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57|回复: 3

[其它话题] 净公上人关于十念的讲记敬摘点滴20201025152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5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十念的讲记敬摘点滴


...’。并且调和意见,使大家都和谐欢乐。

●问:怎样叫不恶口?

答:不恶口,就是不说粗恶村俗的话。如骂詈他人,皆是不应当的。并且对人一律和颜爱语。

●问:怎样叫不绮语?

答:不绮语,就是不说没有意义的话。凡是风花雪月,花言巧语,如谈人家闺阃的事,绝口不言。并且常常发表光明正大的议论。

●问:怎样叫不贪欲?

答:不贪欲,就是不贪图一切非分的欲求。并且提倡少欲保身,知足常乐的风气。

●问:怎样叫不嗔恚?

答:就是凡遇一切不如意的事,概不嗔怒忿恨。古人所说‘不怨天,不尤人’。并且对人接物,克己和平。

●问:怎样叫不邪见?

答:就是不可起一切不合理的见解。凡与佛经相违背的,无论如何新奇,皆不可主张或附和。并且以正确的见解,降服外道魔说。

●问:十善业道,在佛法上怎样区分呢?

答:不杀生、不偷盗、不邪行,叫做身三业。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叫做口四业。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叫做意三业。为人必须具有这十种道行,方能做到身口意三业清净,为成就来生人天的正因。在世法,就叫做养成健全人格。

●问:养成了健全人格,自然止恶行善。何必再念佛呢?

答:为人具有这十种善业,才与佛法相合,才容易念佛,才能了生脱死离苦得乐。

●问:我对于生死苦乐的道理,还不大明白,请详细讲一讲。

答:我们既是凡夫,总免不了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等八种苦。况且有生必有死。身体死了识神又去投胎。头出头没,轮回六道。真真苦不可言。

●问:轮回六道,怎样讲?

答: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叫做六道。我们今生为人,是前生做了为人的因。若今生不念佛,纵令行十善业,更加禅定的工夫,生到天道。待天福享尽,仍然要堕落的。今生若一有恶念,如贪、嗔、痴等。便不免轮转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去了!最苦最久。你看可怕不可怕?

●问:怎么念佛,请讲一个顶简单的方法?

答:念佛的方法,本来很多。现在专把在家修行的净课仪规,写在下面。你们慢慢练习,日久自然会念。不必著急,不要怕难,佛法不可思议。只要抱定深信、切愿,去实行、有恒心、有勇气,天下事没有学不会的。


净课仪规



(甲)朝暮简课念法


每天早晨及黄昏,须洗手漱口,到佛像前如无佛像,或所住之处,不甚方便,不焚香顶礼亦可,但面向西方,心存恭敬。虔诚焚香,顶礼三拜。念法如左:

一、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一称一拜或只合掌。

二、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大愿大力接引导师阿弥陀佛如不妨碍工作,可接念阿弥陀经一卷,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万一时间不允许,自己酌量减少。

三、南无阿弥陀佛不必礼拜,但恭敬念去。跪念,坐念,立念,皆可。至少百声,千声,万声。以个人功夫忙闲而定。但只宜由少增多,不宜由多退少。

早晚两课,把自己预定的念佛数目念完,即接念菩萨名号如左:

一、南无观世音菩萨一称一拜。

二、南无大势至菩萨一称一拜。观音势至为弥陀左辅右弼统称西方三圣,必须虔诚礼拜。

三、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一称一拜。极乐世界,有很多的菩萨,将来皆是您的师友,也应当礼拜。

拜完,即接诵回向文如左: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这回向文,也就是说明我念佛的愿力。愿力最为重要,必须恳切发出。不可滑口读过。诵毕及礼拜而退。


(乙)十念法


面西合掌,口称‘南无阿弥陀佛’不高不低,不快不慢。随各人气力长短,或五六声,或七八声,尽一口气为一念。意在以气束心,专注恳切,共念十口气。仍念回向文一遍,一拜而退

以上两法为最简单易行,而又最合实际。再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作为助缘。现生灭罪得福,命终往生极乐,万修万去,千真万确。


附录彻悟禅师法语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从古至今曾无人逃得二信人命无常出息难存入息难保一息不来即为后世三信轮回路险一念之差便堕恶道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四信苦趣时长三途一报百千劫在出头来是几时五信佛语不虚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六信实有净土如今娑婆无异的确现有七信愿生即生已今当愿已今当生经有明文岂欺我哉八信生即不退境胜缘强退心不起九信一生成佛寿命无量何事不办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义如上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第三讲 四摄 六度 三辈往生


前次讲的十善业道,是种人天道的因,将来可得人天道的果,足能自度,但嫌愿力太小,不能度他。今天要讲四摄六度,是行菩萨道,种菩提因。自他两度,同证佛果。但虽广行四摄六度,若不发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仍不能见佛闻法,证得正等正觉。因此接讲三辈往生,了知净业正因,圆满成佛的功德。


四摄


●问:四摄怎么讲?

