,滿綴著細小鈴鐺的網羅覆蓋在車上,四邊垂下飾著寶石的飄帶。或者布施用最好的瑠璃做的車,上面也裝飾了許多珍奇的飾物。或者又施與用白銀製造的車,上面覆蓋著純金絲做的網,用高大雄壯行走如飛的駿馬拖曳著。或者又施給用無數的雜寶所裝飾的車,上面覆蓋著鑲以細寶石的網,用潔白的大香象駕駛。或者又布施用栴檀香木做的車,並在輪子的上面嵌滿寶石,在車蓋上也飾許多雜色的寶石,車內的座位,也是用寶石裝飾著,又用很柔軟的墊子敷置得嚴密舒適。還有百千個采女坐在車上,以供承事。用十萬個壯健的青年男子,牽著車行走。或者又布施一種玻瓈做的寶車,用很多最好的雜色寶石裝飾在上面,也有很多相貌端正的女人坐滿車中。車的四周,都覆以寶帳、寶幢、寶旛掛在兩邊。
或復施與瑪瑙藏車。飾以眾寶。熏諸雜香。種種妙華。散布莊嚴。百千采女持寶瓔珞。駕馭均調。涉險能安。或復施與堅固香車。眾寶為輪。莊嚴巨麗。寶帳覆上。寶網垂下。種種寶衣。敷布其中。清淨好香。流芬外徹。其香美妙。稱悅人心。無量諸天。翼從而行。載以眾寶。隨時給施。或復施與光明寶車。種種諸寶。妙色暎徹。眾妙寶網羅覆其上。雜寶瓔珞。周帀垂下。散以末香。內外芬潔。所愛男女。悉載其上。
菩薩或者又施與瑪瑙所造的寶藏之車,上面裝飾了各種寶石,薰以各種名香。又用種種的名貴鮮花,散布車上,以莊嚴寶車。千餘采女各手持珠寶的瓔珞,駕馭的技術非常熟練,使令車行的速度不徐不疾,均調平穩,萬一遇到危險的地方,也能履險如夷。或者施與非常堅固的香木所造的車,用很多寶貴的材料做成車輪,莊嚴得富麗堂皇。上面覆以寶帳,四面垂以寶網,又用各種的寶衣,敷布在車內。燃起清淨的名香,芬郁的香氣,隨著空氣向外流動。這種香氣美妙,不同於普通的香味,令人嗅到,稱心快意、開智慧、生歡喜心。無數的天人們,都小心翼翼的,護從著寶車而行。車上裝載了無數的寶貴物資,準備隨時布施給需求者。或者又布施一種光明的寶車,車上裝飾的種種珍寶,放出種種好看的光彩互相映徹,各種寶石織成的羅網,覆在車上,用雜色寶石做的瓔珞,四邊垂掛著,再撒上粉末的香末,於是車裡車外,芬芳香潔,把自己親近的、愛樂的男士和小姐們,都裝載到寶車上。
諸位善信:你們聽了上面這段經文之後,一定會生起兩點疑問:①菩薩為什麼要布施許多采女和端正的女人?②菩薩是冤親平等,為什麼還說「所愛男女悉載車上」?這兩點我可以做個簡略的解釋:①菩薩對於布施的對象,他必須在事前觀察因緣,並不是隨便亂布施的。至於布施的采女和端正女人,她們都是多生隨同菩薩的修行人,也不會被境所轉,或見物生染心的。不只如此,她們仍還能以法來教化受布施的人。②「所愛男女」是指的那些發菩提大心的眾生,菩薩心中歡喜,就把他她們載到車上,也可令其他的眾生看到,因之發菩提心,這是一種鼓勵作用。總之,菩薩的用心,沒有不利於眾生的。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眾妙寶車。奉施佛時。以此善根如是迴向。所謂願一切眾生悉解供養最上福田。深信施佛得無量報。願一切眾生一心向佛。常遇無量清淨福田。願一切眾生於諸如來無所吝惜。具足成就大捨之心。願一切眾生於諸佛所。修行施行。離二乘願。逮得如來無礙解脫一切智智。願一切眾生於諸佛所。行無盡施。入佛無量功德智慧。
諸位佛的弟子!修迴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他以如前文所說的種種上妙寶車,奉獻於諸佛的時候,就以所奉施的善根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菩薩他虔誠的這樣發願:他願一切眾生,都能瞭解供養諸佛,就等於供養最上的福田,應該深深的相信奉施諸佛,能得到無量的善報。又願一切眾生,專一其心皈依佛。不生二心,不受外道邪教的利誘,這樣就能常遇著清淨的善知識,種無量的清淨福田。又願一切眾生,對於用在諸佛前的供養,不要生吝嗇心,凡是要供養佛的東西,都要上妙盡善盡美的,這樣才能圓滿具足成就大捨的思想。又願一切眾生,在諸佛的道場,修行布施的法門,離開聲聞緣覺二乘人所發的願,能夠得到佛的無礙解脫,和一切智慧中的智慧。又願一切眾生,在諸佛的道場,盡其所能做無有窮盡的布施,以深入佛無有限量的功德智慧之中。
願一切眾生。入佛勝智。得成清淨無上智王。願一切眾生。得佛徧至無礙神通。隨所欲往。靡不自在。願一切眾生。深入大乘。獲無量智。安住不動。願一切眾生。皆能出生一切智法。為諸天人最上福田。願一切眾生。於諸佛所。無嫌恨心。勤種善根,樂求佛智。
又願一切眾生,能深入佛的殊勝智慧之中,得以成就為清淨的無上智慧之王。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佛徧至一切處都不受障礙的神通,隨心所欲,無往不至,而且不必著意,不假思索。又願一切眾生,都能深入大乘佛法,獲得無量的智慧,勤習大乘佛法,行菩薩道,不捨眾生,安住於大乘的人法兩空的境界中。又願一切眾生,都沒有了愚癡心,能生出一切智慧之法,為諸天人的最上的清淨福田。又願一切眾生,在諸佛的道場,勤修善業,積聚善根。一心修道,樂求佛智,捨却一切嫌怨和瞋恨之心。
願一切眾生。任運能往一切佛剎。一剎那中普周法界。而無懈倦。願一切眾生。逮得菩薩自在神通。分身徧滿等虛空界。一切佛所。親近供養。願一切眾生。得無比身。徧往十方而無厭倦。願一切眾生。得廣大身。飛行迅疾。隨意所往。終無懈退。願一切眾生。得佛究竟自在威力。一剎那中。盡虛空界。悉現諸佛神通變化。願一切眾生。修安樂行。隨順一切諸菩薩道。
又願一切眾生,能任運自在不加造作,而能到十方諸佛的刹土,在很短暫的一刹那中,就可以普徧到一切法界而身心沒有懈倦。又願一切眾生,得到菩薩的自在神通,他的分身徧滿虛空那麼多,那麼大,到一切佛的道場親近諸佛,供養諸佛。又願一切眾生,得到無與倫比之身,常到十方世界諸佛的道場,身體終不會厭煩疲倦。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廣大的身軀,而且能飛行迅速。隨著意念,身體就可以到達,從來不曾懈怠和有退轉的時候。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佛究竟自在的威神之力,在很短的時間之內,盡虛空之中,都顯現出了諸佛神通變化的力量。又願一切眾生,都能修法華經裡安樂行的道理,常隨順諸菩薩行菩薩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願一切眾生。得速疾行。究竟十力智慧神通。願一切眾生。普入法界。十方國土。悉盡邊際。等無差別。願一切眾生。行普賢行。無有退轉。到於彼岸。成一切智。願一切眾生。升於無比智慧之乘。隨順法性。見如實理。是為菩薩摩訶薩。以眾寶車奉施現在一切諸佛。及佛滅後所有塔廟善根迴向。為令眾生得於如來究竟出離無礙乘故。
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很快成佛的修行法門,也得到佛的究竟十力,和佛的智慧神通。又願一切眾生,普徧到法界中的十方國土,而且深入每個國土的邊際。又願一切眾生,都修普賢菩薩的行門,行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不生退轉畏難之心,到達涅槃彼岸,成就一切智慧。又願一切眾生,才能升坐於無與等比的智慧之乘,隨順著諸法的自性,明見如實之真理。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以種種寶車奉施現在諸佛,和佛滅度後所有的舍利塔廟時,所發的二十個大願。以此奉施的善根,迴向給一切眾生,為的是使令一切眾生,得到諸佛究竟出離三界,圓融無礙的佛乘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眾寶車施菩薩等善知識時。以諸善根如是迴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心常憶持善知識教。專勤守護。令不忘失。願一切眾生。與善知識同一義利。普攝一切。與共善根。願一切眾生。近善知識。尊重供養。悉捨所有。順可其心。願一切眾生。得善志欲。隨逐善友。未嘗捨離。願一切眾生。常得值遇諸善知識。專意承奉。不違其教。
諸位佛的弟子!修迴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前文是以眾寶車奉施與諸佛,現在他又以眾寶車布施給菩薩,布施聖僧、羅漢善知識們。當他布施時,以此布施所積聚的善根,像這樣對眾生迴向;願一切眾生,心中常不忘善知識的教言,常勤修善知識所傳授的法門,專一其心,精進修習,守護六根不妄馳,永不忘失其教誨。又願一切眾生,對於佛法的義理有同一的見解,所有的利益,也能共同享受。普徧攝受一切共同的善根,與眾生共同分享。又願一切眾生,常常親近、尊重、恭敬、供養善知識,把自己所有名貴的物資統統布施給善知識,事事都順善知識的心意。又願一切眾生,得能發善志願,生起高尚的希望,常常接近善友,從不捨離善知識。又願一切眾生,常常遇著很多善知識,專一其心來承事侍奉他們,不違背善知識的教化。
願一切眾生。樂善知識。常不捨離。無間無雜。亦無誤失。願一切眾生。能以其身施善知識。隨其教命。靡有違逆。願一切眾生。為善知識之所攝受。修習大慈。遠離諸惡。願一切眾生。隨善知識。聽聞諸佛所說正法。願一切眾生。與善知識同一善根。清淨業果。與諸菩薩同一行願。究竟十力。
又願一切眾生,喜歡經常接近善知識,一時一刻都不願離開,日日如是,從不間斷,決不朝秦暮楚,到處攀緣,隨逐人後,弄得學不專一,自己也不知道究竟如何是好,以致失誤了真正明眼的善知識。又願一切眾生,能夠捨身侍奉善知識——大善知識就是大菩薩、十方諸佛應化度生想,如果能遇到這樣的善知識,自己具備敬重善知識的心,捨身以供給使,隨著他的教命修道,虔心皈依,一點不要違逆他的教導而精進不懈,不令他失望,那就等於生到了佛家,入佛之智了。又願一切眾生,常被善知識所攝受,從他修習大乘佛法,培養大慈悲心,對任何人都能恕人如己,無瞋無嫉,遠離一切的罪惡過錯。又願一切的眾生,常隨善知識去聽諸佛講說的正法,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善知識還會為你解說。又願一切眾生,能夠有如同善知識樣的善根,和同樣的清淨善業果報,也能同諸菩薩修同樣的行門,發同樣的大願,也能得到同樣的究竟的十種神力。
願一切眾生。悉能受持善知識法。逮得一切三昧境界。智慧神通。願一切眾生。悉能受持一切正法。修習諸行。到於彼岸。願一切眾生。乘於大乘無所障礙。究竟成就一切智道。願一切眾生。悉得上於一切智乘。至安隱處無有退轉。願一切眾生。知如實行。隨其所聞一切佛法。皆得究竟永無忘失。願一切眾生。普為諸佛之所攝受。得無礙智究竟諸法。   
又願一切眾生,都能受持善知識所傳授的妙法,很快就得到各種定力的境界,殊勝智慧和神通妙用。又願一切眾生,能夠受持一切的正法,修習六度萬行,達到涅槃彼岸。又願一切眾生,能夠搭乘一輛廣大無邊際的大車,它能無限度的,滿載著盡虛空徧法界中的萬有,而行無障礙,到達最終的目的地,成就一切智道——佛果。又願一切眾生,都能坐一切智慧之乘,到安穩的處所。在未到目的處時,絕不中途退轉。
什麼地方是安穩處?就是了知諸佛的本體,證入諸佛的本原,明悟諸佛的自性,返本還源謂之安穩處。轉煩惱為菩提了,謂之安穩處。因有大悲心,而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亦是安穩處。精進行道,慈悲修慧,故無有退轉。菩薩是永不退轉正念,修大乘行不退,縱遇千難萬苦也不退於二乘。此為三不退。又願一切眾生,知道真實的修行法門,隨時隨處所聽到的佛法,都能徹底真正了達諸法的真實理體。證得了諸法真實理體之後,雖經百千萬劫,也不會忘失。又願一切眾生,都能被諸佛所攝受,得到無所障礙的智慧,究竟了達諸法的實相。
願一切眾生。得無退失自在神通。所欲往詣。一念皆到。願一切眾生。往來自在。廣行化導。令住大乘。願一切眾生。所行不空,載以智乘。到究竟位。願一切眾生。得無礙乘。以無礙智至一切處。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善知識種種車時善根迴向。為令眾生功德具足。與佛菩薩等無異故。
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不退失的自在神通,能夠任運自在不加造作,能使一為無量,無量為一。一多互不相礙的這種神通就是自在神通。「神名天心,通名慧性」,神通是從修福修慧,修到圓滿具足了,就成就自在神通。有種人得到「報得通」,或者開五眼,見一切佛菩薩及其他許多奇異境界,雖然得了神通,可是不能持久。一旦不修行而放逸,心中稍有不清淨的思想,神通就不通了,退失了,這就是不自在的神通。菩薩希望眾生得不退失自在神通,眾生就應該嚴持淨戒勤修福慧,才能夠保持神通不退失而自在,想到那兒,只一動念就到達了目的地。又願一切眾生,無論到什麼地方,都來去自如自在,不受阻礙,沒有意外麻煩。所到之處,廣做教化輔導眾生的佛事,令一切眾生都皈依佛門,常修大乘佛道。又願一切眾生,所做善業,功不唐捐,乘著智慧之乘,滿載種種功德,到究竟圓滿的佛果之地位。又願一切眾生,得不受任何障礙之乘,以圓融無礙的智慧,成就十波羅蜜,到一切安穩之處。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善知識種種的寶車時,以他修積的種種善根,所作的迴向。為的令眾生都能得到具足圓滿的功德,與佛菩薩的功德智慧相等,沒有差別的緣故。
何謂善知識?善知識的優點美德,不可勝數,現略舉數點:①為公忘私。②智正不偏。③以善法教化眾生。④人我雙忘。⑤能自利利人。⑥能捨己為人。⑦沒有貪瞋癡慢疑之心。本經入法界品善財童子南尋第八參,詣毘目仙人舉十喩,來讚歎善知識的功德。要想知道得更詳細,可以參閱佛學大辭典善知識條。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眾寶車布施僧時。起學一切施心。智善了心。淨功德心。隨順捨心。僧寶難遇心。深信僧寶心。攝持正教心。住勝志樂。得未曾有。為大施會。出生無量廣大功德。深信佛教。不可沮壞。     
諸位佛的弟子!修迴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現在他又以種種寶車布施給出家的僧人。僧有兩種;一為賢聖僧,一為凡夫僧。賢聖僧是證果的菩薩,凡夫僧是正在向證道的方面精進修行的凡夫。僧寶是包括這兩種僧人的。布施賢聖僧與凡夫僧的功德是同等的,不必生此分別心。
當菩薩布施僧者時,他心中生起了十種心:①他要學習各種的布施——財、法、無畏三種。②他要用智慧瞭解布施的對象,或者應該布施,或者不應該布施。以及種布施適宜布施的對象,這些都應該以智慧來瞭解而決定的。③是清淨功德的心,就是應該本著三輪體空的心,才是清淨的功德。④應該隨順著布施波羅蜜的捨心。⑤僧寶難遇佛更難遇。因有佛才有僧,所以布施僧如同布施佛,因之,生起僧寶難遇之心。⑥因為依止福田僧,修學佛法,所以要對僧寶生起恭敬心和信仰心。⑦法賴僧傳。出家四眾都深入經藏,攝受諸佛所說的正法,依教修持,眾生依僧而得聞諸佛的正教。⑧僧寶捨離世間一切虛妄恩愛貪著,安住於清淨的梵行,發大願行,這種常樂我淨的境界,是不容易得到的,所以應當生景慕之心。⑨常集千僧設廣大的布施法會,生出無量無邊的大功德。⑩因為有僧寶,佛種就不至於斷滅,佛教住世也永不會衰敗,更不會被天魔外道所破壞。
以諸善根如是迴向。所謂願一切眾生。普入佛法。憶持不忘。願一切眾生。離凡愚法。入賢聖處。願一切眾生。速入聖位。能以佛法。次第開誘。願一切眾生。舉世宗重。言必信用。願一切眾生。善入一切諸法平等。了知法界。自性無二。願一切眾生。從於如來智境而生。諸調順人。所共圍繞。   
菩薩以眾寶車布施給諸賢聖僧時,他生起了十種深心,切實實踐。於是用他修積的種種善根,作如下的迴向:就是他發願願一切眾生,都能深入經藏,深入佛法大海,凡所聞所知永遠記憶不忘。又願一切眾生,都能離開凡夫的愚癡法,入於聖賢的地方,轉凡成聖。又願一切眾生,很快就能證得聖人的果位,而且知道用佛法,循著次第一步一步的誘導眾生,令眾生開佛的知見言行不二。願一切眾生,世人相互尊崇、恭敬、信賴,言出不虛故。又願一切眾生,善入諸法理性,了知諸法平等,無有高下。明白法界的自性,都是不二的。又願一切眾生,從佛的智慧境界而生,常被他所教化的人,和那些本來剛強而現在已調順的人所親近、所共圍繞。
願一切眾生。住離染法。滅除一切煩惱塵垢。願一切眾生。皆得成就無上僧寶。離凡夫地。入賢聖眾。願一切眾生。勤修善法。得無礙智。具聖功德。願一切眾生。得智慧心。不著三世。於諸眾中。自在如王。願一切眾生。乘智慧乘。轉正法輪。願一切眾生。具足神通。一念能往不可說不可說世界。   
又願一切眾生,住在清淨的、無漏的、出世法中,遠離世間上的染汚法,把一切煩惱和塵垢都滅除乾淨。又願一切眾生,皆能成就為無上的僧寶,離開凡夫的地位,入於聖賢之流。又願一切眾生,勤修善法,滅除惡法,得到圓融無礙的大智慧,具足聖賢的功德。又願一切眾生,得到般若智慧之心,不執著於三世的時空觀念,顯現得神采安詳,心情自在好像一國之王。又願一切眾生,乘著智慧之乘,常於十方世界,轉正法輪,教化眾生。又願一切眾生,具足神通妙用,能在一念之間,就徧至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無量的世界去利益有情。
願一切眾生。乘虛空身。於諸世間智慧無礙。願一切眾生。普入一切虛空法界。諸佛眾會。成就第一波羅蜜行。願一切眾生。得輕舉身。殊勝智慧。悉能徧入一切佛剎。願一切眾生。獲無邊際善巧神足。於一切剎普現其身。願一切眾生。得於一切無所依身。以神通力如影普現。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8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願一切眾生。得不思議自在神力。隨應可化。即現其前。教化調伏。願一切眾生。得入法界無礙方便。一念徧遊十方國土。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僧寶車善根迴向。為令眾生普乘清淨無上智乘。於一切世間轉無礙法智慧輪故。   
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任運自在的神通力量,隨時隨地隨緣,隨眾生的感應,即刻化現其前,教化那些因緣成熟了的眾生,令他們的身心得到法雨的滋潤,調伏柔軟。又願一切眾生,得著深入法界,圓融無礙的方便神足力,在一念之間,就能周徧到十方諸佛的國土。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寶車給賢聖僧時,以他修積的善根,對眾生所作的迴向。為的是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得到清淨本元的妙真如性。得以普乘無上的智慧之乘,到十方世界去轉大法輪,去轉圓融無礙的正法之智慧輪的緣故,所以菩薩發種種大願,迴向給一切眾生。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眾寶車。布施聲聞獨覺之時。起如是心。所謂福田心。尊敬心。功德海心。能出生功德智慧心。從如來功德勢力所生心。百千億那由他劫修習心。能於不可說劫修菩薩行心。解脫一切魔繫縛心。摧滅一切魔軍眾心。慧光照了無上法心。     
諸位佛的弟子!修迴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又用種種的寶車,布施給聲聞獨覺諸二乘聖者。當他布施時,他生起了這樣的心念,好像福田心:自己修功德是為自己種福田,但也要做眾生的福田,讓他們來求福。尊敬心:尊重佛、尊重法、尊重三寶的心。功德海心:要勤修無量的功德。能從勤修善業,積聚善根,生出大智慧之心。從佛的功德勢力之中所生的心。在百千億那由他那麼長的時劫中,勤修習諸佛法的心。能夠在不可說長劫中修菩薩行的心。能看破放下自在,就能解脫被魔所繫縛的心。能把一切魔軍都摧毁消滅,常護持三寶之心。智慧之光,照了無上求法成道之心。
以此施車所有善根如是迴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為世所信第一福田。具足無上檀波羅蜜。願一切眾生。離無益語。常樂獨處。心無二念。願一切眾生。成最第一清淨福田。攝諸眾生。令修福業。願一切眾生。成智慧淵。能與眾生無量無數善根果報。願一切眾生。住無礙行。滿足清淨第一福田。   
菩薩布施寶車給予二乘聖者時,生起了如下的十種心,繼之以此施車所有的善根,作這樣的迴向:我願一切眾生,被世界上所有的人共同信仰,相信他是世上的第一種良好福田,因為他具足了無上布施的功德,修行圓滿了到彼岸的布施法門。又願一切眾生,捨離好說無益話的毛病,因為這種習慣近於戲論,於人於己,都沒有好處,白白浪費時間和口舌。如有必要說話的時候,就說對人有益的話,而且應該注意不失時,不失分寸。
一個修學佛道的人,應該樂於獨居靜處,專心思惟諸法,心無染汚之念,修清淨梵行。菩薩發此願,就是希望眾生恒修菩提覺道,早成正覺。又願一切眾生,成為世上最清淨的福田,可以攝受其他的眾生,到這兒種福田,令一切眾生修福報,成就善業。又願一切眾生,成為智慧的淵泉,可以把眾生的種種的愚癡和黑暗,都洗除乾淨,從智慧的淵泉中,能得到無量無數的善根果報。又願一切眾生,常修行無礙的行門,滿足他的清淨道果,成為世上最清淨的第一良好福田。
願一切眾生。住無諍法。了一切法。皆無所作。無性為性。願一切眾生。常得親近最上福田。具足修成無量福德。願一切眾生。能現無量自在神通。以淨福田。攝諸含識。願一切眾生。具足無盡功德福田。能與眾生如來十力第一乘果。願一切眾生。為能辦果真實福田。成一切智無盡福聚。     
又願一切眾生住於不隨便與人起諍論是非的法中,明白諸法都沒有自己的體性,既無作者,也無受者,是以無性為性。又願一切眾生,常常都能有親近最上福田的機會——就是能親近諸佛,恒聞正法,修行圓滿具足成就無量的福德智慧。又願一切眾生,能夠顯現無量的神通,而且能有任運自在的妙用,以清淨福田僧的地位,攝受一切眾生,令他們都能安住在法喜中。又願一切眾生,具足無有止盡的功德福田,能夠給予眾生佛的十種力量,令眾生都能達到第一乘的果位——成佛。又願一切眾生,能早成道業,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證得真實的涅槃——佛果,成就一切智慧,無盡的福德都聚集一齊。
願一切眾生。得滅罪法。悉能受持所未曾聞佛法句義。願一切眾生。常勤聽受一切佛法。聞悉解悟。無空過者。願一切眾生。聽聞佛法。通達究竟。如其所聞。隨順演說。願一切眾生。於如來教。信解修行。捨離一切九十六種外道邪見。願一切眾生。常見賢聖。增長一切最勝善根。願一切眾生。心常信樂智行之士。與諸聖哲。同止共歡。
又願一切眾生,都得到消滅罪業的法門。什麼是罪法?就是貪瞋癡的思想,形成的罪業所表現的行為。如果要消滅這些罪業,唯一的方法就是勤修戒定慧。菩薩發願希望眾生常能親近三寶,就是憐愍眾生沉溺於罪業的生死海中,生生世世頭出頭沒,永無超脫之期。倘能常親近三寶,恒聞正法,對於從未聽聞過的佛法,每一句的義理都能明白了知,受持勤修三無漏學,一切的罪業,就都可以滅除了,就得到滅罪之法。又願一切眾生,常常「勤聽」諸佛說法,聽了之後,能明白佛所說的道理,能覺悟今是而昨非,能領受而且得到身心受用。
所以菩薩告訴我們應該勤聞佛法,只要有聞法的機會,切勿空過,因為聞法有百千萬億的利益,而無涓滴的損失。又願一切眾生,能夠徹底瞭解佛法的義理,運用自如、通達無礙。如果把所聽得的佛法,隨順因緣講解給其他的親友眷屬們聽,一定能講得義理周詳,令聽者歡喜信受。又願一切眾生,在佛前受到的教化,能生深信。由信而瞭解,由解而切實修行,就可以遠離外道的議論,不受外道議論的煽惑。
在印度,當年與佛同時有九十六種外道。本來是六種,即六個師父,每個師父有十六個徒弟,每個徒弟從師父處學一種道,這樣就演變成九十六種外道了。因為他們的宗旨和見解都有偏差,執持少分,自以是道,流於邪知邪見,所以稱為外道。菩薩願意眾生受佛正知正見的教化,信解真實的道理,而遠離外道邪見。又願一切眾生,常常接近有德行的賢人和聖人,受他們的同化,藉而增長善良的品格,積聚善根。又願一切眾生,心中常常敬信善知識,樂於隨順賢哲智士,歡樂一堂,共同依止。