答:摄者,是摄持,或摄化,即把握施行的意思。共有四样:一、布施摄。二、爱语摄。三、利行摄。四、同事摄。所以叫做四摄。

●问:怎样叫布施摄?

答:布施摄就是若遇到有人要我帮助他甚么,当尽我的力量帮助他,内分财施、法施、无畏施,使他因此生起亲爱的心来,依我学习道行。

●问:爱语摄怎么讲?

答:爱语摄就是以善言慰喻,而去感化不学习道行的人,使他乐于接受,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5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来学习道行。

●问:怎样叫利行摄?

答:利行摄就是起身口意的三种善行,利益有情,使他们知道我们佛教,不是空谈无补。

●间:甚么叫同事摄?

答:同事摄就是要示现与被度的人相同行为,所谓‘和其光同其尘’在人群里,随机教化,使人群同受道行的教育。


六度


●问:实行四摄是否把菩萨道完全包括了?

答:若行菩萨道不仅四摄。还有六度万行,不过四摄法是他的前方便。

●问:六度怎么讲?

答:度者是度化。共有六样;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般若。所以叫做六度。

●问:布施持戒,前次讲过,我已明白了。怎样叫忍辱呢?

答:忍辱,就是有人无故来打骂,你能安心忍耐,不起烦恼。

●问:精进怎么讲?

答:精是不杂,进是不退。就是对于道行,纯一不杂,日有进步。

●问:怎样叫禅定?

答:禅名禅那,这静虑的意思。定即安定。学佛的人,必须有禅定的工夫,才能开悟大道。

●问:般若怎么讲?

答:般若二字是梵音,翻译妙智妙慧。便非普通所谓智慧了。

●问:学习六度,发起万行,还要念佛吗?

答:六度万行,修菩萨道,还须念佛求生极乐,才可圆成佛果。你不闻普贤、文殊、马鸣、龙树诸位菩萨吗?他们过去已成佛道,今生倒驾慈航,现菩萨身,行菩萨道,最后还发愿求佛接引,往生极乐。你又不闻慧远、善导、智者、永明诸位大师吗?他们宗教皆通,人天景仰,仍然毕生念佛,求生净土。这诸位菩萨祖师,皆已上品上生了。


三辈往生


●问:念佛往生品位怎样分别呢?

答:往生与否,全看你信愿切不切。至...(●[净公上人]净公上人谈:「一闻千悟」禅宗六祖惠能大师)


...长三途一报百千劫在出头来是几时五信佛语不虚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六信实有净土如今娑婆无异的确现有七信愿生即生已今当愿已今当生经有明文岂欺我哉八信生即不退境胜缘强退心不起九信一生成佛寿命无量何事不办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义如上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第三讲 四摄 六度 三辈往生


前次讲的十善业道,是种人天道的因,将来可得人天道的果,足能自度,但嫌愿力太小,不能度他。今天要讲四摄六度,是行菩萨道,种菩提因。自他两度,同证佛果。但虽广行四摄六度,若不发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仍不能见佛闻法,证得正等正觉。因此接讲三辈往生,了知净业正因,圆满成佛的功德。


四摄


●问:四摄怎么讲?

答:摄者,是摄持,或摄化,即把握施行的意思。共有四样:一、布施摄。二、爱语摄。三、利行摄。四、同事摄。所以叫做四摄。

●问:怎样叫布施摄?

答:布施摄就是若遇到有人要我帮助他甚么,当尽我的力量帮助他,内分财施、法施、无畏施,使他因此生起亲爱的心来,依我学习道行。

●问:爱语摄怎么讲?

答:爱语摄就是以善言慰喻,而去感化不学习道行的人,使他乐于接受,愿来学习道行。

●问:怎样叫利行摄?

答:利行摄就是起身口意的三种善行,利益有情,使他们知道我们佛教,不是空谈无补。

●间:甚么叫同事摄?

答:同事摄就是要示现与被度的人相同行为,所谓‘和其光同其尘’在人群里,随机教化,使人群同受道行的教育。


六度


●问:实行四摄是否把菩萨道完全包括了?