願一切眾生。聽聞佛名。悉不唐捐。隨其所聞。咸得目見。願一切眾生。善分別知諸佛正教。悉能守護持佛法者。願一切眾生。常樂聽聞一切佛法。受持讀誦。開示照了。願一切眾生。信解佛教如實功德。悉捨所有。恭敬供養。是為菩薩摩訶薩施聲聞獨覺種種車時善根迴向。為令眾生皆得成就清淨第一智慧神通。精進修行。無有懈怠。獲一切智力無畏故。
又願一切眾生,只要能聽到佛的名號,其功德都不會空過。隨著他所聽到的佛號,就可以見那位佛。又願一切眾生,善能分別瞭解諸佛所說的正教,也能守護弘法利生的法師,為佛教最好的護法。又願一切眾生,常常樂於聽聞一切佛法,並且能受之於心,持之於身,恒不疲厭。又能樂於讀誦大乘經典,還能對眾生講解,指導如何修習,才能受益,才能得照寂慧,瞭解中道之妙用。又願一切眾生,深信諸佛之教義,瞭解諸法的理體以及諸佛修積的真實功德,把自己所有的、難捨的,都拿來恭敬供養諸佛。以上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聲聞獨覺諸聖者車時,用他所修積的善根,所作的迴向。為的是使令一切眾生,都得到清淨第一,智慧第一,成就神通第一。常常是勇猛精進,修行不懈怠,獲得一切智慧和大無畏的力量。
聲聞,就是聞佛的音聲,聽佛講苦集滅道四諦法而修持證悟得道。彼證得阿羅漢果位,已出三界不受後有。如佛的長隨十大弟子等,均已證阿羅漢果,不過其中有的是內秘菩薩行,外現二乘聲聞身。在法華會上也都迴小向大了。緣覺,有兩種不同:一為有佛出世時聞佛說十二因緣悟道的就叫緣覺。一為無佛出世時,獨自居深山僻靜之地,春觀百花開放,秋睹黃葉凋落而悟道的,稱為獨覺,又名辟支佛。十二因緣是輪迴六道的生死根源,循環不息,所以說無始無終。為了方便解說,就從無明開始說。無明就是個前無始後無終,它製造生生不息,它緊隨生生不離,它去後來先作主翁。
因為「無明」,就有貪瞋癡顚倒染汚罪惡的業「行」。因「行」而有顚倒的「識」。顚倒的「識」就生「名色」——受生入胎。名色生六入——六根漸成。這是過去世無明的因而成為受生的果。六入成熟就要出胎了,出胎後就有「觸」覺。在胎內的觸覺很單純,只與母體接觸。出胎以後的接觸就複雜了,隨著成長,「觸」的反應就起了分別,一切的善惡出也由此而種下種子。「觸」有顚倒,又生顚倒的「受」——感受、愛惡的領納。有顚倒不淨的「受」,就生出顚倒染汚的「愛」。因「愛」而生貪瞋癡的「取」為己獨霸佔有。這其中因過去生的因,就受生受果,同時又種下來世的因。在觸、受、取的行為時,就種下了來世的因。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六趣的選擇,就在此生中由自己決定安排,沒有人為你作主,沒有人有權利要你到那一趣,更沒有人來為你代受。所以佛說人身難得,當你有一個齊全的人身時,千萬要珍惜它,好好聞法修行。我們現在既已有難得的人身,又有難聞到的佛法,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因「取」而生顚倒的「有」,「取」是動念,「有」則是具體的行動,所以「有」者,就是「業」,「業」就是未來的果。就依現在的業而定未來受生的位子。有「生」就一定有「老病死」。這十二個層次是連鎖性的,其中所包含的因因果果,橫包十方、縱論三世,生死輪迴歷經六道不已,真是可悲可怕。唯有精進修行,才能脫此苦難。唯有遵奉佛陀的指示,才能有超出輪迴的一日。
諸位善信!這一段經文內的十願中,菩薩特別強調聞法的利益。要眾生常聞佛法,就可以瞭解諸佛所說的真實道理,開大智慧。常親近三寶、供養三寶,使身心安樂,得到不可思議的安穩,又能常受世人的恭敬信賴仰慕。菩薩如此苦口婆心,諄諄勸導我們走向正道。而今我們有福報聽聞大乘第一義諦的無上妙法——華嚴大法,這是多麼難得的因緣!這也是各位多生修積的善根,才有這種難逢難遇的機緣。希望諸位千萬不要忽視,不要以為天天聽的都是些重複的話,說來說去都是很淺的道理,小孩子都知道,我們也老早都懂了。是的,你們老早都懂了。古人說:「三歲孩子都懂得,八十老翁行不得。」你懂了經典上的道理,但是你沒有實行,沒有切實做到,那還不是等於不懂不明白一樣。諸佛菩薩為什麼不厭其煩、重重複複、詳詳細細的一再反覆演釋,舉例說明?就為的怕後世眾生輕視忽略,聽過算了。就如一個人有兩條腿,天天想到這兒、到那兒,但他却老實坐著不動,想了一生還在原地未動,你能責怪誰呢?!腿不聽話嗎?我們能來聽經,是因有信心才來聽的,聽明白了經典上所指的道理,我們就應該一點一點的切實身體力行,慢慢的依理去做,學菩薩捨己為人的「犧牲精神」,這才是真正明白了佛法,懂了佛法,這才是個真正求佛道的人,一個想學佛法的誠實佛教徒,希望諸位不要等閒視之,空過了這上好機緣。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1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眾寶車施諸福田。乃至貧窮孤獨者時。隨其所求。一切悉捨。心生歡喜。無有厭倦。仍向彼人。自悔責言。我應往就。供養供給。不應勞汝。遠來疲頓。言已拜跪。問訊起居。凡有所須。一切施與。或時施彼摩尼寶車。以閻浮提第一女寶。充滿其上。或復施與金莊嚴車。人間女寶。充滿其上。或復施與妙瑠璃車。內宮妓女。充滿其上。
諸位佛的弟子!修迴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又以各種不同的寶車,布施給一切的福田——清淨的福田僧,以及那些貧無分文、窮無立錐、幼而無父、老而無子的可憐者。他不僅布施給他們寶車,而是隨他們所需要的,樣樣都施捨給他們,而且滿心歡喜,一點沒有厭煩和不高興的表示。他對那些上門來求索的人,則表示很抱歉,對來求索者自己責備自己說:「我應該親自把東西送到你的家裡去供養你,不應該勞動你遠道而來,使你往返疲頓,真對不起。」說完道歉的話後,乃跪下向他禮拜,並問候他們的起居。凡是他們所需要的一切物資,一一施予滿其所願。
諸位!你們看菩薩行布施,是多麼的誠懇而且平等,真是不可思議。菩薩或者有時布施他們摩尼寶的車,以閻浮提中最美麗的第一女寶,裝滿在車上。菩薩知道眾生的心理,最喜歡見到美麗的女子。為了滿眾生的心,所以車上載以美女,令眾生見了生歡喜心。由歡喜心,而發菩提心。因發菩提心,勤修道業,成就佛果。這種美女之寶,不是世俗的美女,他們都是修菩薩道的菩薩,為度眾生示現為美女,是樂而不婬的。令眾生見了不會生邪想,心中反而覺得清涼。有時或者布施用真金裝飾的寶車,上面也載滿人間的女寶。有時或者布施最好的瑠璃寶車,載著許多皇宮裡的能歌善舞的伎藝美女。
或施種種奇妙寶車。童女充滿。如天采女。或施無數寶莊嚴車。寶女滿中。柔明辯慧。或施所乘妙栴檀車。或復施與玻瓈寶車。悉載寶女。充滿其上。顏容端正。色相無比。袨服莊嚴。見者欣悅。或復施與瑪瑙寶車。灌頂王子。身載其上。或時施與堅固香車。所有男女。悉載其中。或施一切寶莊嚴車。載以難捨親善眷屬。     
菩薩又有時布施各種很奇妙,構造不可思議巧奪天工的車,而飾以眾寶,上面滿載著年幼的童女,每個童女都像天上的采女那樣娟妙。又或者布施很多眾寶莊嚴的車,人間寶女滿載其中,每個寶女都很溫柔明媚,有辯才又有智慧。有時或把自己所乘坐的栴檀香車,也布施給人。或者有時布施用玻璃做的車,上面也滿載著寶女。這些寶女,個個相貌端正,容顏非常美麗,色相具足,不是一般世間女孩子可比擬的。她們都是穿著很莊嚴的飾服,這種服裝不是平常的穿著,而是恭逢盛會才穿的盛服,令人見了,誰都會生歡喜心,生肅然起敬的心。或者又布施一種用瑪瑙寶所莊嚴的車,上面載著已受灌頂之禮,即將繼帝位的太子。或者有時布施一種很堅固的香車,把很多的男女都裝載其中。或者布施一切用珍寶莊嚴的車,上面載著他很放不下的嬌妻愛子、最難捨的眷屬、最親切的六親、最密切的善友。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無量寶車。隨其所求。恭敬施與。皆令遂願。歡喜滿足。以此善根如是迴向。所謂願一切眾生。乘不退轉無障礙輪廣大之乘。詣不可思議菩提樹下。願一切眾生。乘清淨因大法智乘。盡未來劫。修菩薩行。永不退轉。願一切眾生。乘一切法無所有乘。永離一切分別執著。而常修習一切智道。願一切眾生。乘無諂誑正直之乘。往諸佛剎。自在無礙。願一切眾生。隨順安住一切智乘。以諸佛法。共相娛樂。願一切眾生。皆乘菩薩清淨行乘。具足菩薩十出離道及三昧樂。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以像這樣沒有數量,無以等比的寶車,隨順著來求索人的意思,和顏悅色非常禮貌的送給他們,令那些得到寶車的人,個個都遂心滿願,充滿了歡喜心。他並以布施的功德善根,給一切眾生迴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都能乘這輛不退轉的車,設沒有任何障礙的車、廣大的車,到達不可思議那麼多的菩提樹下,去親近供養諸佛。又願一切眾生,乘清淨沒有染汚因,大乘法門智慧之車,盡未來際一切時劫,勤修菩薩行門,廣度眾生,永遠不退於二乘。又願一切眾生,乘一切正法之車,唯有一乘,永遠離開分別心和執著心,常修一切智慧之道。又願一切眾生,乘沒有諂媚和狂妄的正直之車,到十方諸佛國土,都毫無障礙。又願一切眾生,隨順安住於一切智慧之車,以諸佛所說的法,作為身心的娛樂。又願一切眾生,都能修菩薩所修的清淨梵行,具足菩薩所修的十種出離三界的佛道,以及菩薩證得的三昧——正定正受之樂。
願一切眾生。乘四輪乘。所謂住好國土。依止善人。集勝福德。發大誓願。以此成滿一切菩薩清淨梵行。願一切眾生。得普照十方法光明乘。修學一切如來智力。願一切眾生。乘佛法乘。到一切法究竟彼岸。願一切眾生。載眾福善難思法乘。普示十方。安隱正道。願一切眾生。乘大施乘。捨慳恡垢。願一切眾生。乘淨戒乘。持等法界無邊淨戒。願一切眾生。乘忍辱乘。常於眾生。離瞋濁心。願一切眾生。乘大精進不退轉乘。堅修勝行。趣菩提道。願一切眾生。乘禪定乘。速至道場。證菩提智。   
又願一切眾生,乘坐四輪的車。這四個輪子,代表四種含意:①能住到最好的國土。②能依止善人,與善良有德的人為師為友。③積集殊勝的福德。④發普度眾生的大誓願。依此輪,就能成就圓滿一切菩薩所修的清淨梵行。又願一切眾生,能得到大乘佛法的真諦,得無上大智慧,智慧之光能徧照十方,以之修習諸佛的智慧和佛的十力。又願一切眾生,都坐到大乘佛法的車上,得到一切法的究竟真理,而登涅槃彼岸。又願一切眾生,能乘載一切福德,和一切善業之乘,這種殊勝不可用思想度量的法乘,普徧指示十方一切眾生,都得到安隱的正道。
又願一切眾生,乘坐大布施的車,把那些猶如塵垢,不清淨的慳貪和吝嗇根性都捨棄掉。又願一切眾生,乘清淨戒行的車,能守持如法界等沒有邊際那麼多的淨戒,成就上品金剛戒德。又願一切眾生,乘坐忍辱的車,常對眾生親切慈愛,遠離瞋恨的汚濁心。又願一切眾生,乘坐大精進的車,在任何時候,都不會生退轉心,堅固修學一切殊勝行門的志願,勇猛趣向菩提覺道。又願一切眾生,乘坐禪定的車,很快到達菩提道場,證得菩提覺道的智慧。
願一切眾生。乘於智慧巧方便乘。化身充滿一切法界諸佛境界。願一切眾生。乘法王乘。成就無畏。恒普惠施一切智法。願一切眾生。乘無所著智慧之乘。悉能徧入一切十方。於真法性而無所動。願一切眾生。乘於一切諸佛法乘。示現受生。徧十方剎。而不失壞大乘之道。願一切眾生。乘一切智最上寶乘。滿足普賢菩薩行願。而無厭倦。是為菩薩摩訶薩。以眾寶車施諸福田。乃至貧窮孤露之人善根迴向。為令眾生具無量智。歡喜踊躍。究竟皆得一切智乘故。   
又願一切眾生,乘坐智慧之車,這車善巧方便操縱自如,又以千百億的化身,常常充滿盡虛空徧法界,得到諸佛的境界。又願一切眾生,能乘坐萬法之王的車,成就無所畏的智慧,常常普徧惠施給一切眾生一切智法。又願一切眾生,乘坐無所執著而又有智慧的車,於十方世界隨心所欲都能深入,對於真實的法性理體,通達無礙,深信不疑,不會受外來的議論而動搖,也決不會做顚倒的事。又願一切眾生,乘坐諸佛的法車,到十方世界去普徧示現生滅,而不退失大乘菩提之心。
又願一切眾生,乘坐一切智的最高無上寶車,勤修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圓滿此大願王而終無厭倦心。修迴向法的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將無數的寶車普徧布施,作眾生的良好福田,乃至平等惠施給那些最貧窮、最孤苦的人,所修積的善根,給眾生作大迴向。他的目的是為令眾生能具足無量的智慧,身心愉悅,熱情踊躍,得到真實的,充滿一切智慧之乘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布施象寶。其性調順。七支具足。年齒盛壯。六牙清淨。口色紅赤。猶如蓮華。形體鮮白。譬如雪山。金幢為飾。寶網羅覆。種種妙寶。莊嚴其鼻。見者欣玩。無有厭足。超步萬里。曾不疲倦。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現在又布施象中最好的象給眾生。這隻象的性情非常調和柔順是最好的交通工具。牠的七支——眼、耳、鼻、口,樣樣生得完美。牠的年齡也正當旺盛強壯的時期。牠的六隻牙齒齊全,而且非常清淨潔白。口唇的顏色是赤紅色,好像一朶盛開的大蓮花。牠的身形壯健猶如一座小山,毛色鮮白得好像雪山的白雪。牠的頭前裝飾了一對金幢,背上覆蓋珠寶羅網。象鼻上用種種的珍寶,裝飾得很莊嚴美觀。走在路上令那些見到的人,無不駐足凝視,讚不絕口,久看不厭。牠雖然日行萬里,也不會疲倦。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或復施與調良馬寶。諸相具足。猶如天馬。妙寶月輪。以為光飾。真金鈴網。羅覆其上。行步平正。乘者安隱。隨意所往。迅疾如風。遊歷四洲。自在無礙。菩薩以此象寶馬寶。或奉養父母及善知識。或給施貧乏苦惱眾生。其心曠然。不生悔悋。但倍增欣慶。益加悲愍。修菩薩德。淨菩薩心。以此善根如是迴向。所謂願一切眾生。住調順乘。增長一切菩薩功德。願一切眾生。得善巧乘。能隨出生一切佛法。願一切眾生。得信解乘。普照如來無礙智力。願一切眾生。得發趣乘。能普發興一切大願。
菩薩或者又布施給一切眾生,已經調伏訓練成功了的寶馬。這寶馬亦如同寶象,也是諸相具足,像天馬一樣。用妙寶月輪的光來裝飾牠,以真金做的網羅覆在牠的背上,真金所造的鈴鐺掛在牠的頸上。所謂的寶馬,並不是牠跑得快而有力,而是說牠有如人中善人的德性,所以牠行走時,履險如夷,快慢平正,令坐在牠身上的人,有安全舒適之感。而且牠善解主人的意念,隨便主人要到那兒,牠就能體會,快得像風一樣。如果想遊歷天下四洲——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牠一定能令你悠哉遊哉,安然自得,毫無阻礙的玩個痛快。如此的良馬,牠的德性高超,很多有智識的人都及不上。
牠終生不侍二主,古人說:「好馬不配二鞍」。牠能勇於救主,歷代敍述良馬的忠義事實不勝枚舉。菩薩有這樣的稀世寶象良馬,他並不是用以自己享受,而是拿來奉養父母,作為父母的代步工具,讓父母行走方便而且安全自在。或者奉獻給師長、善知識。或者布施給那些貧乏苦惱的老病衰弱者,令他們得到行動方便,安穩自在。
菩薩的心既慈悲又曠達,凡所布施給人的物資,他從不生悔心、不計較、不吝惜,只有加倍增長歡喜心,而且慶幸自己有布施的財能,有布施的機會。社會上有許多有財力的人,他就是捨不得布施,叫他拔一毛以利天下,他都捨不得。有的人想行布施,又不知道布施到那兒,連找個接受布施的對象都找不到。所以菩薩慶幸他能有布施的三輪——財物、受者、不執著於功德。菩薩一方面高興有布施的機緣,同時他更對眾生生出同情的悲愍心,觀察眾生界的苦難,真是重重無盡。菩薩濟度眾生、教化眾生,這都是在修菩薩道,積聚功德,以其所修的清淨德性,培養菩薩心,使令清淨無垢。菩薩用他布施象寶馬寶的善根功德,好像下面所說的,迴向給一切眾生。
他發願說:我願一切眾生,能常住於調順之車,日日增長如菩薩所修的功德。又願一切眾生,得善巧方便法門之車,能夠隨意生出諸佛所說的法。又願一切眾生,得到深信佛法,又能明白諸法實相之車,能普徧照了諸佛的無礙智慧和諸佛的十力。又願一切眾生,得到發趣之車,能夠普徧發興一切的大願。就是能發到六趣四生去度眾生,饒益眾生的大願。
願一切眾生。具足平等波羅蜜乘。成滿一切平等善根。願一切眾生。成就寶乘。生諸佛法無上智寶。願一切眾生。成就菩薩行莊嚴乘。開敷菩薩諸三昧華。願一切眾生。得無邊速疾乘。於無數劫。淨菩薩心。精勤思惟,了達諸法。願一切眾生。成就最勝調順大乘。以善方便。具菩薩地。願一切眾生。成最高廣堅固大乘。普能運載一切眾生。皆得至於一切智位。是為菩薩摩訶薩施象馬時善根迴向。為令眾生皆得乘於無礙智乘。圓滿究竟至佛乘故。   
又願一切眾生,能平等具足每個波羅蜜之車——六種波羅蜜,到彼岸的法門,成就圓滿具足一切平等的善根。又願一切眾生,能成就寶車,生諸佛法一切最高無上的智慧之寶。又願一切眾生,能成就大乘菩薩行的莊嚴之車,開敷出菩薩所修的種種正定之華。又願一切眾生,得到無邊、最迅速的乘門,在無量數的時劫中,清淨菩薩的心。由此可證明,清淨心意的工夫,決不是在短時間內可以辦得到的,菩薩都要經過無量劫,才能把心清淨。難怪眾生修行,不易把妄想停止了。
精勤思惟:是要在最精微的地方,不眠不輟的用心思索,才能瞭解諸法的真實理體。假使不能精細思考,就不能明白諸法,也就不能圓滿菩提,所以菩薩希望眾生都能精勤思惟,以求能了達諸法。又願一切眾生,能成就最殊勝、最特出的調順大車,用善巧方便的方法,調順一切眾生,令他們都能入大乘的法門,具足菩薩地的功德。又願一切眾生,能乘最高大、最寬廣、最堅固的大車,普徧運載一切眾生,令他們都能到達具一切智位——成佛的果位。這就是修迴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象寶馬寶時的善根迴向。其目的是為了令一切眾生,都能乘坐無障礙的智慧之車,圓滿六度萬行,究竟到於涅槃彼岸的佛乘果位。
佛子。菩薩摩訶薩。布施座時。或施所處師子之座。其座高廣。殊特妙好。瑠璃為足。金縷所成。柔軟衣服。以敷其上。建以寶幢。熏諸妙香。無量雜寶。莊嚴之具。以為莊校。金網覆上。寶鐸風搖。出妙音聲。奇珍萬計。周帀填飾。一切臣民。所共瞻仰。灌頂大王。獨居其上。宣布法化。萬邦遵奉。其王復以妙寶嚴身。所謂普光明寶。帝青寶。大帝青寶。勝藏摩尼寶。明淨如日。清涼猶月。周帀繁布。譬如眾星。上妙莊嚴。第一無比。海殊妙寶。海堅固幢寶。奇文異表。種種莊嚴。於大眾中。最尊最勝。閻浮檀金離垢寶繒。以冠其首。享灌頂位。王閻浮提。具足無量大威德力。以慈為主。伏諸怨敵。教令所行。靡不承順。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寶座時,他或者會把自己所坐的師子寶座,布施給眾生。這個寶座很廣大、很寬廣,構造得很殊特,非常妙好。用瑠璃做的座腿,用金絲織成,很柔輭的座褡座墊敷蓋在座上。在寶座的旁邊,建豎寶幢,還輕微的薰以妙香。又用很多各種珠寶,做成種種飾物,作莊嚴寶座之用。真金絲織的網覆蓋其上,四邊掛著寶鈴鐸。被風一吹,搖動發出一種微妙的音聲。數以萬計的奇珍異寶,密密的裝飾在座的上下四周。舉國臣民,都來瞻仰這個寶座。即將繼皇位,已受灌頂禮的未來大王,他獨自坐在師子寶座上。當大王坐在寶座上宣布一切教化眾生的政令時,除了自己的國土臣民,歡呼奉行之外,所有遠近鄰邦、大小國家,無一個不俯順遵奉他的命令。
這位灌頂大王,又用種種的珍奇妙寶來莊嚴他的自身,以增加他的威德。他所用的妙寶,就是普光明寶、帝青寶、大帝青寶、勝藏摩尼寶。這些寶的寶光,明淨得如像日光樣清澈明亮,發出一種清涼的氣息,好像滿月那樣。四周圍繁密布飾的珠寶,如午夜眾星,寶光閃爍燦爛。這樣最上最微妙的莊嚴,在人間天上都可稱第一,沒有能與它比較。又有海裡所產的很特殊之妙寶,海堅固幢寶,它們的上面天然生出奇妙的文彩,外表也很特別。種種難以形容的莊嚴,在大眾之中,要稱為最尊貴、最殊勝。又用閻浮檀金,和最潔淨的,沒有一點汚垢的寶繒,造成皇冠,戴在大王的頭上。他安享著灌頂王的地位,做閻浮提的大王,他具足無量的大威大德的力量。可是他並不以威武來征服人,却是以慈悲為主,教化眾生都奉行五戒十善。他就是這樣施行仁政,降伏那些曾不受命的怨敵,使令他們受德化,心悅誠服作他的良民。他的教化和命令所到的地方,再也不會有不承順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時轉輪王。以如是等百千萬億無量無數寶莊嚴座。施於如來第一福田。及諸菩薩。真善知識。賢聖僧寶。說法之師。父母宗親。聲聞獨覺。及以發趣菩薩乘者。或如來塔。乃至一切貧窮孤露。隨其所須。悉皆施與。     
這時的轉輪聖王——前面經文曾說菩薩示現大國的帝王,普蔭十方。這位大國之王以仁德統御四方,法化眾生,就是轉輪聖王。他這時以百千萬億無量數的寶莊嚴座,奉施於如來,以求第一福田。也布施給諸位菩薩,以及真實的明眼善知識賢聖僧寶,弘法利生、闡演佛法的法師、自己的父母、種姓中的宗親、聲聞和獨覺聖者,及那些初發菩提心修大乘菩薩道的四眾弟子。或者布施給供養佛舍利的塔廟,乃至那些貧窮孤苦露宿的可憐老幼人等,菩薩一一顧念周到,不論貴賤,平等普施,隨他們所需要的,盡量滿他們的願心,令他們皆大歡喜。
以此善根如是迴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坐菩提座。悉能覺悟諸佛正法。願一切眾生。處自在座。得法自在。諸金剛山所不能壞。能悉摧伏一切魔軍。願一切眾生。得佛自在師子之座。一切眾生之所瞻仰。願一切眾生。得不可說不可說種種殊妙寶莊嚴座。於法自在。化導眾生。願一切眾生。得三種世間最殊勝座。廣大善根之所嚴飾。願一切眾生。得周徧不可說不可說世界座。阿僧祇劫歎之無盡。願一切眾生。得大深密福德之座。其身充滿一切法界。
菩薩以布施寶座的善根,對一切眾生作這樣的迴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都能坐到菩提樹下的金剛座上,能如佛以一乘法開悟眾生,了悟諸佛的正法。又願一切眾生,都坐到菩提的寶座上,得到諸法的自在受用,如金剛堅固的山,一切不能動搖他的信念,並能把一切天魔外道的異論魔軍,都摧毁降伏。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佛的自在師子寶座,所有的眾生都高興來看這個寶座。又願一切眾生,得到特別莊嚴的寶座,其妙好之處無法用文字言語來形容,對於諸法通達無礙,用以教化眾生、輔導眾生,隨時隨地都能任運自如,圓融自在。
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三種世間上最殊勝的寶座——①正覺世間。②有情世間。③器世間。這種寶座是用廣大的善根來莊嚴的。又願一切眾生,得不可說那麼大的世界之寶座,所以阿僧祇長時劫來讚歎它的優點,也說不能盡。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廣大如虛空,深密如大海般福德無量的寶座,其法身充滿一切法界。
願一切眾生。得不思議種種寶座。隨其本願所念眾生。廣開法施。願一切眾生。得善妙座。現不可說諸佛神通。願一切眾生。得一切寶座。一切香座。一切華座。一切衣座。一切鬘座。一切摩尼座。一切瑠璃等不思議種種寶座。無量不可說世界座。一切世間莊嚴清淨座。一切金剛座。示現如來威德自在。成最正覺。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寶座時善根迴向。為令眾生獲離世間大菩提座。自然覺悟一切佛法故。   