答:若行菩萨道不仅四摄。还有六度万行,不过四摄法是他的前方便。

●问:六度怎么讲?

答:度者是度化。共有六样;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般若。所以叫做六度。

●问:布施持戒,前次讲过,我已明白了。怎样叫忍辱呢?

答:忍辱,就是有人无故来打骂,你能安心忍耐,不起烦恼。

●问:精进怎么讲?

答:精是不杂,进是不退。就是对于道行,纯一不杂,日有进步。

●问:怎样叫禅定?

答:禅名禅那,这静虑的意思。定即安定。学佛的人,必须有禅定的工夫,才能开悟大道。

●问:般若怎么讲?

答:般若二字是梵音,翻译妙智妙慧。便非普通所谓智慧了。

●问:学习六度,发起万行,还要念佛吗?

答:六度万行,修菩萨道,还须念佛求生极乐,才可圆成佛果。你不闻普贤、文殊、马鸣、龙树诸位菩萨吗?他们过去已成佛道,今生倒驾慈航,现菩萨身,行菩萨道,最后还发愿求佛接引,往生极乐。你又不闻慧远、善导、智者、永明诸位大师吗?他们宗教皆通,人天景仰,仍然毕生念佛,求生净土。这诸位菩萨祖师,皆已上品上生了。


三辈往生


●问:念佛往生品位怎样分别呢?

答:往生与否,全看你信愿切不切。至于品位高下,又凭念佛的工夫浅深,大概分为上中下三辈:每辈又分上中下三品,共计九品。

●问:怎样修行才可以上辈往生呢?

答:上辈修因有五样:一、须舍俗出家。二、须发菩提心。三、须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四、须修诸功德。五、须回向诸善,愿生极乐。

●问:中辈往生要怎样修行呢?

答:中辈修因有四样,一、须发菩提心。二、须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三、须少修福善。四、须回向愿生极乐。

●问:下辈往生要怎样修行呢?

答:下辈修因亦有四样:一、须发菩提心。二、须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乃至十念愿生其国。三、闻甚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四、临命终时,以至诚心,乃至一念,念于彼佛,愿生其国。

●问:如你所说上辈往生,须舍俗出家,那末,我们在家人就没有分了?

答:出家在家,在心上分别,不尽在形式上分别;你如果舍弃俗念,便和出家人一样,反过来讲,出家人如不能舍弃俗念,仍等于在家人。要知修行在心地不在形相。

●问:凡往生的人,有无共同遵行的条件?

答:无论上中下三辈,有三个条件,必须统同遵行,方能往生。第一要发菩提心,第二要一向专念,第三要回向极乐。

●问:怎样叫做一向专念?

答:‘一向’有两个意思:一是就空间说,直趋西方一个方向,既不偏南,也不偏北:二是就时间说,自始至终,永久称念,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5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刹那不断。专念者,是专持阿弥陀佛名号,决不夹杂其他名称,所谓专修无间是也。

●问:若能一向专念,还须一心不乱,才可蒙佛接引吗?

答:若你能做到一向专念,再回向愿生极乐,临命终时,一定蒙佛接引,至于一心不乱的境界,果能做到,固然顶好,但不可因未能完全做到,而生畏难退屈的心,你只管一向专念,保证决定往生。

●问:往生既分三辈九品,有无共同的利益?

答:不论品位高低,一经往生,决定不退,并且只此一生,皆可补佛。

●问:成佛以后尽管自己享乐吗?

答:我们成佛,为的普度众生,所以见佛闻法,顿开佛慧,威德具足,神通自在,乘愿再来,娑婆世界,度化现生,以及多生的父母眷属和法界众生,同生净土,离苦得乐。



第四讲 持名念佛要义十则


我本意劝人专门念佛,前次第一二三讲,为什么先讲三皈、五戒、十善业道以及四摄、六度,然后才讲念佛的道理呢?因为念佛法门,本师释迦牟尼佛亲口说过,是‘易行难信之法’。若不把佛教常识,大略讲解明白,陡然讲说念佛往生的道理,不容易令人生起信仰,并且要知道,念佛法门,除了念佛之外,如在能力许可时,还须研究佛教的道理。现在我要讲念佛往生法门,很觉得佛法如大海的水,只好先就一点一滴来说起,假定‘持名念佛要义十则’。这个题目,本是我前在新竹佛学院连讲十次才讲完。今天把他照写出来,是文言的,自然有些不懂,但演讲时用白话解说,又每则下加以略解,也就可以明白了。