又願一切眾生,得到種種不可思議的寶座,隨著他在往昔所發的願心,及他所憶念的眾生,普徧廣開法會,給他們說法,作法的布施。又願一切眾生,得善妙的寶座,坐在這寶座上時,可以示現如同諸佛所有的種種大神通。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一切寶座、一切香座、一切華座、一切衣座、一切鬘座、一切摩尼寶座、一切瑠璃寶所造的精巧得不可想像的寶座、無量數不可言說諸世界的寶座、一切世間中最莊嚴而又最清淨的寶座、一切金剛作成的寶座,所以示現如來的大威德、大自在、大神通的力量,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就是修迴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以他布施種種寶座時所成就的善根功德,對眾生作的迴向。為的是希望眾生獲此利益,能得到出離世間的大菩提寶座,自然覺悟十方諸佛所說的佛法,究竟了達一切佛法的真諦。所謂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佛子。菩薩摩訶薩施諸寶蓋。此蓋殊特。尊貴所用。種種大寶而為莊嚴。百千億那由他上妙蓋中。最為第一。眾寶為竿。妙網覆上。寶繩金鈴。周帀垂下。摩尼瓔珞。次第懸布。微風吹動。妙音克諧。珠玉寶藏。種種充滿。無量奇珍。悉以嚴飾。栴檀沈水。妙香普熏。閻浮檀金。光明清淨。如是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眾妙寶物。具足莊嚴。以清淨心。奉施於佛。及佛滅後所有塔廟。或為法故。施諸菩薩及善知識。名聞法師。或施父母。或施僧寶。或復奉施一切佛法。或施種種眾生福田。或施師僧及諸尊宿。或施初發菩提之心。乃至一切貧窮孤露。隨有求者。悉皆施與。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又布施種種的寶蓋。這種寶蓋很特別很殊妙,也很尊貴的,因為它是用各種名貴大寶而莊嚴。在百千億那由他那樣多的寶蓋中,它也要被尊為第一。它的竿不是木造,而是用各種寶合成的。上面覆著很精緻的網,四面垂著寶繩和金鈴,摩尼做的瓔珞很有層次的懸掛著,微風吹動的時候發出一種微妙的音聲,非常和諧悅耳。真珠碧玉和其他的各種寶藏,充滿在這寶蓋上面,還有無量數的奇妙異寶,用來莊嚴修飾這個寶蓋。又用最名貴的栴檀沉水香普薰這個寶蓋。
南閻浮提的檀金,又光明又清淨,格外顯得寶蓋尊貴。像這樣集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的寶物,具足了最莊嚴的各色裝飾,在這寶蓋之上。菩薩以他最清淨純一無織纖毫雜念的誠心,將此寶蓋,奉施於佛,和佛滅度後的舍利塔廟。或者為了求法的動機,而把這種寶蓋布施給菩薩、明眼的善知識、名聲普聞的有德高僧,為人天師表的大法師。或者把這種寶蓋布施給父母。或者布施給賢聖僧。或者奉施給一切佛法。或者布施給一切眾生,在眾生身上種福田。或者施於自己的剃度師,佛門中的高僧大德,及年高德邵的前輩長老。或者布施給那初發菩提心的新菩薩,乃至於一切最貧窮孤露的平民。隨便那一種人來求這種寶蓋,菩薩毫不吝惜,隨心滿願布施給他們。
以此善根如是迴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勤修善根。以覆其身。常為諸佛之所庇蔭。願一切眾生。功德智慧以為其蓋。永離世間一切煩惱。願一切眾生。覆以善法。除滅世間塵垢熱惱。願一切眾生。得智慧藏。令眾樂見。心無厭足。願一切眾生。以寂靜白法而自覆蔭。皆得究竟不壞佛法。
菩薩以布施寶蓋的善根,為眾生作這樣的迴向:他發願希望一切眾生,能經常勤勉修習善業、種善根,以善根來覆蓋身體,長養慈悲心,因之,可以得到諸佛的護念、庇佑、餘蔭。又願一切眾生,以善功德、智慧作為身心的覆蓋,也可以說是蒙諸佛的功德智慧所蔭蓋。因之,永遠離開世間一切的煩惱。永離煩惱並不是把煩惱拋棄掉,而是把煩惱轉變為菩提。怎樣轉煩惱為菩提呢?煩惱和菩提並不是兩件東西,而是一物兩面,依個人知見正邪所形成。煩惱和菩提都沒有離開世間,也沒有離開我們的心意。
六祖大師曾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兎角。」這幾句經文的指示,是說世間的煩惱,是因為我們不善利用它,如會利用,本來就是菩提;因不會利用,菩提就成了煩惱。所謂永離一切煩惱,就是叫我們自己把一切煩惱,都轉變成菩提。又願一切眾生,常以善法作為甲胄,把世間上的染汚法洗除,轉成清淨法,把一切熱惱,轉為清涼。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大智慧的寶藏,令一切眾生都樂於親近他,心無厭足。又願一切眾生,以寂靜的白法——清淨的妙法,遮蓋蔭護自己,都得到究竟不壞的佛法,完成佛的果位。
願一切眾生。善覆其身。究竟如來清淨法身。願一切眾生。作周徧蓋。十力智慧。徧覆世間。願一切眾生。得妙智慧。出過三世。無所染著。願一切眾生。得應供蓋。成勝福田。受一切供。願一切眾生。得最上蓋。獲無上智,自然覺悟。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蓋時善根迴向。     
又願一切眾生,善於蔭覆自己的慧命之身,勤修善業,以便修得如佛一樣的清淨法身。又願一切眾生,能作周徧虛空法界的寶蓋,獲得十種神通力量,和不可思議的智慧,普徧護佑世間一切眾生。又願一切眾生,都得到上妙殊勝的智慧寶蓋,超過三世,永不染著五欲的汚垢。又願一切眾生,得堪受人天之供的寶蓋,成為最勝的第一福田,受一切人天的供養。又願一切眾生,得最上的寶蓋,獲得無上智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自然了達諸佛所說的甚深微妙法。這就是修迴向法的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布施寶蓋時,所修集的善根功德,以此功德對眾生作如下的迴向。
為令一切眾生。得自在蓋。能持一切諸善法故。為令一切眾生。能以一蓋普覆一切虛空法界。一切剎土。示現諸佛自在神通無退轉故。為令一切眾生。能以一蓋莊嚴十方一切世界。供養佛故。為令一切眾生。以妙幢旛。及諸寶蓋。供養一切諸如來故。為令一切眾生。得普莊嚴蓋。徧覆一切諸佛國土盡無餘故。為令一切眾生。得廣大蓋,普蓋眾生。皆令於佛生信解故。為令一切眾生。以不可說眾妙寶蓋供養一佛。於不可說一一佛所皆如是故。為令一切眾生。得佛菩提高廣之蓋。普覆一切諸如來故。   
菩薩將他所修的善根迴向給一切眾生的目的,為了令一切眾生,得到自在的寶蓋,能受持諸佛所說的一切妙法。又為的令一切眾生,能以一個寶蓋,普徧覆蓋一切虛空法界,和十方諸佛的刹土,示現諸佛自在神通,永不生退轉之心。又為的令一切眾生,能夠以一個寶蓋,而莊嚴十方一切世界,供養十方諸佛。又為了令一切眾生,用最好的幢旛,及各種寶蓋,供養十方諸佛。又為了令一切眾生,,得到普徧莊嚴的寶蓋,把十方諸佛的國土都覆蓋著,無一遺漏。又為了令一切眾生,得到最寬廣的寶蓋,普徧覆蓋著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對佛生出信解的心。又為了令一切眾生,以不知有多少的,種種上妙珠寶做成的寶蓋,供養一位佛。對十方無量諸佛前,也是這樣一一供養。又為了令一切眾生,得佛菩提覺道般的,又高大又寬廣的寶蓋,可以普徧供養蔭護十方諸佛。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為令一切眾生。得一切摩尼寶莊嚴蓋。一切寶瓔珞莊嚴蓋。一切堅固香莊嚴蓋。種種寶清淨莊嚴蓋。無量寶清淨莊嚴蓋。廣大寶清淨莊嚴蓋。寶網彌覆。寶鈴垂下。隨風搖動。出微妙音。普覆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諸佛身故。為令一切眾生。得無障無礙智莊嚴蓋。普覆一切諸如來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第一智慧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佛功德莊嚴故。又欲令一切眾生。於佛功德生清淨欲願心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無量無邊自在心寶故。又欲令一切眾生。滿足諸法自在智故。又欲令一切眾生。以諸善根普覆一切故。     
又為了令一切眾生,得到摩尼寶做的莊嚴寶蓋,一切珠寶做成瓔珞所莊嚴的寶蓋,用一切堅固香莊嚴的寶蓋,各種寶石都很清淨的寶蓋,無量數清淨的寶石所莊嚴的寶蓋,以最廣大的清淨寶莊嚴的寶蓋,各種寶石都很清淨的寶蓋,無量數清淨的寶石所莊嚴的寶蓋,以最廣大的清淨寶莊嚴的寶蓋。還有珠寶做的羅網,彌覆滿布著寶蓋,真金的寶鈴四面垂下,隨風搖動,發出微妙的雅音。此寶蓋廣大無比,能普徧蓋覆盡虛空界,徧法界,一切世界,乃至諸佛的法身。又為了令一切眾生得到沒有能遮蔽他、沒有能阻擋他的智慧,所莊嚴的寶蓋。這種寶蓋能把十方諸佛都普護著。又想要令一切眾生,能得到第一智慧的緣故。又想令一切眾生,得到佛一樣的大功德,和佛同樣的莊嚴。
又想令一切眾生,對於佛的功德生清淨讚歎的仰慕心,自己也發清淨的願心,求如佛的功德。又想要令一切眾生,得到無量無邊的自在心之寶,最自在能任運自如的心,又有殊勝的智慧的心,能認識、能了達諸法的實相,這種心才堪稱心寶。又想令一切眾生,得到任運自在的智慧,能明白一切諸法的真實理體,圓滿修習一切諸法。又想令一切眾生,以他所修積的種種善根,普徧覆護一切有情無情,令他們都能安住於清淨佛刹。
又欲令一切眾生。成就最勝智慧蓋故。又欲令一切眾生。成就十力普徧蓋故。又欲令一切眾生。能以一蓋彌覆法界諸佛剎故。又欲令一切眾生。於法自在為法王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大威德自在心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廣大智恒無絕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無量功德。普覆一切皆究竟故。又欲令一切眾生。以諸功德蓋其心故。又欲令一切眾生。以平等心覆眾生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大智慧平等蓋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具大迴向巧方便故。又欲令一切眾生。獲勝欲樂清淨心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善欲樂清淨意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迴向普覆一切諸眾生故。
又欲令一切眾生,成就最最好的智慧寶蓋。又欲令一切眾生,成就佛的十種力量,能夠普徧覆蓋一切。又欲令一切眾生,能夠用一個寶蓋,就把法界中所有諸佛的刹土都彌覆著。又欲令一切眾生,對於諸法都通達無礙,自在受用,堪為法中之王——如佛。又欲令一切眾生,得著大威德的自在之心。又欲令一切眾生,得到廣大的智慧,永遠不會喪失。又欲令一切眾生,得到無量的功德,普徧蔭護一切眾生,而且都達到究竟的果位。又欲令一切眾生,以種種功德覆蓋他的心智。又欲令一切眾生,用平等心覆蓋其他的眾生?又欲令一切眾生,得到大智慧,知道平等覆蓋一切眾生。又欲令一切眾生,具足大迴向的善巧方便法門。又欲令一切眾生,都獲得最殊勝清淨的欲樂,心裡非常清淨。又欲令一切眾生,都知道選擇正當的欲樂,意境也恒常清淨——令眾生都能以法自娛,了伎非實。又欲令一切眾生,得到大迴向的利益,能以此利益饒益一切眾生,普徧護覆一切眾生。
諸位善信!以上這段經文,是十迴向中的第六迴向。菩薩在這一迴向中,他修了六十種大布施,包括財、法、無畏三大類別,布施的對象上自諸佛,下及無量眾生、貧窮孤露,普施甘霖。這段經文是說的第十九種布施寶蓋。菩薩布施寶蓋善根迴向時,為眾生發了十大願,內心中立了十個目的、廿個希望,願願為眾生,事事不忘眾生,總是希望眾生因圓果滿。一字一句都流露出菩薩的慈悲心。我們讀了、聽了,有什麼感想?難道還能無動於衷嗎?菩薩為救拔後世眾生,真是用心良苦呵!我們拿什麼來報答菩薩?怎樣才能對得起菩薩?諸位!我們唯一只有發心修行,學菩薩的大慈大悲,捨己為眾生。希望大家趕快發大慈悲心,因大悲心生才能生菩提心;若沒有生起大悲心,菩提心是發不起的!
佛子。菩薩摩訶薩或施種種上妙幢旛。眾寶為竿。寶繒為旛。種種雜綵以為其幢。寶網垂覆。光色徧滿。寶鐸微搖。音節相和。奇特妙寶。形如半月。閻浮檀金。光踰皦日。悉置幢上。隨諸世界業果所現。種種妙物。以為嚴飾。如是無數千萬億那由他諸妙幢旛。接影連輝。遞相間發。光明嚴潔。周徧大地,充滿十方虛空法界。一切佛剎。菩薩摩訶薩。淨心信解。以如是等無量幢旛。或施現在一切諸佛。及佛滅後所有塔廟。或施法寶。或施僧寶。或施菩薩諸善知識。或施聲聞及辟支佛。或施大眾。或施別人。諸來求者,普皆施與。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或者又布施種種最好的幢和旛,用各種各色的寶石鑲合成為竿,用最上等絹綢做旛,用各種顏色鮮潔的絲織品做幢,珠寶羅網,四邊垂覆著。七寶的光和繒綵的美色,徧滿在寶幢寶旛上。懸掛的旛鐸,受著微風的吹動,發出幽雅清脆的音聲,且很有節奏,非常和諧,令人聽了,怡然而有超塵之感。還有很特別希世的寶,形狀如上弦的明月,閻浮檀金的光輝,幾乎比日光還明朗。把這些珍奇的飾物,都安置到寶幢和寶旛上,隨著一切世界上的眾生們所造的業,以及所受的果報,一一都能出現在寶幢和寶旛上。又有種種奇妙的裝飾物品,點綴在上,以為莊嚴。像這樣極盡妙好的幢旛,有無量數千萬億那由他那樣之多,每個寶幢寶旛的光彩交互輝映、影影相連,好像霓虹燈一樣,輪流不斷的發出燦爛的光彩,周徧普照耀大地,充滿十方虛空法界,諸佛的刹土,莊嚴十方諸佛的道場。
諸位!我們眾生為什麼會這樣窮困?就因為我們不修布施。我們眾生為什麼會生得相貌醜陋?就因為我們不在佛前奉獻鮮花,供養諸佛菩薩。我們眾生為什麼會這樣愚癡?就因為我們不在佛前讀誦經典。我們眾生為什麼會家家有種種煩惱?就因為不供養三寶、不恭敬三寶。有這些因素,所以一切的一切都不圓滿。菩薩觀察眾生如是因如是果,憐愍眾生,發願把自己所修的善根及布施的功德,完全迴向给眾生,教化眾生多修布施,自己以身作則,布施無量珍寶及內財。一方面增加自己的善根福德,另方面令眾生也增加福田,增加世界的莊嚴,令眾生得到各方面都圓滿無憾。
菩薩中的大菩薩,用他最清淨的心,深信佛法,通達諸佛所說的法,修迴向法門,大行布施。像上文所說的無量寶幢寶旛,他或者用來布施給現在的一切諸佛,以及佛滅度後所建的舍利塔廟。或者布施給法寶——諸佛所說的經典。或者布施給賢聖僧寶。或者布施給諸位菩薩、大善知識們。或者布施給聲聞聖者、及辟支佛聖者。或者布施給一切眾生。或者布施給其他孤獨的人。凡是來乞求這寶幢寶旛的人,菩薩都本著平等慈心,普徧地布施給他們。
以此善根如是迴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皆能建立一切善根福德幢旛。不可毀壞。願一切眾生。建一切法自在幢旛。尊重愛樂。勤加守護。願一切眾生。常以寶繒書寫正法。護持諸佛菩薩法藏。願一切眾生。建高顯幢。然智慧燈。普照世間。願一切眾生。立堅固幢。悉能摧殄一切魔業。願一切眾生。建智力幢。一切諸魔所不能壞。
菩薩將他布施寶幢寶旛的善根功德,對眾生作這樣的迴向:所謂願一切眾生,都能建立各種的善根福德幢旛,任何東西也不可能破壞它。又願一切眾生,建立諸法的自在幢旛,尊重愛樂諸佛所說的法,勤加守護諸法。又願一切眾生,常常用名貴的絹來書寫經典,也要仔細保護諸佛菩薩留傳下來的法藏。又願一切眾生,建立高大顯耀的幢旛——立大志發大願,把一切的魔業都消滅掉。人們為什麼會有魔業?就因為在往昔不聽善知識的教導,不受善知識的告誡,自己盡打妄想,造惡業,所以這生常受魔業纒繞,事事不能遂心滿願。若想將來不受魔業的困擾,現在就要聽善知識的教化。大凡人被魔鬼糾纒,多半在夢寐之中,或者黃昏或者郊外,因為所作的惡業太多,所以容易招惹魔鬼,才有許多魔境出現。又願一切眾生,建立有智慧力量的寶幢,所有的天魔外道都不能侵犯他和破壞他修道的誠心。
願一切眾生。得大智慧那羅延幢。摧滅一切世間慢幢。願一切眾生。得智慧日大光明幢。以智日光普照法界。願一切眾生。具足無量寶莊嚴幢。充滿十方一切世界。供養諸佛。願一切眾生。得如來幢。摧滅一切九十六種外道邪見。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幢旛時善根迴向。為令一切眾生得甚深高廣菩薩行幢。及諸菩薩神通行幢。清淨道故。   
又願一切眾生,得最大的智慧,好像那羅延一樣堅固的幢——金剛寶幢,可以把世間上人們貢高我慢的毛病,都摧滅掉。又願一切眾生,得到的智慧,就像萬里無雲的天空,日正當中的時候,日光放射出的光輝那樣的大光明幢,以這智慧之光,普徧照明十法界。又願一切眾生,具足無有數量的寶莊嚴幢,以供養十方世界的諸佛。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佛幢,這幢能摧滅一切九十六種外道的邪知邪見。以上所說的,就是修迴向法的大菩薩,布施寶幢寶旛時,以他修積的善根所作的迴向。菩薩為的是希望一切眾生,能夠得到甚深又高廣的菩薩行的的幢,建立法幢,以及諸菩薩神通行幢,和清淨道——菩薩所修的菩薩清淨覺道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開眾寶藏。以百千億那由他諸妙珍寶。給施無數一切眾生。隨意與之。心無吝惜。以諸善根如是迴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常見佛寶。捨離愚癡。修行正念。願一切眾生。皆得具足法寶光明。護持一切諸佛法藏。願一切眾生。能悉攝受一切僧寶。周給供養。恒無厭足。願一切眾生。得一切智無上心寶。淨菩提心。無有退轉。願一切眾生。得智慧寶。普入諸法。心無疑惑。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開啟盛滿種種寶貝的庫藏——這是指十六種智寶,即八忍八智。以百千億那由他那樣多種的奇珍妙寶,布施給無量數的眾生,隨著眾生的要求,給他所喜歡的,心中沒有一點捨不得。無論多麼寶貴的東西,他都不痛惜。以他行布施積聚的種種善根,對眾生作這樣的迴向:所謂願一切眾生,能夠常常見到佛。因之,就捨離愚癡的思想行為,而修行諸佛的正法。又願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具足法寶的光明,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圓滿通達一切法的道理,並且能保護諸佛的法藏,修持諸佛所說的種種法典。又願一切眾生,常能被僧寶所攝受,接受僧寶佛法教化,知道布施僧寶、供養僧寶、樂助僧寶,一切佛事,盡心竭力,恒不間斷。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世出世間的種種品類,一切義理,無不通達的智慧,般若智慧的無上心寶,修清淨菩提覺道之心,任何時候也不會退轉。又願一切眾生,得到最寶貴的智慧寶,普徧深入種種妙法,心裡對諸法不生絲毫的懷疑心。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願一切眾生。具足菩薩諸功德寶。開示演說無量智慧。願一切眾生。得於無量妙功德寶。修成正覺。十力智慧。願一切眾生。得妙三昧。十六智寶。究竟成滿廣大智慧。願一切眾生。成就第一福田之寶。悟入如來無上智慧。願一切眾生。得成第一無上寶王。以無盡辯開演諸法。是為菩薩摩訶薩。施眾寶時善根迴向。為令一切眾生皆得成滿。第一智寶。如來無礙淨眼寶故。
又願一切眾生,能夠具足菩薩所修的菩薩道,所積聚的種種功德的寶藏,能夠開示演說菩薩無量無邊的大智大慧。又願一切眾生,得到無量數的上妙功德之寶,修行成就正等正覺的佛果,和得到如佛的十力及智慧。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不可思議的禪定,和十六種智慧之寶——就是八忍八智,究竟成就圓滿廣大的智慧。又願一切眾生,能夠成就為第一福田之寶,得到佛的無上智慧。又願一切眾生,能夠成為第一,而且最高無上的寶主——佛果,以無有窮盡的辯才,對眾生開演諸佛所說的種種法門。這些願言,都是從修迴向法的菩薩中的大菩薩的慈悲心中流露出來!菩薩以此布施眾寶的善根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為的是希望每個眾生都能得到圓滿成就,第一智慧之寶,如佛的無障無礙的清淨眼寶的緣故。清淨眼即是法眼。
佛子。菩薩摩訶薩。或以種種妙莊嚴具而為布施。所謂一切身莊嚴具。令身淨妙。靡不稱可。菩薩摩訶薩。等觀一切世間眾生。猶如一子。欲令皆得身淨莊嚴。成就世間最上安樂。佛智慧樂。安住佛法。利益眾生。以如是等百千億那由他種種殊妙寶莊嚴具,勤行布施。行布施時。以諸善根如是迴向。所謂願一切眾生。成就無上妙莊嚴具。以諸清淨功德智慧。莊嚴人天。願一切眾生。得清淨莊嚴相。以淨福德莊嚴其身。願一切眾生。得上妙莊嚴相。以百福相莊嚴其身。願一切眾生。得不雜亂莊嚴相。以一切相莊嚴其身。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或者又用各種最希世難得,最好的莊嚴物品,作為布施。許多佩戴在身上的裝飾品,能夠顯得身體清淨莊嚴高貴,但不俗氣奢侈,恰合身份的飾物。菩薩中的大菩薩,他以慈眼平等看待法界一切眾生,都像他的獨子一樣。所以他想要令一切眾生,其身體又清淨又莊嚴,獲得世間上最真實的安穩快樂。又得到如佛所有智慧法樂,安住在佛法上利益一切眾生。以這樣百千億那由他種種最殊特妙好的寶莊嚴物品,恒常勤行布施。
菩薩修行布施的時候,以他修積的種種善根,作這樣的迴向:如所說的願一切眾生,能成就最上殊妙的莊嚴具,以這些清淨的功德和智慧,莊嚴天上的天人和人間的聖賢。又願一切眾生,得到清淨而沒一點染汚的莊嚴身相,以所修積的清淨福德,莊嚴自己的身相。又願一切眾生,得最上妙的、不可思議、端正圓滿而莊嚴的相貌,又以百福——種種善業功德莊嚴其身。諸佛為什麼都是那樣相好莊嚴?就因為他們從初發心,歷經不可說劫,生生世世總是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從不以善小而不為,惡小而為之。一點一滴的善業,積聚有如微塵那麼細那麼小,乃至毛髮般那麼少的功德,而成就百福、千福、億萬、不可說福,久而久之,才得圓滿卅二相八十種隨形好。
我們每個人如果能生得五官端正,四肢齊全,有中上等的智慧,又能聽聞大乘正法,出家修行,這都不是偶然的,已是多生修積的福報,所以大家都應該發歡喜心,精進修行。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不雜亂的相,五官端正,部位都互相配合恰到好處,令人一見到就生親切的恭敬心,自然流露出高貴莊嚴的表情,令人尊敬而不畏懼。身材四肢,處處圓滿,以這一切相好,來莊嚴他的整個身體。