持名念佛要义十则



偈颂


稽首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佛土遍十方,极乐国第一。竖穷与横遍,不离我心体。佛恩多加被,畅演十要义。

(略解)偈颂的意思,是作者不敢自专,先求佛力加被,仗佛的力量,来说明一切。持名者,是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寿,为竖穷三际(过去、现在、未来);又名无量光,为横遍十方(四方四维上下)。我们真如本性的心体,亦复如是,所以叫做不离我心体。


一、念佛往生须备三资粮


信、愿、行、三往生资粮,资粮具备,遨游乐邦。

甲、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信己本灵,本具佛性。信佛大愿,临终接引。信法殊胜,希有难遇。

乙、生死苦海,愿为渡船,愿生极乐,见佛闻法,愿来娑婆,广度含识,不愿自求,人天福报。

丙、信愿如目,力行如足。念佛正行,譬如煮饭,猛火烧开,细火煨烂,勇猛精进,专修无间。

(略解)我们由某地到某地,虽然很近的路,也须带些路费,况想往十万亿刹的极乐国,岂可不准备资粮吗?但要准备的,并不是黄金、美钞,只需要信、愿、行三样。怎样准备呢?文内甲、乙、丙三项说的很明白。你们需要深信、切愿、力行,才算充实准备。否则浅信浮愿,悠悠泛泛的念佛,那不过种种善根。如果资粮充足,...(●[净公上人]净公上人谈:「一闻千悟」禅宗六祖惠能大师)


...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2、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3、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诵读大乘,殷勤修行。

(略解)古德云:生死海中,念佛第一;人天路上,修福为先。我们今生得了人身,又得闻佛法,皆是前生修福所致。念佛是修慧,更须修福。积功累德,福慧双修,才能到了两足尊的佛位。怎样修福呢?如文中第一项,孝顺父母等,为世间福,是做人的根本。第二三两项,为出世间福,是净业正因。念佛的人必须努力修习,才与佛心相应,才能蒙佛接引。至于三皈、五戒、十善业道、菩提心等,前次业经讲过,不再赘说。


三、念佛往生须知四遍行


念佛法门,遍行一切,人、法、时、处,无不赅摄。

1、遍一切人:老幼男女,贫富贵贱,法界有情,皆可念佛。

2、遍一切法:律教禅密,统为摄心,一句弥陀,万法归宗。

3、遍一切时:忙闲寒暑,苦乐无记,二六时中,都可念佛。

4、遍一切处:行往坐卧,僻静热闹,出声默持,随身法宝。

(略解)我劝人念佛,尝把念佛的道理,很详细的讲给人家听,得到的回答,都说您讲的念佛的道理,很好;但是,或说太老,太少,太贫,太贱,没有资格去念佛;或说学教,学律、学禅、学密,又何必去念佛;或说太寒、太热、太苦、太忙,没有工夫去念佛;或说住的地方、环境,不适宜于念佛。究其实际,皆是错误的观念。怎样讲呢?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唯有念佛法门,最为方便中的方便,殊胜中的殊胜。真是人人可以念佛,法法可以念佛,时时可以念佛,处处可以念佛。‘只要肯念,成佛一半,天下还有这样便宜的事吗?’(夏莲居居士语)


四、念佛往生须知生死的道理


心佛众生,三名一体。吾人自性,本不生灭。一念不觉,方有生死;欲了生死,须断妄念;欲断妄念,莫如念佛。行人念佛,系以一念,而制多念,以净念而伐染念,日久功纯,就有念而达无念。所谓‘无念而念,念而无念’是也。念既无,云何妄?妄念既断,生死自了。

(略解)佛经有云:‘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就是三名一体的意思;但是我们众生的心,与佛的心,为什么一迷一悟,相悬天渊呢?只因真如不守自性,一动妄念,便成无明。所以生死轮回,永无穷期。本师世尊成道之后,发现众生,皆具有如来的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一切种智,在说法四十九年中,彻底悲心,无问自说净土法门,针对众生妄念,叫他念佛。又利用众生的执著,叫他执持名号,这是对症发药,就路回家的办法。所以说:‘以一念而制多念;以净念而伐染念;就有念而达无念’,诚为方便中第一方便,捷径内特别捷径。这真是我们众生出生死轮回的要道呀!