願一切眾生。得善淨語言莊嚴相。具足種種無盡辯才。願一切眾生。得一切功德聲莊嚴相。其音清淨。聞者喜悅。願一切眾生。得可愛樂諸佛語言莊嚴相。令諸眾生聞法歡喜。修清淨行。願一切眾生。得心莊嚴相。入深禪定。普見諸佛。願一切眾生。得總持莊嚴相。照明一切諸佛正法。願一切眾生。得智慧莊嚴相。以佛智慧莊嚴其心。是為菩薩摩訶薩惠施一切莊嚴具時善根迴向。為令眾生具足一切無量佛法功德智慧。圓滿莊嚴。永離一切憍慢放逸故。
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善巧方便的無礙辯才,為眾生演說清淨妙法。世間上會說話——有口才的人很多,但能語語鏗鏘,一言九鼎,令人一聽就如醍醐灌頂,反迷歸覺的,就不多見了。所謂能以語言為莊嚴相者,除佛以外就是那些口業清淨的聖賢。前文說菩薩身業清淨,這段文是說菩薩的語業清淨,他也願眾生的語業清淨,用善巧清淨的語言莊嚴身相,具足種種無盡辯才,化導那些對佛法有成見、有疑惑的眾生,令他們消失知見上的障礙,心悅誠服的皈依佛教。
又願一切眾生,得種種功德所賦的幽雅嘹喨聲音,以此音聲莊嚴身相。一個人的聲音,對於他的一生有很大的關係。有的人相貌堂堂,身材魁偉,但一開口說話,聲音沙啞好像破鑼;有的吐音不清楚,聽了很不舒服;有的低沉;有的高亢刺耳。人的聲音不是後天鍛鍊出來的,而是多生行善業的福報,與生俱來的。即使你有無礙辯才,能口若懸河,說得天花亂墜,但你的聲音不好,也引不起聽眾的興趣;如果你有一副清淨幽雅的嗓子,別人還沒有見到你的人,只一聽到你的聲音,就高興得很,本來在迷夢中的人,立刻猶如聞到暮鼓晨鐘一般,令他醒悟了,不管你說的什麼,他能聞聲而悟道了。凡是能有清淨宏亮聲音的人,一定是位有道德有修行的梵行者,所以說其音清淨,聞者喜悅。
又願一切眾生,能具有知事與識人的智慧,又有說話的技巧,所說出的話能令人聽了歡喜愉快,如同諸佛一樣,用言語莊嚴身相。眾生聽見你說的法,真是身心安樂,法喜充滿。本來是個不能修道的人,因聽到你的聲音,便覺悟而修清淨梵行了。又願一切眾生,能意業清淨,以心意清淨而莊嚴身相。心是眼、耳、鼻、舌、身五根的主使者,是最有智慧的。最好的心是能常在寂靜中,修習禪定、深入禪定。因之,不可以普徧見到十方三世諸佛。又願一切眾生,能修學種種法,明白運用一切法,諸法的真實義理,都能依教依法奉行實踐。總持,就是「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以此心能體會力行的精神,莊嚴身相,觀照明瞭十方諸佛的正法。又願一切眾生,得到殊勝的智慧,依智慧所表達的明哲,處世接物的超然高節,而莊嚴身相,以如佛的智慧而莊嚴清淨的自心。
以上三業清淨的願望,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普徧惠施一切莊嚴具的時候,對眾生所作的善根迴向。菩薩為的是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具足種種無量佛法的功德,和得到殊勝的智慧,圓滿他們的莊嚴相,永遠離開那些貢高我慢、驕傲放逸的毛病的緣故。
諸位善信:菩薩精進修行,晝夜匪懈,以修積的清淨三業功德,而莊嚴他的身心,所以他諄諄不倦,願眾生都能勤修三業,務使身口意清淨,才能得到清淨的善根功德,才能有圓滿莊嚴的身相。我們修行學道的人,時時刻刻都不可以放逸,尤其應該注意在三業方面求精進不懈,如是日日的修行積聚善功德,種大善根。不計時劫如此精進,自會成就道業,也會圓滿我們的相莊嚴。相,雖然是修的,但假如你生一副醜陋相,人人見了,不生歡喜心而遠離你,就不容易教化眾生。當年達摩祖師來到中國,中國人見他滿臉鬍髭、濃眉大眼,望而生畏。所以達摩祖師十多年面壁,只教化了很少的眾生,幸喜有位二祖神光,為求法跪了九年,還斷了一臂,才得到以心印心的真傳,才有今天的禪宗,我現在來到西方宏法,教導你們修學佛法,也教導你們應該修善功福德,來莊嚴自己的身相。
如何修善功福德?到那兒去修?是的,修行辦道也要有個安身之處。這個機會,現在已經因緣成熟,就在萬佛城。萬佛城需要有萬佛來莊嚴此城。這所謂的萬佛,不是已成的萬佛,而是當成的萬佛,是已發菩提心、現發菩提心、當發菩提心的目下眾佛弟子。萬佛城、萬佛城、萬佛都來成!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受灌頂自在王位。摩尼寶冠。及髻中珠。普施眾生。心無吝惜。常勤修習。為大施主。修學施慧。增長捨根。智慧善巧。其心廣大。給施一切。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用曾受過灌頂大典即將繼王位的帝王之冠,摩尼寶造成的皇冠,和髻中所藏的寶珠——這種寶珠,是屬於帝王獨有的。誰有這寶珠在髻中,誰就是灌頂王。可是這位灌頂王,他就不重視他的王位,並且能普徧施給一切眾生,不論誰來乞求,他都布施給他,心中絕對不會有捨不得的念頭。菩薩行布施,他是先用智慧觀察因緣,並不是盲目的布施。他經常是非常精勤的一面修持六度,一面不停的學習諸佛行布施的智慧和方法,以便隨時做個大布施的主人。他修學布施的智慧,可以增長他施捨的善根。因此,他的心量也特別廣大,對於布施的物質,毫不計較,對於受施的人,一律平等,沒有冤親的分別心,能普徧布施給一切眾生。
以彼善根如是迴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諸佛法之所灌頂。成一切智。願一切眾生。具足頂髻。得第一智。到於彼岸。願一切眾生。以妙智寶。普攝眾生。皆令究竟功德之頂。願一切眾生。皆得成就智慧寶頂。堪受世間之所禮敬。願一切眾生。以智慧冠莊嚴其首。為一切法自在之王。願一切眾生。智慧明珠。繫其頂上。一切世間。無能見者。   
菩薩以他布施寶冠所種的善根功德,對眾生作這樣的迴向:願一切眾生,都受到諸佛以法水來灌頂,因之可以成就一切智慧。又願一切眾生,都能具足無見頂相的肉髻,得到第一種的智慧,到達涅槃彼岸。又願一切眾生,都有如上妙之寶的智慧,用它來普攝化其他的眾生,令他們都能圓滿功德,到達最高峯頂。又願一切眾生,都能成就無上殊勝的智慧,這種智慧好像眾寶之王,到了極頂,真正值得接受世間一切眾生的恭敬禮拜。又願一切眾生,用智慧作寶冠,而莊嚴他的頭,可以做諸法中的自在之王。又願一切眾生,智慧的明珠常繫在頭頂上,十方世間的凡聖,沒有一個人看不到的。就是說智慧之光,照耀十方,人人都可見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11-5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願一切眾生。皆悉堪受世間頂禮。成就慧頂。照明佛法。願一切眾生。首冠十力莊嚴之冠。智慧寶海清淨具足。願一切眾生。至大地頂。得一切智。究竟十力。破欲界頂諸魔眷屬。願諸眾生。得成第一無上頂王。獲一切智光明之頂。無能映奪。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寶冠時善根迴向。為令眾生得第一智最清淨處智慧摩尼妙寶冠故。     
菩薩又願一切眾生,眾德圓滿,確實可以接受世間人的禮拜,又成就了出世的般若智慧,瞭解一切佛法。又願一切眾生,頭上戴的帽子,是用如佛的十種威力做的莊嚴具。他的智慧如大海般的浩瀚,且清淨澄澈。又願一切眾生,到大地的頂巔,得到一切的智慧,成就佛的十種威神之力,能破除欲界中深害的欲念,及那些天魔外道的邪見,和魔眷屬們的困擾。又願一切眾生,能成為第一的無上頂王,他所獲得的無上智慧之光,世上沒有任何光可以遮蔽它、超過它。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寶冠時所做的善根迴向。為的希望眾生得到第一的智慧,最清淨的果位,和摩尼妙寶的智慧之冠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見有眾生處在牢獄黑暗之處。杻械枷鎖。檢繫其身。起坐不安。眾苦競集。無有親識。無歸無救。裸露飢羸。酸劇難忍。菩薩見已。捨其所有一切財寶妻子眷屬。及以自身。於牢獄中救彼眾生。如大悲菩薩。妙眼王菩薩。既救度已。隨其所須。普皆給施。除其苦患。令得安隱。然後施以無上法寶。令捨放逸。安住善根。於佛教中。心無退轉。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看到有眾生處在黑暗的監牢裡,披枷戴鎖緊緊束縛著他的身體,站起坐下都不方便,也不舒服,所有的痛苦都集在一身,又沒個親戚和認識的朋友,也沒有個歸宿,和拯救他的人。身上也沒有遮體的衣服,赤身露體,又凍又餓,骨瘦如柴。這種心酸痛苦的日子,真不容易忍受。菩薩見到這種可憐的眾生,立刻把他所有的財寶,甚至他的妻、兒、眷屬,連他自己的身體,一齊都施捨出來,到牢獄中把這類的眾生救濟出來。他這種舉動,就好像大悲觀世音菩薩一樣,救度眾生的精神。又像妙眼王菩薩一樣,能捨己為人。他把那些苦惱的眾生救出以後,隨著他們所需要的,悉能惠施,以解除他們切身的苦痛患難,令彼得到身心的安穩。然後再給他們開示佛法,教授經典,令他們捨棄放逸的毛病,知道安份守規矩的好處,瞭解為人應該悉行眾善,栽培自己的善根福德,深信佛法。在佛教裡,永遠不生退轉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牢獄中救眾生時。以諸善根如是迴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究竟解脫貪愛纒縛。願一切眾生。斷生死流。升智慧岸。願一切眾生。除滅愚癡。生長智慧。解脫一切煩惱纒縛。願一切眾生。滅三界縛。得一切智。究竟出離。願一切眾生。永斷一切煩惱結縛。到無煩惱無障礙地智慧彼岸。願一切眾生。離諸動念思惟分別。入於平等不動智地。
金剛藏菩薩為了提高法會的聽眾注意,和加強後世眾生的重視,又大聲稱一聲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到監牢中見到那些受苦的眾生,過著不見天日不自由的痛苦生活,如同他自己身受一樣,於是他就思想如何去拯救他們。倘若不能解救他們脫出苦難,菩薩則是食而無味、寢不安枕。諸位善信:你們一定會懷疑,菩薩不是有神通嗎?怎會同凡夫一樣寢食難安呢?是的,你以為菩薩同凡夫兩樣嗎?根本是一樣的,不過菩薩的心是時時為眾生;凡夫的心是為自己。菩薩愛人如己,他有大慈心,能予人以樂;他有大悲心,能救拔人出苦海。因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所以稱為菩薩。你我他如能有慈悲心,一樣也會被人稱為菩薩。
在表面上看,菩薩的思想作為比凡夫愚癡,晝夜精勤修行,為眾生勞碌奔波,用盡苦心,修積的善根功德都迴向給眾生,把自己拋在九霄雲外,真是可憐;但是這種愚癡是向上的,往佛道上邁進的。凡夫自以為聰明,則是往下流的,向六道裡鑽的。菩薩這種愚不可及的精神,是超出三界,是大智若愚的表現。你看社會上有許多聰明能幹,處處表現了不起的高明之士,眼睛長在頭頂上的人,多半是偽聰明的膚淺之士。那些舉止穩重、言不虛發的老實笨人,往往是有智慧的人,即所謂深藏不露、一鳴驚人者。所以我說大智若愚。菩薩是愚不可及,而智可及也。如果有人想學菩薩,首先要學吃虧,不佔人的便宜。吃虧是捨己為人,佔便宜就是自私。菩薩視眾生為同體,所以他要到牢獄中去救眾生。當他去營救眾生的時候,把他修布施所積聚的點點滴滴的善根功德,完全迴向給一切眾生,並且發下大願心。
如所謂願一切眾生,都能真真實實的,把貪愛的纒縛解脫掉,得到解無可解毫無殘餘的身心自在。貪和愛是兩條無形的鎖鍊,把世人緊緊的纒縛得沒有自由,只有煩惱痛苦,但人人沉迷在苦惱中還不自覺,還視為第二生命。本來我們生來就有清淨的體性——性本善。但因為受到五欲隨著歲月滲入了真性,清淨的本性就被染汚了,就生出了貪愛,就迷失了自性,就有無明煩惱,就被纒縛得不能解脫。貪愛就是枷鎖,受苦不自由就是處在牢獄中。現在菩薩發願要勸助我們解脫貪愛的纒縛,要我們脫離這枷鎖——放下一切所有貪財寶之心、物質享受、浮華虛榮,放下嬌妻愛子,和所有的權位,這樣就得到了真正的解脫。如果有一點放不下,那就只有永遠在牢獄中受纒縛。又願一切眾生能斬斷生死的流轉。什麼叫生死流?就是貪愛心。因為貪愛而無厭離心,不免作下惡業,就永遠順著生死之流在六道中輪迴。要怎樣才能斷生死流呢?要修行辦道,證了初果阿羅漢,就入了聖人的法性流,逆凡夫的六塵流。能斷生死流,才能升智慧岸,才能破無明顯法性。又願一切眾生,能夠把愚癡的思想行為消滅除淨。除滅愚癡就是破無明,才能明白貪愛的厲害,因為貪愛就是生死流。除滅了愚癡,破了無明,然後就能生長智慧。
好像太陽出來就是白天,白天就等於聰明。太陽隱沒了,就是黑夜,黑夜就是無明。太陽光就如佛光普照,一經佛光洗禮,一切煩惱纒縛就解脫了。人們都喜歡聽讚歎的話,假使聽到人家罵你,馬上煩惱就生起來了,其實能把那罵當為讚歎,不也就沒事了,為什麼只是讚罵之別,喜怒的情緒就全然不同!這就是被境界所轉。每個修道人,要養成控制情緒的定力,要有人轉境的工夫,不要被境來轉人。這兩句話是我常勉勵你們的,希望你們能善於運用,對修行是有很大幫助。這也就是消滅愚癡,生長智慧,解脫一切煩惱纒縛的辦法。
又願一切眾生,能消滅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束縛,就是起惑、造業、受報。一念無明生起,隨著造出種種業來。滅了三界的縛,就可以超出三界,得到真正的出世智慧,永離了三界的纒縛。又願一切眾生,永遠斷除一切的煩惱結縛。結縛就是煩惱的癥結,真正根源,它包括有「貪、瞋、癡、慢、疑;身、邊、戒、見、邪」,把這些根源斷了,就永斷了煩惱的結縛了,然後就可以得到身心自在,到達一切無障礙的境界,升上智慧的彼岸。從愚癡到智慧的彼岸,說起來很簡單。但如果你不躬行實踐,老實修行,只學一副口頭禪,或者像個石頭人,會說不行,那永遠到不了智慧的彼岸。所以希望每位修學道的人,大家都能攝心歸一,慢慢的一步一步向菩提道上走。
又願一切眾生,離開一切不必要的雜念,常能制心一處,思惟諸法,安於寂靜不動之中,就可感而遂通。沒有了妄念,也沒有了思惟,對一切境界也沒有分別,這樣就達到了修行如定的境界。所謂心無分別,意無思惟,入於平等的不動智慧之地。定能生慧,有定就能發出智慧。
願一切眾生。脫諸欲縛。永離世間一切貪欲。於三界中。無所染著。願一切眾生。得勝志樂。常蒙諸佛為說法門。願一切眾生。得無著無縛解脫心。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願一切眾生。得菩薩神通。一切世界調伏眾生。令離世間。住於大乘。是為菩薩摩訶薩。救度牢獄苦眾生時善根迴向。為令眾生普入如來智慧地故。   
又願一切的眾生,把一切貪欲的束縛都解脫掉。所謂的欲縛,就是包括妄想、貪愛,和婬欲的念頭。這些不正當的思想,就把人的身心纒縛得不能動,要解除這些欲縛,就應該永遠離開世間人所歡喜的那些貪欲,才能在三界中得到清淨。如果不染著三界的欲念,便可以超出三界,得到清淨的寂滅之樂。又願一切眾生,得到殊勝如志願的快樂,而且還能常蒙十方諸佛的護念,為說一切修行的法門,令眾生依教修行。又願一切眾生,得到沒有執著,也不受束縛的解脫心,自在安穩,遂心所欲,心意豁達徧法界,清淨無染如虛空。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如同菩薩一樣的神通,到十方世界去教化眾生,調伏那些剛強的眾生,令他們都發菩提心,離開世間上一切憂悲苦惱,安住於大乘平等佛法中。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他救拔在貪愛欲縛的牢獄中受苦的眾生時,所作的的善根迴向。其目的是為了令一切眾生,能普徧到達佛的智慧之地的緣故。

 楼主| 发表于 2020-11-6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菩薩摩訶薩。見有獄囚。五處被縛。受諸苦毒。防衛驅逼。將之死地。欲斷其命。捨閻浮提一切樂具。親戚朋友。悉將永訣。置高碪上。以刀屠割。或用木槍。豎貫其體。衣纒油沃。以火焚燒。如是等苦。種種逼迫。菩薩見已。自捨其身而代受之。如阿逸多菩薩。殊勝行王菩薩。及餘無量諸大菩薩。為眾生故。自捨身命。受諸苦毒。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看到被關在牢獄中的眾生,五處受刑——頭上用夾棍夾著,兩手用手銬鎖著,兩腳帶上鐐鍊。在這五個地方都加上刑具,不能動作,痛苦萬分,再加那些防守囚犯的獄卒,常向他們勒索財物,如不遂願,更是額外施以種種毒惡的迫害,將要置他們於死地,幾乎要斷了他們的生命。可憐這些受苦的獄囚,捨掉他在閻浮提中一切的資生物產,和他們平日愛好的娛樂工具。眷屬、親戚、朋友亦都要永遠訣別了。把他們放在一個很高的菜砧板上,用刀把他們的肉一塊一塊的割下。或者用木槍,從頭頂上刺入,貫穿他的身體。或者在他的衣服上,澆滿油然後點火焚燒。像這樣種種慘不忍睹的惡毒刑法,施在這些囚犯的身上,菩薩見了,怎不令他痛心?所以他寧願捨出自己的身體,而代那些受殘酷刑法的囚犯所受的痛苦。好像阿逸多(無能勝)菩薩一樣,又好像殊勝行菩薩一樣,他們行菩薩道救度眾生時,就常捨生命救拔眾生的。不只他兩位菩薩是這樣,還有無量無邊數的大菩薩,為救眾生的緣故,也常常捨出自己的身命,願代眾生受一切苦毒。
菩薩爾時語主者言。我願捨身。以代彼命。如此等苦。可以與我。如治彼人。隨意皆作。設過彼苦。阿僧祇倍。我亦當受。令其解脫。我若見彼將被殺害。不捨身命救贖其苦。則不名為住菩薩心。何以故。我為救護一切眾生。發一切智菩提心故。
菩薩這時對管理監獄的人說:我願意布施我的身體,來代替這個受苦刑的眾生之生命。你將他所受的苦,完全給我,就如你懲罰他一樣,隨你願意怎樣懲罰我都可以。即使你給我受的苦,超過他所受的無量無邊倍,我也當然樂於接受,只要你能令這個受苦的人得到解脫,恢復自由。菩薩說:假若我看到那些受苦刑的眾生,將要被殺害時,而我不捨出身命去救他,或用金錢去把他的身命買囘來,那我就不堪被稱為一個發菩薩心,行菩薩道,住在菩薩果位上的人了。什麼緣故呢?我為了救護一切眾生的生命,就如救護我自己的生命一樣。我看到眾生受苦,就如我自己受苦。所以我發願救護一切眾生,我發一切智慧菩提覺道的心,就是為救眾生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自捨身命。救眾生時。以諸善根如是迴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無斷盡究竟身命。永離一切災橫逼惱。願一切眾生。依諸佛住。受一切智。具足十力菩提記別。願一切眾生。普救含識。令無怖畏。永出惡道。願一切眾生。得一切命。入於不死智慧境界。願一切眾生。永離怨敵。無諸厄難。常為諸佛善友所攝。願一切眾生。捨離一切刀劍兵仗。諸惡苦具。修行種種清淨善業。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當他自願捨却身命去救眾生的時候,還以他修布施所累積的善根,對眾生作這樣的迴向,他說我願一切眾生,都能得到永遠不斷滅的真實身命——法身,也永遠離開三災八難,和其他的苦惱迫害。又願一切眾生,能夠依照諸佛所說的法,老實修行,親近諸佛,依止諸佛而住,得到一切佛智,具足十種威神之力。還受到成佛的記別——每一位佛在成佛的前一生,都會受到十方諸佛授記,就是預告他來世當得作佛,分別示知佛號某某、國土何名、住世的大劫時間久暫等事。又願一切眾生能夠普徧救護一切有生命者,令他們都不受到恐怖畏懼的侵害,而且永遠離開三惡道。又願一切眾生,得到很長的壽命,到達不死的程度,沒有無明,只有智慧的境界。又願一切眾生,永遠離開那些對他有怨恨心,有敵意的不善之人,也不遇到困厄和災難,常常受到諸佛和善友所攝持。又願一切眾生,都沒有殘殺戰爭的心,所謂「鎗刀入庫、馬放南山」,過太平盛世的好日子。人與人、人與動物,互相和愛,沒有了刀劍兵仗這些凶器,也沒有棍棒枷鎖這些痛苦的工具。所有的含識眾生,都知道修種種清淨的善業,遠離一切不清淨的惡業。
願一切眾生。離諸怖畏。菩提樹下。摧伏魔軍。願一切眾生。離大眾怖。於無上法。心淨無畏。能為最上大師子吼。願一切眾生。得無障礙師子智慧。於諸世間。修行正業。願一切眾生。到無畏處。常念救護諸苦眾生。是為菩薩摩訶薩。自捨身命救彼臨刑諸獄囚時善根迴向。為令眾生離生死苦。得於如來上妙樂故。   
又願一切眾生,遠離一切恐怖畏懼的遭遇,坐到菩提樹下成佛,摧伏天魔外道的魔軍。又願一切眾生,沒有大眾威德畏,在廣大的法會中,能夠對眾生演說無上大法,心無怯弱,因為他的心意裡是清淨無染的,所以能作大師子吼,教化眾生。又願一切眾生,得到不受任何障礙的師子智慧,在十方世間都是修行正確的道業。又願一切眾生,都能到沒有畏懼的極樂淨土,常常憶念還在苦海中浮沉的眾生,應該發願復還生死,普救眾生,同登極樂國土。這就是修迴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自捨身命救那些即將臨刑壽終的獄囚時,將他所修積的善根功德,所作的迴向。為的是希望令一切眾生,永遠脫離生死的苦縛,得到如諸佛的最高無上的寂滅之樂的緣故,所以菩薩才發這種的大願。

**▲Top

**法界佛教總會‧DRBA / BTTS / DRBU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1 07: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