五、念佛往生须知心佛的关系


佛生于心,心随佛现,念念相续,声声相应,出口入耳,复归于心循环无间,万修万去。

(略解)心外有佛吗?全佛就是心;佛外有心吗?全他就是自。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以叫做心佛不二。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何以言之?十万亿程之莲邦,不离吾人当前之一念。无量光寿之宏名,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5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显横遍竖穷之心体。刻实论之,心佛一体,念佛便是念心,如是心想佛、口念佛、耳听佛,好像一个铁环,周而复始,循环不断。永明延寿禅师说:‘万修万人去’,是保证决定往生。


六、念佛十法须融通应用


念佛之法虽多,持名最为简便;持名之法虽多。记数尤为稳当。广说方便,都为百种,兹约十法可以融通:

1、高声念。2、低声念。3、追顶念。4、金刚念。5、默境念。6、痛切念。7、出入息念。8、四字念。9、六字念。10、晨昏十念。

(略解)念佛本分为实相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持名念佛四种。惟以持名念佛,最为简便。又持名念佛的方法也很多;但初学念佛的人,以拈珠记数最为稳当,每天或数千声,或数万声。到了功夫纯熟,不记数也可,至于念佛的方法,在续藏内,有念佛百法一篇,讲的最详细,我现在约为十法,可以融通应用,不必拘定那一种,这文内十种方法,大多一看就可明白;但实行时候,必须先经法师指导,且互相薰习,才能如法呀!


七、念佛入门须先摄意根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斯为第一。首重意根,知妄即离,如何摄意,四要须知。



念佛四要

┌一、要虔诚,最忌欺伪。
│二、要痛切,最忌虚浮。

│三、要恒久,最忌间断。
└四、要专一,最忌夹杂。


(略解)眼、耳、鼻、舌、身、意,叫做六根,念佛的时候,必须把握著这六根,不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牵引,方能净念相继,但这六根里头,最难把握的,就是意根,所以表内四要,都是摄意根的法子,你们如能把意根摄住,其他五根,都伏首听命了。


八、念佛四诀须时时检点


念字从‘心’不仅用口,‘今’为现在,莫管过未(过去、未来)欲知其诀,口、耳、声、意,一向专念,自得心开。



念佛四诀┌口须念的清清楚楚,不可夹杂闲字。
│耳须听的明明白白,不可糢糊放过。

│声须调的匀匀净净,不可忽高忽低。
└意须养的绵绵密密,不可倏续倏断。


(略解)诀者是口诀,叫人口中常念,易于注意,大家不可以为这四诀,浅近易知,可是实行起来,真不容易,古德说:他念佛一百声,而真正一心清净,落在佛的上面,不过三五声,所以对于口、耳、声、意四项,必须时时检点,是否如法?我惭愧念佛已竟十二年,到现在少分还没有做到,如文中莫管过未四个字,就是很难做到的,通常念佛的时候,不是思前,便是想后,夏莲居老居士有两句诗云:‘莫管过去与未来,念准当前这一句’,当时行人体会诗意,便得著受用的很多。


九、念佛往生须具欣厌二行


爱不重,不堕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如何轻爱?努力一念,往生津梁,须具欣厌。

1、厌离行:娑婆秽境,众苦共集,生老病死,怨会爱离,所求不得,忧悲烦恼,富贵荣华,缘尽谁保?

2、欣乐行:求生净土,为度众生,七宝庄严,微妙清净,金地琼林,莲花化生,神通自在,所求皆应。

(略解)我们念佛修行,必须对于于身、家、花花世界,一概觉得虚妄不实,污秽不净,生一种厌离的心,又须对于极乐世界,依正种种庄严,生一种忻往的想,念佛的工夫,越加紧,则欣厌的心想越炽盛,果能到了欣往和厌离的极处,自然功纯,业净、妄消、真显,决定往生西方。倘对于身家眷属,名利恩怨,有一丝一毫放不下,便不能往生。


十、念佛往生须一向专念万行回向


1、一句弥陀,作己命根,咬定牙关,决不放松。

2、一向专念,念兹在兹,一切杂事,都不想思。

3、劝人念佛,无上法施,行住坐卧,不忘生西。

4、大小万行,回向西方,愿共众生,同往乐邦。

(略解)一向专念,万行回向八个字,是持名念佛的纲宗,关于净土宗的千经万论,教人怎样怎样用功,皆不出这八个字的范围,所以本讲,也以此作为结论。至于一向专念,前次业已讲过了。万行回向者,就是说念佛的人,须要扩大心量,以佛心为心,愿人人皆往生净土,不可作自了汉,所有一言、一动、一饮、一啄,即说一句好话,行一件小善,无不回向西方极乐世界,若遇顺逆喜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6 18: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